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9313A - 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控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9313A
CN112319313A CN202011134902.6A CN202011134902A CN112319313A CN 112319313 A CN112319313 A CN 112319313A CN 202011134902 A CN202011134902 A CN 202011134902A CN 112319313 A CN112319313 A CN 112319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harging pile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49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东明
史明宇
王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49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93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9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9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7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he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5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控制***,属于车辆控制领域。该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辆完成充电桩充电后且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与充电桩处于插接状态时,判断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值;当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车载充电机向充电桩发送充电请求,同时控制电池包供电开关断开,以使得车辆的热管理***通过车载充电机获取充电桩的能量并用于加热电池包;当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车载充电机向充电桩发送停止充电请求,以使得充电桩停止提供能量,其中,第二预设值高于第一预设值。本发明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控制***能够确保车辆的驾驶性能并减少整车的续航里程下降。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控制***。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有诸多优势,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不管是从环境,还是国家能源层面考虑,燃油车最终会被电动车代替。但目前电动汽车尚不如内燃机汽车技术完善,电池包的寿命短,使用成本高,一次充电后行驶里程不理想。除了电池包能量密度比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有效提升外,电池包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特性也是影响电动车续航的重要因素。已知同一款电池包相同电量在下,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电量差距很大。
现有部分车型采用了电池包恒温方案,即在电池包生命周期内判断电池包温度,一旦电池包温度下降到一定值就开启电池包加热,电池包温度持续判断开启热管理,直到电池包SOC过低为止。此方案解决了电池包低温行车时由于能量过度分配到电池包热管理而带来的驱动能力不足问题,也解决了环境温度过低导致电池包降温进而影响续航问题,但其副作用也非常明显,电池包持续保温本身会消耗电池包的能量,短时间内耗电不太明显,但如果数天或更长时间不开车,电池包恒温会消耗大量能量,甚至导致电池包馈电影响驾驶。
还有在充电过程中维持电池包温度的方案:在充电过程中维持电池包温度到一定范围,充电结束电池包维稳结束,在驾驶员驾驶出行时判断电池包温度,根据电池包温度开启整车热管理,将电池包温度升高以提高电池包的放电能力。此方案也能缓解由于电池包温度过低导致的续航能力下降问题,但也有一些不足:a)由通过整车电池包放电进行给电池包加热,将消耗电池包部分能量同样会降低一部分整车续航,b)在环境与电池包温度都较低情况下,电池包本身放电能力不足,此时要给电池包加热,乘员仓空调加热,能提供的驱动力将受限,影响驾驶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能够确保车辆的驾驶性能并减少整车的续航里程下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避免充电桩中的电网电灌入电池包而导致的过充现象。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要减小整车能耗。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包括:
在车辆完成充电桩充电后且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与所述充电桩处于插接状态时,判断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值;
当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请求,同时控制电池包供电开关断开,以使得所述车辆的热管理***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获取所述充电桩的能量并用于加热所述电池包;
当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停止充电请求,以使得所述充电桩停止提供能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高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在车辆完成充电桩充电后保持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与所述充电桩处于插接状态的步骤之后、且在判断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值之前,所述电池保温控制方法,还包括:
开启保温周期计时并控制整车进入休眠状态;
每隔预设周期唤醒所述车辆的电池管理***;
在所述电池管理***唤醒后检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预设周期根据环境温度确定。
可选地,当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唤醒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热管理***;
根据所述热管理***的需求能耗和所述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计算总需求能耗;
将所述总需求能耗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通过所述充电桩和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热管理***和所述车辆上的低压器件提供能量。
可选地,所述总需求能耗不大于所述热管理***的需求能耗和所述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之和。
可选地,当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停止充电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是否达到时间阈值,若是,不再唤醒所述电池管理***直至下一次充电完成,否则,每隔预设周期唤醒所述车辆的电池管理***。
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包括:
车载充电机,与充电桩相连;
热管理***,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相连,且通过换热介质与车辆的电池包进行能量交换;
电池管理***,与所述车载充电机、所述热管理***和所述电池包均信号连接,用于在车辆完成充电桩充电后且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与所述充电桩处于插接状态,且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请求,同时控制电池包供电开关断开,以使得所述车辆的热管理***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获取所述充电桩的能量并用于加热所述电池包,所述电池管理***还用于当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停止充电请求,以使得所述充电桩停止提供能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高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电池管理***还用于在车辆完成充电桩充电后保持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与所述充电桩处于插接状态之后开启保温周期计时,每隔预设周期自唤醒,并在自唤醒后检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其中,所述预设周期根据环境温度确定。
可选地,所述电池管理***还用于在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唤醒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热管理***,并根据所述热管理***的需求能耗和所述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计算总需求能耗、将所述总需求能耗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通过所述充电桩和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热管理***和所述车辆上的低压器件提供能量,其中,所述总需求能耗不大于所述热管理***的需求能耗和所述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之和。
可选地,所述电池管理***还用于判断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是否达到时间阈值,并在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未达到所述时间阈值时每隔预设周期自唤醒、在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达到所述时间阈值时不再自唤醒直至下一次充电完成。
本发明可以利用电网供电对电池包进行保温,此功能旨在恶劣(极低温,极高温)环境长时间放置情况下维持电池包的温度,以确保车辆有一个较好的驾驶性能,减少整车的续航里程下降。
进一步地,上述过程中由于电池包供电开关是断开的,因此充电桩不会给电池包充电,从而避免充电桩中的电网电灌入电池包而导致的过充现象。
进一步地,本发明只在电池包有保温需求时才唤醒车载充电机和热管理***,结合前述的周期性唤醒电池管理***,减少了不必要的唤醒,极大地减小了整车能耗。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保温控制***与充电桩连接时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检测车辆的充电状态以及车辆的车载充电机20与充电桩10的插接状态。
步骤S20:判断车辆是否完成充电桩10充电且车载充电机20与充电桩10处于插接状态,若是进入步骤S30,表示该状态下车辆的交流充电枪一直插接于外部的充电桩10,无需刷卡激活;否则返回步骤S10进行检测。
步骤S30:检测车辆的电池包50的温度。
步骤S40:判断电池包50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值T1,若是进入步骤S50,否则返回步骤S30。
步骤S50:控制车载充电机20向充电桩10发送充电请求,同时控制电池包供电开关断开,以使得车辆的热管理***30通过车载充电机20获取充电桩10的能量并用于加热电池包50。当电池包供电开关断开后,车载充电机20不再向电池包50传送电能,此时车辆的热管理***30通过车载充电机20获取能量,用于加热电池包50。
步骤S60:判断电池包50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二预设值T2,若是进入步骤S70,否则返回步骤S50继续充电加热。
步骤S70:控制车载充电机20向充电桩10发送停止充电请求,以使得充电桩10停止提供能量,其中,第二预设值T2高于第一预设值T1。可选地,第一预设值T1为0℃,第二预设值T2为5℃。
本实施例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适用于车辆完成充电桩10充电后且保持车辆的车载充电机20与充电桩10处于插接状态的情形,此时若电池包50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T1就控制充电桩10为车辆的热管理***30提供能量直至电池包50温度达到第二预设值T2。因此本方案可以利用电网供电对电池包50进行保温,此功能旨在恶劣(极低温,极高温)环境长时间放置情况下维持电池包50的温度,以确保车辆有一个较好的驾驶性能,减少整车的续航里程下降。
进一步地,上述过程中由于电池包供电开关是断开的,因此充电桩10不会给电池包充电,从而避免充电桩10中的电网电灌入电池包而导致的过充现象。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22:开启保温周期计时并控制整车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S24:每隔预设周期唤醒车辆的电池管理***40,在电池管理***40唤醒后进入步骤S30检测电池包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取电池管理***40的内部定时器执行计时周期唤醒方案,在整车休眠后电池管理***40保持计时功能,在指定周期唤醒电池管理***40及相关***检测电池包温度变化,实现智能调节唤醒周期,减少了不必要的唤醒。可选地,预设周期根据环境温度确定。例如环境温度高唤醒周期设置长一些,因为电池包温度不会跟快降下去;环境温度低唤醒频率设置高一点,防止电池包温度降的过低(电池包与温差越大降温越快)。
如图2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之后包括:
在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T1时唤醒车载充电机20和热管理***30。
根据热管理***30的需求能耗和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计算总需求能耗。
将总需求能耗发送至充电桩10,以通过充电桩10和车载充电机20向热管理***30和车辆上的低压器件提供能量。
本实施例中只在电池包有保温需求时(即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阈值时)才唤醒车载充电机20和热管理***30,结合前述的周期性唤醒电池管理***40,减少了不必要的唤醒,极大地减小了整车能耗。
可选地,总需求能耗不大于热管理***30的需求能耗和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之和。当总需求能耗等于热管理***30的需求能耗和整车低压能耗之和时,控制车载充电机20将相应的能量分配至热管理***30和车辆的低压器件中,例如通过车辆的DC/DC转换器将电能供给车辆上当前唤醒的各个控制器。当总需求能耗小于热管理***30的需求能耗和整车低压能耗之和时(小于的值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这样可以保证电网供电不大于热管理***30能耗,避免多余电量回充给电池包。在充电桩10功率范围内,保温功能开启过程中不影响整车空调等娱乐设备使用。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70之后还包括:
步骤S80:判断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是否达到时间阈值t,若是,不再唤醒电池管理***40直至下一次充电完成,否则,每隔预设周期唤醒车辆的电池管理***40。这里的时间阈值t可以设置为24h或者1.5天等。
本实施例中,对整车充电完成后一定时间内进行电池包保温,超过该时间阈值t认为用车概率降低则不再进行周期唤醒,等待下次充电完成触发再次的保温周期。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保温控制***与充电桩连接时的结构框图。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电池保温控制***包括车载充电机20(OBC)、热管理***30和电池管理***40(BMS)。车载充电机20与充电桩10相连。热管理***30与车载充电机20相连,且通过换热介质与车辆的电池包进行能量交换,这里的换热介质可以是冷却液,热管理***30包括加热部件,用于给电池包冷却***中的冷却液提供热量。电池管理***40与车载充电机20、热管理***30和电池包均信号连接,用于在车辆完成充电桩10充电后车辆的车载充电机20与充电桩10处于插接状态,且车辆的电池包50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T1时,控制车载充电机20向充电桩10发送充电请求,同时控制电池包供电开关断开,以使得车辆的热管理***30通过车载充电机20获取充电桩10的能量并用于加热电池包。这里的电池包供电开关可以是设置于电池***配电盒(BUD)中的电池包主正/负极继电器,在其闭合时,才能对电池包进行充电,本发明中保持该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电池管理***40还用于当车辆的电池包50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T2时控制车载充电机20向充电桩10发送停止充电请求,以使得充电桩10停止提供能量。其中,第二预设值T2高于第一预设值T1。可选地,第一预设值T1为0℃,第二预设值T2为5℃。
本实施例的电池保温控制***利用电网供电对电池包进行保温,整个保温过程充电枪一直与充电桩10相连,在接收到充电指令时可以触发充电桩10的充电功能,无需刷卡激活。此功能旨在恶劣(极低温,极高温)环境长时间放置情况下维持电池包的温度,以确保车辆有一个较好的驾驶性能,减少整车的续航里程下降。
进一步地,上述过程中由于电池包供电开关是断开的,因此充电桩10不会给电池包50充电,从而避免充电桩10中的电网电灌入电池包而导致的过充现象。
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管理***40还用于在车辆完成充电桩10充电后保持车辆的车载充电机20与充电桩10处于插接状态之后开启保温周期计时,每隔预设周期自唤醒,并在自唤醒后检测电池包50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取电池管理***40的内部定时器执行计时周期唤醒方案,在整车休眠后电池管理***40保持计时功能。并且该电池管理***40具备自唤醒功能且能够周期自唤醒。在指定周期唤醒电池管理***40及相关***检测电池包50温度变化,实现智能调节唤醒周期,减少了不必要的唤醒。
可选地,预设周期根据环境温度确定。例如环境温度高唤醒周期设置长一些,因为电池包温度不会跟快降下去;环境温度低唤醒频率设置高一点,防止电池包温度降的过低(电池包与温差越大降温越快)。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管理***40还用于在电池包50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T1时唤醒车载充电机20和热管理***30,并根据热管理***30的需求能耗和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计算总需求能耗、将总需求能耗发送至充电桩10,以通过充电桩10和车载充电机20向热管理***30和车辆上的低压器件提供能量。
本实施例中只在电池包50有保温需求时(即电池包50的温度低于第一阈值时)才唤醒车载充电机20和热管理***30,结合前述的周期性唤醒电池管理***40,减少了不必要的唤醒,极大地减小了整车能耗。
可选地,总需求能耗不大于热管理***30的需求能耗和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之和。当总需求能耗等于热管理***30的需求能耗和整车低压能耗之和时,控制车载充电机20将相应的能量分配至热管理***30和车辆的低压器件中,例如车辆上当前唤醒的各个控制器中。当总需求能耗小于热管理***30的需求能耗和整车低压能耗之和时(小于的值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这样可以保证电网供电不大于热管理***30能耗,避免多余电量回充给电池包50。在充电桩10功率范围内,保温功能开启过程中不影响整车空调等娱乐设备使用。
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管理***40还用于判断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是否达到时间阈值t,并在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未达到时间阈值t时每隔预设周期自唤醒、在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达到时间阈值t时不再自唤醒直至下一次充电完成。这里的时间阈值t可以设置为24h或者1.5天等。
本实施例中,对整车充电完成后一定时间内进行电池包保温,超过该时间阈值t认为用车概率降低则不再进行周期唤醒,等待下次充电完成触发再次的保温周期。
可选地,电池保温控制***还可以设置功能开关,当功能开关开启后,电池管理***40在唤醒状态下持续判断电池包50的充电状态,当充电完成且保持插枪状态时开启电池保温周期计时,整车进入休眠状态,电池管理***40每隔预设周期(例如4个小时)自唤醒,并开始检测电池包50的温度。当电池包50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值T1时,电池保温功能不触发,BMS不唤醒其他控制器可直接进入休眠,此过程需要约10秒钟。当BMS判断电池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T1时,BMS会唤醒响应整车控制器,向热管理***30发送热管理请求开启电池保温,当电池温度达到第二预设值T2时加热停止,整车进入休眠状态,等待BMS再次唤醒判断电池温度,若此时保温功能周期计时大于等于时间阈值t(例如24小时),则BMS不再周期唤醒,等待下次充电完成触发再次的保温周期。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车辆完成充电桩充电后且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与所述充电桩处于插接状态时,判断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值;
当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请求,同时控制电池包供电开关断开,以使得所述车辆的热管理***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获取所述充电桩的能量并用于加热所述电池包;
当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停止充电请求,以使得所述充电桩停止提供能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高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完成充电桩充电后保持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与所述充电桩处于插接状态的步骤之后、且在判断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值之前,所述电池保温控制方法还包括:
开启保温周期计时并控制整车进入休眠状态;
每隔预设周期唤醒所述车辆的电池管理***;
在所述电池管理***唤醒后检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周期根据环境温度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唤醒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热管理***;
根据所述热管理***的需求能耗和所述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计算总需求能耗;
将所述总需求能耗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通过所述充电桩和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热管理***和所述车辆上的低压器件提供能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需求能耗不大于所述热管理***的需求能耗和所述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停止充电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是否达到时间阈值,若是,不再唤醒所述电池管理***直至下一次充电完成,否则,每隔预设周期唤醒所述车辆的电池管理***。
7.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充电机,与充电桩相连;
热管理***,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相连,且通过换热介质与车辆的电池包进行能量交换;
电池管理***,与所述车载充电机、所述热管理***和所述电池包均信号连接,用于在车辆完成充电桩充电后且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与所述充电桩处于插接状态,且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充电请求,同时控制电池包供电开关断开,以使得所述车辆的热管理***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获取所述充电桩的能量并用于加热所述电池包,所述电池管理***还用于当所述车辆的电池包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充电桩发送停止充电请求,以使得所述充电桩停止提供能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高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管理***还用于在车辆完成充电桩充电后保持所述车辆的车载充电机与所述充电桩处于插接状态之后开启保温周期计时,每隔预设周期自唤醒,并在自唤醒后检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其中,所述预设周期根据环境温度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管理***还用于在所述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唤醒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热管理***,并根据所述热管理***的需求能耗和所述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计算总需求能耗、将所述总需求能耗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通过所述充电桩和所述车载充电机向所述热管理***和所述车辆上的低压器件提供能量,其中,所述总需求能耗不大于所述热管理***的需求能耗和所述车辆的整车低压能耗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保温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管理***还用于判断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是否达到时间阈值,并在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未达到所述时间阈值时每隔预设周期自唤醒、在保温周期计时的时长达到所述时间阈值时不再自唤醒直至下一次充电完成。
CN202011134902.6A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控制*** Pending CN112319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4902.6A CN112319313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4902.6A CN112319313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控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9313A true CN112319313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11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4902.6A Pending CN112319313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控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931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6592A (zh) * 2021-06-17 2021-09-03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WO2021223717A1 (zh) * 2020-05-07 2021-11-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电池保温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4274823A (zh) * 2022-01-11 2022-04-0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能量管理***、方法和电动汽车
CN115848224A (zh) * 2022-11-30 2023-03-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电池的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1986A (zh) * 2004-05-26 2005-11-3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辆电池温度控制的方法和***
CN106207295A (zh) * 2016-08-19 2016-12-0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池***的充电方法、电池***和车辆
US20170217328A1 (en) * 2016-01-29 2017-08-0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ging and warming vehicle components
CN107627809A (zh) * 2017-07-31 2018-01-26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加热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09969040A (zh) * 2019-04-28 2019-07-05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及***
CN110015201A (zh) * 2018-01-31 2019-07-16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0281864A (zh) * 2019-06-28 2019-09-27 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池热管理***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1986A (zh) * 2004-05-26 2005-11-3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辆电池温度控制的方法和***
US20170217328A1 (en) * 2016-01-29 2017-08-0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ging and warming vehicle components
CN106207295A (zh) * 2016-08-19 2016-12-0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池***的充电方法、电池***和车辆
CN107627809A (zh) * 2017-07-31 2018-01-26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加热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10015201A (zh) * 2018-01-31 2019-07-16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09969040A (zh) * 2019-04-28 2019-07-05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充电加热控制方法及***
CN110281864A (zh) * 2019-06-28 2019-09-27 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的车载电池热管理***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思杨: "《新能源汽车概论》", 31 July 2017,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3717A1 (zh) * 2020-05-07 2021-11-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电池保温方法、***、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3346592A (zh) * 2021-06-17 2021-09-03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3346592B (zh) * 2021-06-17 2024-04-16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4274823A (zh) * 2022-01-11 2022-04-0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能量管理***、方法和电动汽车
CN115848224A (zh) * 2022-11-30 2023-03-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电池的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9313A (zh) 一种基于电网的电池保温控制方法及控制***
CN107404144B (zh) 太阳能电池***
US10179514B2 (en)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and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for electrically driven vehicle
CN113472885B (zh) 电池包远程预热控制方法及控制***
CN113147503B (zh) 一种电动车辆电源管理方法
CN112824139B (zh) 车辆的电池保温方法、***
US9455481B2 (en) Battery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CN114824580B (zh) 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1717065A (zh) 一种车辆电量补充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1376721A (zh) 基于闹钟模式的电动车蓄电池补电方法及***
CN112918320A (zh) 对电动新能源车辆低压蓄电池补电的方法和***
CN113043914B (zh) 电池加热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JP2002281687A (ja) 充電状態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13650531A (zh) 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自加热***及方法
CN114572060A (zh) 电池包热管理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0281808B (zh) 一种基于电池温度与健康状态的v2g安全控制方法及***
CN115782695A (zh)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的加热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CN112977064A (zh) 低压蓄电池低电量充电控制***及控制方法
CN112721740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离线预热控制方法
CN114103730A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6373691A (zh) 一种插枪保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CN116476693B (zh) 一种汽车电池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5848224A (zh) 用于调节电池的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6706338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低温加热控制方法
CN115042656A (zh) 电动车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