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2565A -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2565A
CN112662565A CN202011478128.0A CN202011478128A CN112662565A CN 112662565 A CN112662565 A CN 112662565A CN 202011478128 A CN202011478128 A CN 202011478128A CN 112662565 A CN112662565 A CN 112662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oil
mycorrhizal fungi
rare earth
ionic r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81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2565B (zh
Inventor
王慧娟
黄金
邓扬悟
肖信锦
黄紫彬
谢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Ionic Rare Earth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Ionic Rare Earth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Ionic Rare Earth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Ionic Rare Earth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781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25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2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2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2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2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属于生态环境技术领域;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包括以下组分:栽培基料和采用所述栽培基料培养的C4植物的地下部分;所述栽培基料包括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本发明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包括C4植物根系、菌丝、孢子和扩繁基质。将本发明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到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土壤中,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和黑麦草等植株的存活率并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本发明提供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能够有效提高离子型稀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 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离子型稀土矿的长期开采,造成了离子型稀土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自然生态的极大破坏。浸矿过程中长期、大量使用硫酸铵溶液,使稀土尾砂理化性质遭到严重破坏,尾砂堆积场地草木难生,水土流失极其严重,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安全。植被修复作为生态修复的主体,可广泛在受污染尾矿生态修复工程中得到运用。目前离子型稀土尾矿的修复大部分采用直接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种植植物的方式,存在植物存活率低,生态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能够有效提高离子型稀土尾矿植被生态修复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包括以下组分:栽培基料和采用所述栽培基料培养的C4植物的地下部分;所述栽培基料包括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的质量比为(3~6):100;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数≥100个孢子/10g土壤。
优选的,所述丛枝菌根真菌选自根内球囊霉、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混合后,得到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C4植物种子依次填充于栽培容器中,培养3~4个月,去除培养物中C4植物地上部分,对剩余培养物破碎,得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丛枝菌根真菌、上述方案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或者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的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丛枝菌根真菌或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于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
在所述接种后的土壤中种植宿主植物的发芽种子,进行培养;
所述宿主植物包括紫花苜蓿、高粱和黑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和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的质量比为(30~50):1000。
优选的,所述紫花苜蓿和黑麦草的种植密度独立为40~60(10-30)粒/2kg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所述高粱的种植密度为10~20粒/2kg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
优选的,在所述培养的过程中,还包括灌水和喷洒Hoagland营养液。
优选的,所述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还添加有土壤改良剂。
优选的,所述培养的光照强度为8000~10000Lx,光照周期为14h光照/10h黑暗;所述培养的环境温度为17~26℃;所述培养的环境湿度为50%~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包括以下组分:栽培基料和采用所述栽培基料培养的C4植物的地下部分;所述栽培基料包括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本发明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包括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C4植物根系、丛枝菌根真菌菌丝、孢子和扩繁基质。本发明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数≥100个孢子/10g土壤。本发明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到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土壤中,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和黑麦草等植株的存活率并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包括以下组分:栽培基料和采用所述栽培基料培养的C4植物的地下部分;所述栽培基料包括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的质量比为(3~6):100。
在本发明中,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数优选的≥100个孢子/10g土壤;所述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优选的≥20%。
在本发明中,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的质量比优选为(4~5):100。
在本发明中,所述丛枝菌根真菌优选的选自根内球囊霉、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中,所述根内球囊霉、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优选的购自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BGC)”,所述摩西球囊霉的编号为BGC NM01A,所述根内球囊霉的编号为G.M.1、BGC BJ09,所述幼套球囊霉的编号为G.i、BGC NM03F。在本发明中,所述丛枝菌根真菌的作用是利用宿主植物的光合产物满足自身生长繁殖需要的同时,促进宿主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改良土壤,提高宿主植物抗胁迫能力,提高生物多样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C4植物优选的选自紫花苜蓿、三叶草、高粱和烟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C4植物扩繁基质优选的包括以下体积份的组分:沸石1~2份、河沙2~3份、珍珠岩3~4份、蛭石3~4份和草炭土1~2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C4植物扩繁基质优选的经过灭菌处理;所述灭菌的方式优选为高温灭菌;所述高压灭菌的温度优选为150~160℃;所述高压灭菌的时间优选为4~5h;所述高压灭菌的次数优选为2次,两次高压灭菌的间隔时间优选为24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混合后,得到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和C4植物种子依次填充于栽培容器中,培养3~4个月,去除培养物中C4植物地上部分,对剩余培养物破碎,得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对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和扩繁基质混合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制,以混合均匀为准;所述栽培容器优选为无菌盆;所述无菌盆的规格优选为:上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041
高11cm、底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042
所述混合料的填充量优选为填充至无菌盆体积的2/3~5/6;所述C4植物种子优选的经过灭菌处理,所述灭菌的方法优选为:采用质量分数为8%~12%的H2O2浸泡C4植物种子9~13min,用去离子水清洗,得到灭菌的C4植物种子。在本发明中,所述C4植物种子的接种量优选为10~30颗/盆,进一步优选为15~25颗/盆。在本发明中,所述培养的光照强度优选为8000~10000Lx,进一步优选为9000Lx;所述培养的光照周期优选为14h光照/10h黑暗;所述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0~30℃,进一步优选为25℃;所述培养的湿度优选为40%~60%,进一步优选为50%。在本发明中,所述剩余培养物破碎后的粒径优选为2~5mm,进一步优选为3~4mm;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保存温度优选为2℃~8℃,进一步优选为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丛枝菌根真菌、上述方案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或者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的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应用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丛枝菌根真菌或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于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在所述接种后的土壤中种植宿主植物的发芽种子,进行培养;
所述宿主植物包括紫花苜蓿、高粱和黑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宿主植物是丛枝菌根真菌良好的宿主植物,且具有植物根系发达,容易固存土壤的优势。
在本发明中,所述宿主植物的发芽种子优选的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所述宿主植物的种子用质量分数为8%~12%的H2O2水溶液浸泡9~13min,得到灭菌后的种子进行清洗,将洗净后的种子浸泡于水中20~48h,进行催芽处理,至种子露白;所述水优选的包括去离子水;所述浸泡的作用是为了给种子杀菌消毒;所述H2O2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优选为10%;在所述H2O2水溶液中浸泡的时间优选为10~12min;浸泡于水中的时间优选为20~40h,进一步优选为30h。
在本发明中,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和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的质量比优选为(30~50):1000,进一步优选为40:1000。
在本发明中,所述紫花苜蓿和黑麦草的种植密度独立优选为10~30粒/2kg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进一步优选为15~25粒/2kg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所述高粱的种植密度优选为10~20粒/2kg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进一步优选为15粒/2kg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
在本发明中,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优选的不含有石块和杂草;所述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的含水量优选为2℃~8℃,进一步优选为4℃;所述,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的粒径优选为1~3mm,进一步优选为2mm。
在本发明中,所述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优选的填装于无菌盆中;所述无菌盆的规格优选为:上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051
高11cm、底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052
每个无菌盆填装所述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的质量优选为1.5~2.5kg,进一步优选为2kg;在所述填装前优选的还包括在所述无菌盆的底部平铺无纺布,以防土壤渗漏以及增加土壤透气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培养的光照强度优选为8000~10000Lx,进一步优选为9000Lx;所述培养的光照周期优选为14h光照/10h黑暗;所述培养的环境温度优选为17~26℃,进一步优选为20~25℃;所述培养的环境湿度优选为50%~70%,进一步优选为60%。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培养的过程中,优选的还包括灌水和喷洒Hoagland营养液。
在本发明中,所述灌水的灌水量优选为40~60mL/盆/次,进一步优选为50mL/盆/次,每天灌水的次数优选为1次/d。
在本发明中,所述Hoagland培养液以水为溶剂,优选的包括如下浓度的组分:磷酸二氢钾0.136g/L、硝酸钾0.505g/L、硝酸钙1.18g/L、硫酸镁0.493g/L、硼酸0.00286g/L、四水氯化锰0.00181g/L、七水硫酸锌0.00022g/L、五水硫酸铜0.00008g/L、一水锰酸0.00002g/L、乙二胺四乙酸铁0.01302g/L。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培养的前两周优选的每隔3d喷洒一次Hoagland营养液;所述Hoagland营养液的喷洒量优选为40~60mL/盆/次,进一步优选为50mL/盆/次。
在本发明中,所述离子型稀土尾矿地土壤中优选的还添加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和所述离子型稀土尾矿地土壤的质量比优选为(15~30):1000,进一步优选为(20~25):1000。
在本发明中,所述土壤改良剂优选的包括水稻秸秆生物炭;所述水稻秸秆生物炭优选的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对所述水稻秸秆依次干燥、粉碎、过5mm筛,收集筛下组分,将所述筛下组分置于气氛炉中,于气氛炉中通入氮气20~40min,以5~7℃/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50~350℃,于250~350℃的条件下热解0.5~2h后冷却至20~30℃,冷却后的组分粉碎,过2mm筛,收集筛下组分,得到水稻秸秆生物炭;所述冷却过程通入氮气。在本发明中,所述热解的时间优选为1~1.5h;所述热解的温度优选为300℃。
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能够进一步提高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改良土壤酸性,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更适合宿主植物生长。
本发明结合植物修复与微生物修复,通过对丛枝菌根-紫花苜蓿、丛枝菌根-高粱、丛枝菌根-黑麦草共生体的培养,可充分结合两种生态修复方式的优点,本发明的方法经济、高效、不改变土壤固有理化性质,同时具有很好的综合生态效益,适合大面积推广,对于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的植被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管理成本低,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应用推广价值。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所述丛枝菌根真菌为根内球囊酶,编号BGC BJ09,来源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库(BGC)”。
本实施例研究所用土壤采自于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一座经硫铵堆浸后的离子型稀土废弃矿山,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某村,但不作为本发明应用范围上的限定。
实施例1
菌剂扩繁:按照质量比为4%的接种量将丛枝菌根真菌与灭菌的扩繁基质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基质装至无菌盆的2/3;播种灭菌后的紫花苜蓿种子后,再覆盖一层0.5cm的灭菌沙土基质,温室培养;盆栽培养4个月后,剪去紫花苜蓿地上部分;将盆中所有培养物倒在无菌纸上,用灭菌后的工具将紫花苜蓿根茎剪碎后与培养基质混匀,用灭菌后的密封袋保存于冰箱,即得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所述的所有培养物包括植物根系、菌丝、孢子、扩繁基质;所述扩繁基质为体积比为1:2:3:3:1的沸石、河沙、珍珠岩、蛭石、草炭土;所述扩繁基质的灭菌采用高压灭菌,高压灭菌的条件为160℃灭菌4h,间隔24h后再以相同的条件灭菌一次。所述温室培养的光照强度为8000~10000Lx,光照周期为14h光照/10h黑暗。
实施例2
1、将准备好的紫花苜蓿种子用10%质量分数的H2O2水溶液浸泡1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数遍,洗净后将种子浸泡在去离子水中24h,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2、在试验基地采集实验土壤,除去土壤表面零星的杂草、石块等后,掘取0~20cm的土层,带回实验室自然风干后,过筛(2mm)备用。
3、将处理后的土壤装盆(规格上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081
高11cm、底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082
),每盆装土2kg,装土前,每个花盆底部平铺无纺布,以防土壤渗漏以及增加土壤透气性。
4、将实施例1制备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到盆装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接种比例为每2000g土壤中加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50g;然后将紫花苜蓿种子种植,种植密度为每盆50粒,播种后再覆一层0.5cm的土层。盆栽放于阳光房内培养120天后对盆内土壤进行取样,同时对植株株高进行测量。
在接种后2周内,每盆每日浇水1次,水量为50mL,保证每盆土壤充分湿润,每隔3日喷洒一次50mLHoagland营养液;两周后,继续每日浇水1次,保证培养基土壤充分湿润,直至实验结束。
阳光培养室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湿度60%,CO2浓度0ppm。
Hoagland培养液:以水为溶剂,组成为磷酸二氢钾0.136g/L、硝酸钾0.505g/L、硝酸钙1.18g/L、硫酸镁0.493g/L、硼酸0.00286g/L、四水氯化锰0.00181g/L、七水硫酸锌0.00022g/L、五水硫酸铜0.00008g/L、一水锰酸0.00002g/L和乙二胺四乙酸铁0.01302g/L。
对比例1
除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外,其余和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3
1、将准备好的高粱种子用10%质量分数的H2O2浸泡1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数遍,洗净后将种子浸泡在去离子水中24h,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2、采集实验土壤。在试验基地,除去土壤表面零星的杂草、石块等后,掘取0~20cm的土层,带回实验室自然风干后,过筛(2mm)备用。
3、将处理后的土壤装盆(规格上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083
高11cm、底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084
),每盆装土2kg,装土前,每个花盆底部平铺无纺布,以防土壤渗漏以及增加土壤透气性。
4、将实施例1制备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到盆装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接种比例为每2000g土壤中加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50g;然后将高粱种子种植,种植密度为每盆20粒,播种后再覆一层0.5cm的土层。盆栽放于阳光房内培养120天后对盆内土壤进行取样,同时对植株株高进行测量。
在接种后2周内,每盆每日浇水1次,水量为50mL,保证每盆土壤充分湿润,每隔3日喷洒一次50mLHoagland营养液;两周后,继续每日浇水1次,保证培养基土壤充分湿润,直至实验结束。
阳光培养室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湿度60%,CO2浓度0ppm。
Hoagland培养液:以水为溶剂,组成为磷酸二氢钾0.136g/L、硝酸钾0.505g/L、硝酸钙1.18g/L、硫酸镁0.493g/L、硼酸0.00286g/L、四水氯化锰0.00181g/L、七水硫酸锌0.00022g/L、五水硫酸铜0.00008g/L、一水锰酸0.00002g/L和乙二胺四乙酸铁0.01302g/L。
对比例2
除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外,其余和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4
1、将准备好的黑麦草种子用10%质量分数的H2O2浸泡10min,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数遍,洗净后将种子浸泡在去离子水中24h,得到处理后的种子。
2、采集实验土壤。在试验基地,除去土壤表面零星的杂草、石块等后,掘取0~20cm的土层,带回实验室自然风干后,过2mm筛,备用。
3、将处理后的土壤装盆(规格上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091
高11cm、底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092
),每盆装土2kg,装土前,每个花盆底部平铺无纺布。
4、将实施例1制备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到盆装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接种比例为每2000g土壤中加入丛枝菌根真菌菌剂50g;然后将黑麦草种子种植,种植密度为每盆50粒,播种后再覆一层0.5cm的土层。盆栽放于阳光房内培养120天后对盆内土壤进行取样,同时对植株株高进行测量。
在接种后2周内,每盆每日浇水1次,水量为50mL,保证每盆土壤充分湿润,每隔3日喷洒一次50mLHoagland营养液;两周后,继续每日浇水1次,保证培养基土壤充分湿润,直至实验结束。
阳光培养室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湿度60%,CO2浓度0ppm。
Hoagland培养液:以水为溶剂,组成为磷酸二氢钾0.136g/L、硝酸钾0.505g/L、硝酸钙1.18g/L、硫酸镁0.493g/L、硼酸0.00286g/L、四水氯化锰0.00181g/L、七水硫酸锌0.00022g/L、五水硫酸铜0.00008g/L、一水锰酸0.00002g/L和乙二胺四乙酸铁0.01302g/L。
对比例3
除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外,其余和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步骤4之前还包括:在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添加土壤改良剂,翻整使改良剂和实验土壤充分混匀;所述土壤改良剂的添加量为20g/1kg土壤。
所述土壤改良剂为水稻秸秆生物炭,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将取得的水稻秸秆在自然条件下风干后粉碎,过5mm筛,将过筛后的水稻秸秆置于气氛炉中,先向气氛炉中通入氮气20-40min,再以5-7℃/min升至所设定的峰值温度250-350℃。于设定温度下热解0.5-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冷却过程继续通氮气,待样品冷却后研磨过2mm筛,得到水稻秸秆生物炭。
其余工艺参数和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完全相同。
实施例6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步骤4之前还包括:在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添加土壤改良剂,翻整使改良剂和实验土壤充分混匀;所述土壤改良剂的添加量为20g/1kg土壤。
所述土壤改良剂为水稻秸秆生物炭,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将取得的水稻秸秆在自然条件下风干后粉碎,过5mm筛,将过筛后的水稻秸秆置于气氛炉中,先向气氛炉中通入氮气20-40min,再以5-7℃/min升至所设定的峰值温度250-350℃。于设定温度下热解0.5-2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冷却过程继续通氮气,待样品冷却后研磨过2mm筛,得到水稻秸秆生物炭。
其余工艺参数和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完全相同。
实施例7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步骤4之前还包括:在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添加土壤改良剂,翻整使改良剂和实验土壤充分混匀;所述土壤改良剂的添加量为20g/1kg土壤。
所述土壤改良剂为水稻秸秆生物炭,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将取得的水稻秸秆在自然条件下风干后粉碎,过5mm筛,将过筛后的水稻秸秆置于气氛炉中,先向气氛炉中通入氮气20~40min,再以5~7℃/min升至所设定的峰值温度250~350℃。于设定温度下热解1h后冷却至25℃,冷却过程继续通氮气,待样品冷却后研磨过2mm筛,得到水稻秸秆生物炭。
其余工艺参数和方法与实施例3中的完全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2~7和对比例1~3的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培养时间均为120d):
表1不同处理改良离子型稀土尾砂地的效果比较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111
Figure BDA0002836329730000121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比例对比可发现,将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到离子型稀土废弃尾矿土壤中,可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和黑麦草植株的存活率以及促进两种植株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土壤改良剂的加入可进一步提高三种植株的生长发育,而且可以改良土壤酸性,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更适合植物生长。可见,使用本发明对加速离子型稀土尾矿区的植被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包括以下组分:栽培基料和采用所述栽培基料培养的C4植物的地下部分;所述栽培基料包括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的质量比为(3~6):100;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数≥100个孢子/10g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丛枝菌根真菌选自根内球囊霉、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中的一种或几种。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和C4植物扩繁基质混合后,得到混合料;
将所述混合料、C4植物种子依次填充于栽培容器中,培养3~4个月,去除培养物中C4植物地上部分,对剩余培养物破碎,得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4.丛枝菌根真菌、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的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丛枝菌根真菌或者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接种于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
在所述接种后的土壤中种植宿主植物的发芽种子,进行培养;
所述宿主植物包括紫花苜蓿、高粱和黑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和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的质量比为(30~50):10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花苜蓿和黑麦草的种植密度独立为10~30粒/2kg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所述高粱的种植密度为10~20粒/2kg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培养的过程中,还包括灌水和喷洒Hoagland营养液。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修复的离子型稀土尾砂地土壤中还添加有土壤改良剂。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光照强度为8000~10000Lx,光照周期为14h光照/10h黑暗;所述培养的环境温度为17~26℃;所述培养的环境湿度为50%~70%。
CN202011478128.0A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Active CN1126625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8128.0A CN112662565B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8128.0A CN112662565B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2565A true CN112662565A (zh) 2021-04-16
CN112662565B CN112662565B (zh) 2023-01-24

Family

ID=75404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8128.0A Active CN112662565B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256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4313A (zh) * 2021-04-28 2021-06-25 上海乾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菌根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1217A (zh) * 2022-03-15 2022-05-10 商丘师范学院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培育方法及提高辣椒生长和抗病性方法
WO2022174564A1 (zh) * 2021-02-18 2022-08-25 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 一种离子型稀土尾矿区的修复材料、修复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4230A1 (es) * 2009-01-23 2010-07-29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íficas (Csic) Hongo formador de micorrizas arbusculares y su uso para estimular el crecimiento de plantas
CN102640590A (zh) * 2012-04-19 2012-08-22 内蒙古大学 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恢复稀土尾矿植被的方法
CN103125251A (zh) * 2013-03-18 2013-06-05 西南大学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在烟草大面积栽培中的应用方法
CN103314676A (zh) * 2013-04-12 2013-09-25 宋福强 工厂化生产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方法
CN105420125A (zh) * 2015-12-30 2016-03-23 保定学院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CN105861316A (zh) * 2016-04-05 2016-08-17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株丛枝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CN108419605A (zh) * 2018-02-13 2018-08-2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84230A1 (es) * 2009-01-23 2010-07-29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íficas (Csic) Hongo formador de micorrizas arbusculares y su uso para estimular el crecimiento de plantas
CN102640590A (zh) * 2012-04-19 2012-08-22 内蒙古大学 应用丛枝菌根真菌技术恢复稀土尾矿植被的方法
CN103125251A (zh) * 2013-03-18 2013-06-05 西南大学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在烟草大面积栽培中的应用方法
CN103314676A (zh) * 2013-04-12 2013-09-25 宋福强 工厂化生产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方法
CN105420125A (zh) * 2015-12-30 2016-03-23 保定学院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
CN105861316A (zh) * 2016-04-05 2016-08-17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株丛枝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CN108419605A (zh) * 2018-02-13 2018-08-2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AO YANG等: "The effect of combined ecological remediation (plant microorganism modifier) on rare earth mine wastel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4564A1 (zh) * 2021-02-18 2022-08-25 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 一种离子型稀土尾矿区的修复材料、修复方法和应用
CN113024313A (zh) * 2021-04-28 2021-06-25 上海乾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菌根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1217A (zh) * 2022-03-15 2022-05-10 商丘师范学院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培育方法及提高辣椒生长和抗病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2565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2565B (zh)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子型稀土尾矿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Diem et al. Current and potential uses and management of Casuarinaceae in the tropics and subtropics
CN114507531B (zh) 一种茶园酸性土壤改良剂及改良工艺
CN107509406B (zh) 一种快速提高工矿废弃地土壤固碳能力的方法
CN110624949B (zh) 利用土著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磷矿废弃地过量磷污染的方法
CN102718599A (zh) 基于丛枝菌根真菌的复合型水稻专用生物肥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7548599A (zh) 一种石灰石矿区生态修复方法
CN110156541A (zh) 一种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7568012A (zh) 一种基于薰衣草的煤矿矸石区菌根辅助生态修复方法
CN109089453B (zh) 一种废弃矿山复垦为林地的土壤***重构方法
CN106424126B (zh) 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WO2022174564A1 (zh) 一种离子型稀土尾矿区的修复材料、修复方法和应用
Walker et al. Growth, xylem pressure potential, and nutrient absorption of loblolly pine on a reclaimed surface mine as affected by an induced Pisolithus tinctorius infection
CN105123240A (zh) 一种降低种植在镉污染土壤中的蔬菜体内镉含量的方法
Park et al. Inoculation with Bacillus licheniformis MH48 promotes nutrient uptake in seedlings of the ornamental plant Camellia japonica grown in Korean reclaimed coastal lands
CN110972891B (zh) 一种以园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材料的生态型复合栽培基质及其应用
Tuheteru et al.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to enhance the growth of tropical endangered species Pterocarpus indicus and Pericopsis mooniana in post gold mine field in Southeast Sulawesi, Indonesia.
CN112974510A (zh) 蜈蚣草在矿山修复土壤重金属砷污染中的应用
CN113079737A (zh) 一种促进高陡护坡基材中决明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9628106B (zh) 一种设施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
CN101569284A (zh) 以砂为基质菌根化烟苗的生产方法
CN110100695A (zh) 一种盆栽用复合保湿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Shams Foliar applications of nano chitosan-urea and inoculation with mycorrhiza on kohlrabi (Brassica oleracea var. Gongylodes, L.)
CN113892418A (zh) 一种可再生人参栽培用营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74791A (zh) 一种利用植物间作联合根瘤菌修复稀土污染土壤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