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6284A - 索环以及线束 - Google Patents

索环以及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6284A
CN112636284A CN202011060167.9A CN202011060167A CN112636284A CN 112636284 A CN112636284 A CN 112636284A CN 202011060167 A CN202011060167 A CN 202011060167A CN 112636284 A CN112636284 A CN 112636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wall
grommet
portions
water
water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01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6284B (zh
Inventor
丰田龙平
服部恭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636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6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6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6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B60R16/0222Gromm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2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through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e.g. into buil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56Insulating bodies
    • H01B17/58Tubes, sleeves, beads, or bobbins through which the conductor pa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提高脱模性。索环(1)具有:环状的止水部(13),被***到在安装面板(100)形成的贯通孔(101)而进行止水;构成各封闭部的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以向止水部(13)的径向内侧伸出并将止水部(13)的环状封闭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止水部(13)的轴线方向X的一侧及另一侧;筒部(20)和筒部(30),将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的中央贯通地分别设置,并且供布线材料插通;以及多个切入部(60),将任一个筒部(30)和设置有该筒部(30)的第2隔壁部(12)连续地分割,到止水部(13)为止。

Description

索环以及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索环以及线束。
背景技术
作为搭载于车辆的现有索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索环,该索环被安装在供线束插通的形成于车身面板的贯通孔。该索环具有:小径筒部、扩径筒部、封闭面部和辅助筒部。小径筒部形成供线束插通的插通孔。扩径筒部以从小径筒部向外侧扩张的同时在小径筒部的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其外周部形成有能够将贯通孔的周缘部嵌入的环状槽。封闭面部从扩径筒部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而将扩径筒部封闭。辅助筒部从封闭面部向轴向一侧延伸,形成供线束插通的插通孔。另外,该索环在封闭面部及辅助筒部形成有部分分割狭缝,在进行模具成型时使其弹性形变而容易脱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10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索环,通过部分分割狭缝使其能够脱模。但是,该部分分割狭缝是对辅助筒部进行二分割而到封闭面部的中途为止的结构,因此,难以对在索环的内部形成具有功能的复杂内部结构的模具进行脱模。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脱模性的索环以及线束。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索环的具有:环状的止水部,所述止水部被***到在安装面板形成的贯通孔而进行止水;各封闭部,各所述封闭部以向所述止水部的径向内侧伸出并将所述止水部的环状封闭的方式在所述止水部的轴线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分别配置;各筒部,各所述筒部被分别设置成将各所述封闭部的中央贯通以供布线材料插通;以及多个切入部,所述切入部将任一个所述筒部和设置有该筒部的一个所述封闭部连续地分割至所述止水部为止。
另外,在上述索环中,也可以是:所述切入部以一个所述筒部为中心而等间隔地配置。
另外,在上述索环中,也可以是:所述切入部对一个所述筒部以及一个所述封闭部进行四分割。
另外,在上述索环中,也可以是:所述索环具有将另一个所述封闭部贯通地设置的至少一个管部件,至少一个所述切入部被形成为将所述管部件的周围包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线束具有:布线材料,所述布线材料具有导电性;以及索环,所述索环被设置在所述布线材料,所述索环具有:环状的止水部,所述止水部被***到在安装面板形成的贯通孔并进行止水;各封闭部,各所述封闭部以向所述止水部的径向内侧伸出而将所述止水部的环状封闭的方式在所述止水部的轴线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分别配置;各筒部,各所述筒部被分别设置成在各所述封闭部的中央贯通以供布线材料插通;以及多个切入部,所述切入部将任一个所述筒部和设置有该筒部的一个所述封闭部连续地分割至所述止水部为止。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索环以及线束通过具有将筒部和一个封闭部连续地分割到止水部为止的多个切入部,从而成形时取出模具时,将筒部和一个封闭部连续向径向外侧扩张,到止水部为止。其结果,索环以及线束能够提高脱模性。而且,索环以及线束通过使脱模性提高,从而能够在各封闭部之间的插通空间部的内部设置具有各种功能性的复杂的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线束的概略结构的剖视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8是图5的D-D剖视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索环
11 第1隔壁部(封闭部)
12 第2隔壁部(封闭部)
13 止水部
30 筒部
60 切入部
71 管部件
100 安装面板
101 贯通孔
W 布线材料
WH 线束
X 轴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替换的构成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
[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被组装到布线于车辆等的线束WH中。此处,线束WH例如为了使搭载于车辆的各设备间的连接而将电源供给、信号通信中使用的多个布线材料W捆扎成为集合部件,利用连接器等将多个布线材料W与各设备连接。线束WH包括:具有导电性的布线材料W;以及在布线材料W设置且供该布线材料W插通的索环1。线束WH也可以构成为还包括:波纹管、树脂带、保护器等外装部件、电气接线箱、固定件等各种构成部件。布线材料W例如由金属棒、电线、电线束等构成。金属棒是利用具有绝缘性的覆皮部将具有导电性的棒状部件的外侧覆盖而成。电线是利用具有绝缘性的覆皮部将包含多个具有导电性的金属裸线的导体部(芯线)的外侧覆盖而成。电线束是将该电线捆扎而成。线束WH将多个布线材料W捆扎并汇集,并且经由在捆扎的布线材料W的末端设置的连接器等而将各种设备电连接。
而且,索环1在经由形成于作为安装对象的安装面板100的贯通孔101而遍及以该安装面板100为边界划分成的2个空间地对布线材料W进行布设时,应用于该贯通孔101。安装面板100例如是构成车辆的车身等的金属板,贯通孔101将该安装面板100沿着板厚方向贯通。以安装面板100为边界而划分成的2个空间典型地是指车内空间(例如,驾驶室)和车外空间(例如,发动机舱)。而且,索环1在将该线束WH的布线材料W插通并且外装于该布线材料W的周围的状态下组装到贯通孔101,从而对穿过贯通孔101的布线材料W进行保护,并且对该贯通孔101进行止水(防水)。索环1除了贯通孔101的防水以外,还具有防尘、隔音等功能。以下,参照各图,对索环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2、图3中,用双点划线省略地图示出布线材料W、安装面板100,其他图中,省略了布线材料W、安装面板100的图示本身。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互相交叉的第1方向、第2方向以及第3方向中的第1方向称为“轴线方向X”,将第2方向称为“宽度方向Y”,将第3方向称为“高度方向Z”。轴线方向X和宽度方向Y和高度方向Z典型地互相正交。此处,轴线方向X相当于上述的安装面板100的板厚方向,相当于布线材料W、索环1对贯通孔101的插通方向。换言之,轴线方向X是沿着插通于索环1的布线材料W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宽度方向Y、高度方向Z相当于安装面板100的延伸方向。此处,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姑且以布线材料W沿着轴线方向X直线状布线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在索环1被安装于安装面板100的状态下,轴线方向X也可以为弯曲的方向,该索环1及布线材料W设置为一部分被弯曲。另外,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各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以索环1组装于安装面板100的状态下的方向进行说明。另外,穿过贯通孔101中心的中心轴线C与安装面板100的板面正交,沿着轴线方向X延伸。将与中心轴线C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离开中心轴线C的一侧称为径向外侧,将靠近中心轴线C的一侧称为径向内侧。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如图1、图2、图3所示,将布线材料W在内部沿着轴线方向X插通,是能够在与安装面板100的贯通孔101进行止水的密封部件。索环1被构成为包含:主体部10、筒部20以及筒部30,它们成为一体而形成为弹性体。索环1例如由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刚性低且具有高挠性的绝缘性的弹性树脂材料(例如,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等)形成。
主体部10是与贯通孔101嵌合并对该贯通孔101进行止水,同时将布线材料W在内部沿着轴线方向X插通的部分。主体部10被构成为包含第1隔壁部(封闭部)11、第2隔壁部(封闭部)12以及止水部13。
第1隔壁部11、第2隔壁部12分别形成为中心轴线C沿着轴线方向X的圆环板状。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沿着轴线方向X隔开空间,并在轴线方向X的一侧及另一侧对置并被止水部13一体化。此处,止水部13是指在第1隔壁部11、第2隔壁部12中的位于径向(与中心轴线C正交的方向)外侧的端部环状地设置的外周部10A。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以向止水部13的径向内侧伸出而将止水部13的环状封闭的方式分别配置在止水部13的轴线方向X的一侧及另一侧。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被形成为至少一方(此处为第2隔壁部12)沿着轴线方向X向外侧鼓出而成的形状。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在被止水部13一体化的状态下,整体上被形成为内部中空的圆顶状。第1隔壁部11在轴线方向X的与第2隔壁部12侧相反的一侧的面连接有筒部20。第2隔壁部12在轴线方向X的与第1隔壁部11侧相反的一侧的面连接有筒部30。
此处,第2隔壁部12如图1至图8所示地形成有向外侧(轴线方向X上的与第1隔壁部11相反的相反侧)突出的突起部72。突起部72具有:环状突起部72A,以包围筒部30的基端部的周围的方式围绕中心轴线C而形成为环状;以及放射突起部72B,从环状突起部72A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且围绕中心轴线C设置多个而呈放射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放射突起部72B在周向以等间隔的方式位于8处。这样的突起部72提高第2隔壁部12的强度,抑制变形。
止水部13被形成为将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在其间一体化。止水部13相对于第1隔壁部11位于从壁厚变化的位置向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从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且穿过后述的折回部73的径向外侧端73a(参照图5和图6)的位置的假想圆S1(参照图1)向径向外侧的位置。另外,止水部13相对于第2隔壁部12位于从壁厚变化的位置向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从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且穿过突起部72中的放射突起部72B的径向外侧端72Ba(参照图5和图6)的位置的假想圆S2(参照图4)向径向外侧的位置。止水部13具有嵌合槽部13A和唇部13B。嵌合槽部13A被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环状的槽部。嵌合槽部13A在主体部10嵌合于贯通孔101的状态下与安装面板100中形成贯通孔101的缘部嵌合。
唇部13B是沿着嵌合槽部13A形成的褶状部。此处,唇部13B在嵌合槽部13A中的第1隔壁部11侧的端部沿着嵌合槽部13A形成为环状。也就是说,唇部13B在嵌合槽部13A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环状。唇部13B在贯通孔101的缘部与嵌合槽部13A嵌合的状态下与该缘部的表面(此处为第1隔壁部11侧的面)接触,并在与该表面之间进行止水。唇部13B是以下的结构:通过弹性形变而与形成该贯通孔101的缘部的表面紧密贴合,对贯通孔101的整个周缘进行密封。
筒部20、30是与主体部10一体地形成为筒状并且将布线材料W在内部沿轴线方向X插通的部分。
筒部20被形成为从第1隔壁部11沿着轴线方向X向另一侧(第2隔壁部12的相反侧)突出。筒部20被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筒状,沿着轴线方向X延伸。筒部20被形成为比第1隔壁部11小径的圆筒状。筒部20中,轴线方向X的另一侧的前端部开口,一侧的基端部与第1隔壁部11连接。相对于宽度方向Y以及高度方向Z,筒部20将第1隔壁部11的大致中央位置贯通而连接。此处,筒部20被形成为轴线方向X的第1隔壁部11侧的基端部越靠近该第1隔壁部11则其直径越大。筒部20在内周面形成有多个唇部20a。多个唇部20a分别是沿着周向(围绕中心轴线C的方向)环状地形成的褶状的止水部,位于沿着轴线方向X隔开间隔的位置。各唇部20a在内部插通有布线材料W的状态下与该布线材料W的外表面接触,在与该外表面之间进行止水。各唇部20a是以下结构:利用弹性形变而与该布线材料W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将布线材料W的整周密封。
筒部30被形成为从第2隔壁部12沿着轴线方向X向一侧(与第1隔壁部11相反的相反侧)突出。筒部30被形成为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筒状,沿着轴线方向X延伸。筒部30被形成为比第2隔壁部12小径的圆筒状。筒部30中,轴线方向X的一侧的前端部开口,另一侧的基端部将第2隔壁部12贯通而连接。筒部30相对于宽度方向Y及高度方向Z而与第2隔壁部12的大致中央位置连接。此处,筒部30被形成为:轴线方向X的第2隔壁部12侧的基端部越靠近该第2隔壁部12,则其直径越大。筒部30的基端30a(参照图5和图6)位于在第2隔壁部12设置的环状突起部72A的径向内侧端72Aa(参照图5和图6)。
上述这样构成的索环1中,主体部10、筒部20以及筒部30的内部空间部作为插通空间部40而发挥作用。插通空间部40是供布线材料W插通的空间部、并且沿着轴线方向X在整个筒部20、主体部10以及筒部30连续。索环1中,布线材料W对于在整个筒部20、主体部10及筒部30连通地形成的插通空间部40沿着轴线方向X插通。
索环1在以将布线材料W插通于插通空间部40的方式装配在该布线材料W之后,筒部20或筒部30与布线材料W的末端一起插通于贯通孔101。然后,索环1使贯通孔101的缘部嵌合在主体部10的止水部13,主体部10被嵌合在贯通孔101,从而组装到安装面板100。索环1中,在该状态下,唇部13B进行弹性形变并且紧密贴合在贯通孔101的周缘的表面,将贯通孔101的整个周缘密封。需要说明的是,索环1也可以是遍及已插装在插通空间部40的布线材料W、筒部20、30地将卷绕带等进行卷绕,从而对筒部20、30的开口进行止水。
这样,索环1、线束WH通过使主体部10嵌合于在安装面板100形成的贯通孔101,从而在对该贯通孔101进行止水的同时将布线材料W插通在内部。
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在上述这样构成的第2隔壁部12以及设置在第2隔壁部12的筒部30构成切入部60。
以下,针对切入部60进行说明。如图4至图6所示,切入部60设置在筒部30和第2隔壁部12,对筒部30和第2隔壁部12进行分割。切入部60相对于筒部30以及第2隔壁部12沿着轴线方向X和径向形成为直线状,沿着围绕中心轴线C的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切入部60具有:在筒部30形成的筒部切入部60A;以及在第2隔壁部12形成的隔壁部切入部60B、60C。
如图4和图5所示,筒部切入部60A从筒部30的开口的前端部连续形成至基端部。筒部切入部60A相对于筒部30在周向上位于多个位置,位于至少2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4处。多个筒部切入部60A在周向以等间隔配置即可。即,对于多个筒部切入部60A,在2处的情况下,在周向上每180°设置一个,在3处的情况下,在周向上每120°设置一个,在4处的情况下,在周向上每90°设置一个。这样,筒部切入部60A将筒部30在周向上分割为多个。将卷绕带卷绕于筒部30的被筒部切入部60A分割后的部分和已插通的布线材料W,从而开口被止水。
隔壁部切入部60B与筒部切入部60A连续,并位于从筒部30的基端部到第2隔壁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隔壁部切入部60B与2处筒部切入部60A连续地位于2处。具体而言,2处隔壁部切入部60B以在Z方向上对置且与在周向上每180°设置的2处筒部切入部60A连续而向径向外侧(Z方向)延伸的方式位于2处。2处隔壁部切入部60B的径向外侧端60Ba(参照图5)在径向外侧延续到止水部13为止。这样,隔壁部切入部60B与筒部切入部60A连续,并将第2隔壁部12分割为多个。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隔壁部切入部60B的径向外侧端60Ba的位置,到止水部13为止是指:到止水部13相对于第2隔壁部12壁厚改变的位置为止。另外,到止水部13为止是指到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上述假想圆S2为止。另外,对于隔壁部切入部60B的径向外侧端60Ba的位置,将从中心轴线C向径向外侧到放射突起部72B的径向外侧端72Ba为止的尺寸设为D1时,从中心轴线C向径向外侧到隔壁部切入部60B的径向外侧端60Ba为止的最小尺寸D2为至少0.8倍以上即可。
隔壁部切入部60C与筒部切入部60A连续,位于从筒部30的基端部到第2隔壁部12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6所示,隔壁部切入部60C与2处的筒部切入部60A连续地位于2处。具体而言,2处隔壁部切入部60C以中心轴线C位于其间的方式在Y方向上对置,与在周向上每180°地配置的2处筒部切入部60A连续,且2处隔壁部切入部60C呈袋装(球囊状)的形状地位于2处。在径向外侧,2处隔壁部切入部60C的径向外侧端60Ca(参照图6)连续到止水部13为止。隔壁部切入部60C被形成为将管部件71的周围包围。管部件71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地将第1隔壁部11贯通地设置。管部件71位于至少1处,本实施方式中位于2处。2处管部件71以中心轴线位于其间的方式在Y方向上对置且在周向上每180°地配置。该管部件71是在将索环1及线束WH安装于安装面板100的贯通孔101之后将索环1贯通的部件,例如,虽然图中没有明示,但是为用于使清洗液通过的管在轴线方向X上通过的部件。因此,隔壁部切入部60C为了使该管经由第1隔壁部11的管部件71而穿过第2隔壁部12,以在俯视时(轴线方向X观察)将管部件71的周围包围的方式形成为呈袋装(球囊状)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2处管部件71中的一个利用隔壁部切入部60C将第2隔壁部12贯通,一个仅将第1隔壁部11贯通。这样,隔壁部切入部60C与筒部切入部60A连续,将第2隔壁部12分割为多个。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存在管部件71的索环中,也可以不设置隔壁部切入部60C。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隔壁部切入部60C的径向外侧端60Ca的位置,到止水部13为止是指到止水部13的壁厚相对于第2隔壁部12变化的位置为止。另外,到止水部13为止是指到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上述假想圆S2为止。另外,对于隔壁部切入部60C的径向外侧端60Ca的位置,在将从中心轴线C向径向外侧到放射突起部72B的径向外侧端72Ba为止的尺寸设为D1时,从中心轴线C向径向外侧到隔壁部切入部60C的径向外侧端60Ca为止的最小尺寸D3可以为至少0.8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隔壁部切入部60B以及隔壁部切入部60C将环状突起部72A的一部分在径向上分割且设置在放射突起部72B之间。
以下,针对索环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图5至图7所示,索环1中,在第1隔壁部11构成隔音壁部50。
隔音壁部50被形成为沿着中心轴线C周围的圆环板状。隔音壁部50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地,被构成为包含板状部51和隔音凸部52。
板状部51以将至少贯通孔101的一部分封闭的方式沿着径向延伸,并且沿着中心轴线C周围形成为圆环板状。隔音凸部52是从板状部51的轴线方向X的两面突出且围绕中心轴线C形成为环状或者弧状并在径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的部分。多个隔音凸部52被设置为:在其间,使即间隙部53存在于径向外侧以及径向内侧。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在隔音壁部50中,利用隔音凸部52使轴线方向X的厚度局部地增加,确保隔音性能。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利用隔音凸部52之间、径向两侧的间隙部53来确保使主体部10扩张变形时的良好的作业性。其结果,索环1能够兼顾确保隔音性能和确保在使主体部10扩张变形时的良好的作业性。
另外,如图3和图5至图7所示,索环1在第1隔壁部11与止水部13之间构成折回部73。
折回部73被形成为:沿着轴线方向X延伸,并且在径向折回而再次在轴线方向X延伸。折回部73的沿轴线方向X延伸前的端部与上述隔音壁部50中的板状部51径向外侧的外端部一体化而连接。另外,折回部73的在径向折回而在轴线方向X延伸后的径向外侧端73a与止水部13一体化而连接。
折回部73利用该结构而在隔音壁部50与止水部13之间确保使主体部10扩张变形时的良好的作业性。进一步地,折回部73利用该结构来抑制主体部10在隔音壁部50侧的扩张变形向止水部13传递,维持止水部13的止水性能。
另外,如图3和图5至图8所示,索环1在主体部10构成干涉部74。
干涉部74被构成为包括:第1干涉凸部74A,从第1隔壁部11的成为插通空间部40内侧的面向插通空间部40内侧突出;以及第2干涉凸部74B,从第2隔壁部12的成为插通空间部40内侧的面向插通空间部40内侧突出。
第1干涉凸部74A如图3、图5和图7所示,在第1隔壁部11中,被设置在上述的隔音壁部50与筒部20之间。第1干涉凸部74A在第1隔壁部11中与隔音壁部50中的板状部51的径向内侧的内端部相比而位于径向内侧,且与筒部20的基端部比而位于径向外侧。也就是说,第1干涉凸部74A在第1隔壁部11中与隔音壁部50和筒部20一体化地连接。第1干涉凸部74A从隔音壁部50与筒部20之间向插通空间部40的内侧突出,并且如图8所示,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地形成为环状。第1干涉凸部74A具有从环状的内侧的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74Aa。突起74Aa沿着围绕中心轴线C的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突起74Aa与筒部20的基端部一体化地连接。
第2干涉凸部74B如图3和图5至图8所示,在第2隔壁部12中,以与第1干涉凸部74A相比而位于径向外侧的方式向插通空间部40的内侧突出地形成。第2干涉凸部74B以沿着围绕中心轴线C的周向包围第1干涉凸部74A的方式沿着围绕中心轴线C的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因此,各第2干涉凸部74B配置为在第1干涉凸部74A的径向外侧与第1干涉凸部74A在径向上对置。各第2干涉凸部74B被形成为:随着从第2隔壁部12的成为插通空间部40内侧的面朝向插通空间部40内侧而在周向上的尺寸逐渐变小,成为前端变细。
利用该结构,在布线材料W向与轴线方向X交叉的方向倾斜的情况下,干涉部74使在第1隔壁部11形成的第1干涉凸部74A与在第2隔壁部12形成的第2干涉凸部74B互相抵接,从而抑制主体部10的变形。具体而言,在布线材料W向与轴线方向X交叉的方向倾斜的情况下,筒部20和筒部30与布线材料W一起相对于轴线方向X倾斜,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倾向于在径向变形。对于该变形,干涉部74由于第1干涉凸部74A和第2干涉凸部74B在径向上对置,因此互相抵接,从而抑制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在径向变形。而且,干涉部74通过抑制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在径向变形,从而抑制该变形向止水部13传递,维持止水部13的止水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在主体部10内部即插通空间部40设置上述的隔音壁部50、折回部73以及干涉部74这样的复杂的内部构造,为了形成这些,成形时在插通空间部40内部配置模具,成形后将该模具取出。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具有:环状的止水部13,被***到在安装面板100形成的贯通孔101而进行止水;构成各封闭部的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以向止水部13的径向内侧伸出而将止水部13的环状封闭的方式分别配置在止水部13的轴线方向X的一侧及另一侧;筒部20和筒部30,将第1隔壁部11和第2隔壁部12的中央贯通地分别设置并使布线材料插通;以及多个切入部60,将任一个筒部30和设置有该筒部30的第2隔壁部12连续分割到止水部13为止。
因此,索环1、线束WH通过具有将筒部30和第2隔壁部12连续分割到止水部13为止的多个切入部60,从而成形时取出模具时,将筒部30和第2隔壁部12连续向径向外侧扩张,到止水部13为止。其结果,索环1、线束WH能够提高脱模性。而且,索环1、线束WH通过使脱模性提高,从而能够在插通空间部40的内部设置上述的隔音壁部50、折回部73以及干涉部74这样的具有功能性的构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中,切入部60以筒部30为中心而等间隔地配置。
因此,索环1、线束WH中,在取出模具时,将筒部30和第2隔壁部12连续向径向外侧均等地扩张,到止水部13为止。其结果,索环1、线束WH能够进一步提高脱模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中,切入部60对筒部30和第2隔壁部12进行四分割。
因此,索环1、线束WH中,在取出模具时,将筒部30和第2隔壁部12连续向径向外侧扩张为4个,到止水部13为止。其结果,索环1、线束WH能够进一步提高脱模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索环1、线束WH具有将第1隔壁部11贯通地设置的至少一个管部件71,至少一个切入部60被形成为将管部件71的周围包围。
因此,索环1、线束WH中,在取出模具时,避开管部件71地将筒部30和第2隔壁部12连续扩张,到止水部13为止。其结果,索环1、线束WH中,具有管部件71也能够提高脱模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1以及线束WH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索环1以及线束WH也可以通过将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变形例的结构要素适当组合而构成。

Claims (5)

1.一种索环,其特征在于,具有:
环状的止水部,所述止水部被***到在安装面板形成的贯通孔而进行止水;
各封闭部,各所述封闭部以向所述止水部的径向内侧伸出并将所述止水部的环状封闭的方式在所述止水部的轴线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分别配置;
各筒部,各所述筒部被分别设置成将各所述封闭部的中央贯通以供布线材料插通;以及
多个切入部,所述切入部将任一个所述筒部和设置有该筒部的一个所述封闭部连续地分割至所述止水部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环,其中,
所述切入部以一个所述筒部为中心而等间隔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索环,其中,
所述切入部对一个所述筒部以及一个所述封闭部进行四分割。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索环,其中,
所述索环具有将另一个所述封闭部贯通地设置的至少一个管部件,
至少一个所述切入部被形成为将所述管部件的周围包围。
5.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具有:
布线材料,所述布线材料具有导电性;以及
索环,所述索环被设置在所述布线材料,
所述索环具有:
环状的止水部,所述止水部被***到在安装面板形成的贯通孔并进行止水;
各封闭部,各所述封闭部以向所述止水部的径向内侧伸出而将所述止水部的环状封闭的方式在所述止水部的轴线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分别配置;
各筒部,各所述筒部被分别设置成在各所述封闭部的中央贯通以供布线材料插通;以及
多个切入部,所述切入部将任一个所述筒部和设置有该筒部的一个所述封闭部连续地分割至所述止水部为止。
CN202011060167.9A 2019-10-07 2020-09-30 索环以及线束 Active CN112636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4310 2019-10-07
JP2019184310A JP7177025B2 (ja) 2019-10-07 2019-10-07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6284A true CN112636284A (zh) 2021-04-09
CN112636284B CN112636284B (zh) 2023-08-22

Family

ID=7275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0167.9A Active CN112636284B (zh) 2019-10-07 2020-09-30 索环以及线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2016B2 (zh)
EP (1) EP3805049B1 (zh)
JP (1) JP7177025B2 (zh)
CN (1) CN1126362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5407A (zh) * 2020-02-03 2021-08-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索环以及线束
CN114856327A (zh) * 2022-05-31 2022-08-05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罩索拉线用索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29478A (ja) * 2020-02-17 2021-09-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159235B2 (ja) * 2020-02-17 2022-10-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KR20230153005A (ko) * 2022-04-28 2023-11-06 콘티넨탈 오토모티브 게엠베하 차량용 그로밋 장치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985U (ja) * 1993-11-18 1995-06-16 日本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H10234123A (ja) * 1996-12-18 1998-09-02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JPH10252951A (ja) * 1997-03-14 1998-09-22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JPH1163313A (ja) * 1997-08-08 1999-03-05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US20020036098A1 (en) * 2000-09-22 2002-03-2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Grommet
JP2003230213A (ja) * 2002-01-30 2003-08-15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JP2004187353A (ja) * 2002-11-29 2004-07-0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
JP2004187357A (ja) * 2002-11-29 2004-07-0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
JP2010120615A (ja) * 2008-11-21 2010-06-0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
US20110265286A1 (en) * 2008-03-13 2011-11-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Grommet
CN102239617A (zh) * 2008-12-24 2011-11-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索环
JP2013154679A (ja) * 2012-01-27 2013-08-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
JP2013225957A (ja) * 2012-04-20 2013-10-3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
JP2016159891A (ja) * 2015-03-05 2016-09-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2017010638A (ja) * 2015-06-17 2017-01-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17199938A1 (ja) * 2016-05-18 2017-11-23 西遠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グロメット付きワイヤハーネ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グロメット組み立て用パーツセ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2949A (ja) 2000-11-08 2002-05-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きワイヤハーネス
US6897380B2 (en) * 2002-11-29 2005-05-2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Grommet for a wire harness
JP5266670B2 (ja) 2007-06-13 2013-08-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US8022304B2 (en) * 2009-06-05 2011-09-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Grommet
JP5397256B2 (ja) 2010-02-15 2014-01-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グロメット
JP5497519B2 (ja) * 2010-04-09 2014-05-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用グロメット
JP5891961B2 (ja) 2012-06-11 2016-03-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8153059A (ja) 2017-03-15 2018-09-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の取り付け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985U (ja) * 1993-11-18 1995-06-16 日本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H10234123A (ja) * 1996-12-18 1998-09-02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JPH10252951A (ja) * 1997-03-14 1998-09-22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JPH1163313A (ja) * 1997-08-08 1999-03-05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US20020036098A1 (en) * 2000-09-22 2002-03-2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Grommet
JP2003230213A (ja) * 2002-01-30 2003-08-15 Yazaki Corp グロメット
JP2004187353A (ja) * 2002-11-29 2004-07-0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
JP2004187357A (ja) * 2002-11-29 2004-07-0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
US20110265286A1 (en) * 2008-03-13 2011-11-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Grommet
JP2010120615A (ja) * 2008-11-21 2010-06-0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
CN102239617A (zh) * 2008-12-24 2011-11-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索环
JP2013154679A (ja) * 2012-01-27 2013-08-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
JP2013225957A (ja) * 2012-04-20 2013-10-3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グロメット
JP2016159891A (ja) * 2015-03-05 2016-09-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2017010638A (ja) * 2015-06-17 2017-01-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17199938A1 (ja) * 2016-05-18 2017-11-23 西遠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グロメット付きワイヤハーネ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グロメット組み立て用パーツセッ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5407A (zh) * 2020-02-03 2021-08-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索环以及线束
CN114856327A (zh) * 2022-05-31 2022-08-05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罩索拉线用索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05049B1 (en) 2021-11-17
JP2021061680A (ja) 2021-04-15
CN112636284B (zh) 2023-08-22
JP7177025B2 (ja) 2022-11-22
EP3805049A1 (en) 2021-04-14
US11242016B2 (en) 2022-02-08
US20210101543A1 (en) 2021-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6284B (zh) 索环以及线束
CN113285407B (zh) 索环以及线束
CN111917082B (zh) 索环以及线束
JP7110258B2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0486625B1 (en) Grommet and wire harness
JP6946361B2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220032864A1 (en) Grommet and wire harness
CN112636283B (zh) 索环以及线束
JP7216690B2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946362B2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7153006B2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0075031A (ja) グロメット
JP2023161890A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04187354A (ja) グロメット
JP2024035853A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3013143A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2112533A (ja) グロメット、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取付方法
JP2023170405A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H09289724A (ja) グロメ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