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2928B -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2928B
CN112272928B CN201880094476.2A CN201880094476A CN112272928B CN 112272928 B CN112272928 B CN 112272928B CN 201880094476 A CN201880094476 A CN 201880094476A CN 112272928 B CN112272928 B CN 1122729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ding end
data packet
entity
sequence number
target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44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2928A (zh
Inventor
孔祥振
秦超
刘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72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2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77Localisation of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发送端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至发送端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发送端的RLC实体记录目标序号被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的RLC层传输次数;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小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在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时,开启RLC层的重传,从而增加了数据包的传输次数,进而加大了数据包传输成功的可能性,可以提高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进而保证较好的通话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的大规模商用,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语音传输(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的语音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提高语音传输的通话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传输语音数据包一般使用无应答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在RLC层使用无应答模式传输语音数据包的过程中,如果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出现丢包,那么MAC层会启动混合自动重传(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在重传次数达到混合自动重传的最大次数时,MAC层便会丢弃该语音数据包。
由于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完全依赖于MAC层的传输可靠性,如果MAC层传输失败,那么MAC层便会丢弃语音数据包,从而引起用户在使用VOIP进行语音通话时出现杂音或语音不清晰的问题,降低了VOIP的通话质量。
因此,在使用VOIP进行语音通话的过程中,如何提高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进而保证较好的通话质量,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以提高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至发送端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目标序号为第一数据包的序号;
发送端的RLC实体记录目标序号被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的RLC层传输次数;
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
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小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在第一方面中,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基于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大于MAC层传输阈值时,说明第二数据包在MAC层的传输失败了,由于第二数据包是由第一数据包生成的,所以发送端的MAC实体会将第一数据包的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以使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是否开启RLC层的重传。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该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符合重传条件时,发送端的RLC实体会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以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时,开启RLC层的重传,从而增加了数据包的传输次数,进而加大了数据包传输成功的可能性,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进而保证较好的通话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第一数据包和目标序号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以前,方法还包括:
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
其中,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的目的在于,如果第一数据包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那么发送端的RLC实体便可以将缓存区内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给发送端的MAC实体,以便于发送端的MAC实体可以重新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再将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的MAC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之前,方法还包括:
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和目标序号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或者,
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缓存区中第一数据包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在第一种方式中,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内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和目标序号,以便于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重传指令以后,可以获取重传指令内的第一数据包和目标序号,以便于MAC层传输失败时,可以将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一起发送给发送端的RLC实体。
在第二种方式中,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内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以便于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重传指令以后,可以获取重传指令内的第一数据包,并在第一数据包内提取目标序号,以便于MAC层传输失败时,可以将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一起发送给发送端的RLC实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RLC实体记录目标序号被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的RLC层传输次数以后,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可以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以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以后,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不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所以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以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之前,方法还包括:
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重传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那么就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RLC实体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便不会将第一数据包放入重传指令,仅将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放入重传指令,以便于发送端的MAC实体在缓存区中获取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RLC实体记录目标序号被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的RLC层传输次数以后,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那么就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所以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以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基于放弃指令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以后,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那么就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时,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不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所以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以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基于放弃指令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目标序号为第一数据包的序号;
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
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
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大于MA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
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在第一方面中,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基于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大于MAC层传输阈值时,说明第二数据包在MAC层的传输失败了,由于第二数据包是由第一数据包生成的,所以发送端的MAC实体会将第一数据包的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以使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是否开启RLC层的重传。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该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符合重传条件时,发送端的RLC实体会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以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时,开启RLC层的重传,从而增加了数据包的传输次数,进而加大了数据包传输成功的可能性,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进而保证较好的通话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以后,方法还包括:
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
其中,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以后,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包括:
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重传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
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
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
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
其中,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并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再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最后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以实现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以后,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时,说明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未小于RLC层传输阈值,即第一数据包不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所以发送端的RLC实体会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以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以后,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并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所以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以通知发送端的RLC实体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并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包括:
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第一数据包;
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
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
其中,发送端的MA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由发送端的RL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再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以实现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以后,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
其中,发送端的MA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由发送端的RL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所以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以通知发送端的RLC实体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以使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重传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目标序号为第一数据包的序号;
记录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记录目标序号被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的RLC层传输次数;
获取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小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和目标序号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缓存区中第一数据包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重传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重传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目标序号为第一数据包的序号;
生成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大于MA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
启动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启动模块,具体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重传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并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启动模块,具体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并且当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并且当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和终端的场景示意图;
图2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3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重传装置的示意图;
图4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重传装置的示意图;
图5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示意图;
图6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所示,图1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和终端的场景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包括终端1和基站2。在终端1向基站2发送数据时,终端1为发送端,基站2为接收端;在基站2向终端1发送数据时基站2为发送端,终端1为接收端。
请参见图2所示,图2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提高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
其中,如果发送端为基站,那么接收端即为终端;如果发送端为终端,那么接收端即为基站。
其中,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目标序号为第一数据包的序号,第一数据包内存储有目标序号。
步骤S12、发送端的RLC实体记录目标序号被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的RLC层传输次数。
其中,RLC层传输次数为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目标序号的次数。
步骤S13、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
其中,第一数据包既是RL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第一数据包也是MAC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第二数据包为MAC层的PDU。
其中,发送端的MAC实体基于协议根据MAC层的SDU生成MAC层的PDU。
步骤S14、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
在步骤S14以后,接收端的MAC实体会向发送端的MAC实体返回基于第二数据包的反馈应答。如果接收端的MA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第二数据包,那么接收端的MAC实体会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确认应答(acknowledgement,ACK);如果接收端的MAC实体未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第二数据包,那么接收端的MAC实体会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
步骤S15、发送端的MAC实体判断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是否大于MAC层传输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16;否则,执行步骤S17。
其中,MAC层传输阈值为预先设定好的值。例如,假设预先设定MAC层传输阈值为10,那么发送端的MAC实体会判断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是否大于10次。
如果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大于MAC层传输阈值,说明达到了HARQ的最大次数,那么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使发送端的RLC实体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发送端的RLC层的重传。
如果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未大于MAC层传输阈值,说明还未达到HARQ的最大次数,那么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由于MAC层具有HARQ机制,只要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NACK的次数小于MAC层传输阈值,那么发送端的MAC实体便会向接收端的MAC实体第二数据包。
步骤S16、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
步骤S17、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
步骤S18、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
其中,发送端的RLC实体需要基于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来判断是否开启发送端的RLC层的重传。
步骤S19、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是否小于RLC层传输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S20。
其中,RLC层传输阈值为预先设定好的值。例如,假设预先设定RLC层传输阈值为3,那么发送端的RLC实体会判断RLC层传输次数是否小于3次。
步骤S20、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小于RLC层传输阈值,说明可以开启发送端的RLC层的重传,那么发送端的RLC实体会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该重传指令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重新开启基于第二数据包的HARQ机制。
步骤S21、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重传指令,那么发送端的MAC实体便可以重新开启基于第二数据包的HARQ机制。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基于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大于MAC层传输阈值时,说明第二数据包在MAC层的传输失败了,由于第二数据包是由第一数据包生成的,所以发送端的MAC实体会将第一数据包的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以使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是否开启RLC层的重传。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该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符合重传条件时,发送端的RLC实体会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以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时,开启RLC层的重传,从而增加了数据包的传输次数,进而加大了数据包传输成功的可能性,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进而保证较好的通话质量。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1以前,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
其中,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的目的在于,如果第一数据包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那么发送端的RLC实体便可以将缓存区内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给发送端的MAC实体,以便于发送端的MAC实体可以重新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再将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的MAC实体。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以前,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和目标序号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其中,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内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和目标序号,以便于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重传指令以后,可以获取重传指令内的第一数据包和目标序号,以便于MAC层传输失败时,可以将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一起发送给发送端的RLC实体。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以前,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缓存区中第一数据包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其中,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内可以包括第一数据包,以便于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重传指令以后,可以获取重传指令内的第一数据包,并在第一数据包内提取目标序号,以便于MAC层传输失败时,可以将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一起发送给发送端的RLC实体。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2以后,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可以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以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8以后,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不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所以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以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以前,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重传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那么就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RLC实体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便不会将第一数据包放入重传指令,仅将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放入重传指令,以便于发送端的MAC实体在缓存区中获取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4以后,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那么就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所以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以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基于放弃指令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8以后,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如果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那么就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时,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不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所以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以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基于放弃指令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1以后,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
其中,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以后,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中。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1中,“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重传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
其中,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并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再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最后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以实现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8以后,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时,说明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未小于RLC层传输阈值,即第一数据包不符合RLC层的重传条件,所以发送端的RLC实体会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以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4以后,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并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其中,发送端的RL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由发送端的MA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所以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以通知发送端的RLC实体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并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1中,“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
其中,发送端的MA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由发送端的RL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再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以实现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4以后,该数据包重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
其中,发送端的MAC实体不设置缓存区,由发送端的RLC实体设置缓存区。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说明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所以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以通知发送端的RLC实体第一数据包已经传输成功,以使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请参见图3所示,图3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重传装置的示意图。该数据包重传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第一发送模块11,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目标序号为第一数据包的序号;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1的详细描述。
记录模块12,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记录目标序号被发送至发送端的MAC实体的RLC层传输次数;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2的详细描述。
获取模块13,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8的详细描述。
第二发送模块14,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小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20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重传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重传装置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和目标序号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缓存区中第一数据包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重传装置还包括: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重传装置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重传装置还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生成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重传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重传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重传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RLC层传输次数大于RL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4所示,图4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重传装置的示意图。该数据包重传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接收模块21,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目标序号为第一数据包的序号;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1的详细描述。
生成模块22,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3的详细描述。
第一发送模块23,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4的详细描述。
第二发送模块24,用于使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大于MAC层传输阈值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6的详细描述。
启动模块25,用于使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21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重传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启动模块25,具体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重传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对应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重传装置还包括: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放弃指令包括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放弃标识用于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重传装置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并删除缓存区中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启动模块25,具体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重传指令中的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第二数据包。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数据包重传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使在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发送端的MA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发送端的RLC实体。具体详细的实现方式,请参考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详细描述。
图5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示意图。参照图5,该基站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和收发器33,其中,处理器31、存储器32和收发器33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存储器32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31用于执行存储器32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33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并且当处理器31执行该存储器32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31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中发送端的步骤。
图6所示的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图。参照图6,该终端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和收发器43,其中,处理器41、存储器42和收发器43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存储器42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41用于执行存储器42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43接收信号和发送信号,并且当处理器41执行该存储器42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41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方法中发送端的步骤。

Claims (24)

1.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端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所述目标序号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序号,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
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记录所述目标序号被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的RLC层传输次数;
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
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所述RLC层传输次数小于RLC层传输阈值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向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其中,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向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所述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生成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所述重传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的缓存区存储有所述第一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目标序号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以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将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向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目标序号生成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或者,
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所述缓存区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记录所述目标序号被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的RLC层传输次数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所述RLC层传输次数大于所述RLC层传输阈值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记录所述目标序号被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的RLC层传输次数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向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所述放弃指令包括所述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所述放弃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所述RLC层传输次数大于所述RLC层传输阈值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向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所述放弃指令包括所述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所述放弃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8.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所述目标序号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序号,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
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
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在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大于MAC层传输阈值时,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将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否定应答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
在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其中,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将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
其中,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所述重传指令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所述重传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存储在所述缓存区中;
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包;
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将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否定应答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时,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所述放弃指令包括所述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所述放弃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将所述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并删除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包括:
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所述重传指令中的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包;
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将所述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
13.一种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所述目标序号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序号,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
记录模块,用于使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记录所述目标序号被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的RLC层传输次数;
获取模块,用于使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序号和否定应答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RLC层传输次数;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使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所述RLC层传输次数小于RLC层传输阈值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向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使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所述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生成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所述重传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的缓存区存储有所述第一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使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将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使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目标序号生成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使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所述缓存区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使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使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所述RLC层传输次数大于所述RLC层传输阈值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删除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使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的所述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向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所述放弃指令包括所述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所述放弃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使在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判断所述RLC层传输次数大于所述RLC层传输阈值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向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发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所述放弃指令包括所述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所述放弃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20.一种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使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目标序号和第一数据包,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所述目标序号为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序号,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为无应答模式;
生成模块,用于使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第二数据包;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使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使在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否定应答的次数大于MAC层传输阈值时,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将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否定应答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
启动模块,用于使在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指令时,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启动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使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将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存储至缓存区;
所述启动模块,具体用于使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所述重传指令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重传标识,所述重传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重传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存储在所述缓存区中;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删除模块,用于使在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放弃指令时,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所述放弃指令包括所述目标序号和放弃标识,所述放弃标识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删除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删除模块,用于使在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将所述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并删除所述缓存区中的所述目标序号和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映射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动模块,具体用于使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获取所述重传指令中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生成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向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使在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的MAC实体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确认应答时,所述发送端的MAC实体将所述目标序号和确认应答发送至所述发送端的RLC实体。
CN201880094476.2A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2729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92009 WO2019241931A1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2928A CN112272928A (zh) 2021-01-26
CN112272928B true CN112272928B (zh) 2022-08-09

Family

ID=68982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4476.2A Active CN112272928B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4864B2 (zh)
EP (1) EP3796581A4 (zh)
CN (1) CN112272928B (zh)
WO (1) WO20192419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608A (zh) * 2020-02-24 2021-08-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集群语音业务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7800A1 (zh) * 2016-01-08 2017-07-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方法以及通信***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1698A1 (en) * 2000-04-10 2002-02-21 Yu-Ro Le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hybrid ARQ type II/III uplink for a wide-b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469560B2 (ja) * 2000-04-10 2003-11-25 ヒュンダイ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カム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広帯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ダウンリンクにおける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伝送要求2/3方式のためのデータ伝達方法
US7310336B2 (en) * 2001-05-18 2007-12-18 Esa Malkamaki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scheme with in-sequence delivery of packets
CN1225875C (zh) * 2001-09-29 2005-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高速媒体接入控制层实现数据重传的方法
EP1507352B1 (en) * 2003-08-14 2007-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ime monitoring of packet retransmissions during soft handover
DE60325394D1 (de) * 2003-12-19 2009-01-29 Panasonic Corp HARQ Protokoll mit synchronen Wiederholungen
CN100353700C (zh) * 2004-07-09 2007-1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高速下行数据包接入技术的数据重传方法
KR100912784B1 (ko) * 2006-01-05 2009-08-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WO2007148629A1 (ja) * 2006-06-20 2007-12-27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使用される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652949A (zh) * 2007-04-06 2010-02-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分组通信方法以及接收端装置
JP4625044B2 (ja) * 2007-04-06 2011-02-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ウィンドウ制御及び再送制御方法、及び、送信側装置
KR101394784B1 (ko) * 2007-10-16 2014-05-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속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arq 과정의 수행방법
JP2009164699A (ja) * 2007-12-28 2009-07-23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のデータ再送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る無線通信装置
CN101615990A (zh) * 2008-06-24 2009-12-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TW201008168A (en) * 2008-08-11 2010-02-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relay to provide physical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unctionalities
WO2010032315A1 (ja) * 2008-09-19 2010-03-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KR101583724B1 (ko) * 2008-11-07 2016-0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패킷 송수신 방법
US8254410B2 (en) * 2009-04-30 2012-08-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radio link control (RLC) data blocks
CN101990240B (zh) * 2009-08-03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数据发送方法及数据发送***
CN102347827A (zh) * 2010-07-28 2012-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rlc层重传的方法及***
CN102611537B (zh) * 2011-01-25 2015-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3095428B (zh) * 2011-11-02 2016-04-2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输rlc pdu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43227B (zh) * 2012-08-17 2015-08-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
CN104836648B (zh) * 2014-02-12 2018-03-23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rlc am模式的快速重传和反馈的方法
WO2015192322A1 (zh) * 2014-06-17 2015-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871519A (zh) * 2015-01-23 2016-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TWI566536B (zh) * 2015-03-23 2017-01-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用戶設備的控制電路
US10470210B2 (en) * 2015-05-11 2019-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LC retransmission based on contention-based PUS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CN106549736A (zh) * 2015-09-17 2017-03-29 ***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跨载波rlc层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EP3402107B1 (en) * 2016-02-04 2021-03-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nd device
CN107612664A (zh) * 2017-10-25 2018-01-19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rlc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7800A1 (zh) * 2016-01-08 2017-07-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方法以及通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2928A (zh) 2021-01-26
EP3796581A4 (en) 2021-06-16
EP3796581A1 (en) 2021-03-24
US11424864B2 (en) 2022-08-23
WO2019241931A1 (zh) 2019-12-26
US20210105093A1 (en) 2021-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89982B2 (ja) 無線リソース制御シグナリングを使用した無線リンク制御のリセット
US20220368467A1 (en) Harq process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TWI415502B (zh) 傳輸時間間隔集束機制之上鏈路傳輸的方法及相關裝置
US88244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dure in the transition of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6986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JP4772904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状態報告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US83312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y notification of non-access stratum retransmission
WO2005064840A1 (en)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packe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recorded program thereof
WO200807291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178854A1 (zh) 重传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KR101532222B1 (ko)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rrc 접속 방법
WO2008141484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commande d'un nouveau transfert pour un seul paquet de données ou le dernier paquet de données
WO2020010511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12272928B (zh) 一种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1286593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KR20100051159A (ko)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의 패킷 송수신 방법
CN110971352A (zh) 一种上行增强rlc分片的harq重传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676294A (zh) 数据重传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201046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메시지를 재전송하는 방법 및장치
CN114584263B (zh) 重发超限及双无条件下rlc确认模式增强方法及装置
WO2017117800A1 (zh) 数据发送和接收装置、方法以及通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