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2169A - 全固态电解质及其组合物与电极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全固态电解质及其组合物与电极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2169A
CN112072169A CN201910496660.6A CN201910496660A CN112072169A CN 112072169 A CN112072169 A CN 112072169A CN 201910496660 A CN201910496660 A CN 201910496660A CN 112072169 A CN112072169 A CN 112072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perfluoropolyether
weight
parts
hf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66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2169B (zh
Inventor
刘荣华
高磊
李婷婷
吴金祥
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Y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966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72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72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2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2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2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5Polymeric materials, e.g. gel-type or solid-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7Electrodes based on electro-active poly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全固态电解质及其组合物与电极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该全固态电解质组合物含有PVDF‑HFP、全氟聚醚和第一锂盐;所述全氟聚醚中氟的含量为40~90重量%。本发明提供的全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力学强度,所得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高电池循环性能和比容量。

Description

全固态电解质及其组合物与电极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全固态电解质及其组合物与电极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锂离子电池多以液态电解液作为导电物质,但在使用过程中,液态电解液易挥发、易燃易爆,导致诸多安全问题;而且其易长出锂枝晶,限制了金属锂作为负极在电池中的应用。因此,人们提出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来替代液态电解液。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不仅起着离子传导的作用,还可以阻止正负电极的接触。又因其可塑性强,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制成不同形状的薄膜,柔韧性好,可承受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压力,高温稳定性好,极大地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
CN101183727A涉及一种全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发明公开的全固态电解质由锂盐、聚环氧乙烷(PEO)、超细粉填料组成。其提供的全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匹配,不存在液态电解质泄露的安全隐患,并且机械性能优良且成型容易。但是,该发明提供的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较低(室温离子电导率在10-6-10-7S/cm数量级),力学强度差,高温时强度降低,应用于电池,影响电池容量发挥,电池循环稳定性差。导致上述缺点的原因是,PEO体系聚合物电解质存在以下缺点:
1)PEO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室温下呈柔软状态。
2)此类电解质中,锂离子与PEO中的氧原子通过配位作用不断地进行络合与解离,实现锂离子的迁移,而Li+在结晶区的传输速率比无定形区低2-3数量级。PEO结晶度较高,所以纯PEO-锂盐体系室温电导率一般较低(10-6-10-7S/cm),难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离子导电率、高力学强度的全固态电解质及其组合物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所得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循环性能和比容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固态电解质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PVDF-HFP、全氟聚醚和第一锂盐;所述全氟聚醚中氟的含量为40~90重量%。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含有上述组合物或者由上述组合物制得的全固态电解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含有上述组合物的电极。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全固态电解质和上述电极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提供的全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力学强度,其中,室温离子电导率可以达到1×10-5~8×10-4S/cm,力学强度可以达到3~10MPa;所得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比容量和电池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固态电解质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PVDF-HFP、全氟聚醚和第一锂盐;所述全氟聚醚中氟的含量为40~90重量%。
根据本发明,通过采用氟含量为40~90重量%的全氟聚醚可以提高所得的全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主要的原因在于:氟含量为40~90重量%的全氟聚醚与PVDF-HFP中的氟相互作用,减弱了PVDF-HFP与锂盐的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锂盐的解离度;全氟聚醚与锂盐阴离子相互作用,减弱了阴离子与锂离子的作用;全氟聚醚可以降低PVDF-HFP的结晶度,从而有利于锂离子传导。将氟含量控制在40-90重量%,可以兼顾高离子电导率和力学强度,如果氟含量占比太低,对离子电导率改善不明显;如果氟含量太高,电解质膜的强度明显降低。为了使得所述组合物中的PVDF-HFP、全氟聚醚和第一锂盐更好地配合,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PVDF-HFP,所述全氟聚醚的含量为5~600重量份,所述第一锂盐的含量为20~100重量份。更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PVDF-HFP,所述全氟聚醚的含量为10~400重量份,所述第一锂盐的含量为30-80重量份。更进一步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PVDF-HFP,所述全氟聚醚的含量为30~200重量份,所述第一锂盐的含量为40~6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所述全氟聚醚的主链具有醚结构单元,主链上的C基本被氟全取代。其中,所述全氟聚醚的主链上的醚结构单元可以为以下结构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
K型:
Figure BDA0002088833080000031
D型:
Figure BDA0002088833080000032
Z型:
Figure BDA0002088833080000033
Y型:
Figure BDA0002088833080000034
根据本发明,为了使得所得的电解质膜能够获得更高的离子导电率和力学强度,优选地,所述全氟聚醚中氟的含量为50~80重量%。
根据本发明,为了使得所述全氟聚醚能够更好地适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地,所述全氟聚醚的分子量为100~10,000g/mol,优选为1,000~5,000g/mol。
其中,所述全氟聚醚可以是非功能化的全氟聚醚,优选为功能化的全氟聚醚。其中,所述功能化选自硅烷偶联剂,优选为带有醇羟基的硅烷偶联剂和带有碳碳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功能化修饰,例如可以为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乙基二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于全氟聚醚的功能化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来实现,例如可以使得全氟聚醚的端基带有功能化的端基,可以使得全氟聚醚带有上述功能化的侧基等。功能化的全氟聚醚可以与全固态电解质组合物中的其他聚合物组分发生偶联、聚合或交联,从而能有利于增加电解质膜力学强度和提高离子电导率。
根据本发明,所述PVDF-HFP是全固态电解质的常用聚合物组分,本发明对PVDF-HFP也进行了优化,优选地,所述PVDF-HFP的分子量为10,000~1,000,000g/mol,优选为100,000~800,000g/mol。优选地,所述PVDF-HFP中,偏二氟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75~90mol%,六氟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10~25mol%。当将采用上述优化结构的PVDF-HFP时,PVDF与适量六氟丙烯共聚之后可以破坏链段规整性,所得的PVDF-HFP共聚物结晶度降低进而提高离子电导率,并增加了链段柔韧性,更有利于形成更高的离子导电率和力学强度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锂盐为用于全固态电解质的锂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LiN(CF3SO2)2、LiClO4、LiBF4、LiPF6、LiCF3SO3和LiN(CF3SO2)3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含有上述组合物或者由上述组合物制得的全固态电解质。
本发明提供的全固态电解质可以仅是含有上述组合物的全固态电解质,或者可以是由上述组合物通过一定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全固态电解质。
其中,该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
将所述PVDF-HFP和第一锂盐在有机溶剂中混合(例如在15~30℃下磁力搅拌10~36h),而后引入所述全氟聚醚并进行混合(例如在15~30℃下磁力搅拌10~60min),之后除去溶剂(例如50~90℃加热干燥成膜)即可获得所述全固态电解质。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可以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苯、四氯化碳、氯仿、甲苯、二甲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可以在较宽范围内变动,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PVDF-HFP,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为200~400重量份。
本发明所得的全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离子导电率、较低结晶度、合适柔韧性。具体地,所述全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可达到1×10-5~8×10-4S/cm,玻璃化温度为-10℃~-50℃,应力-应变结果3~10MPa。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含有上述组合物的电极。
该电极可以为正极,也可以为负极,优选为正极。
根据本发明,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材料层,所述组合物包含于所述正极材料层中。
其中,所述正极集流体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各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集流体,如铜箔、铝箔等。
所述正极材料层主要由含有正极活性材料、上述全固态电解质组合物、导电剂的正极浆料形成。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可以为本领域常规采用的正极活性材料,例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但并不限于LiFePO4、LiCOO2、LiMnO2、LiMn2O4、LiNiO2、LiNixCoyMnzO2、LiNixCoyAlzO2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x+y+z=1,0≤x≤1,0≤y≤1,0≤z≤1。所述导电剂可以为本领域常规采用的导电剂,例如所述导电剂包括但并不限于乙炔黑、超导碳、导电碳黑、导电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优选地,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上述全固态电解质组合物和导电剂的重量比为60~80:15~30:1~10,优选为70~75:20~25:1~5。
所述正极浆料所采用的分散剂例如可以为乙醇、异丙醇、丁醇、戊醇、己烷、环己烷、乙酸乙酯和/或这些化合物的混合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分散剂的用量可以在较宽范围内变动,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正极活性材料、上述全固态电解质组合物和导电剂的总重量,所述分散剂的用量可以为0.5~5重量份。
其中,将所述正极浆料涂布于正极集流体上,并烘干即可获得所述正极。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全固态电解质和电极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该锂离子电池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构造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只要包括本发明的全固态电解质和电极即可,优选包括上文描述的全固态电解质和正极。
其中,当采用上文描述的含有所述全固态电解质组合物的正极时,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可以为本领域所公知的各种负极。所述负极可以是锂金属制成。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例子中:
聚合物PVDF-HFP-1为购自Arkema公司的PVDF-HFP,其中,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700,000g/mol,偏二氟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75mol%,六氟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25mol%。
聚合物PVDF-HFP-2为购自Arkema公司的PVDF-HFP,其中,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600,000g/mol,偏二氟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75mol%,六氟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25mol%。
聚合物PVDF-HFP-3为购自Arkema公司的PVDF-HFP,其中,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0,000g/mol,偏二氟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75mol%,六氟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25mol%。
聚合物PVDF-HFP-4为购自Arkema公司的PVDF-HFP,其中,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000g/mol,偏二氟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75mol%,六氟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25mol%。
全氟聚醚1#为购自aladdin公司的非功能化的全氟聚醚,其中,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g/mol,氟的含量为70重量%。
全氟聚醚2#为购自aladdin公司的非功能化的全氟聚醚,其中,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2,000g/mol,氟的含量为70重量%。
全氟聚醚3#为购自aladdin公司的非功能化的全氟聚醚,其中,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4,000g/mol,氟的含量为70重量%。
全氟聚醚4#为购自aladdin公司的非功能化的全氟聚醚,其中,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g/mol,氟的含量为70重量%。
全氟聚醚5#为购自aladdin公司的非功能化的全氟聚醚,其中,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0g/mol,氟的含量为70重量%。
全氟聚醚6#为购自aladdin公司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功能化修饰的全氟聚醚,其中,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3,000g/mol,氟的含量为70重量%。
全氟聚醚7#为购自aladdin公司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功能化修饰的全氟聚醚,其中,该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0g/mol,氟的含量为70重量%。
PEO:商购自Aladdin IndustrialCo.的产品,重均分子量1,000g/mol。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全固态电解质、正极和电池。
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1)在300重量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先加入100重量份的聚合物PVDF-HFP-1和55重量份的LiN(CF3SO2)2,在室温(约25℃)下磁力搅拌24h,混合均匀;
(2)将80重量份的全氟聚醚1#加入到上述混合所得物料中,并继续在室温(约25℃)下磁力搅拌25min,以混合均匀得到电解质浆料;
(3)将所得的电解质浆料在60℃干燥成膜,并裁切成19mm的圆片,厚度为80μm,记为全固态电解质膜S1。
正极的制备:
(1)分别将正极活性材料LiFePO4、上述方法所得的电解质浆料(用量以除去溶剂后剩余量计)和导电剂乙炔黑按照重量为70:25:5在分散剂乙醇(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正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浆料(用量以除去溶剂后剩余量计)和导电剂的总量,该分散剂用量为200重量份)中分散均匀,得到正极浆料;
(2)将该正极浆料用涂布机均匀地涂在铝箔上,而后于60℃下烘干,用切片机切成13mm直径的圆片,记为正极片A1,其中,正极材料层的单面厚度约为30μm。
电池的制备:
在含有高纯Ar气氛的手套箱内,将上述正极片A1、全固态电解质膜S1、负极锂片制成扣式电池,记为B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全固态电解质、正极和电池。
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1)在250重量份的NMP中先加入100重量份的聚合物PVDF-HFP-2和50重量份的LiN(CF3SO2)2,在室温(约25℃)下磁力搅拌24h,混合均匀;
(2)将50重量份的全氟聚醚2#加入到上述混合所得物料中,并继续在室温(约25℃)下磁力搅拌35min,以混合均匀得到电解质浆料;
(3)将所得的电解质浆料在70℃干燥成膜,并裁切成19mm的圆片,厚度为80μm,记为全固态电解质膜S2。
正极的制备:
(1)分别将正极活性材料LiFePO4、上述方法所得的电解质浆料(用量以除去溶剂后剩余量计)和导电剂乙炔黑按照重量为70:25:5在分散剂乙醇(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正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浆料(用量以除去溶剂后剩余量计)和导电剂的总量,该分散剂用量为200重量份)中分散均匀,得到正极浆料;
(2)将该正极浆料用涂布机均匀地涂在铝箔上,而后于60℃下烘干,用切片机切成13mm直径的圆片,记为正极片A2,其中,正极材料层的单面厚度约为30μm。
电池的制备:
在含有高纯Ar气氛的手套箱内,将上述正极片A2、全固态电解质膜S2、负极锂片制成扣式电池,记为B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全固态电解质、正极和电池。
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1)在300重量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先加入100重量份的聚合物PVDF-HFP-1和40重量份的LiN(CF3SO2)2,在室温(约25℃)下磁力搅拌24h,混合均匀;
(2)将30重量份的全氟聚醚3#加入到上述混合所得物料中,并继续在室温(约25℃)下磁力搅拌45min,以混合均匀得到电解质浆料;
(3)将所得的电解质浆料在80℃干燥成膜,并裁切成19mm的圆片,厚度为80μm,记为全固态电解质膜S3。
正极的制备:
(1)分别将正极活性材料LiFePO4、上述方法所得的电解质浆料(用量以除去溶剂后剩余量计)和导电剂乙炔黑按照重量为70:25:5在分散剂乙醇(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正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浆料(用量以除去溶剂后剩余量计)和导电剂的总量,该分散剂用量为200重量份)中分散均匀,得到正极浆料;
(2)将该正极浆料用涂布机均匀地涂在铝箔上,而后于60℃下烘干,用切片机切成13mm直径的圆片,记为正极片A3,其中,正极材料层的单面厚度约为30μm。
电池的制备:
在含有高纯Ar气氛的手套箱内,将上述正极片A3、全固态电解质膜S3、负极锂片制成扣式电池,记为B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全固态电解质、正极和电池。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的是,在制备全固态电解质时,LiN(CF3SO2)2的用量为11重量份,全氟聚醚1#的用量为69重量份,从而最终制得全固态电解质膜S4、正极片A4和电池B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全固态电解质、正极和电池。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的是,在制备全固态电解质时,LiN(CF3SO2)2的用量为50重量份,全氟聚醚1#的用量为7重量份,从而最终制得全固态电解质膜S5、正极片A5和电池B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全固态电解质、正极和电池。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的是,在制备全固态电解质时,LiN(CF3SO2)2的用量为10重量份,全氟聚醚1#的用量为5重量份,从而最终制得全固态电解质膜S6、正极片A6和电池B6。
实施例7-1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全固态电解质、正极和电池。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的是:
实施例7中:采用等重量份的全氟聚醚4#代替全氟聚醚1#,从而最终制得全固态电解质膜S7、正极片A7和电池B7;
实施例8中:采用等重量份的全氟聚醚5#代替全氟聚醚1#,从而最终制得全固态电解质膜S8、正极片A8和电池B8;
实施例9中:采用等重量份的全氟聚醚6#代替全氟聚醚1#,从而最终制得全固态电解质膜S9、正极片A9和电池B9;
实施例10中:采用等重量份的全氟聚醚7#代替全氟聚醚1#,从而最终制得全固态电解质膜S10、正极片A10和电池B10;
实施例11中:采用等重量份的聚合物PVDF-HFP-3代替聚合物PVDF-HFP-1,从而最终制得全固态电解质膜S11、正极片A11和电池B11;
实施例12中:采用等重量份的聚合物PVDF-HFP-4代替聚合物PVDF-HFP-1,从而最终制得全固态电解质膜S12、正极片A12和电池B12。
对比例1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的是,采用等重量份的PEG代替全氟聚醚1#,从而最终制得全固态电解质膜DS1、正极片DA1和电池DB1。
对比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的是,采用等重量份的PEG代替聚合物PVDF-HFP-1,从而最终制得全固态电解质膜DS2、正极片DA2和电池DB2。
测试例1
采用万能试验机(WDW-0.5,深圳君瑞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预先用模具将上述例子所得的全固态电解质膜样品冲压成测试所需形状,测量样品厚度,测试前保持样品干燥。用相应模具测试样品拉伸强度和穿刺强度,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088833080000121
Figure BDA0002088833080000131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全固态电解质膜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优选的组合物所得的全固态电解质膜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优异,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6.5~8.8MPa,断裂伸长率可达70%~80%。
测试例2
全固态电解质膜样品的离子电导率通过交流阻抗法并用扣式电池进行测试,测试温度范围为30-80℃。用不锈钢片/电解质膜/不锈钢片结构,在手套箱(O2<1ppm,H2O<1ppm)中制备扣式电池。阻抗测试频率范围105-0.5Hz,振幅5mV。阻抗测试前,样品在预设温度下恒温60min,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088833080000132
Figure BDA0002088833080000141
通过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全固态电解质膜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在优选的组合物所得的全固态电解质膜的离子导电率更高。
测试例3
取10mg左右的全固态电解质膜样品用坩埚装好,制备DSC样品,在N2气氛下进行DSC测试,升温速率10℃/min,测试所得的玻璃化温度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088833080000142
通过表3可以看出,相对于对比例,本发明的全固态电解质膜玻璃化温度、熔点、结晶度均有所降低。
测试例4
将上述例子所得的电池B1-B12和DB1-DB2的电池性能进行测试,所得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循环2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如表4所示,具体的测试过程如下。
首次放电比容量的测试过程包括:电池在45℃的恒温箱中,充放电的电压范围为3.8~2.0V,0.1c倍率(0.1mA)下先恒流充至3.8V,再恒压3.8V充(截止电压为0.05mA),放电电流为0.1mA放至2.0V,计算出放电比容量。
循环2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的测试过程包括:所有电池均在45℃的恒温箱中,充放电的电压范围为3.8~2.0V。第20次充电:0.1c倍率(0.1mA)下先恒流充至3.8V,再恒压充,截止电压为0.05mA,放电电流为0.1mA,放至2.0V,计算出第20次放电比容量。
表4
Figure BDA0002088833080000151
通过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能够获得更高电池循环性能和比容量,其中,在优选情况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146~150mAh/g,2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145~149mAh/g。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固态电解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PVDF-HFP、全氟聚醚和第一锂盐;所述全氟聚醚中氟的含量为40~90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PVDF-HFP,所述全氟聚醚的含量为5~600重量份,所述第一锂盐的含量为20~100重量份;
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PVDF-HFP,所述全氟聚醚的含量为10~400重量份,所述第一锂盐的含量为30~80重量份;
更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PVDF-HFP,所述全氟聚醚的含量为30~200重量份,所述第一锂盐的含量为40~6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全氟聚醚中氟的含量为50~8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全氟聚醚的分子量为100~10,000g/mol,优选为1,000~5,000g/mol。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全氟聚醚为功能化的全氟聚醚;
优选地,所述功能化选自硅烷偶联剂修饰,优选为带有醇羟基的硅烷偶联剂和带有碳碳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PVDF-HFP的分子量为10,000~1,000,000g/mol,优选为100,000~800,000g/mol;
优选地,所述PVDF-HFP中,偏二氟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75~90mol%,六氟丙烯提供的结构单元含量为10~25mol%;
优选地,所述第一锂盐为LiN(CF3SO2)2、LiClO4、LiBF4、LiPF6、LiCF3SO3和LiN(CF3SO2)3中的一种或多种。
7.含有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全固态电解质。
8.由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制得全固态电解质。
9.含有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物的电极。
10.一种包括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全固态电解质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CN201910496660.6A 2019-06-10 2019-06-10 全固态电解质及其组合物与电极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Active CN112072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6660.6A CN112072169B (zh) 2019-06-10 2019-06-10 全固态电解质及其组合物与电极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6660.6A CN112072169B (zh) 2019-06-10 2019-06-10 全固态电解质及其组合物与电极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2169A true CN112072169A (zh) 2020-12-11
CN112072169B CN112072169B (zh) 2022-06-14

Family

ID=7365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6660.6A Active CN112072169B (zh) 2019-06-10 2019-06-10 全固态电解质及其组合物与电极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721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4023A (zh) * 2021-10-21 2022-02-0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具有高强度高电导负极偶联界面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62709A (ja) * 2014-09-17 2016-04-25 古河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スラリー、固体電解質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固体電解質スラリーの封入体、電極スラリー、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電極スラリーの封入体および全固体型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製造方法
WO2016164505A1 (en) * 2015-04-07 2016-10-13 Seeo, Inc. Fluorinated alkali ion electrolytes with cyclic carbonate groups
CN107534158A (zh) * 2015-05-12 2018-01-02 西奥公司 作为用于锂电池的电解质的peo和氟化聚合物的共聚物
CN107623103A (zh) * 2016-07-14 2018-01-23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锂硫电池单元电极
CN107710491A (zh) * 2015-04-21 2018-02-16 罗地亚经营管理公司 聚合物电解质和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
CN109196689A (zh) * 2016-05-10 2019-01-11 西奥公司 具有腈基团的氟化电解质
CN109802176A (zh) * 2017-11-16 2019-05-2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液和含有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62709A (ja) * 2014-09-17 2016-04-25 古河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質スラリー、固体電解質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固体電解質スラリーの封入体、電極スラリー、電極シートの製造方法、電極スラリーの封入体および全固体型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製造方法
WO2016164505A1 (en) * 2015-04-07 2016-10-13 Seeo, Inc. Fluorinated alkali ion electrolytes with cyclic carbonate groups
CN107710491A (zh) * 2015-04-21 2018-02-16 罗地亚经营管理公司 聚合物电解质和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
CN107534158A (zh) * 2015-05-12 2018-01-02 西奥公司 作为用于锂电池的电解质的peo和氟化聚合物的共聚物
CN109196689A (zh) * 2016-05-10 2019-01-11 西奥公司 具有腈基团的氟化电解质
CN107623103A (zh) * 2016-07-14 2018-01-23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锂硫电池单元电极
CN109802176A (zh) * 2017-11-16 2019-05-2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液和含有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4023A (zh) * 2021-10-21 2022-02-0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具有高强度高电导负极偶联界面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2169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6485B (zh) 正极材料及电池
EP3138145B1 (en) Additive for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lithium-ion battery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JP3958781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負極、負極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5912493B2 (ja) リチウム粒子を含む組成物、電極及び電池
KR101460282B1 (ko) 리튬 전극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된 리튬금속 전지
CN108511786B (zh) 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92753B (zh) 非水系二次电池粘接层用组合物、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粘接层以及非水系二次电池
EP3493303A1 (en)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negative electrode, and all-solid-state lithium ion battery
JP2016197590A (ja) 電池、および、電池用電極材料
JP2018517246A (ja) 分散性向上及び抵抗減少のための二次電池用負極スラリー及びこれを含む負極
US20220200097A1 (en) Electrolyte membrane for all-solid-state battery and all-solid-state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KR20160026762A (ko) 리튬 이온 전지용 정극 활물질층의 제조 방법 및 리튬 이온 전지용 정극 활물질층
KR20160115327A (ko) 전극활물질 슬러리 제조 방법, 상기 방법에 따라 제조된 전극활물질 슬러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WO2021189161A1 (en) All solid-state electrolyte composite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s for li tho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80108463A (ko) 이차전지 양극용 슬러리의 제조방법
CN104177738A (zh) 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聚合物膜的电解质以及电池
KR20210122256A (ko) 고체 복합 전해질
CN112072164A (zh) 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01847A (zh)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024035B (zh) 一种电池
CN109728339B (zh) 电解质组合物、全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72169B (zh) 全固态电解质及其组合物与电极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CN116936806A (zh) 含有电解液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电极用粘结剂组合物、浆料组合物、电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KR101911070B1 (ko) 보론나이트라이드를 포함하는 고분자 전해질막,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고분자 전해질막을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TW202109950A (zh) 二次電池的陰極漿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