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4287B - 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4287B
CN112254287B CN202010903115.7A CN202010903115A CN112254287B CN 112254287 B CN112254287 B CN 112254287B CN 202010903115 A CN202010903115 A CN 202010903115A CN 112254287 B CN112254287 B CN 112254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odel
predicted value
obtaining
comprehen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31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54287A (zh
Inventor
邓翔
陈文景
邓仕钧
肖健
张保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s Intelli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s Intell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s Intell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s Intelli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31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4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4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4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54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4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30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20Feedback from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监测参数;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基于所述多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变权重处理,获得综合预测值;根据所述综合预测值调节中央空调末端送风量。本发明采用基于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的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用综合预测值作为室内热舒适评价指标,可保证室内热环境变动时,可以在不同的热环境变量取值区域内,动态赋予单一热舒适预测模型中精度较高的模型以较高权重值,从而提升变权重综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而合理调整中央空调末端送风状态,提升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央空调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末端的送风调节可以根据室内环境变化,动态调整送风参数,保证室内环境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常规的空调末端控制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调节风机的工作频率,进而改变送风参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由于空调室内末端感知的温度一般都是回风温度而不是使用者所在空调区的温度,即室内空调设备不是根据其服务的空调区温度来完成调控,存在温度偏差,空调的运行调控与用户的实际热感觉是脱节的。因此,现有的方法是将人体热舒适度引入空调的自动控制***中,使空调***能根据人体热状态的变化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如PMV(预期平均评价指数)模型、Adaptive thermal comfort model(适应性热舒适模型) 等。
然而,人体热舒适响应的预测问题是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采用这些单一模型对空调末端的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PMV模型通常只适用于室内参数稳定且在人体周围均匀分布的热环境,既不适用于非稳态的热环境,也不适用于人体周围参数不均匀的热环境。Adaptive thermal comfort model只考虑舒适温度与室外温度的关系,没有考虑人与环境的物理换热过程,也不能反映其他因素的作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监测参数;
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
基于所述多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变权重处理,获得综合预测值;
根据所述综合预测值调节中央空调末端送风量。
优选地,所述监测参数包括: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内空气速度、室内黑球温度、以及人体温度;
所述预设模型包括:有效温度模型;
所述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相对湿度以及所述有效温度模型,获得有效温度预测值。
优选地,所述预设模型还包括:预期平均评价指数模型;
所述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相对湿度、所述室内黑球温度、所述室内空气速度、衣服热阻、以及人体散热率值,获得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相对湿度、所述室内黑球温度、所述室内空气速度、衣服热阻、以及人体散热率值,获得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相对湿度与空气水蒸气分压力的关系式,获得所述空气水蒸气分压力;
根据所述衣服热阻与着装面积系数的关系式,获得所述着装面积系数;
根据人体产热率、人体活动额外散热值、所述衣服热阻以及所述着装面积系数的关系式,获得所述衣服表面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黑球温度、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空气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关系式,获得所述平均辐射温度;
根据所述衣服表面温度、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空气速度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关系式,获得所述对流换热系数;
根据所述人体产热率、所述人体活动额外散热值、所述空气水蒸气分压力、所述着装面积系数、所述衣服表面温度、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平均辐射温度、所述对流换热系数,获得所述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
优选地,所述人体温度包括:人体头部温度、人体手部温度、人体脚踝温度;
所述预设模型包括: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模型;
所述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人体头部温度、所述人体手部温度、所述人体脚踝温度、所述平均辐射温度、以及所述室内空气温度,获得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人体头部温度、所述人体手部温度、所述人体脚踝温度、所述平均辐射温度、以及所述室内空气温度,获得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平均辐射温度和操作温度的关系式,获得所述操作温度;
根据所述人体头部温度、所述人体手部温度和所述人体脚踝温度,获得人体平均体表温度;
根据所述操作温度与平均体表阻抗的关系式,获得所述平均体表阻抗;
根据所述操作温度、所述人体平均体表温度和所述平均体表阻抗,获得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
优选地,所述预设模型包括:皮肤湿度模型;
所述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平均体表温度、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空气水蒸气分压力,获得所述皮肤相对湿度;
根据所述皮肤相对湿度,获得所述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有效温度预测值和所述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和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多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变权重处理,获得综合预测值包括:
对所述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所述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和所述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所述综合预测值。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所述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和所述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所述综合预测值包括:
确定所述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的第一权重、所述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的第二权重、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的第三权重和所述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的第四权重;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所述第三权重、所述第四权重、所述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所述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和所述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获得所述综合预测值。
实施本发明的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括:获取监测参数;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基于所述多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变权重处理,获得综合预测值;根据所述综合预测值调节中央空调末端送风量。本发明采用基于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的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用综合预测值作为室内热舒适评价指标,可保证室内热环境变动时,可以在不同的热环境变量取值区域内,动态赋予单一热舒适预测模型中精度较高的模型以较高权重值,从而提升变权重综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而合理调整中央空调末端送风状态,提升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目前采用单一模型对中央空调末端的送风控制方法中所存在的局限性、适用范围小,不能达到很好的热舒适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变权重合并预测模型,将不同的模型的权重取值与变量取值进行动态关联,提高了预测的可靠性和预测精度。
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各实施例一可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监测参数。
具体的,监测参数可包括: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内空气速度、室内黑球温度、以及人体温度。其中,室内空气温度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获取,室内相对湿度可通过湿度传感器监测获取,室内空气速度可以通过风速仪监测获取,室内黑球温度可通过黑球温度计监测获取,人体温度可通过红外摄像头监测采集得到。其中,人体温度可包括:人体头部温度、人体手部温度、人体脚踝温度。
步骤S20、根据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模型可包括:有效温度模型。其中,根据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根据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相对湿度以及有效温度模型,获得有效温度预测值。
具体的,有效温度模型用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61
其中,ET为有效温度预测值,ta为室内空气温度,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62
为室内相对湿度。
因此,在获得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相对湿度时,可根据(1)式(有效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相对湿度的关系式)直接获得有效温度预测值。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模型可包括:预期平均评价指数模型(PMV 模型)。其中,根据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根据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内黑球温度、室内空气速度、衣服热阻、以及人体散热率值,获得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
其中,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可通过以下式子获取: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64
在(2)式中,M为人体产热率,W为人体活动额外散热(室内人员一般为0),Pa是空气水蒸气分压力,ta是室内空气温度,fcl是着装面积系数,tcl是衣服表面温度,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63
是平均辐射温度,hc是对流换热系数。
具体的,根据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内黑球温度、室内空气速度、衣服热阻、以及人体散热率值,获得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包括:
根据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相对湿度与空气水蒸气分压力的关系式,获得空气水蒸气分压力。
其中,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相对湿度与空气水蒸气分压力的关系式为: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71
根据衣服热阻与着装面积系数的关系式,获得着装面积系数。
其中,衣服热阻与着装面积系数的关系式为: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72
在(4)式中,Icl为衣服热阻。
其中,衣服热阻可参考表1。
表1.衣服热阻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73
根据人体产热率、人体活动额外散热值、衣服热阻以及着装面积系数的关系式,获得衣服表面温度。
其中,人体产热率、人体活动额外散热值、衣服热阻以及着装面积系数的关系式为: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74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81
根据室内黑球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关系式,获得平均辐射温度。
其中,室内黑球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关系式为: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82
(7)式中,tg为室内黑球温度,var为室内空气速度。
根据衣服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速度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关系式,获得对流换热系数。
其中,衣服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速度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关系式为: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83
根据人体产热率、人体活动额外散热值、空气水蒸气分压力、着装面积系数、衣服表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对流换热系数,获得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模型可包括: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模型。其中,根据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根据人体头部温度、人体手部温度、人体脚踝温度、平均辐射温度、以及室内空气温度,获得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
具体的,根据人体头部温度、人体手部温度、人体脚踝温度、平均辐射温度、以及室内空气温度,获得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包括:
根据室内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和操作温度的关系式,获得操作温度。
其中,室内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和操作温度的关系式为: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91
根据人体头部温度、人体手部温度和人体脚踝温度,获得人体平均体表温度。
由于人体温度受衣服遮挡,因此,采用红外摄像机获取全身皮肤温度难度较大,因此,可通过对人体头部温度、人体手部温度和人体脚踝温度取平均值作为人体平均体表温度。
即人体平均体表温度可通过下式获得: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092
(10)式中,tskin为人体平均体表温度,thead为人体头部温度,thand为人体手部温度,tankle为人体脚踝温度。
根据操作温度与平均体表阻抗的关系式,获得平均体表阻抗。
其中,操作温度与平均体表阻抗的关系式为:
Iskin=-29top+1141.73 (11)。
(11)式中,Iskin为平均体表阻抗。
根据操作温度、人体平均体表温度和平均体表阻抗,获得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
其中,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可通过下式获得:
TSV=0.165top+0.468tskin-0.0018Iskin-193772 (8)。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模型包括:皮肤湿度模型。
根据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平均体表温度、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水蒸气分压力,获得皮肤相对湿度。
根据皮肤相对湿度,获得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
其中,皮肤湿度预测值可通过下式获得: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01
皮肤相对湿度可通过下式获得: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02
在热评价中,热感觉投票一般采用ISO7730中的7分制,即如表2所示:
表2.七分制度热感觉评价表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03
其中,PMV模型、人体生理参数评价综合模型均采用7分制,而有效温度模型和皮肤温度模型的热感觉预测采用的指标体系不一致,因此,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对有效温度预测值和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和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Min-Max法(最小值-最大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使结果值映射到[-3,3]之间。其中,归一化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04
通过(14)式分别对有效温度模型和皮肤湿度模型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到:
A、有效温度: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11
B、皮肤湿度: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12
步骤S30、基于多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变权重处理,获得综合预测值。
具体的,基于多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变权重处理,获得综合预测值包括:
对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和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进行加权处理,获得综合预测值。
进一步地,对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和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进行加权处理,获得综合预测值包括:
确定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的第一权重、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的第二权重、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的第三权重和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的第四权重;根据第一权重、第二权重、第三权重、第四权重、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和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获得综合预测值。
具体的,对四个模型组合为一个变权重的综合预测模型,即: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13
因此,参考变权重综合预测的关系式,即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21
可得到:
f(t+1)=g1(t+1)·f1(t+1)+g2(t+1)·f2(t+1)+g3(t+1)·f3(t+1)+g4(t+1)· f4(t+1)
(17)。
其中,f(t+1)是在t+1时刻的综合预测模型结果;fi(t+1)是第i个单一预测模型在t+1时刻的预测结果;gi(t+1)第i个单一模型在t+1时刻预测结果的权重。对gi(t+1),有∑gi(t+1)=1且gi(t+1)≥0;i为大于0的自然数。第一权重、第二权重、第三权重和第四权重分别为(17)式中的g1(t+1)、g2(t+1)、g3(t+1)、 g4(t+1)。
进一步地,权重的值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A1、先确定综合预测值的误差和第i个单一预测值的误差。
其中,综合预测值的误差可通过下述(18)式获得,第i个单一预测值的误差可通过下述(19)式获得。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22
(18)式中,e(t+1)为综合预测值的误差,F(t+1)为t+1时刻综合预测真实值,f(t+1)为t+1时刻的综合预测值。
(19)式中,Fi(t+1)为t+1时刻第i个单一预测模型的真实值,fi(t+1)为t+1 时刻第i个单一预测模型的预测值。
因此,可以得到: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23
其中,(20)式的推导过程如下: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31
由(20)式可知,权重gi(t)的确认分为两种情况:
1)t+1时刻,对于任意一个单一模型,预测误差ei(t+1)均为非正值(或非负值)。
此时存在某单一模型fj(t+1),其预测误差ej(t+1)(或预测误差的绝对值 |ej(t+1)|)在所有预测误差中最小。则此时单一模型fj(t+1)的权重为1;剩余的单一模型对应的权重均为0。其中,j为大于0的自然数。
2)t+1时刻,对于任意一个单一模型,预测误差ei(t+1)有的为非负值,有的为负值。
对所有预测误差为非负值的单一模型中,此时存在某单一模型fm(t+1),其预测误差值em(t+1)在所有预测误差为非负值的单一模型中最小;其中,m 为大于0的自然数。
对所有预测误差为负值的单一模型中,此时存在某单一模型fn(t+1),其预测误差的绝对值|en(t+1)|在所有预测误差为负值的单一模型中最小。其中,n为大于0的自然数。
此时单一模型fm(t+1)与单一模型fn(t+1)对应的权重值分别为: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32
其余的单一模型对应的权重均为0。
基于此,在权重的值确定后,可利用变权重综合预测模型(17)式,对 t+1时刻的热感觉进行预测。
步骤S40、根据综合预测值调节中央空调末端送风量。
具体的,在步骤S30中获得综合预测值后,可根据综合预测值与中央空调末端风机运行频率控制表,对中央空调末端风机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以达到调节中央空调末端送风量的目的。其中,综合预测值与中央空调末端风机运行频率控制表如下所示:
综合预测值与中央空调末端风机运行频率控制表(设定0%、50%、75%及100%四种风机运行频率)。如下表所示,根据对t+1时刻的热感觉预测情况f(t+1)及其相对于t+1时刻热感觉的变化情况(f(t+1)-f(t)),依据控制规则表调节空调末端风机运行频率:
Figure BDA0002660449210000141
本发明通过采用采用热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室内热舒适评价指标。该方法可保证室内热环境变动时,动态赋予单一热舒适预测模型中精度较高的模型以较高权重值,从而提升变权重综合预测模型的热综合评价结果的精确性。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监测参数;所述监测参数包括: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内空气速度、室内黑球温度、以及人体温度;
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所述预设模型包括:有效温度模型、预期平均评价指数模型、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模型及皮肤湿度模型;
基于所述多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变权重处理,获得综合预测值;
根据所述综合预测值调节中央空调末端送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相对湿度以及所述有效温度模型,获得有效温度预测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相对湿度、所述室内黑球温度、所述室内空气速度、衣服热阻、以及人体散热率值,获得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相对湿度、所述室内黑球温度、所述室内空气速度、衣服热阻、以及人体散热率值,获得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相对湿度与空气水蒸气分压力的关系式,获得所述空气水蒸气分压力;
根据所述衣服热阻与着装面积系数的关系式,获得所述着装面积系数;
根据人体产热率、人体活动额外散热值、所述衣服热阻以及所述着装面积系数的关系式,获得衣服表面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黑球温度、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空气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关系式,获得所述平均辐射温度;
根据所述衣服表面温度、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空气速度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关系式,获得所述对流换热系数;
根据所述人体产热率、所述人体活动额外散热值、所述空气水蒸气分压力、所述着装面积系数、所述衣服表面温度、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平均辐射温度、所述对流换热系数,获得所述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温度包括:人体头部温度、人体手部温度、人体脚踝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人体头部温度、所述人体手部温度、所述人体脚踝温度、所述平均辐射温度、以及所述室内空气温度,获得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体头部温度、所述人体手部温度、所述人体脚踝温度、所述平均辐射温度、以及所述室内空气温度,获得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平均辐射温度和操作温度的关系式,获得所述操作温度;
根据所述人体头部温度、所述人体手部温度和所述人体脚踝温度,获得人体平均体表温度;
根据所述操作温度与平均体表阻抗的关系式,获得所述平均体表阻抗;
根据所述操作温度、所述人体平均体表温度和所述平均体表阻抗,获得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监测参数并采用预设模型进行预测,获得多模型预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平均体表温度、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空气水蒸气分压力,获得所述皮肤相对湿度;
根据所述皮肤相对湿度,获得所述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有效温度预测值和所述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和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变权重处理,获得综合预测值包括:
对所述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所述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和所述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所述综合预测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所述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和所述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进行加权处理,获得所述综合预测值包括:
确定所述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的第一权重、所述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的第二权重、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的第三权重和所述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的第四权重;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所述第三权重、所述第四权重、所述归一化的有效温度预测值、所述预期平均评价指数预测值、所述人体生理参数综合评价预测值和所述归一化的皮肤湿度模型预测值,获得所述综合预测值。
CN202010903115.7A 2020-09-01 2020-09-01 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254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3115.7A CN112254287B (zh) 2020-09-01 2020-09-01 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3115.7A CN112254287B (zh) 2020-09-01 2020-09-01 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4287A CN112254287A (zh) 2021-01-22
CN112254287B true CN112254287B (zh) 2022-06-14

Family

ID=74223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3115.7A Active CN112254287B (zh) 2020-09-01 2020-09-01 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42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6622B (zh) * 2021-05-26 2022-11-29 上海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作业机械驾驶舱的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891508A (zh) * 2021-09-23 2022-01-04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装置的控制方法、干燥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19588A (zh) * 2021-11-08 2022-01-11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热舒适度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31394A (zh) * 2022-05-18 2022-09-09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个人热愉悦性聚类的区域空调调节方法
CN115758869B (zh) * 2022-11-07 2023-06-13 浙江迈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智能楼宇管控***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42037A (ja) * 1989-03-14 1990-09-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調システム制御装置
JP2617148B2 (ja) * 1991-06-26 1997-06-04 山武ハネウエル株式会社 温感制御の設定値管理装置
JP3214317B2 (ja) * 1995-10-06 2001-10-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
JP2000291990A (ja) * 1999-04-06 2000-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暖房機器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KR100595214B1 (ko) * 2004-05-21 2006-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조 시스템의 공기 청정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727792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的舒适指数控制方法
BR112012014622A2 (pt) * 2009-12-16 2019-05-14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método de controle de sistema de aquecimento, ventilação e condicionamento de ar (hvac) de um edifício
JP5951526B2 (ja) * 2013-03-04 2016-07-13 株式会社東芝 空調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76829B2 (ja) * 2013-05-21 2017-02-08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列車内の温熱環境評価方法
CN103823368B (zh) * 2014-01-27 2016-02-24 浙江大学 基于权重规则表的pid型模糊逻辑控制方法
CN104180446B (zh) * 2014-08-11 2017-10-13 周伟文 人工模拟森林小气候***及方法
JPWO2016088353A1 (ja) * 2014-12-01 2017-09-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環境制御装置および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CN104490371B (zh) * 2014-12-30 2016-09-21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人体生理参数的热舒适检测方法
CN104633866B (zh) * 2015-02-15 2017-06-16 重庆大学 基于环境参数和人体生理参数的热舒适度测评***
TWI648507B (zh) * 2015-10-28 2019-01-2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智能節能環境調控系統及方法
CN106123206B (zh) * 2016-06-17 2018-11-2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环境热度的方法和***
CN107676936A (zh) * 2017-09-30 2018-0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84420B (zh) * 2018-07-28 2019-1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9341020A (zh) * 2018-09-27 2019-02-15 重庆智万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温控调节方法
CN109695944B (zh) * 2018-11-29 2021-06-18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模型深度学习的涂装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0186170B (zh) * 2019-06-20 2020-11-27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热舒适度指标pmv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1442478A (zh) * 2020-03-10 2020-07-24 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优化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存储装置
CN111444943A (zh) * 2020-03-13 2020-07-24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人体相似性的自适应个性化热舒适预测的装置和方法
CN111486542B (zh) * 2020-04-28 2021-11-09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4287A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54287B (zh) 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CN110454930B (zh) 人体最佳热舒适度估算方法、设备及空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720963B (zh) 一种睡眠环境下的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588275B (zh) 一种空调舒适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701234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mart and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Control
US20130102852A1 (en) Controlling devices based on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CN111854076B (zh) 基于室内负荷与舒适度的自调节控制方法及***
CN113339952A (zh) 空调***
CN108286781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605726B (zh) 一种空调节能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032970B (zh) 一种基于体表温度监测的智能空调调控方法
CN11212893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79237B (zh) 空调温度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688533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8361936A (zh) 一种提升直流变频空调舒适性控制精度的方法及***
CN11425179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210292207U (zh) 空调的温度补偿***及空调
CN111520867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0006135B (zh) 基于无线人体体温测量的空调控制***及控制策略
CN10708447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9405212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24971A (zh) 一种空调监测***
CN112721571B (zh) 多参数影响的共享汽车后排微气候调节方法及***
CN115218358B (zh) 一种室内空气环境调节方法和设备
CN106705373A (zh) 空调器风速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