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0388B - 电力变换装置及电动机制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力变换装置及电动机制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0388B
CN112470388B CN201980019882.7A CN201980019882A CN112470388B CN 112470388 B CN112470388 B CN 112470388B CN 201980019882 A CN201980019882 A CN 201980019882A CN 112470388 B CN112470388 B CN 1124703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inverter
power
current
smoothing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98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70388A (zh
Inventor
福田雅志
户林俊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Mitsubishi 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Mitsubishi 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Mitsubishi 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Mitsubishi 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70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0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70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0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4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4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4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 H02M5/453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5/45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to convert the intermediate dc into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02M7/49Combination of the output voltage waveforms of a plurality of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3/00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 H02P3/06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 H02P3/18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ac m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3/00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 H02P3/06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 H02P3/18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ac motor
    • H02P3/22Arrangement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electric motors,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individual dynamo-electric motor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 for stopping or slowing an ac motor by short-circuit or resistive br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Stopping Of Electric Motor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一方式的电力变换装置具备:二极管转换器、逆变器、平滑电容器、电阻、电流传感器、推测部及控制部。二极管转换器对来自电源的交流进行整流。逆变器的直流侧与所述二极管转换器的直流输出连接,交流侧与电动机连接,具备将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以及与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反并联连接的反向连接二极管。平滑电容器设置于所述二极管转换器的直流输出。电阻与所述平滑电容器并联连接。电流传感器检测在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动机之间流动的负载电流。推测部基于由所述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流值I,计算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控制部在所述电动机成为再生状态的期间,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不超过预定的基准电压。

Description

电力变换装置及电动机制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变换装置及电动机制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变换装置将从直流电力变换来的交流电力供给至电动机,驱动电动机、以及与电动机的旋转相联动的机械负载。如果对旋转中的电动机和机械负载进行制动,则产生由电动势形成的再生能量。若该再生能量从电动机流入电力变换装置,则会导致电力变换装置的直流侧的电压(直流电压)的上升。这时,在利用放电电路来避免直流电压的过电压状态的情况下,有时难以使电动机迅速地停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9-2552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电动机迅速地制动的电力变换装置及电动机制动方法。
解决课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的电力变换装置具备:二极管转换器、逆变器、平滑电容器、电阻、电流传感器、推测部、控制部。二极管转换器对来自电源的交流进行整流。逆变器的直流侧与所述二极管转换器的直流输出连接,交流侧与电动机连接,具备将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以及与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反并联连接的反向连接二极管。平滑电容器设置于所述二极管转换器的直流输出。电阻与所述平滑电容器并联连接。电流传感器检测在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动机之间流动的负载电流。推测部基于由所述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流值I,计算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控制部在所述电动机成为再生状态的期间,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不超过预定的基准电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单位单元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单位单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装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构成附加同一符号。并且,有时省略这些构成的重复的说明。另外,以下参照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省略了控制用的栅极布线等的图示。
在此,首先定义“正极P”和“负极N”。“正极P”指的是电力变换装置1工作时成为正电位的部位。“负极N”指的是电力变换装置1工作时成为负电位的部位。
另外,电力变换装置1中的直流链路的基准电压Vdc0被规定为预定的电压。基准电压Vdc0例如是正极P与负极N之间的电压。该基准电压Vdc0有时被称为直流(直流链路)的额定电压。
参照图1~图3说明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装置1。
电力变换装置1将从交流电源2供给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将变换来的直流电力变换为所期望的频率·电压的交流电力并供给至电动机3。电动机3例如是3相型的感应电动机,但是不限于此。
电力变换装置1的电源侧经由断路器4与交流电源2连接。断路器4基于后述的控制装置7的控制,将从交流电源2(电源)供给的电力切断。另外,断路器4可以如图1所示,相对于电力变换装置1另外地构成,也可以作为电力变换装置1的一部分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电力变换装置1具备多个单位单元6s的例子。另外,电力变换装置1也可以取代多个单位单元6s而具备3相转换器及3相逆变器。
首先,说明电力变换装置1的电路整体构成。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力变换装置1的一例的图。在图1中,用单线示出电路***,并且省略了开闭器等的图示。电力变换装置1例如具备输入变压器5、多个单位单元6s、控制装置7、电流传感器AM。
从交流电源2向输入变压器5供给交流电力。输入变压器5将从交流电源2供给的交流电力的电压(1次侧电压)变压为所期望的2次侧电压,并且将2次侧电压的交流电力分别供给至多个单位单元6s。输入变压器5具有1次绕组和相互绝缘的多组绕组(2次绕组)。1次绕组与2次绕组之间也绝缘。
多个单位单元6s例如包含3台负载第1相的单位单元6A1、6A2、6A3(图中记载为U1、U2、U3)、3台负载第2相的单位单元6B1、6B1(图中记载为V1、V2、V3)、6B3及3台负载第3相的单位单元6C1、6C2、6C3(图中记载为W1、W2、W3)。单位单元6A1、6A2、6A3、6B1、6B1、6B3、6C1、6C2、6C3具有同一电路构成,不区分说明的情况下,简称为单位单元6。各单位单元6将从输入变压器5的2次绕组分别供给的3相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将变换后的直流电力变换为所期望的频率·电压的交流电力并输出。
例如,输入变压器5的2次侧第1组与单位单元6A1的输入连接。输入变压器5的2次侧第2组与单位单元V1的输入连接。输入变压器5的2次侧第3组与单位单元W1的输入连接。输入变压器5的2次侧第4组与单位单元6A2的输入连接。输入变压器5的2次侧第5组与单位单元6B2的输入连接。输入变压器5的2次侧第6组与单位单元6C2的输入连接。输入变压器5的2次侧第7组与单位单元6A3的输入连接。输入变压器5的2次侧第8组与单位单元6B3的输入连接。输入变压器5的2次侧第9组与单位单元6C3的输入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位单元6A1、6A2、6A3按照表述的顺序,输出相互串联地电连接。单位单元6A3的不与单位单元6A2连接的输出端子与电动机3的第1相(U相)连接。单位单元6A1的不与单位单元6A2连接的输出端子与中性点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位单元6B1、6B2、6B3按照表述的顺序,输出相互串联地电连接。单位单元6B3的不与单位单元6B2连接的输出端子与电动机3的第2相(V相)连接。单位单元6B1的不与单位单元6B2连接的输出端子与中性点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位单元6C1、6B2、6B3按照表述的顺序,输出相互串联地电连接。单位单元6C3的不与单位单元6C2连接的输出端子与电动机3的第3相(W相)连接。单位单元6C1的不与单位单元6C2连接的输出端子与中性点连接。由此,电力变换装置1能够向电动机3供给大电容的交流电力。
电流传感器AM1和电流传感器AM2检测在电力变换装置1的逆变器13(图2)与电动机3之间流动的负载电流(相电流)。例如,电流传感器AM1设置于交流输出的第1相,电流传感器AM2设置于交流输出的第3相。交流输出的第2相的电流能够从电流传感器AM1和电流传感器AM2的值求出,所以能够省略。另外,不相互区分电流传感器AM1与电流传感器AM2的情况下,有时仅记为电流传感器AM。有时将由电流传感器AM检测到的电流值称作电流I。
控制装置7对各单位单元6进行控制或者保护。控制装置7例如具备存储部71、工作控制部72、推测部73、制动控制部74。
存储部71存放与多个单位单元6s的控制有关的各种数据。各种数据例如包括用于限制单位单元6的直流电压的过电压的限制值(阈值Vth)、单位单元6的直流电压的基准电压Vdc0、由电流传感器AM检测到的电流值I的履历数据及其累计值数据、单位单元6的直流电压值Vdc的推测值(以下称作直流电压值Vdc_est)等。阈值Vth例如被规定为直流链路的直流电压的上限值。基准电压Vdc0是控制目标电压的一例。
工作控制部72基于存储部71中存放的数据、例如表示直流电压值Vdc_est的信息和表示由电流传感器AM检测到的电流I的信息,生成用于控制各单位单元6中包含的开关元件13S(图2)的控制信号。工作控制部72将生成的控制信号发送至各单位单元6,从而对各单位单元6进行控制。工作控制部72取得表示电动机3的控制状态的信号(例如转速的反馈信号),基于该反馈信号,对各单位单元6进行控制。此外,控制装置7从其他装置取得电动机3的控制指令信号,基于该控制指令信号,对各单位单元6进行控制。
推测部73基于由电流传感器AM检测到的电流值I,计算直流电压值Vdc_est。直流电压值Vdc_est的计算留待后述。
制动控制部74一边基于直流电压值Vdc_est以使直流电压Vdc不超过基准电压Vdc0的方式进行调整,一边对各部进行控制以使电动机3制动。例如,制动控制部74在与电动机3的制动控制相关的所期望的定时使断路器4断开(open)。该所期望的定时在电动机3成为再生状态时整合即可。
进而,制动控制部74在电动机3成为再生状态的期间,对逆变器13进行控制,以使得来自电动机3的交流电力更多地供给至逆变器13。这时,制动控制部74进行调整,以使得直流电压值Vdc_est不超过直流侧的基准电压Vdc0。断路器4和逆变器13的控制的详细情况留待后述。
接下来说明单位单元6。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单位单元6的图。单位单元6例如包含二极管转换器12、逆变器13、平滑电容器14、电阻15、16、单位单元控制部CUC。二极管转换器12的直流输出与逆变器13的直流输入经由直流链路而正极(P)彼此、负极(N)彼此相互电连接。平滑电容器14设置于直流链路,平滑电容器14的端子与直流链路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在以下的说明中,示例单位单元6A1,一边示出与外部的连接关系,一边说明其一例。其他单位单元6也同样。
二极管转换器12是3相交流输入型的正向变换器,其输入部与输入变压器5的二次侧的一个组电连接。二极管转换器12对交流进行整流,从而将从输入变压器5输入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平滑电容器14将变换后的直流电压平滑化。
逆变器13是单相交流输出型的逆变换器。逆变器13例如具备将直流侧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的开关元件13S、以及与开关元件13S反并联连接的反向连接二极管13D。开关元件13S是半导体开关元件的一例。逆变器13的直流侧与二极管转换器12的直流输出连接,交流侧与电动机3或其他单位单元6的输出串联连接。逆变器13例如将变换后的交流电力输出至电动机3的第1相。
电阻15、16相互串联地连接,串联连接的两端与平滑电容器14并联连接。电阻15、16的连接点与单位单元6的框架连接。电阻15、16使平滑电容器14中蓄积的电荷放电。
单位单元控制部CUC基于来自控制装置7的栅极脉冲信号,生成对构成二极管转换器12及逆变器13的开关元件进行控制的信号。来自控制装置7的栅极脉冲信号经由单位单元控制部CUC被发送至构成二极管转换器12及逆变器13的开关元件。
图3是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
例如,将直流电压值Vdc_est的初始值定义为0。图中示出的一系列处理按照预定的间隔反复实施。
首先,制动控制部74判定直流电压值Vdc_est是否超过阈值Vth(步骤SA02)。另外,直流电压值Vdc_est是在上次处理循环中计算出的。
在直流电压值Vdc_est超过阈值Vth的情况下,制动控制部74将断路器4切断(步骤SA04),结束本次循环的一系列处理。
在直流电压值Vdc_est不超过阈值Vth的情况下,制动控制部74不将断路器4切断,使逆变器13发挥作用(步骤SA06)。
接着,制动控制部74判定是否检测到来自上位装置的使逆变器13停止的停止指令(步骤SA0)。如果未检测到来自上位装置的使逆变器13停止的停止指令,则制动控制部74使处理进入步骤SA02。
如果检测到来自上位装置的使逆变器13停止的停止指令,则制动控制部74停止逆变器13的输出(步骤SA10)。接着,制动控制部74将断路器4切断(步骤SA12)。
接着,推测部73使用下面示出的式(1)计算直流电压值Vdc_est(步骤SA20)。例如,直流电压值Vdc_est通过下述的式(1)定义。
式(1)中的各变量如下。
Vdc0:直流部的基准电压
R:直流部的电阻值
C:直流部的电容
t:时刻
Ir(t):在时刻t,从电动机3流入逆变器13的再生电流
在实施方式的单位单元6的情况下,电阻值成为电阻15与电阻16的电阻值之和。上述的电容C成为平滑电容器14的电容。另外,在平滑电容器14由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电容器的组合形成的情况下,上述的电容C成为多个电容器的电容之和。
上述的式(1)的右边的第1项将直流部的基准电压Vcd0作为初始值,规定了遵循由直流部的电阻值R和直流部的电容C规定的时间常数RC的放电特性。该式(1)的第2项规定了通过再生电流Ir(t)而被充电的直流部因电容C的充电引起的电压变化。通过将上述的第1项与第2项相加,导出电容C被施加的电压、即平滑电容器14的端子电压(直流链路的直流电压)。
只要控制为平滑电容器14的端子电压低于直流部的基准电压Vcd0,则直流部不会产生过电压。即,通过以满足下式(2)的方式调整再生电流Ir(t),能够抑制上述的过电压的产生。
如上述那样,式(2)的右边与上述的式(1)的右边相同。在此,制动控制部74判定通过使用了式(1)的运算而导出的直流电压值Vdc_est是否超过预先决定的直流部的基准电压Vdc0(步骤SA22)。该判定相当于是否满足上述的式(2)的条件的判定。由此,制动控制部74能够间接地检测平滑电容器14的充电状态。另外,再生电流Ir(t)的积分的运算也可以使用预定期间的Ir(t)的累计值。例如,上述的预定期间设为逆变器13的交流输出的基本周期的自然数倍的范围即可。
在直流电压值Vdc_est不超过直流部的基准电压Vdc0的情况下,制动控制部74提高逆变器13的指令值,控制为使来自电动机3的再生电流增加(步骤SA24)。由此,制动控制部74能够使被推测为到过电压状态为止还有富余的直流电压值Vdc在不超过基准电压Vdc0的前提下提高,能够从电动机3侧向逆变器13流入更多的电流。另外,上述的逆变器13的指令值用于规定再生量,被规定为通过提高上述的指令值而再生量增加。
在直流电压值Vdc_est超过设定值(阈值)Vdc0的情况下,制动控制部74降低逆变器13的指令值,控制为使来自电动机3的再生电流减少(步骤SA26)。由此,制动控制部74能够减少从电动机3侧流入逆变器13的电流,以降低被推测为处于过电压状态的直流电压值Vdc。
在SA24或SA26的处理结束后,制动控制部74判定电动机3的速度是否为零(步骤SA28)。如果电动机3的速度不是零,则制动控制部74重复从步骤SA20起的处理。如果电动机3的速度是零,则制动控制部74将本次循环的一系列处理结束。另外,也可以不判定上述的电动机3的速度是否为零,而是使用零附近的阈值来判定电动机3的速度,将低于由阈值规定的速度的情况下的电动机3的速度视为零。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使电动机3制动时,推测部73基于在逆变器13与电动机3之间流动的负载电流的检测值(电流值I),计算直流电压值Vdc_est。制动控制部74在电动机3成为再生状态的期间,对逆变器13进行控制,以使得直流电压值Vdc_est不超过基准电压Vdc0。由此,能够使电动机3更迅速地制动。
制动控制部74通过上述的控制,检测来自上位装置的使逆变器13停止的停止指令而使电动机3制动,在该制动中对逆变器13进行控制以使得直流电压值Vdc_est不超过基准电压Vdc0。由此,能够通过制动控制来抑制成为过电压状态。
制动控制部74通过在与电动机3的制动控制相关的所期望的定时使断路器4断开,能够切断从交流电源2经由二极管转换器12流入的电力。由此,例如在电动机3成为再生状态的期间,通过使断路器4断开,能够控制为直流电压值Vdc_est不超过基准电压Vdc0。
另外,推测部73基于由电流传感器AM检测到的电流值I来检测电动机3成为再生状态的情况即可。这种情况下,推测部73基于由电流传感器AM检测到的电流值I,检测来自电动机3的有效电力的流入,从而能够检测从电动机3向逆变器13的再生能量的流入。
制动控制部74也可以基于由推测部73计算出的直流电压值Vdc_est来控制直流Vdc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制动控制部74对逆变器13进行控制以使得直流电压值Vdc_est不超过基准电压Vdc0。这时,制动控制部74在直流电压值Vdc_est不超过直流侧的基准电压Vdc0的范围内对逆变器13进行控制,以使得来自电动机3的交流电力更多地供给至逆变器13即可。由此,能够抑制直流电压Vdc成为过电压的同时使电动机3更迅速地制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不是按照每个单位单元6设置检测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电压检测器,而是能够基于上述的式(1)计算直流电压值Vdc_est,所以能够简化电力变换装置1的构成。例如,收集用于计算直流电压值Vdc_est的数据的传感器至少为2个电流传感器AM即可。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4说明第2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电阻15、16的值为固定值的事例。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根据***的状态调整式(1)和式(2)的电阻值R的事例。
图4所示的单位单元6VI与图2所示的单位单元6相比,下述的点不同。单位单元6VI还具备电阻15P、16P和开关15S、16S。
电阻15P、16P、开关15S、16S相互串联地连接。串联连接的电阻15P、16P、开关15S、16S的两端与平滑电容器14并联连接。例如,按照开关15S、电阻15P、16P、开关16S的顺序串联地连接的情况下,开关15S、16S的各自的一端成为串联连接的电阻15P、16P、开关15S、16S的两端。这种情况下,电阻15P、16P的连接点与电阻15、16的连接点一起与单位单元6VI的框架连接。
单位单元控制部CUC基于来自控制装置7的栅极脉冲信号,生成用于控制构成二极管转换器12及逆变器13的开关元件13S的信号。进而,单位单元控制部CUC基于来自控制装置7的控制信号,生成用于控制开关15S、16S的信号。
另外,制动控制部74除了控制断路器4和逆变器13之外,还对上述的开关15S、16S进行控制。制动控制部74与对断路器4进行控制的定时相应地对上述的开关15S、16S进行控制即可。例如,制动控制部74在使断路器4切断时,使上述的开关15S、16S导通,在使断路器4导通时,使上述的开关15S、16S切断即可。
例如,开关15S、16S在平时被制动控制部74控制为切断状态,电阻15P、16P不成为二极管转换器12的负载。开关15S、16S在检测到电动机3的再生状态时被制动控制部74控制为导通状态。由此,开关15S、16S经由电阻15P、16P使平滑电容器14中蓄积的电荷放电。
如上述那样控制后,再生状态时的放电量增加。具体地说,式(1)和式(2)的电阻值R如下面的式(3)所示,成为将电阻15、16的合成电阻的值R1与电阻15、16的合成电阻的值R2并联连接的情况的值。
R=RlxR2/(R1+R2)…(3)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除了实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还能够使成为再生状态时的电力损失量增大,能够使平滑电容器14中蓄积的电荷更有效地放电。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电力变换装置1具备二极管转换器12、逆变器13、平滑电容器14、电阻15、16、电流传感器AM、推测部73、制动控制部74。二极管转换器12对来自交流电源2的交流进行整流。逆变器13的直流侧与二极管转换器12的直流输出连接,交流侧与负载L连接,并具备将直流侧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的开关元件13S、以及与开关元件13S反并联连接的反向连接二极管13D。平滑电容器14设置于二极管转换器12的直流输出。电阻15、16与平滑电容器14并联连接。电流传感器AM检测在逆变器13与电动机3之间流动的负载电流。推测部73基于由电流传感器AM检测到的电流值I,计算直流电压值Vdc_est。制动控制部74在电动机3成为再生状态的期间对逆变器13进行控制,以使得直流电压值Vdc_est不超过基准电压Vdc0。由此,电力变换装置1能够使电动机3更迅速地制动。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示例,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也包含在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范围内。
符号的说明:
1…电力变换装置、2…交流电源、3…电动机、4…断路器、5…输入变压器、6…单位单元、6s…多个单位单元、7…控制装置、12…二极管转换器、13…逆变器、13S…开关元件、13D…反向连接二极管、14…平滑电容器、15、15P、16、16P…电阻、15S、16S…开关、CUC…单位单元控制部、71…存储部、72…工作控制部、73…推测部、74…制动控制部、AM、AM1、AM2…电流传感器。

Claims (6)

1.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具备:
二极管转换器,对来自电源的交流进行整流;
逆变器,直流侧与所述二极管转换器的直流输出连接,交流侧与电动机连接,具备将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以及与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反并联连接的反向连接二极管;
平滑电容器,设置于所述二极管转换器的直流输出;
电阻,与所述平滑电容器并联连接;
电流传感器,检测在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动机之间流动的负载电流;
推测部,基于由所述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流值I,计算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电动机成为再生状态的期间,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不超过预定的基准电压,
所述推测部至少基于所述直流侧的基准电压、由所述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从所述电动机向所述逆变器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值I、以及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电容C,进行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的所述计算,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计算出的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对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变化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中,
具备:
断路器,基于所述控制部的控制,切断从所述电源向所述二极管转换器供给的电力,
所述控制部在与所述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相关的所期望的定时使所述断路器断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中,
所述推测部基于由所述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流值I,检测从所述电动机向所述逆变器的再生能量的流入,
所述控制部在检测到所述再生能量的流入时,使所述断路器断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中,
所述推测部基于所述直流侧的基准电压、由所述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从所述电动机向所述逆变器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值I、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电容C、以及基于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电容C和所述电阻的电阻值R而被规定的时间常数RC,计算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计算出的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对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变化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变换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不超过所述直流侧的基准电压的范围内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来自所述电动机的交流电力更多地供给至所述逆变器。
6.一种电动机制动方法,是通过电力变换装置进行的电动机控制方法,该电力变换装置具备:
二极管转换器,对来自电源的交流进行整流;
逆变器,直流侧与所述二极管转换器的直流输出连接,交流侧与电动机连接,具备将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的半导体开关元件、以及与所述半导体开关元件反并联连接的反向连接二极管;
平滑电容器,设置于所述二极管转换器的直流输出;
电阻,与所述平滑电容器并联连接;以及
电流传感器,检测在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动机之间流动的负载电流,
该电动机制动方法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直流侧的基准电压、由所述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从所述电动机向所述逆变器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值I、以及所述平滑电容器的电容C,计算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的步骤;以及
通过基于所述计算出的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对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变化进行控制,从而在所述电动机成为再生状态的期间,对所述逆变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直流侧的直流电压Vdc的推测值不超过预定的基准电压的步骤。
CN201980019882.7A 2019-06-14 2019-06-14 电力变换装置及电动机制动方法 Active CN1124703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23697 WO2020250429A1 (ja) 2019-06-14 2019-06-14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電動機制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0388A CN112470388A (zh) 2021-03-09
CN112470388B true CN112470388B (zh) 2023-09-01

Family

ID=73780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9882.7A Active CN112470388B (zh) 2019-06-14 2019-06-14 电力变换装置及电动机制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9341B2 (zh)
JP (1) JP7004838B2 (zh)
CN (1) CN112470388B (zh)
WO (1) WO2020250429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8520A (ja) * 2005-02-22 2006-09-07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負荷駆動装置
JP2012010488A (ja) * 2010-06-25 2012-01-12 Hitachi Ltd 電動機システム,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3125320A1 (ja) * 2012-02-22 2013-08-29 株式会社明電舎 電力変換装置の電圧制御装置と電圧制御方法
JP2016093018A (ja) * 2014-11-07 2016-05-2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266A (ja) 1994-06-30 1996-01-19 Shimadzu Corp インバータ装置
JPH09255246A (ja) 1996-03-19 1997-09-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生電力制御装置
JP2002171695A (ja) 2000-12-06 2002-06-14 Meidensha Corp 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JP3773794B2 (ja) 2001-01-31 2006-05-10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4538359B2 (ja) 2005-03-31 2010-09-08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電気回路モジュール
JP5260090B2 (ja) * 2008-03-10 2013-08-14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電力変換装置
CN102307746B (zh) * 2009-02-09 2012-08-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源***以及具备该电源***的电动车辆
JP5511515B2 (ja) 2010-05-31 2014-06-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変換装置
JP5829412B2 (ja) 2011-03-25 2015-12-09 東芝シュネデール・インバータ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装置及び平滑コンデンサの容量推定方法
US8981686B2 (en) * 2013-01-24 2015-03-17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motor
WO2014141527A1 (ja) 2013-03-12 2014-09-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8520A (ja) * 2005-02-22 2006-09-07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負荷駆動装置
JP2012010488A (ja) * 2010-06-25 2012-01-12 Hitachi Ltd 電動機システム,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3125320A1 (ja) * 2012-02-22 2013-08-29 株式会社明電舎 電力変換装置の電圧制御装置と電圧制御方法
JP2016093018A (ja) * 2014-11-07 2016-05-2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49341B2 (en) 2024-04-02
JP7004838B2 (ja) 2022-01-21
WO2020250429A1 (ja) 2020-12-17
JPWO2020250429A1 (ja) 2021-09-13
US20220321021A1 (en) 2022-10-06
CN112470388A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1789B2 (en) Electric motor vehicle
US8143836B2 (en) Motor controller
JP5955414B2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CN105406737B (zh) 具有静电电容计算部的pwm整流器
KR101605990B1 (ko) 인버터 벡터 구동 시스템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커패시터 용량 추정 방법
JP5528858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568178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0098851A (ja) 電動車両
JP2009232672A (ja) 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
JP5659290B2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US10530253B2 (en) DC/DC converter having failure detection based on voltage sensor values
CN107302332B (zh) 抑制dc链路电容器的电压变动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JPWO2019234884A1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CN112470388B (zh) 电力变换装置及电动机制动方法
JP2005184947A (ja) インバーター制御装置
JP2010004728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09284560A (ja) モータ駆動システムの充電方法
KR101414887B1 (ko) 멀티 레벨 인버터 및 그 구동방법
JP3658238B2 (ja) 中性点クランプ型電力変換装置
JP5490801B2 (ja) 自励式無効電力補償装置
WO2020217721A1 (ja) 電源装置
JP2003230275A (ja) Pwmサイクロコンバータの保護方法
CN111874766A (zh) 再生驱动器
JP2002320390A (ja) 蓄電装置
JP2013243934A (ja) 自励式無効電力補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