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78245A -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78245A
CN112178245A CN201910605304.3A CN201910605304A CN112178245A CN 112178245 A CN112178245 A CN 112178245A CN 201910605304 A CN201910605304 A CN 201910605304A CN 112178245 A CN112178245 A CN 112178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output
communicated
switching piec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53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睿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d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6053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78245A/zh
Priority to EP20830056.6A priority patent/EP3995701A4/en
Priority to US17/597,378 priority patent/US20220252166A1/en
Priority to JP2022500124A priority patent/JP7321607B2/ja
Priority to PCT/CN2020/100341 priority patent/WO20210044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178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782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16K11/2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 F16K11/2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with an actuating member for each valve, e.g. interconnected to form multipl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4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for use with a single servomotor
    • F15B13/0401Valve members; Fluid interconnections therefor
    • F15B13/0406Valve members; Fluid interconnections therefor for rotar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38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 F16H61/40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 F16H61/4035Control of circuit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38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 F16H61/40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 F16H61/44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with more than one pump or motor in operation
    • F16H61/444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with more than one pump or motor in operation by changing the number of pump or motor units in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16K11/1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one actuating member, e.g. a handle
    • F16K11/1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one actuating member, e.g. a handle which only slides, or only turns, or only swings in one plane
    • F16K11/163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one actuating member, e.g. a handle which only slides, or only turns, or only swings in one plane only turns
    • F16K11/1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one actuating member, e.g. a handle which only slides, or only turns, or only swings in one plane only turns with the rotating spindles parallel to the closur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16K27/065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53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 F16K31/535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with toothed gearing for rotating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2Hybrid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20Fluid pressure source, e.g. accumulator or variable axial piston pump
    • F15B2211/205Systems with pumps
    • F15B2211/20507Type of prime mover
    • F15B2211/20515Electric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20Fluid pressure source, e.g. accumulator or variable axial piston pump
    • F15B2211/205Systems with pumps
    • F15B2211/20507Type of prime mover
    • F15B2211/20523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20Fluid pressure source, e.g. accumulator or variable axial piston pump
    • F15B2211/205Systems with pumps
    • F15B2211/20576Systems with pumps with multiple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20Fluid pressure source, e.g. accumulator or variable axial piston pump
    • F15B2211/265Control of multiple pressure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30Directional control
    • F15B2211/315Directional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nections of the valve or valves in the circuit
    • F15B2211/31523Directional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nections of the valve or valves in the circuit being connected to a pressure source and an output member
    • F15B2211/31535Directional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nections of the valve or valves in the circuit being connected to a pressure source and an output member having multiple pressure sources and a single output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是在一本体内分别设置第一、二、三、四控制部及二负载流道,各控制部中设有主流道,一切换组件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分别组设于各主流道中,各主流道周侧分别连通复数个分流道,该第一、二控制部的主流道分别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出、输入流体的通路,该第三、四控制部的主流道分别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出、输入流体的通路,该二负载流道连通一负载二端,各控制部的至少局部分流道相连通,各切换件上分别设有一与各主流道间接连通的下导流口,当各切换件受外力操作,可使各下导流口在各该分流道之间选择连通,以形成以前、后置动力装置分别或共同驱动该负载的各种不同流体传输路径及其控制。

Description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尤指一种于单一本体中利用多个切换件分别切换其主流道衔接不同的流体分流道,可以转换二动力装置经由各种不同流体流动路径,进而产生对应不同负载需求的控制。
背景技术
传统针对多个可输出流体的动力装置以及一承接该流体动力的负载之间的流体传输路径控制方式,大多是在各动力装置及该负载之间分别设置复数个衔接管路,并于各衔接管路上分别设置电磁阀(或其它具开关功能的控制阀),利用各电磁阀分别的开启与关闭操作,使各动力装置输出的流体能分别或共同经由不同的路径通过该负载,进而可形成分别以单一动力装置驱动该负载,或以各动力装置共同驱动该负载的各种驱动控制状态。
然而,上述的组合结构于实际应用时,仍具有下列缺失:
首先,利用多个衔接管路结合电磁阀(或控制阀)的整体组合结构较为繁复,且其控制***也较为复杂,不但整体***结构的开发、建置成本极高,且其操作控制也较不便利,而且,众多的组件也增加损坏故障的机率,大量增加维修成本。
再者,由于组设在该主动装置及被动装置之间的衔接管路及电磁阀(或控制阀)组件都经由衔接方式相结合,长久使用后,极易受外界的油渍、水份及灰尘的污染或侵蚀而于衔接部位产生渗漏,造成流体压力降低,甚至于有电磁阀(或控制阀)组件损坏致使流体无法流通等故障情形,直接影响产品可靠性及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利用多个动力装置驱动一负载的流体传输路径控制装置于应用时有上述缺点,发明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发明产生。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
一本体,内部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控制部;其中在该第一、二、三、四控制部中央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二、三、四主流道;该第一主流道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二主流道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三主流道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分流道,该第四主流道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与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相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与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相连通,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与该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相连通;一切换组件,由第一、二、三、四切换件所组成,分别设置在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中,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上分别内设一与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相连通的第一、二、三、四导流通道,由该第一、二、三、四导流通道朝各该切换件外表侧分别开设有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可受驱动而使该第一下导流口能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之间选择连通;该第二下导流口能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之间选择连通;该第三下导流口能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分流道之间选择连通道;该第四下导流口能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分流道之间选择连通。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二、四后置输出分流道及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与一第一负载流道相连通,该第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及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与一第二负载流道相连通。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主流道周侧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挡止部,分别对应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且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挡止部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流通口,各该第一流通口连通该第一、二前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一切换件外表侧另设有一连通该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一上导流口,该第一上导流口能随该第一切换件的动作而与该第一下导流口同步动作,以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挡止部之间选择对应;该第二主流道周侧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挡止部,分别对应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且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挡止部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流通口,各该第二流通口连通该第一、二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二切换件的外表侧另设有一连通该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二上导流口,该第二上导流口能随该第二切换件的动作而与该第二下导流口同步动作,以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挡止部之间选择对应;该第三主流道周侧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挡止部,分别对应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分流道,且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挡止部之间分别设有第三流通口,各该第三流通口连通该第一、三后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三切换件的外表侧另设有一连通该第三导流通道的第三上导流口,该第三上导流口能随该第三切换件的动作而与该第三下导流口同步动作,以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挡止部之间选择对应;该第四主流道周侧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挡止部,分别对应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分流道,且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挡止部之间分别设有第四流通口,各该第四流通口连通该第一、三后置输入分流道,该第四切换件的外表侧另设有一连通该第四导流通道的第四上导流口,该第四上导流口系能随该第四切换件的动作而与该第四下导流口同步动作,以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挡止部之间选择对应。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挡止部的外周侧设有一第一内循环通道,该第一内循环通道分别经由一第一前置输出内连通道及一第二前置输出内连通道连通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及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挡止部的外周侧设有一第二内循环通道,该第二内循环通道分别经由一第一前置输入内连通道及一第二前置输入内连通道连通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及该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挡止部的外周侧设有一第三内循环通道,该第三内循环通道分别经由一第一后置输出内连通道及一第二后置输出内连通道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及该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挡止部的外周侧设有一第四内循环通道,该第四内循环通道分别经由一第一后置输入内连通道及一第二后置输入内连通道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及该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切换件的第一下导流口于远离该第一上导流口的一侧设有一第一下环槽,在该第一下环槽内设有一第一下环片,该第一下导流口与第一上导流口之间设有一第一中环槽,在该第一中环槽内设有一第一中环片,该第一上导流口远离该第一下导流口的一侧设有一第一上环槽,在该第一上环槽内设有一第一上环片,另在该第一下导流口二旁侧分别设有一连通于各该第一下、中环槽的第一下纵槽,于各该第一下纵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一下纵向封阻片,而在该第一上导流口二旁侧分别设有一连通于各该第一中、上环槽的第一上纵槽,于各该第一上纵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一上纵向封阻片,利用该第一上、中、下环片与第一上、下纵向封阻片分别阻隔在该第一切换件与第一导流通道内壁之间,能在该第一上、下导流口周侧形成优良的弹性封闭效果;而该第二、三、四切换件具有与该第一切换件相同的结构。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上、中、下环片与第一上、下纵向封阻片的至少局部是一体成型。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二控制部设置在该第一控制部的一旁侧,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沿一定义在该第一控制部与该第二控制部之间的横分界线,与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形成镜射排列;该第三、四控制部分别设置在该第一、二控制部的相同一旁侧,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分流道沿一定义在该第一、二控制部与第三、四控制部之间的纵分界线,与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形成镜射排列,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分流道沿该纵分界线与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形成镜射排列。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本体由一座体及一盖体相对组合而成,且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分别设置在该座体内,在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远离该盖体的一端内周侧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环凸缘,且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上分别设有一凸伸在该本体外的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利用该第一、二、三、四环凸缘分别挡止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远离该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的一端,配合该盖体盖合封闭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设置各驱动轴杆的一端,并使该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分别通过该盖体向外凸伸,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即被分别限制活动在该本体的第一、二、三、四控制部内。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本体外部设有一连动组件,该连动组件包括有分别结合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上的第一、二、三、四连动件,以同步连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主流道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前置输出通路,该第二主流道连通该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前置输入通路,该第三主流道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后置输出通路,该第四主流道连通该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后置输入通路,且该第一、二负载流道连通一负载。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是在一本体内设有第一、二、三、四控制部,该第一、二、三、四控制部内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二、三、四主流道,该第一、二主流道分别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之输出、输入流体的通路,该第三、四主流道系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之输出、输入流体的通路,且于该第一主流道的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二主流道的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三主流道的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分流道,该第四主流道的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与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相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与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相连通,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与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相连通,该第二、四后置输出分流道及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与一第一负载流道相连通,该第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及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与一第二负载流道相连通,且该第一、二负载流道连通一负载;一切换组件具有分别组设于上述各该主流道中的第一、二、三、四切换件,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分别对应设有与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连通的第一、二、三、四导流通道,各该第一、二、三、四导流通道又分别对应设有相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当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受外力操作时,可使各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于各该分流道之间选择连通,以在本体中形成流体的各种不同传输路径,进而可达到利用前、后置动力装置分别或共同驱动该负载的各种控制效果,由于系将所述的这些控制部、切换组件及相关流道均整合配置于单一本体中,因此具有结构大幅简化、体积小、产品均一性高、合格率控制容易且可靠性佳等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可依需要将该第一、二控制部的各该分流道在本体上的方位,设计成相互镜射排列,且该第三、四控制部与该第一、二控制部的各该分流道在本体上的方位,设计成相互镜射排列,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分别装设于各该对应的控制部中,并以一连动组件驱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进行各分流道的切换操作;该连动组件更可由设置在该本体外部的第一、二、三、四连动件所组成,利用该第一、二、三、四连动件分别与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相结合,可使该第一、二、三、四连动件以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方式形成驱动,以简化整体结构及驱动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完整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底座的俯视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座以位于各分流道部位的高度进行水平横切所形成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组合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整体组合外观图。
图7是本发明的仰视组合外观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应用实施例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应用实施例的前置动力装置所产生流体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应用实施例的后置动力装置所产生流体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应用实施例的前置动力装置所产生流体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三应用实施例的后置动力装置所产生流体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四应用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1座体;111第一控制部;1111第一主流道;11111第一环凸缘;11121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31第一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2第二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3第三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4第四前置输出挡止部;1114第一流通口;1115第一内循环通道;11151第一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52第二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2第二控制部;1121第二主流道;11211第二环凸缘;11221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2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3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4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11231第一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2第二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3第三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4第四前置输入挡止部;1124第二流通口;1125第二内循环通道;11251第一前置输入内连通道;11252第二前置输入内连通道;113第三控制部;1131第三主流道;11311第三环凸缘;11321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2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3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4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11331第一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2第二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3第三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4第四后置输出挡止部;1134第三流通口;1135第三内循环通道;11351第一后置输出内连通道;11352第二后置输出内连通道;114第四控制部;1141第四主流道;11411第四环凸缘;11421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2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3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4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11431第一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2第二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3第三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4第四后置输入挡止部;1144第四流通口;1145第四内循环通道;11451第一后置输入内连通道;11452第二后置输入内连通道;115第一负载流道;116第二负载流道;117斜通道;1171、1172侧挡部;1181第一横通道;1182第二横通道;1191第一纵通道;1192第二纵通道;12盖体;2切换组件;21第一切换件;211第一导流通道;212第一驱动轴杆;2121第一标示部;2122第一环槽;2123第一环片;213第一下环槽;2131第一下环片;214第一中环槽;2141第一中环片;215第一上环槽;2151第一上环片;216第一下纵槽;2161第一下纵向封阻片;217第一上纵槽;2171第一上纵向封阻片;218第一下导流口;219第一上导流口;22第二切换件;221第二导流通道;222第二驱动轴杆;2221第二标示部;2222第二环槽;2223第二环片;223第二下环槽;2231第二下环片;224第二中环槽;2241第二中环片;225第二上环槽;2251第二上环片;226第二下纵槽;2261第二下纵向封阻片;227第二上纵槽;2271第二上纵向封阻片;228第二下导流口;229第二上导流口;23第三切换件;231第三导流通道;232第三驱动轴杆;2321第三标示部;2322第三环槽;2323第三环片;233第三下环槽;2331第三下环片;234第三中环槽;2341第三中环片;235第三上环槽;2351第三上环片;236第三下纵槽;2361第三下纵向封阻片;237第三上纵槽;2371第三上纵向封阻片;238第三下导流口;239第三上导流口;24第四切换件;241第四导流通道;242第四驱动轴杆;2421第四标示部;2422第四环槽;2423第四环片;243第四下环槽;2431第四下环片;244第四中环槽;2441第四中环片;245第四上环槽;2451第四上环片;246第四下纵槽;2461第四下纵向封阻片;247第四上纵槽;2471第四上纵向封阻片;248第四下导流口;249第四上导流口;3连动组件;31第一连动件;32第二连动件;33第三连动件;34第四连动件;311第一通孔;321第二通孔;331第三通孔;341第四通孔;4前置动力装置;41前置输出通路;42前置输入通路;5后置动力装置;51后置输出通路;52后置输入通路;6负载;61第一负载通路;62第二负载通路;A横分界线;B纵分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7所示,可知本发明的结构包括:一本体1及一切换组件2;其中该本体1可由一座体11及一盖体12所组成,在该座体11内部设有一第一控制部111、一第二控制部112、一第三控制部113及一第四控制部114;其中该第一控制部111中央设有一贯通该座体11的第一主流道1111,在该第一主流道1111一端内周侧设有一第一环凸缘11111,该第一主流道1111中段的外周侧依序连通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及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而在该第一主流道1111远离该第一环凸缘11111的一端外周侧,依序设有对应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的第一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1、对应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的第二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2、对应该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的第三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3及对应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的第四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4。
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1、11132、11133、11134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流通口1114,各该第一流通口1114连通一设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1、11132、11133、11134外周侧的第一内循环通道1115,该第一内循环通道1115分别经由一第一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51及一第二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52,连通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及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
该第二控制部112中央设有一贯通该座体11的第二主流道1121,在该第二主流道1121一端内周侧设有一第二环凸缘11211,该第二主流道1121中段外周侧依序连通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2、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3及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4,而在该第二主流道1121远离该第二环凸缘11211的一端外周侧,依序设有对应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的第一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1、对应该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2的第二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2、对应该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3的第三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3及对应该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4的第四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4。
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1、11232、11233、11234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流通口1124,各该第二流通口1124连通一设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1、11232、11233、11234外周侧的第二内循环通道1125,该第二内循环通道1125分别经由一第一前置输入内连通道11251及一第二前置输入内连通道11252,连通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及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2。
该第三控制部113中央设有一贯通该座体11的第三主流道1131,在该第三主流道1131一端内周侧设有一第三环凸缘11311,该第三主流道1131中段外周侧依序连通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1、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2、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3及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4,而在该第三主流道1131远离该第三环凸缘11311的一端外周侧,依序设有对应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1的第一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1、对应该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2的第二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2、对应该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3的第三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3及对应该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4的第四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4。
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1、11332、11333、11334之间分别设有第三流通口1134,各该第三流通口1134连通一设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1、11332、11333、11334外周侧的第三内循环通道1135,该第三内循环通道1135分别经由一第一后置输出内连通道11351及一第二后置输出内连通道11352,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1及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3。
该第四控制部114中央设有一贯通该座体11的第四主流道1141,在该第四主流道1141一端内周侧设有一第四环凸缘11411,该第四主流道1141中段外周侧依序连通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1、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2、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3及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4,而在该第四主流道1141远离该第四环凸缘11411的一端外周侧,依序设有对应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1的第一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1、对应该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2的第二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2、对应该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3的第三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3及对应该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4的第四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4。
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1、11432、11433、11434之间分别设有第四流通口1144,各该第四流通口1144分别连通一设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1、11432、11433、11334外周侧的第四内循环通道1145,该第四内循环通道1145分别经由一第一后置输入内连通道11451及一第二后置输入内连通道11452,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1及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3。
该第二控制部112设置在该第一控制部111的一旁侧,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11222、11223、11224与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11122、11123、11124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可沿一界于第一控制部111与第二控制部112之间定义出的横分界线A(请参图1所示)形成相镜射的对应排列。
该第三控制部113设置在该第一控制部111的一旁侧,且该第四控制部114设置在该第二控制部112对应于第三控制部113所在位置的同一旁侧,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1、11322、11323、11324与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11122、11123、11124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可沿一定义于第一控制部111与该第三控制部113之间,以及第二控制部112与该第四控制部114之间的纵分界线B(如图1上所示)形成相镜射的对应排列;而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1、11422、11423、11424与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11222、11223、11224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也可沿该纵分界线B形成相镜射的对应排列。
请参图4所示,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连通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1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1,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连通该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4,该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4、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2连通该第一负载流道115,该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3、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4、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2连通该第二负载流道116。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与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之间系经由一第一纵通道1191形成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1与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1之间经由一第二纵通道1192形成连通,且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与该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4相衔接的部位二旁侧分别设有一侧挡部1171、1172,可以形成一连通的斜通道117;该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4及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2共同经由一第一横通道1181连通该第一负载流道115;该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3、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4及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2共同经由一第二横通道1182连通该第二负载流道116。
请参图1所示,该盖体12系盖合在该座体11远离该第一、二、三、四环凸缘11111、11211、11311、11411的一侧,以组成一本体1。
该切换组件2由相同的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所组成,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分别设置在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1111、1121、1131、1141中,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中分别设有朝一端形成开口的第一、二、三、四导流通道211、221、231、241,分别连通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1111、1121、1131、1141。
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分别在远离该第一、二、三、四导流通道211、221、231、241的开口的一端,设有一轴向延伸的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212、222、232、242,各该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212、222、232、242分别穿过该盖体12凸伸于本体1之外,且在该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212、222、232、242的周缘分别设有至少一第一、二、三、四环槽2122、2222、2322、2422,在该第一、二、三、四环槽2122、2222、2322、2422内分别嵌入第一、二、三、四环片2123、2223、2323、2423,利用该第一、二、三、四环片2123、2223、2323、2423可分别在该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212、222、232、242周侧与该盖体12之间形成密封。
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的外周侧由接近该第一、二、三、四导流通道211、221、231、241开口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依序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下环槽213、223、233、243、第一、二、三、四中环槽214、224、234、244及第一、二、三、四上环槽215、225、235、245;在该第一、二、三、四下环槽213、223、233、243与第一、二、三、四中环槽214、224、234、244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在该第一、二、三、四中环槽214、224、234、244与第一、二、三、四上环槽215、225、235、245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一、二、三、四上导流口219、229、239、249,且该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及该第一、二、三、四上导流口219、229、239、249分别连通该第一、二、三、四导流通道211、221、231、241。
在上述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212、222、232、242伸出该本体1的端面处,可依需要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标示部2121、2221、2321、2421,用以标示各该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及第一、二、三、四上导流口219、229、239、249的设置方向;另在该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一、二、三、四下环槽213、223、233、243与第一、二、三、四中环槽214、224、234、244的第一、二、三、四下纵槽216、226、236、246,在该第一、二、三、四上导流口219、229、239、249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一、二、三、四中环槽214、224、234、244与第一、二、三、四上环槽215、225、235、245的第一、二、三、四上纵槽217、227、237、247。
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的外表侧,在该第一、二、三、四下环槽213、223、233、243、第一、二、三、四中环槽214、224、234、244及第一、二、三、四上环槽215、225、235、245的内,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二、三、四下环片2131、2231、2331、2431、第一、二、三、四中环片2141、2241、2341、2441及第一、二、三、四上环片2151、2251、2351、2451,于第一、二、三、四下环片2131、2231、2331、2431与第一、二、三、四中环片2141、2241、2341、2441之间,分别设有二第一、二、三、四下纵向封阻片2161、2261、2361、2461,于第一、二、三、四中环片2141、2241、2341、2441与第一、二、三、四上环片2151、2251、2351、2451之间,分别设有二第一、二、三、四上纵向封阻片2171、2271、2371、2471,且第一、二、三、四下纵向封阻片2161、2261、2361、2461与第一、二、三、四上纵向封阻片2171、2271、2371、2471,分别嵌入该第一、二、三、四下纵槽216、226、236、246与第一、二、三、四上纵槽217、227、237、247的内,可分别在各该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及第一、二、三、四上导流口219、229、239、249周侧***,与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1111、1121、1131、1141的内壁之间,形成优良的弹性封闭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结构中,利用该第一、二、三、四环凸缘11111、11211、11311、11411分别抵顶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具有第一、二、三、四导流通道211、221、231、241开口的端面上,配合该盖体12盖合封闭该座体11远离该第一、二、三、四环凸缘11111、11211、11311、11411的一侧,使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可被限制在该本体1的内进行操作。
在应用时,可在该本体1外部设有一连动组件3,该连动组件3由相互直接或间接连动的第一、二、三、四连动件31、32、33、34所组成,该第一、二、三、四连动件31、32、33、34分别具有第一、二、三、四通孔311、321、331、341,可分别结合固定在该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212、222、232、242上,以承接外部作用力并分别经由该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212、222、232、242连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动作。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第一、二、三、四连动件31、32、33、34可为圆形且以边缘相接触的结构体(如:相互啮合的齿轮、摩擦轮、皮带与皮带轮传动,或其它可行使同步带动的连动机制);使该连动组件3在直接或间接运作时,该第一连动件31与第四连动件34同方向枢转,且该第二、三连动件32、33与第一、四连动件31、34反方向枢转。
请参图8所示,其揭示了依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第一实施态样,当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转(移)动至以该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分别对应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1、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1时,该前置动力装置4由前置输出通路41流出的流体,可经由第一主流道1111依序通过第一导流通道211及第一下导流口218,再依序通过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一纵通道1191、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流至第二下导流口228,并依序通过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1121、前置输入通路4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4;而该后置动力装置5由后置输出通路51流出的流体,可经由第三主流道1131通过第三导流通道231及第三下导流口238,再依序通过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1、第二纵通道1192、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1流至第四下导流口248,并依序通过第四导流通道241、第四主流道1141、后置输入通路52流回该后置动力装置5;以使该前置动力装置4形成一未对该负载6输出流体的流体内循环,且该后置动力装置5也形成一未对该负载6输出流体的流体内循环,故该负载6则因无流体驱动而处于无外驱动力的状态。
若将该前置动力装置4设定为一输出动力的设备(如:汽车引擎),该后置动力装置5为另一输出动力的设备(如:电动马达),而该负载6设定为一承接动力的设备(如:变速箱装置),则此时该前、后置动力装置4、5都形成未作功的独立流体内循环,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引擎及电动马达都处于不提供动力的无驱动力状态。
当该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所对应的位置由原本分别对应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1、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1逐渐转(移)动至分别对应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2、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2、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2(或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4、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4、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4)的过程中,该第一、二、三、四上导流口219、229、239、249也同时由原本分别对应该第一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1、第一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1、第一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1、第一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1的位置,通过相邻的第一、二、三、四流通口1114、1124、1134、1144逐渐转(移)动至分别对应该第二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2、第二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2、第二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2、第二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2(或第四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4、第四前置输入挡止部11234、第四后置输出挡止部11334、第四后置输入挡止部11434)。
在上述转(移)动过程中,通过该第一导流通道211的流体中,有部份流体会经由该第一上导流口219通过该第一流通口1114进入第一内循环通道1115,再经由第一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51依序通过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一纵通道1191,然后由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通过第一前置输入内连通道11251进入第二内循环通道1125,再依序通过第二流通口1124、第二上导流口229、第二导流通道221导出,并经由该前置输入通路4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4;而通过该第三导流通道231的流体中,有部份流体会经由该第三上导流口239通过该第三流通口1134进入第三内循环通道1135,再经由第一后置输出内连通道11351依序通过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1、第二纵通道1192,然后由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1通过第一后置输入内连通道11451进入第四内循环通道1145,再依序通过第四流通口1144、第四上导流口249、第四导流通道241导出,并经由该后置输入通路52流回该后置动力装置5,可以有效减缓上述切换过程中,因流体经由各该导流通道的下导流口通过相对应的分流道的流路面积缩小而产生的压力突增变化。
请参图9、图10所示,其揭示了本发明依上述结构的第二实施态样,在图9中,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分别剖切在该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的部位,而该座体11则是在该第一、二、三、四控制部111、112、113、114上方的俯视平面;当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转(移)动,使该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分别对应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2、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2、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2时,该前置动力装置4由前置输出通路41流出的流体,可经由第一主流道1111依序通过该第一导流通道211、第一下导流口218,再依序通过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52流入该第一内循环通道1115,并由第一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51依序通过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一纵通道1191至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1,再经由第一前置输入内连通道11251流入该第二内循环通道1125,并由第二前置输入内连通道11252依序通过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2、第二下导流口228、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1121、前置输入通路4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4,使该前置动力装置4形成一未对该负载6输出流体的流体内循环。
在图10中,该后置动力装置5由后置输出通路51流出的流体,可经由第三主流道1131依序通过第三导流通道231、第三下导流口238再通过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2进入第一负载流道115及第一负载通路61并通过负载6,再由第二负载通路62通过第二负载流道116及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2进入第四下导流口248,并依序通过第四导流通道241、第四主流道1141,再经后置输入通路52流回后置动力装置5,形成一单独由该后置动力装置5驱动该负载6作功的流体循环。
若将该前置动力装置4设定为一输出动力的设备(如:汽车引擎),该后置动力装置5为另一输出动力的设备(如:电动马达),而该负载6设定为一承接动力的设备(如:变速箱装置),则此时该后置动力装置5驱动该负载6,且该前置动力装置4形成未对该负载6输出流体的流体内循环,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引擎停止运转,而仅单独由电动马达驱动变速箱运作的状态。
请参图11、图12所示,其揭示了本发明依上述结构的第三实施态样,在图12中,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系剖切在该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的部位,而该座体11则是在该第一、二、三、四控制部111、112、113、114上方的俯视平面;当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转(移)动,使该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分别对应该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3、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3、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3时,该后置动力装置5由后置输出通路51流出的流体,可经由第三主流道1131依序通过第三导流通道231、第三下导流口238,再依序通过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3、第二后置输出内连通道11352流至第三内循环通道1135,然后再依序通过第一后置输出内连通道11351、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1、第二纵通道1192、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1、第一后置输入内连通道11451流至第四内循环通道1145,最后依序通过第二后置输入内连通道11452、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3、第四下导流口248、第四导流通道241、第四主流道1141、后置输入通路52流回该后置动力装置5,形成一未对该负载6输出流体的流体内循环。
在图11中,该前置动力装置4由前置输出通路41流出的流体,可经由第一主流道1111依序通过第一导流通道211、第一下导流口218,再依序通过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第一横通道1181、第一负载流道115、第一负载通路61流入该负载6,然后再依序经由第二负载通路62、第二负载流道116通过第二横通道1182、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3,并由第二下导流口228依序通过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1121、前置输入通路4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4,形成一单独由该前置动力装置4驱动该负载6作功的流体循环。
若将该前置动力装置4设定为一输出动力的设备(如:汽车引擎),该后置动力装置5为另一输出动力的设备(如:电动马达),而该负载6设定为一承接动力的设备(如:变速箱装置),则此时该前置动力装置4驱动该负载6,且该后置动力装置5形成未对该负载6输出流体的流体内循环,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电动马达停止作用,而仅单独由引擎驱动变速箱运作的状态。
请参图13所示,其揭示了依本发明的上述结构的第四实施态样,当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21、22、23、24转(移)动,使该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218、228、238、248分别对应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4、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4、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4时,该前置动力装置4由前置输出通路41流出的流体,可经由第一主流道1111依序通过第一导流通道211、第一下导流口218,再依序通过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斜通道117、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11424流入该第四下导流口248,并依序由第四导流通道241、第四主流道1141、后置输入通路52流入后置动力装置5,且该前置动力装置4流入后置动力装置5的流体及该后置动力装置5的流体,共同由后置输出通路51流出,且依序通过第三主流道1131、第三导流通道231、第三下导流口238、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11324至第一横通道1181,再经由第一负载流道115流过第一负载通路61至负载6,然后由第二负载通路62流出,依序通过第二负载流道116、第二横通道1182、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11224至第二下导流口228,最后依序流过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1121、前置输入通路4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4,以形成一由该前置、后置动力装置4、5共同驱动该负载6作功的流体循环。
若将该前置动力装置4设定为一输出动力的设备(如:汽车引擎),该后置动力装置5为另一输出动力的设备(如:电动马达),而该负载6设定为一承接动力的设备(如:变速箱装置),则在一般状态下,若由该前置、后置动力装置4、5共同驱动该负载6,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引擎及电动马达同时驱动变速箱运作的大马力输出状态。
但在实际应用时,有许多情形是该前置动力装置4处于暂时未出力(例如:引擎处于待启动状态)的状态,或该后置动力装置5处于暂时未出力(例如:电动马达的电力供应不足,需被带动发电)的状态;当该前置动力装置4暂时停止出力时,可由该后置动力装置5同时驱动该前置动力装置4及该负载6运行,而当该后置动力装置5暂时停止出力时,可由该前置动力装置4同时驱动该后置动力装置5及该负载6运行。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确可达成简化整体结构、提升操作便利性,且具有稳定流体传输品质的功效。

Claims (23)

1.一种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本体,内部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控制部;其中在该第一、二、三、四控制部中央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二、三、四主流道;该第一主流道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二主流道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三主流道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分流道,该第四主流道周侧依序连通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与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相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与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相连通,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与该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相连通;
一切换组件,由第一、二、三、四切换件所组成,分别设置在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中,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上分别内设一与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相连通的第一、二、三、四导流通道,由该第一、二、三、四导流通道朝各该切换件外表侧分别开设有第一、二、三、四下导流口,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能够受驱动而使该第一下导流口能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之间选择连通;该第二下导流口能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之间选择连通;该第三下导流口能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分流道之间选择连通道;该第四下导流口能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分流道之间选择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四后置输出分流道及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与一第一负载流道相连通,该第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及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与一第二负载流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流道周侧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挡止部,分别对应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且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挡止部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流通口,各该第一流通口连通该第一、二前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一切换件外表侧还设有一连通该第一导流通道的第一上导流口,该第一上导流口能随该第一切换件的动作而与该第一下导流口同步动作,以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挡止部之间选择对应;该第二主流道周侧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挡止部,分别对应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且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挡止部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流通口,各该第二流通口连通该第一、二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二切换件的外表侧还设有一连通该第二导流通道的第二上导流口,该第二上导流口能随该第二切换件的动作而与该第二下导流口同步动作,以在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挡止部之间选择对应;该第三主流道周侧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挡止部,分别对应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分流道,且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挡止部之间分别设有第三流通口,各该第三流通口连通该第一、三后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三切换件的外表侧还设有一连通该第三导流通道的第三上导流口,该第三上导流口能随该第三切换件的动作而与该第三下导流口同步动作,以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挡止部之间选择对应;该第四主流道周侧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挡止部,分别对应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分流道,且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挡止部之间分别设有第四流通口,各该第四流通口连通该第一、三后置输入分流道,该第四切换件的外表侧还设有一连通该第四导流通道的第四上导流口,该第四上导流口能随该第四切换件的动作而与该第四下导流口同步动作,以在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挡止部之间选择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挡止部的外周侧设有一第一内循环通道,该第一内循环通道分别经由一第一前置输出内连通道及一第二前置输出内连通道连通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及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挡止部的外周侧设有一第二内循环通道,该第二内循环通道分别经由一第一前置输入内连通道及一第二前置输入内连通道连通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及该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挡止部的外周侧设有一第三内循环通道,该第三内循环通道分别经由一第一后置输出内连通道及一第二后置输出内连通道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及该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挡止部的外周侧设有一第四内循环通道,该第四内循环通道分别经由一第一后置输入内连通道及一第二后置输入内连通道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及该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切换件的第一下导流口在远离该第一上导流口的一侧设有一第一下环槽,在该第一下环槽内设有一第一下环片,该第一下导流口与第一上导流口之间设有一第一中环槽,在该第一中环槽内设有一第一中环片,该第一上导流口远离该第一下导流口的一侧设有一第一上环槽,在该第一上环槽内设有一第一上环片,在该第一下导流口二旁侧分别设有一连通于各该第一下、中环槽的第一下纵槽,在各该第一下纵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一下纵向封阻片,而在该第一上导流口二旁侧分别设有一连通于各该第一中、上环槽的第一上纵槽,在各该第一上纵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一上纵向封阻片,利用该第一上、中、下环片与第一上、下纵向封阻片分别阻隔在该第一切换件与第一导流通道内壁之间,能在该第一上、下导流口周侧形成优良的弹性封闭效果;而该第二、三、四切换件具有与该第一切换件相同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切换件的第一下导流口在远离该第一上导流口的一侧设有一第一下环槽,在该第一下环槽内设有一第一下环片,该第一下导流口与第一上导流口之间设有一第一中环槽,在该第一中环槽内设有一第一中环片,该第一上导流口远离该第一下导流口的一侧设有一第一上环槽,在该第一上环槽内设有一第一上环片,在该第一下导流口二旁侧分别设有一连通于各该第一下、中环槽的第一下纵槽,在各该第一下纵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一下纵向封阻片,而在该第一上导流口二旁侧分别设有一连通于各该第一中、上环槽的第一上纵槽,在各该第一上纵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一上纵向封阻片,利用该第一上、中、下环片与第一上、下纵向封阻片分别阻隔在该第一切换件与第一导流通道内壁之间,能在该第一上、下导流口周侧形成优良的弹性封闭效果;而该第二、三、四切换件具有与该第一切换件相同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中、下环片与第一上、下纵向封阻片的至少局部是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中、下环片与第一上、下纵向封阻片的至少局部是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控制部设置在该第一控制部的一旁侧,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沿一定义在该第一控制部与该第二控制部之间的横分界线,与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形成镜射排列;该第三、四控制部分别设置在该第一、二控制部的相同一旁侧,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出分流道沿一定义在该第一、二控制部与第三、四控制部之间的纵分界线,与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出分流道形成镜射排列,该第一、二、三、四后置输入分流道沿该纵分界线与该第一、二、三、四前置输入分流道形成镜射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由一座体及一盖体相对组合而成,且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分别设置在该座体内,在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远离该盖体的一端内周侧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环凸缘,且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上分别设有一凸伸在该本体外的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利用该第一、二、三、四环凸缘分别挡止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远离该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的一端,配合该盖体盖合封闭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设置各驱动轴杆的一端,并使该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分别通过该盖体向外凸伸,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即被分别限制活动在该本体的第一、二、三、四控制部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由一座体及一盖体相对组合而成,且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分别设置在该座体内,在该第一、二、三、四主流道远离该盖体的一端内周侧分别设有第一、二、三、四环凸缘,且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上分别设有一凸伸在该本体外的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利用该第一、二、三、四环凸缘分别挡止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远离该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的一端,配合该盖体盖合封闭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设置各驱动轴杆的一端,并使该第一、二、三、四驱动轴杆分别通过该盖体向外凸伸,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即被分别限制活动在该本体的第一、二、三、四控制部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外部设有一连动组件,该连动组件包括有分别结合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上的第一、二、三、四连动件,以同步连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外部设有一连动组件,该连动组件包括有分别结合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上的第一、二、三、四连动件,以同步连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外部设有一连动组件,该连动组件包括有分别结合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上的第一、二、三、四连动件,以同步连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外部设有一连动组件,该连动组件包括有分别结合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上的第一、二、三、四连动件,以同步连动该第一、二、三、四切换件。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流道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前置输出通路,该第二主流道连通该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前置输入通路,该第三主流道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后置输出通路,该第四主流道连通该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后置输入通路,且该第一、二负载流道连通一负载。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流道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前置输出通路,该第二主流道连通该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前置输入通路,该第三主流道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后置输出通路,该第四主流道连通该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后置输入通路,且该第一、二负载流道连通一负载。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流道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前置输出通路,该第二主流道连通该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前置输入通路,该第三主流道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后置输出通路,该第四主流道连通该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后置输入通路,且该第一、二负载流道连通一负载。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流道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前置输出通路,该第二主流道连通该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前置输入通路,该第三主流道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后置输出通路,该第四主流道连通该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后置输入通路,且该第一、二负载流道连通一负载。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流道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前置输出通路,该第二主流道连通该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前置输入通路,该第三主流道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后置输出通路,该第四主流道连通该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后置输入通路,且该第一、二负载流道连通一负载。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流道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前置输出通路,该第二主流道连通该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前置输入通路,该第三主流道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后置输出通路,该第四主流道连通该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后置输入通路,且该第一、二负载流道连通一负载。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流道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前置输出通路,该第二主流道连通该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前置输入通路,该第三主流道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后置输出通路,该第四主流道连通该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后置输入通路,且该第一、二负载流道连通一负载。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主流道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前置输出通路,该第二主流道连通该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前置输入通路,该第三主流道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出流体的后置输出通路,该第四主流道连通该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入流体的后置输入通路,且该第一、二负载流道连通一负载。
CN201910605304.3A 2019-07-05 2019-07-05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21782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304.3A CN112178245A (zh) 2019-07-05 2019-07-05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EP20830056.6A EP3995701A4 (en) 2019-07-05 2020-07-06 MULTI-POWER SOURCE COMPOUND CONTROL DEVICE
US17/597,378 US20220252166A1 (en) 2019-07-05 2020-07-06 Double-power-supply complex control device
JP2022500124A JP7321607B2 (ja) 2019-07-05 2020-07-06 デュアル動力源複合制御装置
PCT/CN2020/100341 WO2021004419A1 (zh) 2019-07-05 2020-07-06 多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304.3A CN112178245A (zh) 2019-07-05 2019-07-05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78245A true CN112178245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14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5304.3A Pending CN112178245A (zh) 2019-07-05 2019-07-05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2166A1 (zh)
EP (1) EP3995701A4 (zh)
JP (1) JP7321607B2 (zh)
CN (1) CN112178245A (zh)
WO (1) WO20210044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4167A (zh) * 2021-04-02 2021-06-18 燕山大学 一种可实现流体多工况切换的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6986A1 (en) * 2006-01-04 2007-08-16 Reck Michael E Primary/secondary loop purge valve
CN102985732A (zh) * 2010-06-25 2013-03-20 Hydac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流体流的切换装置
JP2013242003A (ja) * 2012-05-21 2013-12-05 Ckd Corp 流体制御集積ユニット
CN104246331A (zh) * 2012-04-17 2014-12-24 株式会社电装 流动通路切换单元
JP2018185033A (ja) * 2017-04-27 2018-11-22 大電株式会社 切換弁装置
CN208252831U (zh) * 2018-04-18 2018-12-18 奇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流道阀块
CN211501751U (zh) * 2019-07-05 2020-09-15 章睿承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76842A (en) * 1934-05-02 1937-04-13 Jacob A Stryker Fluid control device
US2399460A (en) * 1944-02-03 1946-04-30 Thompson Prod Inc Multiselector valve mechanism
FR1536322A (fr) * 1967-06-30 1968-08-10 Rhone Poulenc Sa Dispositif pour l'entraînement successif de pièces tournantes
US3538947A (en) * 1967-11-27 1970-11-10 Teldix Gmbh Multiple valve araangement
FI54187C (fi) * 1974-10-23 1978-10-10 Erkki Pietari Niskanen 4-vaegs -ventil foer tvao vaetskematningslinjer speciellt i mejerier och liknande
FI54188C (fi) * 1977-08-24 1978-10-10 Koltek Oy Gruppventil foer tvao separata vaetskematningslinjer
JP2843656B2 (ja) * 1990-07-16 1999-01-06 東芝機械株式会社 多連油圧制御弁
NL1013330C2 (nl) * 1999-10-18 2001-04-19 Indufil B V Schakelinrichting en mediumstroom naar keuze door een eerste of tweede behandelorgaan te leiden.
JP3415824B2 (ja) * 2000-11-14 2003-06-09 株式会社朝日商事 油圧駆動自動車
JP2012127493A (ja) 2010-11-22 2012-07-05 Yuutekku:Kk 油圧シリンダ用制御弁
JP5149974B2 (ja) * 2011-02-17 2013-02-2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202125475U (zh) * 2011-05-12 2012-01-25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一种切换阀及带有该切换阀的双动力闭式液压***
US8770364B2 (en) * 2012-01-31 2014-07-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odular powertrain component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CN202674383U (zh) * 2012-07-16 2013-01-16 济宁勤昌工贸有限公司 双动力吊车转换阀
EP2876306B1 (en) 2012-07-19 2018-11-07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B Flow control valv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US9441645B2 (en) 2013-05-29 2016-09-13 Patrick Michael Mullen Proportional servo hydraulic control valve
CN104776245B (zh) * 2015-01-30 2017-02-01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一种组合换向阀
US10344877B2 (en) * 2015-12-01 2019-07-09 Tesla Motors, Inc. Multi-port valve with multiple operation modes
KR20180122602A (ko) * 2016-01-18 2018-11-13 햄-릿 (이스라엘-캐나다) 엘티디. 동기 기구를 갖춘 스트림 전환 밸브
CN108050245B (zh) 2017-12-29 2019-07-19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变速箱液压控制***
CN109989953B (zh) * 2017-12-29 2020-06-16 辽宁海裕流体传控***有限公司 一种双电机驱动并置双阀芯转动式多功能液压调节阀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6986A1 (en) * 2006-01-04 2007-08-16 Reck Michael E Primary/secondary loop purge valve
CN102985732A (zh) * 2010-06-25 2013-03-20 Hydac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流体流的切换装置
CN104246331A (zh) * 2012-04-17 2014-12-24 株式会社电装 流动通路切换单元
US20150101693A1 (en) * 2012-04-17 2015-04-16 Denso Corporation Flow passage switching unit
JP2013242003A (ja) * 2012-05-21 2013-12-05 Ckd Corp 流体制御集積ユニット
JP2018185033A (ja) * 2017-04-27 2018-11-22 大電株式会社 切換弁装置
CN208252831U (zh) * 2018-04-18 2018-12-18 奇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流道阀块
CN211501751U (zh) * 2019-07-05 2020-09-15 章睿承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4167A (zh) * 2021-04-02 2021-06-18 燕山大学 一种可实现流体多工况切换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95701A1 (en) 2022-05-11
EP3995701A4 (en) 2023-10-04
WO2021004419A1 (zh) 2021-01-14
JP7321607B2 (ja) 2023-08-07
JP2022539793A (ja) 2022-09-13
US20220252166A1 (en) 2022-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88065U (zh) 流体传输的导向控制装置及其应用***
TWI394908B (zh) 切換閥裝置
WO2000032943A1 (fr) Dispositif a distributeur
CN211501751U (zh)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US3478647A (en) Circuit for hydraulically operable devices,especially hydraulic dredges
CN211009855U (zh) 车辆主被动装置间的行动挡位控制装置
CN112178245A (zh)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CN112178182A (zh) 车辆主被动装置间的行动挡位控制装置
TWM587237U (zh) 車輛主被動裝置間之行動檔位控制裝置
US3906727A (en) Hydrostatic drive with direction memory
TWM587218U (zh) 雙動力源複合控制裝置
KR930002370B1 (ko) 백호우(back-hoe)의 유압회로
US5018947A (en) Screw type vacuum pump
CN112413182B (zh) 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
TWI796502B (zh) 雙動力源複合控制裝置
CN111750138B (zh) 流体传输的导向控制装置及其应用***
KR100449004B1 (ko) 수력교점용3방향밸브
JP7385183B2 (ja) 流体伝送のガイド/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応用システム
US3717175A (en) Selector valves
KR101925793B1 (ko) 순환 유로가 형성된 로터리 베인 모터
CN101225844B (zh) 用于液压致动阀的快速紧急关闭的***和阀装置
JPS6275110A (ja) 前制御3/2路着座弁
KR20220149237A (ko) 유압 밸브 및 농업용 트랙터 프론트 로더의 유압 제어장치
JP2559619B2 (ja) 操作弁装置
JP2644268B2 (ja) 油圧駆動車両の走行油圧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31

Address after: Taipei Ci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Jind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Mototaka Ichi

Applicant before: Zhang Ruich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