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725B - 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725B
CN112448725B CN201910801081.8A CN201910801081A CN112448725B CN 112448725 B CN112448725 B CN 112448725B CN 201910801081 A CN201910801081 A CN 201910801081A CN 112448725 B CN112448725 B CN 112448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branch
mode
head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10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8725A (zh
Inventor
储嘉慧
薛亮
周大为
沈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010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872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0161 priority patent/WO202103689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8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8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67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one or more circuit blocks in common for different 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3/00Antennas with active circuits or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within them or attached to th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该天线包括:主枝节、第一枝节、馈点、第一接地点和第一调谐电路。主枝节分别连接馈点和第一接地点,第一枝节连接第一调谐电路,主枝节与第一枝节采用缝隙耦合。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第一波长为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第一枝节通过第一调谐电路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与主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主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第一枝节通过第一调谐电路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降低了电子设备的BODYSAR。

Description

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如手机、耳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或者数据卡等。电子设备在进行正常通信时,会产生电磁辐射,而强度过大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电子设备的头电磁波吸收率(head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HEADSAR)和人体电磁波吸收率(body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BODYSAR)等SAR一般具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时,通常手持电子设备置于头部,处于头手模式。或者,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如蓝牙耳机)时,电子设备可以塞到用户耳朵中,处于头部模式。人体的头部和手部因其具有高介电特性和低电导特性,使得电子设备的信号发生衰减,导致电子设备的辐射效率降低,影响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电子设备的空中下载技术(over the air technology,OTA)性能。
综上,满足电子设备的SAR的法规要求与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是相互制约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改进电子设备中天线的结构,也可以优化电子设备中的控制过程。下面,对这两种实现方式的实现过程进行描述。
一种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手机包括:金属边框天线和印刷电路板,该天线包括:主枝节A、第一枝节B和第二枝节C,这三个枝节采用缝隙耦合。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馈点、调谐器件、第一接地点和第二接地点。主枝节A分别连接馈点和第一接地点,第二枝节 C连接调谐器件和第二接地点。其中,第二枝节C为主枝节A的寄生枝节,主枝节A和第二枝节C可以在天线的工作频段产生谐振,第一枝节B无法在天线的工作频段产生谐振,但第一枝节B可以调节主枝节A和第二枝节C各自谐振出的频段的耦合度,使得主枝节A和第二枝节C各自谐振出的频段可以覆盖天线的工作频段,从而确保天线的通信性能。
图1中,馈电枝节A和寄生枝节C对称设置,且第一接地点和第二接地点分别位于手机的侧边。基于这两个位置设置,天线在低频段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OTA性能较好,高频段的BODYSAR很低,但天线在高频段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OTA性能较差。
另一种现有技术中,参见申请号为201380053493.9,发明名称为《用于估算手机相对头部的位置的方法》的专利,判断手机是否在使用。若否,则采用默认参数对手机进行设置。若是,则通过手机中听筒的状态,判断手机是否靠近头部。若否,则依旧采用默认参数对手机进行设置。若是,则测量手机的倾斜角度,判断倾斜角度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则对手机执行第一套优化设置。若是,则对手机执行第二套优化设置。
其中,第一套优化设置为:在手机未靠近人体的头部时,判定手机中的听筒处于关闭态,此时通过软件程序优先保障天线的射频发射功率达到最优,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发射性能。第二套优化设置为:在手机靠近人体的头部时,判定手机中的听筒处于打开态,此时通过软件程序自动降低天线的射频发射功率,使得HEADSAR满足法规要求,导致电子设备的发射性能下降,且未考虑电子设备的BODYSAR。
因此,如何保证电子设备的BODYSAR尽可能小,并且提升电子设备在高频段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以提升了电子设备在高频段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且保证了电子设备的BODYSAR尽可能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应用于电子设备,天线包括:主枝节、第一枝节、馈点、第一接地点和第一调谐电路。主枝节分别连接馈点和第一接地点。第一枝节连接第一调谐电路。主枝节与第一枝节采用缝隙耦合。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第一波长为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第一枝节通过第一调谐电路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与主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主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第一枝节通过第一调谐电路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天线,主枝节分别连接馈点和第一接地点,使得主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主枝节与第一枝节采用缝隙耦合,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1/4 第一波长,该第一波长为第一目标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且第一枝节连接第一调谐电路,以便在第一调谐电路的作用下,改变第一枝节的长度或者调整第一枝节与接地点之间的连接状态,使得第一枝节的谐振发生变化,这样第一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或者远离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并将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或者非平衡模式。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将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可以使得第一枝节与主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从而提升天线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主枝节仍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且通过第一调谐电路将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可以使得第一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从而降低天线的BODYSAR。
其中,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天线还包括:第二枝节、第二接地点、第二调谐电路和第三接地点,进一步保证天线正常通信时的OTA性能。其中,第二枝节分别连接第二接地点和第二调谐电路。第二调谐电路连接第三接地点。主枝节、第一枝节与第二枝节三者之间采用缝隙耦合。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第二枝节通过第二调谐电路调整第二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从而提升天线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第二枝节通过第二调谐电路调整第二枝节的谐振与主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从而使得天线的BODYSAR性能最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天线还包括:第四接地点。第一调谐电路连接第四接地点,实现第一枝节工作的频段的调节。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可以实现第一枝节与第四接地点之间的连接,使得第一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可以断开第一枝节与第四接地点的连接,使得第一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枝节存在一个缝隙时,缝隙将第一枝节分割成第一辐射段和第二辐射段。天线还包括:第三调谐电路。第一辐射段或者第二辐射段连接第一调谐电路,第一辐射段和第二辐射段分别连接第三调谐电路,可以在第三调谐电路的作用下,改变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之间的连接状态,且在第一调谐电路的作用下,改变第一辐射段或者第二辐射段与第四接地点的连接状态,使得连接着的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平衡模式,断开连接的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非平衡模式,从而使得第一枝节的谐振发生变化。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三调谐电路连接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第一枝节通过第一调谐电路和第三调谐电路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第三调谐电路断开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的连接,第一枝节通过第一调谐电路和第三调谐电路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枝节存在一个缝隙时,缝隙将第一枝节分割成第一辐射段和第二辐射段。第一辐射段和第二辐射段分别连接第一调谐电路,可以在第一调谐电路的作用下,改变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之间的连接状态,从而,连接着的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平衡模式,断开连接的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非平衡模式,使得第一枝节的谐振发生变化。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连接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第一枝节通过第一调谐电路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断开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的连接,第一枝节通过第一调谐电路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天线还包括:第四调谐电路和第五接地点。第一辐射段或者第二辐射段连接第四调谐电路。第四调谐电路还连接第五接地点,可以在第一调谐电路的作用下,改变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之间的连接状态,且在第四调谐电路的作用下,改变第一辐射段或者第二辐射段与第五接地点的连接状态,使得连接着的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平衡模式,断开连接的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非平衡模式,从而使得第一枝节的谐振发生变化。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连接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第一枝节通过第一调谐电路和第四调谐电路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断开第一辐射段与第二辐射段的连接,第一枝节通过第一调谐电路和第四调谐电路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且小于5/8第一波长,可以确保天线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OTA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40mm,进一步保证天线在高频段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OTA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天线还包括:匹配电路。其中,主枝节通过馈点连接匹配电路。匹配电路用于调节主枝节的谐振以提高天线的通信性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应用于电子设备,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其中,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主枝节、第一枝节、第一馈点和第一接地点。第一主枝节分别连接第一馈点和第一接地点。第一主枝节与第一枝节采用缝隙耦合。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第一波长为天线的目标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主枝节、第二枝节、第二馈点和第二接地点。第二主枝节分别连接第二馈点和第二接地点。第二主枝节与第二枝节采用缝隙耦合。第二枝节的长度不大于1/4第一波长。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第一枝节通过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与第一主枝节工作在目标频段。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第二主枝节工作在目标频段,第二枝节通过调整第二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目标频段外。
通过第二方面提供的天线,第一天线单元中的第一主枝节分别连接第一天线单元中的第一馈点和第一天线单元中的第一接地点,使得第一主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天线的目标频段。第一天线单元中的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该第一波长为目标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以便第一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目标频段,并将第一天线单元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第二天线单元中的第二主枝节分别连接第二天线单元中的第二馈点和第二天线单元中的第二接地点,使得第二主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天线的目标频段。第二天线单元中的第二枝节的长度不大于1/4第一波长,以便第二枝节的谐振可以远离目标频段,并将第二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这样,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切换至第一天线单元的平衡模式,可以使得第一枝节与第一主枝节工作在目标频段,从而提升天线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第二主枝节仍工作在目标频段,且切换至第二天线单元的非平衡模式,可以使得第二枝节工作在目标频段外,从而降低天线的BODYSAR。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一匹配电路。其中,第一主枝节通过第一馈点连接第一匹配电路。第一匹配电路用于调节第一主枝节的谐振以改善第一天线单元的通信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二匹配电路。其中,第二主枝节通过第二馈点连接第二匹配电路。第二匹配电路用于调节第二主枝节的谐振以改善第二天线单元的通信性能。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印刷电路板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天线,和/或,印刷电路板和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天线。其中,天线中的馈点、调谐电路和匹配电路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天线中的接地点与印刷电路板共地。
上述第三方面以及上述第三方面的各可能的设计中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和/或,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天线。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子设备的模式。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控制天线中的第一调谐电路调整天线中的第一枝节的谐振,以使天线中的第一枝节与天线中的主枝节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控制天线中的主枝节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并控制天线中的第一调谐电路调整天线中的第一枝节的谐振,以使天线中的第一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电子设备的模式,包括:获取电子设备中听筒的状态。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确定电子设备的模式为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确定电子设备的模式为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
上述第四方面以及上述第四方面的各可能的设计中所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天线。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子设备的模式。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控制天线中的第一枝节通过调整天线中的第一枝节的谐振与天线中的第一主枝节工作在天线的目标频段。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控制天线中的第二主枝节工作在天线的目标频段,并控制天线中的第二枝节通过调整天线中的第二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目标频段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电子设备的模式,包括:获取电子设备中听筒的状态。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确定电子设备的模式为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确定电子设备的模式为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
上述第五方面以及上述第五方面的各可能的设计中所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手机中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天线的λ/2模式和λ模式时天线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3为在偶极子天线的基本模式时偶极子天线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4为在环形天线的λ模式时环形天线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5为在天线的λ/4模式和3λ/4模式时天线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6为在天线的对流模式时天线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7为手机中天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天线的模式为平衡模式下,在XOY平面中phi=90°时手机的二维辐射方向图;
图9为图7中天线的模式为平衡模式下,在ZOX平面中theta=90°时手机的二维辐射方向图;
图10为图7中天线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下,在XOY平面中phi=90°时手机的二维辐射方向图;
图11为图7中天线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下,在ZOX平面中theta=90°时手机的二维辐射方向图;
图12为天线的模式为平衡模式时天线和印刷电路板的电流分布图;
图13为天线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时天线和印刷电路板的电流分布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中在天线的模式为平衡模式时主枝节、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的反射系数S11的波形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中在天线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时主枝节、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的反射系数S11的波形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改变天线的工作状态以覆盖或者远离天线的主谐振,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改变天线的工作状态以远离天线的主谐振,实现电子设备较低的BODYSAR。
其中,本申请提及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耳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或者数据卡等设备。
首先,下面对本发明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一个天线可以在一个或者多个频段正常通信。针对任意一个频段的工作频点,该工作频点的模式可以为平衡模式,也可以为非平衡模式,也可以为采用平衡模式和非平衡模式的组合。
其中,天线的平衡模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的1/2波长模式以及其倍频模型、偶极子天线(dipole antenna)的基本模式及环形天线(loop antenna)的波长模式等。
下面,结合图2-图4示意天线的模式为平衡模式的举例。
图2示出了天线的1/2波长模式和一个波长模式时天线的电流分布图。图2中,黑色粗线代表天线,黑色细实线代表1/2波长对应频率的电流分布,黑色细虚线代表一个波长对应频率的电流分布。
图3示出了偶极子天线的基本模式时天线的电流分布图。图3中,黑色粗线代表天线的枝节,箭头的位置设置有馈点,一枝节连接馈点,另一枝节连接接地点,黑色细实线代表一个波长对应频率的电流分布。
图4示出了环形天线的波长模式时天线的电流分布图。图4中,黑色粗线代表天线,箭头的位置设置有馈点,天线的一端连接馈点,天线的另一端连接接地点,黑色细实线代表一个波长对应频率的电流分布,三角形的位置处电流最小,圆圈的位置处电流最大。
其中,天线的非平衡模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的1/4波长模式以及其奇数倍频模式以及对流模式等。
下面,结合图5-图6,示意天线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的举例。
图5示出了天线的1/4波长模式和3/4波长模式时天线的电流分布图。图6的左图中,黑色粗线代表天线,天线的一端连接接地点,黑色细实线代表1/4波长对应频率的电流分布,黑色细虚线代表3/4波长对应频率的电流分布。图6的右图中,黑色粗线代表天线的枝节,箭头的位置设置有馈点,一枝节的一端连接第一接地点,一枝节靠近第一接地点的位置处连接馈点,另一枝节远离一枝节的一端连接第二接地点,黑色细实线代表1/4波长对应频率的电流分布。
图6示出了天线的对流模式时天线的电流分布图。图6的左图中,黑色粗线代表天线,天线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接地点,黑色细实线代表1/4波长对应频率的电流分布。图6的右图中,黑色粗线代表天线,箭头的位置设置有馈点,天线的中间位置处连接馈点,黑色细实线代表1/4波长对应频率的电流分布。
一般情况下,从天线的外在结构是无法判别天线的模式是为平衡模式还是为非平衡模式。下面,电子设备以为手机为例,结合图7-图15,对手机中任意一个天线的平衡模式和非平衡模式进行区分。
图7示出了手机中天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天线位于印刷电路板的上侧边。图7中,原点为手机中印刷电路板的几何中心点,X轴沿着印刷电路板的宽度方向向右,Y轴沿着印刷电路板的长度方向向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于天线的设置规则,天线通常会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侧边,以确保留出足够的净空区域来保证天线的发射性能。因此,通过图7中天线位于印刷电路板的上侧边可以示意出天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基于图7所示结构,并以分别垂直于图7中的X轴和Y轴且朝着图7的纸面向外的方向作为Z轴,绘制天线的模式为平衡模式时手机的三维辐射方向图,其中,theta是ZOX平面的角度,phi是XOY平面的角度。基于天线的模式为平衡模式时手机的三维辐射方向图,图 8示出了phi=90°时手机的二维辐射方向图,图9示出了theta=90°时手机的二维辐射方向图。如图8和图9所示,在手机的模式为平衡模式时,手机的信号辐射大部分覆盖天线,手机的最强辐射方向朝向天线。
同样,基于图7所示结构,并以分别垂直于图7中的X轴和Y轴且朝着图7的纸面向外的方向作为Z轴,绘制天线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时手机的三维辐射方向图,其中,theta是ZOX平面的角度,phi是XOY平面的角度。基于天线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时手机的三维辐射方向图,图10示出了phi=90°时手机的二维辐射方向图,图11示出了theta=90°时手机的二维辐射方向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手机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时,手机的信号辐射大部分覆盖印刷电路板,手机的最强辐射方向朝向印刷电路板。
另外,基于图7所示结构,采用相同的缩放比例,图12示出了天线的模式为平衡模式时手机的电路分布图,图13示出了天线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时手机的电路分布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相比手机的模式为平衡模式,在手机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时,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流分布面积更广,天线上的电流分布面积较小。其中,箭头大小代表电流的强度。箭头越大,电路越大;箭头越小,电路越小。
综上,在天线的模式为平衡模式时,电子设备的信号辐射方向主要覆盖天线,且电子设备的最强辐射方向朝向天线。因此,相较于降低电子设备的BODYSAR,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更具有优势。在天线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时,电子设备的信号辐射主要覆盖印刷电路板,且电子设备的最强辐射方向朝向印刷电路板。因此,相较于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降低电子设备的BODYSAR更具有优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中通常包括一个天线或者多个天线,每个天线可以工作在一个频段或者多个频段。电子设备中所有天线的模式可以同时为平衡模式,也可以同时为非平衡模式,也可以部分为平衡模式,也可以部分为非平衡模式,也可以同时为平衡模式和非平衡模式的结合,也可以部分为平衡模式和非平衡模式的结合。
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模式可以为头手模式,也可以为头部模式,也可以为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其中,头手模式可以设置为用户手持电子设备放置在头部位置的模式。头部模式可以设置为电子设备穿戴在头部位置的模式。
其中,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对应的距离、角度和模型等参数设置满足行业标准定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可以采用电子设备中听筒(receiver)的状态来判断电子设备的模式。通常,听筒的状态可以为打开态(on),也可以为关闭态(off)。其中,听筒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任意位置处,与天线的位置无关。
当听筒处于打开态时,可以确定用户需要进行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或者播放歌曲等场景,因此,本申请可以确定电子设备的模式为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当听筒处于关闭态时,可以确定用户不需要进行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或者播放歌曲等场景,因此,本申请可以确定电子设备的模式为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
其中,本申请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来确定听筒的状态,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例如,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的硬件设备可以检测听筒的状态。又如。电子设备通过应用程序对应的接口参数来确定听筒的状态。
另外,本申请也可以采用陀螺仪和/或传感器等硬件设备来判断电子设备的模式,本申请不限于前述方式。
并且,本申请可以在电子设备的不同模式下,可以事先得到电子设备的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以及BODYSAR的大小。通常,电子设备的模式不同,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不同,电子设备的BODYSAR也不同。
下面,采用表1和表2,示出在LTE中的B3(1710MHz-1880MHz)频段和B7 (2500MHz-2690MHz)频段,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手机处于语音通话状态下以及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手机处于非语音通话状态下,手机5mm的BODYSAR和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的大小。
表1
Figure RE-GDA0002363140100000081
表1中,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频点1710MHz对应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7,频点1850MHz对应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6.5。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频点1710MHz对应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8,频点1850MHz对应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7.2。
可见,无论是频点1710MHz还是频点1850MHz,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均比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要小,即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的头手模式下发射性能均比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的头手模式下发射性能要好。
表1中,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频点1710MHz对应的BODYSAR 0.8,频点1850MHz对应的BODYSAR 0.9。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频点1710MHz对应的BODYSAR 0.7,频点 1850MHz对应的BODYSAR 0.67。
可见,无论是频点1710MHz还是频点1850MHz,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的BODYSAR均比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的BODYSAR要小。
表2
Figure RE-GDA0002363140100000091
表2中,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频点2500MHz对应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6.6,频点2690MHz对应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5.9。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频点2500MHz对应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7,频点2700MHz对应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6.4。
可见,无论是频点2500MHz还是频点2690MHz,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均比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的头手模式下效率降幅要小,即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的头手模式下发射性能均比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的头手模式下发射性能要好。
表2中,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频点2500MHz对应的BODYSAR 1.3,频点2690MHz对应的BODYSAR 1.46。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频点2500MHz对应的BODYSAR 0.94,频点 2690MHz对应的BODYSAR 0.99。
可见,无论是频点2500MHz还是频点2690MHz,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的BODYSAR均比电子设备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的BODYSAR要小。
综上,在听筒处于打开态时,电子设备的模式为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相较于降低电子设备的BODYSAR,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更具有优势。在听筒处于关闭态时,电子设备的模式为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相较于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降低电子设备的BODYSAR更具有优势。
基于前述描述,本申请可以依据电子设备的模式,来切换天线的模式,实现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或者降低电子设备的BODYSAR。从而,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本申请可以选择天线的平衡状态,用于优化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本申请可以选择天线的非平衡状态,用于优化电子设备的BODYSAR。
本申请中,天线的平衡模式与天线的非平衡模式之间的切换过程,不仅可以通过一个天线的平衡模式切换至该天线的非平衡模式实现,还可以通过不同天线的平衡模式切换至不同天线的非平衡模式实现。
故,本申请可以将采用一个天线实现天线的平衡模式与天线的非平衡模式之间的切换场景设置为场景一,将采用相同结构的多个天线实现天线的平衡模式与天线的非平衡模式之间的切换场景设置为场景二,将采用不同结构的多个天线实现天线的平衡模式与天线的非平衡模式之间的切换场景设置为场景三。
下面,为了便于说明,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听筒以位于手机的上部并采用7个空心小圈为例,针对场景一、场景二和场景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申请实现天线的平衡模式与天线的非平衡模式之间的切换过程进行描述。
场景一: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申请的天线可以包括:一个天线。
本申请中,该天线可以包括:主枝节1、第一枝节2、馈点11、第一接地点(图14 中采用接地符号表示)和第一调谐电路21。
其中,本申请对主枝节1和第一枝节2的制作工艺不做限定。例如,主枝节1和第一枝节2可以采用手机的金属边框制作而成,也可以采用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 Board,FPC)制作而成,也可以采用激光镭射制作而成,还可以采用喷涂工艺制作而成。为了便于说明,图14中主枝节1和第一枝节2采用手机的金属边框进行示意。
其中,本申请对主枝节1和第一枝节2的具体类型、主枝节1与第一枝节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主枝节1和第一枝节2在电子设备上的位置均不做限定,只需满足天线中的枝节采用缝隙耦合即可。本申请中,主枝节1与第一枝节2采用缝隙耦合。为了便于说明,图14中主枝节1和第一枝节2之间存在一个缝隙。
通常,馈点11和第一调谐电路21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而第一接地点可以直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也可以设置接地器件上,与该接地器件上的地连接,且该接地器件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其中,本申请对馈点11、第一接地点和第一调谐电路21在印刷电路上各自的位置,以及馈点11、第一接地点和第一调谐电路21两两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做限定。为了便于说明,图14中第一接地点以设置在手机的印刷电路板上进行示意。
其中,本申请根据天线的类型,可以确定天线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当天线的类型为贴附式天线时,天线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当天线的类型为支架天线时,天线可以通过支架搭建在印刷电路板上。当天线的类型为金属边框天线时,天线位于印刷电路板的侧边。
其中,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包括多种实现形式。可选地,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路,每个支路上设置有调谐器件。其中,调谐器件可以采用一个电容,或者一个电感,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容,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容,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感,或者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至少一组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所有支路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枝节中还可以设置有开关,用于导通或者断开对应的支路。其中,开关与调谐器件可以串联连接,也可以并联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对开关的数量和类型不做限定。例如,开关的类型可以为一输入多输出的单刀多掷开关,也可以为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刀多掷开关。
本申请中,主枝节1分别连接馈点11和第一接地点,用于实现主枝节1的谐振覆盖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例如,主枝节1的谐振可以位于第一目标频段的前半部分,也可以位于第一目标频段的后半部分,也可以位于第一目标频段的中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其中,本申请对第一目标频段的具体范围不做限定。
由于天线可以在一个或者多个频段正常通信,因此,本申请可以从天线正常通信时的频段中挑选任意一个频段作为第一目标频段,并根据第一目标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作为第一波长,对第一枝节2的长度进行设置,以作为主枝节1的寄生枝节。
例如,当第一目标频段为LTE中的B7频段时,从B7频段中挑选出一个频点,如2500MHz,再将该频点作为天线的工作频率f代入到公式c=f*λ中,其中,c为光速,c=3×10^8米/赫兹 (m/Hz),计算得到λ,即2500MHz对应的第一波长为12毫米(mm)。若考虑到天线附件可能存在塑料等介质,则可以减少第一波长的大小。然后,根据减少后的第一波长的1/4倍,对第一枝节2的长度进行设置。
为了构成天线的平衡模式,第一枝节2的长度设置为大于1/4第一波长。其中,本申请对第一枝节2的具体长度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一枝节2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且小于5/8第一波长,可以确保天线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OTA性能。为了进一步保证天线在高频段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OTA性能,可选地,第一枝节2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40mm。
基于第一枝节2长度的设置,第一枝节2通过连接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在第一调谐电路21的作用下,改变第一枝节2的长度或者调整第一枝节2与接地点之间的连接状态,使得第一枝节2的谐振发生改变,将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或者非平衡模式。
一方面,在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时,第一枝节2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使得第一枝节2发生的谐振覆盖第一目标频段。在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时,第一枝节2的长度不大于1/4第一波长,使得第一枝节2的谐振远离第一目标频段。
另一方面,在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时,第一枝节2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且第一枝节2与接地点间接连接,使得第一枝节2发生的谐振覆盖第一目标频段。在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时,第一枝节2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且第一枝节2与接地点断开连接,使得第一枝节2的谐振远离第一目标频段。
其中,第一枝节2的谐振可以位于第一目标频段的前半部分,也可以位于第一目标频段的后半部分,也可以位于第一目标频段的中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将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使得第一枝节2的谐振覆盖第一目标频段,这样,第一枝节2可以与主枝节1共同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从而提升天线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主枝节1仍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且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将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使得第一枝节2的谐振远离第一目标频段,第一枝节2便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从而降低天线的BODYSAR。
需要说明的是,该天线还可以包括:匹配电路21。通常,匹配电路21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本申请中,主枝节1通过馈点11连接匹配电路21,匹配电路21 可以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射频模块,以便天线可以接收射频模块发送的信号或者以便天线向射频模块发送信号。从而,在匹配电路21的作用下,可以调节主枝节1工作的频段,使得天线的谐振更加靠近或者覆盖天线正常通信时的频段,从而改善天线的OTA性能。
其中,本申请对匹配电路21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可选地,匹配电路2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路,每个支路上设置有匹配器件。其中,匹配器件可以采用一个电容,或者一个电感,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容,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容,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感,或者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至少一组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所有支路中的部分枝节中还可以设置有开关,用于导通或者断开对应的支路。其中,开关与匹配器件可以串联连接,也可以并联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对开关的数量和类型不做限定。例如,开关的类型可以为一输入多输出的单刀多掷开关,也可以为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刀多掷开关。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通过主枝节分别连接馈点和第一接地点,使得主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主枝节与第一枝节采用缝隙耦合,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该第一波长为第一目标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且第一枝节连接第一调谐电路,以便在第一调谐电路的作用下,改变第一枝节的长度或者调整第一枝节与接地点之间的连接状态,使得第一枝节的谐振发生变化,这样第一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或者远离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并将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或者非平衡模式。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将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可以使得第一枝节与主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从而提升天线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主枝节仍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且通过第一调谐电路将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可以使得第一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从而降低天线的BODYSAR。
为了进一步保证天线正常通信时的OTA性能,在图14所示天线的结构上,如图15所示,本申请的天线还可以包括:第二枝节3、第二接地点(图15中采用接地符号表示)、第二调谐电路31和第三接地点(图15中采用接地符号表示)。
其中,本申请对第二枝节3的制作工艺可参照图14中主枝节1和第一枝节2的内容,此处不做赘述。本申请对第二枝节3与主枝节1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第二枝节3和第一枝节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二枝节3在电子设备上的位置均不做限定,只需满足天线中的枝节采用缝隙耦合即可。本申请中,主枝节1、第一枝节2与第二枝节3三者之间采用缝隙耦合。为了便于说明,图15中第二枝节2采用手机的金属边框进行示意。主枝节1和第一枝节2 之间存在一个缝隙,第一枝节2和第二枝节3之间存在一个缝隙。
其中,本申请可以根据第一波长,对第二枝节3的长度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第二枝节3的长度为或者约为1/4第一波长,以作为主枝节1的寄生枝节。通常,第二调谐电路 31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而第二接地点和第三接地点可以直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也可以设置接地器件上,与该接地器件上的地连接,且该接地器件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为了便于说明,图15中第二接地点和第三接地点以设置在手机的印刷电路板上进行示意。
其中,第二调谐电路31可以包括多种实现形式。可选地,第二调谐电路3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路,每个支路上设置有开关和调谐器件,开关与调谐器件可以串联连接,也可以并联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其中,本申请对开关的数量和类型不做限定。例如,开关的类型可以为一输入多输出的单刀多掷开关,也可以为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刀多掷开关。其中,调谐器件可以采用一个电容,或者一个电感,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容,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容,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感,或者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至少一组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枝节3分别连接第二接地点和第二调谐电路31,第二调谐电路31连接第三接地点,可以在第二调谐电路31的作用下,调节第二枝节3工作的频段,使得第二枝节3的谐振可以更加靠近或者覆盖天线正常通信时的频段,从而改善天线的OTA性能。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改变第一枝节2工作的频段,使得第一枝节2可以与主枝节1共同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并通过第二调谐电路31可以改变第二枝节3工作的频段,使得第二枝节3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从而提升天线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
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改变第一枝节2工作的频段,使得第一枝节2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并通过第二调谐电路31 可以改变第二枝节3工作的频段,使得第二枝节3可以与主枝节1共同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从而使得天线的BODYSAR性能最优。
本申请中,第一枝节2可以不包括缝隙,即第一枝节2为一个完整的枝节,也可以包括缝隙,如一个或者多个缝隙,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说明,下面,采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分别从第一枝节2无缝隙以及第一枝节2包括一个缝隙为例,对第一枝节2的具体实现形式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在图1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6示出了天线在LTE中的B3频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7示出了天线在LTE中的B7频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和图17所示,当第一枝节2中不包括缝隙时,第一调谐电路21与第四接地点连接(图16和图17中采用接地符号表示),实现第一枝节2 工作的频段的调节。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实现第一枝节2与第四接地点之间的连接,使得第一枝节2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断开第一枝节2与第四接地点的连接,使得第一枝节2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
当第一目标频段的中心频点较大时,第一调谐电路21中既不包括大电容又不包括小电感,从而避免第一枝节2与第四接地点直接连接。其中,大电容和小电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对电容和电感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例如,第一调谐电路21通过1pF电容使第一枝节2工作在B7频段,那么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通过0.2pF电容调整到比B7更高的非工作频段或者,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通过1nH电感调整到比B7更低的非工作频段。
其中,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与第一枝节2上的任意位置进行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例如,第一调谐点与第一枝节2的连接点可以位于第一枝节2靠近主枝节1的1/2辐射段上,也可以位于第一枝节2远离主枝节1的1/2辐射段上。
另外,在图16和图17所示天线结构的基础上,本申请的天线还可以包括:如图15所示的第二接地点、第二调谐电路31和第三接地点。为了便于说明,结合图15-图17,采用图18和图19对本申请的天线的结构进行示意,其中,图18示出了天线在LTE中的B3频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9示出了天线在LTE中的B7频段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8和图19所示天线的结构基础上,假设天线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主枝节1产生谐振 A,第一枝节2产生谐振B,第二枝节3产生谐振C。
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如图20所示,第一枝节2的谐振B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与主枝节1的谐振A共同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第二枝节3的谐振C通过第二调谐电路31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外。
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如图21所示,第一枝节2的谐振B 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外,第二枝节3的谐振C通过第二调谐电路31 与主枝节1的谐振A共同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
其中,图20和图21中,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反射系数S11,反射系数S11是S参数(即散射参数)中的一个,表示回波损耗特性,一般通过网络分析仪来看其损耗的dB值和阻抗特性。此参数表示天线跟前端电路的匹配程度好不好,反射系数S11的值越大,表示天线本身反射回来的能量越大,这样天线的匹配就越差。例如,天线A在某一频点的S11值为-1,天线B 在相同频点的S11值为-3,天线B比天线A的匹配程度要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以LTE中的B3频段为例,第一枝节2的长度为1/2第一波长,第二枝节3的长度为1/4第一波长。继续结合图20和图 21,基于图18和图19所示结构,手机在处于语音通话状态和处于非语音通话状态时进行正常通信的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1、利用匹配电路21,将主枝节1的谐振A调整到在B3频段的前半部分。
步骤2、通过手机中听筒的状态,判断电子设备的模式。
步骤21、当听筒处于打开态时,判定手机处于语音通话状态,从而确定电子设备的模式为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此时,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将第一枝节的谐振B调整到B3频段的后半部分,通过第二调谐电路31将第二枝节3的谐振C调出B3频段外。从而,如图20所示,主枝节1的谐振A和第一枝节2的谐振B覆盖第一目标频段。
步骤22、当听筒处于关闭态时,判定手机处于非语音通话状态,从而确定电子设备的模式为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此时,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将第一枝节2的谐振 B调出B3频段外,通过第二调谐电路31将第二枝节3的谐振C调整到B3频段的后半部分。从而,如图21所示,主枝节1的谐振A和第二枝节3的谐振C覆盖第一目标频段。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中,第一枝节2包含有缝隙。为了便于说明,第一枝节2 以一个缝隙为例,对本申请的天线的实现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2、图24、图26分别示出了天线在LTE中的B3频段的结构示意图,图23、图25、图27分别示出了天线在LTE中的B7频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图27 所示,当第一枝节2存在一个缝隙时,该缝隙可以将第一枝节2分割成两个辐射段,分别为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B。其中,本申请对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B的具体长度不做限定。
基于图22-图27所示天线结构,为了调整第一枝节2的谐振使得第一枝节2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或者在第一目标频段外,本申请中第一调谐电路21的连接方式可以包括多种。
下面,采用可行的实现方式,对第一调谐电路21的具体连接方式进行说明。
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2和图23所示,天线还可以包括:第三调谐电路22。
通常,第三调谐电路22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其中,本申请对第三调谐电路22的具***置不做限定。本申请对第三调谐电路22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不做限定。
其中,第三调谐电路22可以包括多种实现形式。可选地,第三调谐电路2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路,每个支路上设置有调谐器件。其中,调谐器件可以采用一个电容,或者一个电感,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容,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容,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感,或者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至少一组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所有支路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枝节中还可以设置有开关,用于导通或者断开对应的支路。其中,开关与调谐器件可以串联连接,也可以并联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对开关的数量和类型不做限定。例如,开关的类型可以为一输入多输出的单刀多掷开关,也可以为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刀多掷开关。
本申请中,结合图16和图17,第一调谐电路21与第四接地点连接,第一调谐电路21还连接第一辐射段2A或者第二辐射段2B(图22和图23中采用第一调谐电路21与第二辐射段2B连接进行示意),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B分别连接第三调谐电路22,可以在第三调谐电路22的作用下,改变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之间的连接状态,且在第一调谐电路21的作用下,改变第一辐射段2A或者第二辐射段2B与第四接地点的连接状态,使得连接着的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平衡模式,断开连接的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非平衡模式,从而使得第一枝节2的谐振发生变化。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三调谐电路22可以连接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使得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A连起来,使得第一枝节2的长度大于1/4波长,调整连接着的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B的谐振,并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连接第一辐射段2A与第四接地点或者第二辐射段2B与第四接地点,调整第一辐射段2A或者第二辐射段2B的谐振,使得第一枝节2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
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第三调谐电路22断开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的连接,使得第一枝节2的长度不大于1/4第一波长,调整断开连接的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B的谐振,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断开第一辐射段2A与第四接地点的连接或者第二辐射段2B与第四接地点的连接,调整第一辐射段2A或者第二辐射段2B的谐振,使得第一枝节2的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
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4和图25所示,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B分别连接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在第一调谐电路21的作用下,改变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之间的连接状态,从而,连接着的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平衡模式,断开连接的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非平衡模式,使得第一枝节2的谐振发生变化。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连接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使得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A连起来,使得第一枝节2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调整连接着的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B的谐振,使得第一枝节2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断开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的连接,使得第一枝节2的长度不大于1/4第一波长,调整断开连接的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B的谐振,使得第一枝节2 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
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图24和图25所示结构的基础上,如图26和图27所示,天线还可以包括:第四调谐电路23和第五接地点(图26和图27中采用接地符号表示)。
通常,第四调谐电路23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而第五接地点可以直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也可以设置接地器件上,与该接地器件上的地连接,且该接地器件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其中,本申请对第四调谐电路23和第五接地点在印刷电路上各自的位置,以及第四调谐电路23、第五接地点与其他部件两两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做限定。为了便于说明,图26和图27中第五接地点以设置在手机的印刷电路板上进行示意。
其中,第四调谐电路23可以包括多种实现形式。可选地,第四调谐电路23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路,每个支路上设置有调谐器件。其中,调谐器件可以采用一个电容,或者一个电感,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容,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容,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感,或者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至少一组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所有支路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枝节中还可以设置有开关,用于导通或者断开对应的支路。其中,开关与调谐器件可以串联连接,也可以并联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对开关的数量和类型不做限定。例如,开关的类型可以为一输入多输出的单刀多掷开关,也可以为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刀多掷开关。
本申请中,结合图24和图25中的第一调谐电路21分别与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 2B连接,第一辐射段2A或者第二辐射段2B还连接第四调谐电路23(图26和图27中采用第四调谐电路23与第二辐射段2B连接进行示意),第四调谐电路23还连接第五接地点,可以在第一调谐电路21的作用下,改变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之间的连接状态,且在第四调谐电路23的作用下,改变第一辐射段2A或者第二辐射段2B与第五接地点的连接状态,使得连接着的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平衡模式,断开连接的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产生的谐振可以满足天线的非平衡模式,从而使得第一枝节2的谐振发生变化。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连接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使得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A连起来,使得第一枝节2的长度大于1/4波长,调整连接着的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B的谐振,并通过第四调谐电路23连接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五接地点或者第二辐射段2B与第五接地点,调整第一辐射段2A或者第二辐射段2B的谐振,使得第一枝节2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
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断开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的连接,使得第一枝节2的长度不大于1/4第一波长,调整断开连接的第一辐射段2A和第二辐射段2B的谐振,通过第四调谐电路23断开第一辐射段2A与第四接地点的连接或者第二辐射段2B与第五接地点的连接,调整第一辐射段2A或者第二辐射段2B的谐振,使得第一枝节2的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
可选地,由于天线可以工作在多个频段,天线的频点与天线的长度成反比,且第一辐射段2A的长度小于第一枝节2的长度,因此,本申请可以从比第一目标频段的最大值大且与第一目标频段不同的频段中挑选任意一个频段作为第二目标频段,并根据第二目标频段中的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作为第二波长,对第一辐射段2A的长度进行设置,使得天线可以工作在第二目标频段。从而,将第一辐射段2A的长度设置为1/4第二波长,以构成天线可以同时工作在不同频段的条件。
其中,本申请对第二目标频段的具体范围不做限定。
这样,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图22-图23中的第三调谐电路22或者图24-图27中的第一调谐电路21可以断开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 的连接,使得第一枝节2工作在第二目标频段,与此同时,主枝节1或者主枝节1与第二枝节3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从而,天线可以同时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和第二目标频段,用于满足各种不同的通信需求,实现相应的通信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前述内容,除了设置第一辐射段2A的长度之外,本申请还可以对第二辐射段2B的长度进行设置,还可以同时对第一辐射段2A的长度和第二辐射段2B的长度进行设置,具体设置内容可参见上述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另外,在图24和图25所示天线结构的基础上,天线还可以包括:如图15所示的第二接地点、第二调谐电路31和第三接地点。为了便于说明,结合图15、图22和图23,采用图28和图29对本申请的天线的结构进行示意,其中,图28示出了天线在LTE中的B3频段的结构示意图,图29示出了天线在LTE中的B7频段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28和图29所示天线的结构基础上,假设天线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主枝节1产生谐振 A,第一枝节2产生谐振B,第二枝节3产生谐振C。
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如图20所示,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连接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第一枝节2的谐振B与主枝节1的谐振A共同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第二枝节3的谐振C通过第二调谐电路31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外。
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如图21所示,通过第一调谐电路 21断开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的连接,第一枝节2的谐振B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外,第二枝节3的谐振C通过第二调谐电路31与主枝节1的谐振A共同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以LTE中的B3频段为例,天线的第二目标频段以LTE中的B7频段为例,第一枝节2的长度为1/2第一波长,第一辐射段2A的长度为1/4第二波长,第二枝节3的长度为1/4第一波长。继续结合图20和图21,基于图28和图29所示结构,手机在头手模式下处于语音通话状态和在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处于非语音通话状态时进行正常通信的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1、利用匹配电路21,将主枝节1的谐振A调整到在B3频段的前半部分。
步骤2、通过手机中听筒的状态,判断电子设备的模式。
步骤21、当听筒处于打开态时,判定手机处于语音通话状态,从而确定电子设备的模式为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此时,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连接第一辐射段2A与第二辐射段2B,将第一枝节2的谐振B调整到B3频段的后半部分,通过第二调谐电路31将第二枝节3的谐振C 调出B3频段外。从而,如图20所示,主枝节1的谐振A和第一枝节2的谐振B覆盖第一目标频段。
步骤22、当听筒处于关闭态时,判定手机处于非语音通话状态,从而确定电子设备的模式为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此时,通过第一调谐电路21断开第一辐射段2A 与第二辐射段2B的连接,将第一枝节2的谐振B调出B3频段外且调整到B7频段,通过第二调谐电路31将第二枝节3的谐振C调整到B3频段的后半部分。从而,如图21所示,主枝节1的谐振A和第二枝节3的谐振C覆盖第一目标频段,第一枝节2的谐振C覆盖第二目标频段。
场景二:
与场景一中天线包括一个天线相比,场景二中天线将场景一中的一个天线作为一个天线单元,从而场景二中天线所包括的天线单元数量为多个,且每个天线单元的结构与场景一中天线的结构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考场景一中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场景三:
与场景二中天线包括多个相同结构的天线单元相比,场景三中天线包括多个结构不同的天线单元。为了便于说明,天线中多个不同结构的天线以第一天线单元a和第二天线单元b为例,对本申请的天线的实现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0所示,本申请的天线可以包括:第一天线单元a和第二天线单元b。
本申请中,第一天线单元a可以包括:第一主枝节a1、第一枝节a2、第一馈点a3和第一接地点(图30中采用接地符号表示)。
其中,本申请对第一天线单元a中枝节的制作工作不做限定。本申请对第一主枝节a1和第一枝节a2的具体类型、第一主枝节a1与第一枝节a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主枝节a1和第一枝节a2在电子设备上的位置均不做限定,只需满足第一天线单元a中的枝节采用缝隙耦合即可。本申请中,第一主枝节a1与第一枝节a2采用缝隙耦合。为了便于说明,图30中第一主枝节a1与第一枝节a2之间存在一个缝隙。
通常,第一馈点a3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而第一接地点可以直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也可以设置接地器件上,与该接地器件上的地连接,且该接地器件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其中,本申请对第一馈点a3和第一接地点在印刷电路上各自的位置,以及第一馈点a3与第一接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做限定。
其中,本申请根据天线的类型,可以确定第一天单元线a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当第一天线单元a的类型为贴附式天线时,第一天线单元a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当第一天线单元a的类型为支架天线时,第一天线单元a可以通过支架搭建在印刷电路板上。当第一天线单元a的类型为金属边框天线时,第一天线单元a位于印刷电路板的侧边。
本申请中,第一主枝节a1分别连接第一馈点a3和第一接地点,用于实现第一主枝节 a1的谐振覆盖天线的目标频段。例如,第一主枝节a1的谐振可以位于目标频段的前半部分,也可以位于目标频段的后半部分,也可以位于目标频段的中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其中,本申请对目标频段的具体范围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第一枝节a2的长度的设置过程可参见场景一中设置第一枝节2的长度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为了构成第一天线单元a的平衡模式,第一枝节a2的长度设置为大于1/4 第一波长。其中,第一波长为天线的目标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
基于第一枝节a2长度的设置,即第一枝节a2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使得第一枝节a2发生的谐振覆盖目标频段,将第一天线单元a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其中,第一枝节a2的谐振可以位于目标频段的前半部分,也可以位于目标频段的后半部分,也可以位于目标频段的中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天线单元b可以包括:第二主枝节b1、第二枝节b2、第二馈点b3和第二接地点(图30中采用接地符号表示)。
其中,本申请对第二天线单元b中枝节的制作工作不做限定。本申请对第二主枝节b1和第二枝节b2的具体类型、第二主枝节b1与第二枝节b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二主枝节b1和第二枝节b2在电子设备上的位置均不做限定,只需满足第二天线单元b中的枝节采用缝隙耦合即可。本申请中,第二主枝节b1与第二枝节b2采用缝隙耦合。为了便于说明,图30中第二主枝节b1与第二枝节b2之间存在一个缝隙。
通常,第二馈点b3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而第二接地点可以直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也可以设置接地器件上,与该接地器件上的地连接,且该接地器件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其中,本申请对第二馈点b3和第二接地点在印刷电路上各自的位置,以及第二馈点b3与第二接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做限定。
其中,本申请根据天线的类型,可以确定第二天线单元b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做限定。例如,当第二天线单元b的类型为贴附式天线时,第二天线单元b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当第二天线单元b的类型为支架天线时,第二天线单元b可以通过支架搭建在印刷电路板上。当第二天线单元b的类型为金属边框天线时,第二天线单元b位于印刷电路板的侧边。
本申请中,第二主枝节b1分别连接第二馈点b3和第二接地点,用于实现第二主枝节 b1的谐振覆盖天线的目标频段。例如,第二主枝节b1的谐振可以位于目标频段的前半部分,也可以位于目标频段的后半部分,也可以位于目标频段的中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枝节b2的长度的设置过程可参见场景一中设置第一枝节2的长度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为了构成第二天线单元b的平衡模式,第二枝节b2的长度设置为不大于 1/4第一波长。
基于第二枝节b2长度的设置,即第二枝节b2的长度不大于1/4第一波长,使得第二枝节b2发生的谐振远离目标频段,将第二天线单元b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
这样,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切换到第一天线单元a的平衡模式,使得第一枝节a2的谐振覆盖目标频段,这样,第一枝节a2可以与第一主枝节a1共同工作在目标频段,从而提升天线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第二主枝节b1仍工作在目标频段,且切换到第二天线单元 b的非平衡模式,使得第一枝节b2的谐振远离目标频段,第二枝节b2便工作在目标频段外,从而降低天线的BODYSAR。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通过第一天线单元中的第一主枝节分别连接第一天线单元中的第一馈点和第一天线单元中的第一接地点,使得第一主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天线的目标频段。第一天线单元中的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该第一波长为目标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以便第一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目标频段,并将第一天线单元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第二天线单元中的第二主枝节分别连接第二天线单元中的第二馈点和第二天线单元中的第二接地点,使得第二主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天线的目标频段。第二天线单元中的第二枝节的长度不大于1/4第一波长,以便第二枝节的谐振可以远离目标频段,并将第二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这样,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切换至第一天线单元的平衡模式,可以使得第一枝节与第一主枝节工作在目标频段,从而提升天线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第二主枝节仍工作在目标频段,且切换至第二天线单元的非平衡模式,可以使得第二枝节工作在目标频段外,从而降低天线的BODYSAR。
在图3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1所示,第一天线单元a还可以包括:第一匹配电路a4。通常,第一匹配电路a4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本申请中,第一主枝节a1通过第一馈点a3连接第一匹配电路a4,第一匹配电路a4可以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射频模块B,以便第一天线单元a可以接收射频模块B发送的信号或者以便天线向射频模块B发送信号。从而,在第一匹配电路a4的作用下,可以调节第一主枝节a1工作的频段,使得第一天线单元a的谐振更加靠近或者覆盖天线正常通信时的频段,从而改善天线的OTA性能。
其中,本申请对第一匹配电路a4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一匹配电路a4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路,每个支路上设置有匹配器件。其中,匹配器件可以采用一个电容,或者一个电感,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容,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容,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感,或者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至少一组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所有支路中的部分枝节中还可以设置有开关,用于导通或者断开对应的支路。其中,开关与匹配器件可以串联连接,也可以并联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对开关的数量和类型不做限定。例如,开关的类型可以为一输入多输出的单刀多掷开关,也可以为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刀多掷开关。
继续结合图31,第二天线单元b还可以包括:第二匹配电路b4。通常,第二匹配电路b4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本申请中,第二主枝节b1通过第二馈点b3连接第二匹配电路b4,第二匹配电路b4可以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射频模块B,以便第二天线单元b可以接收射频模块B发送的信号或者以便天线向射频模块B发送信号。从而,在第二匹配电路b4的作用下,可以调节第二主枝节b1工作的频段,使得第二天线单元b 的谐振更加靠近或者覆盖天线正常通信时的频段,从而改善天线的OTA性能。
其中,本申请对第二匹配电路b4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二匹配电路b4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路,每个支路上设置有匹配器件。其中,匹配器件可以采用一个电容,或者一个电感,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容,或者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容,或者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感,或者串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或者并联连接的至少一组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所有支路中的部分枝节中还可以设置有开关,用于导通或者断开对应的支路。其中,开关与匹配器件可以串联连接,也可以并联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对开关的数量和类型不做限定。例如,开关的类型可以为一输入多输出的单刀多掷开关,也可以为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刀多掷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天线单元a和第一天线单元b可以连接电子设备中同一射频模块 (图31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示意),也可以连接电子设备中不同的射频模块,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另外,当第一天线单元a一直工作时,第一匹配电路a4中的开关处于常闭状态。当第二天线单元b一直工作时,第二匹配电路b4中的开关处于常闭状态。
另外,在图30-图3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2所示,第一天线单元a还可以包括:第一调谐电路a5和第三接地点(图32中采用接地符号表示)。第一天线单元a通过第一调谐电路a5连接第三接地点,用于调整第一天线单元a的谐振。
通常,第一调谐电路a5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而第三接地点可以直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也可以设置接地器件上,与该接地器件上的地连接,且该接地器件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
其中,本申请对第一调谐电路a5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具体可参见场景一中第二调谐电路31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继续结合图32,第二天线单元b还可以包括:第二调谐电路b5和第四接地点(图32中采用接地符号表示)。第二天线单元b通过第二调谐电路b5连接第四接地点,用于调整第二天线单元b的谐振。
通常,第二调谐电路b5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而第四接地点可以直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上,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也可以设置接地器件上,与该接地器件上的地连接,且该接地器件与印刷电路上的接地点和/或者接地板连接。
其中,本申请对第二调谐电路b5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具体可参见场景一中第二调谐电路31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示例性的,在图1-图3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和天线。其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天线中的馈点、调谐电路和匹配电路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天线中的接地点与印刷电路板共地。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耳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或者数据卡等设备。
示例性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图3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天线控制方法可由电子设备中的控制模块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应用于上述图1-图29所示实施例的天线。如图33所示,本申请的天线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电子设备的模式。
基于前述描述,一方面,电子设备中天线的模式不同,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或者降低电子设备的BODYSAR优势不同。通常,在天线的模式为平衡模式时,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比降低电子设备的BODYSAR 更具有优势。在天线的模式为非平衡模式时,降低电子设备的BODYSAR比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更具有优势。
另一方面,电子设备的模式不同,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不同,电子设备的BODYSAR也不同。通常,相比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要更好。相比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BODYSAR,电子设备在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的 BODYSAR要更低。
综上,电子设备需要确定电子设备的模式,以便通过切换天线的模式,在对应的场景状态中提升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或者降低电子设备的BODYSAR。其中,电子设备的模式的判断方式可参见前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S102、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控制天线中的第一调谐电路调整天线中的第一枝节的谐振,以使天线中的第一枝节与天线中的主枝节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
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调谐电路,改变第一枝节的长度或者调整第一枝节于接地点之间的连接状态,使得第一枝节的谐振发生变化,这样第一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第一目标频段,并将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从而,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一枝节与主枝节共同工作第一目标频段,提升了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
S103、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控制天线中的主枝节工作在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并控制天线中的第一调谐电路调整天线中的第一枝节的谐振,以使天线中的第一枝节工作在第一目标频段外。
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调谐电路,改变第一枝节的长度或者调整第一枝节于接地点之间的连接状态,使得第一枝节的谐振发生变化,这样第一枝节的谐振可以远离第一目标频段,并将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从而,电子设备可以控制主枝节工作第一目标频段,且控制第一枝节工作第一目标频段外,降低了电子设备的BODYSAR。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可执行上述天线的实施例,其具体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图1-图29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图3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天线控制方法可由电子设备中的控制模块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应用于上述图30-图32所示实施例的天线。如图34所示,本申请的天线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S201、获取电子设备的模式。
其中,S201与图33实施例中的S101实现方式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S202、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控制天线中的第一枝节通过调整天线中的第一枝节的谐振与天线中的第一主枝节工作在天线的目标频段。
在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第一天线单元的结构,来调整第一枝节的谐振,使得第一枝节的谐振可以覆盖目标频段,并将第一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从而,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一枝节与第一主枝节共同工作目标频段,提升了电子设备在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的发射性能。
S203、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控制天线中的第二主枝节工作在天线的目标频段,并控制天线中的第二枝节通过调整天线中的第二枝节的谐振工作在目标频段外。
在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第二天线单元的结构,来调整第二枝节的谐振,使得第二枝节的谐振可以远离目标频段,并将第二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从而,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第二主枝节工作目标频段,且控制第二枝节工作在目标频段外,降低了电子设备的BODYSAR。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可执行上述天线的实施例,其具体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图30-图32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3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5所示,该电子设备100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模块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操作,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式电脑等设备。本申请的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存储器101和处理器102。存储器101 与处理器102可以通过总线103连接。
存储器101,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处理器102,调用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天线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通信接口104,该通信接口104可以通过总线103与处理器102连接。处理器102可以控制通信接口103来实现电子设备100的上述的接收和发送的功能。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模块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 (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时,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天线控制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芯片与存储器相连,或者芯片上集成有存储器,当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天线控制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电子设备实施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天线控制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 (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 (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Claims (16)

1.一种天线,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主枝节、第一枝节、馈点、第一接地点和第一调谐电路;所述主枝节分别连接所述馈点和所述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枝节连接所述第一调谐电路;所述主枝节与所述第一枝节采用缝隙耦合;所述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所述第一波长为所述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所述第一枝节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调整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与所述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所述第一枝节与所述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时,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覆盖所述第一目标频段,且所述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
在所述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所述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所述第一枝节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调整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外;所述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所述第一枝节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外时,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远离所述第一目标频段,且所述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二枝节、第二接地点、第二调谐电路和第三接地点;
其中,所述第二枝节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点和所述第二调谐电路;所述第二调谐电路连接所述第三接地点;所述主枝节、所述第一枝节与所述第二枝节三者之间采用缝隙耦合;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所述第二枝节通过所述第二调谐电路调整所述第二枝节的谐振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外;
在所述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所述第二枝节通过所述第二调谐电路调整所述第二枝节的谐振与所述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第四接地点;所述第一调谐电路连接所述第四接地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枝节存在一个缝隙时,所述缝隙将所述第一枝节分割成第一辐射段和第二辐射段;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三调谐电路;所述第一辐射段或者第二辐射段连接所述第一调谐电路,所述第一辐射段和所述第二辐射段分别连接所述第三调谐电路;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所述第三调谐电路连接所述第一辐射段与所述第二辐射段,所述第一枝节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和所述第三调谐电路调整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
在所述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所述第三调谐电路断开所述第一辐射段与所述第二辐射段的连接,所述第一枝节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和所述第三调谐电路调整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枝节存在一个缝隙时,所述缝隙将所述第一枝节分割成第一辐射段和第二辐射段;所述第一辐射段和所述第二辐射段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调谐电路;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连接所述第一辐射段与所述第二辐射段,所述第一枝节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调整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
在所述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断开所述第一辐射段与所述第二辐射段的连接,所述第一枝节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调整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第四调谐电路和第五接地点;所述第一辐射段或者第二辐射段连接所述第四调谐电路;所述第四调谐电路还连接所述第五接地点;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连接所述第一辐射段与所述第二辐射段,所述第一枝节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和所述第四调谐电路调整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
在所述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断开所述第一辐射段与所述第二辐射段的连接,所述第一枝节通过所述第一调谐电路和所述第四调谐电路调整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外。
7.根据权利要求1-2、4、6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1/4所述第一波长且小于5/8所述第一波长。
8.根据权利要求1-2、4、6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40mm。
9.根据权利要求1-2、4、6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匹配电路;
其中,所述主枝节通过所述馈点连接所述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用于调节所述主枝节的谐振以提高所述天线的通信性能。
10.一种天线,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主枝节、第一枝节、第一馈点和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主枝节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馈点和所述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一主枝节与所述第一枝节采用缝隙耦合;所述第一枝节的长度大于1/4第一波长,所述第一波长为所述天线的目标频段中任意一个频点对应的波长;
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主枝节、第二枝节、第二馈点和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二主枝节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馈点和所述第二接地点;所述第二主枝节与所述第二枝节采用缝隙耦合;所述第二枝节的长度不大于1/4第一波长;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所述第一枝节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与所述第一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目标频段;所述第一枝节与所述第一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目标频段时,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覆盖所述目标频段,且所述第一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
在所述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所述第二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目标频段,所述第二枝节通过调整所述第二枝节的谐振工作在所述目标频段外;所述第二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目标频段,所述第二枝节工作在所述目标频段外时,所述第二枝节的谐振远离所述目标频段,且所述第二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一匹配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主枝节通过所述第一馈点连接所述第一匹配电路;所述第一匹配电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主枝节的谐振以改善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通信性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二匹配电路;
其中,所述第二主枝节通过所述第二馈点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所述第二匹配电路用于调节所述第二主枝节的谐振以改善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通信性能。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电路板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和/或,印刷电路板和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其中,所述天线中的馈点、调谐电路和匹配电路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天线中的接地点与所述印刷电路板共地。
14.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的模式;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控制所述天线中的第一调谐电路调整所述天线中的第一枝节的谐振,以使所述天线中的第一枝节与所述天线中的主枝节工作在所述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所述第一枝节与所述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时,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覆盖所述第一目标频段,且所述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
在所述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控制所述天线中的主枝节工作在所述天线的第一目标频段,并控制所述天线中的第一调谐电路调整所述天线中的第一枝节的谐振,以使所述天线中的第一枝节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外;所述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所述第一枝节工作在所述第一目标频段外时,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远离所述第一目标频段,且所述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
15.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的模式;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下,控制所述天线中的第一枝节通过调整所述天线中的第一枝节的谐振与所述天线中的第一主枝节工作在所述天线的目标频段;所述第一枝节与所述第一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目标频段时,所述第一枝节的谐振覆盖所述目标频段,且所述第一天线的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
在所述电子设备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下,控制所述天线中的第二主枝节工作在所述天线的目标频段,并控制所述天线中的第二枝节通过调整所述天线中的第二枝节的谐振工作在所述目标频段外;所述第二主枝节工作在所述目标频段,所述第二枝节工作在所述目标频段外时,所述第二枝节的谐振远离所述目标频段,且所述第二天线的模式切换为非平衡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子设备的模式,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中听筒的状态;
在所述听筒处于打开态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为头手模式或者头部模式;
在所述听筒处于关闭态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为除了头手模式和头部模式之外的模式。
CN201910801081.8A 2019-08-28 2019-08-28 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448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1081.8A CN112448725B (zh) 2019-08-28 2019-08-28 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PCT/CN2020/110161 WO2021036895A1 (zh) 2019-08-28 2020-08-20 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1081.8A CN112448725B (zh) 2019-08-28 2019-08-28 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725A CN112448725A (zh) 2021-03-05
CN112448725B true CN112448725B (zh) 2022-05-24

Family

ID=74685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1081.8A Active CN112448725B (zh) 2019-08-28 2019-08-28 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8725B (zh)
WO (1) WO20210368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4514A (zh) * 2021-10-26 2022-01-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6073107A (zh) * 2021-10-29 2023-05-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组件、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336009A (zh) * 2021-12-24 2022-04-12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6613509A (zh) * 2022-02-09 2023-08-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600A (zh) * 2012-07-17 2014-01-29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多频段工作的天线调谐
CN105826652A (zh) * 2015-11-02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8904215U (zh) * 2018-08-23 2019-05-24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双谐振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9888461A (zh) * 2019-03-04 2019-06-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2750B2 (en) * 2013-04-02 2016-11-2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duced emitted radiation during loaded antenna operating conditions
US9654164B2 (en) * 2015-04-14 2017-05-16 Apple Inc. Remov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with supplemental wireless circuitry
KR102306080B1 (ko) * 2015-08-13 2021-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안테나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1827275B1 (ko) * 2015-11-27 2018-0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20170214122A1 (en) * 2016-01-22 2017-07-27 Auden Techno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05657174U (zh) * 2016-04-27 2016-10-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454214B (zh) * 2017-07-21 2020-07-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天线结构、控制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46863B (zh) * 2018-01-29 2021-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和移动终端
CN109687111B (zh) * 2018-12-29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600A (zh) * 2012-07-17 2014-01-29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多频段工作的天线调谐
CN105826652A (zh) * 2015-11-02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8904215U (zh) * 2018-08-23 2019-05-24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双谐振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9888461A (zh) * 2019-03-04 2019-06-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725A (zh) 2021-03-05
WO2021036895A1 (zh)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8725B (zh) 天线、电子设备及天线控制方法
CN109286076B (zh) 可调节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结构
CN108123729B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12751212B (zh) 天线***及电子设备
US9035837B2 (en) Built-in antenna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3748663A (zh) 天线和包括该天线的电子设备
US20040121828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JP6950879B2 (ja) アンテナおよび端末デバイス
WO2001013464A1 (en) A dual band bowtie/meander antenna
KR20020027636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휴대용 무선 통신 장치
CN112768959B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JP2010062976A (ja) ノッチ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装置
KR20210054262A (ko) 안테나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5033200B2 (ja) 短辺方向スライド型無線装置
CN110034379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411501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9806409B2 (en) Embedded antenna device fo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709441B1 (en) Multi-frequency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JP2003087019A (ja) 携帯無線機
WO2023071817A1 (zh) 一种天线组件、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305169B2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terminal
WO2006013843A1 (ja) 携帯電話機
CN211556123U (zh) 天线和便携式电信设备
CN111463576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036676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