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3631B - 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及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及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3631B
CN112093631B CN202011064934.3A CN202011064934A CN112093631B CN 112093631 B CN112093631 B CN 112093631B CN 202011064934 A CN202011064934 A CN 202011064934A CN 112093631 B CN112093631 B CN 1120936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elevator
upper beam
frame
bea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49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3631A (zh
Inventor
丁建民
丁雅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Bins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Bin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Bins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Bin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49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3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3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3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3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3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7/00Hoistway equipment
    • B66B17/12Counterpoi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4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etecting excessive sp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及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本发明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包括配重本体、设置在配重本体顶部的上梁架以及用于与牵引钢丝绳相连接的吊挂机构;所述吊挂机构为框架结构的吊架,其能够在上梁架上往复移动。本发明是通过将升降吊架设置为可在上梁架上往复移动的移动式吊架,当升降吊架在配重装置的上梁架上自纵向中心线向一侧产生偏移后,牵引钢丝绳即因吊点偏置而相应产生一个牵引受力的水平分力和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调整该矢量合力与电梯载荷相适应,即达到电梯配重与电梯载荷的平衡状态,由此实现了电梯配重与电梯载荷的自动平衡。

Description

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及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配重***,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及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电梯的配重设置原则,一般都是按照“电梯自重再加标定载重的50%”为依据而设定,这在很大程度和几率上减少了电梯升降时的驱动负荷,节约了一定的电能。但在电梯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标定载重50%”的这种半负荷运行状态的出现几率是很小的,而大多数的情况是满载或是单人乘梯出现的概率更大。为满足电梯的满载运行要求,一般标定载重量为10人的客运电梯,至少还是需要配置5.5~10KW的驱动功率,而使用这种驱动功率应对单人乘梯的情况,显然存在电能的无效使用和浪费。因此,现有电梯的固定配重的配置,导致电能无效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造成电梯运行中电能的大量耗损和严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以解决现有电梯由于配重固定所存在的电能无效使用情况普遍和电能浪费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就是提供一种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以实现电梯运行的电能有效使用和电梯运行的有效节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包括配重本体、设置在配重本体顶部的上梁架以及用于与牵引钢丝绳相连接的吊挂机构;所述吊挂机构为框架结构的吊架,其能够在上梁架上往复移动。
吊挂机构在所述上梁架上由中心向一侧产生的位置偏移,会使牵引钢丝绳产生一个牵引受力的水平分力和矢量合力,该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与电梯配重的有效重力大小相等,通过调整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与电梯载荷相适应,就可以实现电梯配重的有效重力与电梯载荷的平衡。而总是能够保持在平衡状态下运行的电梯,电极配置的驱动功率可大为降低,既消除了电能的无效使用,还可实现有效节能。
本发明在所述上梁架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安装在所述吊架中的步进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传动齿轮控制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实现吊架在上梁架上的横向移动和定位。
所述上梁架为横置的U型结构架,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U型结构架的上悬臂的底面,所述U型结构架的下臂与所述配重本体固定连接。
在所述U型结构架的封口端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贴靠在右侧配重运行导轨上;在所述配重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贴靠在左侧配重运行导轨上。
在所述U型结构架的开口端一侧的下臂上设置有与左侧配重运行导轨实施摩擦制动的第一制动电磁铁;在所述配重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制动电磁铁,所述第二制动电磁铁用于与右侧配重运行导轨实施摩擦制动。
本发明通过将吊挂机构改变为能够在上梁架上往复移动的移动式吊挂机构,可是电梯配重的牵引钢丝绳产生一个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而该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的大小与吊挂机构在上梁架上的偏移距离有关,并且还与电梯配重的有效重力大小相等。因此,调整该矢量合力与电梯载荷相适应,即可达到使电梯处于电梯配重有效重力与电梯载荷相平衡的状态,由此实现了电梯配重随电梯载荷的变化而变化的自动平衡状态,既消除了电梯电能的无效使用,还可实现电梯运行的有效节能。本发明的关键就在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在包括配重本体、上梁架和吊挂机构的电梯配重装置上,所述吊挂机构设置为能够在上梁架上往复移动的移动式吊挂机构,当所述吊挂机构在所述上梁架上由中心向一侧产生位置偏移后,牵引钢丝绳因此产生一个牵引受力的水平分力和垂向分力,该水平分力与垂向分力的矢量和为矢量合力,调整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与电梯载荷相适应,即达到与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大小相等的电梯配重有效重力与电梯载荷的平衡。
本发明依据滑动杠杆矢量合成与变向原理,通过自动调整电梯配重的有效重力,可实现电梯配重与电梯载荷的自动平衡。更进一步地,通过这种电梯配重自平衡的调整方式,还可实现电梯的负载荷运行,即上行时配重装置的平衡重量大于轿厢荷载、下行时配重装置的平衡重量小于轿厢荷载,这样,一方面可以使驱动电梯运行的电动机兼做发电机使用,所发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为电梯停电时的短时继续运行提供动力,避免梯内乘客因停电被困;另一方面,还可实现电梯运行的有效节能,节能效率在80%以上,同时,可相应降低电梯驱动电机的配置功率。电梯的负载荷运行,可利用数字电路的精确测量限定最高速度,使得电梯运行速度始终稳定在设定速度之内,以有效限制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出现,即便在停电或故障发生时,也不会出现溜梯事故,消除了电梯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侧配重运行导轨,2、第二制动电磁铁,3、配重本体,4、上梁架,41、上悬臂,42、下臂,5、第一轴承,6、轴承支架,7、齿条,8、第一齿轮,9、步进电机输出轴,10、第二齿轮,11、第一制动电磁铁,12、右侧配重运行导轨,13、牵引钢丝绳,14、第二轴承,15、吊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包括配重本体3、设置在配重本体顶部的上梁架4以及用于与牵引钢丝绳13相连接的移动式吊挂机构。配重本体3可采用金属外壳内装砂石混凝土填充物的构成形式,其总重量应小于电梯轿厢的空载重量。
上梁架4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是设计为图1所示的一个横置的U型结构架,齿条7固定在U型结构架的上悬臂41的底面,U型结构架的下臂42与配重本体3固定连接在一起。当然,上梁架4也可采用传统的钢梁连接架结构,只要设有吊挂机构的横向移动空间即可。
安装在上梁架4上的齿条7与第二齿轮10相啮合,第一齿轮8与步进电机输出轴9相连接,第二齿轮10通过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8相连接,即步进电机是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控制第二齿轮10的旋转和定位,而步进电机安装在吊挂机构中,以实现吊挂机构在上梁架4上的横向移动与定位。
吊挂机构是连接牵引钢丝绳13和配重装置的连接构件,其可以采用常规的滑轮结构,牵引钢丝绳绕接在滑轮上,以带动本配重装置的升降。吊挂机构也可采用图1所示的框架结构的吊架15,步进电机和齿轮传动机构安装在吊架15中,且吊架15可沿上梁架4的上悬臂41横移,在吊架15上可安装若干滑轮,滑轮的轮面与上悬臂41的底面相接触,以实现滑动接触支撑。牵引钢丝绳13的一端连接在吊架15上,以牵拉本配重装置做升降运动。
图1中,在U型结构架的封口端一侧的顶部通过轴承支架6连接有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的外圈贴靠在右侧配重运行导轨12上。在配重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14,第二轴承14的外圈贴靠在左侧配重运行导轨1上。第一轴承5的作用是为了在吊挂机构移动后,用以克服配重本体3发生倾斜时的摩擦力而设置。因为,当步进电机带动吊挂机构移动后,牵引钢丝绳13与***顶端会形成一个夹角,而使得配重本体3有所倾斜,亦会产生相应的摩擦力,有了第一轴承5的设置,就会消除该摩擦力。配重本体3下方的第二轴承14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克服吊挂机构偏置使配重本体3在左侧配重运行导轨1上所产生的摩擦力;二是在吊挂机构偏置时,将牵引钢丝绳13所受的左向水平分力的方向转变为向下的方向,而牵引钢丝绳13所受牵引力的合力不变。
图1中,在U型结构架的开口端一侧的下臂42上设置有与左侧配重运行导轨1实施摩擦制动的第一制动电磁铁11;在配重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制动电磁铁2,第二制动电磁铁2用于与右侧配重运行导轨12实施摩擦制动。在本配重装置中设置的第一制动电磁铁11和第二制动电磁铁2,是为了一旦出现遛梯或电梯故障时,电梯控制器可向第一制动电磁铁11和第二制动电磁铁2发出紧急制动指令,第一制动电磁铁11和第二制动电磁铁2动作,使配重本体3产生上部向左、下部向右的倾斜趋势,并使第一制动电磁铁11和第二制动电磁铁2在两侧的配重运行导轨(1、12)上产生摩擦制动(制动电磁铁可通过摩擦片实施摩擦制动),从而对电梯运行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当步进电机带动吊挂机构(包括牵引钢丝绳13)一起向左移动(等同于承重点左移),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可知,如果吊挂机构移动到图1所示的左端虚线位置时,则牵引钢丝绳13所承受的牵引力F0就会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是垂直向下的垂向分力F1,另一个就是水平向左的水平分力F2。而根据杠杆原理可知,水平分力F2远大于垂向分力F1,那么,牵引钢丝绳13所承受的牵引力的合力F0就等于垂向分力F1与水平分力F2的矢量和(即F0的平方等于F1与F2的平方和)。这就是本发明所说的,吊挂机构在上梁架上由中心向一侧产生的位置偏移,会使牵引钢丝绳产生一个牵引受力的水平分力和矢量合力的原理所在。通过控制吊挂机构在上梁架上由中心向一侧产生的偏移量,就相当于改变了配重装置的有效重量,从而实现配重与电梯载荷相匹配的调整方式。
本发明电梯配重自平衡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当电梯轿厢的厢门关闭且已确定电梯将要向上运行时,电梯控制器发出配重有效重量增大的指令,步进电机受控启动,带动第一齿轮8旋转,通过第二齿轮10与安装在上梁架4上的齿条7的配合,使步进电机向上梁架4的左侧移动,吊挂机构(即牵引钢丝绳12的配重吊挂点)随之向左偏移,牵引钢丝绳13的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相当于配重装置的有效重量)随之逐步加大;
2、电梯控制器根据此时所检测到的电梯轿厢加乘客和/或货物的总体重量,计算出牵引钢丝绳配重吊挂点的侧移距离,并向步进电机发出配重吊挂点侧移距离的指令,步进电机据此带动吊挂机构在上梁架4上移动到要求的距离,使牵引钢丝绳13的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相当于配重装置的有效重量)大于电梯轿厢加乘客和/或货物的总体重量;
3、电梯在该状态下开始向上运行,并在上行到设定楼层后平层停机,打开厢门;
4、当电梯轿厢的厢门关闭且已确定电梯将要向下运行时,电梯控制器发出配重有效重量降低的指令,步进电机受控启动,带动第一齿轮8旋转,通过第二齿轮10与安装在上梁架4上的齿条7的配合,使步进电机带动吊挂机构向上梁架4的中心位置移动,牵引钢丝绳13的配重吊挂点随之向中心位置移动,牵引钢丝绳13的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相当于配重装置的有效重量)随之逐步减小;
5、电梯控制器根据此时所检测到的电梯轿厢加乘客和/或货物的总体重量,计算出牵引钢丝绳配重吊挂点的侧移距离,并向步进电机发出配重吊挂点侧移距离的指令,步进电机据此带动吊挂机构在上梁架4上移动到要求的偏置距离,使牵引钢丝绳13的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相当于配重装置的有效重量)小于电梯轿厢加乘客和/或货物的总体重量;
6、电梯在该状态下开始向下运行,并在下行到设定楼层后平层停机,打开厢门。
电梯轿厢上行时,步进电机逆时针转动,配重本体3的有效重量增加且略大于电梯荷载;电梯轿厢下行时,步进电机则顺时针转动,配重本体3的有效重量减轻且略小于电梯荷载,这样,无论电梯上行还是下行,本发明均可使电梯升降驱动电机处于负载荷运行状态之下。由于电梯升降驱动电机是电梯运行的主要耗电机构,而电梯在升降过程中,驱动电机均能运行于负载荷状态下,并可有少量发电,由此也就达到了大幅度节能的发明目的。

Claims (4)

1.一种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配重本体、设置在配重本体顶部的上梁架以及用于与牵引钢丝绳相连接的吊挂机构;所述吊挂机构为框架结构的吊架,其能够在上梁架上往复移动;
在所述上梁架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安装在所述吊架中的步进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传动齿轮控制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实现吊架在上梁架上的横向移动和定位;
所述上梁架为横置的U型结构架,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U型结构架的上悬臂的底面,所述U型结构架的下臂与所述配重本体固定连接;
在所述U型结构架的封口端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贴靠在右侧配重运行导轨上;在所述配重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贴靠在左侧配重运行导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U型结构架的开口端一侧的下臂上设置有与左侧配重运行导轨实施摩擦制动的第一制动电磁铁;在所述配重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制动电磁铁,所述第二制动电磁铁用于与右侧配重运行导轨实施摩擦制动。
3.一种电梯配重自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设置一套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所述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包括配重本体、设置在配重本体顶部的上梁架以及用于与牵引钢丝绳相连接的吊挂机构;所述吊挂机构为框架结构的吊架,其能够在上梁架上往复移动;在所述上梁架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安装在所述吊架中的步进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传动齿轮控制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实现吊架在上梁架上的横向移动和定位;所述上梁架为横置的U型结构架,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U型结构架的上悬臂的底面,所述U型结构架的下臂与所述配重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结构架的封口端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贴靠在右侧配重运行导轨上;在所述配重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贴靠在左侧配重运行导轨上;当所述吊挂机构在所述上梁架上由中心向一侧产生位置偏移后,牵引钢丝绳因此产生一个牵引受力的水平分力和垂向分力,该水平分力与垂向分力的矢量和为矢量合力,调整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与电梯载荷相适应,即达到电梯配重有效重力与电梯载荷的平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配重自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权利要求1~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
b、当电梯轿厢的厢门关闭且已确定电梯将要向上运行时,电梯控制器发出配重有效重量增大的指令,步进电机受控启动,带动齿轮旋转,通过齿轮与安装在上梁架上的齿条相配合,使步进电机向上梁架的一侧移动,牵引钢丝绳的配重吊挂点随之偏移,牵引钢丝绳的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随之逐步加大;
c、电梯控制器根据所检测到的电梯轿厢加乘客和/或货物的总体重量,计算出牵引钢丝绳配重吊挂点的侧移距离,并向步进电机发出配重吊挂点侧移距离指令,步进电机据此带动吊挂机构在上梁架上移动到要求的距离,使牵引钢丝绳的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大于电梯轿厢加乘客和/或货物的总体重量;
d、电梯在该状态下开始向上运行,并在上行到设定楼层后平层停机,打开厢门;
e、当电梯轿厢的厢门关闭且已确定电梯将要向下运行时,电梯控制器发出配重有效重量降低的指令,步进电机受控启动,带动齿轮旋转,通过齿轮与安装在上梁架上的齿条相配合,使步进电机向上梁架的中心位置移动,牵引钢丝绳的配重吊挂点随之向中心位置移动,牵引钢丝绳的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随之逐步减小;
f、电梯控制器根据所检测到的电梯轿厢加乘客和/或货物的总体重量,计算出牵引钢丝绳配重吊挂点的侧移距离,并向步进电机发出配重吊挂点侧移距离指令,步进电机据此带动吊挂机构在上梁架上移动到要求的偏置距离,使牵引钢丝绳的牵引受力的矢量合力小于电梯轿厢加乘客和/或货物的总体重量;
g、电梯在该状态下开始向下运行,并在下行到设定楼层后平层停机,打开厢门。
CN202011064934.3A 2020-09-30 2020-09-30 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及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 Active CN112093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4934.3A CN112093631B (zh) 2020-09-30 2020-09-30 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及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4934.3A CN112093631B (zh) 2020-09-30 2020-09-30 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及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3631A CN112093631A (zh) 2020-12-18
CN112093631B true CN112093631B (zh) 2022-04-12

Family

ID=73783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4934.3A Active CN112093631B (zh) 2020-09-30 2020-09-30 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及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36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2145A (zh) * 2010-10-13 2011-02-02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补偿条结构的重量平衡装置
CN101979302A (zh) * 2010-10-27 2011-02-23 曹锦泉 可变配重电梯及液压电梯
CN104310183A (zh) * 2014-11-07 2015-01-28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梯对重***
CN105270977A (zh) * 2015-11-28 2016-01-27 日立楼宇设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的实时调节配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527248U (zh) * 2016-01-21 2016-08-31 东莞市华图仕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梯对重***的调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2145A (zh) * 2010-10-13 2011-02-02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补偿条结构的重量平衡装置
CN101979302A (zh) * 2010-10-27 2011-02-23 曹锦泉 可变配重电梯及液压电梯
CN104310183A (zh) * 2014-11-07 2015-01-28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电梯对重***
CN105270977A (zh) * 2015-11-28 2016-01-27 日立楼宇设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的实时调节配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527248U (zh) * 2016-01-21 2016-08-31 东莞市华图仕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梯对重***的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3631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70867C (fi) Med en egen kraftkaella foersedd hiss med en lineaer elmotor som motvikt
KR100762386B1 (ko) 트랙션 시브 엘리베이터 제동방법 및 트랙션 시브 엘리베이터
JP2008508160A (ja) エレベータ
CN112279048A (zh) 一种磁悬浮推力自助电梯
CN105621197A (zh) 一种船用电梯随行电缆防晃动导向装置及方法
CN110877880A (zh) 云梯用伸缩式双层送料车
JP427064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US5816368A (en) Elevator cars switch hoistways while traveling vertically
CN213568970U (zh) 一种轿厢再平层结构
CN112093631B (zh) 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及电梯配重自平衡方法
JP490799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
CN213202045U (zh) 自平衡电梯配重装置
CN209522445U (zh) 一种电梯机械吊装用缓冲装置
CN110143513B (zh) 一种可变配重的蓄能节能电梯及其使用方法
CN210366474U (zh) 电梯超速下滑检测与保护装置
CN105173997B (zh) 一种新型快速安全防坠落的电梯动力机构
CN1907831A (zh) 船用无机房乘客电梯
JP2003246564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09442481U (zh) 一种降噪型电梯桥厢
CN220131646U (zh)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坠落的减速机构
CN213415936U (zh) 一种环保曳引式电梯
CN216512292U (zh) 一种不设有配重结构的新型电梯
CN217808167U (zh) 小底坑小顶层的无机房电梯轿厢
CN116750608B (zh) 一种多级防护制动升降机***
CN217051195U (zh) 双轿厢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