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9471A - 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9471A
CN112269471A CN202011235876.6A CN202011235876A CN112269471A CN 112269471 A CN112269471 A CN 112269471A CN 202011235876 A CN202011235876 A CN 202011235876A CN 112269471 A CN112269471 A CN 112269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sture
wrist
control
arm
control ge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58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9471B (zh
Inventor
郭书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chu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358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9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9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9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9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9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包括: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其中,所述手势识别是对佩戴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手进行识别;根据所述控制手势,确定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可实现单手控制智能腕带设备,以提高智能腕带设备的操作便利性。

Description

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腕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智能腕带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电话手表及智能手环等。现有的智能腕带设备,控制方式大多使用机械按键或者触摸屏的方式实现。然而,智能腕带设备为了追求便携性及小巧的外观设计,导致机械按键或者触摸屏受到大小的限制,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目前,为了解决机械按键或者触摸屏等接触式操作的局限性,采用非接触式操作控制智能腕带设备。然而,现有的非接触式操作以及接触式操作均需一只手佩戴智能腕带设备,另一只手进行操控,也就是说用户必须两只手同时配合,才能操控智能腕带设备,导致在用户至少一只手被占用的情况下,例如手提重物、骑车等特殊情况,无法同时使用两只手操控智能腕带设备,增加了智能腕带设备的使用难度,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实现单手控制智能腕带设备,以提高智能腕带设备的操作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其中,所述手势识别是对佩戴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手进行识别;
根据所述控制手势,确定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的步骤包括:
对手部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手部控制手势;
并对臂腕进行手势识别,得到臂腕控制手势。
可选地,所述智能腕带设备靠近手部的一侧设置有信号发射器及信号接收器,所述对手部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手部控制手势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信号发射器,对手部一侧发射手势识别信号;
基于所述手势识别信号,检测所述信号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手势反射信号;
若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翘掌控制手势;
若所述信号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平掌控制手势。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信号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平掌控制手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识别到所述翘掌控制手势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识别到其它控制手势;
若识别到所述平掌控制手势,则得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
若未识别到所述其它控制手势,则得到非接触长按键控制手势。
可选地,所述对臂腕进行手势识别,得到臂腕控制手势的步骤包括:
检测臂腕是否平抬;
若所述臂腕平抬,则得到臂腕平抬控制手势;和/或
检测所述臂腕是否转动;
若所述臂腕转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转动方向;
若所述转动方向为向身体内侧转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内转控制手势;
若所述转动方向为向身体外侧转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和/或
检测所述臂腕是否摆动;
若所述臂腕摆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摆动方向;
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上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上倾控制手势;
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下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下倾控制手势;
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左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左倾控制手势;
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右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右倾控制手势。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臂腕转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转动方向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臂腕的转动速度和/或转动幅度;
根据所述转动速度和/或所述转动幅度,确定所述控制手势对应的操作速度,其中,所述操作速度包括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
其中,所述若所述臂腕摆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摆动方向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臂腕的摆动速度和/或摆动幅度;
根据所述摆动速度和/或所述摆动幅度,确定所述控制手势对应的操作速度,其中,所述操作速度包括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
可选地,所述对臂腕进行手势识别,得到臂腕控制手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手部控制手势及所述臂腕控制手势的间隔时间;
判断所述间隔时间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时间;
若所述间隔时间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将所述手部控制手势及所述臂腕控制手势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控制手势。
可选地,所述组合控制手势包括:翘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翘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下倾手势、翘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翘掌臂腕下倾手势、翘掌左倾控制手势及翘掌右倾控制手势。
可选地,所述手部控制手势的识别方式包括:信号反射方式、照相识别方式及事件相机方式。
可选地,所述操作指令包括:亮屏指令、息屏指令、滚屏指令、光标移动指令、选择指令、确认指令、回退指令、退出指令、调节音量指令及开关指令。
可选地,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息屏时,检测佩戴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臂腕是否平抬;
若所述臂腕平抬,则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亮屏。
可选地,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息屏时,开启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
在所述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开启时,检测是否连续识别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
若连续识别到所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则确定所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的识别次数;
判断所述识别次数是否等于预设次数;
若所述识别次数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关闭所述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
可选地,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亮屏时,确定所述控制手势的类型;
若所述控制手势为平掌转腕控制手势,则根据所述平掌转腕控制手势,确定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
根据所述转动方向及所述摆动方向,确定屏幕滚动方向,其中,所述屏幕滚动方向包括前、后、左、右;
根据所述屏幕滚动方向,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进行滚屏;
若所述控制手势为翘掌转腕控制手势,则根据所述翘掌转腕控制手势,确定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
根据所述转动方向及所述摆动方向,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其中,所述光标移动方向包括前、后、左、右;
根据所述光标移动方向,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进行光标移动。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所述能腕带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手势识别模块,用于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其中,所述手势识别是对佩戴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手进行识别;
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手势,确定操作指令;
操作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腕带设备,所述智能腕带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其中,手势识别是对佩戴智能腕带设备的手进行识别;根据控制手势,确定操作指令;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智能腕带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本发明通过识别用户做出的控制手势,确定该控制手势的操作指令与该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从而对智能腕带设备进行控制。其中,控制手势为佩戴智能腕带设备的手做出的手势,使得用户只需利用佩戴智能腕带设备的一只手进行控制即可,无需两手同时对智能腕带设备进行控制,相比机械按键或触摸屏的双手控制方式,本发明可实现单手控制智能腕带设备,以提高智能腕带设备的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翘掌控制手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平掌控制手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为智能腕带设备,该智能腕带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电话手表、智能手环等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各个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其中,所述手势识别是对佩戴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手进行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其中,手势识别是对佩戴智能腕带设备的手进行识别,用户只需通过单手即可完成相应的控制手势。其中,控制手势包括手部控制手势、臂腕控制手势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手部控制手势的识别方式包括:信号反射方式、照相识别方式及事件相机方式等。该信号反射方式是利用手部对手势识别信号的反射来识别手势,具体的,若手部翘起时,智能腕带设备发射的手势识别信号被反射回来,使得智能腕带设备接收到反射的手势识别信号,以使手部控制手势为翘掌控制手势;若手部平放时,智能腕带设备发射的手势识别信号无法被反射回来,以使手部控制手势为平掌控制手势。其中,手部手势识别信号包括红外信号、超声波信号及电波信号等其它波长的光波信号。该照相识别方式是对手部按一定的周期进行照相,并将照相得到的相片与手部特征信息进行对比,来识别手部是否翘起,具体的,若照相得到的相片中包含手部特征信息,则判定手部翘起。其中,周期通常取1秒内多次,即能够及时拍摄控制手势,不会漏拍即可。该手部特征信息可以为手部外形轮廓,其可以通过边缘检测算法等对拍摄得到的相片进行分析,以得到手部特征信息。该事件相机方式可以敏感地捕捉运动的物体,也就是说,只要手部翘起,事件相机可以及时地捕捉得到,并进行手势识别,具体的,在整个事件相机视野中,只要有一个像素值发生变化,就会回传一个事件。由于相邻事件之间的时间小于1微秒,以使事件相机具备高动态范围、低时延的优点,并且由于低时延,事件相机在拍摄高速物体时,不会发生模糊。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臂腕控制手势的识别方式为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及角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对智能腕带设备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可以理解,智能腕带设备与佩戴该智能腕带设备的手相对静止,因此可间接对臂腕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该加速度传感器与角速度传感器均安装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当然也可以安装在腕带上,然而,安装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相比安装在腕带上,可减少腕带的重量,从而提升用户的佩戴舒适感,并且加速度传感器与角速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等其他装置均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可减少耗电,以提高智能腕带设备的使用效能。可以理解,加速度传感器及角速度传感器相互结合、相互调整,可进一步确保运动状态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手势还可以将上述手部控制手势、臂腕控制手势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控制手势。该组合控制手势的组合方式为两两进行组合。其中,组合控制手势包括:翘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翘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下倾手势、翘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翘掌臂腕下倾控制手势、翘掌左倾控制手势及翘掌右倾控制手势。该组合控制手势需要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多个手势动作。当然,组合控制手势还可以包括:臂腕上倾内转控制手势、臂腕上倾外转控制手势、臂腕下倾内转控制手势、臂腕下倾外转控制手势、臂腕左倾内转控制手势、臂腕左倾外转控制手势、臂腕右倾内转控制手势及臂腕右倾外转控制手势。
在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手指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手指控制手势,该手指控制手势包括抓取控制手势及手指相互点击控制手势等,该抓取控制手势为手指在短时间内由手指张开至手指闭合,该手指相互点击可以为大拇指与食指、大拇指与中指等进行点击,例如OK手势、兰花指手势等,此处不作具体赘述。
步骤S20,根据所述控制手势,确定操作指令;
步骤S30,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控制手势,确定操作指令,然后,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智能腕带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其中,操作指令包括亮屏指令、息屏指令、滚屏指令、光标移动指令、选择指令、确认指令、回退指令、退出指令、调节音量指令及开关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指令需要根据预设的控制手势与操作指令的映射关系进行确定,该映射关系可以由智能腕带设备的制造厂商进行设定,也可以提前录入用户的控制手势,并跟各个操作指令进行映射,以实现用户个性化设置。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息屏指令所对应的控制手势可以为臂腕下倾控制手势,具体的,用户做出臂腕下倾控制手势后,一固定时间内没出现其他控制手势时,智能腕带设备息屏,该固定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5秒、4秒、3秒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滚屏指令所对应的控制手势可以为平掌转腕控制手势,该滚屏指令对应的操作只滚动屏幕,而光标不进行移动,光标默认指向高亮的选项。可以理解,平掌转腕控制手势包括臂腕转动及回到原来位置两个动作。其中,滚屏指令所对应的操作包括前后滚屏及左右滚屏,其可以通过组合控制手势进行操作,例如平掌臂腕平抬内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平抬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上倾内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上倾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下倾内转控制手势及平掌臂腕下倾外转控制手势。具体的,平掌臂腕平抬外转控制手势对应向前滚屏,平掌臂腕平抬内转控制手势对应向后滚屏,平掌臂腕上倾外转控制手势对应向左滚屏,平掌臂腕下倾内转控制手势对应向右滚屏。其中,滚动屏幕的速度与臂腕转动的幅度与速度相关,例如快速转动臂腕可一次滚动多个选项,慢速转动臂腕则一次只滚动一个选项。可以理解,屏幕选项的滚动可以采用闭合循环的方式,例如共有9个选项,当滚动到第9个选项时,接着进行滚动可到第1个选项,以使用户可朝一个方向进行滚动即可,提高了智能腕带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光标移动指令所对应的控制手势可以为翘掌转腕控制手势,该光标移动指令对应的操作只移动光标,而不进行滚屏。可以理解,光标通常默认指向一个选项,该选项通常将会进行高亮显示。其中,翘掌转腕控制手势中的转腕动作包括臂腕转动及回到原来位置两个动作。该光标移动指令所对应的操作包括光标前后移动及光标左右移动,其可以通过组合控制手势进行操作,例如翘掌向外转腕控制手势、翘掌向内转腕控制手势、翘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及翘掌臂腕下倾控制手势。具体的,翘掌向外转腕控制手势对应光标向前移动,翘掌向内转腕控制手势对应光标向后移动,翘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对应光标向左移动,翘掌臂腕下倾控制手势对应光标向右移动。此外,光标移动指令所对应的光标定位功能,可以让用户自行设置,以选择是否启动该光标定位功能。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选择指令与确认指令所对应的控制手势均可以为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该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为短时间内连续作出翘掌控制手势及平掌控制手势。回退指令与退出指令所对应的控制手势均可以为非接触长按键控制手势,该非接触长按键控制手势为相对上述短时间,在较长时间内连续作出翘掌控制手势及平掌控制手势。具体的执行过程参照如下第三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手部手势误操作,可将手部手势识别功能进行锁定。具体的,当处于息屏状态时,可默认处于锁定状态,若用户需要进行手部手势识别,则需连续多次做出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以进行解锁,其中,次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2、3、4等,只需满足次数大于或等于2。可以理解,手部手势识别的锁定功能,可以让用户自行设定,以选择是否启动该锁定功能。
在具体实施例中,为方便理解,以智能腕带设备的操作界面具备多个一级选项、多个二级选项为例进行说明,并可以将智能腕带设备的处理模块分为臂腕动作识别模块200、主控制***模块100及手部手势识别模块300。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具体的,步骤101:在处于息屏状态时,周期性识别用户是否抬腕;步骤102:若用户抬腕,则进入智能腕带设备的主界面,并开始进行手部手势识别操作,即对手部手势识别的硬件进行上电,同时,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进入锁定状态;步骤103:主控制***周期性向手部手势识别模块读取手势信号(非接触短按键);步骤104:主控制***读取到连续两次非接触短按键,则手部手势误操作解锁;步骤105:主控制***周期性向手部手势识别模块读取手势信号(非接触短按键);步骤106:主控制***读取非接触短按键,则进入一级选项,“一级选项1”高亮,光标指向高亮选项;步骤107:主控制***读取臂腕动作数据(臂腕平抬);步骤108:主控制***读取手部手势信号(非接触短按键);步骤109:主控制***判断没有转腕动作,不移动光标,不滚动屏幕,且读取到非接触短按键,则进入“一级选项1”菜单,界面显示“二级选项1”、“二级选项2”、“二级选项3”共3个选项,其正中间的“二级选项2”选项高亮,光标指向高亮选项;步骤110:读取臂腕动作数据(转腕);步骤111:主控制***读取臂腕动作数据是转腕,则显示界面选项滚动一屏,“二级选项1”移出屏幕,界面显示“二级选项2”、“二级选项3”、“二级选项4”共3个选项,其正中间的“二级选项3”选项高亮,光标指向高亮选项;步骤112:主控制***读取手部手势信号(非接触短按键);步骤113:主控制***读取到非接触短按键确认,进入“二级选项3”界面,等待启动确认“二级选项3”功能操作;步骤114:主控制***读取手部手势信号(非接触短按键);步骤115:主控制***读取到非接触短按键确认,启动“二级选项3”功能;步骤116:主控制***读取手部手势信号(非接触长按键);步骤117:主控制***读取到非接触长按键,则显示界面提示是否结束“二级选项3”功能,界面提示选项“No”和“Yes”两个选项高亮,光标指向“No”选项;步骤118:主控制***读取手部手势信号(翘掌);步骤119:主控制***读取臂腕动作数据(臂腕下倾);步骤120:主控制***读取到翘掌且臂腕下倾手势信号,则光标移动,指向“Yes”选项;步骤121:主控制***读取手部手势信号(非接触短按键);步骤122:主控制***读取到非接触短按键,则确认结束“二级选项3”功能,显示界面回到上一级菜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其中,手势识别是对佩戴智能腕带设备的手进行识别;根据控制手势,确定操作指令;根据操作指令,控制智能腕带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识别用户做出的控制手势,确定该控制手势的操作指令与该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从而对智能腕带设备进行控制。其中,控制手势为佩戴智能腕带设备的手做出的手势,使得用户只需利用佩戴智能腕带设备的一只手进行控制即可,无需两手同时对智能腕带设备进行控制,相比机械按键或触摸屏的双手控制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单手控制智能腕带设备,以提高智能腕带设备的操作便利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a11,对手部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手部控制手势;
在本实施例中,对手部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手部控制手势。需要说明的是,该手部控制手势包括翘掌控制手势及平掌控制手势等。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翘掌控制手势示意图。该翘掌控制手势为手背和手腕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该翘掌控制手势所对应的动作包括:张开手指翘起手背、握拳翘起手背、张开手指翘起手掌及握拳翘起手掌等;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平掌控制手势示意图。平掌控制手势为手背和手腕处于同一水平线或近似同一水平线,该平掌控制手势所对应的动作包括:张开手指平放手掌、张开手指平放手背及握拳平放手背等。
进一步地,步骤a11包括:
步骤a111,通过所述信号发射器,对手部一侧发射手势识别信号;
步骤a112,基于所述手势识别信号,检测所述信号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手势反射信号;
步骤a113,若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翘掌控制手势;
步骤a114,若所述信号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平掌控制手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信号发射器,对手部一侧发射手势识别信号,然后,基于手势识别信号,检测信号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手势反射信号,若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翘掌控制手势,若信号接收器未接收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平掌控制手势。
其中,智能腕带设备靠近手部的一侧设置有信号发射器及信号接收器。具体的,参照图4,在智能腕带设备手腕一侧的边缘前端有两个孔洞,一个孔洞用于信号发射,一个孔洞用于信号接收。该信号发射器的发射口对准该发射孔洞,该信号接收器的接收口对准该接收孔洞。参照图5,信号从孔洞发射出来,并且在发射出来后按一定角度扩散为扇形。当然,也可以只开一个孔洞,同时用于信号发射与接收。此外,若智能腕带设备的边缘使用透光材料或者信号可穿透该边缘,则无需进行开洞。此外,参照图5,可在左右两侧均设置孔洞,以设置左右手佩戴模式,使得用户左右手均能佩戴。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信号进行编码再进行发射,相应的需要将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解码。通过编码可以减少外界光的干扰,以进一步提高手势识别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该信号优选红外信号,也可以是电磁波、光波、激光及超声波等信号。在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反射信号的强弱、反射信号保持的时间长短来对手部进行手势识别。还可以通过判断距离来进行手势识别,具体的,分别记录发射信号的时刻与接收到反射信号的时刻,再将接收到发射信号的时刻减去发射信号的时刻,得到时间差,最后,将时间差除于信号传送速度,例如光速,得到距离值。可以理解,智能腕带设备与手部距离非常近,因此可通过该距离值检测是否翘掌。
进一步地,所述手部控制手势的识别方式包括:信号反射方式、照相识别方式及事件相机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该信号反射方式是利用手部对手势识别信号的反射来识别手势,具体的,若手部翘起时,智能腕带设备发射的手势识别信号被反射回来,使得智能腕带设备接收到反射的手势识别信号,以使手部控制手势为翘掌控制手势;若手部平放时,智能腕带设备发射的手势识别信号无法被反射回来,以使手部控制手势为平掌控制手势。其中,手部手势识别信号包括红外信号、超声波信号及电波信号等其它波长的光波信号。
其中,照相识别方式是对手部按一定的周期进行照相,并将照相得到的相片与手部特征信息进行对比,来识别手部是否翘起,具体的,若照相得到的相片中包含手部特征信息,则判定手部翘起。其中,周期通常取1秒内多次,即能够及时拍摄控制手势,不会漏拍即可。该手部特征信息可以为手部外形轮廓,其可以通过边缘检测算法等对拍摄得到的相片进行分析,以得到手部特征信息。
其中,该事件相机方式可以敏感地捕捉运动的物体,也就是说,只要手部翘起,事件相机可以及时地捕捉得到,并进行手势识别,具体的,在整个事件相机视野中,只要有一个像素值发生变化,就会回传一个事件。由于相邻事件之间的时间小于1微秒,以使事件相机具备高动态范围、低时延的优点,并且由于低时延,事件相机在拍摄高速物体时,不会发生模糊。
进一步地,步骤a114之后,还包括:
步骤A,当识别到所述翘掌控制手势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识别到其它控制手势;
步骤B,若识别到所述平掌控制手势,则得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
步骤C,若未识别到所述其它控制手势,则得到非接触长按键控制手势。
在本实施例中,当识别到翘掌控制手势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识别到其它控制手势,若识别到平掌控制手势,则得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若未识别到其它控制手势,则得到非接触长按键控制手势。可以理解,若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识别到臂腕转动,则不能得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也就是说,当识别到翘掌控制手势之后,在第一预设时间内识别到臂腕转动时,控制手势不是非接触按键控制手势。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为识别到翘掌控制手势之后,再次识别到平掌控制手势的时间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1秒、0.9秒、1.1秒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手部翘掌后再平掌可以为非接触按键控制手势,然后,根据翘掌保持时间的长短,将非接触按键控制手势分为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与非接触长按键控制手势。其中,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与非接触长按键控制手势都是由两个基本的控制手势组成,该两个基本的控制手势为翘掌控制手势与平掌控制手势。其中,可设定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的最大保持时间,该最大保持时间可以设定为1秒,可以理解,若翘掌的保持时间大于该最大保持时间,则非接触按键为非接触长按键。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所对应的操作指令可以为选择指令及确认指令,非接触长按键控制手势所对应的操作指令可以为回退指令及退出指令。当然,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与非接触长按键控制手势也可以对应其它操作指令,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a12,对臂腕进行手势识别,得到臂腕控制手势;
在本实施例中,对臂腕进行手势识别,得到臂腕控制手势。需要说明的是,该臂腕控制手势包括臂腕平抬控制手势、臂腕内转控制手势、臂腕外转控制手势、臂腕上倾控制手势、臂腕下倾控制手势、臂腕左倾控制手势及臂腕右倾控制手势等。该臂腕内转控制手势为臂腕向身体内侧进行转动再回到原位置,该臂腕外转控制手势为臂腕向身体外侧进行转动再回到原位置,该臂腕上倾控制手势为臂腕不处于水平状态并向上倾斜,该臂腕下倾控制手势为臂腕不处于水平状态并向下倾斜,该臂腕左倾控制手势为臂腕向左摆动,该臂腕右倾控制手势为臂腕向右摆动。
具体的,步骤a12包括:
步骤a1201,检测臂腕是否平抬;
步骤a1202,若所述臂腕平抬,则得到臂腕平抬控制手势;和/或
步骤a1203,检测所述臂腕是否转动;
步骤a1204,若所述臂腕转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转动方向;
步骤a1205,若所述转动方向为向身体内侧转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内转控制手势;
步骤a1206,若所述转动方向为向身体外侧转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和/或
步骤a1207,检测所述臂腕是否摆动;
步骤a1208,若所述臂腕摆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摆动方向;
步骤a1209,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上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上倾控制手势;
步骤a1210,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下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下倾控制手势;
步骤a1211,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左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左倾控制手势;
步骤a1212,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右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右倾控制手势。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臂腕是否平抬,若臂腕平抬,则得到臂腕平抬控制手势,和/或检测臂腕是否转动,若臂腕转动,则检测臂腕的转动方向,若转动方向为向身体内侧转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内转控制手势,若转动方向为向身体外侧转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和/或检测臂腕是否摆动,若臂腕摆动,则检测臂腕的摆动方向,若摆动方向为向上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上倾控制手势,若摆动方向为向下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下倾控制手势,若摆动方向为向左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左倾控制手势,若摆动方向为向右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右倾控制手势。
需要说明的是,臂腕控制手势的识别方式为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及角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对智能腕带设备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可以理解,智能腕带设备与佩戴该智能腕带设备的手相对静止,因此可间接对手腕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该加速度传感器与角速度传感器均安装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当然也可以安装在腕带上,然而,安装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相比安装在腕带上,可减少腕带的重量,从而提升用户的佩戴舒适感,并且加速度传感器与角速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等其他装置均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可减少耗电,以提高智能腕带设备的使用效能。
可以理解,加速度传感器及角速度传感器相互结合、相互调整,可进一步确保臂腕转动方向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步骤a1204之后,还包括:
步骤D,检测所述臂腕的转动速度和/或转动幅度;
步骤E,根据所述转动速度和/或所述转动幅度,确定所述控制手势对应的操作速度,其中,所述操作速度包括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臂腕的转动速度和/或转动幅度,然后,根据转动速度和/或转动幅度,确定控制手势对应的操作速度,其中,操作速度包括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
其中,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与臂腕转动的幅度与速度相关,例如快速转动臂腕可一次滚动多个选项,慢速转动臂腕则一次只滚动一个选项。可以理解,屏幕选项的滚动可以采用闭合循环的方式,例如共有9个选项,当滚动到第9个选项时,接着进行滚动可到第1个选项,以使用户可朝一个方向进行滚动即可,提高了智能腕带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其中,臂腕是否转动的检测方式为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及角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对智能腕带设备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可以理解,智能腕带设备与佩戴该智能腕带设备的手相对静止,因此可间接对臂腕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该加速度传感器与角速度传感器均安装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当然也可以安装在腕带上,然而,安装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相比安装在腕带上,可减少腕带的重量,从而提升用户的佩戴舒适感,并且加速度传感器与角速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等其他装置均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可减少耗电,以提高智能腕带设备的使用效能。
可以理解,加速度传感器及角速度传感器相互结合、相互调整,可进一步确保臂腕运动轨迹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步骤a1208之后,还包括:
步骤F,检测所述臂腕的摆动速度和/或摆动幅度;
步骤G,根据所述摆动速度和/或所述摆动幅度,确定所述控制手势对应的操作速度,其中,所述操作速度包括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臂腕的摆动速度和/或摆动幅度,然后,根据摆动速度和/或摆动幅度,确定控制手势对应的操作速度,其中,操作速度包括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
其中,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与臂腕运动的幅度与速度相关,例如快速转动臂腕可一次滚动多个选项,慢速转动臂腕则一次只滚动一个选项。可以理解,屏幕选项的滚动可以采用闭合循环的方式,例如共有9个选项,当滚动到第9个选项时,接着进行滚动可到第1个选项,以使用户可朝一个方向进行滚动即可,提高了智能腕带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臂腕是否摆动的检测方式为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及角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对智能腕带设备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可以理解,智能腕带设备与佩戴该智能腕带设备的手相对静止,因此可间接对臂腕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手的各个部位进行手势识别,以使控制手势的种类多种多样,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a12之后,该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H,检测所述手部控制手势及所述臂腕控制手势的间隔时间;
步骤I,判断所述间隔时间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时间;
步骤J,若所述间隔时间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将所述手部控制手势及所述臂腕控制手势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控制手势。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手部控制手势及臂腕控制手势的间隔时间,然后,判断间隔时间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时间,若间隔时间小于第二预设时间,则将手部控制手势及臂腕控制手势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控制手势。
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1秒、1.1秒、0.9秒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组合控制手势的组合方式为两两进行组合,其中,组合控制手势包括:翘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翘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下倾手势、翘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翘掌臂腕下倾手势、翘掌左倾控制手势及翘掌右倾控制手势。
当然,组合控制手势还可以包括:臂腕上倾内转控制手势、臂腕上倾外转控制手势、臂腕下倾内转控制手势、臂腕下倾外转控制手势、臂腕左倾内转控制手势、臂腕左倾外转控制手势、臂腕右倾内转控制手势及臂腕右倾外转控制手势。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手各个部位的控制手势进行组合,可实现各种复杂控制手势,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K,在处于息屏时,检测佩戴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臂腕是否平抬;
步骤L,若所述臂腕平抬,则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亮屏。
在本实施例中,在智能腕带设备处于息屏时,检测佩戴智能腕带设备的臂腕是否平抬,若臂腕平抬,则控制智能腕带设备亮屏。其中,亮屏为智能腕带设备的屏幕进行发光,以显示智能腕带设备的主界面,使得用户基于该主界面,做出相应的控制手势。
需要说明的是,臂腕应平抬至用户眼睛能看清屏幕显示内容,具体的,屏幕表面与水平面相比,前后左右正反60度左右都能看清屏幕。
可以理解,臂腕平抬通常会从大腿两侧抬起,导致臂腕会有一个剧烈的转动。此外,若智能腕带设备的屏幕表面与水平面相比,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检测臂腕是否前后、左右或上下进行激烈的抖动,以确定臂腕是否平抬。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臂腕是否平抬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及角速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可以理解,智能腕带设备与佩戴该智能腕带设备的手相对静止,因此可间接对臂腕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该加速度传感器与角速度传感器均安装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当然也可以安装在腕带上,然而,安装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相比安装在腕带上,可减少腕带的重量,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佩戴舒适感,并且加速度传感器与角速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等其他装置均在智能腕带设备的内部,相比单独进行供电,本实施例可减少耗电,以提高智能腕带设备的使用效能。可以理解,加速度传感器及角速度传感器相互结合、相互调整,可进一步确保臂腕平抬检测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智能腕带设备处于息屏时,需检测用户是否平抬臂腕,若检测到用户平抬臂腕,可控制智能腕带设备亮屏,以开始进行手部手势识别,即对手部手势识别的硬件进行上电,可以减少耗电,以进一步提高智能腕带设备的使用能效。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第五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M,在处于息屏时,开启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
步骤N,在所述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开启时,检测是否连续识别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
步骤O,若连续识别到所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则确定所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的识别次数;
步骤P,判断所述识别次数是否等于预设次数;
步骤Q,若所述识别次数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关闭所述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处于息屏时,开启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在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开启时,检测是否连续识别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若连续识别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则确定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的识别次数,然后,判断识别次数是否等于预设次数,若识别次数等于预设次数,则关闭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智能腕带设备处于息屏时,即屏幕锁定时,用户通常无需对智能腕带设备进行操控,因此,可开启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也就是对手部手势识别进行上锁,以避免用户在做其他事情时,触发了智能腕带设备,以使智能腕带设备做出无效操作。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开启时,用户若需要关闭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也就是对锁定的手部手势识别进行解锁,用户需要连续做出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以使智能腕带设备连续识别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其中,各个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的时间间隔通常在0.5秒或1秒内,具体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其中,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为手部翘掌后再平掌,其中,翘掌的最大保持时间可以设定为1秒,即翘掌后需在1秒内做出平掌。
其中,预设次数需大于或等于2,具体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2次、3次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该预设次数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以实现用户个性化需求。
本实施例中,在智能终端处于息屏时,开启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以避免智能腕带设备识别到非用户本意的手部控制手势,从而提升智能腕带设备的智能性。同时,智能腕带设备需连续识别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后才能关闭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用户需严格按照要求才能关闭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从而提高手部手势误操作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第六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R,在处于亮屏时,确定所述控制手势的类型;
步骤S,若所述控制手势为平掌转腕控制手势,则根据所述平掌转腕控制手势,确定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
步骤T,根据所述转动方向及所述摆动方向,确定屏幕滚动方向,其中,所述屏幕滚动方向包括前、后、左、右;
步骤U,根据所述屏幕滚动方向,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进行滚屏;
步骤V,若所述控制手势为翘掌转腕控制手势,则根据所述翘掌转腕控制手势,确定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
步骤W,根据所述转动方向及所述摆动方向,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其中,所述光标移动方向包括前、后、左、右;
步骤X,根据所述光标移动方向,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进行光标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处于亮屏时,确定控制手势的类型,若控制手势为平掌转腕控制手势,则根据平掌转腕控制手势,确定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然后,根据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确定屏幕滚动方向,其中,屏幕滚动方向包括前、后、左、右,根据屏幕滚动方向,控制智能腕带设备进行滚屏;若控制手势为翘掌转腕控制手势,则根据翘掌转腕控制手势,确定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最后,根据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其中,光标移动方向包括前、后、左、右,根据光标移动方向,控制智能腕带设备进行光标移动。
其中,确定控制手势的类型,具体的,确定控制手势是平掌转腕控制手势还是翘掌转腕控制手势。该平掌转腕控制手势为平掌控制手势与臂腕转动控制手势相组合,例如平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内转上倾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外转上倾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内转下倾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外转下倾控制手势等。该翘掌转腕控制手势为翘掌控制手势与臂腕转动控制手势相结合,例如翘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翘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翘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及翘掌臂腕下倾控制手势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平掌转腕控制手势来说,也就是对于屏幕滚动来说,可根据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确定屏幕滚动方向,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下举例进行说明,并不对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与屏幕滚动方向的映射关系进行限定。平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对应向左滚屏,平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对应向右滚屏,平掌臂腕外转上倾控制手势对应向前滚屏,平掌臂腕内转下倾控制手势对应向后滚屏。
可以理解,滚动屏幕的速度与臂腕转动的幅度与速度相关,例如快速转动臂腕可一次滚动多个选项,慢速转动臂腕则一次只滚动一个选项。屏幕选项的滚动可以采用闭合循环的方式,例如共有9个选项,当滚动到第9个选项时,接着进行滚动可到第1个选项,以使用户可朝一个方向进行滚动即可,提高了智能腕带设备的使用便捷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翘掌转腕控制手势来说,也就是对于光标移动来说,可根据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确定屏幕滚动方向,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下举例进行说明,并不对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与屏幕滚动方向的映射关系进行限定。翘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对应光标向前移动,翘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对应光标向后移动,翘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对应光标向左移动,翘掌臂腕下倾控制手势对应光标向右移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平掌转腕控制手势和翘掌转腕控制手势分别对屏幕进行滚动以及对光标进行移动,以使用户可通过手势操控智能腕带设备,并通过滚屏及光标移动选择用户自身需要的功能选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智能腕带设备的体验感及智能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包括:
手势识别模块10,用于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其中,所述手势识别是对佩戴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手进行识别;
指令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手势,确定操作指令;
操作执行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
其中,上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的各虚拟功能模块存储于图1所示智能腕带设备的存储器1005中,用于实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的所有功能;各模块被处理器1001执行时,可实现智能腕带设备的控制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手势识别模块10包括:
手部识别单元,用于对手部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手部控制手势;
臂腕识别单元,用于对臂腕进行手势识别,得到臂腕控制手势。
进一步地,所述手部识别单元包括:
信号发射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信号发射器,对手部一侧发射手势识别信号;
信号接收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手势识别信号,检测所述信号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手势反射信号;
翘掌获取子单元,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翘掌控制手势;
平掌获取子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信号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平掌控制手势。
进一步地,所述手部识别单元还包括:
手势检测子单元,用于当识别到所述翘掌控制手势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识别到其它控制手势;
非接触短按键识别子单元,用于若识别到所述平掌控制手势,则得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
非接触长按键识别子单元,用于若未识别到所述其它控制手势,则得到非接触长按键控制手势。
进一步地,所述臂腕识别单元包括:
平抬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臂腕是否平抬;
平抬获取子单元,用于若所述臂腕平抬,则得到臂腕平抬控制手势;和/或
转动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臂腕是否摆动
转动方向检测子单元,用于若所述臂腕转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转动方向;
臂腕内转获取子单元,用于若所述转动方向为向身体内侧转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内转控制手势;
臂腕外转获取子单元,用于若所述转动方向为向身体外侧转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和/或
摆动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臂腕是否摆动;
摆动方向检测子单元,用于若所述臂腕摆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摆动方向;
上倾获取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上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上倾控制手势;
下倾获取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下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下倾控制手势;
左倾获取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左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左倾控制手势;
右倾获取子单元,用于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右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右倾控制手势。
进一步地,所述臂腕识别单元还包括:
第一速度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臂腕的转动速度和/或转动幅度;
第一速度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转动速度和/或所述转动幅度,确定所述控制手势对应的操作速度,其中,所述操作速度包括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臂腕识别单元还包括:
第二速度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臂腕的摆动速度和/或摆动幅度;
第二速度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摆动速度和/或所述摆动幅度,确定所述控制手势对应的操作速度,其中,所述操作速度包括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手势识别模块10还包括:
时间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手部控制手势及所述臂腕控制手势的间隔时间;
时间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间隔时间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时间;
组合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间隔时间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将所述手部控制手势及所述臂腕控制手势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控制手势。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组合控制手势包括:翘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翘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下倾手势、翘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翘掌臂腕下倾手势、翘掌左倾控制手势及翘掌右倾控制手势。
进一步地,所述手部控制手势的识别方式包括:信号反射方式、照相识别方式及事件相机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操作指令包括:亮屏指令、息屏指令、滚屏指令、光标移动指令、选择指令、确认指令、回退指令、退出指令、调节音量指令及开关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还包括:
臂腕检测模块,用于在处于息屏时,检测佩戴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臂腕是否平抬;
亮屏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臂腕平抬,则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亮屏。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还包括:
功能开启模块,用于在处于息屏时,开启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
手势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开启时,检测是否连续识别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
次数确定模块,用于若连续识别到所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则确定所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的识别次数;
次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识别次数是否等于预设次数;
功能关闭模块,用于若所述识别次数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关闭所述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还包括:
手势确定模块,用于在处于亮屏时,确定所述控制手势的类型;
臂腕方向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控制手势为平掌转腕控制手势,则根据所述平掌转腕控制手势,确定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
滚动方向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动方向及所述摆动方向,确定屏幕滚动方向,其中,所述屏幕滚动方向包括前、后、左、右;
滚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屏幕滚动方向,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进行滚屏;
臂腕方向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控制手势为翘掌转腕控制手势,则根据所述翘掌转腕控制手势,确定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
移动方向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动方向及所述摆动方向,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其中,所述光标移动方向包括前、后、左、右;
光标移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标移动方向,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进行光标移动。
其中,上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与上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实施例中各步骤相对应,其功能和实现过程在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该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其中,所述手势识别是对佩戴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手进行识别;
根据所述控制手势,确定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的步骤包括:
对手部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手部控制手势;
并对臂腕进行手势识别,得到臂腕控制手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腕带设备靠近手部的一侧设置有信号发射器及信号接收器,所述对手部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手部控制手势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信号发射器,对手部一侧发射手势识别信号;
基于所述手势识别信号,检测所述信号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手势反射信号;
若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所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翘掌控制手势;
若所述信号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平掌控制手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信号接收器未接收到所述手势反射信号,则得到平掌控制手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识别到所述翘掌控制手势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检测是否识别到其它控制手势;
若识别到所述平掌控制手势,则得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
若未识别到所述其它控制手势,则得到非接触长按键控制手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臂腕进行手势识别,得到臂腕控制手势的步骤包括:
检测臂腕是否平抬;
若所述臂腕平抬,则得到臂腕平抬控制手势;和/或
检测所述臂腕是否转动;
若所述臂腕转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转动方向;
若所述转动方向为向身体内侧转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内转控制手势;
若所述转动方向为向身体外侧转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和/或
检测所述臂腕是否摆动;
若所述臂腕摆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摆动方向;
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上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上倾控制手势;
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下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下倾控制手势;
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左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左倾控制手势;
若所述摆动方向为向右摆动再回到原位置,则得到臂腕右倾控制手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臂腕转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转动方向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臂腕的转动速度和/或转动幅度;
根据所述转动速度和/或所述转动幅度,确定所述控制手势对应的操作速度,其中,所述操作速度包括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
其中,所述若所述臂腕摆动,则检测所述臂腕的摆动方向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臂腕的摆动速度和/或摆动幅度;
根据所述摆动速度和/或所述摆动幅度,确定所述控制手势对应的操作速度,其中,所述操作速度包括滚屏速度、光标移动速度及页面滑动速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臂腕进行手势识别,得到臂腕控制手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手部控制手势及所述臂腕控制手势的间隔时间;
判断所述间隔时间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时间;
若所述间隔时间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则将所述手部控制手势及所述臂腕控制手势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控制手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控制手势包括:翘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翘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内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外转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平掌臂腕下倾手势、翘掌臂腕上倾控制手势、翘掌臂腕下倾手势、翘掌左倾控制手势及翘掌右倾控制手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控制手势的识别方式包括:信号反射方式、照相识别方式及事件相机方式。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指令包括:亮屏指令、息屏指令、滚屏指令、光标移动指令、选择指令、确认指令、回退指令、退出指令、调节音量指令及开关指令。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息屏时,开启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
在所述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开启时,检测是否连续识别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
若连续识别到所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则确定所述非接触短按键控制手势的识别次数;
判断所述识别次数是否等于预设次数;
若所述识别次数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关闭所述手部手势误操作功能。
12.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处于亮屏时,确定所述控制手势的类型;
若所述控制手势为平掌转腕控制手势,则根据所述平掌转腕控制手势,确定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
根据所述转动方向及所述摆动方向,确定屏幕滚动方向,其中,所述屏幕滚动方向包括前、后、左、右;
根据所述屏幕滚动方向,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进行滚屏;
若所述控制手势为翘掌转腕控制手势,则根据所述翘掌转腕控制手势,确定臂腕的转动方向及摆动方向;
根据所述转动方向及所述摆动方向,确定光标移动方向,其中,所述光标移动方向包括前、后、左、右;
根据所述光标移动方向,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进行光标移动。
13.一种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装置包括:
手势识别模块,用于进行手势识别,得到控制手势,其中,所述手势识别是对佩戴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手进行识别;
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手势,确定操作指令;
操作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智能腕带设备执行对应的操作。
14.一种智能腕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腕带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步骤。
15.一种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所述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腕带设备的单手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35876.6A 2020-11-06 2020-11-06 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69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5876.6A CN112269471B (zh) 2020-11-06 2020-11-06 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5876.6A CN112269471B (zh) 2020-11-06 2020-11-06 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9471A true CN112269471A (zh) 2021-01-26
CN112269471B CN112269471B (zh) 2022-05-13

Family

ID=74339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5876.6A Active CN112269471B (zh) 2020-11-06 2020-11-06 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94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5374A1 (en) * 2022-05-03 2023-11-09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Techniques for using in-air hand gestures detected via a wrist-wearable device to operate a camera of another device, and wearable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those techniques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860A (zh) * 2014-03-31 2014-07-23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腕带型便携式终端的手势识别***及其方法
CN104090649A (zh) * 2014-05-20 2014-10-08 上海翰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表带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CN104205015A (zh) * 2012-04-09 2014-12-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手势控制远程装置
US20150022439A1 (en) * 2013-07-16 2015-01-2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between multiple gesture recognition systems
CN105759961A (zh) * 2016-02-03 2016-07-13 林勇 智能设备以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
CN108181990A (zh) * 2018-01-19 2018-06-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手势识别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08536291A (zh) * 2018-03-29 2018-09-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操作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17324A (zh) * 2018-04-11 2018-10-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92471A (zh) * 2018-12-29 2019-04-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以及交互方法
CN110058767A (zh) * 2019-03-26 2019-07-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界面操作方法、可穿戴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4225A (zh) * 2018-02-09 2019-08-16 景俊年 一种智能手环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015A (zh) * 2012-04-09 2014-12-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手势控制远程装置
US20150022439A1 (en) * 2013-07-16 2015-01-2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between multiple gesture recognition systems
CN103941860A (zh) * 2014-03-31 2014-07-23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腕带型便携式终端的手势识别***及其方法
CN104090649A (zh) * 2014-05-20 2014-10-08 上海翰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表带及其操作控制方法
CN105759961A (zh) * 2016-02-03 2016-07-13 林勇 智能设备以及智能设备控制方法
CN108181990A (zh) * 2018-01-19 2018-06-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手势识别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10134225A (zh) * 2018-02-09 2019-08-16 景俊年 一种智能手环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36291A (zh) * 2018-03-29 2018-09-1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操作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717324A (zh) * 2018-04-11 2018-10-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92471A (zh) * 2018-12-29 2019-04-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以及交互方法
CN110058767A (zh) * 2019-03-26 2019-07-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界面操作方法、可穿戴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邓巧茵等: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智能设备控制***的设计",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5374A1 (en) * 2022-05-03 2023-11-09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Techniques for using in-air hand gestures detected via a wrist-wearable device to operate a camera of another device, and wearable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those techniqu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9471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53313B1 (ko) 지문 식별을 사용하는 조작 방법 및 장치, 및 모바일 단말
US9400489B2 (en) Smart watch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6959841B (zh) 一种应用中功能的调用方法及装置
EP2733574B1 (en) Controll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8542186B2 (en) Mobile device with user interaction capabilit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N103262008B (zh) 智能无线鼠标
US10031586B2 (en) Motion-based gestures for a computing device
EP2045694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ouse-like capabilities
US20130069883A1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US2014007831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n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Interpreting Consecutive Gestures
US2010029577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en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interpreting offset gestures
US2010029939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to or From a Mobile Device
CN108595002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40176477A1 (en) Input device, input support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049759A (zh) 触摸屏和行为感知联合的指令输入与防护方法
WO200603606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A2746253A1 (en) Interface adaptation system
CN113383301B (zh) 用于配置移动设备的用户界面的***和方法
WO2014105171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sensor context
CN102937869A (zh) 一种终端设备触发控制指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87689A (zh) 一种指环鼠标及利用指环鼠标操控移动终端的方法
KR101872272B1 (ko) 제어 기기를 이용한 전자기기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2269471B (zh) 智能腕带设备及其单手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80715A (zh) 界面中虚拟控件编辑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783318A (zh) 人机交互***和人机交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4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4, No. 7, Lane 1, Lingxia garden, district 36, Shanghe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Puchun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01, 6 Zizhu 6th Road,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o Shule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