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6836B - 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6836B
CN112236836B CN202080002889.0A CN202080002889A CN112236836B CN 112236836 B CN112236836 B CN 112236836B CN 202080002889 A CN202080002889 A CN 202080002889A CN 112236836 B CN112236836 B CN 112236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relay
triode
electronic switch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28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6836A (zh
Inventor
吴刚
赵德琦
吴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36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6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6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6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01Functional circuits, e.g. logic, sequencing, interlock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0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 H01H2047/025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modify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elay with taking into account of the thermal influences, e.g. change in resistivity of the coil or being adapted to high temperatures

Landscapes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应用于车载电源,所述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一电阻、继电器、第一开关控制模组和第二开关控制模组;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电源,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端;第一开关控制模组用于控制第一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第二开关控制模组用于控制第二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通过第一开关控制模组和第二开关控制模组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不仅实现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的简易性,也提高低功耗继电器电路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具有涉及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开关电源和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单体功率密度不断提高,电容容量不断提高,与车载电源中预充电路配合使用的继电器电路也随之产生。
继电器电路通过在继电器的线圈产生电流,实现在各种电机控制电路中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然而,在密闭空间或长时间工作的应用场景下,继电器的线圈存在温度较高,导致线圈两端的功率超出额定功率,不仅影响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也降低继电器电路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不仅实现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的简易性,也提高低功耗继电器电路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应用于车载电源,所述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包括:
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一电阻、继电器、第一开关控制模组和第二开关控制模组;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电源,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端;
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
在一个可能示例中,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组包括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三电阻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包括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组;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组包括第一信号控制器、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组;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组包括第二信号控制器、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控制器,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组包括第三信号控制器、第九电阻、第三二极管、第四三极管、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控制器,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包括第二场效应晶体管;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组;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电源,所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继电器串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将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与所述第一电阻并联,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将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与所述继电器串联,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端;
将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组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
将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组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
当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处于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处于导通时,将所述继电器设置于第一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一开关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处于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处于断开时,将所述继电器设置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继电器的所耗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继电器的所耗功率。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绘的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通过第一开关控制模组控制第一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以及第二开关控制模组控制第二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由于继电器在第一电子开关处于导通并且第二电子开关处于断开时所耗功率小于第一电子开关处于导通并且第二电子开关处于导通时所耗功率,所以有利于灵活和简易地控制继电器的功耗,保证继电器处于较低功耗。同时,继电器所耗功率的降低,使得继电器的线圈温度降低,不仅有利于增加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提高继电器电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电路或装置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电路或装置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所述,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包括:第一电子开关S1、电阻R1、继电器K1、第二电子开关S2、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和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其中,第一电子开关S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电源VCC,第一电子开关S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子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二端,第二电子开关S2的第二端接地端GND;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用于控制第一电子开关S1的通断状态,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用于控制第二电子开关S2的通断状态。
具体的,当第二开关控制模组控制120控制第二电子开关S1断开时,继电器K1所在的电路无法形成回路,继电器K1的线圈中没有电流通过,此时继电器K1处于保持状态。
具体的,当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控制第一电子开关S1处于导通,且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控制第二电子开关S1处于导通时,电源VCC加到继电器K1的线圈两端,线圈中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继电器K1的衔铁在电磁效应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带动衔铁的动触点和静触点吸合,此时继电器K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具体的,当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控制第一电子开关S1处于导通,且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控制第二电子开关S2处于断开时,电源VCC加到与继电器K1串联的电阻R1和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两端,线圈中流过一定电流,产生电磁效应。继电器K1的衔铁在电磁效应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带动衔铁的动触点和静触点吸合,此时继电器K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其中,继电器K1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耗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耗功率。
在一个可能示例中,第一电子开关S1包括三极管,该三极管的基极b连接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该三极管的发射极e分别连接电阻R1的第一端和电源VCC,该三极管的集电极c分别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和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一端。当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向该三极管的基极b施加低电压,并保证该三极管的发射极e的电位高于该三极管的基极b的电位时,该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第一电子开关S1包括场效应晶体管,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G连接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S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电源VCC,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D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一端。当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向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G施加低电压,并保证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G的电位高于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G的电位时,该场效应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第二电子开关S2包括三极管,该三极管的基极b连接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该三极管的集电极c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二端,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e接地端GND。当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向该三极管的基极b施加低电压,并保证该三极管的发射极e的电位高于该三极管的基极b的电位时,该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第二电子开关S2包括场效应晶体管,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G连接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D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二端,该场效应晶体管道的源极S接地端GND。当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向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G施加低电压,并保证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G的电位高于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G的电位时,该场效应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绘的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通过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控制第一电子开关S1的通断状态,以及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控制第二电子开关S2的通断状态。由于继电器在第一电子开关处于导通并且第二电子开关处于断开时所耗功率小于第一电子开关处于导通并且第二电子开关处于导通时所耗功率,所以有利于灵活和简易地控制继电器的功耗,保证继电器处于较低功耗。同时,继电器所耗功率的降低,使得继电器的线圈温度降低,不仅有利于增加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提高继电器电路的可靠性。
图1中的第一电子开关S1、第二电子开关S2、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和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可以由具体的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块组成,下面将对其具体描述。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继电器K1、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1和电容C1。可见,第一电子开关S1包括三极管Q1,第二电子开关S2包括三极管Q3,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包括由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1、电容C1、三极管Q2组成的电路模块,第二开关控制模块120包括由第一信号控制器CTR1、电阻R4和电阻R5组成的电路模块。
具体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e分别连接电源VCC和电阻R1的第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c分别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和继电器K1的第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b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b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e分别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e;三极管Q3的集电极c分别连接继电器K1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的阳极,三极管Q3的基极b分别连接电阻R4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e分别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和接地端GND;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阻R3的第二端,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e;电阻R4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b和电阻R5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信号控制器CTR1。
具体的,首先,当电源VCC提供直流电流,且第一信号控制器CTR1无电平输入时,三极管Q3处于断开状态,并且该直流电流通过电阻R1、继电器K1的线圈和二极管D1为电容C1提供充电,三极管Q2和三极管Q1依次导通。然后,当第一信号控制器CTR1输入高电平时,三极管Q3处于导通状态,电源VCC通过导通的三极管Q1施加到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两端,保证继电器K1完成吸合状态。此时,导通的三极管Q3使得二极管D1的阳极下拉到接地端GND,导致二极管D1反向截至,电容C1经过电阻R3放电,保证三极管Q2和三极管Q1继续导通。最后,当电容C1的电量不足以支撑三极管Q2继续导通时,三极管Q2和三极管Q1依次截止。此时,电源VCC经过电阻R1施加到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两端,降低继电器K1上的电压和电流,并降低继电器K1所耗功率。
可以看出,相比图1的电路结构,由三极管Q2、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1组成的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控制三极管Q1的导通时间,以及由第一信号控制器CTR1、电阻R4和电阻R5组成的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控制三极管Q3的导通状态,实现降低继电器所耗功率,进一步提高低功耗继电器电路的可靠性。此外,通过调整电容C1的电容容量,可以得到期望的三极管Q2的导通时间,满足不同规格继电器的驱动要求。
进一步地,相比于通过电阻与继电器串联的电路方式以直接降低继电器功耗,图2所述的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在实现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继电器吸合的稳定性和低功耗继电器电路的可靠性。此外,相比于通过电阻与电解电容并联的电路方式带来的成本与体积的增加、寿命的限制,图2所述的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在实现降低继电器功耗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成本,以及提高低功耗继电器电路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继电器K1、三极管Q1、三极管Q2、场效应晶体管Q4、二极管D1和电容C1。可见,第一电子开关包括三极管Q1,第二电子开关包括场效应晶体管Q4,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包括由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1、电容C1、三极管Q2组成的电路模块,第二开关模组120包括由第二信号控制器CTR2、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和二极管D1组成的电路模块。
具体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e分别连接电源VCC和电阻R1的第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c分别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和继电器K1的第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b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b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e分别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和场效应晶体管Q4的源极S;场效应晶体管Q4的漏极D分别连接继电器K1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的阳极,场效应晶体管Q4的栅极G分别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电阻R7的第一端和电阻R8的第一端,场效应晶体管Q4的源极S分别连接电阻R8的第二端和接地端GND;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阻R3的第二端,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场效应晶体管Q4的源极S;电阻R6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场效应晶体管Q4的栅极G、电阻R7的第一端和电阻R8的第一端,电阻R6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二信号控制器CTR和二极管D2的阴极;电阻R7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一端和场效应晶体管Q4的栅极G,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
具体的,如图2中所述类似,当电源VCC提供直流电流,且第二信号控制器CTR2无电平输入时,场效应晶体管Q4处于断开状态,并且该直流电流通过电阻R1、继电器K1的线圈和二极管D1为电容C1提供充电,三极管Q2和三极管Q1依次导通。然后,当第二信号控制器CTR2输入高电平时,场效应晶体管Q4处于导通状态,电源VCC通过导通的三极管Q1施加到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两端,保证继电器K1完成吸合状态。电源VCC经过电阻R1施加到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两端,降低继电器K1上的电压和电流,并降低继电器K1所耗功率。
可以看出,相比图2,除了通过调整电容C1的电容容量,可以得到期望的三极管Q2的导通时间,满足不同规格继电器的驱动要求之外,由第二信号控制器CTR2、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和二极管D1组成的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能够提供一个尽可能低阻抗的通路供场效应晶体管Q4的栅极G和源极S之间电容和电压的快速泄放,使得场效应晶体管Q4的通断时间减小,同时减小通断时的损耗,最终,不仅实现控制继电器低功耗,也进一步提高低功耗继电器电路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场效应晶体管Q4、三极管Q5、继电器K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二极管D1、二极管D3、电容C1。可见,第一电子开关包括三极管Q1,第二电子开关包括场效应晶体管Q4,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包括由电阻R2、电阻R3、二极管D1、电容C1、三极管Q2组成的电路模块,第二开关模组120包括由第三信号控制器CTR3、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二极管D3和三极管Q5组成的电路模块。
具体的,三极管Q1的发射极e分别连接电源VCC和电阻R1的第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c分别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和继电器K1的第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b连接电阻R2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b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e分别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和场效应晶体管Q4的源极S;场效应晶体管Q4的漏极D分别连接继电器K1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的阳极,场效应晶体管Q4的栅极G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电阻R10的第一端和电阻R11的第一端,场效应晶体管Q4的源极S分别连接电阻R11的第二端和接地端GND;电容C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阻R3的第二端,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场效应晶体管Q4的源极S;三极管Q5的发射极e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三极管Q5的基极b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和电阻R9的第一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c接地端GND;电阻R9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和三极管Q5的基极b,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信号控制器CTR3。
具体的,如图2中所述类似,由三极管Q2、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1组成的第一开关控制模组110控制三极管Q1的导通时间,以实现电源VCC经过电阻R1施加到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两端,降低继电器K1上的电压和电流,并降低继电器K1所耗功率。
可以看出,相比图3,由第三信号控制器CTR3、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二极管D3和三极管Q5组成的第二开关控制模组120,通过三极管Q5来快速泄放场效应晶体管Q4的栅极G和源极S之间电容和电压,进一步减小场效应晶体管Q4的通断时间和通断时的损耗,最终,不仅实现降低继电器电路所耗功率,也进一步提高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的可靠性。
上述从电路侧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下面将从方法示例的角度介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的执行步骤。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S501、将第一电阻与继电器串联,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S502、将第一电子开关与第一电阻并联,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连接;
S503、将第二电子开关与继电器串联,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接地端;
S504、将第一开关控制模组与第一电子开关连接,第一开关控制模组用于控制第一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
S505、将第二开关控制模组与第二电子开关连接,第二开关控制模组用于控制第二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
S506、当第一开关控制模组控制第一电子开关处于导通,且第二开关控制模组控制第二电子开关处于导通时,将继电器设置于第一工作状态;
S507、当第一开关控制模组控制第一电子开关处于导通,且第二开关控制模组控制第二电子开关处于断开时,将继电器设置于第二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下继电器的所耗功率小于第一工作状态下继电器的所耗功率。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绘的控制继电器低功耗方法,通过第一开关控制模组控制第一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以及第二开关控制模组控制第二电子开关的通断状态。由于继电器在第一电子开关处于导通并且第二电子开关处于断开时所耗功率小于第一电子开关处于导通并且第二电子开关处于导通时所耗功率,所以有利于灵活和简易地控制继电器的功耗,保证继电器处于较低功耗。同时,继电器所耗功率的降低,使得继电器的线圈温度降低,不仅有利于增加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提高继电器电路的可靠性。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应用于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包括:
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继电器、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三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一信号控制器、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端;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器,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
2.一种控制继电器低功耗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三极管处于导通,且所述第三三极管处于导通时,将所述继电器设置于第一工作状态;
当所述第三三极管处于导通,且所述第一三极管处于断开时,将所述继电器设置于第二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继电器的所耗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继电器的所耗功率。
CN202080002889.0A 2020-01-16 2020-01-16 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 Active CN1122368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72440 WO2021142705A1 (zh) 2020-01-16 2020-01-16 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6836A CN112236836A (zh) 2021-01-15
CN112236836B true CN112236836B (zh) 2023-04-04

Family

ID=74123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2889.0A Active CN112236836B (zh) 2020-01-16 2020-01-16 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6836B (zh)
WO (1) WO202114270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10819A1 (de) * 1993-03-26 1994-09-29 Schleicher Relais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den Betrieb eines Relais
CN102231347A (zh) * 2010-08-08 2011-11-02 浙江上方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断能力的低功耗继电器
CN203179794U (zh) * 2013-03-27 2013-09-04 安徽三联学院 一种基于继电器维持电压的低功耗电路
CN211236641U (zh) * 2020-01-16 2020-08-11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44928B2 (ja) * 2012-09-25 2016-12-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リレー駆動装置
CN105551886B (zh) * 2015-12-30 2017-07-11 安徽贵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继电器驱动电路
TWI638584B (zh) * 2016-10-18 2018-10-11 大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不使用水線的射頻控制開關箱及其射頻控制電路
CN109494120B (zh) * 2018-12-24 2024-05-31 深圳和而泰小家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继电器控制电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10819A1 (de) * 1993-03-26 1994-09-29 Schleicher Relais Schaltungsanordnung für den Betrieb eines Relais
CN102231347A (zh) * 2010-08-08 2011-11-02 浙江上方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断能力的低功耗继电器
CN203179794U (zh) * 2013-03-27 2013-09-04 安徽三联学院 一种基于继电器维持电压的低功耗电路
CN211236641U (zh) * 2020-01-16 2020-08-11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42705A1 (zh) 2021-07-22
CN112236836A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36641U (zh) 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
CN112236836B (zh) 控制继电器低功耗电路及方法
CN113410099A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
CN212992184U (zh) 一种供电电路和复合机器人
CN107134391A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及汽车
CN107946139B (zh) 车辆的继电器控制***和方法及车辆
CN109417350B (zh) 控制dc-dc电压转换器电路的控制***
CN114362547B (zh) 继电器供电电路、微波传感器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13394053B (zh) 车载继电器低边驱动电路
CN102754176B (zh) 用于电磁开关设备的装置
CN219759463U (zh) 应用于继电器的倍压电路
CN215299137U (zh) 一种主功率回路的控制装置
CN216564931U (zh) 电源启动负载电路
CN217060784U (zh) 开关电路及智能开关
CN217405333U (zh) 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9144018U (zh) 一种继电器快速切换控制电路
CN210925886U (zh) 无线汽车继电器
CN214848380U (zh) 驱动控制电路、继电器组件以及智能开关
CN215772563U (zh) 延时启动电路及开关
CN219800743U (zh) 一种车辆应急电源接触器驱动电路及应急电源电路
CN217426636U (zh) 一种继电器慢放电驱动电路
CN219246596U (zh) 交流接触器的取电控制电路和储能变流器
CN220796589U (zh) 一种低功耗双电压继电器驱动电路及充电桩
CN217788280U (zh) 一种继电器节能驱动电路
CN219435771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控制***及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