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2245A -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2245A
CN112382245A CN202011313516.3A CN202011313516A CN112382245A CN 112382245 A CN112382245 A CN 112382245A CN 202011313516 A CN202011313516 A CN 202011313516A CN 112382245 A CN112382245 A CN 112382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brightness
grade
interval
back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35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盛荣
徐建平
叶继丰
杨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35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22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2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22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包括获取背光源的最大亮度值以及等级调节的最大等级值,构建可反映亮度值和等级值映射关系的初始亮度曲线;按照区间划分策略,基于等级值的范围分成若干个按照等级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续分布的等级区间,等级区间包括位于首位的首位区间以及位于末位的末位区间;按照模型优化策略优化初始亮度曲线;所述优化初始亮度曲线的步骤包括,基于首位区间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微调段,微调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获取等级输入值,并根据等级输入值从对照表中获取对应的亮度输出值,使背光源输出对应于亮度输出值的亮度。本申请具有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背光调节技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带有显示屏的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都具有对显示屏亮度调节的功能。市面上常见的显示屏的最大亮度为300cd/m2,在某些场合也有亮度为 800cd/m2的超高亮屏,显示屏的亮度等级一般会做10级或16级,使用者可以通过改变亮度等级来调整显示屏的亮度。显示屏的亮度调节常通过PWM(脉冲宽度调节)技术实现,使用者需要改变的显示屏亮度时,可调节输入显示屏的PWM信号的占空比,改变电源电压的输出值,从而改变显示屏亮度。市面上的笔记本电脑通常设置有用于调节亮度的热键,笔记本电脑通过内置的处理器如EC芯片监测用户的按键动作,EC芯片可根据输入的键值调节液晶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相关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472346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亮度的 LED显示仪表,该专利包括LED显示电路、控制电路,其中,LED显示电路包括至少7个LED灯,控制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相互级联的8位CMOS移位寄存器以及与8位CMOS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的单片机。8位CMOS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通过7个管脚分别和 LED灯的负极电连接,单片机输出PWM信号至8位CMOS移位寄存器并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所述8位CMOS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状态从而调节LED灯的电流大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常见的显示屏亮度调节设计时,通常会预设显示屏的亮度最大值和显示屏的亮度最低值,在亮度最大值和亮度最低值之间等比例划分为各个亮度等级,当使用者调整亮度等级时,亮度之间发生等比例的变化。但是在背光源从暗到亮变化的过程中,由于人眼刚开始接收的亮度很低,亮度变化时对人眼的刺激较大,若亮度调节过程中始终保持等比例的变化,会导致背光源在刚开始增加亮度时对人眼刺激较大,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一是提供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具有减少背光源在刚开始增加亮度时对人眼的刺激,影响用户体验的特点。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背光源的最大亮度值以及等级调节的最大等级值,构建可反映亮度值和等级值映射关系的初始亮度曲线;
按照区间划分策略,基于等级值的范围分成若干个按照等级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续分布的等级区间,等级区间包括位于首位的首位区间以及位于末位的末位区间;
按照模型优化策略优化初始亮度曲线;
所述优化初始亮度曲线的步骤包括,基于首位区间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微调段,微调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基于寄存器接口获取对照表,将亮度值存储于对照表对应的等级值的地址中;
获取等级输入值,并根据等级输入值从对照表中获取对应的亮度输出值,使背光源输出对应于亮度输出值的亮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等级值发生变化时,可根据对照表获取亮度输出值,并使背光源输出对应的亮度值。建立可反映亮度值和等级值之间映射关系的初始亮度曲线,初始亮度曲线的斜率可表示等级值每改变一级后亮度值的变化幅度。通过划分出各个等级区间,然后从各个等级区间中获取首位区间和末位区间,其中首位区间内的等级值相当于背光源刚开始工作时所调节的各个等级;末位区间内的等级值相当于背光源的亮度将要达到最大值时的各个等级。通过优化初始亮度曲线对应于首位区间的部分,可以在亮度曲线上得到微调段,而微调段呈上升趋势的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相当于在首位区间内的等级值逐渐增大时,不仅亮度值会增大,亮度值的变化幅度也会逐渐增大。当背光源刚开始工作时,等级值增大后亮度值的变化幅度较小,减少亮度值增大时对人眼的刺激,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构建微调段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首位区间预设导数值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的第一优化模型;
将第一优化模型替换初始亮度曲线对应于首位区间的部分,获取微调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优化模型的导数值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即第一优化模型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获取微调段的曲线特性,将第一优化模型替换首位区间内的初始亮度曲线,可得到微调段。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优化模型为,Y=(n*x)2,其中Y为亮度值,x为等级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优化模型的因变量越大,等级值增大时导数值变化的幅度也越大,选取第一优化模型为2次函数模型,可减少亮度值变化过于缓慢导致使用者难以将背光源调至高亮度状态的风险,并降低亮度值变化过于快速导致调光优化效果不明显的风险,使微调段的设定更符合实际应用。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优化初始亮度曲线的步骤还包括,基于末位区间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速增段,速增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末位区间内的等级值相当于背光源的亮度将要达到最大值时的各个等级。通过优化初始亮度曲线对应于末位区间的部分,可以在亮度曲线上得到速增段,而速增段呈上升趋势的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相当于在末位区间内的等级值逐渐增大时,不仅亮度值会增大,亮度值的变化幅度也会逐渐增大;当背光源的亮度较大时,提升亮度值的变化幅度,便于使用者将亮度值调至最大值。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等级区间还包括,位于首位区间与末位区间之间的过渡区间;
所述优化初始亮度曲线的步骤还包括,
基于过渡区间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过渡段,过渡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段连接微调段和速增段,令微调段和速增段之间的过渡更加平滑,提高亮度值变化时的流畅度。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过渡段最高点的切线斜率等于速增段最低点的切线斜率,
过渡段最低点的切线斜率等于平滑段最高点的切线斜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段最低点与微调段最高点之间连接,过渡段最高点与速增段最低点之间连接,使微调段、过渡段和速增段之间的连接更加平滑。
本申请目的二是提供一种背光亮度调节装置,具有减少背光源在刚开始增加亮度时对人眼的刺激,影响用户体验的特点。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背光亮度调节装置,包括,模型生成模块,用于获取背光源的最大亮度值以及等级调节的最大等级值,并构建可反映亮度值和等级值映射关系的初始亮度曲线;以及,区间生成模块,基于等级值的范围分成若干个按照等级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续分布的等级区间,等级区间包括位于首位的首位区间以及位于末位的末位区间;以及,
模型优化模块,用于按照曲线优化策略优化初始亮度曲线,包括,
首位优化子模块,用于基于首位区间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微调段;以及,
数据寄存模块,用于基于寄存器接口获取对照表,将亮度值存储于对照表对应的等级值的地址中;以及,执行模块,用于获取等级输入值,并根据等级输入值从对照表中获取对应的亮度输出值,使背光源输出对应于亮度输出值的亮度。
本申请目的三是提供一种背光亮度调节***,具有减少背光源在刚开始增加亮度时对人眼的刺激,影响用户体验的特点。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三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背光亮度调节***,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目的四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减少背光源在刚开始增加亮度时对人眼的刺激,影响用户体验的特点。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四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是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的初始亮度曲线示意图。
图3是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的第一优化模型示意图。
图4是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的最终亮度曲线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一种背光亮度调节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中,1、模型生成模块;2、区间生成模块;3、模型优化模块;31、首位优化子模块;32、末位优化子模块;33、过渡优化子模块;4、数据寄存模块;5、执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显示屏的背光源亮度调节中,当亮度的等级值变化后,一般由控制器向背光源的电源输出不同的占空比的PWM信号,电源接收PWM信号后输出对应的电流信号给背光源以控制亮度值大小。在显示屏背光源的亮度等级设计中,通常为亮度最大值和亮度最低值之间等比例划分为各个亮度等级,当亮度每变化一个等级后,亮度值发生的变化量相等。但是背光源工作时通常为从暗到亮变化的变化,当刚开始亮度值较低时,由于人眼受光照的程度较轻,此时如果亮度值变化较大会对人眼产生较大的刺激;而随着亮度值逐渐增大,人眼已经适应一段时间的光照后,则亮度值的变化对人眼的刺激也逐渐变小,此时如果亮度值变化较小会使人眼难以察觉亮度值的变化,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应用于背光源的亮度调节,通过调整亮度变化时的变化幅度,优化传统的亮度调节模式,达到提高用户体验的效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获取背光源的最大亮度值以及等级调节的最大等级值,构建可反映亮度值和等级值映射关系的初始亮度曲线。
如图1所示,其中,最大亮度值为背光源达到亮度最大状态时的亮度值,同时最大亮度值决定了背光源的亮度可调节范围;最大等级值为亮度值最大时的等级值,等级调节的可调节范围。初始亮度曲线用于反映亮度值与等级值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初始亮度曲线的生成的步骤中,可建立坐标系,其中等级值以X轴方向分布,亮度值以Y轴方向分布,预设初始亮度曲线的公式(1)如下,
Y=A*X+B (1)
其中,Y为亮度值,X为等级值,
如图1和图2所示,预设最大亮度值为Lmax,最小亮度值为Lmin,最大等级值为Gmax,最小等级值为Gmin。在本实施例中,以最高为亮度800cd/m2的背光源以及可储存256级的PWM 寄存器为例,最大等级值Gmax为255,最小等级值Gmin为0,最大亮度值Lmax为800,最小亮度值Lmin为0为例,将点(255,800)和点(0,0)代入公式(1)中,可计算斜率A≈3.14,可获取如下公式(2),
Y=3.14*X (2)
其中,Y为亮度值,X为等级值,以公式(2)的函数模型作为初始亮度曲线。
S20、按照区间划分策略,基于等级值的范围分成多个等级区间。
如图2所示,其中,区间划分策略指的是依照等比例划分的方式,尽快可能地将等级范围划分成多个大小较为接近的等级区间。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等级区间的数量为3,包括首位区间g1、过渡区间g2和末位区间g3,其中,首位区间g1为[x0,x1],过渡区间g2为(x1,x2],末位区间g3为(x2,x3]。在本实施例中,x0=0,x1=85,x2=175,x3=255。
首位区间g1、过渡区间g2以及末位区间g3按照等级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分布,且首位区间g1位于首位,末位区间g3位于末位,过渡区间g2位于首位区间g1与末位区间g3之间;在等级值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初始亮度曲线上的点依次经过首位区间g1,过渡区间g2和末位区间g3。
S30、按照模型优化策略优化初始亮度曲线;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模型优化策略指的是基于等级区间预设对应的幂函数模型,并将幂函数模型代替对应等级区间内的初始亮度曲线,以优化初始亮度曲线,达到调整亮度值与等级值之间映射关系的效果。
在S30的步骤中,包括,
S301、基于首位区间g1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基于首位区间g1预设导数值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的第一优化模型,将第一优化模型替换初始亮度曲线对应于首位区间g1的部分,获取微调段。
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第一优化模型的公式(3)如下,
Figure RE-GDA0002886066730000061
其中,Y为亮度值,X为等级值。
构建完成的微调段也具有第一优化模型的函数特征,由于公式(3)为幂函数,则使微调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即在首位区间g1内,随着等级值增大,不仅亮度值会增大,而且亮度值的变化幅度也会逐渐增大;相当于当前的亮度值越少,等级值每变化一级后亮度值的变化幅度也越少。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当背光源处于亮度等级较低的状态,或者背光源刚开始工作时,亮度的变化对人眼的刺激较大,通过构建微调段,使亮度值在首位区间g1内的增大变得更加平缓,可减少对人眼的刺激,提高用户体验。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m1的取值为2,可在保持优化亮度变化幅度的效果同时,避免亮度值变化过于缓慢导致使用者难以将背光源调至过渡区间g2,使微调段的设定更符合实际应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调整m1的取值。
S302、基于末位区间g3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基于末位区间g3预设导数值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的第二优化模型,将第二优化模型替换初始亮度曲线对应于末位区间g3的部分,获取速增段。
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第二优化模型的公式(4)如下,
Figure RE-GDA0002886066730000071
其中,Y为亮度值,X为等级值。
构建完成的速增段也具有第二优化模型的函数特征,由于公式(4)为幂函数,则使速增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相当于在末位区间g3内,当前的亮度值越大,等级值每变化一级后亮度值的变化幅度也越大。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当背光源处于亮度等级较高的状态,或者背光源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时,人眼对亮度的变化较为适应,即亮度值的变化对人眼的刺激较小;若亮度值依然保持变化幅度较低的状态,则会令使用者在继续调高亮度时难以分辨或察觉亮度的增大,影响用户体验。通过构建速增段,可使亮度值在末位区间g3内的增大变得更加快速,可方便使用者将亮度值调至最大,提高用户体验。
S303、基于过渡区间g2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基于过渡区间g2预设导数值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的第三优化模型,将第三优化模型替换初始亮度曲线对应于过渡区间g2的部分,获取过渡段,基于微调段、过渡段以及速增段生成最终亮度曲线。
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第三优化模型的公式(5)如下,
Figure RE-GDA0002886066730000072
其中,Y为亮度值,X为等级值。
构建完成的过渡段也具有第三优化模型的函数特征,由于公式(5)为幂函数,则使过渡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即在过渡区间g2内,随着等级值增大,不仅亮度值会增大,而且亮度值的变化幅度也会逐渐增大。由于过渡区间g2位于首位区间g1与末位区间g3之间,通过第三优化模型建立过渡段,可在微调段和速增段之间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使亮度值的变化整体更加流畅。
通过S301-S303的步骤,可以获得如下公式(3)、公式(4)以及公式(5),
Figure RE-GDA0002886066730000073
其中,Y为亮度值,X为等级值。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亮度值在首位区间g1和过渡区间g2之间的交界处,或者过渡区间g2和末位区间g3之间的交界处发生突变,达到更好的过渡效果,过渡段最高点的切线斜率等于速增段最低点的切线斜率,过渡段最低点的切线斜率等于平滑段最高点的切线斜率,即令最终亮度曲线形成一条平滑的曲线。
如图4所示,预设获得最终亮度曲线的公式(6)如下,
Figure RE-GDA0002886066730000081
其中,Y为亮度值,X为等级值。
将点(255,800)代入公式(6),并根据S301的步骤,将mk=2代入公式(6),可以计算得到nk≈0.110919,最终获取公式(7)如下,
Y=(0.110919*X)2 (7)
其中,Y为亮度值,X为等级值。
S40、基于寄存器接口获取对照表,将亮度值存储于对照表对应的等级值的地址中。
如图1所示,具体的,通过将等级值代入公式(7)中,可以计算对应于各个等级值的所有亮度值,生成用于反映等级值和亮度值之间映射关系的序列表。
具体序列表如下:
序列表实施例一中的等级值及实施例一中的亮度值
Figure RE-GDA0002886066730000082
Figure RE-GDA0002886066730000091
Figure RE-GDA0002886066730000101
由于等级值的大小与PWM信号的占用比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通过序列表可生成反映亮度值和PWM信号之间映射关系的输出表,输出表存储于存储器中。当控制器需要调整等级值时,可基于等级值从寄存器的对照表中获取对应于亮度值的地址,进而从输出表中调用对应的占空比的PWM信号。
S50、获取等级输入值,并根据等级输入值从对照表中获取对应的亮度输出值,使背光源输出对应于亮度输出值的亮度。
如图1所示,控制器可基于等级输入值,从寄存器的对照表中获取对应的亮度值的地址,并从输出表中选取对应的占空比的PWM信号,将调用的PWM信号输出给为背光源供电的电源后,电源基于PWM信号改变输出功率,使背光源输出对应于亮度输出值的亮度。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采用EC(即embedded controller,内嵌式控制器)。
综上本方法,通过先建立亮度值和等级值之间的初始亮度曲线,再通过第一优化模型、第二优化模型以及第三优化模型同时对初始亮度曲线的三个部分进行优化,获得最终亮度曲线,亮度曲线整体较为平滑,使亮度调节的过程中光照变化整体较为流畅。最终亮度曲线包括亮度值整体较低的微调段和亮度值整体较高的速增段。当亮度值在微调段内变化时,亮度值的变化幅度随着等级值减少而减少,减少在亮度较低的状态或者背光源刚开始工作时,亮度值变化对人眼的刺激。当亮度值在速增段内变化时,亮度值的变化幅度随着等级值增大而增大,方便使用者将背光源迅速调整至高亮度的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背光亮度调节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背光亮度调节方法一一对应,该装置包括模型生成模块1、区间生成模块2、模型优化模块3、数据寄存模块4以及执行模块5。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模型生成模块1,用于获取背光源的最大亮度值以及等级调节的最大等级值,并构建可反映亮度值和等级值映射关系的初始亮度曲线;以及,
区间生成模块2,基于等级值分成若干个按照等级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续分布的等级区间,等级区间包括位于首位的首位区间g1以及位于末位的末位区间g3;以及,
模型优化模块3,用于按照曲线优化策略优化初始亮度曲线,包括,
首位优化子模块31,用于基于首位区间g1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微调段;以及,
末位优化子模块32,用于基于末位区间g3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速增段;以及,
过渡优化子模块33,用于基于过渡区间g2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过渡段;以及,
数据寄存模块4,用于基于寄存器接口获取对照表,按照序列存储策略,将亮度值存储于对照表对应的等级值的地址中;以及,
执行模块5,用于获取等级输入值,并根据等级输入值从对照表中获取对应的亮度输出值,使背光源的输出对应于亮度输出值的亮度值。
实施例三: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存储训练模型中的训练数据、算法公式以及滤波机制等。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0、获取背光源的最大亮度值以及等级调节的最大等级值,构建可反映亮度值和等级值映射关系的初始亮度曲线;
S20、按照区间划分策略,基于等级值的范围分成若干个按照等级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续分布的等级区间,等级区间包括位于首位的首位区间g1以及位于末位的末位区间g3;
S30、按照模型优化策略优化初始亮度曲线;
S301、基于首位区间g1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微调段,微调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S302、基于末位区间g3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速增段,速增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S303、基于过渡区间g2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过渡段,过渡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S40、基于寄存器接口获取对照表,将亮度值存储于对照表对应的等级值的地址中;
S50、获取等级输入值,并根据等级输入值从对照表中获取对应的亮度输出值,使背光源输出对应于亮度输出值的亮度。
实施例四: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小面积指纹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S10、获取背光源的最大亮度值以及等级调节的最大等级值,构建可反映亮度值和等级值映射关系的初始亮度曲线;
S20、按照区间划分策略,基于等级值的范围分成若干个按照等级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续分布的等级区间,等级区间包括位于首位的首位区间g1以及位于末位的末位区间g3;
S30、按照模型优化策略优化初始亮度曲线;
S301、基于首位区间g1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微调段,微调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S302、基于末位区间g3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速增段,速增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S303、基于过渡区间g2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过渡段,过渡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S40、基于寄存器接口获取对照表,将亮度值存储于对照表对应的等级值的地址中;
S50、获取等级输入值,并根据等级输入值从对照表中获取对应的亮度输出值,使背光源输出对应于亮度输出值的亮度。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背光源的最大亮度值以及等级调节的最大等级值,构建可反映亮度值和等级值映射关系的初始亮度曲线;
按照区间划分策略,基于等级值的范围分成若干个按照等级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续分布的等级区间,等级区间包括位于首位的首位区间以及位于末位的末位区间;
按照模型优化策略优化初始亮度曲线;
所述优化初始亮度曲线的步骤包括,基于首位区间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微调段,微调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基于寄存器接口获取对照表,将亮度值存储于对照表对应的等级值的地址中;
获取等级输入值,并根据等级输入值从对照表中获取对应的亮度输出值,使背光源输出对应于亮度输出值的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微调段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首位区间预设导数值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的第一优化模型;
将第一优化模型替换初始亮度曲线对应于首位区间的部分,获取微调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化模型为,
Y=(n*x)2,其中Y为亮度值,x为等级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初始亮度曲线的步骤还包括,
基于末位区间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速增段,速增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级区间还包括,位于首位区间与末位区间之间的过渡区间;
所述优化初始亮度曲线的步骤还包括,
基于过渡区间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过渡段,过渡段呈上升趋势部分经过的点的切线斜率随着等级值变大而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过渡段最高点的切线斜率等于速增段最低点的切线斜率,
过渡段最低点的切线斜率等于平滑段最高点的切线斜率。
7.一种背光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生成模块(1),用于获取背光源的最大亮度值以及等级调节的最大等级值,并构建可反映亮度值和等级值映射关系的初始亮度曲线;以及,
区间生成模块(2),基于等级值的范围分成若干个按照等级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连续分布的等级区间,等级区间包括位于首位的首位区间以及位于末位的末位区间;以及,
模型优化模块(3),用于按照曲线优化策略优化初始亮度曲线,包括,
首位优化子模块(31),用于基于首位区间划分初始亮度曲线并构建微调段;以及,
数据寄存模块(4),用于基于寄存器接口获取对照表,将亮度值存储于对照表对应的等级值的地址中;以及,
执行模块(5),用于获取等级输入值,并根据等级输入值从对照表中获取对应的亮度输出值,使背光源输出对应于亮度输出值的亮度。
8.一种背光亮度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1313516.3A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3822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3516.3A CN112382245A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3516.3A CN112382245A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2245A true CN112382245A (zh) 2021-02-19

Family

ID=74587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3516.3A Pending CN112382245A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22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9045A (zh) * 2021-11-01 2022-01-04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屏背光光污染处理方法
CN114420071A (zh) * 2022-01-28 2022-04-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亮度校准方法、亮度校准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8371A (zh) * 2014-08-08 2014-11-26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875898A (zh) * 2017-01-17 2017-06-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由背光亮度调节照明亮度的方法及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CN106997750A (zh) * 2017-04-28 2017-08-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背光调节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90071A (zh) * 2019-11-20 2020-03-17 东风电驱动***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背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1681614A (zh) * 2020-06-18 2020-09-18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值的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8371A (zh) * 2014-08-08 2014-11-26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875898A (zh) * 2017-01-17 2017-06-2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由背光亮度调节照明亮度的方法及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CN106997750A (zh) * 2017-04-28 2017-08-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背光调节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90071A (zh) * 2019-11-20 2020-03-17 东风电驱动***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背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1681614A (zh) * 2020-06-18 2020-09-18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亮度值的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9045A (zh) * 2021-11-01 2022-01-04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屏背光光污染处理方法
CN114420071A (zh) * 2022-01-28 2022-04-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亮度校准方法、亮度校准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20071B (zh) * 2022-01-28 2023-08-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亮度校准方法、亮度校准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28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backlight brightnes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490137B2 (en) Backlight brightness adjus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416495B2 (en) Backlight control metho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5139809B (zh) 液晶显示亮度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设备
US1031931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a compensation data storage method thereof
CN105185353B (zh) 液晶显示亮度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02498507B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5586870B2 (ja) 表示装置用の光源ローカルディミング方法とこれを行うための表示装置用の光源装置、及びこの光源装置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JP5307527B2 (ja) 表示装置、表示パネルドライバ、及びバックライト駆動方法
CN101383139B (zh) 显示屏亮度控制方法
CN112382245A (zh)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EP2149871A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reduced waterfall noise
KR20100056306A (ko) 광원 구동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광원 장치 및 이 광원장치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130098354A (ko) 전력 소비량을 감소시키면서 영상 디스플레이 품질을 실질적으로 유지하기 위해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조명과 비디오 픽셀 데이터를 동적으로 조절하기 위한 제어 데이터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9139910A (ja) 光源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の駆動方法、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CN106297731A (zh) 增强图像对比度的方法及装置、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CN105632421A (zh) 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设备
KR101073006B1 (ko)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이미지 밝기조절방법
KR101482069B1 (ko) 광원 로컬 디밍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광원 장치 및 이광원 장치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KR20090018633A (ko) 화상 표시 디바이스 구동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US11941790B2 (en) Image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for controlling local dimming
CN101630485B (zh) 用于数字显示***的背光驱动方法和装置
KR20100087448A (ko) 광원 구동 방법,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광원 장치 및 이 광원장치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028763B (zh) 伽马基准电压调节方法、调节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11210779B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