CN112702900A -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2900A
CN112702900A CN202011329330.7A CN202011329330A CN112702900A CN 112702900 A CN112702900 A CN 112702900A CN 202011329330 A CN202011329330 A CN 202011329330A CN 112702900 A CN112702900 A CN 112702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lectric layer
wave absorber
artificial
artificial microstructure
meta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9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2900B (zh
Inventor
李迎光
周靖
邾泽鑫
郝小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20113293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2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2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2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2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2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其特征是通过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放置介质层,并在介质层上放置人工微结构,构成一种新型的超材料吸波体。该吸波体不仅可实现接近完美的吸波效果,还具有轻质、薄壁、高强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技术,尤其是一种能吸收微波的材料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背景技术
自2008年N.I.Landy首次提出了超材料吸波体的概念后,超材料吸波体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报道中的超材料吸波体广泛采用各向同性的金属基板(如公开号为CN111546719A、CN103001002A的中国专利),对能量的损耗大多依赖于介质层的介电损耗,对介质层的厚度要求较高,整个结构通常厚而重,难以用作复杂构件,尤其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复杂构件。
经过大量理论、仿真与实验研究,发明人发现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非均质,宏观各向异性)、介质层以及一个或多个人工微结构构成超材料吸波体并经过适当设计,不仅可以产生接近完美的吸波效果,而且吸收的电磁能量主要被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损耗。如图1所示,吸收的电磁能量在复合材料内部纤细(直径约7微米)的碳纤维轴向激励出了极强的感应电流,这使得绝大部分能量都被碳纤维以焦耳加热的形式所损耗。因此,本发明的超材料吸波体不再需要厚而重的介质层或其他损耗层,具有轻质、薄壁的特点。同时,由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所述吸波体的主体,本发明的超材料吸波体还继承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疲劳、可整体设计制造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金属吸波体对能量的损耗大多依赖于介质层的介电损耗,对介质层的厚度要求较高,整个结构通常厚而重,难以用作复杂构件的问题,发明一种超材料吸波体,其不仅可实现接近完美的吸波效果,还具有轻质、薄壁、高强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设置介质层,在介质层上放置一个或多个人工微结构;所述的介质层、人工微结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成一种新型的超材料吸波体。
所述的人工微结构置于介质层的上表面,介质层的下表面置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上表面。
所述的人工微结构置于介质层的下表面,介质层的上表面置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下表面。
所述介质层由介电常数小于16、介电损耗小于5的一种或多种介电材料制作。
所述的介电材料包括聚合物、聚合物复合材料、陶瓷、陶瓷复合材料、铁氧材料、铁电材料、铁磁材料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所述介质层的厚度h2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2794064200000021
其中,c为真空光速,f为预期吸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所述人工微结构由高导电性材料组成,且具有几何图案。
所述的高导电性材料由电导率不小于103S·m-1的材料制作,优选电导率在105S·m-1以上的材料,如铜、铝、银、金、锌等金属,铜合金、铝合金、锌合金等合金,氧化铝、氧化锌、铟锡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以及石墨、石墨烯等导电碳材料。
所述人工微结构的外接圆直径d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2794064200000022
所述外接圆内,由高导电性材料覆盖的面积S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2794064200000023
所述人工微结构的厚度h1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2794064200000024
其中,c为真空光速,f为预期吸收的电磁波的频率,μ0为真空磁导率,σ为人工微结构所用高导电性材料的电导率。
通过调整人工微结构的材料、形状、尺寸、布局关系、间距与介质层的材料、厚度调节所述超材料吸波体对微波的反射、吸收和透射行为。
所述的人工微结构布局关系是指人工微结构的周期性排列方向以及每个人工微结构绕自身几何中心旋转的角度。为了便于设计和制造通常采用阵列排布,且每个人工微结构的旋转角度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人工微结构、介质层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组成的超材料吸波体,通过设计可获得接近100%的吸波效果。
2.本发明的超材料吸波体主要通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损耗电磁能量,不需要厚重的介质层或其他损耗层,壁薄、质轻。
3.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主体的超材料吸波体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疲劳、可整体设计制造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吸波体在微波作用下产生的感应电流和能量损耗分布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吸波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典型的人工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介质层和人工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人工微结构布局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人工微结构及介质层尺寸优化电磁仿真模型。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人工微结构及介质层的优化仿真结果。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人工微结构和介质层制备实物照片。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中心频率为2.45GHz的超材料吸波体电磁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方法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如图2所示。
一种新型电磁超材料吸波体,关键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上表面或下表面,图2中是上表面)或部分表面放置附有人工微结构的介质层,使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人工微结构和介质层共同形成超材料吸波体,图2中,介质层置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之上,人工微结构置于介质层之上,通过调整介质层和人工微结构的材料和尺寸参数,可以实现对所述超材料吸波体波阻抗或波阻抗分布的调配,从而调节所述超材料吸波体对微波的反射、吸收和透射行为。
在本发明中,介质层由聚合物、聚合物复合材料、陶瓷、陶瓷复合材料、铁氧材料、铁电材料、铁磁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作。优选地,选用FR4,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等介电性能良好的材料。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的介质层以柔性良好的聚酰亚胺薄膜进行介绍,但介质层材料绝不仅限于聚酰亚胺,上述材料的介质层在对厚度和人工微结构形式进行优化后,都可以取得良好的吸波效果。
人工微结构由电导率不小于103S·m-1的材料制作,优选电导率在105S·m-1以上的材料,如铜、铝、银、金、锌等金属,铜合金、铝合金、锌合金等合金,氧化铝、氧化锌、铟锡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以及石墨、石墨烯等导电碳材料。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的人工微结构材料以铜进行介绍,但绝不仅限于铜,上述具有高电导率的材料在对人工微结构形式和介质层厚度、材料进行优化后,都可以取得良好的吸波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人工微结构通过刻蚀、电镀、光刻、电子/离子刻、模压等方式附着在介质层上。
如图3所示,图中列举出了一些人工微结构的图案形式,当然,这里只是举了一些简单的例子,人工微结构的图案还可以是其他的,在本发明的实施实例中并不能穷举,图案的形式并不是本发明的核心,通过对于介质层材料、厚度和人造微结构材料、图案、尺寸、排布方式的合理设计,都可以最终获得期待中的超材料吸波体波阻抗或波阻抗分布。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本发明采用的人工微结构如图4所示。
如图5所示,所述的人工微结构布局关系是指人工微结构的周期性排列方向(图5位置一、二、三、四所示)以及每个人工微结构绕自身几何中心旋转的角度(图5位置五所示)。为了便于设计和制造,人工微结构通常采用阵列排布且每个人工微结构的旋转角度一致。
上述介质层厚度、材料和人工微结构的形状、尺寸、布局关系、材料等均通过有限元方法确定,进一步地,有限元方法为通过电磁场设计软件进行计算,通过在电磁场仿真软件中设计周期性边界的“人工微结构+介质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双端口电磁分析模型(如图6),对上述结构参数采用参数扫描法进行逐一优化(如图7),按照需求优选在中心吸波频率处可以实现最高微波吸收率的介质层和人工微结构形式。上述优化过程看似复杂,但此过程都是由计算机完成,其实很快就能完成,并且上述劳动不具备创造性。下面展示几个本发明的实施实例:
实施实例1
人工微结构采用形状为方形单元(如图4所示),介质层材料为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的介电常数为3.5,介电损耗为0.028。人工微结构采用铜箔制作,铜的电导率为5.813×107S/m。为了便于设计和制造,人工微结构采用了周期性阵列排布,且每个人工微结构旋转角度一致,如图3所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采用T800级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预浸料制作,铺层方式为[0/90]10,尺寸为200(长)×200(宽)×2(高)mm3
采用HFSS频域仿真软件中的Floquet端口激励建立“人工微结构+介质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双端口电磁分析模型,如图6所示,研究了w1、w2、d和h2等结构参数对超材料吸波体反射率(S11)的影响。首先确定各参数优化范围。所用的吸波中心微波频率为2.45GHz,由介质层厚度
Figure BDA0002794064200000051
可以得到h2≤16.05mm,故h2的仿真优化范围选用0~16.05mm;同理,根据结构最大外接圆直径
Figure BDA0002794064200000052
可得到12.5≤d≤61mm,即w1的取值范围为8.8≤w1≤43.1mm;再根据贴片面积公式可知,当w1>40.8mm,还需进一步满足
Figure BDA0002794064200000053
另外,人工微结构的厚度
Figure BDA0002794064200000054
在本实例中采用了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18μm的铜箔进行制作,符合设计条件。如图7所示,当h2=1.1mm时,整个体系的反射率S11仅-23dB,微波能量吸收率超过99%,接近于完美吸波。综上,该结构最终尺寸设计为w1=27.25mm,w2=3.0mm,d=1.0mm,h2=1.1mm。
上述超材料吸波体的总厚度约为3mm,是中心频率波长的近1/40,远小于现有吸波器的厚度(约1/4波长),此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厚度和铺层方式可以根据承载需求进行设计,吸波器的整体力学性能也取决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比强度、比模量高。图8为采用激光刻蚀的方法制作的附着人工微结构的介质层。采用自由空间法测试由上述附着人工微结构的介质层与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组成的超材料吸波体,在2-4GHz下的微波响应频谱。测试结果如图9所示。可以看出,除了由于制造误差导致的频带略微偏移外,测试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达到了完美吸波的效果。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超材料吸波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介质层、一个或多个人工微结构;所述的人工微结构置于介质层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当人工微结构置于介质层的上表面时,介质层的下表面置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上表面,当人工微结构置于介质层的下表面时,介质层的上表面置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由介电常数小于16、介电损耗小于5的一种或多种介电材料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吸波体,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所述介质层的介电材料包括聚合物、聚合物复合材料、陶瓷、陶瓷复合材料、铁氧材料、铁电材料、铁磁材料之一或其任意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的厚度h2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FDA0002794064190000011
其中,c为真空光速,f为预期吸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微结构是由高导电性材料组成的具有几何图案的人造结构;所述高导电性材料指导电率不小于103S·m-1的材料,优选电导率在105S·m-1以上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吸波体,其特征在于:人工微结构的外接圆直径d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FDA0002794064190000012
其中,c为真空光速,f为预期吸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吸波体,其特征在于:人工微结构的外接圆内,由高导电性材料覆盖的面积S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FDA0002794064190000013
其中,c为真空光速,f为预期吸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吸波体,其特征在于:人工微结构的厚度h1满足如下关系:
Figure FDA0002794064190000021
其中,c为真空光速,f为预期吸收的电磁波的频率,μ0为真空磁导率,σ为人工微结构所用高导电性材料的电导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吸波体,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人工微结构的材料、形状、尺寸、布局关系、间距与介质层的材料、厚度调节所述超材料吸波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透射行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材料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微结构布局关系是指人工微结构的周期性排列方向以及每个人工微结构绕自身几何中心旋转的角度;为了便于设计和制造通常采用阵列排布,且每个人工微结构的旋转角度一致。
CN202011329330.7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Active CN112702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9330.7A CN112702900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9330.7A CN112702900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2900A true CN112702900A (zh) 2021-04-23
CN112702900B CN112702900B (zh) 2022-07-15

Family

ID=75506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9330.7A Active CN112702900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29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9551A (zh) * 2021-09-07 2021-12-17 贵州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铁电铁磁复合膜加载的实时可控吸波器
CN114222387A (zh) * 2021-11-25 2022-03-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提高微波加热温度均匀性的方法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0886A (ja) * 1996-03-19 1997-10-03 Mitsubishi Chem Corp 電波吸収体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0269680A (ja) * 1999-03-17 2000-09-29 Nippon Paint Co Ltd 電磁波吸収ボード
CN102211938A (zh) * 2011-03-07 2011-10-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吸波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9267A (zh) * 2011-04-07 2011-11-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1002A (zh) * 2012-11-20 2013-03-27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材料及超材料设计方法
CN103029403A (zh) * 2011-09-30 2013-04-10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一种介质基板的制备方法及超材料
CN103171173A (zh) * 2013-03-14 2013-06-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碳纤维电磁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2403A (zh) * 2012-08-03 2014-02-12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吸波材料
JP2015115530A (ja) * 2013-12-13 2015-06-22 中国塗料株式会社 導電体、電波吸収体、塗膜被覆電波吸収体および電波障害の防止方法
CN105071049A (zh) * 2015-09-01 2015-11-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双向超材料吸波体
CN105762532A (zh) * 2016-02-19 2016-07-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远红外宽频带周期性吸波结构
CN109526192A (zh) * 2018-11-07 2019-03-26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吸波复合材料
JP2019106421A (ja) * 2017-12-11 2019-06-27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電波吸収体及び電波吸収用品
CN109994839A (zh) * 2017-12-29 2019-07-09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维超材料吸波体
CN210092362U (zh) * 2017-12-29 2020-02-18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同时实现吸波和透波性能的超材料
CN111125861A (zh) * 2019-09-10 2020-05-0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高效吸波超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设计优化方法
CN111244635A (zh) * 2020-01-15 2020-06-0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CN111235695A (zh) * 2020-03-17 2020-06-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孔碳纤维电磁吸波剂的制备方法
CN211150790U (zh) * 2019-12-31 2020-07-31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吸波超材料
CN111546719A (zh) * 2020-04-21 2020-08-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磁性宽频带电磁吸波超材料
CN111817023A (zh) * 2020-07-20 2020-10-2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开口环结构的太赫兹窄带吸收器
CN111817022A (zh) * 2020-07-13 2020-10-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一种用于飞行器可视窗的宽频超薄吸波超材料
CN211907695U (zh) * 2019-12-20 2020-11-10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吸波超材料、吸波结构件及移动载体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0886A (ja) * 1996-03-19 1997-10-03 Mitsubishi Chem Corp 電波吸収体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000269680A (ja) * 1999-03-17 2000-09-29 Nippon Paint Co Ltd 電磁波吸収ボード
CN102211938A (zh) * 2011-03-07 2011-10-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吸波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9267A (zh) * 2011-04-07 2011-11-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基夹层结构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9403A (zh) * 2011-09-30 2013-04-10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一种介质基板的制备方法及超材料
CN103582403A (zh) * 2012-08-03 2014-02-12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吸波材料
CN103001002A (zh) * 2012-11-20 2013-03-27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材料及超材料设计方法
CN103171173A (zh) * 2013-03-14 2013-06-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碳纤维电磁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115530A (ja) * 2013-12-13 2015-06-22 中国塗料株式会社 導電体、電波吸収体、塗膜被覆電波吸収体および電波障害の防止方法
CN105071049A (zh) * 2015-09-01 2015-11-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双向超材料吸波体
CN105762532A (zh) * 2016-02-19 2016-07-1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远红外宽频带周期性吸波结构
JP2019106421A (ja) * 2017-12-11 2019-06-27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電波吸収体及び電波吸収用品
CN109994839A (zh) * 2017-12-29 2019-07-09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三维超材料吸波体
CN210092362U (zh) * 2017-12-29 2020-02-18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同时实现吸波和透波性能的超材料
CN109526192A (zh) * 2018-11-07 2019-03-26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吸波复合材料
CN111125861A (zh) * 2019-09-10 2020-05-0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高效吸波超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设计优化方法
CN211907695U (zh) * 2019-12-20 2020-11-10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吸波超材料、吸波结构件及移动载体
CN211150790U (zh) * 2019-12-31 2020-07-31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吸波超材料
CN111244635A (zh) * 2020-01-15 2020-06-0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CN111235695A (zh) * 2020-03-17 2020-06-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孔碳纤维电磁吸波剂的制备方法
CN111546719A (zh) * 2020-04-21 2020-08-1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一种磁性宽频带电磁吸波超材料
CN111817022A (zh) * 2020-07-13 2020-10-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一种用于飞行器可视窗的宽频超薄吸波超材料
CN111817023A (zh) * 2020-07-20 2020-10-2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开口环结构的太赫兹窄带吸收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荟荟,周万城,罗发,卿玉长,李智敏: "《超材料吸波体研究进展与展望》", 《材料导报》 *
王彦朝,许河秀,王朝辉,王明照,王少杰: "《电磁超材料吸波体的研究进展》", 《物理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9551A (zh) * 2021-09-07 2021-12-17 贵州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铁电铁磁复合膜加载的实时可控吸波器
CN113809551B (zh) * 2021-09-07 2022-07-15 贵州民族大学 一种基于铁电铁磁复合膜加载的实时可控吸波器
CN114222387A (zh) * 2021-11-25 2022-03-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提高微波加热温度均匀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2900B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02900B (zh) 一种超材料吸波体
Panwar et al. Fractal frequency-selective surface embedded thin broadband microwave absorber coatings using heterogeneous composites
Ghosh et al. Perforated lightweight broadband metamaterial absorber based on 3-D printed honeycomb
Zang et al. Microwave absorption enhancement of rectangular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screen composites
CN109862769A (zh) 一种超薄超宽谱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Baskey et al. Design of flexible hybrid nanocomposite structure based on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for wideband radar cross section reduction
CN112455048B (zh) 一种强反射材料的微波高效加热方法
CN112009039B (zh) 一种红外、微波兼容的低可探测性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97672B (zh) 基于多层电阻型fss的超宽带吸波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09742554B (zh) 一种双频Ku波段圆极化敏感吸波器
Chen et al. A graphite-based metamaterial microwave absorber
Wang et al. A dual-layer radar absorbing material with fully embedded square-holes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Ma et al. An ultrawideband and high-absorption circuit-analog absorber with incident angle-insensitive performance
CN109273863A (zh) 一种基于电磁谐振的超材料三频吸波结构
Zhou et al. A novel lightweight metamaterial with ultra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induced by three-dimensional CNTs conductive-coated arrays
Kim et al. A rational design procedure for absorbers of square-loop-shaped resistiv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placed on glass/epoxy laminate
CN116864997B (zh) 基于电阻膜的超宽带低剖面超材料吸波体
CN111987479A (zh) 一种雷达织物吸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93440A (zh) 基于深亚波长狭缝的超薄吸波器
CN112793057B (zh) 一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微波多频分区加热方法
CN116207516A (zh) 一种基于三层超表面的高性能超材料吸波体
Duan et al. 3D printed labyrinth multiresonant composite metastructure for broadband and strong microwave absorption
Du et al. Chaos patterned metasurface absorber with multi-peak and broadband
CN212571374U (zh) 一种雷达织物吸波结构
Shamvedi et al. Improving the strength-to-weight ratio of 3-D printed antennas: metal versus polym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