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2908A -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2908A
CN112682908A CN202011516841.XA CN202011516841A CN112682908A CN 112682908 A CN112682908 A CN 112682908A CN 202011516841 A CN202011516841 A CN 202011516841A CN 112682908 A CN112682908 A CN 112682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ation
air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od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68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2908B (zh
Inventor
张文天
肖开国
田裕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5168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29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2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2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2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2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制冷运行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防止因导风板两侧温度差异大导致凝露。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扫风方向变化主要依靠导风板周期性转动,将气流引导到不同方向,这就决定了在制冷模式时导风板两侧一侧是在室内机吹出的低温风,另一侧是室内环境空气,两者温差一般在10℃左右。导风板两侧温度差异大会导致凝露,凝露严重的可能会滴落地面,对于挂壁式空调来说甚至会滴落到下方的家用电器上,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风板两侧温度差异大导致凝露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空调制冷运行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可选地,在所述室内机导风机构为单导风板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三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四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其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所述第四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或者,在所述室内机导风机构为双导风板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一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和/或,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二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其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所述第二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一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1
F防凝露目标1=Fmax-F防凝露1*k
和/或,
所述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二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2
F防凝露目标2=Fmax-F防凝露2*k
其中,Fmax为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F防凝露1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F防凝露2为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k为防凝露修正系数;所述防凝露修正系数为常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内换热器温度之差在预设的两个以上温差区间中所属的区间以及设定风档确定。
可选地,还包括:在所述空调的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才开始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在判断所述空调未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才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
可选地,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后,还包括: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和/或,判断所述空调是否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在判断所述空调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和/或,在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连续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空调制冷运行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室内机导风机构为单导风板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三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四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其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所述第四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或者,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室内机导风机构为双导风板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一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和/或,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二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其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所述第二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一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1
F防凝露目标1=Fmax-F防凝露1*k
和/或,
所述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二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2
F防凝露目标2=Fmax-F防凝露2*k
其中,Fmax为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F防凝露1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F防凝露2为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k为防凝露修正系数;所述防凝露修正系数为常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内换热器温度之差在预设的两个以上温差区间中所属的区间以及设定风档确定。
可选地,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空调的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才开始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空调是否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判断所述空调未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才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
可选地,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和/或,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后,判断所述空调是否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空调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和/或,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连续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前述任一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室内外环境温度和/或室内湿度,确定是否进入防凝露控制,并根据室内机导风板状态控制空调所进入的防凝露模式,能够防止因导风板两侧温度差异大导致凝露,在不影响整机制冷效果的前提下将凝露减少至最小;通过调整压缩机频率实现防凝露,并通过室内环境温度、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和风档确定具体的频率调整方式,不仅提升了用户舒适性,还消除了凝露水滴落污染地面甚至短路家电的隐患,多种防凝露模式结合,平衡制冷效果和凝露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5a是一种双导风板结构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示意图;
图5b是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
图5c是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
图5d是一种单导风板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示意图;
图5e是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
图5f是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110和步骤S120。
步骤S110,在所述空调制冷运行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
可选地,在所述空调制冷开机后,在所述空调的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才开始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以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例如,当用户开启空调后,开始检测压缩机运行时间,当压缩机连续运行30min时,开始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不足30min不动作。
可选地,在判断所述空调未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才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第一预设湿度值例如为65%。所述预设运行模式具体可以为凉感模式,即强劲制冷模式,所述强劲制冷模式的制冷需求比普通制冷模式高,例如所述强劲制冷模式的设定温度比普通的制冷模式低。若用户设定了强劲制冷模式,则不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即,不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可选地,在所述空调的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判断所述空调是否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例如,当压缩机连续运行30min时,开始判定用户是否设定凉感模式,若用户未设定凉感模式,则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若用户设定凉感模式,则不动作。
步骤S120,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度1且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度2(T内环<T预设温度1且T外环<T预设温度2),和/或检测室内湿度H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H预设湿度1(H>H预设湿度1)时,开始检测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若检测室内、外环境温度分别小于其预设温度,说明用户对于制冷量的需求不算强烈,若不满足此条件,当室、内外温度很高时,用户感到非常热,但是空调又进入了防凝露降频模式,就会影响制冷效果,影响用户的舒适性,因此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度1且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度2时,才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若检测室内湿度H不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H预设湿度1,说明当前室内湿度不容易产生凝露,因此,检测室内湿度H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H预设湿度1时,才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一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1:和/或,所述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二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2
F防凝露目标1=Fmax-F防凝露1*k
F防凝露目标2=Fmax-F防凝露2*k
其中,Fmax为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F防凝露1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F防凝露2为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k为防凝露修正系数。F防凝露1<F防凝露2,因此,第二防凝露目标频率比第一防凝露目标频率低。
所述防凝露修正系数为常数,可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内换热器温度之差在预设的两个以上温差区间中所属的区间以及设定风档确定,不同的温差区间及设定风档对应不同的防凝露修正系数。
例如,表1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不同的温差区间及设定风档对应不同的防凝露修正系数的对应关系表。可以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室内换热器温度T内管之差在下表1中所属的温差区间以及当前的风档确定对应的防凝露修正系数。
内环与内管温差 超强档 高风档 中风档 低风档 静音档
(T<sub>内环</sub>-T<sub>内管</sub>)≤X℃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X℃<(T<sub>内环</sub>-T<sub>内管</sub>)≤Y℃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Z℃<(T<sub>内环</sub>-T<sub>内管</sub>)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表1
表1中X、Y、Z分别表示不同的温度值,表1中的常数都不相同,可以根据不同空调***设定。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为单导风板结构,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扫风区间包括第五角度区间和第六角度区间,即所述第五角度区间和第六角度区间共同组成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扫风区间范围,所述第三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五角度区间时就不能位于所述第六角度区间。
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和第六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不同,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五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三导风板两侧受风均匀,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所述第六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三导风板两侧受风不均匀。因此,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
可选地,预先根据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扫风区间的角度范围(即扫风角度范围,以旋转轴为圆心的旋转角度)以及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扫风区间的不同角度位置时两侧的受风情况,确定所述第五角度区间和所述第六角度区间的角度范围。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三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所述第三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四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所述第四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
例如,图5d是一种单导风板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示意图。图5e是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如图5d、图5e所示,当第三导风板3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时,制冷的冷风从风道中吹出,经过第三导风板3后吹到室内降温,第三导风板3与冷风运动方向平行,第三导风板两侧受风均匀,第三导风板3两侧表面都会被冷风覆盖,常温空气基本无法接触到低温导风板,就很少或不会产生凝露,所以可以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
图5f是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如图5d、图5f所示,当第三导风板3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时,制冷的冷风从风道中吹出,经过第三导风板3后吹到室内降温,大部分冷风受第三导风板3影响被压在下面吹出,仅有少量冷风可以从第三导风板3上端与风道的间隙中漏出来,无法完全覆盖第三导风板3上表面,第三导风板两侧受风不均匀,一侧冷风影响表面温度降低,当室内常温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低温的导风板表面,就会放热凝结为小水珠附着在第三导风板上,所以需要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为双导风板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区间包括第一角度区间和第三角度区间,即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和第三角度区间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区间范围,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角度区间时就不能位于所述第三角度区间。
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扫风区间包括第二角度区间和第四角度区间,即所述第二角度区间和第四角度区间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扫风区间范围,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二角度区间时就不能位于所述第四角度区间。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一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和/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二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一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一导风板两侧受风均匀,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三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一导风板两侧受风不均匀。因此,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可选地,预先根据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区间的角度范围(即扫风角度范围,以旋转轴为圆心的旋转角度)以及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扫风区间的不同角度位置时两侧的受风情况,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第三角度区间的角度范围。
同样地,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二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两侧受风均匀,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所述第四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两侧受风不均匀。因此,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可选地,预先根据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扫风区间的角度范围(即扫风角度范围,以旋转轴为圆心的旋转角度)以及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扫风区间的不同角度位置时两侧的受风情况,确定所述第二角度区间和所述第四角度区间的角度范围。
例如,图5a是一种双导风板结构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示意图。图5b是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图5c是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如图5b、图5c所示,当第一导风板1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或第二导风板2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时,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与冷风运动方向平行,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两侧受风均匀,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两侧表面都会被冷风覆盖,常温空气基本无法接触到低温导风板,就很少或不会产生凝露,所以可以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
如图5b、图5c所示,当第一导风板1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或第二导风板2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时,制冷的冷风从风道中吹出,经过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后吹到室内降温,大部分冷风受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影响被压在下面吹出,仅有少量冷风可以从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上端与风道的间隙中漏出来,无法完全覆盖导风板上表面,导风板两侧受风不均匀,一侧冷风影响表面温度降低,当室内常温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低温的导风板表面,就会放热凝结为小水珠附着在导风板上,所以需要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可选地,当所述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根据所述导风机构的状态变化,控制所述空调在所述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和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例如,第一导风板和/或第二导风板的位置发送变化,导致导风机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则根据所述导风机构的状态变化,控制所述空调在所述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和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凝露就是常温的水蒸气接触低温表面放热凝结成水珠,导风板凝露是因为导风板一面受冷风,导致导风板温度降低,而导风板另一面吹不到冷风导致另一面暴露在常温空气中,当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低温的导风板表面时,就会凝露,降低压缩机频率可以使空调的出风温度提升,就可以使导风板表面的温度上升,导风板表面的温度与空气中水蒸气的温差减小,可以减少水蒸气的放热量,从而减少凝露。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130和步骤S140。
步骤S130,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
步骤S140,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
具体地,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即退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例如,当检测到室内湿度<55%时退出防凝露控制模式,当室内湿度在55%-65%之间时,维持当前状态。
可选地,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空调是否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在判断所述空调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即退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可选地,在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连续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即,退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例如,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后,判断压缩机是否连续运行120min,若满足压缩机连续运行120min,则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刚开机时的频率运行,退出防凝露控制模式。
为清楚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再以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执行流程进行描述。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如图3所示,以双导风板结构为例(可参考图5a),导风板1即第一导风板,导风板2即第二导风板;判定条件1即第一判定条件,判定条件2即第二判定条件;角度区间1、2、3、4即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角度区间;防凝露控制模式1即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防凝露控制模式2即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步骤S1,在空调开启后,开始累计压缩机运行时间,当压缩机连续运行30min(第一预设时间)时,进入下一步骤S2的判定,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不足30min时不动作;
步骤S2,当压缩机连续运行30min时,开始判定用户是否设定凉感模式,若用户未设定凉感模式,进入下一步骤S3的判定,若用户设定凉感模式,则不动作;
步骤S3,若用户未设定凉感模式,则开始判定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和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当T内环≤T预设温度1且T外环≤T预设温度2时,进入下一步骤S4的判断,若上述条件不满足,则不动作;
步骤S4,若T内环≤T预设温度1且T外环≤T预设温度2,开始检测室内机导风板状态,同步判断是否满足判定条件1和判定条件2;
步骤S5,若满足判定条件1,即导风板1处于角度区间1或导风板2处于角度区间2,则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1。
步骤S6,若满足判定条件2,即导风板1处于角度区间3或导风板2处于角度区间4,则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2。
不论满足判定条件1或判定条件2,或者两个判定条件都不满足,都持续监测导风板状态;若监测到导风板位置变化在满足判定条件1和判定条件2状态之间切换,则同步在防凝露控制模式1和防凝露控制模式2之间切换;
步骤S7,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1或防凝露控制模式2后,持续监测T内环和T外环是否分别满足T内环>T预设温度1、T外环>T预设温度2,若满足,则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即退出防凝露模式,并返回步骤S1;
步骤S8,持续监测用户是否设定凉感模式,若满足,则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刚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并返回步骤S1;
步骤S9,判断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1或防凝露控制模式2后压缩机是否连续运行120min,若满足,则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刚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即退出防凝露模式,并返回步骤S1;若压缩机连续运行未达到120min,则不动作。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100包括检测单元110和控制单元120。
检测单元110用于在所述空调制冷运行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
可选地,在所述空调制冷开机后,在所述空调的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单元110才开始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以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例如,当用户开启空调后,开始检测压缩机运行时间,当压缩机连续运行30min时,开始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不足30min不动作。
可选地,所述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图未示),用于判断所述空调是否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空调未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检测单元110才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第一预设湿度值例如为65%。所述预设运行模式具体可以为凉感模式,即强劲制冷模式,所述强劲制冷模式的制冷需求比普通制冷模式高,例如所述强劲制冷模式的设定温度比普通的制冷模式低。若用户设定了强劲制冷模式,则不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即,不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可选地,在所述空调的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空调是否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例如,当压缩机连续运行30min时,开始判断用户是否设定凉感模式,若用户未设定凉感模式,则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若用户设定凉感模式,则不动作。
控制单元120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110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度1且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度2(T内环<T预设温度1且T外环<T预设温度2),和/或检测室内湿度H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H预设湿度1(H>H预设湿度1)时,开始检测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若检测室内、外环境温度分别小于其预设温度,说明用户对于制冷量的需求不算强烈,若不满足此条件,当室、内外温度很高时,用户感到非常热,但是空调又进入了防凝露降频模式,就会影响制冷效果,影响用户的舒适性,因此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度1且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T预设温度2时,才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若检测室内湿度H不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H预设湿度1,说明当前室内湿度不容易产生凝露,因此,检测室内湿度H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H预设湿度1时,才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一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1:和/或,所述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二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2
F防凝露目标1=Fmax-F防凝露1*k
F防凝露目标2=Fmax-F防凝露2*k
其中,Fmax为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F防凝露1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F防凝露2为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k为防凝露修正系数。F防凝露1<F防凝露2,因此,第二防凝露目标频率比第一防凝露目标频率低。
所述防凝露修正系数为常数,可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内换热器温度之差在预设的两个以上温差区间中所属的区间以及设定风档确定,不同的温差区间及设定风档对应不同的防凝露修正系数。
例如,表1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不同的温差区间及设定风档对应不同的防凝露修正系数的对应关系表。可以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室内换热器温度T内管之差在下表1中所属的温差区间以及当前的风档确定对应的防凝露修正系数。
内环与内管温差 超强档 高风档 中风档 低风档 静音档
(T<sub>内环</sub>-T<sub>内管</sub>)≤X℃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X℃<(T<sub>内环</sub>-T<sub>内管</sub>)≤Y℃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Z℃<(T<sub>内环</sub>-T<sub>内管</sub>)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常数
表1
表1中X、Y、Z分别表示不同的温度值,表1中的常数都不相同,可以根据不同空调***设定。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为单导风板结构,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扫风区间包括第五角度区间和第六角度区间,即所述第五角度区间和第六角度区间共同组成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扫风区间范围,所述第三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五角度区间时就不能位于所述第六角度区间。
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和第六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不同,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五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三导风板两侧受风均匀,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所述第六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三导风板两侧受风不均匀。因此,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
可选地,预先根据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扫风区间的角度范围(即扫风角度范围,以旋转轴为圆心的旋转角度)以及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扫风区间的不同角度位置时两侧的受风情况,确定所述第五角度区间和所述第六角度区间的角度范围。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则控制单元120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三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所述第三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则控制单元120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四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所述第四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
例如,图5d是一种单导风板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出风示意图。图5e是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如图5d、图5e所示,当第三导风板3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时,制冷的冷风从风道中吹出,经过第三导风板3后吹到室内降温,第三导风板3与冷风运动方向平行,第三导风板两侧受风均匀,第三导风板3两侧表面都会被冷风覆盖,常温空气基本无法接触到低温导风板,就很少或不会产生凝露,所以可以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
图5f是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如图5d、图5f所示,当第三导风板3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时,制冷的冷风从风道中吹出,经过第三导风板3后吹到室内降温,大部分冷风受第三导风板3影响被压在下面吹出,仅有少量冷风可以从第三导风板3上端与风道的间隙中漏出来,无法完全覆盖第三导风板3上表面,第三导风板两侧受风不均匀,一侧冷风影响表面温度降低,当室内常温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低温的导风板表面,就会放热凝结为小水珠附着在第三导风板上,所以需要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为双导风板结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区间包括第一角度区间和第三角度区间,即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和第三角度区间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区间范围,所述第一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一角度区间时就不能位于所述第三角度区间。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扫风区间包括第二角度区间和第四角度区间,即所述第二角度区间和第四角度区间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扫风区间范围,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二角度区间时就不能位于所述第四角度区间。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则控制单元120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一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和/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则控制单元120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二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二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一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一导风板两侧受风均匀,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三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一导风板两侧受风不均匀。因此,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可选地,预先根据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扫风区间的角度范围(即扫风角度范围,以旋转轴为圆心的旋转角度)以及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扫风区间的不同角度位置时两侧的受风情况,确定所述第一角度区间和所述第三角度区间的角度范围。
同样地,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二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两侧受风均匀,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所述第四角度区间时,所述第二导风板两侧受风不均匀。因此,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可选地,预先根据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扫风区间的角度范围(即扫风角度范围,以旋转轴为圆心的旋转角度)以及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扫风区间的不同角度位置时两侧的受风情况,确定所述第二角度区间和所述第四角度区间的角度范围。
例如,图5a是一种双导风板结构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示意图。图5b是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图5c是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时的空调送风示意图。如图5b、图5c所示,当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或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时,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与冷风运动方向平行,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两侧受风均匀,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两侧表面都会被冷风覆盖,常温空气基本无法接触到低温导风板,就很少或不会产生凝露,所以可以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
如图5b、图5c所示,当第一导风板1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或第二导风板2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时,制冷的冷风从风道中吹出,经过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后吹到室内降温,大部分冷风受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影响被压在下面吹出,仅有少量冷风可以从第一导风板1或第二导风板2上端与风道的间隙中漏出来,无法完全覆盖导风板上表面,导风板两侧受风不均匀,一侧冷风影响表面温度降低,当室内常温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低温的导风板表面,就会放热凝结为小水珠附着在导风板上,所以需要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20还用于:当所述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根据所述导风机构的状态变化,控制所述空调在所述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和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例如,第一导风板和/或第二导风板的位置发送变化,导致导风机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则根据所述导风机构的状态变化,控制所述空调在所述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和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可选地,所述检测单元110还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110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所述控制单元120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110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
具体地,在控制单元120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后,检测单元110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当检测单元110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单元120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即退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例如,当检测到室内湿度<55%时退出防凝露控制模式,当室内湿度在55%-65%之间时,维持当前状态。
可选地,所述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图未示),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120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后,判断所述空调是否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空调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120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即退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20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连续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即,退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例如,进入防凝露控制模式后,判断压缩机是否连续运行120min,若满足压缩机连续运行120min,则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刚开机时的频率运行,退出防凝露控制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对应于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对应于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的一种空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对应于所述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的一种空调,包括前述任一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
据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根据室内外环境温度和/或室内湿度,确定是否进入防凝露控制,并根据室内机导风板状态控制空调所进入的防凝露模式,能够防止因导风板两侧温度差异大导致凝露,在不影响整机制冷效果的前提下将凝露减少至最小;通过调整压缩机频率实现防凝露,并通过室内环境温度、室内换热器盘管温度和风档确定具体的频率调整方式,不仅提升了用户舒适性,还消除了凝露水滴落污染地面甚至短路家电的隐患,多种防凝露模式结合,平衡制冷效果和凝露效果。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施,那么可将功能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媒体予以传输。其它实例及实施方案在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精神内。举例来说,归因于软件的性质,上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硬件、固件、硬连线或这些中的任何者的组合执行的软件实施。此外,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控制装置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空调制冷运行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
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室内机导风机构为单导风板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三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四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
其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所述第四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
或者,
在所述室内机导风机构为双导风板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一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和/或,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二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所述第二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
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一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1
F防凝露目标1=Fmax-F防凝露1*k
和/或,
所述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二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2
F防凝露目标2=Fmax-F防凝露2*k
其中,Fmax为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F防凝露1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F防凝露2为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k为防凝露修正系数;
所述防凝露修正系数为常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内换热器温度之差在预设的两个以上温差区间中所属的区间以及设定风档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空调的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才开始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
和/或,
在判断所述空调未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才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后,还包括:
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
当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
和/或,
判断所述空调是否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
在判断所述空调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
和/或,
在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连续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
6.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空调制冷运行时,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室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值时,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室内机导风机构为单导风板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三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三状态;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四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四状态;
其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所述第四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五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三导风板处于第六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
或者,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室内机导风机构为双导风板结构的情况下,根据室内机导风机构的状态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一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一状态;
和/或,
若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则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其中,当满足第二判定条件时,所述导风机构处于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所述第二判定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或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
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一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处于第三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二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少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处于第四角度区间时产生的凝露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一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1
F防凝露目标1=Fmax-F防凝露1*k
和/或,
所述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包括:控制压缩机频率降低至第二防凝露目标频率F防凝露目标2
F防凝露目标2=Fmax-F防凝露2*k
其中,Fmax为压缩机最大运行频率,F防凝露1为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F防凝露2为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的频率参数;k为防凝露修正系数;
所述防凝露修正系数为常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与室内换热器温度之差在预设的两个以上温差区间中所属的区间以及设定风档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空调的压缩机连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才开始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
和/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空调是否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判断所述空调未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才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以及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和/或检测室内湿度小于第二预设湿度值时,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
和/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之后,判断所述空调是否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空调被设定为预设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
和/或,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控制所述空调进入第一防凝露控制模式或第二防凝露控制模式连续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压缩机频率上升至空调开机时的频率运行。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6-10任一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控制装置。
CN202011516841.XA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Active CN1126829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6841.XA CN112682908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6841.XA CN112682908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2908A true CN112682908A (zh) 2021-04-20
CN112682908B CN112682908B (zh) 2021-12-03

Family

ID=75449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6841.XA Active CN112682908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290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2368A (zh) * 2021-11-25 2022-01-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38477A (zh) * 2022-04-28 2022-08-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调频率的控制方法、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63303A (zh) * 2022-07-01 2022-08-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15540300A (zh) * 2022-09-30 2022-12-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30354A (zh) * 2022-11-08 2023-04-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7515777A (zh) * 2024-01-04 2024-0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冷凝水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4227A (ja) * 1998-04-17 1999-11-0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2010127572A (ja) * 2008-11-28 2010-06-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913453A (zh) * 2015-06-03 2015-09-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防凝露控制方法、防凝露控制***和空调器
CN107421061A (zh) * 2017-07-06 2017-12-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436022A (zh) * 2017-09-19 2017-12-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7576014A (zh) * 2017-09-19 2018-01-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1706956A (zh) * 2020-05-12 2020-09-2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凝露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4227A (ja) * 1998-04-17 1999-11-0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2010127572A (ja) * 2008-11-28 2010-06-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913453A (zh) * 2015-06-03 2015-09-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防凝露控制方法、防凝露控制***和空调器
CN107421061A (zh) * 2017-07-06 2017-12-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436022A (zh) * 2017-09-19 2017-12-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7576014A (zh) * 2017-09-19 2018-01-1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1706956A (zh) * 2020-05-12 2020-09-2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凝露检测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2368A (zh) * 2021-11-25 2022-01-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38477A (zh) * 2022-04-28 2022-08-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调频率的控制方法、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38477B (zh) * 2022-04-28 2024-05-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调频率的控制方法、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63303A (zh) * 2022-07-01 2022-08-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14963303B (zh) * 2022-07-01 2023-04-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15540300A (zh) * 2022-09-30 2022-12-3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30354A (zh) * 2022-11-08 2023-04-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7515777A (zh) * 2024-01-04 2024-02-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冷凝水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CN117515777B (zh) * 2024-01-04 2024-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冷凝水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2908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2908B (zh)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3411341B (zh) 恒温除湿空调器及除湿方法
CN105546770B (zh) 空调的频率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2901181B (zh) 空调室内机防冷风的控制方法
CN105910237A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063213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1765595B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及其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839324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恒温除湿控制方法
CN108168026A (zh) 防止空调凝露的方法及空调器
CN104501350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1425992B (zh) 一种空调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3411290A (zh) 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14151943B (zh) 一种空调的除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9916007B (zh) 空调器自清洁加湿控制方法
CN104180478A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空调器的除霜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9323373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3137714B (zh) 一种空调及其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283878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5972771A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089335A (zh) 一种空调及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6895561B (zh) 一种检测空调器冷媒泄漏的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1121230A (zh) 一种空调器化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0081560B (zh) 风机运行频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180294A (zh) 移动空调器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WO2023071205A1 (zh) 一种空调器自清洗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