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5950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5950B
CN112615950B CN202011509324.XA CN202011509324A CN112615950B CN 112615950 B CN112615950 B CN 112615950B CN 202011509324 A CN202011509324 A CN 202011509324A CN 112615950 B CN112615950 B CN 112615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transmitting lens
accommodating cavity
cavity
camera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93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5950A (zh
Inventor
陈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93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59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5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5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5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5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容置腔;声学器件,所述声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声学器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前腔与外界连通;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摄像头模组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后腔连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电子设备内部的音频输出装置在输出音频时,易出现低频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的内部通常设置有声学器件,例如受话器、麦克风、扬声器等。设置于电子设备内部的声学器件通常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前腔和位于电子设备内部的后腔。
而随着电子设备日益朝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电子设备内部的安装空间将逐渐减小,进而使得安装于电子设备内部的各元器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将越来越紧凑。这样,容易导致所述声学器件的后腔被电子设备内部的其他元器件所封堵。当声学器件的后腔被其他元器件封堵时,后腔的通气性将变差,相应地,音频输出装置所输出的音频的低频效果也将变差。可见,现有的电子设备内部的音频输出装置在输出音频时,易出现低频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电子设备内部的音频输出装置在输出音频时,易出现低频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容置腔;
声学器件,所述声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声学器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前腔与外界连通;
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摄像头模组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后腔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摄像头模组的第一容纳腔与所述声学器件的后腔连通,这样,可以复用摄像头模组内部的第一容纳腔,从而增强声学器件后腔的通气性,进而改善声学器件所输出的音频的低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见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00、声学器件200和摄像头模组300,所述第一壳体100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声学器件20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声学器件200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前腔101和后腔102,所述前腔101与外界连通;所述摄像头模组30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0,所述摄像头模组300设有第一容纳腔301,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与所述后腔102连通。
上述容置腔可以是设置于第一壳体100内部并用于安装所述声学器件200的腔室,当所述声学器件200安装于所述容置腔时,所述声学器件200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前腔101和后腔102,其中,所述前腔101可以作为声学器件200的前腔101,相应地,所述后腔102可以作为声学器件200的后腔102,声学器件200可以通过前腔101将音频传导至外界。所述第一壳体100的内部可以设置用于安装所述摄像头模组300的安装位,所述摄像头模组300设置于所述安装位。
上述声学器件200可以是电子设备内部的受话器、麦克风和扬声器等器件中的任意一者。
具体地,由于摄像头模组300内部的通常具有用于传导光线的腔室,因此,上述第一容纳腔301可以是摄像头模组300内的用于传导光线的腔室。上述摄像头模组300可以是电子设备内部常用的摄像头。其中,为了增大所述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以进一步改善声学器件200的低频效果,所述摄像头模组300可以采用内部具有较大光线传导腔室的摄像头模组300,例如,所述摄像头模组300可以为潜望镜。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在摄像头模组300上开设开口,以连通所述后腔102与所述第一容纳腔301,当然,也可以借助摄像头模组300本身所具备的开口,以连通所述后腔102与第一容纳腔301。上述后腔102与第一容纳腔301可以直接对接连通,也可以采用导音通道连通。
应当说明的是,将上述后腔102与第一容纳腔301连通,不会对所述摄像头模组300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产生影响,即所述摄像头模组300既具有潜望镜本身的传导光线的功能,还兼具便于所述声学器件200后腔102的通气功能。从而实现对第一容纳腔301的复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摄像头模组300的第一容纳腔301与所述声学器件200的后腔102连通,这样,可以复用摄像头模组300内部的第一容纳腔301,从而增强声学器件200后腔102的通气性,进而改善声学器件200所输出的音频的低频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光镜片302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一透光镜片302与所述图像传感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容纳腔301形成于所述第一透光镜片302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303,所述后腔102通过所述第一开口303与所述第一容纳腔301连通。
其中,可以由所述第一透光镜片302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所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301,此外,也可以由所述第一透光镜片302、所述第二壳体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301。
上述第一透光镜片302可以是设置于上述第一壳体100的表面,并用于使外界光线传导至摄像头模组300内部的透光镜片;此外,所述第一透光镜片302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摄像头模组300的内部,并用于对进入图像传感器的光线进行调整的透光镜片。
上述第一开口303可以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例如,可以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于图像传感器与第一透光镜片302之间的部分的侧壁上。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第一开口303,以连通所述后腔102与第一容纳腔301,进而改善声学器件200后腔102的通气性。
可选地,所述摄像头模组300还包括第二透光镜片,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镜片302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一透光镜片302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中,一者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301,另一者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
其中,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可以是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对进入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光线进行调节的透光镜片,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数量可以至少一个,其中,当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数量大于一个时,各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可以沿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光路传导方向间隔布置,此时,各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第一透光镜片302以及所述图像传感器可以将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分隔形成若干个子空腔,可以通过调节与上述后腔102连通的子空腔的数量,以实现对所述声学器件200后腔102的体积进行调节。
上述第二容纳腔可以与所述第一容纳腔301相连通,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不连通,此外,所述第二容纳腔还可以与所述第一容纳腔301可通断连接,当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301连通时,使得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第一容纳腔301与上述后腔102连通,这样,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与第二容纳腔之间的通断,进而实现对声学器件200的后腔102的体积进行调节,以进一步改善声学器件200的音频输出效果。
可选地,所述摄像头模组300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在所述摄像头模组300内运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
具体地,由于所述第一透光镜片302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301,所述第一透光镜片302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中的另一者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即相当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将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分隔为所述第一容纳腔30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因此,通过改变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与图像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即可改变第一容纳腔301与第二容纳腔之间的相对大小,此外,也可以通过改变第二透光镜片与第一透光镜片302的相对位置同样可以改变第一容纳腔301与第二容纳腔之间的相对大小。
应当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仅包括第一容纳腔301和第二容纳腔时,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运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体积保持不变,这样,当第一容纳腔301和第二容纳腔中,其中一者的体积增大时,另一者的体积将减小。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以驱动第二透光镜片运动,进而改变第二透光镜片与图像传感器或者与第一透光镜片30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实现对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进行调节,这样,可以基于所述声学器件200的音频输出参数,对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进行调节,使得声学器件200在不同音频输出模式下,可以具有不同的后腔102大小,从而进一步提高声学器件200的音频输出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朝向或远离所述图像传感器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可以是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驱动件,例如,可以是电动伸缩杆、伸缩电机等。
在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与图像传感器之间时,若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朝向所述图像传感器运动,则所述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减小,相应地,若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远离所述图像传感器运动,则所述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增大。
此外,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还可以设置滑道,并将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以便于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沿所述滑道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朝向或远离所述图像传感器运动,从而实现对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声学器件200后腔102的体积进行调节。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30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不连通;
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容纳腔30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所述间隙连通。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可以是能够输出转动运动的驱动件,例如,可以是电机。这样,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转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在转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当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与所述后腔102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后腔102不连通;当所述第二透光镜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容纳腔30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均与所述后腔102连通;这样,仅需通过控制第二透光镜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对声学器件200后腔102的体积进行调节。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声学器件200所需输出的音频的音频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运动。
上述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任意控制器件,例如,可以是电子设备的CPU,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声学器件200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上述音频参数可以是用于指示声学器件200所输出的音频的类型的参数。具体地,可以预先在所述控制器中配置音频类型与声学器件200的后腔102体积的对应关系,其中,当所述声学器件200的后腔102体积调节至与声学器件200的音频输出类型相对应时,所述声学器件200具有较佳的音频输出效果。这样,在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声学器件200的音频类型时,可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以将声学器件200的后腔102体积调节至与声学器件200当前输出的音频类型相对应,从而进一步提高声学器件200的音频输出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导音通道,所述第一容纳腔30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一导音通道连通。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导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与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形成与后腔102串联的谐振腔,以进一步改善声学器件200的音频特性。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内壁开设有第一导音孔、第二导音孔和第二导音通道,且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间隔分布,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为第一体积;
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为第二体积;
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第五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一侧;
其中,所述第五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之间,所述第一体积小于所述第二体积。
具体地,上述第一容纳腔301可以位于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二侧,第二容纳腔位于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音孔和第二导音孔分别与第二容纳腔连通,且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不连通。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从第三位置向第五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即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朝向所述第一侧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逐渐增大,当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运动至第五位置时,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二导音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形成与后腔102串联的谐振腔;当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由第五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即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进一步朝向所述第一侧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进一步增大,当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运动至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音孔和第二导音孔分别与第一容纳腔301连通,且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不连通,即此时,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与第二容纳腔不连通。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第三位置并不限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某一特定位置,而应当理解为: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一侧时,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则位于所述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由第三位置向第五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可以处于多个不同的第三位置,且各不同的所述第三位置所对应的第一容纳腔301的体积不同。
相应地,所述第四位置也不限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某一特定位置,而应当理解为: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二侧时,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则位于第四位置,在第二透光镜片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具有多个不同的第四位置。
此外,所述第五位置也不限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某一特定位置,而应当理解为:所述第一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二侧时,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则位于第五位置,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在不同的第五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虽然第一容纳腔301与第二容纳腔始终通过第二导音通道连通,然而,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与第二容纳腔之间的体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
由此可见,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在第二壳体内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所处的位置不同时,所对应的声学器件200的后腔102体积均不相同,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所述声学器件200的后腔102体积调节的多样性,以适应更多类型的音频类型。
可选地,所述摄像头模组300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开口303相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盖板封堵或避让所述第一开口303。
其中,当所述第一盖板封堵所述第一开口303时,所述后腔102与第一容纳腔301不连通,当所述第一盖板避让所述第一开口303时,所述后腔102与第一容纳腔301连通,这样,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盖板运动,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口303的启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音频输出模式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盖板运动至避让所述第一开口303,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拍摄模式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盖板运动至封堵第一开口303。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盖板,这样,可以在电子设备处于拍摄模式时,封堵第一开口303,从而进一步降低由于开设所述第一开口303而造成对拍摄质量的影响。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还开设有第二开口304,所述第一壳体100内还设有安装腔103,所述第一容纳腔301通过所述第二开口304与所述安装腔103连通。
其中,所述安装腔103为所述第一壳体100中用于安装所述声学器件200及摄像头模组300之外的其他器件的腔室。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开口304,这样,声学器件200的后腔102可以进一步通过所述第一容纳腔301与安装腔103连通,从而进一步改善所述声学器件200后腔102的通气性,进而进一步改善声学器件200的低频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口303和所述第二开口30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一开口303和所述第二开口304错位分布。
具体地,可以将所述图像传感器和第一透光镜片302分别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设置,并将所述第一开口303和第二开口304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声学器件200的第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后腔102连通的第一出音口201,所述第一开口303开设于所述摄像头模组300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出音口201与所述第一开口303相对设置,且所述声学器件200的第一端与所述摄像头模组300的第一端之间设有密封件,以密封所述声学器件200的第一端与所述摄像头模组300的第一端之间形成的间隙。
具体地,所述密封件可以采用密封泡棉,可以将所述密封泡棉填充设置于所述声学器件200与所述摄像头模组300之间的间隙处。应当说明的是,所述密封泡棉可以环绕所述第一开口303设置,以避免密封泡棉堵塞第一开口303。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密封件,以实现对所声学器件200与摄像头模组30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避免了声学器件200所输出的音频从所述间隙处泄露,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所述声学器件200所输出的音频的效果。
可选地,请参见图5,所述第一壳体100的内壁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104,所述至少两个定位柱104合围形成第一安装位,所述摄像头模组300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且当所述摄像头模组300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时,所述摄像头模组300的第一端面与所述声学器件200的第一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出音口201与所述第一开口303相对设置。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定位柱104,以便于确保在对所述摄像头模组300进行安装过程中,对摄像头模组300进行定位,从而提高摄像头模组300安装的位置精度。
此外,请参见图4,所述摄像头模组30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305,所述第一连接部305可以是金属弹片,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305,以便于将所述摄像头模组300与电子设备的其他器件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容置腔;
声学器件,所述声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声学器件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前腔与外界连通;
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摄像头模组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后腔连通;
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第二壳体、第一透光镜片和图像传感器,所述第一透光镜片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一透光镜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容纳腔形成于所述第一透光镜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后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
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二透光镜片,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镜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一透光镜片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中,一者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另一者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二容纳腔;
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在所述摄像头模组内运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体积;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朝向或远离所述图像传感器运动;或,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不连通;
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所述间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声学器件所输出的音频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体积,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导音通道,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一导音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壁开设有第一导音孔、第二导音孔和第二导音通道,且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运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间隔分布,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位于所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体积为第一体积;
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体积为第二体积;
在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第五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导音孔位于所述第二透光镜片的第一侧;
其中,所述第五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之间,所述第一体积小于所述第二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匹配,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盖板封堵或避让所述第一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还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一容纳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CN202011509324.XA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615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9324.XA CN112615950B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9324.XA CN112615950B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5950A CN112615950A (zh) 2021-04-06
CN112615950B true CN112615950B (zh) 2023-06-30

Family

ID=75240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9324.XA Active CN112615950B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59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9014B (zh) * 2021-04-26 2023-03-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129C (zh) * 1998-09-07 2004-06-30 西门子公司 控制远程通话技术的手持装置中的声音反射的装置
CN103297568B (zh) * 2012-03-02 2015-09-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音腔调节方法
US20130260823A1 (en) * 2012-03-31 2013-10-03 Ashutosh Y. Shukla Compact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ugmented Back Volume for Speaker
CN103260117A (zh) * 2013-05-08 2013-08-21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音扬声器及其应用该低音扬声器的电子装置
CN203746261U (zh) * 2014-02-04 2014-07-30 齐齐哈尔大学 日语发音矫正装置
CN107426365B (zh) * 2017-08-28 2023-07-25 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 音腔结构及具有其的手机
US10015574B1 (en) * 2017-09-01 2018-07-03 Apple Inc. Acoustic assembly
CN108429831B (zh) * 2018-02-28 2020-09-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8650345B (zh) * 2018-04-25 2019-09-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803215B (zh) * 2018-12-18 2021-01-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313883U (zh) * 2019-02-20 2019-08-27 四川领歌智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新型扬声器出音结构的手机
CN211128138U (zh) * 2020-02-28 2020-07-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后音腔调节结构、耳机及vr设备
CN211127868U (zh) * 2020-03-23 2020-07-28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1526458B (zh) * 2020-04-26 2021-12-0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1830849U (zh) * 2020-05-29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787201B (zh) * 2020-06-29 2022-09-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摄像模组的散热控制方法和散热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5950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9143B (zh) 车辆用扬声器***、以及具备该扬声器***的车辆构造物
KR102227132B1 (ko) 기압 평형구조를 가지는 커널형 이어폰
US6062339A (en) Compact spiral cavity loudspeaker enclosure
EP2466913B1 (en) Speaker mounted in an enclosure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54765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EP2866424B1 (en) Speaker back cavity
EP3404932B1 (en) Loudspeaker system and configurations for directionality and dispersion control
CN1154394C (zh) 具有一个容纳声音传感器和带有孔道的外壳的装置
CN112615950B (zh) 电子设备
JP2006157464A (ja) 音響装置
CN113114812B (zh) 电子设备
US20220095056A1 (en) Hybrid receiver having fixing bracket for drivers
SE522176C2 (sv) Högtalaranordning med resonanskammare
KR101045518B1 (ko) 지향성 마이크로폰 모듈
WO2019170130A1 (zh) 一种移动终端
KR101776773B1 (ko) 차량용 스피커조립체 및 이를 갖춘 차량
CN113286021A (zh) 电子设备
KR101143782B1 (ko) 마이크로폰 및 그 제어장치와 방법
CN113455018A (zh) 耳机
CN216134561U (zh) 显示设备、音箱***及条形音箱
CN217159916U (zh) 阻抗可转换式汽车扬声器
CN114945051A (zh)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3001194A1 (zh) 扬声组件及移动终端
WO2012114506A1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KR20200091189A (ko) 복수 진동판을 가진 음향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