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2778A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2778A
CN112302778A CN202011008421.0A CN202011008421A CN112302778A CN 112302778 A CN112302778 A CN 112302778A CN 202011008421 A CN202011008421 A CN 202011008421A CN 112302778 A CN112302778 A CN 112302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heat dissipation
heat
interfac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84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睿
张中亚
瞿爱敬
王伟民
汪毛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0084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27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2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2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3/00Liquid cooling
    • F01P3/18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5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lo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the electric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4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涉及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包括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发动机回路;用于冷却电驱动***的电机回路;一散热器,其分割为散热相互独立的:第一散热区,其与发动机回路连通;第二散热区,其与电机回路连通;第三散热区,其被配置为可选择地与发动机回路或电机回路连通。本发明中的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既能满足同时对发动机和电驱动***进行散热的需求,又很好地兼顾了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是电动汽车中具有产业化和市场化前景的车型,其驱动***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驱动***组成。其既发挥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以发挥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
但是与此同时,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既要关注发动机的散热需求,又要保证电机及其控制***的散热能力。然而混合动力汽车机舱既要布置发动机,又要布置电驱动***,导致前端机舱的空间非常紧凑,留给前端模块的布置空间会更少。而且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前端模块又需增加电驱动***的散热器,难以保证发动机散热能力的同时又兼顾电驱动***的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同时对发动机和电驱动***进行散热的需求,又很好地兼顾了散热性能的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包括:
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发动机回路;
用于冷却电驱动***的电机回路;
一散热器,其分割为散热相互独立的:
-第一散热区,其与所述发动机回路连通;
-第二散热区,其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
-第三散热区,其被配置为可选择地与所述发动机回路或电机回路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
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其包括,
-第一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一散热区的进口和发动机回路的发动机回水管路连通;
-第二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二散热区的进口和电机回路的电机回水管路连通;
-第三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三散热区的进口连通;
散热器出口三通水阀,其包括,
-第四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一散热区的出口和发动机回路的发动机进水管路连通;
-第五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二散热区的出口和电机回路的电机进水管路连通;
-第六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三散热区的出口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支路,所述第一热交换支路上设有蒸发器。
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电池***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第二热交换支路;
所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用于耦合所述第二热交换支路和电池***回路、且使所述第二热交换支路和电池***回路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
第一流道,其与所述第二热交换支路串联;
第二流道,其与所述电池***回路串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还包括暖风***回路,所述暖风***回路包括:
暖风芯体;
暖风进水管路,其与所述暖风芯体的进口相连,且所述暖风进水管路上设有暖风水泵和水加热器;
暖风回水管路,其与所述暖风芯体的出口相连;
四通水阀,其包括第七接口、第八接口、第九接口和第十接口,所述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分别与所述暖风进水管路和暖风回水管路相连,所述第九接口和第十接口分别与所述发动机进水管路和发动机回水管路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散热区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区和第二散热区。
与此同时,本发明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同时对发动机和电驱动***进行散热的需求,又很好地兼顾了散热性能的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上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动机行驶工况下,使第三散热区与所述发动机回路连通,通过第一散热区和第三散热区联合为所述发动机散热;
在纯电动行驶工况下,根据电驱动***的水温和对应的阈值,以确定是通过第二散热区为所述电驱动***散热,或使第三散热区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通过第二散热区和第三散热区联合为所述电驱动***散热。
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油电混合动力行驶工况下,分别通过第一散热区和第二散热区为所述发动机和电驱动***散热;
同时,根据发动机和电驱动***的水温和对应的阈值,以确定第三散热区与所述发动机回路连通、或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发动机和电驱动***的水温和对应的阈值,以确定第三散热区与所述发动机回路连通、或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包括:
当发动机和电驱动***的水温均未超过对应的阈值时,或仅发动机的水温超过对应的阈值时,所述第三散热区与所述发动机回路连通;
当仅电驱动***的水温超过对应的阈值时,所述第三散热区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中的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仅仅布置了一个散热器,通过将该散热器进行分区,以满足同时对发动机和电驱动***进行散热的需求。此外,针对发动机行驶工况和纯电动行驶工况,又可以将第三散热区与第一散热区或第二散热区进行联合,来对发动机或电驱动***进行散热,从而很好地兼顾了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散热器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四通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纯电行驶工况下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动机行驶工况下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中:10-发动机,11-发动机水泵,12-第一膨胀水壶,20-电驱动***,21-电机水泵,30-散热器,31-第一散热区,32-第二散热区,33-第三散热区,34-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34a-第一接口,34b-第二接口,34c-第三接口,35-散热器出口三通水阀,35a-第四接口,35b-第五接口,35c-第六接口,40-压缩机,41-冷凝器,42-蒸发器电磁膨胀阀,43-蒸发器,44-换热器电磁膨胀阀,45-换热器,50-电池,51-电池水泵,52-第二膨胀水壶,60-电子风扇,70-暖风芯体,71-四通水阀,71a-第七接口,71b-第八接口,71c-第九接口,71d-第十接口,72-暖风水泵,73-水加热器,80-空调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其包括发动机回路、电机回路和一散热器。
其中,发动机回路主要用于冷却发动机,发动机回路包括发动机10、发动机水泵11、并联在发动机水泵11上的第一膨胀水壶12、以及用于连通发动机回路中各个零部件的管路,在管路中循环流动有冷却介质,比如防冻液。
电机回路主要用于冷却电驱动***(包括电机和电控***),电机回路包括电驱动***20、电机水泵21、以及用于连通电机回路中各个零部件的管路,可以理解的是,管路中也循环流动有冷却介质,比如防冻液。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仅包括一个散热器30,参见图2所示,该散热器30按照功能被分割成了散热相互独立的第一散热区31、第二散热区32和第三散热区33。
其中,第一散热区31与发动机回路连通,用于对发动机回路中的防冻液进行散热。第二散热区32与电机回路连通,用于对电机回路中的防冻液进行散热。第三散热区33作为一个公用的散热区,其被配置为可选择地与发动机回路或电机回路连通。也就是说,当发动机回路或电机回路中的一个更需要散热时,第三散热区33将会与其连通,以与第一散热区或第二散热区联合来进行散热。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当处于油电混合动力行驶工况下,需要同时对发动机和电驱动***进行散热。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设置两个散热器,分别为发动机和电驱动***进行散热。但是由于空间的限制,会大大影响单个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但是在本申请中,仅仅布置了一个散热器,通过将该散热器进行分区,以满足同时对发动机和电驱动***进行散热的需求。此外,针对发动机行驶工况和纯电动行驶工况,又可以将第三散热区与第一散热区或第二散热区进行联合,来对发动机或电驱动***进行散热,从而很好地兼顾了散热性能。
作为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为了实现散热器30与发动机回路和电机回路的连通或截止,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30包括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34和散热器出口三通水阀35。
其中,参见图2所示,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34包括第一接口34a、第二接口34b和第三接口34c。第一接口34a用于与发动机回路的发动机回水管路连通。第二接口34b用于与电机回路的电机回水管路连通。第三接口34c用于与第三散热区33的进口连通。
散热器出口三通水阀35包括第四接口35a、第五接口35b和第六接口35c。第四接口35a用于与发动机回路的发动机进水管路连通。第五接口35b用于与电机回路的电机进水管路连通。第六接口35c用于与第三散热区33的出口连通。
具体而言,发动机回路中发动机10在运行过程中与防冻液进行热交换,对其加热。发动机水泵11可对防冻液流量进行调节,且驱动防冻液流向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34。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34在车辆控制***未发出相应信号时,默认为发动机行驶工况,其第一接口34a和第三接口34c连通。车辆控制***发出相应信号后,调整为纯电动行驶工况,若电驱动***的水温未超过设定的阈值,则保持第一接口34a和第三接口34c连通,若电驱动***的水温超过设定的阈值,则使第二接口34b和第三接口34c连通。
散热器30可与外界空气进行换热,冷却被加热后的防冻液。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区31、第二散热区32和第三散热区33并排设置,其中第三散热区33位于第一散热区31和第二散热区32之间。第一散热区31的进口用于与第一接口34a连通,第二散热区32的进口用于与第二接口34b连通,第三散热区33的进口用于与第三接口34c连通。同时,第一散热区31的出口用于与第四接口35a连通,第二散热区32的出口用于与第五接口35b连通,第三散热区33的出口用于与第六接口35c连通。
散热器出口三通水阀35在车辆控制***未发出相应信号时,默认为发动机行驶工况,其第四接口35a和第六接口35c连通。车辆控制***发出相应信号后,调整为纯电动行驶工况,若电驱动***的水温未超过设定的阈值,则保持第四接口35a和第六接口35c连通,若电驱动***的水温超过设定的阈值,则使第五接口35b和第六接口35c连通。
电机水泵21可对防冻液流量进行调节,且驱动防冻液流向电驱动***20,与其进行热交换。
从而,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34和散热器出口三通水阀35,以及相应的连接关系。实现了散热器30可针对不同的工况来进行相应的组合:在发动机行驶工况下,使第三散热区33与发动机回路连通,通过第一散热区31和第三散热区33联合为发动机10散热;在纯电动行驶工况下,若电驱动***的水温超过设定的阈值,则使第三散热区33与电机回路连通,通过第二散热区32和第三散热区33联合为电驱动***20散热。从而满足了根据整车使用过程中不同的驱动方式,合理分配散热器给发动机和电驱动***进行散热。
由于发动机和电机同时驱动的频率较低,其在发动机工况和纯电动工况下使用的更频繁。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散热区33的尺寸会大于第一散热区31和第二散热区32的尺寸,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40和冷凝器41。压缩机40可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凝器41可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液化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制冷剂***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支路和第二热交换支路,第一热交换支路上设有蒸发器电磁膨胀阀42和蒸发器43。蒸发器43可与乘员舱进风进行热交换,将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态制冷剂转化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同时对乘员舱进风进行冷却。第二热交换支路上设有换热器电磁膨胀阀44,蒸发器电磁膨胀阀42和换热器电磁膨胀阀44可通过节流将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转换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态制冷剂。
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电池***回路,以及用于耦合第二热交换支路和电池***回路、且使第二热交换支路和电池***回路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45。优选地,换热器可以是板式换热器。
具体而言,换热器45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热交换支路串联,第二流道与所述电池***回路串联。第一流道内部流通制冷剂,第二流道内部流通防冻液,通过制冷剂与电池***回路中防冻液进行热交换,将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态制冷剂转化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同时将电池回路中防冻液进行冷却。
电池***回路包括电池50、电池水泵51、并联在电池水泵51上的第二膨胀水壶52、以及用于连通电池***回路中各个零部件的管路。电池水泵51可调节电池***回路内的防冻液流量,电池50为整车提供能量,同时与防冻液进行热交换,控制电池内电芯的温度,其中,本实施例中还在电池50的两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来采集电池50的温度。
优选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电子风扇60,电子风扇60位于车辆机舱前端,处于散热器30和发动机10之间,其用于增加冷凝器41和散热器30的外部进风量。
进一步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还包括暖风***回路,暖风***回路包括暖风芯体70、暖风进水管路、暖风回水管路和四通水阀71。
其中,暖风回水管路与所述暖风芯体的出口相连。暖风进水管路与暖风芯体70的进口相连,暖风进水管路上设有暖风水泵72和水加热器73。暖风芯体70可与乘员舱进风进行热交换,加热乘员舱进风的同时对防冻液进行冷却。暖风水泵72可对防冻液流量进行调节,且驱动防冻液流向水加热器73,水加热器73可使用电能对防冻液进行加热,并通过在水加热器73的一端设置温度传感器T来控制温度。
参见图3所示,四通水阀71包括第七接口71a、第八接口71b、第九接口71c和第十接口71d,第七接口71a和第八接口71b分别与暖风进水管路和暖风回水管路相连,第九接口71c和第十接口71d分别与发动机进水管路和发动机回水管路相连。在车辆控制***未发出相应信号时,第七接口71a和第八接口71b连通,第九接口71c和第十接口71d连通。当车辆控制***发出相应信号后,切换为第八接口71b和第九接口71c连通,第七接口71a和第十接口71d连通。可以理解的是,通常在发动机行驶工况下,才会有将暖风回水管路接入的需求。
一些实施例中,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空调箱80,空调箱80用于收容暖风芯体70和蒸发器43,且空调箱80内还设有鼓风机和风门机构,空调箱80可通过调节内部鼓风机的转速和风门机构的角度,以控制乘员舱进风流经蒸发器43和暖风芯体70的风量。
下面以两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4所示(粗线显示接入回路的零部件),在高温且纯电行驶工况下(此时电驱动***的水温超过了设定的阈值),通过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34和散热器出口三通水阀35的流向调节,使用第二散热区32和第三散热区33对电驱动***20进行冷却。同时乘员舱和电池50处于制冷状态。电机水泵21驱动防冻液流经电驱动***20,与其进行热交换,降低电驱动***20的温度,同时防冻液温度升高。此时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34的第二接口34b和第三接口34c连通,散热器出口三通水阀35的第五接口35b和第六接口35c连通,加热后的防冻液可以分两路流进第二散热区32和第三散热区33,第二散热区32和第三散热区33与外界空气进行散热,降低防冻液的温度。降温后的防冻液又回到电机水泵7,形成一个循环。
此时乘员舱和电池20都有制冷需求,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40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经冷凝器41,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变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并且分两路流向蒸发器电磁膨胀阀42和换热器电磁膨胀阀44,蒸发器电磁膨胀阀42和换热器电磁膨胀阀44都处于开启状态,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电磁膨胀阀的节流作用,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态制冷剂。其中流向蒸发器43的低温低压气液混合态制冷剂,与乘员舱进风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经蒸发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而乘员舱进风被冷却。另外一路流向换热器45的低温低压气液混合态制冷剂,与电池***回路中的防冻液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经蒸发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而防冻液被冷却。两路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合流后到达压缩机40的进口,形成一个循环。
同时,电池水泵51驱动防冻液流经换热器45,与其进行热交换,降低防冻液的温度,随后流经电池50,再与其进行热交换,降低电池温度,防冻液温度升高,最后抵达电池水泵51的入口,形成一个循环。
参见图5所示,在高温且发动机行驶工况下,通过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34和散热器出口三通水阀35的流向调节,使用第一散热区31和第三散热区33对发动机10进行冷却。同时乘员舱处于制冷状态。发动机水泵11驱动防冻液流经发动机10,与其进行热交换,降低发动机10的温度,同时防冻液温度升高。此时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34的第一接口34a和第三接口34c连通,散热器出口三通水阀35的第四接口35a和第六接口35c连通,加热后的防冻液可以分两路流进第一散热区31和第三散热区33,第二散热区31和第三散热区33与外界空气进行散热,降低防冻液的温度。降温后的防冻液又回到发动机水泵11,形成一个循环。
此时乘员舱也有制冷需求,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40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流经冷凝器41,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变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并且流向蒸发器电磁膨胀阀42,蒸发器电磁膨胀阀42处于开启状态,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电磁膨胀阀的节流作用,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态制冷剂。流向蒸发器43的低温低压气液混合态制冷剂,与乘员舱进风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经蒸发吸热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而乘员舱进风被冷却。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流经蒸发器43后到达压缩机40的进口,形成一个循环。
与之对应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动机行驶工况下,使第三散热区33与发动机回路连通,通过第一散热区31和第三散热区33联合为发动机10散热。
在纯电动行驶工况下,根据电驱动***的水温和对应的阈值,以确定是通过第二散热区32为所述电驱动***散热,或使第三散热区33与电机回路连通,通过第二散热区32和第三散热区33联合为电驱动***20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发动机的水温较高,通常默认情况是第三散热区33与发动机回路连通,为发动机散热。在纯电动行驶工况下,若电驱动***的水温较低,还是保持第三散热区33与发动机回路连通,当电驱动***的水温过高时,才会使第三散热区33与电机回路连通。比如可以给电驱动***的水温设定一个阈值,当超过该阈值时,第三散热区33才会与电机回路连通。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油电混合动力行驶工况下,分别通过第一散热区31和第二散热区32为发动机10和电驱动***20散热。
同时,根据发动机10和电驱动***20的水温和对应的阈值,以确定第三散热区30与发动机回路连通、或与电机回路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当发动机10和电驱动***20的水温均未超过对应的阈值时,第三散热区33默认与发动机回路连通。且当仅发动机10的水温超过对应的阈值时,第三散热区33也与发动机回路连通。因为此时发动机10相对于电驱动***20更需要散热,更应将第三散热区33接入发动机回路。
当仅电驱动***的水温超过对应的阈值时,所述第三散热区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此时电驱动***20相对于发动机10更需要散热,故将第三散热区33接入电机回路。
通常来说不会出现发动机和电驱动***的水温均超过对应的阈值的情形,若出现,则发动机或电机会通过限扭矩或限转速来控制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将该散热器进行分区,以满足同时对发动机和电驱动***进行散热的需求。此外,针对发动机行驶工况和纯电动行驶工况,又可以将第三散热区与第一散热区或第二散热区进行联合,来对发动机或电驱动***进行散热,从而很好地兼顾了散热性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发动机回路;
用于冷却电驱动***的电机回路;
一散热器,其分割为散热相互独立的:
-第一散热区,其与所述发动机回路连通;
-第二散热区,其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
-第三散热区,其被配置为可选择地与所述发动机回路或电机回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
散热器进口三通水阀,其包括,
-第一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一散热区的进口和发动机回路的发动机回水管路连通;
-第二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二散热区的进口和电机回路的电机回水管路连通;
-第三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三散热区的进口连通;
散热器出口三通水阀,其包括,
-第四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一散热区的出口和发动机回路的发动机进水管路连通;
-第五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二散热区的出口和电机回路的电机进水管路连通;
-第六接口,其用于与所述第三散热区的出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第一热交换支路,所述第一热交换支路上设有蒸发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电池***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第二热交换支路;
所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用于耦合所述第二热交换支路和电池***回路、且使所述第二热交换支路和电池***回路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第一流道,其与所述第二热交换支路串联;
第二流道,其与所述电池***回路串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还包括暖风***回路,所述暖风***回路包括:
暖风芯体;
暖风进水管路,其与所述暖风芯体的进口相连,且所述暖风进水管路上设有暖风水泵和水加热器;
暖风回水管路,其与所述暖风芯体的出口相连;
四通水阀,其包括第七接口、第八接口、第九接口和第十接口,所述第七接口和第八接口分别与所述暖风进水管路和暖风回水管路相连,所述第九接口和第十接口分别与所述发动机进水管路和发动机回水管路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散热区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区和第二散热区。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动机行驶工况下,使第三散热区与所述发动机回路连通,通过第一散热区和第三散热区联合为所述发动机散热;
在纯电动行驶工况下,根据电驱动***的水温和对应的阈值,以确定是通过第二散热区为所述电驱动***散热,或使第三散热区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通过第二散热区和第三散热区联合为所述电驱动***散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油电混合动力行驶工况下,分别通过第一散热区和第二散热区为所述发动机和电驱动***散热;
同时,根据发动机和电驱动***的水温和对应的阈值,以确定第三散热区与所述发动机回路连通、或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发动机和电驱动***的水温和对应的阈值,以确定第三散热区与所述发动机回路连通、或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包括:
当发动机和电驱动***的水温均未超过对应的阈值时,或仅发动机的水温超过对应的阈值时,所述第三散热区与所述发动机回路连通;
当仅电驱动***的水温超过对应的阈值时,所述第三散热区与所述电机回路连通。
CN202011008421.0A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23027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8421.0A CN112302778A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8421.0A CN112302778A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2778A true CN112302778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8421.0A Pending CN112302778A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277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366A (zh) * 2021-04-25 2021-07-23 中南大学 一种高原型混合动力车冷却***
CN113153511A (zh) * 2021-05-24 2021-07-23 天津大学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的散热冷却结构
CN113650474A (zh) * 2021-08-27 2021-11-16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Hev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及控制方法
CN114368323A (zh) * 2022-01-04 2022-04-1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热管理***及汽车
CN115230464A (zh) * 2022-07-07 2022-10-25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热管理***及混合动力汽车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82394A (en) * 1926-08-16 1930-11-25 Nat Brake & Electric Co Radiator
JP2011231631A (ja) * 2010-04-23 2011-11-17 Denso Corp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用冷却装置
CN103806996A (zh) * 2012-11-05 2014-05-21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发动机驱动单元的集成冷却***和方法
CN105015320A (zh) * 2014-04-18 2015-11-0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多区域散热器
JP2015223869A (ja) * 2014-05-26 2015-12-14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冷却システム
WO2016031089A1 (ja) * 2014-08-27 2016-03-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駆動システム
CN105569805A (zh) * 2015-12-30 2016-05-11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搭载发电机组的车辆冷却***
CN105658926A (zh) * 2014-05-09 2016-06-08 铃木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装置
CN109595066A (zh) * 2018-10-15 2019-04-0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调节复合散热器
CN111231620A (zh) * 2018-11-29 2020-06-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热管理***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CN211503760U (zh) * 2019-08-31 2020-09-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冷却***及其散热模块、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82394A (en) * 1926-08-16 1930-11-25 Nat Brake & Electric Co Radiator
JP2011231631A (ja) * 2010-04-23 2011-11-17 Denso Corp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用冷却装置
CN103806996A (zh) * 2012-11-05 2014-05-21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发动机驱动单元的集成冷却***和方法
CN105015320A (zh) * 2014-04-18 2015-11-0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多区域散热器
CN105658926A (zh) * 2014-05-09 2016-06-08 铃木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装置
JP2015223869A (ja) * 2014-05-26 2015-12-14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冷却システム
WO2016031089A1 (ja) * 2014-08-27 2016-03-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駆動システム
CN105569805A (zh) * 2015-12-30 2016-05-11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搭载发电机组的车辆冷却***
CN109595066A (zh) * 2018-10-15 2019-04-0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调节复合散热器
CN111231620A (zh) * 2018-11-29 2020-06-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热管理***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CN211503760U (zh) * 2019-08-31 2020-09-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冷却***及其散热模块、车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366A (zh) * 2021-04-25 2021-07-23 中南大学 一种高原型混合动力车冷却***
CN113153511A (zh) * 2021-05-24 2021-07-23 天津大学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体的散热冷却结构
CN113650474A (zh) * 2021-08-27 2021-11-16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Hev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及控制方法
CN113650474B (zh) * 2021-08-27 2023-05-16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Hev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及控制方法
CN114368323A (zh) * 2022-01-04 2022-04-1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热管理***及汽车
CN114368323B (zh) * 2022-01-04 2023-10-13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热管理***及汽车
CN115230464A (zh) * 2022-07-07 2022-10-25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热管理***及混合动力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91763B (zh) 一种热泵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US20230158856A1 (en) Heat pump system for vehicle
US20220176774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Automobil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Method Based on Same
CN112302778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CN10791453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
CN114312205B (zh) 热管理***、热管理***的控制方法与电动汽车
CN111251802B (zh) 车辆的热管理***及车辆
CN113173049B (zh) 热管理***
CN113173050A (zh) 热管理***
CN216659503U (zh) 车辆热管理***
CN111251809B (zh) 车辆的热管理***及车辆
CN113561731B (zh) 一种整车热管理***和电动车
CN11399775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
CN111251814A (zh) 车辆的热管理***及车辆
CN111251801B (zh) 车辆的热管理***及车辆
CN113954697B (zh) 燃料电池辅助***与电池热管理集成***及其控制方法
CN216033622U (zh) 集成式热管理***及车辆
CN217235882U (zh) 变频空调***
CN206231185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空调***
CN111251808A (zh) 车辆的热管理***及车辆
CN214564757U (zh) 一种纯电动卡车整车热管理***
CN111251812A (zh) 车辆的热管理***及车辆
CN114407606A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一体式热管理***
CN113895205A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的经济型热泵***
CN111251810B (zh) 车辆的热管理***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