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0917A - 屏幕部件、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屏幕部件、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0917A
CN112150917A CN201910580307.6A CN201910580307A CN112150917A CN 112150917 A CN112150917 A CN 112150917A CN 201910580307 A CN201910580307 A CN 201910580307A CN 112150917 A CN112150917 A CN 112150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creen
flexible screen
support
suppor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03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添飙
韩高才
朱赫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03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509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50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09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屏幕部件、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屏幕部件包括支撑组件和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贴合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有透明的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柔性屏的预设部位相对应,自所述柔性屏方向射入的光线沿所述透光部透射出所述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和稳固柔性屏的位置和形状,屏幕部件整体结构稳定。透光部用于引导柔性屏方向的光线透过支撑组件,以使屏幕部件下方的感光元件能根据光线变化而输出相应信号,屏下技术应用灵活。支撑组件支撑柔性屏,可保持柔性屏各部位受到的支撑力均衡,结构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屏幕部件、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屏幕部件、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工业设计水平的提高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移动终端的显示部件提出更加多元化的设计要求。例如,屏幕组件采用柔性显示屏,以实现屏幕的可弯折设计,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灵活性。
在相关技术中,制作柔性显示屏的材料设为软性材料,其强度和力学性能差。柔性显示屏需附着于一刚性的支撑组件上,以形成稳固形态。然而,支撑组件采用不透光或透光性差的材质制成,柔性显示屏外的光线不能穿透支撑组件或者透射率极低,导致位于支撑组件另一侧面的感光元器件不能准确识别,导致移动终端不能适用屏下技术,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屏幕部件、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具体地,本公开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幕部件,包括支撑组件和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贴合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有透明的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柔性屏的预设部位相对应,自所述柔性屏方向射入的光线沿所述透光部透射出所述支撑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体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透光件,所述透光件固设于所述支撑主体以形成所述透光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以及所述支撑主体贴合于所述柔性屏,且所述透光件贴合于所述柔性屏的一侧表面和所述支撑主体贴合于所述柔性屏的一侧表面平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屏胶接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一侧表面,所述透光件插接并贴合于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侧表面;或,所述柔性屏胶接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一侧表面,所述透光件收纳于所述支撑主体且位于所述柔性屏与所述支撑主体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设有导光部,所述透光件贴合于所述支撑主体且至少部分所述透光件***所述导光部,所述透光件和支撑主体共同支撑所述柔性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包括支撑部和设于所述支撑部的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环设于所述导光部,所述透光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并与所述支撑部的表面平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设为环绕于所述导光部的胶接平面;或,所述固定部为自所述支撑主体的表面局部下凹形成的固定凹槽,所述导光部设于所述固定凹槽的槽底,至少部分所述透光件位于所述固定凹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部为贯穿所述支撑主体的孔或缺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包括与所述导光部相适配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导光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包括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局部凸出形成至少一个所述插接部,所述连接部贴合并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通过胶接剂胶接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屏与所述支撑组件通过光学胶接剂胶接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感光元件和如上所述的屏幕部件,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透光件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元件包括但不限于光学传感器、光感指纹元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屏模组,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和稳固柔性屏的位置和形状,屏幕部件整体结构稳定。透光部用于引导柔性屏方向的光线透过支撑组件,以使屏幕部件下方的感光元件能根据光线变化而输出相应信号,屏下技术应用灵活。支撑组件支撑柔性屏,可保持柔性屏各部位受到的支撑力均衡,结构稳定性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屏幕部件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支撑组件设有透光部的屏幕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柔性屏和透光件分别位于支撑主体两侧的屏幕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柔性屏和透光件分别位于支撑主体同一侧的屏幕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屏幕部件中透光部与感光元件相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移动终端的示意框图。
其中,支撑组件10;透光部11;支撑主体12;导光部121;固定部122;支撑部123;透光件13;插接部131;连接部132;光学胶接剂14;胶接剂15;柔性屏20;感光元件30;移动终端40;处理组件41;存储器42;电源组件43;多媒体组件44;音频组件45;输入/输出(I/O)接口46;传感器组件47;通信组件48;处理器49。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屏幕部件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支撑组件10设有透光部11的屏幕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屏幕部件包括支撑组件10和固定于支撑组件10的柔性屏20,柔性屏20贴合于支撑组件10,支撑组件10设有透明的透光部11,透光部11与柔性屏20的预设部位相对应,自柔性屏20方向射入的光线沿透光部11透射出支撑组件10。
支撑组件10设为刚性结构,其与柔性屏20相互贴合,以支持和稳固柔性屏20的形状和位置,屏幕部件的安装方便,结构受力稳定性好。支撑组件10支撑柔性屏20,可保持柔性屏20各部位受到的支撑力均衡,结构稳定性好。例如,柔性屏20在用户的指部按压作用下保持结构的稳定,支撑组件10能将按压力通过弹性形变或传递至中框组件的方式进行化解,提高屏幕部件的整体形状稳定。柔性屏20为可变型可弯曲的显示装置。柔性显示屏贴合于支撑组件10的表面,并通过支撑组件10的支撑形成稳定的操作结构,应用灵活性好。值得一提的是,支撑组件10可设为可局部弯折的板状或刚性框架结构,以使屏幕部件形成可弯折的柔性显示模组。
支撑组件10设置透明的透光部11,自柔性屏20方向照射光线可沿透光部11透射出支撑组件10,支撑组件10另一侧的感光元件30能接收到自透光部11透射的光线,并能根据光线变化而输出相应信号,屏下技术应用灵活。其中,透明是指光线能透过透光部11并足以使位于柔性屏20下方的感光元件30识别该光线的变化。支撑组件10设为刚性结构能稳固柔性屏20,又能通过透光部11实现屏下技术的应用,灵活性好。
如图2和图3所示,可选地,支撑组件10局部透光以使透光区域范围可控且不会互相干扰,特别是当支撑组件10与多个感光元件30相互对应时,多个感光元件30之间不会误动作。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0包括支撑主体12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透光件13,至少一个透光件13固设于支撑主体12以形成透光部11。
支撑主体12由不透光材料制成,以阻隔光线的透射并且具有相应的刚性强度。如支撑主体12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至少一个透光件13固设于支撑主体12,以形成预设透光区域的透光部11。当透光件13设有两个及以上时,透光件13可间隔分布于支撑主体12,以使透光区域通过支撑主体12间隔开,避免互相干扰,提高感光元件30检测的准确性。
透光件13由透光材料制成,以引导支撑组件10一侧的光线透射至另一侧。可选地,透光件13可由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亚克力、玻璃等透光材料制成,以形成透光区域。透光件13固设于支撑主体12并能与支撑主体12共同支撑柔性屏20,以使柔性屏20保持稳定的结构。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透光件13固设于支撑主体12,两者结合紧密。透光件13与支撑主体12的材料不同,其中透光件13可在支撑主体12成型过程中装配至支撑主体12,或者,透光件13通过二次成型工艺成型于支撑主体12,以使透光件13与支撑主体12一体成型,结合紧密。在一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支撑主体1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预设形状,并预留相应地成型区域。透光件13采用PC材料制成,其通过成型工艺成型于支撑主体12,以形成支撑组件10。两者结合紧密,尺寸精度高。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透光件13与支撑主体12可拆卸连接。透光件13和支撑主体12设为两个独立零件,两者可拆卸连接,以提高加工效率,并降低加工工艺难度及复杂性。可选地,透光件13与支撑主体12插接连接且两者至少部分过盈配合,装配方便。可选地,透光件13与支撑主体12通过胶结剂15胶接连接,两者结合方便。可选地,透光件13与支撑主体12卡接连接,如支撑主体12设有卡接槽,以使透光件13***支撑主体12并与卡接槽卡接。
透光件13与支撑主体12共同支撑柔性屏20,以使柔性屏20的各个部位受力均衡。在一实施例中,透光件13以及支撑主体12贴合于柔性屏20,且透光件13贴合于柔性屏20的一侧表面和支撑主体12贴合于柔性屏20的一侧表面平齐。透光件13固连于支撑主体12,至少部分透光件13穿插于支撑主体12,以使透光件13能引导光线自支撑主体12的一侧透射至另一侧。透光件13的一侧表面与支撑主体12的一侧表面形成有一平齐的支撑面,柔性屏20贴合于该支撑面以保持整体受力的均衡性。
如图3所示,透光件13固连于支撑主体12,且至少部分透光件13穿插于支撑主体12。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柔性屏20胶接连接于支撑主体12的一侧表面,透光件13插接并贴合于支撑主体12的另一侧表面。透光件13与柔性屏20分别位于支撑主体12的两侧,其中,部分透光件13***支撑主体12且端面与支撑主体12的另一侧表面平齐,以使柔性屏20同时贴合于支撑主体12和透光件13,平整性好。
如图4所示,在另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柔性屏20胶接连接于支撑主体12的一侧表面,透光件13收纳于支撑主体12且位于柔性屏20与支撑主体12之间。透光件13与柔性屏20分别位于支撑主体12的同一侧,其中,透光件13的一侧表面与支撑主体12的表面平齐,以使柔性屏20同时贴合于支撑主体12和透光件13。透光件13的另一侧表面局部凸出并***支撑主体12,以使透光件13能引导柔性屏20一侧的光线透过透光件13射入支撑主体12另一侧的空间,导光性能好。
至少部分透光件13插接于支撑主体12,以导通支撑主体12两侧的光线传播路径。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2设有导光部121,透光件13贴合于支撑主体12且至少部分透光件13***导光部121,透光件13和支撑主体12共同支撑柔性屏20。
如图3和图4所示,导光部121设于支撑主体12,以使支撑主体12的两侧空间连通,光线可沿导光部121透射出支撑主体12。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导光部121设为贯穿支撑主体12的孔或缺口。可选地,导光部121设为贯穿支撑主体12的至少一个透光孔,该透光孔可设为圆形、矩形、及其它孔状结构,以使透光孔与感光元件30的位置相对应。可选地,透光孔的数量设有两个及以上,则相邻两透光孔间隔设置,以形成独立的导光通道,互相干扰少。可选地,导光部121设为贯穿支撑主体12的至少一个透光缺口,该透光缺口可开设至支撑主体12的边缘处,以使透光缺口与感光元件30的位置相对应,并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可选地,该透光缺口可设为弧形、矩形、及其它缺口状结构。
透光件13安装于支撑主体12,且至少部分透光件13位于导光部121内,以填充导光部121的空间并对柔性屏20进行支撑,保持柔性屏20的支撑力均衡。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透光件13包括与导光部121相适配的插接部131,插接部131插接于导光部121。
插接部131插接连接于导光部121,且两者形成互补结构,以保持支撑组件10与柔性屏20结合部位的平整性。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导光部121设为圆形的透光孔,相应地,插接部131设为柱状凸起,其中,插接部131端部的边缘与导光部121相互互补,插接部131的端面与支撑主体12的表面平齐,以使插接部131与支撑主体12共同支撑柔性屏20。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透光件13包括连接部132,自连接部132的表面局部凸出形成至少一个插接部131,连接部132贴合并连接于支撑主体12。插接部131凸出连接部132的表面,连接部132和插接部131形成台阶结构。插接部131***导光部121,直至连接部132贴合于支撑主体12的表面,限定插接部131的插接深度,定位效果好。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透光件13与柔性屏20分别位于支撑主体12的两侧,插接部131的端面与支撑主体12的表面平齐,柔性屏20贴合于支撑主体12及插接部131的端面。在另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透光件13与柔性屏20分别位于支撑主体12的同一侧,插接部131***导光部121,连接部132的端面与支撑主体12的表面平齐,柔性屏20贴合于支撑主体12及连接部132的端面。
连接部132与支撑主体12的表面相互贴合,透光件13通过连接部132可拆卸连接于支撑主体12,连接方便。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连接部132通过胶结剂15胶接连接于支撑主体12,以提高两者的结合紧密度,装配方便。
如图3和图4所示,透光件13固定连接于支撑主体12,且部分透光件13***支撑主体12的导光部121。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2包括支撑部123和设于支撑部123的至少一个固定部122,固定部122环设于导光部121,透光件13可拆卸连接于固定部122并与支撑部123的表面平齐。其中,支撑部123设为支撑柔性屏20的主要部位,其一侧表面与柔性屏20相互贴合。固定部122环绕导光部121设置,用于固定透光件13,以提高支撑主体12与透光件13的装配便捷性。如,透光件13与固定部122可通过胶接连接、锁定连接、过盈配合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固连成一体。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固定部122设为环绕于导光部121的胶接平面,透光件13与固定部122通过胶结剂15胶接连接,胶接平面面积大,连接牢固性好。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固定部122为自支撑主体的表面局部下凹形成的固定凹槽,导光部121设于固定凹槽的槽底,至少部分透光件13位于固定凹槽内。可选地,透光件13设为台阶状结构,其中,插接部131***导光部121,以限定透光件13的安装位置,连接部132位于固定凹槽内,连接部132的端面抵接于固定凹槽的底壁,以限定插接部131的插接深度,配合精度高。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2通过冲压、拉伸、一体成型等工艺加工,以使支撑部123的一侧表面局部凹陷,另一侧表面局部凸出以形成固定部122。透光件13安装于固定部122,柔性屏20贴合于支撑部123的表面并封闭固定凹槽的开口处,以使透光件13与柔性屏20位于支撑主体12的同一侧,装配效果好。
柔性屏20贴合于支撑组件10,以保持形状的稳定性。在一实施例中,柔性屏20与支撑组件10通过光学胶接剂14胶接连接。光学胶接剂14固化后的胶层无色透明或接近无色,对可见光和其他要求透过的特定光谱区域(红外、紫外)少吸收或不吸收。柔性屏20和支撑组件10通过光学胶接剂14胶接连接,连接效果好,光线损耗少,可使自柔性屏20方向射入的光线透过支撑组件10的透光部11进入到支撑组件10的另一侧,导光性能好。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将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屏幕部件应用于显示屏模组,以使柔性屏20方向的光线透过支撑组件10后操控相应地感光元件30。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感光元件30和如上述实施所公开的屏幕部件,感光元件30与透光件13对应设置。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感光元件30包括但不限于光学传感器、光感指纹元件。例如,光学传感器可设为Sensor、VT CAM等。柔性屏20方向的光线自透光部11透射至感光元件30,以使感光元件30输出相应的电信号,控制效果好。
将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显示屏模组应用于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能通过屏下技术控制相应功能,外形美观性好,操控方便。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移动终端还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显示屏模组,感光元件30与处理器通信连接。
移动终端可设为不同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终端4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翻译机等。
如图6所示,移动终端4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41,存储器42,电源组件43,多媒体组件44,音频组件45,输入/输出(I/O)接口46,传感器组件47,以及通信组件48。
处理组件41通常控制移动终端4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4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9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4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41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4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44和处理组件4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4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移动终端4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移动终端4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4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42(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42(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42(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42(PROM),只读存储器42(ROM),磁存储器42,快闪存储器42,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43为移动终端4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4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移动终端4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44包括在移动终端4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4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移动终端4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4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4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移动终端4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42或经由通信组件4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4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输入/输出(I/O)接口46为处理组件41和***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4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移动终端4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47可以检测到设备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移动终端4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47还可以检测移动终端40或移动终端4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移动终端4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移动终端4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移动终端4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4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47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4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48被配置为便于移动终端4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移动终端4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4G、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4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4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移动终端4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49(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49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和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的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贴合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有透明的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所述柔性屏的预设部位相对应,自所述柔性屏方向射入的光线沿所述透光部透射出所述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主体和由透光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透光件,所述透光件固设于所述支撑主体以形成所述透光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以及所述支撑主体贴合于所述柔性屏,且所述透光件贴合于所述柔性屏的一侧表面和所述支撑主体贴合于所述柔性屏的一侧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胶接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一侧表面,所述透光件插接并贴合于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侧表面;或,所述柔性屏胶接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的一侧表面,所述透光件收纳于所述支撑主体且位于所述柔性屏与所述支撑主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设有导光部,所述透光件贴合于所述支撑主体且至少部分所述透光件***所述导光部,所述透光件和支撑主体共同支撑所述柔性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包括支撑部和设于所述支撑部的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环设于所述导光部,所述透光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并与所述支撑部的表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环绕于所述导光部的胶接平面;或,所述固定部为自所述支撑主体的表面局部下凹形成的固定凹槽,所述导光部设于所述固定凹槽的槽底,至少部分所述透光件位于所述固定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为贯穿所述支撑主体的孔或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与所述导光部相适配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导光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连接部,自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局部凸出形成至少一个所述插接部,所述连接部贴合并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通过胶接剂胶接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与所述支撑组件通过光学胶接剂胶接连接。
13.一种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感光元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屏幕部件,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透光件对应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包括光感指纹元件。
15.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3或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组,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
CN201910580307.6A 2019-06-28 2019-06-28 屏幕部件、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21509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0307.6A CN112150917A (zh) 2019-06-28 2019-06-28 屏幕部件、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0307.6A CN112150917A (zh) 2019-06-28 2019-06-28 屏幕部件、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0917A true CN112150917A (zh) 2020-12-29

Family

ID=73891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0307.6A Pending CN112150917A (zh) 2019-06-28 2019-06-28 屏幕部件、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091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92877A (ko) * 2015-01-28 2016-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7067971A (zh) * 2017-05-04 2017-08-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55281A (zh) * 2017-05-12 2017-09-12 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291155A (zh) * 2017-05-22 2017-10-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680482A (zh) * 2017-09-29 2018-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19831A (zh) * 2018-03-05 2018-09-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伸缩机构
CN109616018A (zh) * 2019-01-17 2019-04-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CN208781246U (zh) * 2019-03-20 2019-04-2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708147U (zh) * 2019-04-19 2019-11-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柔性屏指纹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92877A (ko) * 2015-01-28 2016-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7067971A (zh) * 2017-05-04 2017-08-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55281A (zh) * 2017-05-12 2017-09-12 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291155A (zh) * 2017-05-22 2017-10-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680482A (zh) * 2017-09-29 2018-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519831A (zh) * 2018-03-05 2018-09-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弯折伸缩机构
CN109616018A (zh) * 2019-01-17 2019-04-1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CN208781246U (zh) * 2019-03-20 2019-04-2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708147U (zh) * 2019-04-19 2019-11-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柔性屏指纹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9268B2 (en) Mobile terminal
EP2720443B1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light diffuser for a key
CN109274787B (zh) 电子装置
CN109120752B (zh) 电子装置
WO2021036703A1 (zh) 一种指纹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KR20150049574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8521478B (zh) 终端
CN213342413U (zh) 摄像模组、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1939293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2150917A (zh) 屏幕部件、显示屏模组和移动终端
US11529789B2 (en) Mobile terminal
CN215268649U (zh) 一种音频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0927762U (zh) 镜头模组、拍摄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2727089U (zh) 光感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1419183B2 (en) Outer frame, terminal housing and terminal
CN210986176U (zh) 摄像模组和终端
CN208444749U (zh) 按键模块、灯光按键单元及电子设备
CN216490584U (zh) 导光柱、传感器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1928755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7825054U (zh) 保护壳及电子设备
CN216213901U (zh) 电池盖、电池盖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1931942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2029240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11726431A (zh) 电子设备
CN216793184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