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7586A - 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7586A
CN112677586A CN202011595886.0A CN202011595886A CN112677586A CN 112677586 A CN112677586 A CN 112677586A CN 202011595886 A CN202011595886 A CN 202011595886A CN 112677586 A CN112677586 A CN 112677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glass
heatable
dimming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58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7586B (zh
Inventor
陈志新
关金亮
李炜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yao Group Shanghai Automotive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58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7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7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7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7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7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可加热调光玻璃包括第一玻璃板、第二玻璃板、调光元件及加热元件。调光元件与加热元件皆设于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加热元件与调光元件并联连接,加热元件包括加热膜、第一汇流母线及第二汇流母线,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沿加热膜相对的两边设置且与加热膜电性连接;可加热调光玻璃具有温度系数m,m的范围为0.000625≤m≤0.0025,m=Rs*H2/U2,Rs为加热膜的面电阻,H为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U为调光元件的工作电压。本发明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解决加热元件与调光元件匹配度不高的问题,提高加热元件与调光元件的可靠度。

Description

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调光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调光玻璃具有可见光调节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调光玻璃的要求越来越高,调光元件的调光性能成为了调光玻璃品质的评判标准。
现有的调光玻璃正常工作温度在-20℃~70℃之间,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调光元件不能正常工作,调光玻璃的调光性能会降低甚至出现无法正常调光的情况,影响调光玻璃的整体调光性能和用户体验感。现有技术一般是在调光玻璃内增设加热元件,在环境温度低于-20℃时对调光玻璃进行加热,以提高调光元件的工作环境温度。但是由于加热元件的选取不恰当的问题,极易导致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过大而出现过热现象,或者是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过小而出现加热响应过长的现象。
另外,汽车上的调光玻璃一般配置在天窗玻璃上,面积较大,且无遮阳帘装置。寒冷地区的气温在-20~0℃时,冰雪会覆盖在天窗玻璃的表面,车内观察车顶的视野显得压抑,不舒适,虽然调光元件仍然可以工作,但是无法去除玻璃表面的冰雪,导致视野受限。在0~70℃气温下,天窗玻璃的表面也经常出现雾气,只有调光功能的调光玻璃无法除雾,也会造成视野受限,影响用户对调光玻璃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在调光玻璃上增加设计加热功能,加热功率要适中才可以保证冰雪雾的高效去除,保证在除雾加热时,玻璃温度不会过高,否者容易造成玻璃破裂和舒适感降低等使用风险。
在调光玻璃上制备加热元件的过程中,加热元件与调光元件的匹配度不高,容易出现加热元件加热过热或者加热响应时间过长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调光元件的调光响应时长,同时作为天窗玻璃,加热功能的响应影响用户的体验。现有的调光玻璃中的加热元件与调光膜需要直流电和交流电分开供电,直流电来源于蓄电池,交流电需要额外的DC/AC控制器提供,线路复杂,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且工艺制程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基于此,如何对加热元件与调光元件进行合理的匹配,以及如何使得调光玻璃的结构简单化,如何降低调光玻璃的生产成本成为了待解决的技术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元件与调光元件合理匹配的可加热调光玻璃,该可加热调光玻璃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加热膜响应时长合理及加热性能与调光性能可靠等特点。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包括:
第一玻璃板及第二玻璃板;
调光元件,调光元件设于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
加热元件,加热元件设于第一玻璃板与调光元件之间,或设于第二玻璃板与调光元件之间;
加热元件与调光元件并联连接,加热元件包括加热膜、第一汇流母线及第二汇流母线,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沿加热膜相对的两边设置且与加热膜电性连接;
可加热调光玻璃具有温度系数m,m的范围为0.000625≤m≤0.0025,m=Rs*H2/U2,Rs为加热膜的面电阻,H为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U为调光元件的工作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环境温度为0~70℃时,温度系数m的范围为0.0008~0.0025,当环境温度为-20~0℃时,温度系数m的范围为0.000725~0.00185,当环境温度为-60~-20℃时,温度系数m的范围为0.000625~0.0019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光元件包括调光膜、第一调光电极及第二调光电极,调光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树脂层、第一透明导电层、调光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二树脂层,第一调光电极与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连接,第二调光电极与第二透明导电层电连接;可加热调光玻璃还包括电连接件,电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汇流母线电性连接,电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调光电极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及加热膜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金属层、金属合金层或金属氧化物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调光电极和第二调光电极沿调光膜的相对两边设置,第一调光电极与第一汇流母线平行,第二调光电极与第二汇流母线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平行,第一调光电极与第二调光电极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不平行,第一调光电极与第二调光电极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加热调光玻璃还包括第一粘结层及第二粘结层,第一粘结层设于第一玻璃板与调光元件之间;第二粘结层设于第二玻璃板与调光元件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光元件还包括封边粘结层,封边粘结层呈中空板状,调光膜设于中空区域内;电连接件的部分贯穿第一粘结层或第二粘结层与第一汇流母线电性连接,电连接件的另一部分穿设封边粘结层与第一调光电极电性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玻璃板、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玻璃板中的至少一个是本体着色的。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
确定可加热调光玻璃的整体形状尺寸;
确定调光元件两端的工作电压;
确定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的空间布局以及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加热场景确定温度系数的范围;
根据调光元件两端的工作电压、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及温度系数的范围确定加热元件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
根据加热元件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确定加热元件的选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的空间布局以及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包括:
当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相互平行时,
根据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确定距离;
当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相互不平行时,
根据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最大距离确定距离的最大值;根据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最小距离确定距离的最小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调光元件两端的工作电压、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及温度系数的范围确定加热元件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包括:
当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相互平行时,
根据调光元件的工作电压的平方值与距离的平方值之比与最小的温度系数相乘所得的值确定面电阻的最小值;
根据调光元件的工作电压的平方值与距离的平方值之比与最大的温度系数相乘所得的值确定面电阻的最大值;
当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相互不平行时,
根据调光元件的工作电压的平方值与最小距离的平方值之比与最小的温度系数相乘所得的值确定面电阻的最小值;
根据调光元件的工作电压的平方值与最大距离的平方值之比与最大的温度系数相乘所得的值确定面电阻的最大值;
以面电阻的最小值和面电阻的最大值确定面电阻的可选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面电阻的最小值大于面电阻的最大值时,调整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使得面电阻的最小值小于面电阻的最大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温度系数的范围为0.000625≤m≤0.0025,当环境温度为0~70℃时,温度系数的范围为0.0008~0.0025,当环境温度为-20~0℃时,温度系数的范围为0.000725~0.00185,当环境温度为-60~-20℃时,温度系数的范围为0.000625~0.00196。
通过加热元件与调光元件并联连接,以使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引出线路与供电装置更加简单可靠,节约了装配所需的空间和成本。通过确定可加热调光玻璃的整体形状尺寸、确定调光元件两端的工作电压、确定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及确定温度系数的范围,根据调光元件两端的工作电压、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及温度系数的范围确定加热膜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根据加热膜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确定加热膜的主要参数,以使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加热膜的发热功率适中,加热膜能迅速给调光膜提供适合的温度,不会因加热功率过大而导致产热过高,也不会出现加热膜因加热功率过小而导致响应时间过长的情况,进而使得调光膜的调光功能更加精准,提高了可加热调光玻璃的总体性能与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沿ZOY平面的第一种剖面图;
图3是图2提供的调光元件的剖面图;
图4是图2提供的加热元件的剖面图;
图5是图1沿ZOY平面的第二种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图10是图9提供的第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图11是图9提供的第二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俯视图,图2是图1沿ZOY平面的第一种剖面图。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可以用作汽车玻璃、装饰玻璃等,本发明实施例以汽车天窗为例。可加热调光玻璃边界1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加热膜边界4,加热膜边界4的正投影完全覆盖调光膜边界3,调光膜边界3的正投影完全覆盖黑色印边边界6。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图3是图2提供的调光元件的剖面图,图4是图2提供的加热元件的剖面图。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玻璃板11、加热元件40、第一粘结层21、调光元件30、第二粘结层22及第二玻璃板12。第一粘结层21用于粘结加热元件40与调光元件30,第二粘结层22用于粘结调光元件30与第二玻璃板12。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图5是图1沿ZOY平面的第二种剖面图。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40还可以设于调光元件30与第二玻璃板12之间。第一粘结层21用于粘结第一玻璃板11与调光元件30,第二粘结层22用于粘结调光元件30与加热元件40。
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元件40与所述调光元件30并联连接。具体的,加热元件40包括第一汇流母线41、第二汇流母线42及加热膜43。调光元件30包括第一调光电极31、第二调光电极32及调光膜33。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一调光电极31电性连接,且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一调光电极31连接处经一条引出线与电源正极连通,第二汇流母线42与第二调光电极32经引出线与电源负极连接。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具有温度系数m。所述温度系数是指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物理属性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速率。本实施例中,m的范围为0.000625≤m≤0.0025。其中,m=Rs*H2/U2,Rs为加热膜43的面电阻,H为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U为调光元件30的工作电压。调光元件30的工作电压也是第一汇流母线41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电压。
通过加热元件40与调光元件30并联连接,以使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引出线路与供电装置更加简单可靠,节约了装配所需的空间和成本。通过确定调光元件30两端的工作电压、确定第一汇流母线41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及确定温度系数m的范围,根据调光元件30两端的工作电压、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H及温度系数m的范围确定加热膜43的面电阻Rs的可选范围,根据加热膜43的面电阻Rs的可选范围确定加热膜43的主要参数,以使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加热膜43的发热功率适中,加热膜43能迅速给调光元件30提供适合的温度,不会因加热功率过大而导致产热过高,也不会出现因加热功率过小而导致响应时间过长和加热不充分的情况,进而使得调光膜33的调光功能更加精准,提高了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总体性能与使用效果。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100能够满足不同加热场景下具有合适的加热功率密度,既能够保证调光元件30在正常工作温度内工作,又能高效地加热,还能够保证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整体温度不至于过高,优选温度系数m的范围为0.000625≤m≤0.0025,m=Rs*H2/U2。具体的,当环境温度为0~70℃时,加热元件40用于加热除雾,优选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温度系数m的范围为0.0008~0.0025;当所述环境温度为-20~0℃时,加热元件40用于除霜除雪,优选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温度系数m的范围为0.000725~0.00185;当所述环境温度为-60~-20℃时,加热元件40用于对调光元件30所处的环境温度进行加热,以使调光元件30能正常工作,优选所述温度系数m的范围为0.000625~0.00196。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调光元件30还包括封边粘结层34。调光膜33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树脂层331、第一透明导电层334、调光层333、第二透明导电层335及第二树脂层332。第一树脂层331的一侧与第一粘结层21贴合,另一侧与第一透明导电层334贴合;第一树脂层331的周侧与封边粘结层34的内侧壁贴合。第二树脂层332的一侧与第二粘结层22贴合,另一侧与第二透明导电层335贴合;第二树脂层332的周侧与封边粘结层34的内侧壁贴合。第一透明导电层334与第二透明导电层335夹设调光层333,且与调光层333电性连接。
具体的,请参阅图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导电层334、第二透明导电层335及加热膜43中至少一个包括金属层、金属合金层或金属氧化物层。第一透明导电层334、第二透明导电层335和加热膜43可以包括金属层、金属合金层或金属氧化物层,金属层可以选用金(Au)、银(Ag)、铜(Cu)、铝(Al)或钼(Mo);金属合金层可以选用银合金,例如银铜合金、银铟合金等;金属氧化物层可以选用铟锡氧化物(ITO)、掺杂氟的二氧化锡(FTO)、掺杂铝的二氧化锌(AZO)、掺杂锑的氧化锡(ATO)等。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二调光电极32可以设于调光层333的相对两边或相邻的两边,且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二调光电极32皆夹设于第一透明导电层334与第二透明导电层335之间,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一透明导电层334电性连接,第二调光电极32与第二透明导电层335电性连接。
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二调光电极32分别用于将外部电源电压引入第一透明导电层334与第二透明导电层335上,通过调节第一透明导电层334与第二透明导电层335之间的电压,从而调节调光层333的可见光透过率,进而实现本发明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对可见光透过率的调节。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一汇流母线41平行,第二调光电极32与第二汇流母线42平行,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二调光电极32沿调光层333相对的两边平行设置,能够有效的减少第一透明导电层334与第二透明导电层335的电荷集中,提高调光层333在不同区域的电压稳定性,并且有利于加热元件40进行整体排线布置。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相互平行,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二调光电极32相互平行,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沿Y轴之间的距离为H。
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将电源电流输入到加热膜43上,以使加热膜43发热。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加热膜43可以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的方法直接沉积到第一玻璃板11的内表面上,也可以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工艺沉积在第一树脂层331靠近第一玻璃板11的一侧上。并且,当加热膜43直接沉积在第一玻璃板11的内表面上时,加热膜43能够承受至少560℃的高温热处理,例如烘弯或钢化等弯曲工艺的热处理过程。
请参阅图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调光元件30还包括封边粘结层34,封边粘结层34呈中空板状,封边粘结层34夹设于第一粘结层21与第二粘结层22之间,调光膜33设于中空区域内。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加热调光玻璃100还包括电连接件50,电连接件50部分设于第一粘结层21内,另一部分设于封边粘结层34内。电连接件50用于与外部电源正极或负极电性连接,电连接件50还用于电性连接加热元件40及调光元件30,以使加热元件40与调光元件30形成并联连接。具体的,电连接件50的部分贯穿第一粘结层21与第一汇流母线41电性连接,电连接件50的另一部分穿设封边粘结层34与第一调光电极31电性连接,电连接件50通过引出线与外部电源连通。
请参阅图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玻璃板11、第一粘结层21、第二粘结层22及第二玻璃板12中至少一个是本体着色的,具有较低的可见光透过率。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玻璃板11和第二玻璃板12中至少一个为着色玻璃,着色玻璃可以是绿玻、灰玻等,着色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87%、≤81%、≤75%、≤41%、≤30%、≤26%等。第一粘结层21和第二粘结层22中至少一个为着色粘结层,着色粘结层可以是不同型号的灰色PVB中间膜(半透明薄膜),着色粘结层的可见光透过率为≤44%、≤18%、≤8%、≤5%、≤2%等。着色玻璃或着色粘结层皆能起到限制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总体可见光透过率的作用。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粘结层21的部分粘结于加热元件40与调光元件30之间,第一粘结层21的另一部分与第一玻璃板11粘结,第二粘结层22粘结于调光元件30与第二玻璃板12之间,以形成可加热调光玻璃100。
可选的,第一粘结层21与第二粘结层22的材料可以选用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丙烯酸酯(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氨酯(PUR)等。第一粘结层21与第二粘结层22可以是同种材料或者是不同材料。
请参阅图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加热调光玻璃100还包括黑色印边60,黑色印边60设于第一玻璃板11的内表面,且围设于第一玻璃板11内表面的边部四周,形成环状的不透明遮蔽区。黑色印边60主要用于遮蔽车内的部件、第一汇流母线41、第二汇流母线42、第一调光电极31及第二调光电极32,能够保证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周边颜色协调一致,提高整体外观;黑色印边60还可以阻隔太阳辐射,避免车内部件老化,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的,黑色印边60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1.5%,紫外线透过率小于或等于0.05%,黑色印边60的材料可以选用陶瓷油墨或紫外线干燥油墨(也叫UV油墨)。为了使黑色印边60更加美观且更容易搭配,优选黑色印边60的颜色为黑色或褐色等深颜色。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可以用作汽车玻璃、装饰玻璃等,本发明实施例以汽车天窗玻璃为例。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使用电压为24V~110V,其最大可见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30%。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电路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供电电压通过变压器对交流发电机变压得到,以实现供电电源为24V~110V的交流电。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电路图。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供电电压通过逆变器对直流蓄电池转化得到,以实现供电电源为24V~110V的交流电。
请参阅图3、图4、图6及图7,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一调光电极31为共用电极端,共用电极端通过正极引出线51与外部电源正极电性连接,第二汇流母线42与第二调光电极32为独立电极端,两个独立端分别通过负极引出线52与外部电源负极电性连接。两个独立端与负极引出线52之间分别设置加热元件控制开关54和调光元件控制开关53,以分别实现对加热元件40和调光元件30的控制。
请参阅图3、图4及图6,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100与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大体相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别,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加热元件40与调光元件30的位置相对于第一种实施方式进行了互换。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玻璃板11、黑色印边60、第一粘结层21、调光元件30、第二粘结层22、加热元件40及第二玻璃板12。
加热元件40设于第二粘结层22与第二玻璃板12之间,加热元件40包括加热膜43及设于加热膜43远离第二玻璃板12一侧的第一汇流母线41及第二汇流母线42,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间隔设于第二粘结层22内。
电连接件50部分设于第二粘结层22内,另一部分设于封边粘结层34内。电连接件50用于与外部电源正极或负极电性连接,电连接件50还用于电性连接加热元件40及调光元件30,以使加热元件40与调光元件30形成并联连接。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电连接件50的部分贯穿第二粘结层22与第一汇流母线41电性连接,电连接件50的另一部分穿设封边粘结层34与第一调光电极31电性连接,电连接件50通过正极引出线51与外部电源连通。
请参阅图1及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俯视图。图8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100与图1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图8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不平行,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二调光电极32相互平行,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沿Y轴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1,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沿Y轴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2
请参阅图2及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制备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加热膜43。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的操作步骤。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步骤仅仅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步骤,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步骤。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步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步骤,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操作1,确定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整体形状尺寸;
操作2,确定调光元件30两端的工作电压;
操作3,确定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的空间布局以及所述第一汇流母线41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
操作4,根据加热场景确定温度系数的范围;
操作5,根据所述调光元件30两端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一汇流母线41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及所述温度系数的范围确定所述加热元件40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
操作6,根据所述加热元件40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确定所述加热元件40的选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确定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范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10,图10是图9提供的第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根据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整体形状尺寸,当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相互平行时,执行以下操作。
操作11,确定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整体形状尺寸;
操作12,确定调光元件30两端的工作电压;具体的,调光元件30与加热元件40属于并联连接,调光元件30的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二调光电极32之间的电压等于加热元件40的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电压。通过电压表或其他测量电压的装置获取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二调光电极32之间的电压,该电压值等于调光元件30两端的电压值,也会等于加热元件40两端的电压值。
操作13,确定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的空间布局以及所述第一汇流母线41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具体的,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相互平行,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沿Y轴之间的距离。
操作14,根据加热场景确定温度系数的范围;具体的,温度系数的选取范围为0.000625~0.0025,加热场景即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为0~70℃时,所述温度系数的选取范围为0.0008~0.0025,当所述环境温度为-20~0℃时,所述温度系数的选取范围为0.000725~0.00185,当所述环境温度为-60~-20℃时,所述温度系数的选取范围为0.000625~0.00196。
操作15,根据所述调光元件30两端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一汇流母线41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及所述温度系数的范围确定所述加热元件40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具体的,设调光元件30两端的工作电压为U,设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为H,设温度系数为m,设加热膜43的面电阻为Rs,根据公式:m=Rs*H2/U2,可以推导出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计算公式:Rs=m*U2/H2,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小值的计算公式:Rs1=m1*U2/H2,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大值的计算公式:Rs2=m2*U2/H2,以确定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范围。
操作16,根据所述加热元件40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确定所述加热元件40的制备。具体的,形成加热膜43的面电阻为可选范围内的面电阻Rs,形成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为H,以实现加热元件40与调光元件30合理配合。
举例而言,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最大长度:L=1914mm,最大宽度:W=1200mm,加热区的面积:S=1.4m2,调光元件30两端的电压:U=36V,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H=965mm,最小温度系数:m1=0.000625,最大温度系数:m2=0.0025;
根据计算公式:Rs1=m1*U2/H2计算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小值:Rs1=0.87;
根据计算公式:Rs2=m2*U2/H2计算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大值:Rs2=3.48;
组合1:用面电阻Rs=3.48的加热膜43组合形成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实测电阻R=2.314Ω,实现加热元件40的有效加热功率约560W,实现加热元件40的功率密度约400(W/m2)。
组合2:用面电阻Rs=2.55的加热膜43组合形成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实测电阻R=1.696Ω,实现加热元件40的有效加热功率约764W,实现加热元件40的功率密度约546(W/m2)。
组合3:用面电阻Rs=1.2的加热膜43组合形成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实测电阻R=0.798Ω,实现加热元件40的有效加热功率约1624W,实现加热元件40的功率密度约1160(W/m2)。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在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平行的状态下,通过确定调光元件30两端的电压、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及温度系数的范围,得到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在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值内制备相应的加热膜43,以使加热元件40产热不会过热,也不会出现加热响应时间长的情况,进而使得加热元件40与调光元件30良性配合,以使调光元件30的工作性能更稳定,调光性能更可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确定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范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图3、图4、图8及图11,图11是图9提供的第二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
根据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整体形状尺寸,当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不平行时,执行以下操作。
操作21,确定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整体形状尺寸;
操作22,确定调光元件30两端的工作电压;具体的,调光元件30与加热元件40属于并联连接,调光元件30的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二调光电极32之间的电压等于加热元件40的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电压。通过电压表或其他测量电压的装置获取第一调光电极31与第二调光电极32之间的电压,该电压值等于调光元件30两端的电压值,也会等于加热元件40两端的电压值。
操作23,确定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的空间布局以及所述第一汇流母线41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具体的,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不平行,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沿Y轴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沿Y轴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
操作24,根据加热场景确定温度系数的范围;具体的,温度系数的选取范围为0.000625~0.0025,加热场景即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为0~70℃时,所述温度系数的选取范围为0.0008~0.0025,当所述环境温度为-20~0℃时,所述温度系数的选取范围为0.000725~0.00185,当所述环境温度为-60~-20℃时,所述温度系数的选取范围为0.000625~0.00196。
操作25,根据所述调光元件30两端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一汇流母线41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及所述温度系数的范围确定所述加热元件40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具体的,设调光元件30两端的工作电压为U,设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H1,设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H2,设温度系数为m,设加热膜43的面电阻为Rs,根据公式:m=Rs*H2/U2,可以推导出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计算公式:Rs=m*U2/H2,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小值的计算公式:Rs1=m1*U2/H1 2,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大值的计算公式:Rs2=m2*U2/H2 2,以确定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范围。
操作26,根据所述加热元件40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确定所述加热元件40的制备。具体的,形成加热膜43的面电阻为可选范围内的面电阻Rs,形成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1,形成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H2,以实现加热元件40与调光元件30合理配合。
基于操作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远小于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时,会出现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小值大于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大值的情况。
当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小值大于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大值时,调整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使得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接近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以使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小值小于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大值。
举例而言,可加热调光玻璃100的最大长度:L=1809mm,最大宽度:W=1220mm,加热区的面积:1.4m2,调光元件30两端的电压:U=36V,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H1=1012mm,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H2=1060mm,最小温度系数:m1=0.000625,最大温度系数:m2=0.0025;
根据计算公式:Rs1=m1*U2/H1 2计算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小值:Rs1=0.79;
根据计算公式:Rs2=m1*U2/H2 2计算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大值:Rs2=2.88。
组合1:用面电阻Rs=2.55的加热膜43组合形成可加热调光玻璃100,实测电阻R=1.954Ω,实现加热元件40的有效加热功率约663W,实现加热元件40的功率密度约474(W/m2)。
请参阅图2、图3、图4及图8,在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不平行的状态下,通过确定调光元件30两端的电压、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第一汇流母线41与第二汇流母线42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及温度系数的范围,得到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在加热膜43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值内制备相应的加热膜43,以使加热元件40产热不会过热,也不会出现加热响应时间长的情况,进而使得加热元件40与调光元件30良性配合,以使调光元件30的工作性能更稳定,调光性能更可靠。
以上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加热调光玻璃包括:
第一玻璃板及第二玻璃板;
调光元件,所述调光元件设于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
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于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调光元件之间,或设于所述第二玻璃板与所述调光元件之间;
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调光元件并联连接,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加热膜、第一汇流母线及第二汇流母线,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沿所述加热膜相对的两边设置且与所述加热膜电性连接;
所述可加热调光玻璃具有温度系数m,m的范围为0.000625≤m≤0.0025,m=Rs*H2/U2,Rs为所述加热膜的面电阻,H为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U为所述调光元件的工作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
当环境温度为0~70℃时,所述温度系数m的范围为0.0008~0.0025,当所述环境温度为-20~0℃时,所述温度系数m的范围为0.000725~0.00185,当所述环境温度为-60~-20℃时,所述温度系数m的范围为0.000625~0.0019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光元件包括调光膜、第一调光电极及第二调光电极,所述调光膜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树脂层、第一透明导电层、调光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一调光电极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连接,所述第二调光电极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电连接;所述可加热调光玻璃还包括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调光电极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及所述加热膜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金属层、金属合金层或金属氧化物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光电极和所述第二调光电极沿所述调光膜的相对两边设置,所述第一调光电极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平行,所述第二调光电极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平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平行,所述第一调光电极与所述第二调光电极平行。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不平行,所述第一调光电极与所述第二调光电极平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加热调光玻璃还包括第一粘结层及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设于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调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二粘结层设于所述第二玻璃板与所述调光元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光元件还包括封边粘结层,所述封边粘结层呈中空板状,所述调光膜设于所述中空区域内;所述电连接件的部分贯穿所述第一粘结层或第二粘结层与所述第一汇流母线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部分穿设所述封边粘结层与所述第一调光电极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玻璃板、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玻璃板中的至少一个是本体着色的。
11.一种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确定可加热调光玻璃的整体形状尺寸;
确定调光元件两端的工作电压;
确定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的空间布局以及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加热场景确定温度系数的范围;
根据所述调光元件两端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及所述温度系数的范围确定所述加热元件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
根据所述加热元件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确定所述加热元件的选取。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汇流母线与第二汇流母线的空间布局以及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包括:
当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相互平行时,
根据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距离;
当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相互不平行时,
根据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最大距离确定所述距离的最大值;根据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最小距离确定所述距离的最小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光元件两端的工作电压、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及所述温度系数的范围确定所述加热元件的面电阻的可选范围包括:
当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相互平行时,
根据所述调光元件的工作电压的平方值与所述距离的平方值之比与最小的所述温度系数相乘所得的值确定所述面电阻的最小值;
根据所述调光元件的工作电压的平方值与所述距离的平方值之比与最大的所述温度系数相乘所得的值确定所述面电阻的最大值;
当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相互不平行时,
根据所述调光元件的工作电压的平方值与所述最小距离的平方值之比与最小的所述温度系数相乘所得的值确定所述面电阻的最小值;
根据所述调光元件的工作电压的平方值与所述最大距离的平方值之比与最大的所述温度系数相乘所得的值确定所述面电阻的最大值;
以所述面电阻的最小值和所述面电阻的最大值确定所述面电阻的可选范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面电阻的最小值大于所述面电阻的最大值时,调整所述第一汇流母线与所述第二汇流母线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面电阻的最小值小于所述面电阻的最大值。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加热调光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系数的范围为0.000625≤m≤0.0025,当环境温度为0~70℃时,所述温度系数的范围为0.0008~0.0025,当所述环境温度为-20~0℃时,所述温度系数的范围为0.000725~0.00185,当所述环境温度为-60~-20℃时,所述温度系数的范围为0.000625~0.00196。
CN202011595886.0A 2020-12-28 2020-12-28 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677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5886.0A CN112677586B (zh) 2020-12-28 2020-12-28 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5886.0A CN112677586B (zh) 2020-12-28 2020-12-28 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7586A true CN112677586A (zh) 2021-04-20
CN112677586B CN112677586B (zh) 2021-11-23

Family

ID=75454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5886.0A Active CN112677586B (zh) 2020-12-28 2020-12-28 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75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6308A (zh) * 2021-06-09 2021-08-24 珠海兴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热功能的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2757A (zh) * 1997-04-17 2000-05-10 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防湿薄膜及场致发光元件
EP3219764A1 (en) * 2016-03-17 2017-09-20 Kilolambda Technologies Ltd. Thermotropic coating
CN207877598U (zh) * 2018-01-12 2018-09-18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主动调节的热致变色夹层玻璃
JP2018151515A (ja) * 2017-03-13 2018-09-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サーモクロミックフィルム及びサーモクロミック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9392205A (zh) * 2018-11-27 2019-02-26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电加热的汽车前挡玻璃
CN109415254A (zh) * 2017-01-31 2019-03-0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热致变色性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和夹层玻璃***
CN111448063A (zh) * 2017-12-07 2020-07-24 Agp美洲股份公司 具有改善的低温响应的功能层的夹层玻璃
CN111596492A (zh) * 2020-06-02 2020-08-28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以及调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2757A (zh) * 1997-04-17 2000-05-10 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防湿薄膜及场致发光元件
EP3219764A1 (en) * 2016-03-17 2017-09-20 Kilolambda Technologies Ltd. Thermotropic coating
CN109415254A (zh) * 2017-01-31 2019-03-0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热致变色性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和夹层玻璃***
JP2018151515A (ja) * 2017-03-13 2018-09-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サーモクロミックフィルム及びサーモクロミック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1448063A (zh) * 2017-12-07 2020-07-24 Agp美洲股份公司 具有改善的低温响应的功能层的夹层玻璃
CN207877598U (zh) * 2018-01-12 2018-09-18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主动调节的热致变色夹层玻璃
CN109392205A (zh) * 2018-11-27 2019-02-26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电加热的汽车前挡玻璃
CN111596492A (zh) * 2020-06-02 2020-08-28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玻璃以及调光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6308A (zh) * 2021-06-09 2021-08-24 珠海兴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热功能的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7586B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82871B1 (ko) 저항성의 가열 코팅을 구비한 투명한 창유리
US9815433B2 (en) Transparent window with a heatable coating and low-impedance conducting structures
US5099105A (en) Electrically heated automobile glazing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decorative frame
US10661755B2 (en) Arrangement for de-icing a transparent window with an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JP6116688B2 (ja) 電気的な接触接続部を備える複合ガラス板
JP5812862B2 (ja) 切換可能な窓ガラス
JP5600364B2 (ja) 加熱可能なコーティングを備える透明窓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520780B2 (en) Electroactive device provided with a trilayer bus bar
JP6871928B2 (ja) 積層車両グレージング
EA027187B1 (ru) Прозрачное стекло с электропроводящим покрытием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US7009156B2 (en) Laminated glass plane with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functional element
US10694586B2 (en) Transparent pane having a heatable coating
EA029914B1 (ru) Прозрачное стекло с электропроводящим покрытием
US7423239B2 (en) Laminated element provided with a heated layer
CN105376883B (zh) 带有通讯窗无膜层区域可均匀电加热的汽车夹层玻璃
CN112677586B (zh) 可加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JP2021521093A (ja) 堅牢性を高めるためのセグメントを有する長いバスバー
US20170118803A1 (en) Transparent pane with heatable coating
CN115390330A (zh) 一种导电基底、可调光器件及后视镜
US10645761B2 (en) Transparent pane with heated coating
CN105376884B (zh) 带有分流母线的电加热汽车夹层玻璃
CN219678709U (zh) 高透光率加热结构
US12064942B2 (en) Method for busbar hiding of a laminated glazing
CN218938734U (zh)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玻璃及后视镜
CN117769064A (zh) 自动控温加热均匀导电膜、成型方法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0

Address after: 201814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city Anting Town Park Road No. 588

Patentee after: FUYAO GROUP (SHANGHAI) AUTOMOBILE GLASS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301 II District, Fuyao Industrial Zone, Honglu Town, Fuqing City, Fu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