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0691A - 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结构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0691A
CN112540691A CN201910892484.8A CN201910892484A CN112540691A CN 112540691 A CN112540691 A CN 112540691A CN 201910892484 A CN201910892484 A CN 201910892484A CN 112540691 A CN112540691 A CN 112540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electrode
mesh
touch structure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24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震
杨茜茜
方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Display Op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924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06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0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06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一电极串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一网格电极,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形成有多个第一网孔;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二电极串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形成有多个第二网孔;每一第二电极串中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通过至少一金属桥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串与所述第一电极串交叉且绝缘。其中,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包括多条交错设置的第一金属线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金属线于其延伸方向形成有多个第一镂空部。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显示面及其触控结构的耐弯折性能。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最有可能替代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前景技术。
OLED显示面板又可以分为刚性面板和柔性面板。相较于传统显示面板,OLED柔性面板优势明显,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以往屏幕,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
可弯折触控屏是未来显示领域的发展趋势,目前柔性显示产品的触摸技术大多采用外挂式TP(即TouchPanel)或者Metal mesh(即金属网格)。采用外挂式TP会增加屏幕厚度;采用现有的Metal mesh局限于固定弯折角度,且耐弯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结构,以提高现有显示面及其触控结构的耐弯折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
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一电极串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一网格电极,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形成有多个第一网孔;
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二电极串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形成有多个第二网孔;每一第二电极串中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通过至少一金属桥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串与所述第一电极串交叉且绝缘;
其中,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包括多条交错设置的第一金属线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金属线于其延伸方向形成有多个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包括多条交错设置的第二金属线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金属线于其延伸方向形成有多个第二镂空部;所述多条第一金属线和所述多条第二金属线分别限定出所述第一网格电极的第一网孔和所述第二网格电极的第二网孔,且所述第一镂空部形成于各所述第一网孔的至少一边,所述第二镂空部形成于各所述第二网孔的至少一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桥包括多条第三金属线,各所述第三金属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的一第二金属线,且至少有一第三金属线的两端分别沿一第二金属线与至少一第二网孔的一边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同一金属桥中的所述多条第三金属线在所述第一电极串的正投影对称分布于相邻两个第一网格电极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第三金属线在所述第一电极串上的正投影至少沿一第一金属线与多个第一网孔的一边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串与所述第二电极串均形成于一绝缘层的第一侧,所述金属桥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各所述第三金属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连接部,所述绝缘层上设有与各所述连接部对应的通孔,各所述连接部分别通过一所述通孔连接至一所述第二金属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同一金属线上的镂空部在该金属线上规则分布且总面积占比为该金属线的10%~3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孔与所述第二网孔均形成为规则的多边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镂空部形成为圆形、椭圆形、菱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串与所述第二电极串的材料选自Cu、Ag、Al、Ti、Ni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
首先,本发明触控结构中所述多条第一金属线和所述多条第二金属线分别限定出第一网格电极的第一网孔和第二网格电极的第二网孔,通过在所述第一金属线及所述第二金属线上分别形成多个第一镂空部和多个第二镂空部,且使所述第一镂空部形成于各所述第一网孔的至少一边,使所述第二镂空部形成于各所述第二网孔的至少一边。由此使得各第一网格电极和各第二网格电极的耐弯折性能显著提高,无需局限于固定的弯折角度,进而显著提高显示面及其触控结构的耐弯折性能。
其次,由于每一第二电极串中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通过至少一金属桥电连接,所述金属桥包括多条第三金属线,各所述第三金属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的一第二金属线,且至少有一第三金属线的两端分别沿一第二金属线与至少一第二网孔的一边重叠。由此可以提高金属桥与所述第二网格电极连接的稳定性。
再次,由于同一金属桥中的所述多条第三金属线在所述第一电极串的正投影对称分布于相邻两个第一网格电极上,由此可以将金属桥所受应力均匀分散至第一网格电极上,从而提高该金属桥的耐弯折性能。进一步地,当每一所述第三金属线在所述第一电极串上的正投影至少沿一第一金属线与多个第一网孔的一边重叠时,可以平衡金属桥与第一网格电极所受的应力,从而提同时高金属桥及第一网格电极的耐弯折性能。
另外,由于各所述第三金属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连接部,所述绝缘层上设有与各所述连接部对应的通孔,各所述连接部分别通过一所述通孔连接至一所述第二金属线。以此可以提高金属桥与第二网格电极之间的连接强度。
总而言之,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显示面及其触控结构的耐弯折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平面图。
图3为图2所示阵列基板的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格电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格电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也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
本发明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某些部位的尺寸采用了夸示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尺寸并不代表实际尺寸的比例关系。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平面图。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平面图。图3为图2所示阵列基板的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格电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格电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如图1-5所示,所述触控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串、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串;所述第二电极串与所述第一电极串交叉且绝缘。每一所述第一电极串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一网格电极100,所述第一网格电极100形成有多个第一网孔;每一所述第二电极串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200,所述第二网格电极200形成有多个第二网孔;每一第二电极串中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200通过至少一金属桥300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网格电极100包括多条交错设置的第一金属线110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金属线110于其延伸方向形成有多个第一镂空部110;所述第二网格电极200包括多条交错设置的第二金属线210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金属线210于其延伸方向形成有多个第二镂空部;所述多条第一金属线110和所述多条第二金属线210分别限定出所述第一网格电极100的第一网孔和所述第二网格电极200的第二网孔,且所述第一镂空部110形成于各所述第一网孔的至少一边,所述第二镂空部形成于各所述第二网孔的至少一边。
本发明触控结构中所述多条第一金属线110和所述多条第二金属线210分别限定出第一网格电极100的第一网孔和第二网格电极200的第二网孔。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格电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网格电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孔与所述第二网孔均形成为矩形。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孔与所述第二网孔均形成为菱形。实际上,所述网孔的形状与像素开口形状有关,本发明并不限定所述网孔的形状,所述网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形成为其它规则的多边形,只要可以组成重复性图案即可。通过在所述第一金属线110及所述第二金属线210上分别形成多个第一镂空部110和多个第二镂空部,且使所述第一镂空部110形成于各所述第一网孔的至少一边,使所述第二镂空部形成于各所述第二网孔的至少一边。进一步地,所述镂空部可以形成为圆形、椭圆形、菱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由此使得各第一网格电极100和各第二网格电极200的耐弯折性能显著提高,无需局限于固定的弯折角度,进而显著提高显示面整体的耐弯折性能。如图2所示,所述金属桥300可以进一步包括多条第三金属线310,各所述第三金属线31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200的一第二金属线210,且至少有一第三金属线310的两端分别沿一第二金属线210与至少一第二网孔的一边重叠。如图3所示,第二电极串中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200通过一金属桥300电连接,该金属桥300包括4条第三金属线310,各所述第三金属线31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200的一第二金属线210,其中有两第三金属线310的两端分别沿一第二金属线210与一第二网孔的一边重叠。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三金属线310的数量。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4条第三金属线310两端也可以分别沿一条或多条第二金属线210与一个或多个第二网孔的至少一边重叠。由此可以提高金属桥300与所述第二网格电极200连接的稳定性,并平衡该金属桥300与第二网格电极200的连接部的受到的弯折应力,进而提高两者连接部的耐弯折性能。
继续以图3为例,同一金属桥300中的所述多条第三金属线310在所述第一电极串的正投影对称分布于相邻两个第一网格电极100上。由于同一金属桥300中的所述多条第三金属线310在所述第一电极串的正投影对称分布于相邻两个第一网格电极100上,由此可以将金属桥300所受应力均匀分散至第一网格电极100上,从而提高该金属桥300的耐弯折性能。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三金属线310在所述第一电极串上的正投影至少沿一第一金属线110与多个第一网孔的一边重叠。当每一所述第三金属线310在所述第一电极串上的正投影至少沿一第一金属线110与多个第一网孔的一边重叠时,可以平衡金属桥300与第一网格电极100所受的应力,从而提同时高金属桥300及第一网格电极100的耐弯折性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串与所述第二电极串可以均形成于一绝缘层的第一侧,所述金属桥300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各所述第三金属线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连接部,所述绝缘层上设有与各所述连接部对应的通孔,各所述连接部分别通过一所述通孔连接至一所述第二金属线210。以此可以提高金属桥300与第二网格电极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同一金属线上的镂空部在该金属线上规则分布且总面积占比为该金属线的10%~30%。如图4所示,同一所述第一金属线110上的多个第一镂空部110在该第一金属线110上规则分布且总面积占比可以为该第一金属线110的10%、20%或30%。类似的,同一所述第二金属线210上的第二镂空部在该第二金属线210上规则分布且总面积占比也可以为该第二金属线210的10%、20%或30%。考虑到不同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的耐弯折性能有所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各金属线上镂空部的总面积占比。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串与所述第二电极串的材料可以选自Cu、Ag、Al、Ti、Ni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镂空部可以优选设于所述金属线的中间,且各金属线上镂空部的最大宽度不超过该金属线宽度的1/2。由此在保证各金属线的耐弯折性能的同时,可以保证金属线的电阻不至于被过度增加。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首先,本发明触控结构中所述多条第一金属线110和所述多条第二金属线210分别限定出第一网格电极100的第一网孔和第二网格电极200的第二网孔,通过在所述第一金属线110及所述第二金属线210上分别形成多个第一镂空部110和多个第二镂空部,且使所述第一镂空部110形成于各所述第一网孔的至少一边,使所述第二镂空部形成于各所述第二网孔的至少一边。由此使得各第一网格电极100和各第二网格电极200的耐弯折性能显著提高,无需局限于固定的弯折角度,进而显著提高显示面及其触控结构的耐弯折性能。其次,由于每一第二电极串中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200通过至少一金属桥300电连接,所述金属桥300包括多条第三金属线310,各所述第三金属线31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200的一第二金属线210,且至少有一第三金属线310的两端分别沿一第二金属线210与至少一第二网孔的一边重叠。由此可以提高金属桥300与所述第二网格电极200连接的稳定性。再次,由于同一金属桥300中的所述多条第三金属线310在所述第一电极串的正投影对称分布于相邻两个第一网格电极100上,由此可以将金属桥300所受应力均匀分散至第一网格电极100上,从而提高该金属桥300的耐弯折性能。进一步地,当每一所述第三金属线310在所述第一电极串上的正投影至少沿一第一金属线110与多个第一网孔的一边重叠时,可以平衡金属桥300与第一网格电极100所受的应力,从而提同时高金属桥300及第一网格电极100的耐弯折性能。另外,由于各所述第三金属线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连接部,所述绝缘层上设有与各所述连接部对应的通孔,各所述连接部分别通过一所述通孔连接至一所述第二金属线210。以此可以提高金属桥300与第二网格电极200之间的连接强度。总而言之,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显示面及其触控结构的耐弯折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采用了前述触控结构。此外,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20。该OLED显示面板20还包括显示单元200、扫描驱动器220、数据驱动器230。OLED显示面板20中也可以包括其他设备和/或元件。
显示单元200可以包括连至栅极线(S1到Sn)、发光控制线(EM1到EMn)和数据线(D1到Dm)的多个子像素(或像素)210。
显示单元200可以显示图像以便和从外部提供的第一功率源(ELVdd)240以及从外部提供的第二功率源(ELVss)250相对应。显示单元200还可以显示与由扫描驱动器220生成的栅极线S1到Sn提供的扫描信号以及发光控制线EM1到EMn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以及由数据驱动器230生成的数据线D1到Dm提供的数据信号相对应的图像。
扫描驱动器220可以生成扫描信号和发光控制信号。扫描驱动器220内生成的扫描信号可以被顺序地提供给栅极线(S1到Sn),发光控制信号可以被顺序地提供给每一条发光控制线(EM1到EMn)。扫描信号和发光信号也可以分别不按顺序地被提供给栅极线S1到Sn以及发光控制线EM1到EMn。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控制信号也可由发光控制驱动器来生成。
数据驱动器230可以接收输入信号,例如RGB数据,并且可以生成和接收到的输入信号相对应的数据信号。数据驱动器230内生成的数据信号可以通过数据线(D1到Dm)被提供给子像素210,以便与扫描信号同步。数据信号也可以以和扫描信号不同步的方式被提供给数据线D1到Dm。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首先,本发明触控结构中所述多条第一金属线110和所述多条第二金属线210分别限定出第一网格电极100的第一网孔和第二网格电极200的第二网孔,通过在所述第一金属线110及所述第二金属线210上分别形成多个第一镂空部110和多个第二镂空部,且使所述第一镂空部110形成于各所述第一网孔的至少一边,使所述第二镂空部形成于各所述第二网孔的至少一边。由此使得各第一网格电极100和各第二网格电极200的耐弯折性能显著提高,无需局限于固定的弯折角度,进而显著提高显示面及其触控结构的耐弯折性能。其次,由于每一第二电极串中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200通过至少一金属桥300电连接,所述金属桥300包括多条第三金属线310,各所述第三金属线31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200的一第二金属线210,且至少有一第三金属线310的两端分别沿一第二金属线210与至少一第二网孔的一边重叠。由此可以提高金属桥300与所述第二网格电极200连接的稳定性。再次,由于同一金属桥300中的所述多条第三金属线310在所述第一电极串的正投影对称分布于相邻两个第一网格电极100上,由此可以将金属桥300所受应力均匀分散至第一网格电极100上,从而提高该金属桥300的耐弯折性能。进一步地,当每一所述第三金属线310在所述第一电极串上的正投影至少沿一第一金属线110与多个第一网孔的一边重叠时,可以平衡金属桥300与第一网格电极100所受的应力,从而提同时高金属桥300及第一网格电极100的耐弯折性能。另外,由于各所述第三金属线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连接部,所述绝缘层上设有与各所述连接部对应的通孔,各所述连接部分别通过一所述通孔连接至一所述第二金属线210。以此可以提高金属桥300与第二网格电极200之间的连接强度。总而言之,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显示面及其触控结构的耐弯折性能。
上述各个实施例及变化例仅仅是示意性的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现更多的变化方式,在不违背本发明基本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化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一电极串包括多个串联的第一网格电极,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形成有多个第一网孔;
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二电极串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形成有多个第二网孔;每一第二电极串中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通过至少一金属桥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串与所述第一电极串交叉且绝缘;
其中,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包括多条交错设置的第一金属线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金属线于其延伸方向形成有多个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包括多条交错设置的第二金属线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金属线于其延伸方向形成有多个第二镂空部;所述多条第一金属线和所述多条第二金属线分别限定出所述第一网格电极的第一网孔和所述第二网格电极的第二网孔,且所述第一镂空部形成于各所述第一网孔的至少一边,所述第二镂空部形成于各所述第二网孔的至少一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桥包括多条第三金属线,各所述第三金属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的一第二金属线,且至少有一第三金属线的两端分别沿一第二金属线与至少一第二网孔的一边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金属桥中的所述多条第三金属线在所述第一电极串的正投影对称分布于相邻两个第一网格电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三金属线在所述第一电极串上的正投影至少沿一第一金属线与多个第一网孔的一边重叠。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串与所述第二电极串均形成于一绝缘层的第一侧,所述金属桥位于所述绝缘层的背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各所述第三金属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连接部,所述绝缘层上设有与各所述连接部对应的通孔,各所述连接部分别通过一所述通孔连接至一所述第二金属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金属线上的镂空部在该金属线上规则分布且总面积占比为该金属线的10%~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孔与所述第二网孔均形成为规则的多边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形成为圆形、椭圆形、菱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串与所述第二电极串的材料选自Cu、Ag、Al、Ti、Ni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结构。
CN201910892484.8A 2019-09-20 2019-09-20 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结构 Pending CN1125406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2484.8A CN112540691A (zh) 2019-09-20 2019-09-20 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92484.8A CN112540691A (zh) 2019-09-20 2019-09-20 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0691A true CN112540691A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12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2484.8A Pending CN112540691A (zh) 2019-09-20 2019-09-20 显示面板及其触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069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7116A (zh) * 2017-12-15 2018-05-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触控面板、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180175116A1 (en) * 2016-12-16 2018-06-2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an integrated touch sensor
US20190155428A1 (en) * 2017-11-20 2019-05-23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190204952A1 (en) * 2017-12-29 2019-07-04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Including Touch Sensor
US20190250738A1 (en) * 2018-02-13 2019-08-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mesh lines overlapping contact holes
US20190258338A1 (en) * 2018-02-22 2019-08-2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75116A1 (en) * 2016-12-16 2018-06-2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an integrated touch sensor
US20190155428A1 (en) * 2017-11-20 2019-05-23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7977116A (zh) * 2017-12-15 2018-05-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触控面板、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190204952A1 (en) * 2017-12-29 2019-07-04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Including Touch Sensor
US20190250738A1 (en) * 2018-02-13 2019-08-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mesh lines overlapping contact holes
US20190258338A1 (en) * 2018-02-22 2019-08-2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634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598142B (zh) 柔性显示基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US11196012B2 (en) Flexible organic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102869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901739B (zh) 触摸屏面板和包括该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
US20200310586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838566B2 (en) Touch screen including electrode with finger-shaped branches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062442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21528668A (ja) ピクセルアイランドを含む装置、ピクセルアイランドを含む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CN109426394B (zh) 触摸屏面板和包括该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
EP296363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085417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1654825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走线结构
KR20090073771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CN109461742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CN105974686A (zh) 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WO2022121456A1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面板
KR20190046113A (ko)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363254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78596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89009A (zh) 触控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KR102456050B1 (ko) 터치 패널
JP2021027164A (ja) 伸縮基板及び伸縮表示装置
CN110658946A (zh) 一种触控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06773371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