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2881B - 使能电路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使能电路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2881B
CN112332881B CN202011121458.4A CN202011121458A CN112332881B CN 112332881 B CN112332881 B CN 112332881B CN 202011121458 A CN202011121458 A CN 202011121458A CN 112332881 B CN112332881 B CN 112332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or
power supply
curre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14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2881A (zh
Inventor
李晃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dra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214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28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2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2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2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2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使能电路及通信装置,当使能电路所处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或者输出端口的连接了外部电源时,输入侧电路或者输出侧电路基于外部电源使主控电路连接输入侧电路和连接输出侧电路的其中一个引脚的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另一个引脚由于未受到外部电源作用而其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主控电路从而可以快速确定出使能电路所处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则主控电路形成使能信号传输给电子器件,使电子器件使能,使得电子器件使能简单化,增强了通信设备形成的通信装置的通信信号。

Description

使能电路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能电路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通信装置的通信链路中,当通信装置中同时接入多个设备、且距离超出一定的范围时,通信装置的通讯速率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由于信号的反射与回波等因素影响的,通常为了改善通信装置的通讯速率,会在通信装置的首尾两端的设备上增加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可以吸收通讯链路上的反射波,有效地增强信号强度。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当多个设备同时接入通信装置的链路时,通过人工判断哪两个设备属于终端设备,再通过手工的方式将电子器件接入到终端设备中,从而实现电子器件的使能。
手工接入电子器件的方式容易出错,一旦出错可能会对信号产生反作用的影响,而且人工判断终端设备的方法程序复杂,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侧电路、输出侧电路和主控电路;
所述输入侧电路的第一端和输入端口连接,所述输入侧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所述输出侧电路的第一端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输出侧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和电子器件连接;
所述输入端口或者所述输出端口连接外部电源,则所述输入侧电路或者所述输出侧电路基于所述外部电源使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输入侧电路和连接所述输出侧电路的一个引脚的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另一个引脚由于未受到所述外部电源的作用而其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所述主控电路从而确定所述使能电路所处的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并产生使能信号,所述主控电路向所述电子器件传输使能信号,所述电子器件在所述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控电路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
所述输入侧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输入侧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引脚连接;所述输出侧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输出侧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电子器件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部电源通过所述输入侧电路或者所述输出侧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所述第一引脚或者所述第二引脚;
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未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若所述第一引脚或者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一引脚或者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外部电源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则所述主控电路确定所述使能电路所处的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并产生使能信号,所述主控电路向所述电子器件传输使能信号,所述电子器件在所述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
上述方案中,所述输入侧电路包括:第一内电源和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内电源分别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内电源分别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引脚传输第一高阶信号,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并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三极管在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产生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输入侧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输入端口分别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第一内电源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内电源向所述第二电阻传输第一高阶信号,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并向所述输入侧电路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经所述第一电阻分压形成第一分压信号,所述第一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高阶信号经所述第二电阻分压形成第二分压信号,所述第二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在所述第一分压信号和所述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输出侧电路包括:第二内电源和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内电源分别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内电源分别向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引脚传输第二高阶信号,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端口,并向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二三极管在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输出侧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输出端口分别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第二内电源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内电源向所述第四电阻传输第二高阶信号,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端口,并向所述输出侧电路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经所述第三电阻分压形成第三分压信号,所述第三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高阶信号经所述第四电阻分压形成第四分压信号,所述第四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在所述第三分压信号和所述第四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输入侧电路包括:第一内电源和第一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内电源分别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漏极、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内电源分别向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一引脚传输第一高阶信号,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并向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在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输入侧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输入端口分别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第一内电源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内电源向所述第二电阻传输第一高阶信号,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并向所述输入侧电路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经所述第一电阻分压形成第一分压信号,所述第一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一高阶信号经所述第二电阻分压形成第二分压信号,所述第二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在所述第一分压信号和所述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输出侧电路包括:第二内电源和第二场效应管;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内电源分别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内电源分别向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二引脚传输第二高阶信号,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端口,并向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在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输出侧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输出端口分别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第二内电源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内电源向所述第四电阻传输第二高阶信号,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端口,并向所述输出侧电路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经所述第三电阻分压形成第三分压信号,所述第三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高阶信号经所述第四电阻分压形成第四分压信号,所述第四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在所述第三分压信号和所述第四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子器件包括:使能电阻和智能开关;
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智能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智能开关的第二端和通信收发器连接,所述使能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通信收发器连接,所述使能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智能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若所述外部电源向所述输入侧电路或者所述输出侧电路传输第一电流,所述输入侧电路或者所述输出侧电路基于所述第一电流向所述主控电路的所述第一引脚或所述第二引脚传输第二电流,所述第一引脚或所述第二引脚中的一个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另一个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所述主控电路从而确定所述使能电路所处的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并产生使能信号,所述主控电路通过所述第三引脚向所述智能开关传输使能信号,所述智能开关闭合,所述使能电阻在所述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
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通信设备,每个所述通信设备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使能电路,每个所述通信设备内的所述使能电路和对应所述通信设备内的通信收发器连接;每个所述通信设备内的所述通信收发器和对应所述通信设备内的电子器件连接;
其中,一个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或者输出端口连接了其他所述通信设备内的外部电源,则所述一个通信设备的使能电路确定所述一个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并将所述一个通信设备内的电子器件使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使能电路所处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或者输出端口的连接了外部电源时,输入侧电路或者输出侧电路基于外部电源使主控电路连接输入侧电路和连接输出侧电路的其中一个引脚的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另一个引脚由于未受到所述外部电源的作用而其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主控电路从而可以快速确定出使能电路所处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则主控电路形成使能信号传输给电子器件,使得电子器件使能简单化,增强了通信设备形成的通信装置的通信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能电路的结构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能电路的结构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能电路的结构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能电路的结构图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能电路的结构图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如果申请文件中出现“第一/第二”的类似描述则增加以下的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判断通信设备是否为终端设备的过程复杂,手动接入电子器件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能电路100。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能电路100的结构图一。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使能电路100,应用于通信设备。使能电路100包括了主控电路2、输入侧电路1和输出侧电路3。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主控电路2包括了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输入侧电路1的第一端和输入端口5连接,输入侧电路1的第二端和第一引脚连接;输出侧电路3的第一端和输出端口6连接,输出侧电路3的第二端和第二引脚连接;第三引脚和电子器件4连接。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输入端口5或者输出端口6连接外部电源,则输入侧电路1或者输出侧电路3基于外部电源使主控电路2连接输入侧电路1的第一引脚和连接输出侧电路3的第二引脚中的一个引脚的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另一个引脚由于未连接外部电源则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主控电路2从而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并产生使能信号,主控电路2向电子器件4传输使能信号,电子器件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从而增强通信设备所处通信链路的通信信号。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电子器件4主要用于增强通信设备所处的通信链路的通信信号。电子器件4可以为电阻、电容器和电磁线圈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的组合。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输入端口5或者输出端口6连接外部电源,输入侧电路1或者输出侧电路3基于外部电源形成第二电流,第二电流作用于主控电路2的第一引脚或者第二引脚;若第一引脚或者第二引脚在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即第一引脚或者第二引脚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则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并产生使能信号,主控电路向电子器件4传输使能信号,电子器件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链路中依次连接了多个通信设备。其中,分别连接在通信链路两个端部的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当通信链路距离过长时,通信链路的通信速率会受到影响。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设备上使能特定的电子器件4,可以增强通信链路的通信信号,改善通信速率。通常,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网关设备、服务器等。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输入端口5和输出端口6都连接了其他通信设备的外部电源,则其他通信设备的外部电源向输入侧电路1和输出侧电路3传输第一电流,输入侧电路1和输出侧电路3在第一电流的作用下导通形成第二电流作用于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主控电路2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同时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不是终端设备,主控电路2不会产生使能信号,所以电子器件4在不会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其他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5和输出端口6的内部设置有外部电源。若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5或者输出端口6通过传输线路连接了其他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5和输出端口6,即相当于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5或者输出端口6连接其他通信设备的外部电源。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外部电源一直向外部输送第一电流。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电子器件4可以包括:智能开关和用于增强通信设备所处通信线路的通信信号的使能电阻。智能开关的第一端连接主控电路2的第三引脚,智能开关的第二端连接通信设备内部的通信收发器,使能电阻的第一端连接通信设备内部的通信收发器,使能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智能开关的第一端。当智能开关获取到主控电路2发送的使能信号时,智能开关闭合,使能电阻和通信设备内部的通信收发器连接,可以增强通信设备所处的通信链路的通信信号。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使能信号可以包括:一定电压的电信号。智能开关为预先设定好逻辑的开关,当智能开关接收到使能信号后,智能开关闭合。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主控电路2可以包括:微控制单元(multi control unit,MCU)。当MCU接收到输入侧电路1或者输出侧电路3传输的第二电流,MCU连接输入侧电路1和输出侧电路3的一个引脚有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另一个引脚则还是高电平。MCU经过预先设定好的逻辑形成使能信号,并将使能信号传输给电子器件4,电子器件4使能。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主控电路2还可以为其他的具有相同功能的逻辑处理器或者逻辑电路。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过通信设备内部的使能电路与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一侧或者通信设备的输出端口一侧的其他通信设备相连。其他通信设备内部的外部电源向通信设备内部的使能电路发送第一电流,使能电路基于第一电流使电子器件使能。当通信设备只有一侧连接其他通信设备时,使能电路内的主控电路的有且仅有连接通信设备的一侧的引脚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从而主控电路可以快速确定出使能电路所处的通信设备就是终端设备,并将电子器件使能,简化了电子器件的使能过程,从而增强了本通信设备所处通信链路的通信信号。
在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则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为低电平。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则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为高电平。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能电路100。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能电路100的结构图二。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内部设置有使能电路100,使能电路100包括:输入侧电路1、输出侧电路3和主控电路2。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输入侧电路1包括:第一内电源7和第一三极管8;第一三极管8的基极和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5连接,第一内电源7分别和第一三极管8的集电极、主控电路2的第一引脚11连接,第一三极管8的发射极接地;第一内电源7分别向第一三极管8的集电极、第一引脚11传输第一高阶信号,第一引脚11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输出侧电路3包括:第二内电源9和第二三极管10;第二三极管10的基极和输出端口6连接,第二内电源9分别和第二三极管10的集电极、主控电路2的第二引脚12连接,第二三极管10的发射极接地;第二内电源9分别向第二三极管10的集电极、第二引脚12传输第二高阶信号,第二引脚12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若作为终端设备的通信设备200的输入端口5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输出端口6未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则外部电源向第一三极管8的基极发送第一电流,第一三极管8在第一电流和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并将第二电流传输至第一引脚11,第一引脚11在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由于此时,第二引脚12未连接外部电源,第二引脚12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所以主控电路2形成使能信号,主控电路2通过第三引脚13向电子器件4传输使能信号,电子器件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若作为终端设备的通信设备200的输出端口6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输入端口5未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则外部电源向第二三极管10的基极发送第一电流,第二三极管10在第一电流和第二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并将第二电流传输至第二引脚12,第二引脚12在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由于此时,第一引脚11未连接外部电源,第一引脚11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所以主控电路2形成使能信号,主控电路2通过第三引脚13向电子器件4传输使能信号,电子器件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在输入端口5和输出端口6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之前。第一三极管8未导通,主控电路2的第一引脚11接收到第一内电源7传输的第一高阶信号,主控电路2在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第一引脚11为高电平。第二三极管10未导通,主控电路2的第二引脚12接收到第二内电源9传输的第二高阶信号,主控电路2在第二高阶信号的作用下第二引脚12为高电平。主控电路2不会形成使能信号。若通信设备200的输入端口5连接外部电源后,第一三极管8在第一电流和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主控电路2的第一引脚11接收到第一三极管8传输的第二电流,第二电流的电压低于第一高阶信号,第一引脚11由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第二引脚12还是高电平。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200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传输到电子器件4,使电子器件4使能。若通信设备200的输出端口6连接外部电源后,第二三极管10在第一电流和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主控电路2的第二引脚12接收到第二三极管10传输的第二电流,第二电流的电压低于第二高阶信号,第二引脚12由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第一引脚11还是高电平。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200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传输到电子器件4,使电子器件4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能电路100。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能电路100的结构图三。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内部设置有使能电路100,使能电路100包括:输入侧电路1、输出侧电路3和主控电路2。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输入侧电路1包括:第一内电源7和第一场效应管14;第一场效应管14的栅极和输入端口5连接,第一内电源7分别和第一场效应管14的漏极、第一引脚11连接,第一场效应管14的源极接地;第一内电源7分别向第一场效应管14的漏极、第一引脚11传输第一高阶信号,第一引脚11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输出侧电路3包括:第二内电源9和第二场效应管15;第二场效应管15的栅极和输出端口6连接,第二内电源9分别和第二场效应管15的漏极、第二引脚12连接,第二场效应管15的源极接地;第二内电源9分别向第二场效应管15的漏极、第二引脚传12输第二高阶信号,第二引脚12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若作为终端设备的通信设备200的输入端口5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输出端口6未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则外部电源向第一场效应管14的栅极发送第一电流,第一场效应管14在第一电流和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并将第二电流传输至第一引脚11,第一引脚11在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由于此时,第二引脚12未连接外部电源,第二引脚12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所以主控电路2形成使能信号,主控电路2通过第三引脚13向电子器件4传输使能信号,电子器件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若作为终端设备的通信设备200的输出端口6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输入端口5未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则外部电源向第二场效应管15的栅极发送第一电流,第二场效应管15在第一电流和第二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并将第二电流传输至第二引脚12,第二引脚12在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由于此时,第一引脚11未连接外部电源,第一引脚11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所以主控电路2形成使能信号,主控电路2通过第三引脚13向电子器件4传输使能信号,电子器件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在输入端口5和输出端口6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之前。第一场效应管14未导通,主控电路2的第一引脚11接收到第一内电源7传输的第一高阶信号,主控电路2在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第一引脚11为高电平。第二场效应管15未导通,主控电路2的第二引脚12接收到第二内电源传输9的第二高阶信号,主控电路2在第二高阶信号的作用下第二引脚12为高电平。主控电路2不会形成使能信号。若通信设备200的输入端口5连接外部电源后,第一场效应管14在第一电流和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主控电路2的第一引脚11接收到第一场效应管14传输的第二电流,第二电流的电压低于第一高阶信号,第一引脚11由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第二引脚12还是为高电平。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200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传输到电子器件4,使电子器件4使能。若通信设备200的输出端口6连接外部电源后,第二场效应管15在第一电流和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主控电路2的第二引脚12接收到第二场效应管15传输的第二电流,第二电流的电压低于第二高阶信号,第二引脚12由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第一引脚11还是为高电平。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200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传输到电子器件4,使电子器件4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能电路100。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能电路100的结构图四。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内部设置有使能电路100,使能电路T100包括:输入侧电路1、输出侧电路3和主控电路2。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输入侧电路1包括:第一内电源7、第一三极管8、第一二极管16、第一电阻17和第二电阻18。通信设备200的输入端口5分别和第一二极管16的第一端、第一电阻17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8的基极连接,第一二极管16的第二端和第一电阻17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第一内电源7和第二电阻1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18的第二端分别和第一三极管8的集电极、第一引脚11连接,第一三极管8的发射极接地;第一内电源7向第二电阻18传输第一高阶信号,第一引脚11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输出侧电路3还包括:第二内电源9、第二三极管10、第二二极管20、第三电阻19和第四电阻21;通信设备200的输出端口6分别和第二二极管20的第一端、第三电阻19的第一端、第二三极管10的基极连接,第二二极管20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19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第二内电源9和第四电阻2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21的第二端分别和第二三极管10的集电极、第二引脚12连接,第二三极管10的发射极接地;第二内电源9向第四电阻21传输第二高阶信号,第二引脚12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电子器件4包括了一个智能开关24和另一个用于改善通信设备200通信的使能电阻23。通信设备200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通信的通信收发器22。智能开关24的第一端连接主控电路2的第三引脚13,智能开关24的第二端连接通信设备200内部的通信收发器22,使能电阻23的第一端连接通信设备200内部的通信收发器22,使能电阻23的第二端连接智能开关24的第一端。当智能开关24获取到主控电路2发送的使能信号时,智能开关24闭合,使能电阻23和通信设备200内部的通信收发器22连接,完成使能电阻23的使能,使能电阻23使能后可以增强通信设备200所处的通信链路的通信信号。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若作为终端设备的通信设备200的输入端口5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输出端口6未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则外部电源向输入侧电路1发送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经第一电阻17分压形成第一分压信号,第一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一三极管8的基极;第一高阶信号经第二电阻18分压形成第二分压信号,第二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一三极管8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8在第一分压信号和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并将第二电流传输至第一引脚11,第一引脚11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第二引脚12的电平值还是高于电平阈值。主控电路2形成使能信号,主控电路2通过第三引脚13向智能开关24传输使能信号,智能开关2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闭合,使能电阻23与通信收发器22连接,完成使能电阻23的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若作为终端设备的通信设备200的输出端口6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输入端口5未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则外部电源向输出侧电路发送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经第三电阻20分压形成第三分压信号,第三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二三极管10的基极;第二高阶信号经第四电阻21分压形成第四分压信号,第四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二三极管10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10在第三分压信号和第四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并将第二电流传输至第二引脚12,第二引脚12的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第一引脚11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主控电路2形成使能信号,主控电路2通过第三引脚13向智能开关24传输使能信号,智能开关2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闭合,使能电阻23与通信收发器22连接,完成使能电阻23的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在输入端口5和输出端口6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之前,第一三极管8未导通,第一高阶信号经第二电阻18分压形成第二分压信号,主控电路2的第一引脚11接收到第二分压信号,主控电路2在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第一引脚11为高电平。第二三极管10未导通,第二内部电源9发送的第二高阶信号经第四电阻21分压形成第四分压信号,主控电路2的第二引脚12接收到第四分压信号,主控电路2在第四分压信号的作用下第二引脚12为高电平。若通信设备200的输入端口5连接外部电源后,外部电源向输入侧电路1发送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经第一电阻17分压形成第一分压信号,第一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一三极管8的基极,第一三极管8在第一分压信号和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主控电路2的第一引脚11接收到第一三极管8传输的第二电流,第二电流的电压低于第二分压信号的电压,第一引脚11由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第二引脚12的电平还是高电平。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200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传输到智能开关24,智能开关2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闭合,使能电阻23与通信收发器22连接,完成使能电阻23的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若通信设备200的输出端口6连接外部电源后,外部电源向输出侧电路6发送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经第三电阻19分压形成第三分压信号,第三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二三极管10的基极,第二三极管10在第三分压信号和第四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主控电路2的第二引脚12接收到第二三极管10传输的第二电流,第二电流的电压低于第二高阶信号,第二引脚12由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第一引脚11还是高电平。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200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传输到智能开关24,智能开关2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闭合,使能电阻23与通信收发器22连接,完成使能电阻23的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内部的通信收发器22可以包括RS485总线通信收发器22或者CAN总线通信收发器22。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使能电阻23也可以由使能线圈或者使能电容替换。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使能电路100的第一三极管8和第一电阻17并联可以起到限制第一三极管8的电流保护第一三极管8的作用,第一内部电源7串联第二电阻18同样可以起到保护第一三极管8的作用。使能电路100的第二三极管10和第三电阻19并联可以起到限制第二三极管10的电流保护第二三极管10的作用,第二内部电源9串联第四电阻21同样可以起到保护第二三极管10的作用。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能电路100。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使能电路100的结构图五。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内部设置有使能电路100,使能电路100包括:输入侧电路1、输出侧电路3和主控电路2。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输入侧电路1包括:第一内电源7和第一场效应管14、第一二极管16、第一电阻17和第二电阻18;输入端口5分别和第一二极管16的第一端、第一电阻17的第一端、第一场效应管14的栅极连接,第一二极管16的第二端和第一电阻17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第一内电源7和第二电阻1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18的第二端分别和第一场效应管14的漏极、第一引脚11连接,第一场效应管14的源极接地;第一内电源7向第二电阻18传输第一高阶信号,第一引脚11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输出侧电路3包括:第二内电源9和第二场效应管15、第二二极管20、第三电阻19和第四电阻21;输出端口6分别和第二二极管20的第一端、第三电阻19的第一端、第二场效应管15的栅极连接,第二二极管20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19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第二内电源9和第四电阻2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21的第二端分别和第二场效应管15的漏极、第二引脚12连接,第二场效应管15的源极接地;第二内电源9向第四电阻21传输第二高阶信号,第二引脚12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电子器件4包括了一个智能开关24和另一个用于改善通信设备200通信的使能电阻23。通信设备200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通信的通信收发器22。智能开关24的第一端连接主控电路2的第三引脚13,智能开关24的第二端连接通信设备200内部的通信收发器22,使能电阻23的第一端连接通信设备200内部的通信收发器22,使能电阻23的第二端连接智能开关24的第一端。当智能开关24获取到主控电路2发送的使能信号时,智能开关24闭合,使能电阻23和通信设备200内部的通信收发器22连接,完成使能电阻23的使能,使能电阻23使能后可以增强通信设备200所处的通信链路的通信信号。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若作为终端设备的通信设备200的输入端口5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输出端口6未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则外部电源向输入侧电路1发送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经第一电阻17分压形成第一分压信号,第一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一场效应管14的栅极;第一高阶信号经第二电阻18分压形成第二分压信号,第二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一场效应管14的漏极,第一场效应管14在第一分压信号和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并将第二电流传输至第一引脚11,第一引脚11由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第二引脚12还是高电平。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200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主控电路2通过第三引脚13向智能开关24传输使能信号,智能开关2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闭合,使能电阻23与通信收发器22连接,完成使能电阻23的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若作为终端设备的通信设备200的输出端口6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外部电源,输入端口5未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则外部电源向输出侧电路3发送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经第三电阻19分压形成第三分压信号,第三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二场效应管15的栅极;第二高阶信号经第四电阻21分压形成第四分压信号,第四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二场效应管15的漏极,第二场效应管15在第三分压信号和第四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并将第二电流传输至第二引脚12第二引脚12由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第一引脚11还是高电平。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200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主控电路2通过第三引脚13向智能开关24传输使能信号,智能开关2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闭合,使能电阻23与通信收发器22连接,完成使能电阻23的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在输入端口5和输出端口6连接其他通信设备200的外部电源之前,第一场效应管14未导通,第一内电源7发送的第一高阶信号经第二电阻18分压形成第二分压信号,第二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一场效应管14的漏极,主控电路2的第一引脚11接收到第二分压信号,主控电路2在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第一引脚11为高电平。第二场效应管15未导通,第二高阶信号经第四电阻21分压形成第四分压信号,主控电路2的第二引脚12接收到第四分压信号,第四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二场效应管15的漏极,主控电路2在第四分压信号的作用下第二引脚12为高电平,主控电路2不会形成使能信号。若通信设备200的输入端口5连接外部电源后,外部电源向输入侧电路1发送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经第一电阻17分压形成第一分压信号,第一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一场效应管14的栅极,第一场效应管14在第一分压信号和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主控电路2的第一引脚11接收到第一场效应管14传输的第二电流,第二电流的电压低于第二分压信号的电压,第一引脚11由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第二引脚12还是高电平。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200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通过第三引脚13向智能开关24传输使能信号,智能开关2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闭合,使能电阻23与通信收发器22连接,完成使能电阻23的使能。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若通信设备200的输出端口6连接外部电源后,外部电源向输出侧电路3发送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经第三电阻19分压形成第三分压信号,第三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二场效应管15的栅极,第二场效应管15在第三分压信号和第四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主控电路2的第二引脚12接收到第二场效应管12传输的第二电流,第二电流的电压低于第二高阶信号,第二引脚12由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第一引脚11还是高电平。主控电路2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200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通过第三引脚13向智能开关24传输使能信号,智能开关2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闭合,使能电阻23与通信收发器22连接,完成使能电阻23的使能。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包括了三个通信设备,分别为通信设备200,通信设备201和通信设备202。通信装置的通信设备200,通信设备201和通信设备202依次通过各个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即通信设备200的输出端口6连接通信设备201的输入端口51,通信设备201的输出端口61连接通信设备202的输入端口52。通信设备200,通信设备201和通信设备202内部设置有完全相同的使能电路100。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通信设备201和通信设备202内部分别设置有通信收发器22、通信收发器53和通信收发器56。通信收发器22、通信收发器53和通信收发器56相互连接形成了通信装置的通信链路。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的输入端口5包括:第一输入端口D1、第二输入端口V1、第三输入端口A1和第四输入端口B1。通信设备200的输出端口6包括:第一输出端口V2、第二输出端口D2、第三输出端口A2和第四输出端口B2。通信设备201的输入端口51包括:第一输入端口D3、第二输入端口V3、第三输入端口A3和第四输入端口B3。通信设备201的输出端口61包括:第一输出端口V4、第二输出端口D4、第三输出端口A4和第四输出端口B4。通信设备202的输入端口52包括:第一输入端口D5、第二输入端口V5、第三输入端口A5和第四输入端口B5。通信设备202的输出端口62包括:第一输出端口V6、第二输出端口D6、第三输出端口A6和第四输出端口B6。其中,通信设备200的第三输入端口A1和第三输出端口A2连接,第四输入端口B1和第四输出端口B2连接。通信设备200的第三输出端口A2和通信设备201的第三输入端口A3连接,通信设备200的第四输出端口B2和通信设备201的第四输入端口B3连接。通信设备201的第三输入端口A3和第三输出端口A4连接,第四输入端口B3和第四输出端口B4连接。通信设备201的第三输出端口A4和通信设备202的第三输入端口A5连接,通信设备201的第四输出端口B4和通信设备202的第四输入端口B5连接。通信设备202的第三输入端口A5和第三输出端口A6连接,第四输入端口B5和第四输出端口B6连接。因此,通信设备200、通信设备201和通信设备202之间形成了通信链路。当通信装置的通信链路长度较长时,通信装置的通信信号会变弱,通信速率会降低。此时,需要使得通信装置两个终端的通信设备的使能电阻使能。即就是使得通信装置两个终端的通信设备的使能电阻与两个终端的通信收发器连接。使能电阻能够吸收通信链路上的反射波,有效地增强通信信号的强度。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的第一输出端口V2与通信设备201的第一输入端口D3连接。通信设备200的第二输出端口D2与通信设备201的第二输入端口V3连接。即就是通信设备200的第二输出端口D2与通信设备201的第二输入端口V3的第二电源27连接,通信设备201的第一输入端口D3与通信设备200的第一输出端口V2的第二电源26连接。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的第二输出端口D2与通信设备200内部的输出侧电路3连接。则通信设备201的第二电源27向通信设备200内部的输出侧电路3发送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经通信设备200内部的第三电阻19分压形成第三分压信号,第三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二三极管10的基极;第二内电源9发送的第二高阶信号经第四电阻21分压形成第二分压信号,第二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二三极管10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10在第一分压信号和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并将第二电流传输至第二引脚12,第二引脚12的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同时由于通信设备200内部的输入侧电路1未连接外部电源,第一引脚11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所以主控电路2可以确定使能电路100所处的通信设备200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主控电路2通过第三引脚13向智能开关24传输使能信号,智能开关24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闭合,使能电阻23与通信收发器22连接,完成使能电阻23的使能。
同时,通信设备201的第一输出端口V4与通信设备202的第一输入端口D5连接。通信设备201的第二输出端口D4与通信设备202的第二输入端口V5连接。即通信设备201的第二输出端口D4与通信设备202的第二输入端口V5的第四电源29连接。通信设备201的第一输入端口D3与通信设备200的第一输出端口V2的第一电源26连接。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1的第二输出端口D4与通信设备201内部的输出侧电路3连接,通信设备201的第一输入端口V3与通信设备201内部的输入侧电路1连接。由于此时通信设备201内部的输入侧电路1与通信设备200内部的第一电源26连接,通信设备201内部的输出侧电路3与通信设备202内部的第四电源29连接。所以通信设备201内部的控制电路2连接输入侧电路1和输出侧电路3的引脚的电平值都低于电平阈值。通信设备201内部的控制电路2不会形成使能信号,则通信设备201内部的使能电阻54不会与通信设备201内部的通信收发器53连接。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2的第一输入端口V5与通信设备202内部的输入侧电路1连接。则通信设备201的第三电源28向通信设备202内部的输入侧电路1发送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经通信设备202内部的第一电阻41分压形成第一分压信号,第一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一三极管82的基极;第一高阶信号经第二电阻42分压形成第二分压信号,第二分压信号作用于第一三极管82的集电极,第一三极管82在第一分压信号和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并将第二电流传输至第一引脚43,使得第一引脚43的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同时由于通信设备202内部的输出侧电路3未连接外部电源,则通信设备202的第二引脚44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所以通信设备202内部的主控电路2可以确定通信设备202为终端设备并形成使能信号。通信设备202内部的主控电路2通过第三引脚45向智能开关58传输使能信号,使能电阻57在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作为终端设备的通信设备202的通信收发器56与使能电阻57连接。通信装置的两个终端的通信设备200和通信设备202的通信收发器都连接了使能电阻,所以通信装置通信链路中的通信信号就会得到增强。
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包括了三个依次连接的通信设备,每个通信设备通过内部的使能电路与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一侧或者/和通信设备的输出端口一侧的其他通信设备相连。中部的通信设备内部的电源向终端设备内部的使能电路发送第一电流,使能电路基于第一电流使得使能电路内部的控制电路一侧的引脚由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另一侧的引脚还是高电平,控制电路从而发出使能信号使内部的使能电阻使能。当某一个通信设备只有一侧连接其他通信设备时,使能电路可以快速高效确定出终端设备,并根据一侧连接其他通信设备的外部电源使本通信设备内部的电子器件使能,简化了电子器件的使能步骤,从而增强了通信装置的通信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侧电路、输出侧电路和主控电路;
所述输入侧电路的第一端和输入端口连接,所述输入侧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所述输出侧电路的第一端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输出侧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主控电路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和电子器件连接;所述输入端口或者所述输出端口连接外部电源,则所述输入侧电路或者所述输出侧电路基于所述外部电源使所述主控电路连接所述输入侧电路和连接所述输出侧电路的其中一个引脚的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另一个引脚由于未受到所述外部电源的作用而其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所述主控电路从而确定所述使能电路所处的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并产生使能信号,所述主控电路向所述电子器件传输使能信号,所述电子器件在所述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其中,
所述外部电源与终端设备连接;所述终端设备为至少两个通信设备依次连接的通信链路中位于首尾两端的通信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
所述输入侧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输入侧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引脚连接;所述输出侧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输出侧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电子器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电源通过所述输入侧电路或者所述输出侧电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所述第一引脚或者所述第二引脚;
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未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时,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若所述第一引脚或者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第一引脚或者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外部电源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则所述主控电路确定所述使能电路所处的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并产生使能信号,所述主控电路向所述电子器件传输使能信号,所述电子器件在所述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侧电路包括:第一内电源和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内电源分别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内电源分别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引脚传输第一高阶信号,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并向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三极管在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产生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侧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输入端口分别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第一内电源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内电源向所述第二电阻传输第一高阶信号,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并向所述输入侧电路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经所述第一电阻分压形成第一分压信号,所述第一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高阶信号经所述第二电阻分压形成第二分压信号,所述第二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在所述第一分压信号和所述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电路包括:第二内电源和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内电源分别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内电源分别向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引脚传输第二高阶信号,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端口,并向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二三极管在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输出端口分别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第二内电源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内电源向所述第四电阻传输第二高阶信号,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端口,并向所述输出侧电路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经所述第三电阻分压形成第三分压信号,所述第三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高阶信号经所述第四电阻分压形成第四分压信号,所述第四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在所述第三分压信号和所述第四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侧电路包括:第一内电源、第一三极管和第一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内电源分别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漏极、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内电源分别向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一引脚传输第一高阶信号,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并向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在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一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侧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输入端口分别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第一内电源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内电源向所述第二电阻传输第一高阶信号,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入端口,并向所述输入侧电路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经所述第一电阻分压形成第一分压信号,所述第一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一高阶信号经所述第二电阻分压形成第二分压信号,所述第二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在所述第一分压信号和所述第二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电路包括:第二内电源和第二场效应管;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内电源分别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内电源分别向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二引脚传输第二高阶信号,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端口,并向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在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高阶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第二电流,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侧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输出端口分别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
所述第二内电源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内电源向所述第四电阻传输第二高阶信号,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
若所述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输出端口,并向所述输出侧电路发送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经所述第三电阻分压形成第三分压信号,所述第三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高阶信号经所述第四电阻分压形成第四分压信号,所述第四分压信号作用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在所述第三分压信号和所述第四分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得到所述第二电流作用于所述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包括:使能电阻和智能开关;
所述第三引脚和所述智能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智能开关的第二端和通信收发器连接,所述使能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通信收发器连接,所述使能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智能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若所述外部电源向所述输入侧电路或者所述输出侧电路传输第一电流,所述输入侧电路或者所述输出侧电路基于所述第一电流向所述主控电路的所述第一引脚或所述第二引脚传输第二电流,所述第一引脚或所述第二引脚中的一个引脚在所述第二电流的作用下电平值低于电平阈值,另一个引脚的电平值高于电平阈值,所述主控电路从而确定所述使能电路所处的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并产生使能信号,所述主控电路通过所述第三引脚向所述智能开关传输使能信号,所述智能开关闭合,所述使能电阻在所述使能信号的作用下使能。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通信设备,每个所述通信设备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使能电路,每个所述通信设备内的所述使能电路和对应所述通信设备内的通信收发器连接;每个所述通信设备内的所述通信收发器和对应所述通信设备内的电子器件连接;
其中,一个通信设备的输入端口或者输出端口连接了其他所述通信设备内的外部电源,则所述一个通信设备的使能电路确定所述一个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并将所述一个通信设备内的电子器件使能。
CN202011121458.4A 2020-10-19 2020-10-19 使能电路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12332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1458.4A CN112332881B (zh) 2020-10-19 2020-10-19 使能电路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1458.4A CN112332881B (zh) 2020-10-19 2020-10-19 使能电路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2881A CN112332881A (zh) 2021-02-05
CN112332881B true CN112332881B (zh) 2022-04-26

Family

ID=74310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1458.4A Active CN112332881B (zh) 2020-10-19 2020-10-19 使能电路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288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5609A (zh) * 2001-07-13 2004-12-15 �������¡����տ� 改善电数据线束传输特性的装置和数据传输***
CN102165529A (zh) * 2008-09-30 2011-08-24 莫塞德技术公司 具有输出延迟调整的串联存储器***
CN103124341A (zh) * 2011-11-14 2013-05-29 约翰·梅扎林瓜联合有限公司 宽带反射相位抵消网络接口设备
CN110325929A (zh) * 2016-12-07 2019-10-11 阿瑞路资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有线网络变化的信号波形分析的***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44C (zh) * 1988-05-02 1995-06-14 斯德康姆网络***公司 通用的通信装置***
JPH09223990A (ja) * 1996-02-19 1997-08-26 Fujitsu Ltd 伝送装置
DE19611548A1 (de) * 1996-03-23 1997-09-25 Sel Alcatel Ag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Verbesserung der Übertragungseigenschaften einer echobehafteten Übertragungsstrecke in einem Telekommunikationsnetz
US6934785B2 (en) * 2000-12-22 2005-08-23 Micron Technology, Inc. High speed interface with looped bus
US6806915B2 (en) * 2001-05-03 2004-10-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cho cancellation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using an echo cancellation reference signal
EP3345281B1 (en) * 2015-09-03 2021-03-0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nnector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ata and/or power
CN209388297U (zh) * 2019-03-13 2019-09-13 上海艾络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设备和通讯电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5609A (zh) * 2001-07-13 2004-12-15 �������¡����տ� 改善电数据线束传输特性的装置和数据传输***
CN102165529A (zh) * 2008-09-30 2011-08-24 莫塞德技术公司 具有输出延迟调整的串联存储器***
CN103124341A (zh) * 2011-11-14 2013-05-29 约翰·梅扎林瓜联合有限公司 宽带反射相位抵消网络接口设备
CN110325929A (zh) * 2016-12-07 2019-10-11 阿瑞路资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有线网络变化的信号波形分析的***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射频识别***通信链路仿真与测试;郭凤鸣,等;《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0511;第91-9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2881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02113U (zh) 一种基于64路服务器可整箱热插拔pcie转接板卡
CN103684528A (zh) 电力线载波和无线双信道网络通信模块
CN112332881B (zh) 使能电路及通信装置
CN108880828B (zh) 一种供电设备pse及共模差模自适应供电的方法
US11189980B2 (en) Optimiz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speed signal connector
CN105634677B (zh) 一种以太网传输电路
CN112346403A (zh) 一种拓展模块连接电路
CN105068967B (zh) I2c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332748B (zh) 一种通信特性参数动态匹配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CN204256735U (zh) 带内部上下拉电阻的无极性rs-485接口芯片
CN205232203U (zh) 一种大功率can总线发送电路
CN214256720U (zh) 印刷电路板
Wilson et al. Active crosstalk cancellation for next-generation single-ended memory interfaces
CN211956465U (zh) 一种支持ttl和rs232双电平串口扩展电路
CN210804414U (zh) 一种通讯接口可复用的电路
CN205017317U (zh) 一种电台语音互联设备
Milosevic et al. Optimal terminations for crosstalk mitigation of high-speed interconnects with discontinuities using modal signaling
CN100486255C (zh) 接口转换装置
CN104636299B (zh) 通信接口的匹配方法和***
CN206863545U (zh) 一种通讯总线无极性转换装置
CN107423921B (zh) 一种基于剖分理论的电网运行风险分析方法
CN210466073U (zh) 一种can总线接口电路
CN206323392U (zh) 一种车载网络物理层测试板卡
CN216290853U (zh) 智能终端阻抗匹配电路
CN204190784U (zh) 一种以太网信号测试接口转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