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4416A - 一种城市供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供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4416A
CN112344416A CN202011333201.5A CN202011333201A CN112344416A CN 112344416 A CN112344416 A CN 112344416A CN 202011333201 A CN202011333201 A CN 202011333201A CN 112344416 A CN112344416 A CN 112344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heat
station
water
hea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32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允
向艳蕾
殷卫峰
周忠波
徐通
范玮
闫文瑞
于钊
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al Industry Tianjin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Industry Tianjin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Industry Tianjin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Industry Tianjin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32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4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1/00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 F24D11/02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 F24D11/0214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water heating system
    • F24D11/0221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water heat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solar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1/00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 F24D11/02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 F24D11/0214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water heating system
    • F24D11/0235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accumulated in storage masses using heat pumps water heating system with recuperation of waste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32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involving multiple heat sources in combination or as alternative heat sou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供能***,包括:供热管网大温差换热***、可再生能源站及天然气能源站;供热管网大温差换热***包括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和大温差换热子***;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在热电厂侧,通过利用乏汽余热,提高热电厂的供热能力;大温差换热子***在用户侧通过大温差换热技术提高供热管网的供热能力;在集中供热未覆盖的区域或由于管网负荷压力过大而供能不足的区域,通过建设可再生能源站和/或天然气能源站,满足其对冷、热、电能的需求。该城市供能***能在不改变原有城市供暖管网的基础上,提高供热能力,扩大供热面积,同时,通过利用热电厂乏汽余热和可再生能源,可实现城市供能***的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供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供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供能***。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集中供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供热管网往往无法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存在因负荷压力过大导致的部分区域供热不足的问题,及城市扩张区域供热管网未覆盖的问题。若在供热不足区域和城市扩张区域新建管网***,则存在投资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供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城市部分区域供热不足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供能***,包括:
供热管网大温差换热***,包括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和大温差换热子***;所述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包括汽轮机、汽水换热器、凝汽器、第一热泵机组,所述汽轮机的抽汽热能输送至所述汽水换热器,所述汽水换热器与所述第一热泵机组的冷凝器端连接,所述汽轮机的乏汽余热输送至所述凝汽器,所述凝汽器与所述第一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端连接,利用所述汽轮机乏汽余热及所述汽轮机抽汽,将水温度提高并输送至所述大温差换热子***;所述大温差换热子***,包括供热站、至少一个板式换热器,所述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来的热水分别流经所述供热站和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供热站和所述板式换热器分别用于为老用户和新用户供热;
可再生能源站,包括水处理装置、地埋管、热源塔、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及太阳能集热机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可再生能源站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45-60℃热水和7-12℃冷水,以供给用户热、冷能;和/或
天然气能源站,包括燃气内燃机和/或燃气轮机,以及第一板式换热器、热水型余热锅炉、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热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天然气能源站将天然气的化学能转化为冷、热、电能供给用户,所述热泵用于辅助为供能区域内提供冷、热能。
作为上述城市供能***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可再生能源站及所述天然气能源站还包括光伏发电机组和/或风力发电机,所述可再生能源站及所述天然气能源站中,通过市政电网辅助为供能区域供电。
作为上述城市供能***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大温差换热子***还包括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三板式换热器、第二热泵机组以及若干阀门,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热泵机组连接在所述供热站出来的回水水路上,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及所述第二热泵机组用于为新用户供采暖水,根据所述回水水路中水温的高低及新用户的负荷大小,来控制若干所述阀门的通断,以控制新用户侧的供热量。
作为上述城市供能***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可再生能源站中,所述水处理装置的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所述水源热泵;
所述地埋管采集地热并连接至所述水源热泵;
所述热源塔连通大气环境,并连接至所述水源热泵;
所述水源热泵连接至用户为用户供热能和冷能;
所述空气源热泵吸收空气的热能,制取循环水为所述水源热泵提供低温热源;且所述空气源热泵还连接至用户为用户供热能和冷能;
所述太阳能集热机组采集太阳能并为用户供热能。
作为上述城市供能***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可再生能源站还包括蓄热器及蓄冷器,所述蓄热器及所述蓄冷器可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站制热、制冷量大于热、冷负荷时,储存热能和冷能,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站制热、制冷量小于热、冷负荷时,释放热能和冷能供用户使用。
作为上述城市供能***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可再生能源站还包括储能流变器及储能电池,所述储能流变器及储能电池可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站的发电量大于电负荷时储存电能,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站的发电量小于电负荷时释放电能供耗电设备使用。
作为上述城市供能***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天然气能源站中,所述燃气内燃机连接天然气,所述燃气内燃机出来的热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所述燃气内燃机出来的烟气输送至所述热水型余热锅炉及所述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所述燃气内燃机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用户及所述热泵;
所述燃气轮机连接天然气,所述燃气轮机出来的烟气输送至所述热水型余热锅炉及所述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所述燃气轮机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用户及所述热泵。
作为上述城市供能***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天然气能源站还包括蓄热器及蓄冷器,所述蓄热器及所述蓄冷器可在所述天然气能源站制热、制冷量大于热、冷负荷时,储存热能和冷能,在所述天然气能源站制热、制冷量小于热、冷负荷时,释放热能和冷能供用户使用;
所述天然气能源站还包括储能流变器及储能电池,所述储能流变器及储能电池可在所述天然气能源站的发电量大于电负荷时储存电能,在所述天然气能源站的发电量小于电负荷时释放电能供耗电设备使用。
作为上述城市供能***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天然气能源站中,所述热泵包括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复叠式热泵,所述复叠式热泵采用所述空气源热泵吸收空气热能,制取15-25℃低温循环水,所述水源热泵再以15-25℃低温循环水作低温热源,制取45-60℃热水供给用户采暖。
作为上述城市供能***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可再生能源站中,可再生能源包括污水、中水、河水、海水、地热能、空气热能及太阳能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在不改变原有城市供暖管网的基础上,可显著提高现有供热管网的供热能力,扩大供热面积,同时通过多种资源和分布式能源的互补与利用,解决目前未覆盖供热管网的区域的冷、热、电需求,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优化能源结构,同时,通过利用热电厂乏汽余热和可再生能源,可实现城市供能***的节能环保;无需改变原有城市供暖管网,即可扩大供热面积,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城市供能***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供热管网大温差换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可再生能源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天然气能源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供热管网大温差换热***;111、汽轮机;112、汽水换热器;113、凝汽器;114、第一热泵机组;121、供热站;122、第二板式换热器;123、第三板式换热器;124、第二热泵机组;
200、可再生能源站;201、水处理装置;202、地埋管;203、热源塔;204、水源热泵;205、空气源热泵;206、太阳能集热机组;207、光伏发电机;208、风力发电机;209、蓄热器;210、蓄冷器;211、储能流变器;212、储能电池;
300、天然气能源站;301、燃气内燃机;302、燃气轮机;303、第一板式换热器;304、热水型余热锅炉;305、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306、热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供能***,图1是本发明中城市供能***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城市供能***包括供热管网大温差换热***100、可再生能源站200及天然气能源站300。在用户侧,供热管网大温差换热***100通过大温差换热技术,提高供热管网的供热能力;在集中供热未覆盖的区域或由于管网负荷压力过大而供能不足的区域,通过建设可再生能源站200和/或天然气能源站300,满足其对冷、热、电能的需求,可再生能源站200和天然气能源站300可择一设置,也可两个同时设置,在此不作限制。可再生能源站200和天然气能源站300既可独立运行,其供暖时的热能也可并入城市供热管网运行。该***能在不改变原有城市供暖一级管网的基础上,提高供热能力,扩大供热面积。同时,通过利用热电厂乏汽余热和可再生能源,可实现城市供能***的节能环保。
图2是本发明中供热管网大温差换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供热管网大温差换热***100包括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和大温差换热子***。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包括汽轮机111、汽水换热器112、凝汽器113、第一热泵机组114。汽轮机111连接汽水换热器112和凝汽器113,汽水换热器112与第一热泵机组114的冷凝器端连接,凝汽器113、与第一热泵机组114的蒸发器端连接。热电厂产生的主蒸汽进入汽轮机111膨胀做功,乏汽进入凝汽器113中与循环水换热,降温后的乏汽冷凝成凝结水排出;一级供热管网30℃左右的回水先进入第一热泵机组114,温度被提高至50-60℃,随后进入汽水换热器112,与汽轮机111抽汽换热,被进一步加热至130℃左右,进入一级供热管网供水管。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利用汽轮机111乏汽余热和汽轮机111抽汽,将水温度提高并输送至大温差换热子***。
如图2所示,大温差换热子***包括供热站121及至少一个板式换热器,供热站121为原来为老用户供热的供热站121,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来的热水分别流经供热站121和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用于新用户供热。一级供热管网中的热水经过原有的供热站121后,温度降低,进入一级网大温差换热子***。
如图2所示,大温差换热子***还包括第二板式换热器122、第三板式换热器123、第二热泵机组124、若干阀门、一级网水泵以及用户侧水泵,水泵用于控制水流流向,其安装位置为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第二板式换热器122、第三板式换热器123以及第二热泵机组124连接在供热站121出来的回水水路上,也就是一级供热管网回路上,第二板式换热器122、第三板式换热器123、第二热泵机组124用于为新用户供采暖水,根据一级供热管网回路中水温的高低及新用户的负荷大小,来控制若干阀门的通断,以控制新用户侧的供热量。
具体的,如图2所示,阀门包括1-12号阀门,一级网大温差换热***根据回水温度高低及新用户负荷大小存在三种大温差换热方式:方式一,当一级网的采暖回水温度高于47℃且新用户热负荷较低时,阀门1/3/5打开,阀门2/4/6关闭,回水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122,温度降至37℃左右,返回一级网回水管道,在用户侧,阀门7和阀门11打开,阀门8/9/10/12关闭,回水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122,温度升高至45℃以上,供新用户采暖使用;方式二,当一级网的采暖回水温度高于42℃且采用换热方式一无法满足新用户的采暖需求时,阀门1/3/4/6打开,阀门2/5关闭,回水依次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122和第三板式换热器123,分别加热新用户侧回水和第二热泵机组124蒸发端循环水,温度降至30℃左右,返回一级网回水管道,在用户侧,阀门8/9/10打开,阀门7/11/12关闭,回水依次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122和第二热泵机组124的冷凝端,温度升高至45℃以上,供新用户采暖使用;方式三,当一级网采暖回水温度低于42℃时,阀门2/4/6打开,阀门1/3/5关闭,回水直接进入第三板式换热器123加热第二热泵机组124蒸发端的循环水,温度降低至30℃左右返回一级网回水管道,在用户侧,阀门9/10/12开启,阀门7/8/11关闭,回水进入第二热泵机组124的冷凝端,温度升高至45℃以上,供新用户采暖使用。
换言之,一级网大温差换热***根据回水温度高低及新用户负荷大小存在三种大温差换热方式:方式一,当一级网的采暖回水温度高于47℃且新用户热负荷较低时,回水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122,温度降至37℃左右,返回一级网回水管道,新用户侧回水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122,温度升高至45℃以上,供新用户采暖使用;方式二,当一级网的采暖回水温度高于42℃且采用换热方式一无法满足新用户的采暖需求时,回水依次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122和第三板式换热器123,分别加热新用户侧回水和第二热泵机组124蒸发端循环水,温度降至30℃左右,返回一级网回水管道,新用户侧回水依次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122和第二热泵机组124的冷凝端,温度升高至45℃以上,供新用户采暖使用;方式三,当一级网采暖回水温度低于42℃时,回水直接进入第三板式换热器123加热第二热泵机组124蒸发端的循环水,温度降低至30℃左右返回一级网回水管道,新用户侧回水进入第二热泵机组124的冷凝端,温度升高至45℃以上,供新用户采暖使用。
可再生能源站200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污水、中水、河水、海水、地热能、空气热能及太阳能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可根据供能区域的实际热源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或全部可再生能源,通过相应的能源利用方式,提供冷、热、电能。另外,可再生能源还可以包括风能,风能用于发电。图3是本发明中可再生能源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再生能源站200包括水处理装置201、地埋管202、热源塔203、水源热泵204、空气源热泵205及太阳能集热机组206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光伏发电机207和风力发电机208来发电,可再生能源站200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电能、45-60℃热水和7-12℃冷水,以供给用户电、热、冷能,市政电网用于辅助为供能区域内提供电能。
具体的,可再生能源站200中,水处理装置201的一端连接水源,水源例如中水、河水及海水,水处理装置201的另一端连接水源热泵204,地埋管202采集地热并连接至水源热泵204,热源塔203连通大气环境,并连接至水源热泵204。水源热泵204以经过水处理装置201净化后的中水、河水或海水,通过地埋管202与陆地浅层热源换热后的水,以及采用热源塔203与空气换热后的水为低温热源,根据用户需求制取冷能或热能;空气源热泵205不仅可以以空气为低温热源,根据用户需求制取冷能或热能,而且空气源热泵205还能吸收空气的热能制取循环水为水源热泵204提供低温热源;太阳能集热机组206将太阳辐射能转化成热能,供热用户使用。光伏发电机207和风力发电机208分别采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产生的电能供可再生能源站使用,不足的电能由市政电网提供。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可再生能源站200还包括蓄热器209及蓄冷器210,蓄热器209及蓄冷器210能在可再生能源站200制热、制冷量大于热、冷负荷时,储存热能和冷能,在可再生能源站200制热、制冷量小于热、冷负荷时,释放热能和冷能供用户使用。如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蓄冷器210连接在可再生能源站200的供冷能线路上,实现冷能的蓄和放;蓄热器209连接在可再生能源站200的供热能线路上,实现热能的蓄和放。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可再生能源站200还包括储能流变器211及储能电池212,储能流变器211及储能电池212可在可再生能源站200的发电量大于电负荷时储存电能,在可再生能源站200的发电量小于电负荷时释放电能供耗电设备使用。如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储能流变器211及储能电池212与光伏发电机207及风力发电机208连接,以存、放电能。
图4是本发明中天然气能源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天然气能源站300包括燃气内燃机301和/或燃气轮机302,燃气内燃机301和燃气轮机302可择一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天然气能源站300还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303、热水型余热锅炉304、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305、热泵306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风力发电机208和/或光伏发电机207来发电,天然气能源站300将天然气的化学能转化为冷、热、电能供给用户,解决区域对冷、热、电能的需求,热泵306用于辅助为供能区域内提供冷、热能,风力发电机208、光伏发电机207和市政电网用于辅助为供能区域内提供电能。
具体的,参考图4,天然气能源站300中,燃气内燃机301连接天然气,燃气内燃机301出来的热能输送至第一板式换热器303,燃气内燃机301内的高温润滑油进入第一板式换热器303加热循环水至60℃左右,供区域采暖使用。燃气内燃机301出来的烟气输送至热水型余热锅炉304及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305,燃气内燃机301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用户及热泵306。燃气轮机302连接天然气,燃气轮机302出来的烟气输送至热水型余热锅炉304及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305,燃气轮机302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用户及热泵306。供能区域内未能满足的冷、热能由热泵306提供,未能满足的电能由风力发电机208、光伏发电机207和市政电网提供。风力发电机208和光伏发电机207分别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结合燃气内燃机301和燃气轮机302发电及市政电网供电,解决天然气能源站300内部及供能区域的用电需求。
进一步的,参考图4,天然气能源站300还包括蓄热器209及蓄冷器210,蓄热器209及蓄冷器210可在天然气能源站300制热、制冷量大于热、冷负荷时,储存热能和冷能,在天然气能源站300制热、制冷量小于热、冷负荷时,释放热能和冷能供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参考图4,天然气能源站300还包括储能流变器211及储能电池212,储能流变器211及储能电池212可在天然气能源站300的发电量大于电负荷时储存电能,在天然气能源站300的发电量小于电负荷时释放电能供耗电设备使用。当天然气能源站300发电量大于供能区域耗电量与储能电池212满载量之和时,余量并入市政电网。
进一步的,参考图4,天然气能源站300中,热泵306包括空气源热泵205、水源热泵204和复叠式热泵,复叠式热泵采用空气源热泵205吸收空气热能,制取15-25℃低温循环水,水源热泵204再以15-25℃低温循环水作低温热源,制取45-60℃热水供给用户采暖。
本发明的供热管网大温差换热***100在不改变原有城市供暖管网的基础上,可显著提高现有供热管网的供热能力,扩大供热面积,同时通过多种资源和分布式能源的互补与利用,解决目前未覆盖供热管网的区域的冷、热、电需求,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优化能源结构,同时,通过利用热电厂乏汽余热和可再生能源,可实现城市供能***的节能环保。且无需改变原有城市供暖管网,即可扩大供热面积,降低了施工成本。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城市供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热管网大温差换热***(100),包括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和大温差换热子***;所述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包括汽轮机(111)、汽水换热器(112)、凝汽器(113)、第一热泵机组(114),所述汽轮机(111)的抽汽热能输送至所述汽水换热器(112),所述汽水换热器(112)与所述第一热泵机组(114)的冷凝器端连接,所述汽轮机(111)的乏汽余热输送至所述凝汽器(113),所述凝汽器(113)与所述第一热泵机组(114)的蒸发器端连接,利用所述汽轮机(111)乏汽余热及所述汽轮机(111)抽汽,将水温度提高并输送至所述大温差换热子***;所述大温差换热子***,包括供热站(121)、至少一个板式换热器,所述热电厂乏汽余热利用子***来的热水分别流经所述供热站(121)和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供热站(121)和所述板式换热器分别用于为老用户和新用户供热;
可再生能源站(200),包括水处理装置(201)、地埋管(202)、热源塔(203)、水源热泵(204)、空气源热泵(205)及太阳能集热机组(206)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可再生能源站(200)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45-60℃热水和7-12℃冷水,以供给用户热、冷能;和/或
天然气能源站(300),包括燃气内燃机(301)和/或燃气轮机(302),以及第一板式换热器(303)、热水型余热锅炉(304)、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305)、热泵(306)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天然气能源站(300)将天然气的化学能转化为冷、热、电能供给用户,所述热泵(306)用于辅助为供能区域内提供冷、热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供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再生能源站(200)及所述天然气能源站(300)还包括光伏发电机(207)组和/或风力发电机(208),所述可再生能源站(200)及所述天然气能源站(300)中,通过市政电网辅助为供能区域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供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温差换热子***还包括第二板式换热器(122)、第三板式换热器(123)、第二热泵机组(124)以及若干阀门,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122)、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123)以及所述第二热泵机组(124)连接在所述供热站(121)出来的回水水路上,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122)、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123)及所述第二热泵机组(124)用于为新用户供采暖水,根据所述回水水路中水温的高低及新用户的负荷大小,来控制若干所述阀门的通断,以控制新用户侧的供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供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再生能源站(200)中,所述水处理装置(201)的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所述水源热泵(204);
所述地埋管(202)采集地热并连接至所述水源热泵(204);
所述热源塔(203)连通大气环境,并连接至所述水源热泵(204);
所述水源热泵(204)连接至用户为用户供热能和冷能;
所述空气源热泵(205)吸收空气的热能,制取循环水为所述水源热泵(204)提供低温热源;且所述空气源热泵(205)还连接至用户为用户供热能和冷能;
所述太阳能集热机组(206)采集太阳能并为用户供热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供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再生能源站(200)还包括蓄热器(209)及蓄冷器(210),所述蓄热器(209)及所述蓄冷器(210)可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站(200)制热、制冷量大于热、冷负荷时,储存热能和冷能,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站(200)制热、制冷量小于热、冷负荷时,释放热能和冷能供用户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供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再生能源站(200)还包括储能流变器(211)及储能电池(212),所述储能流变器(211)及储能电池(212)可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站(200)的发电量大于电负荷时储存电能,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站(200)的发电量小于电负荷时释放电能供耗电设备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供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气能源站(300)中,所述燃气内燃机(301)连接天然气,所述燃气内燃机(301)出来的热水输送至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3),所述燃气内燃机(301)出来的烟气输送至所述热水型余热锅炉(304)及所述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305),所述燃气内燃机(301)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用户及所述热泵(306);
所述燃气轮机(302)连接天然气,所述燃气轮机(302)出来的烟气输送至所述热水型余热锅炉(304)及所述烟气型吸收式制冷机(305),所述燃气轮机(302)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用户及所述热泵(3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供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气能源站(300)还包括蓄热器(209)及蓄冷器(210),所述蓄热器(209)及所述蓄冷器(210)可在所述天然气能源站(300)制热、制冷量大于热、冷负荷时,储存热能和冷能,在所述天然气能源站(300)制热、制冷量小于热、冷负荷时,释放热能和冷能供用户使用;
所述天然气能源站(300)还包括储能流变器(211)及储能电池(212),所述储能流变器(211)及储能电池(212)可在所述天然气能源站(300)的发电量大于电负荷时储存电能,在所述天然气能源站(300)的发电量小于电负荷时释放电能供耗电设备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供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然气能源站(300)中,所述热泵(306)包括空气源热泵(205)、水源热泵(204)和复叠式热泵,所述复叠式热泵采用所述空气源热泵(205)吸收空气热能,制取15-25℃低温循环水,所述水源热泵(204)再以15-25℃低温循环水作低温热源,制取45-60℃热水供给用户采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供能***,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再生能源站(200)中,可再生能源包括污水、中水、河水、海水、地热能、空气热能及太阳能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011333201.5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城市供能*** Pending CN112344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3201.5A CN112344416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城市供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3201.5A CN112344416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城市供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4416A true CN112344416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64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3201.5A Pending CN112344416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城市供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441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1843A (zh) * 2021-11-25 2022-03-08 中节能(贵州)建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源集中供热能源站自动控制***
CN114251871A (zh) * 2021-11-08 2022-03-29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联合供能***
CN115095898A (zh) * 2022-06-01 2022-09-23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 一种基于乏汽凝汽器的供热***经济运行分析方法
CN115200119A (zh) * 2022-07-12 2022-10-18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水源热泵进行供冷供热和高低分区的空调水***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1871A (zh) * 2021-11-08 2022-03-29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联合供能***
CN114151843A (zh) * 2021-11-25 2022-03-08 中节能(贵州)建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源集中供热能源站自动控制***
CN115095898A (zh) * 2022-06-01 2022-09-23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 一种基于乏汽凝汽器的供热***经济运行分析方法
CN115200119A (zh) * 2022-07-12 2022-10-18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水源热泵进行供冷供热和高低分区的空调水***
CN115200119B (zh) * 2022-07-12 2024-04-09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水源热泵进行供冷供热和高低分区的空调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44416A (zh) 一种城市供能***
CN102359739B (zh) 零能源损耗率热电厂的燃蒸循环热电冷三联供***与方法
RU2249125C1 (ru) Система автономного электро- и теплоснабжения жилых 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х помещений
WO2018233024A1 (zh) 热电解耦调峰***
CN108224535B (zh) 一种火电厂热电联产与压缩空气储能互补集成***
WO2019205561A1 (zh) 一种含压缩空气储能的cchp微网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CN106444562A (zh) 基于风光‑电热气转换模块的多储能装置协调***及方法
CN107940789B (zh) 一种基于可移动太阳能集热器的冷热电联合发电***
CN201757455U (zh) 风力发电供电供热***
CN102022770B (zh) 利用直接空冷机组余热供热的热电联产节能装置及方法
CN202267113U (zh) 一种零能源损耗率的热电厂的燃蒸循环热电冷三联供***
CN106613531A (zh)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光伏光热一体化循环***
CN212157095U (zh) 一种火电厂蓄热发电调峰调频***
CN111829203A (zh) 集煤矿采暖、制冷及制取洗浴热水的功能为一体的***
CN112814860A (zh) 一种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制冷机循环互补热电联供***及其运行方法
CN116658967A (zh) 一种集装箱式梯级储能热电池及其冷热电联供***
CN213746958U (zh) 一种城市供能***
CN109028269B (zh) 一种吸收式热泵机组及回收低温水源余热的供热***
CN202660776U (zh) 一种基于环式热管的微型太阳能热电联产***
CN101285627A (zh) 一种复合供能***及其潜热的利用方法
CN212619460U (zh) 集煤矿采暖、制冷及制取洗浴热水的功能为一体的***
CN103061833A (zh) 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复合的热电联产装置
CN115727384B (zh) 实现热电机组调峰和跨季节蓄热的供热***及运行方法
CN111365698A (zh) 一种槽式太阳能与供热机组互补热电联供***
CN115234965B (zh) 源网荷储协调的区域供热***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