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8187A - 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8187A
CN112308187A CN202011185339.5A CN202011185339A CN112308187A CN 112308187 A CN112308187 A CN 112308187A CN 202011185339 A CN202011185339 A CN 202011185339A CN 112308187 A CN112308187 A CN 112308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fusion
electronic health
application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53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恒
陈三玲
张凡
吴作栋
杨秋芬
张丽
徐奎东
沈欢
潘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NDERS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NDERS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NDERS INFOR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NDERS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853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81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8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8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其方法包括:获取电子健康码;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本发明无需用户携带实体卡,简单便捷,成本低,完成多个二维码的互通对接,实现一码通用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移动互联网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居民电子健康码(简称健康卡)是卫健委为城乡居民设计的全国统一标准的就诊服务卡,用于记录居民身份信息、健康档案信息、医院就诊信息等。健康卡可以提供病人的完整电子病历,包括血型、既往病史等信息,帮助患者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节约看病费用;而其他功能卡(例如社保卡,银行卡)用于费用结算和支付凭证,两者的职能不完全重叠。但居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两卡用途不尽相同,造成需要在不同服务需求、不同服务场景下单独使用,操作繁琐,不够便利。
因此,由于目前具备医疗健康领域的基础信息及管理平台,基于基础平台之上的互联网应用相对欠缺,特别是电子健康码互联网应用,使用场景多,百姓关注度高,若不能丰富线上应用,将导致市民对电子健康码的感知度低,无法感知健康卡的实用性。
而且在这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一地一标准,一平台一码、互不通用”的壁垒。居民需要注册申请多种二维码体验对应的服务,这样,不方便居民使用,也因为不同二维码的管理维护,会极大的增加工作量和成本,同时效率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也不方便业务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实现无需用户携带实体卡,简单便捷,成本低,完成多个二维码的互通对接,实现一码通用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电子健康码;
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电子健康码包括步骤:
获取健康码获取请求;
将所述健康码获取发送至融合应用组件,由所述融合应用组件生成对应的电子健康码。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包括步骤:
向目标机构发送账户融合请求;所述目标机构包括医保机构、金融机构、商保机构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若所述目标机构允许授权则从目标机构处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包括步骤:
将所述融合标识添加至所述电子健康码的扩展字段中;
根据完成添加所述融合标识码的电子健康码生成所述融合应用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电子健康码;
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扫描所述融合应用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生成交易请求以便进行费用支付。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所述融合应用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生成交易请求以便进行费用支付包括步骤:
通过二维码识读终端扫描所述融合应用码,对所述融合应用码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根据所述融合应用码的融合标识获取关联的唯一标识号码,根据所述关联的唯一标识号码生成交易请求。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包括步骤:
将所述融合标识添加至所述电子健康码的扩展字段中;
根据完成添加所述融合标识码的电子健康码生成所述融合应用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包括:
健康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健康码;
协议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多码融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进一步的,所述多码融合模块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融合标识添加至所述电子健康码的扩展字段中;
融合单元,用于根据完成添加所述融合标识码的电子健康码生成所述融合应用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融合应用码的使用***,包括:
健康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健康码;
协议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多码融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处理模块,用于扫描所述融合应用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生成交易请求以便进行费用支付。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能够无需用户携带实体卡,简单便捷,成本低,完成多个二维码的互通对接,实现一码通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以电子健康卡融合医保局签发的医保电子凭证生成融合应用码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以电子健康卡融合医保局签发的医保电子凭证生成融合应用码进行融合码解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包括:
S100获取电子健康码;
S200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S300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S400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具体的,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即为本发明的融合应用码,融合应用码的二维码数据格式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751283210000061
Figure BDA0002751283210000071
表1、融合应用码的数据格式
电子健康码生成后,通过请求医保、金融、商保等机构获得居民账户的唯一标识号码,唯一标识号码可以是个人渠道授权码(或金融账户协议号、医保电子凭证ID、商保电子凭证ID),也可以是用户唯一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信息),融合应用组件将电子健康码与医保、金融、商保等机构的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
出于安全保护考虑,唯一标识号码仅在融合应用组件中存储,仅用于完成融合应用中的支付、结算、信息处理,不向任何第三方暴露此信息。融合应用组件采用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手段保证唯一标识号码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子健康码和其他平台发布的二维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应用码,无需用户携带实体卡,简单便捷,成本低。多码合一全面完成互通对接,深度融合,实现了“电子健康码+支付码”等看病就医、费用结算的一码通用。通过融合应用码可以完成扫码挂号、就诊、取药、查报告和结算等全流程医院就诊服务,实现了一码在手通用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包括:
S110获取健康码获取请求;
S120将所述健康码获取发送至融合应用组件,由所述融合应用组件生成对应的电子健康码;
S210向目标机构发送账户融合请求;所述目标机构包括医保机构、金融机构、商保机构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S220若所述目标机构允许授权则从目标机构处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S300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S410将所述融合标识添加至所述电子健康码的扩展字段中;
S420根据完成添加所述融合标识码的电子健康码生成所述融合应用码。
具体的,在医保卡和电子健康码融合的场景中,分为两部分总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注册开通融合应用,第二个步骤是生成融合应用码。其中,注册开通融合应用的主要流程如下图2所示:
1)用户打开电子健康码客户端应用软件,请求开启融合应用;
2)用户在电子健康码客户端应用软件中发起医保、金融机构等账户的关联请求;
3)融合应用组件提交信息请求向医保、金融机构等发送融合请求,获取医保、商保、金融机构授权信息或者用户唯一身份信息,即唯一标识号码。在此过程中,根据需要激活或开通医保、商保、金融账户。
4)融合应用组件完成账号关联,并将结果通知给业务***。
通过上述方式注册开通融合应用后,即完成第一个步骤后,就可以参照下图3所示生成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也就是生成融合应用码。生成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用户通过电子健康码客户端应用软件(含区域健康APP或医院线上终端) 申请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
2)实名认证***核实用户身份信息,融合应用组件验证电子健康码,确认用户身份并向融合应用组件请求生成融合标识;
3)融合应用组件生成融合标识,并返回至电子健康码管理信息***;
4)电子健康码管理信息***根据融合标识生成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
5)电子健康码管理信息***将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返回电子健康码客户端应用软件。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子健康码和其他平台发布的二维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应用码,无需用户携带实体卡,简单便捷,成本低。多码合一全面完成互通对接,深度融合,实现了“电子健康码+支付码”等看病就医、费用结算的一码通用。通过融合应用码可以完成扫码挂号、就诊、取药、查报告和结算等全流程医院就诊服务,实现了一码在手通用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包括:
S100获取电子健康码;
S200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S300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S400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S500扫描所述融合应用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生成交易请求以便进行费用支付。
具体的,如图4所示,融合应用组件与电子健康码管理信息***对接,获取电子健康码账户信息,基于电子健康码主索引ID生成融合标识。
如图5所示,融合应用组件与地方医保电子凭证业务中台进行对接,医保电子凭证业务中台在国家、省两级部署,省级电子凭证业务中台具备电子凭证二维码的生成、解码、验证等能力,电子凭证二维码仅由发码方负责解码,跨省应用时通过医保局信息平台交换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子健康码和其他平台发布的二维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应用码,无需用户携带实体卡,简单便捷,成本低。多码合一全面完成互通对接,深度融合,实现了“电子健康码+支付码”等看病就医、费用结算的一码通用。通过融合应用码可以完成扫码挂号、就诊、取药、查报告和结算等全流程医院就诊服务,实现了一码在手通用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包括:
S100获取电子健康码;
S200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S300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S400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S510通过二维码识读终端扫描所述融合应用码,对所述融合应用码进行验证;
S520若验证通过,根据所述融合应用码的融合标识获取关联的唯一标识号码,根据所述关联的唯一标识号码生成交易请求。
具体的,生成融合应用码的方式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生成融合应用码后,需要进行扫码使用。扫码使用分为两部分总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线下就诊验码,第二个步骤是生成费用结算。其中,线下就诊验码如图6 所示,线下就诊验码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用户在线下医疗卫生机构出示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识读终端识读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或用户在线上通过应用请求业务;
2)融合应用组件请求电子健康码管理信息***进行电子健康码验证;
3)验证结果由融合应用组件通知用户。
第一种场景下:假如,金融账户协议号的来源是医保电子凭证***,则医保结算流程如图7所示,医保结算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用户出示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终端业务***调起融合应用识读SDK读取用户的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并提交融合应用组件;
2)融合应用组件对提交的二维码进行验证,验证失败直接返回验证结果,如果验证成功则获取关联医保电子凭证ID,医保电子凭证***验证授权并进行预结算处理,结算处理并返回结算结果给融合应用组件;
3)融合应用组件将结算结果返回识读SDK,识读SDK返回终端业务***,终端根据返回结果继续业务处理。
第二种场景下:假如,金融账户协议号的来源是金融支付账户***,则金融支付流程如图8所示,使用融合应用进行费用支付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用户出示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终端业务***调起融合应用识读SDK读取用户的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并提交融合应用组件;
2)融合应用组件对提交的二维码进行验证,验证失败直接返回验证结果,如果验证成功则获取支付签约信息和电子健康码ID,融合应用组件使用电子健康码ID获取医院处方明细,使用支付签约授权进行统一支付;金融支付账户***进行授权校验并返回支付结果给融合应用组件;
3)融合应用组件将结算结果返回识读SDK,识读SDK返回终端业务***,终端根据返回结果继续业务处理。
第三种场景下:假如,金融账户协议号的来源是商保支付账户***,则商保支付流程如图9所示,使用融合应用进行商保支付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用户出示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终端业务***调起融合应用识读SDK读取用户的电子健康码(含融合标识),并提交融合应用组件;
2)融合应用组件对提交的二维码进行验证,验证失败直接返回验证结果,如果验证成功则获取商保结算码授权ID和电子健康码ID,融合应用组件使用电子健康码ID获取医院处方明细,使用商保结算码授权ID进行统一结算;商保支付结算***验证授权并返回结算信息给融合应用组件,其中,融合应用组件与商保支付结算***的交互如图10所示,融合应用组件与商保支付结算***进行对接,完成商保理赔费用的线上结算。
3)融合应用组件将结算结果返回识读SDK,识读SDK返回终端业务***,终端根据返回结果继续业务处理。
综上所述,电子健康卡(也就是电子健康码)融合应用总体流程如下图11 所示:融合应用采用标记化技术方案,由融合应用组件作为标记服务提供方。融合应用组件即是标记化***,负责产生、维护标记,并负责管理标记请求方。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子健康码和其他平台发布的二维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应用码,无需用户携带实体卡,简单便捷,成本低。多码合一全面完成互通对接,深度融合,实现了“电子健康码+支付码”等看病就医、费用结算的一码通用。通过融合应用码可以完成扫码挂号、就诊、取药、查报告和结算等全流程医院就诊服务,实现了一码在手通用的目的。
多码融合应用融合标记的两种技术实现方式包括两种:
方式一、根据其他卡唯一ID生成融合标记和验证使用
根据其他卡唯一ID生成融合标记,如图12所示,以电子健康码融合医保局签发的医保电子凭证也就是本发明个人渠道授权码之一为例(备注:医保电子凭证ID的生成规则由医保电子凭证业务中台自行制定)。
1.1、用户在移动端申请融合应用;
1.2、电子健康码管理***根据用户实名身份信息生成电子健康码;
1.3、电子健康码管理***请求融合标记;
1.4、医保电子凭证业务中台收到请求核实用户身份信息及渠道;
1.5、医保电子凭证业务中台返回医保电子凭证唯一ID;
1.6、电子健康码管理***在电子健康码的二维码扩展字段中写入医保电子凭证ID;
1.7、用户展示融合应用码就医。
延续上述示例,根据其他卡唯一ID生成融合应用码后的验证使用流程如图 13所示:
2.1、用户在医院出示融合应用码就医(医保结算业务场景);
2.2、院内业务***转发二维码数据到电子健康码管理***;
2.3、电子健康码管理***解析融合应用码,并根据医保电子凭证ID请求解码;
2.4、医保电子凭证业务中台核实用户身份信息及渠道,并解码返回解析结果;
2.5、电子健康码管理***接收并转发医保电子凭证解析结果给院内业务***;
2.6、院内业务***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方式二、根据用户唯一身份信息生成融合标记:
融合标记是标识用户唯一性的信息,通过融合标记关联用户的电子健康卡、医保电子凭证、电子银行卡等不同类型账户。
融合标记采用以下表达式生成:融合标记=融合标记生成函数(融合标记生成因子)。
融合标记生成函数为散列算法(SM3),融合标记标识号为32字节。融合标记生成因子采用uft-8编码格式,采用以下表达式生成:
融合标记生成因子=证件类型代码+证件号+姓名
融合标记示例:
24F08FD73E935DCB2A1FEAA058AEE4FB8CF331EF3737D879206008D99 313FB13
其中:
——证件号码:居民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证件类型:在WS364.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第3部分:人口学及社会经济学特征;证件类型包括但是不限于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护照,军官证,驾驶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出生医学证明和其他法定有效证件。
——姓名:居民姓名。有居民身份证的以居民身份证为准。
生成融合码的技术原理:根据电子健康卡管理***生成的用户唯一ID,实现医保账户、金融账户的互认和关联绑定。
解析融合码的技术原理:用户出示融合码就医时,由电子健康卡管理***通过用户唯一ID去请求查询医保、金融***,关联绑定医保账户、金融账户,实现医保结算、金融支付服务。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包括:
健康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健康码;
协议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多码融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多码融合模块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融合标识添加至所述电子健康码的扩展字段中;
融合单元,用于根据完成添加所述融合标识码的电子健康码生成所述融合应用码。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融合应用码的使用***,包括:
健康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健康码;
协议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多码融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处理模块,用于扫描所述融合应用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生成交易请求以便进行费用支付。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装置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程序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程序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电子健康码;
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子健康码包括步骤:
获取健康码获取请求;
将所述健康码获取发送至融合应用组件,由所述融合应用组件生成对应的电子健康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包括步骤:
向目标机构发送账户融合请求;所述目标机构包括医保机构、金融机构、商保机构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若所述目标机构允许授权则从目标机构处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包括步骤:
将所述融合标识添加至所述电子健康码的扩展字段中;
根据完成添加所述融合标识码的电子健康码生成所述融合应用码。
5.一种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电子健康码;
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扫描所述融合应用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生成交易请求以便进行费用支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所述融合应用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生成交易请求以便进行费用支付包括步骤:
通过二维码识读终端扫描所述融合应用码,对所述融合应用码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根据所述融合应用码的融合标识获取关联的唯一标识号码,根据所述关联的唯一标识号码生成交易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包括步骤:
将所述融合标识添加至所述电子健康码的扩展字段中;
根据完成添加所述融合标识码的电子健康码生成所述融合应用码。
8.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
健康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健康码;
协议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多码融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码融合的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码融合模块包括:
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融合标识添加至所述电子健康码的扩展字段中;
融合单元,用于根据完成添加所述融合标识码的电子健康码生成所述融合应用码。
10.一种融合应用码的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健康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健康码;
协议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居民的唯一标识号码;
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健康码与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进行关联绑定生成融合标识;
多码融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健康码和融合标识生成融合应用码;
处理模块,用于扫描所述融合应用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生成交易请求以便进行费用支付。
CN202011185339.5A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2308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5339.5A CN112308187A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5339.5A CN112308187A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8187A true CN112308187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30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5339.5A Pending CN112308187A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818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401A (zh) * 2021-07-09 2021-10-22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444860A (zh) * 2021-12-24 2022-05-06 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码通行方法及终端
WO2022199293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生成和核验
CN115238848A (zh) * 2022-09-21 2022-10-25 湖南会成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标签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830A (zh) * 2014-09-26 2015-01-14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700142A (zh) * 2015-03-24 2015-06-10 刘霁中 虹膜二维码
CN106897341A (zh) * 2016-07-08 2017-06-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二维码信息查询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
CN110222799A (zh) * 2019-04-28 2019-09-10 新大陆(福建)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两级凭证方法及凭证机构的应用***
CN111477291A (zh) * 2020-04-27 2020-07-31 湖北蚂蚁云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居民电子健康卡综合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830A (zh) * 2014-09-26 2015-01-14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700142A (zh) * 2015-03-24 2015-06-10 刘霁中 虹膜二维码
CN106897341A (zh) * 2016-07-08 2017-06-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二维码信息查询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
CN110222799A (zh) * 2019-04-28 2019-09-10 新大陆(福建)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两级凭证方法及凭证机构的应用***
CN111477291A (zh) * 2020-04-27 2020-07-31 湖北蚂蚁云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居民电子健康卡综合应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293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生成和核验
CN113539401A (zh) * 2021-07-09 2021-10-22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444860A (zh) * 2021-12-24 2022-05-06 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码通行方法及终端
CN115238848A (zh) * 2022-09-21 2022-10-25 湖南会成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标签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08187A (zh) 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
AU2009201395B2 (en) Mobile account authentication service
US20110270751A1 (en) Electronic commerce system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trusted session
US20040204960A1 (en) Method for reducing fraud in healthcare programs using a smart card
US2012021555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validating and verifying health care transactions
CA289536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user identities in networked computer systems
WO2007044500A2 (en) Transactional services
US20080319794A1 (en) Health information services using phone
TW202022739A (zh) 支付方法、裝置及設備
WO2005024645A1 (ja) 情報処理サーバ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KR20100045059A (ko) 결제계좌와 연계된 복수의 가맹점카드 별 가상계좌 운영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CN105184046A (zh) 基于电子检查单的检查机构自动匹配方法和网络医院平台
JP2017134663A (ja) 電子契約の破棄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8004077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verification
US2012030564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ligibility of a Card Holder at a Point of Service
RU117198U1 (ru) Система доверенного юридически значимого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документооборота
GB2594785A (en) Deposit Token Service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KR20160124469A (ko) 온라인 등록금 카드 납부 시스템 및 그 처리 방법
JP2019133224A (ja) 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JP2004126865A (ja) サービス提供情報管理方法、センタ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並びにサービス提供情報管理用icカード
KR100854342B1 (ko) 주민등록증 사진 이미지를 이용한 고객 인증 방법 및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프로그램 기록매체
World Bank Moldova Mobile ID Case Study
KR20230112460A (ko) 신청자 맞춤 방식의 증명서 발급 중개 시스템
TW202238419A (zh) 身分驗證系統
AU2020200126A1 (en) A Four Party System for Verifying Personal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