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1004B - 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1004B
CN112031004B CN202010968346.6A CN202010968346A CN112031004B CN 112031004 B CN112031004 B CN 112031004B CN 202010968346 A CN202010968346 A CN 202010968346A CN 112031004 B CN112031004 B CN 1120310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ing
arc
shaped
plant
sl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83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31004A (zh
Inventor
王校辉
王晓月
张宏斌
蔺璐萌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zhou Jiu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zhou Jiu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zhou Jiu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zhou Jiu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683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10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1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1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31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1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在膨胀土斜坡的坡面上分布有若干改性锚固柱和若干植物种植锚固单元,植物种植锚固单元内种植有根系发达植物,改性锚固柱包括表面密布有直径为2mm渗透孔的锚固管,在锚固管内自下而上填充有湿陷性黄土和建筑垃圾反滤层。本发明通过在膨胀土坡面上钻孔和挖设锥形孔,之后在钻孔内填充湿陷性黄土和建筑垃圾,从而形成对周边膨胀土改良的改性锚固柱,同时在每个锥形孔内设置锚固结构,锚固结构能够将锥形孔附近的土体进行锚固和改良,形成锚固节点,防止出现浅层滑坡,在锚固结构内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利用其根系来防止水土流失,从而起到了保护膨胀土坡生态环境和体系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膨胀土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如广西、云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地均有不同范围的分布,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浸水承载力衰减、干缩裂隙发育等特性。
在我国降水较少的丘陵地带比如河南西部及南部地区,全年总体降水少,而且多集中在夏秋季节,膨胀土土体构成的缓坡植被本就很脆弱,突遇暴雨冲刷,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甚至表层土的浅层滑坡,最终导致膨胀土坡的生态植被被完全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植被较少的膨胀土坡面在雨季被暴雨冲刷导致的水土流失、甚至浅层滑坡等生态破坏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通过在膨胀土坡面上钻孔和挖设锥形孔,之后在钻孔内填充湿陷性黄土和建筑垃圾,从而形成对周边膨胀土改良的改性锚固柱,同时在每个锥形孔内设置锚固结构,锚固结构能够将锥形孔附近的土体进行锚固和改良,形成锚固节点,防止出现浅层滑坡,在锚固结构内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利用其根系来防止水土流失,从而起到了保护膨胀土坡生态环境和体系的作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在膨胀土斜坡的坡面上分布有若干改性锚固柱和若干植物种植锚固单元,其中,所述植物种植锚固单元内种植有根系发达植物,利用其根系对膨胀土斜坡的土壤进行锚固和保护,所述改性锚固柱包括设置在坡面上钻孔内的锚固管,锚固管上下两端开口,且其表面密布有直径为2mm的渗透孔,在锚固管内填充有湿陷性黄土,从而在锚固管内形成黄土区,在锚固管内黄土区的上部填充有由建筑垃圾形成的建筑垃圾反滤层,建筑垃圾反滤层的顶部与锚固管的管口平齐,且位置不低于坡面的表面。
在本发明中,所述建筑垃圾反滤层是以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为材料填充在锚固管内而成,且自上而下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其中,上层的厚度为20cm,由粒径35-55mm的大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中层的厚度为14cm,由粒径20-40mm的中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下层的厚度为6cm,由粒径不超过10mm的细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锚固管的中心设置有钢筋锚固杆,钢筋锚固杆的底端超出锚固管的底部并***膨胀土斜坡内,顶端伸出锚固管顶部。
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种植锚固单元包括设置在坡面上事先挖好的锥形孔内的锚固结构和种植在锚固结构内的根系发达植物,其中,所述锚固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锚固基体和两根固定锚固杆,其中,两个弧形锚固基体处于同一个圆锥轮廓上,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种植根系发达植物的种植腔,在两个弧形锚固基体的表面分布有供植物根系穿过的孔;两个弧形锚固基体的两侧边缘之间不接触,从而形成两条受力缓冲区,每个弧形锚固基体的两侧边缘沿其母线长度方向分布有弧形的支撑片,且同一侧相邻的两块支撑片之间具有间隙,两个弧形锚固基体上的支撑片相互错开,从而***到彼此的间隙内,且一个弧形锚固基体上支撑片的端部与另一个弧形锚固基体的侧边缘之间也具有间隙;所述的两根固定锚固杆呈交叉分布,每根固定锚固杆的上端穿出一个弧形锚固基体,下端依次穿过种植腔和另一个弧形锚固基体后***到锥形孔侧壁的泥土内。
在本发明中,每个所述弧形锚固基体包括圆锥部,该圆锥部为整个圆锥沿其母线方向切割形成的,且所形成圆锥部的水平断面为劣弧,所述劣弧的圆心角为40-60°。
在本发明中,所述两根固定锚固杆的倾斜角度均为45-70°,而且其底端超过弧形锚固基体的底部至少5cm,每根固定锚固杆***到锥形孔侧壁泥土内的长度不低于30cm。
在本发明中,所述两个弧形锚固基体的底部围成一个断开的圆孔,且在该圆孔内***有竖直向下的定位锚固杆,该定位锚固杆的顶端处于种植腔的底部,底端穿过两个弧形锚固基体的底部围成的圆孔后楔入到锥形孔底部的膨胀土内。
在本发明中,所述两个弧形锚固基体的顶部具有弧形延伸部,且两个弧形锚固基体上的弧形延伸部处于同一个圆柱的轮廓上;所述两个弧形延伸部超出锥形孔,从而在种植腔内种好植物后,两个弧形延伸部暴露在土层之上,所述两根固定锚固杆的上端分别穿过两个弧形延伸部,下端依次穿过种植腔和对侧的弧形锚固基体后***到锥形孔侧壁的泥土内。
在本发明中,制成所述两个弧形锚固基体和其上的支撑片以及固定锚固杆的材料为锯末、湿陷性黄土、粗砂、水泥和水以1:8:4:2:5的质量比混合形成的泥浆,将其注入到模具内,自然凝结而成。
在本发明中,所述改性锚固柱和植物种植锚固单元均沿所述坡面的等高线方向分布,形成不同高度上的若干排,且每一排改性锚固柱和每一排植物种植锚固单元间隔分布,每一个改性锚固柱处于其相邻两排植物种植锚固单元中相邻两个植物种植锚固单元之间。
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膨胀土坡的坡面上按照一定的规律钻圆柱孔和锥形孔;
在圆柱孔内贴内壁放置锚固管,之后在锚固管内***钢筋锚固杆,再向锚固管内填注湿陷性黄土形成黄土区,最后在黄土区上填充建筑垃圾颗粒,形成建筑垃圾反滤层,黄土区的高度占据锚固管整体高度的4/5,其余的部分为建筑垃圾反滤层;
在每个锥形孔内放置一个锚固结构,且锥形孔的深度小于锚固结构中弧形锚固基体的高度,从而使两个弧形锚固基体上部设置的供固定锚固杆穿过的倾斜孔暴露在锥形孔外部;
4)在一个锥形孔内,将两个弧形锚固基体分别按照上述的布置方式布置在锥形孔内,并使两者一左一右紧贴锥形孔的内壁设置;
5)将一根固定锚固杆沿左侧弧形锚固基体上部的倾斜孔穿入,再从右侧弧形锚固基体下部的倾斜孔穿出,并楔入到锥形孔侧壁的膨胀土中;
6)按照步骤5)的方法将另一根固定锚固杆从右侧弧形锚固基体上部的倾斜孔穿入,再从左侧弧形锚固基体下部的倾斜孔穿出,并楔入到锥形孔侧壁的膨胀土中,从而将两个弧形锚固基体连接为一体并锚固在锥形孔内;
7)向两个弧形锚固基体所围成的种植腔内先填充粒径不超过10mm的建筑垃圾,其填充高度为种植腔整体高度的1/5-1/10,从而形成建筑垃圾底层,之后在建筑垃圾底层上铺填种植黄土,并栽种适宜生长在黄土内且根系发达的藤蔓型植物;在种植时,需要浇水和施肥;
所述步骤7)中的种植黄土是由湿陷性黄土、粒径不超过5mm的细颗粒建筑垃圾和粒径为10-20mm的中颗粒建筑垃圾以75:15:1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8)完成一个锥形孔内锚固结构的安装,再依照上述方法,对每一个锥形孔内锚固结构进行安装固定,并移栽藤蔓型植物。
本发明中所用的建筑垃圾采用破碎的废弃砖石和废弃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膨胀土坡面上钻孔和挖设锥形孔,之后在钻孔内填充湿陷性黄土和建筑垃圾,从而形成对周边膨胀土改良的改性锚固柱,同时在每个锥形孔内设置锚固结构,锚固结构能够将锥形孔附近的土体进行锚固和改良,形成锚固节点,防止出现浅层滑坡,在锚固结构内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利用其根系来防止水土流失,从而起到了保护膨胀土坡生态环境和体系的作用;
本发明的改性锚固柱中所用的建筑垃圾,其破碎粒径分布不均匀,成分较为复杂,当与膨胀土混合后,膨胀土能减少建筑垃圾的级配不均匀,而建筑垃圾颗粒的强吸水性以及碱性,减少了膨胀土的水敏感性,从而对膨胀土进行改良,降低其被雨水冲刷带走的数量;而填充的湿陷性黄土具有土质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的特点,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这与膨胀土的特点相反,因此,湿陷性黄土的加入,能够改良膨胀土的不良特性,并且随着雨水的冲刷,能够逐渐扩散到周边膨胀土中,从而对改性锚固柱周边区域的土体进行改良;
本发明通过在膨胀土坡面上挖设锥形孔,并在每个锥形孔内设置锚固结构,锚固结构能够将锥形孔附近的土体进行锚固和改良,形成锚固节点,防止出现浅层滑坡,在锚固结构内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利用其根系来防止水土流失,从而起到了保护膨胀土坡生态环境和体系的作用;
本发明锚固结构中的两个弧形锚固基体之间形成受力缓冲区,并且由若干相互交错的弧形支撑片,这样在锚固结构与膨胀土坡面的锥形孔形成一体时,能够起到锚固节点的作用,增强膨胀土层的整体力学性能,并最大程度降低浅层滑坡的产生;而两根固定锚固杆除了将锚固结构与膨胀土坡面连为一体之外,还能够深入到地面中,对锥形孔周边一定区域的土层起到深层锚固作用;而定位锚固杆的存在,则能够进一步强化对于深层土的锚固作用;弧形锚固基体具有暴露在地面上的弧形延伸部,暴露在地面上的部分,能够起到一定的拦挡和蓄水作用;
本发明中弧形锚固基体、支撑片和固定锚固杆选用锯末、湿陷性黄土、粗砂、水泥和水注浆后凝结形成,由于湿陷性黄土具有土质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的特点,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而膨胀土的特点为浸水后体积剧烈膨胀,失水后体积显著收缩的黏性土;本发明利用湿陷性黄土、粗砂和水泥与水混合注浆形成具有一定强度支撑的锚固结构,这样在受到雨水冲刷时,利用粗砂的骨架作用在锚固结构内产生渗流通道,有效将黄土持续灌注渗透到膨胀土内,利用黄土的湿陷性有效缓和膨胀土的膨胀特性,来解决膨胀后容易被雨水冲刷带走的缺陷;
本发明在锚固结构中种植藤蔓型植物时,先在底部填充粒径不超过10mm的建筑垃圾颗粒,从而形成了隔离层,不仅使植物的根系能够尽可能向周边扩张,来锚固更大面积的膨胀土,而且还能够起到更好的蓄水作用;之后在隔离层上铺设由黄土、细颗粒建筑垃圾和中颗粒建筑垃圾形成的种植黄土,其中的黄土在供植物生长所需之外,主要是向锚固结构提供源源不断的黄土源,这些黄土能够随着雨水冲刷,通过锚固结构内的渗流通道,持续灌注到膨胀土内;而细颗粒建筑垃圾和中颗粒建筑垃圾,能够使黄土的孔隙率增大,便于雨水的渗入和吸收蓄积;
本发明利用建筑垃圾和湿陷性黄土对膨胀土进行改良,不仅减少了建筑垃圾堆放的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使固体废弃物得到了再次利用,而且还防止了膨胀土斜坡的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成本也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性锚固柱和植物种植锚固单元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改性锚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植物种植锚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改性锚固柱和植物种植锚固单元在斜坡上的整体布局示意图;
附图标记:1、坡面,2、改性锚固柱,201、锚固管,202、钢筋锚固杆,203、黄土区,204、建筑垃圾反滤层,3、植物种植锚固单元,4、弧形锚固基体,401、圆锥部,402、孔,403、弧形延伸部,404、种植腔,405、受力缓冲区,406、支撑片,5、固定锚固杆,6、定位锚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在膨胀土斜坡的坡面1上分布有若干改性锚固柱2和若干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其中,所述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内种植有根系发达植物,利用其根系对膨胀土斜坡的土壤进行锚固和保护,所述改性锚固柱2包括设置在坡面1上钻孔内的锚固管201,锚固管201上下两端开口,且其表面密布有直径为2mm的渗透孔,在锚固管201内填充有湿陷性黄土,从而在锚固管201内形成黄土区203,在锚固管201内黄土区203的上部填充有由建筑垃圾形成的建筑垃圾反滤层204,建筑垃圾反滤层204的顶部与锚固管201的管口平齐,且位置不低于坡面1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锚固管201的深度一般为2m,直径一般为10cm。
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优化和限定,从而得到以下各实施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改进点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反滤层204是以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为材料填充在锚固管201内而成,且自上而下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其中,上层的厚度为20cm,由粒径35-55mm的大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中层的厚度为14cm,由粒径20-40mm的中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下层的厚度为6cm,由粒径不超过10mm的细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锚固管201的中心设置有钢筋锚固杆202,钢筋锚固杆202的底端超出锚固管201的底部并***膨胀土斜坡内,顶端伸出锚固管201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钢筋锚固杆202的底端一般超出锚固管201底部20-50cm,顶端超出其顶部10c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4和5所示,所述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包括设置在坡面1上事先挖好的锥形孔内的锚固结构和种植在锚固结构内的根系发达植物,其中,所述锚固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和两根固定锚固杆5,其中,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处于同一个圆锥轮廓上,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种植根系发达植物的种植腔404,在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表面分布有供植物根系穿过的孔402;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两侧边缘之间不接触,从而形成两条受力缓冲区405,每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两侧边缘沿其母线长度方向分布有弧形的支撑片406,且同一侧相邻的两块支撑片406之间具有间隙,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上的支撑片406相互错开,从而***到彼此的间隙内,且一个弧形锚固基体4上支撑片406的端部与另一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侧边缘之间也具有间隙;所述的两根固定锚固杆5呈交叉分布,每根固定锚固杆5的上端穿出一个弧形锚固基体4,下端依次穿过种植腔404和另一个弧形锚固基体4后***到锥形孔侧壁的泥土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上的支撑片406与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处于同一个圆锥轮廓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所处的圆锥轮廓中,该圆锥的锥顶角为20-40°;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高度为30-80cm。
本实施例中,在每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一个供固定锚固杆5穿过的倾斜孔,一根固定锚固杆5先穿过一个弧形锚固基体4上部的倾斜孔进入到种植腔404内,之后再继续穿过另一个弧形锚固基体4下部的倾斜孔后***到锥形孔侧壁的泥土内,从而将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和锥形孔的侧壁形成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
1)在膨胀土坡的坡面1上按照一定的规律钻圆柱孔和锥形孔;
2)在圆柱孔内贴内壁放置锚固管201,之后在锚固管201内***钢筋锚固杆202,再向锚固管201内填注湿陷性黄土形成黄土区203,最后在黄土区203上填充建筑垃圾颗粒,形成建筑垃圾反滤层204,黄土区203的高度占据锚固管201整体高度的4/5,其余的部分为建筑垃圾反滤层204;
3)在每个锥形孔内放置一个锚固结构,且锥形孔的深度小于锚固结构中弧形锚固基体4的高度,从而使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上部设置的供固定锚固杆5穿过的倾斜孔暴露在锥形孔外部;
4)在一个锥形孔内,将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分别按照上述的布置方式布置在锥形孔内,并使两者一左一右紧贴锥形孔的内壁设置;
5)将一根固定锚固杆5沿左侧弧形锚固基体4上部的倾斜孔穿入,再从右侧弧形锚固基体4下部的倾斜孔穿出,并楔入到锥形孔侧壁的膨胀土中;
6)按照步骤5)的方法将另一根固定锚固杆5从右侧弧形锚固基体4上部的倾斜孔穿入,再从左侧弧形锚固基体4下部的倾斜孔穿出,并楔入到锥形孔侧壁的膨胀土中,从而将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连接为一体并锚固在锥形孔内;
7)向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所围成的种植腔404内先填充粒径不超过10mm的建筑垃圾,其填充高度为种植腔404整体高度的1/5-1/10,从而形成建筑垃圾底层,之后在建筑垃圾底层上铺填种植黄土,并栽种适宜生长在黄土内且根系发达的藤蔓型植物;在种植时,需要浇水和施肥;
所述步骤7)中的种植黄土是由湿陷性黄土、粒径不超过5mm的细颗粒建筑垃圾和粒径为10-20mm的中颗粒建筑垃圾以75:15:1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8)完成一个锥形孔内锚固结构的安装,再依照上述方法,对每一个锥形孔内锚固结构进行安装固定,并移栽藤蔓型植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4和5所示,每个所述弧形锚固基体4包括圆锥部401,该圆锥部401为整个圆锥沿其母线方向切割形成的,且所形成圆锥部401的水平断面为劣弧,所述劣弧的圆心角为40-6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4和5所示,所述两根固定锚固杆5的倾斜角度均为45-70°,而且其底端超过弧形锚固基体4的底部至少5cm,每根固定锚固杆5***到锥形孔侧壁泥土内的长度不低于30cm。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4和5所示,所述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底部围成一个断开的圆孔,且在该圆孔内***有竖直向下的定位锚固杆6,该定位锚固杆6的顶端处于种植腔404的底部,底端穿过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底部围成的圆孔后楔入到锥形孔底部的膨胀土内。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4和5所示,所述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顶部具有弧形延伸部403,且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上的弧形延伸部403处于同一个圆柱的轮廓上;所述两个弧形延伸部403超出锥形孔,从而在种植腔404内种好植物后,两个弧形延伸部403暴露在土层之上,所述两根固定锚固杆5的上端分别穿过两个弧形延伸部403,下端依次穿过种植腔404和对侧的弧形锚固基体4后***到锥形孔侧壁的泥土内。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延伸部403的高度一般为3-10cm。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4和5所示,制成所述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和其上的支撑片406以及固定锚固杆5的材料为锯末、湿陷性黄土、粗砂、水泥和水以1:8:4:2:5的质量比混合形成的泥浆,将其注入到模具内,自然凝结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粗砂选用不均匀系数Cu=d60/d10≥3.36的粗砂。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改进点在于:如图4和5所示,所述改性锚固柱2和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均沿所述坡面1的等高线方向分布,形成不同高度上的若干排,且每一排改性锚固柱2和每一排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间隔分布,每一个改性锚固柱2处于其相邻两排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中相邻两个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排改性锚固柱2中,相邻两个改性锚固柱2的间距为1.5-2m,每一排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中相邻两个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的间距也为1.5-2m,相邻两排改性锚固柱2和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的间距为2-3m。

Claims (9)

1.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在膨胀土斜坡的坡面(1)上分布有若干改性锚固柱(2)和若干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其中,所述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内种植有根系发达植物,利用其根系对膨胀土斜坡的土壤进行锚固和保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锚固柱(2)包括设置在坡面(1)上钻孔内的锚固管(201),锚固管(201)上下两端开口,且其表面密布有直径为2mm的渗透孔,在锚固管(201)内填充有湿陷性黄土,从而在锚固管(201)内形成黄土区(203),在锚固管(201)内黄土区(203)的上部填充有由建筑垃圾形成的建筑垃圾反滤层(204),建筑垃圾反滤层(204)的顶部与锚固管(201)的管口平齐,且位置不低于坡面(1)的表面;
所述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包括设置在坡面(1)上事先挖好的锥形孔内的锚固结构和种植在锚固结构内的根系发达植物,其中,所述锚固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和两根固定锚固杆(5),其中,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处于同一个圆锥轮廓上,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种植根系发达植物的种植腔(404),在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表面分布有供植物根系穿过的孔(402);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两侧边缘之间不接触,从而形成两条受力缓冲区(405),每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两侧边缘沿其母线长度方向分布有弧形的支撑片(406),且同一侧相邻的两块支撑片(406)之间具有间隙,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上的支撑片(406)相互错开,从而***到彼此的间隙内,且一个弧形锚固基体(4)上支撑片(406)的端部与另一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侧边缘之间也具有间隙;所述的两根固定锚固杆(5)呈交叉分布,每根固定锚固杆(5)的上端穿出一个弧形锚固基体(4),下端依次穿过种植腔(404)和另一个弧形锚固基体(4)后***到锥形孔侧壁的泥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反滤层(204)是以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为材料填充在锚固管(201)内而成,且自上而下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其中,上层的厚度为20cm,由粒径35-55mm的大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中层的厚度为14cm,由粒径20-40mm的中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下层的厚度为6cm,由粒径不超过10mm的细颗粒建筑垃圾铺设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管(201)的中心设置有钢筋锚固杆(202),钢筋锚固杆(202)的底端超出锚固管(201)的底部并***膨胀土斜坡内,顶端伸出锚固管(201)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弧形锚固基体(4)包括圆锥部(401),该圆锥部(401)为整个圆锥沿其母线方向切割形成的,且所形成圆锥部(401)的水平断面为劣弧,所述劣弧的圆心角为4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固定锚固杆(5)的倾斜角度均为45-70°,而且其底端超过弧形锚固基体(4)的底部至少5cm,每根固定锚固杆(5)***到锥形孔侧壁泥土内的长度不低于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底部围成一个断开的圆孔,且在该圆孔内***有竖直向下的定位锚固杆(6),该定位锚固杆(6)的顶端处于种植腔(404)的底部,底端穿过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底部围成的圆孔后楔入到锥形孔底部的膨胀土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的顶部具有弧形延伸部(403),且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上的弧形延伸部(403)处于同一个圆柱的轮廓上;所述两个弧形延伸部(403)超出锥形孔,从而在种植腔(404)内种好植物后,两个弧形延伸部(403)暴露在土层之上,所述两根固定锚固杆(5)的上端分别穿过两个弧形延伸部(403),下端依次穿过种植腔(404)和对侧的弧形锚固基体(4)后***到锥形孔侧壁的泥土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两个弧形锚固基体(4)和其上的支撑片(406)以及固定锚固杆(5)的材料为锯末、湿陷性黄土、粗砂、水泥和水以1:8:4:2:5的质量比混合形成的泥浆,将其注入到模具内,自然凝结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锚固柱(2)和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均沿所述坡面(1)的等高线方向分布,形成不同高度上的若干排,且每一排改性锚固柱(2)和每一排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间隔分布,每一个改性锚固柱(2)处于其相邻两排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中相邻两个植物种植锚固单元(3)之间。
CN202010968346.6A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 Active CN1120310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8346.6A CN112031004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8346.6A CN112031004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1004A CN112031004A (zh) 2020-12-04
CN112031004B true CN112031004B (zh) 2021-08-31

Family

ID=73590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8346.6A Active CN112031004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10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5951B (zh) * 2021-07-28 2023-09-08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浅埋隧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1088A1 (de) * 1990-03-02 1991-10-09 Eberle Landschaftsbau AG Armierte Vegetationsschicht
CN103410159A (zh) * 2013-08-13 2013-11-27 南昌工程学院 膨胀土路堑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736925U (zh) * 2017-03-31 2017-12-12 湖北华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土基坑支挡式支护
CN108951332A (zh) * 2018-07-21 2018-12-07 河南城建学院 一种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路基结构
CN208309606U (zh) * 2018-06-10 2019-01-0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膨胀土边坡快速绿色防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1088A1 (de) * 1990-03-02 1991-10-09 Eberle Landschaftsbau AG Armierte Vegetationsschicht
CN103410159A (zh) * 2013-08-13 2013-11-27 南昌工程学院 膨胀土路堑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736925U (zh) * 2017-03-31 2017-12-12 湖北华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土基坑支挡式支护
CN208309606U (zh) * 2018-06-10 2019-01-0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膨胀土边坡快速绿色防护结构
CN108951332A (zh) * 2018-07-21 2018-12-07 河南城建学院 一种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路基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1004A (zh) 2020-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0342B (zh) 一体化半岩质高边坡植被重建保护方法
CN205134340U (zh) 一种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护坡的结构***
CN106759104B (zh) 生态型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768837U (zh) 公路路堑边坡生态护坡结构
CN113174973B (zh) 一种软岩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93066A (zh) 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黄土崩塌治理方法
CN111636443B (zh) 基于毛细阻滞机理的导吸式膨胀土边坡浅层控水覆盖***
CN111005393A (zh) 一种利用活树桩修复已滑坡体的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031004B (zh) 一种膨胀土斜坡生态保护方法
CN210134436U (zh) 一种用于边坡生态治理的边坡支护结构
CN111593748A (zh) 一种破碎岩石陡坡的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031856U (zh) 一种山体边坡破损生态修复结构
CN110557997A (zh) 一种边坡生态恢复***的施工方法
CN111894013B (zh) 一种破损山体的边坡生态修复方法
CN112681347A (zh) 一种治理危岩体的联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82411A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51532A (zh) 一种改良膨胀土高陡边坡结构
CN114790751B (zh) 一种“果、泥”复合型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42993B (zh) 一种膨胀土坡生态保护用的土层锚固结构及使用方法
CN113186951B (zh) 一种松散粗粒混合土边坡生态加固方法
CN110016953B (zh) 用于黄土地区的雨水导向性下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KR20090112448A (ko) 식생용 목재파이프 및 이를 이용한 식생방틀
CN111955254A (zh) 一种沿海高堆地区林水共生营建方法
CN206418460U (zh) 生态型护坡结构
CN111501788A (zh) 一种植被锚杆固坡结构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