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6934B - 前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前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6934B
CN112026934B CN202010439829.7A CN202010439829A CN112026934B CN 112026934 B CN112026934 B CN 112026934B CN 202010439829 A CN202010439829 A CN 202010439829A CN 112026934 B CN112026934 B CN 112026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uct
vehicle body
flow path
en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98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6934A (zh
Inventor
早川公人
菅原光辉
内山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26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6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6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6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5Front-end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4Radiato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4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43Super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端结构。前端结构具备框部(45)、车身安装部(46)以及管道部(42)。框部形成为覆盖配置于车身前方的散热器、冷凝器的外周部分。车身安装部设置于框部,与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连接。管道部与框部的前端相连,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车身安装部的上方,在与冷凝器之间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流路。框部、车身安装部以及管道部一体成形。

Description

前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端(front end)结构。
背景技术
前端结构例如具备对冷凝器或散热器等热交换器进行支承的框部,经由支承部(车身安装部)安装于左右两侧的前侧框架的前端部。框部通过左右两侧的侧撑条(侧腿部)、将侧撑条的上端沿着左右方向连结的上梁(上梁部)、将侧撑条的下端沿着左右方向连结的下梁(下梁部)在主视观察下形成为矩形框体。
如专利文献1(专利第6383811号公报)那样,已知有在框部之中,左右两侧的侧撑条以及下梁通过树脂材料形成为U字状,上梁通过金属材料冲压成形的结构。根据该结构,左右两侧的侧撑条以及下梁由树脂形成,由此实现框部(即,前端结构)的轻量化。此外,上梁通过金属材料进行冲压成形,由此能够确保框部(即,前端结构)的刚性。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前端结构由树脂制的部件和金属制的部件形成,因此前端结构的部件个数增多。进而,框部的一部分为金属制,因此在实现轻量化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框部的强度、刚性,且实现轻量化的前端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前端结构(例如实施方式的前端结构21)具备:框部(例如实施方式的框部45),其覆盖配置于车身前部的热交换器(例如实施方式的散热器91、冷凝器92)的外周部分;车身安装部(例如实施方式的车身安装部46),其设置于所述框部,与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框架(例如实施方式的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连接;以及管道部(例如实施方式的管道部42),其与所述框部的前端相连,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车身安装部的上方,在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流路(例如实施方式的流路64),所述框部、所述车身安装部以及所述管道部一体成形。
(2)在上述(1)的方案的前端结构中,也可以为,在所述管道部的下部形成有与所述流路连通的导入口(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一导入口61、第二导入口62),在所述框部和所述管道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划分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划分部43),该划分部对所述热交换器中的能够供外部气体沿着前后方向通过的热交换区域(例如实施方式的冷凝器芯121、散热器芯101)与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区域位于外周侧的外周区域(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散热器箱100或冷凝器箱120)之间进行划分。
(3)在上述(2)的方案的前端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划分部仿形于所述框部而呈肋状延伸,并朝向后方突出。
(4)在上述(1)~(3)的任一方案的前端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管道部位于比所述车身安装部靠前方的位置。
(5)在上述(1)~(4)的任一方案的前端结构中,也可以为,在所述管道部设置有加强肋(例如实施方式的加强肋145),该加强肋随着从所述框部中位于靠近上壁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上壁部45a)的部分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朝向下方而在左右方向上扩展。
(6)在上述(1)~(5)的任一方案的前端结构中,也可以为,所述框部使所述框部的壁厚朝向所述管道部减少,以便扩大所述流路。
(7)在上述(1)~(6)的任一方案的前端结构中,也可以为,具备:托架(例如实施方式的第二托架29),其与所述框部中的侧壁部(例如实施方式的侧壁部45b)的上端结合,并与结合有减振器基座(例如实施方式的减振器基座26)的上梁(例如实施方式的上梁27)连接;以及护罩锁(例如实施方式的护罩锁35),其设置于所述托架。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1)的方案,由于框部、车身安装部以及管道部一体成形,因此能够将框部、车身安装部以及管道部通过例如树脂的注塑成形或加热冲压成形而形成为一体部件。此外,由于将框部以及管道部成形作为一体部件,从而通过管道部能够提高框部的强度,并确保框部的刚性。
进而,通过将框部、车身安装部以及管道部利用树脂等一体成形,由此与将一体形成的框部、车身安装部以及管道部使用树脂部件和金属部件形成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实现轻量化,并提高生产性。
进而,管道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车身安装部的上方,车身安装部与前侧框架的前端部连接。因此,管道部经由车身安装部设置于左右两侧的前侧框架的前端部侧。由此,在例如由于动力装置的振动或行驶的振动而对左右两侧的前侧框架的前端部作用向上下相反方向的载荷的情况下,通过管道部能够抑制左右两侧的前侧框架的前端部或框部的向上下相反方向的振动。
根据上述(2)的方案,能够将取入到导入口的外部气体向流路引导,并通过划分部阻挡所引导的外部气体。由此,能够抑制外部气体绕过热交换区域。由此,能够将外部气体积极地向热交换区域引导而使其通过,因此能够实现热交换器的冷却性能的提高。
而且,由于仅在管道部的下部形成导入口,因此能够使车身的前表面开口部缩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少空气阻力,并提高外观。特别是在电动车辆的情况下,与搭载有内燃机的车辆相比所需的冷却容量少。因此,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冷却性能的效率而实现小型化。
根据上述(3)的方案,通过利用划分部对框部进行加强,能够确保框部的刚性。而且,利用划分部能够在大范围内限制流路,因此能够沿着由划分部围成的管道部使外部气体在二维方向上良好地分散(扩散)。由此,能够将外部气体向热交换区域积极地引导,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冷却性能。
根据上述(4)的方案,从左右两侧的前侧框架向车身安装部传递上下方向的振动,例如所传递的上下方向的振动作用于框部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部。此处,在前侧框架的前端部连接车身安装部。因此,能够在比前侧框架的前端部靠前方的位置配置管道部。由此,能够通过管道部的整体(整个面)抑制作用于左右两侧的侧壁部的振动。
进而,通过在比前侧框架的前端部靠前方的位置设置管道部,能够较大地确保例如到配置有电动机单元等动力装置的电动机室为止的距离。由此,例如,能够在隔板的内部收纳热交换单元,能够更大地确保电动机室。
根据上述(5)的方案,通过在管道部形成加强肋,能够利用加强肋对框部的上壁部中的左右方向中央的部位进行加强。
根据上述(6)的方案,通过使框部的壁厚朝向管道部减少来扩大流路,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冷却性能。而且,通过使框部的壁厚朝向管道部减少,能够使框部(即,前端结构)轻量。这样,通过使框部的壁厚朝向管道部减少,能够兼顾热交换器的冷却性能的提高和前端结构的轻量化。
此处,框部是形成前端结构的骨架的构件,是与管道部等相比壁厚尺寸形成得大而强度、刚性高的部位。因此,即使处于使框部的壁厚朝向管道部减少的状态,也能够充分确保框部的强度、刚性。
根据上述(7)的方案,在框部设置管道部,沿着框部设置划分部。因此,侧壁部由管道部以及划分部加强。在加强后的侧壁部的上端和上梁连接托架,在托架设有护罩锁。因此,在对护罩进行开闭时,由于护罩锁所承受的载荷,例如,对侧壁部与托架的连接部作用剪切力,向侧壁部输入向下的载荷。
此处,侧壁部由管道部以及划分部加强。因此,利用侧壁部能够支承输入到侧壁部的向下的载荷。进而,侧壁部经由车身安装部与前侧框架的前端部连接。因此,能够使输入到侧壁部的载荷经由车身安装部向前侧框架分散。此外,上梁与减振器基座结合,通过减振器基座能确保强度、刚性。因此,利用上梁能够支承从托架作用于上梁的载荷。由此,在对护罩进行开闭时,能够利用托架良好地支承护罩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端结构的车身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的前端结构的车辆的前部的概要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的前端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的前端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从前方观察实施方式的前端结构的下部的立体图。
图6是图4的沿着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4的沿着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隔板的后视图。
图10是图9的沿着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沿着XI-XI线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车身;21:前端结构;23:前侧框架;26:减振器基座;27:上梁;29:第二托架(托架);35:护罩锁;42:管道部;43:划分部;45:框部;45a:上壁部;45b:侧壁部;46:车身安装部;61:第一导入口(导入口);62:第二导入口(导入口);64:流路;91:散热器(热交换器);92:冷凝器(热交换器);100:散热器箱(外周区域);101:散热器芯(热交换区域);121:冷凝器芯(热交换区域);120:冷凝器箱(外周区域);140:上侧肋;141:侧方肋;142:下侧肋;145: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车身10的前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车辆1的前部的概要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使用的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1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1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1的左方。
图1、图2所示的车辆1是例如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车辆1在车身10的前部具备形成电动机室11等的车身前部结构12。电动机室11通过仪表板而相对于车室内被划分。
[车身前部结构]
车身前部结构12具备骨架构件20、前端结构21以及热交换单元22。
<骨架构件>
如图1所示,骨架构件20在车身10的两侧具备前侧框架23、减振器基座26、上梁27、第一托架28、第二托架(托架)29以及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参照图3)。此外,骨架构件20具备护罩锁35以及保险杠横梁25(参照图5)。
前侧框架23配设在电动机室11的下部两侧。前侧框架23在沿着左右方向的剖视观察下形成为矩形形状,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两侧框架23的后端部与地板框架或侧梁等框架构件(未图示)连接。
另外,在前侧框架23的下方设有前副框架(未图示)。前副框架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井字形状(框状)。前副框架以从下方覆盖电动机室11的方式配置。前副框架例如将左右方向的两端部与对应的前侧框架23连结。前副框架经由安装构件等对电动机单元等的动力装置进行支承。
在前侧框架23的后部立起设置减振器基座26。在减振器基座26的顶部26a支承前轮的减振器(未图示)的上端部。在减振器基座26的顶部26a中的左右方向外侧的部位结合有上梁27。上梁27配设在电动机室11的两侧。上梁27在沿着左右方向的剖视观察下形成为矩形形状。上梁27朝向前下方呈弯曲状地延伸至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的位置。在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和上梁27的下端部(前端部)架设有第一托架28。
在上梁27的弯曲部27a连接支承托架36,在支承托架36连接第二托架29的外端部。即,第二托架29的外端部经由支承托架36与上梁27的弯曲部27a连接。第二托架29的内端部结合于后述的框部45中的侧壁部45b的上端。在该状态下,第二托架29大致水平地架设于上梁27的弯曲部27a和侧壁部45b的上端。
在第二托架29的左右方向的中央设有护罩锁35。护罩锁35是在护罩(机罩)关闭的状态下,通过闩锁卡止于护罩的锁扣而将护罩固定于车身(即,第二托架29)的构件。
图3是从后方观察前端结构21的立体图。
如图1、图3所示,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经由后述的隔板32以及第一托架28的内端部连接于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是形成剖视观察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结构的构件。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在冲击载荷的输入时能够沿着前后方向压缩变形(压曲变形)。
在两个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的前端部架设有保险杠横梁25(也参照图5)。保险杠横梁25配置在从前方覆盖后述的管道部42的上部的位置。
<前端结构>
如图2所示,前端结构21在电动机室11内配置于热交换单元22的前方。前端结构21对热交换单元22进行支承,并将通过格栅31取入到电动机室11内的外部气体向热交换单元22引导。前端结构21具备隔板32、保险杠管道33以及开闭器34。
图4是从前方观察前端结构21的立体图。图5是从前方观察前端结构21的下部的立体图。
如图3~图5所示,隔板32形成为主视观察呈矩形形状且向后方开口的箱型。隔板32通过从前方覆盖热交换单元22(参照图6)而覆盖热交换单元22的外周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板32通过树脂材料等一体形成。隔板32例如通过对包含加强纤维(例如,玻璃纤维)的聚丙烯树脂进行注塑成形而一体成形。但是,在隔板32的必要强度低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包含加强纤维。另一方面,在隔板32的必要强度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包含连续纤维的树脂片上重叠有包含不连续纤维(长纤维或短纤维)的树脂片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冲压来形成隔板32。
图6是图4的沿着VI-VI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4的沿着VII-VII线的剖视图。
如图6、图7所示,隔板32具备框部单元41、管道部42以及划分部43。
如图3、图4所示,框部单元41具备框部45以及车身安装部(支承部)46。框部45、车身安装部46、管道部42以及划分部43例如通过基于聚丙烯树脂的注塑成形而一体成形。
框部45是构成隔板32的外周的框缘部分。框部45通过上壁部45a、两侧的侧壁部45b以及下壁部45c形成框缘部分。通过框部45,覆盖后述的散热器91的外周部分和冷凝器92的外周部分。
框部45在剖视观察下形成为L字状(参照图10、图11)。具体而言,框部45具备沿着前后方向的横壁51以及从横壁51的前端部向内侧弯折的纵壁52。
在框部45(隔板32)的上部两侧的角部中的后端部形成有鼓出部55。鼓出部55相对于框部45中的上壁部45a向上方鼓出并相对于框部主体45中的侧壁部45b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分别鼓出。
如图5所示,在框部45(隔板32)的下壁部45c形成有加强肋57。加强肋57从下壁部45c的横壁51部分向下方突出。加强肋57例如形成为格子状或直线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肋57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而从横壁51鼓出的鼓出量变高。但是,加强肋57的形状或高度等可以适当变更。
如图3、图7所示,在侧壁部45b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凹陷的凹部58。凹部58是形成得比侧壁部45b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薄的部分,遍及侧壁部45b的前后方向整体而形成。在凹部58内收纳有上述的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的一部分。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沿着前后方向通过凹部58。
车身安装部46与侧壁部45b(横壁52部分)中在上下方向上与凹部58对应的位置相连。车身安装部46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L字状。车身安装部46具备从侧壁部45b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59和从后方延伸部59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弯折的凸缘部60。
凸缘部60经由第一托架28连接于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此外,凸缘部60连接于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的后端部。由此,凸缘部60由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和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的后端部沿着前后方向夹持。即,前侧框架23与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经由凸缘部60以及第一托架28相互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壁部45a以及下壁部45c的横壁51部分,也可以适当固定于骨架构件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身安装部46的外周缘(上下端缘)设有支承肋50。支承肋50遍及从凸缘部60经由后方延伸部59到达凹部58的上下端缘的部分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肋50的突出量随着趋向凸缘部60与后方延伸部59的边界部分而增加。
如图4、图7所示,管道部42与框部45的内周缘(前端)相连,并与纵壁52部分一起构成隔板32的前壁部。管道部42的上部由上述的保险杠横梁25(参照图5)从前方覆盖。在管道部42的下部(位于比中心靠下方的位置的部分)形成有第一导入口(导入口)61以及第二导入口(导入口)62。各导入口61、62沿着前后方向贯通管道部42,使隔板32的内外连通。
第一导入口61是在管道部42的下端部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方形状的贯通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入口61由截断部63沿着左右方向截断。
第二导入口62位于管道部42的第一导入口61的上方。第二导入口62形成为上下方向的宽度比第一导入口61窄且左右方向的长度比第一导入口61短的细长状。但是,导入口61、62的形状等可以适当变更。此外,导入口可以为1个。
如图4、图6所示,管道部42中的位于比第二导入口62靠上方的位置的部分构成流路壁65。换言之,第一导入口61以及第二导入口62与流路壁65的下侧相邻。流路壁65的下端部位于车身安装部46中的比下侧的支承肋50靠上方的位置。另一方面,流路壁65的上端部位于车身安装部46中的比上侧的支承肋50靠上方的位置。即,管道部42的至少一部分比车身安装部46向上方突出。此外,流路壁65在热交换单元22的后述的冷凝器92的前方隔开间隔地配置。流路壁65在与热交换单元22的后述的冷凝器92之间划成(形成)沿着上下方向连续的流路64。第一导入口61以及第二导入口62与流路64的下端部连通。
即,流路壁65使通过导入口61、62被取入到隔板32内的外部气体沿着冷凝器92的前表面向上方以及左右方向流通。在沿着上下方向的纵剖观察下,流路壁65具备下侧流路壁71、上侧流路壁72、以及位于下侧流路壁71与上侧流路壁72之间的中央流路壁73。
下侧流路壁71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前方倾斜地延伸。即,流路64的截面积(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截面积)随着从导入口61、62向上方分离而扩大。
上侧流路壁72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后方倾斜地延伸。即,流路64的截面积(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截面积)随着朝向上方而缩小。但是,下侧流路壁71以及上侧流路壁72也可以与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
中央流路壁73具备位于上下两端部的锥形部(下侧锥形部(缩小部)76及上侧锥形部(缩小部)77)、以及位于各锥形部76、77之间的笔直部(扩大部)78。
下侧锥形部76随着从下侧流路壁71的上端缘朝向上方而向前方延伸。下侧锥形部76的角度(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比下侧流路壁71大。
上侧锥形部77随着从上侧流路壁72的下端缘朝向下方而向前方延伸。上侧锥形部77的角度(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度)比上侧流路壁72大。
笔直部78将下侧锥形部76的上端缘与上侧锥形部77的下端缘之间连接。本实施方式的流路64在笔直部78处,流路截面积变得最大。
如图2所示,保险杠管道33将第一导入口61与格栅31之间连接。保险杠管道33形成为包围第一导入口61以及第二导入口62整体的方筒状。保险杠管道33的后端部固定于管道部42中的位于导入口61、62的周围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6所示,管道部42中的安装保险杠管道33的后端部的导入口61、62的周边部分的壁厚比其他部分的壁厚厚。具体而言,导入口61、62的周边部分的壁厚与框部45的壁厚相等。
另一方面,保险杠管道33的前端部连接于车身10的外装部(例如,保险杠正面81或格栅31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保险杠管道33的前端开口部通过格栅31向前方开口。
开闭器34配设在保险杠管道33内的后端部中的在主视观察下与第一导入口61重合的部分。即,开闭器34以及第二导入口62以在主视观察下不重合的方式配设。开闭器34切换通过第一导入口61的保险杠管道33内与隔板32内的连通以及切断。
如图5、图6所示,开闭器34具备开闭器框架82、安装片83以及挡板84。
开闭器框架82形成为主视观察外形具有与第一导入口61同等的大小的框状。开闭器框架82的内侧构成送风口82a。送风口82a例如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形成有多个。
安装片83将开闭器框架82与管道部42之间连接。安装片83例如在开闭器框架82的上框部以及下框部,分别在上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多个。安装片83从上框部以及下框部向后方突出。安装片83通过螺栓等而紧固于管道部42中的位于第一导入口61的周围的部分(下壁部45c的纵壁52部分或管道部42)。由此,开闭器34以在开闭器框架82的后端缘与管道部42的前表面之间隔开前后方向的间隙的状态固定于隔板32(也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的开闭器框架82构成为,在与管道部42之间的间隙内,能够以安装片83为起点沿着前后方向挠曲变形。
挡板84构成为能够对送风口82a进行开闭。挡板84能够绕沿着左右方向的轴线转动地支承于开闭器框架82。开闭器34通过调整挡板84的转动位置来调整送风口82a的开度。在该情况下,挡板84在全闭位置处将送风口82a闭塞。在本实施方式的开闭器34中,相对于一个送风口82a,在上下方向排列配置多个挡板84。需要说明的是,前端结构21可以不具有开闭器34。
如图1、图7所示,在框部45的前端形成有管道部42。由此,在管道部42能够提高框部45的强度,并能够确保框部45的刚性。此外,管道部42的上端部配置在比车身安装部46靠上方的位置,车身安装部46经由第二托架29连接于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因此,管道部42经由车身安装部46以及第二托架29设置于左右两侧的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由此,例如在由于动力装置的振动或行驶的振动而对左右两侧的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作用朝上下相反方向的载荷的情况下,通过管道部42能够抑制左右两侧的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或框部45的朝上下相反方向的振动。
另外,管道部42位于比车身安装部46靠前方的位置。将管道部42配置在比车身安装部46靠前方的位置的理由如下所述。
即,从左右两侧的前侧框架23向车身安装部46传递上下方向的振动,例如,所传递的上下方向的振动作用于框部45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部45b。此处,车身安装部46经由第一托架28连接于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因此,能够在比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靠前方的位置配置管道部42。由此,能够通过管道部42的整体(整个面)抑制作用于左右两侧的侧壁部45b的振动。
进而,通过在比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靠前方的位置设置管道部42,能够较大地确保例如到配置有电动机单元等动力装置的电动机室11为止的距离。由此,例如,能够在隔板32的内部收纳热交换单元22,能够更大地确保电动机室11。
<热交换单元>
如图2所示,热交换单元22具备散热器(热交换器)91、冷凝器(热交换器)92以及风扇93。
散热器91用于对作为车辆1的动力源的电动机、PCU(Power Control Unit)等进行冷却。如图2、图7所示,散热器具备例如位于左右两侧的散热器箱(外周区域)100、架设于散热器箱100彼此的散热器芯(热交换区域)101、以及在散热器芯101的上下两侧架设于散热器箱100彼此的框架构件(外周区域)102。
在散热器箱100分别连接有制冷剂配管。制冷剂配管经由泵与上述的电动机、PCU等连接。
散热器芯101具备在散热器箱100之间并排连接的热交换管、以及将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连接的散热片。散热器91在外部气体通过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沿着前后方向通过时,通过在外部气体与热交换管或散热片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对制冷剂进行冷却。即,散热器芯101构成散热器91中的热交换区域。
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91配置于隔板32的内侧。如图6所示,散热器箱100的下端部经由能够弹性变形的下侧散热器安装件105支承于下壁部45c的横壁51部分。
图8是从后方观察热交换单元22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散热器箱100的上端部经由散热器托架110安装于框部45。散热器托架110在侧视观察下形成为L字状。散热器托架110收纳于鼓出部55内。散热器托架110的后端部经由能够弹性变形的上侧散热器安装件111安装于散热器箱100的上端部。散热器托架110的前端部通过螺栓等在前后方向上固定于鼓出部55的前壁部分。需要说明的是,框部45可以是将散热器托架110在上下方向上固定于鼓出部55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具有鼓出部55的结构。
如图2所示,散热器91中的位于比散热器芯101靠外侧的位置的部分(散热器箱100以及框架构件102)经由密封构件112与框部41密接。在该状态下,散热器芯101的外周部分由框部45覆盖。
冷凝器92与压缩机及蒸发器等(均未图示)一起构成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冷凝器92在隔板32的内侧,配置于散热器91的前方。冷凝器92的主视观察外形比散热器91小。
如图2、图7所示,冷凝器92具备例如位于左右两侧的冷凝器箱(外周区域)120、架设于冷凝器箱120之间的冷凝器芯(热交换区域)121、以及在冷凝器芯121的上下两侧架设于冷凝器箱120彼此的框架构件122。
如图7所示,冷凝器箱120经由冷凝器托架125与对应的散热器箱100连结。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图7所示,冷凝器箱120经由冷凝器安装件126支承于冷凝器托架125。冷凝器安装件126通过树脂材料等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
冷凝器芯121具备在冷凝器箱120之间并排连接的热交换管、以及将相邻的热交换管彼此连接的散热片。冷凝器92在外部气体沿着前后方向通过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时,通过在与热交换管或散热片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对制冷剂进行冷却。即,冷凝器芯121构成冷凝器92的热交换区域。
如图6~图8所示,风扇93具备护罩130以及风扇电动机131。
护罩130从后方覆盖散热器芯101。在护罩130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贯通护罩130的导风孔132。
风扇电动机131设置在导风孔132的内侧。具体而言,风扇电动机131具备电动机135和风扇主体136。电动机135支承于在导风孔132的内侧设置的轮毂部130a(参照图8)。风扇主体136固定于电动机135的输出轴。
图9是隔板32的后视图。
此处,如图6、图7、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隔板32中,在框部45以及管道部42形成有划分部43。划分部43相对于冷凝器芯121位于外周侧。换言之,划分部43形成在与冷凝器芯121的外周缘(与冷凝器箱120或框架构件122的边界部分)在主视观察下重合的部分。
划分部43例如沿着横壁51以包围冷凝器芯121的周围的肋状延伸,并朝向后方突出。具体而言,划分部43具备上侧肋140、侧方肋141以及下侧肋142。
图10是图9的沿着X-X线的剖视图。
如图10所示,上侧肋140从上壁部45a的纵壁52部分向后方突出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上侧肋140的前端部(后端部)从前方相对于冷凝器芯121的外周缘接近或抵接。
图11是图9的沿着XI-XI线的剖视图。
如图9、图11所示,侧方肋141从上侧肋140的左右两端部向下方延伸。侧方肋141从管道部42的外周缘向后方突出。侧方肋141的前端部(后端部)从前方相对于冷凝器芯121的外周缘接近或抵接。需要说明的是,侧方肋141的下端缘在第二导入口62的上方中止。上侧肋140以及侧方肋141至少包围上述的中央流路壁73的上方以及左右两侧。
如图9所示,下侧肋142在下壁部45c的纵壁52部分,形成在位于第一导入口61的下方的部分。下侧肋142从下壁部45c的纵壁52部分向后方突出,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下侧肋142的前端部(后端部)从前方相对于冷凝器芯121的外周缘接近或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各肋140~142并不限定于连续延伸的结构,可以是间歇延伸的结构。
在管道部42具备加强肋145。加强肋145呈两叉状地延伸。具体而言,加强肋145随着从上侧流路壁72(管道部42中的靠近上壁部45a的部分)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具体而言,上侧肋14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趋向下方而朝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延伸。
加强肋145优选将向后方的突出高度设定为例如比划分部43的突出量低等,以免对流路64中的外部气体的流动造成影响。
通过在管道部42形成加强肋145,能够对框部45的上壁部45a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进行加强。
如图1、图9所示,以与框部45的侧壁部45b相连的方式设置管道部42,在管道部42设置侧方肋141。因此,左右两侧的侧壁部45b由管道部42以及侧方肋141加强。在被加强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部45b的上端和上梁27连接第二托架29,在第二托架29设有护罩锁35。因此,在对护罩进行开闭时,由于护罩锁35所承受的载荷,例如对侧壁部45b与第二托架29的连接部作用剪切力,对侧壁部45b输入输入向下的载荷。
此处,侧壁部45b由管道部42以及侧方肋141加强。因此,通过侧壁部45b能够支承输入到侧壁部45b的向下的载荷。进而,侧壁部45b经由第一托架28以及车身安装部46连接于前侧框架23的前端部。因此,能够使输入到侧壁部45b的载荷经由车身安装部46向前侧框架23分散。此外,上梁27与减振器基座26接合,通过减振器基座26能够确保强度、刚性。因此,通过上梁27能够支承从第二托架29作用于上梁27的载荷。由此,在对护罩进行开闭时,通过第二托架29能够良好地支承护罩锁35。
如图10、图11所示,框部45的纵壁52使纵壁52的壁厚朝向管道部42减少,以便扩大流路64。
通过使纵壁52的壁厚朝向管道部42减少而扩大流路64,能够提高后述的热交换单元22的冷却性能。而且,通过使纵壁52的壁厚朝向管道部42减少,能够使框部45(即,前端结构21)轻量。即,通过使纵壁52的壁厚朝向管道部42减少,能够兼顾热交换单元22的冷却性能的提高和前端结构21的轻量化。
此处,纵壁52(即,框部45)是形成前端结构21的骨架的构件,是与管道部42等相比壁厚尺寸形成得大而强度、刚性高的部位。因此,即使处于使纵壁52的壁厚朝向管道部42减少的状态,也能够充分确保框部45的强度、刚性。
接着,对上述的前端结构21的作用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对车辆行驶时的外部气体的流动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开闭器34处于全开状态,且风扇电动机131旋转。
如图2、图6所示,伴随着车辆1的行驶,外部气体通过格栅31被导入到保险杠管道33内。被导入到保险杠管道33内的外部气体中的一部分的外部气体通过开闭器34的送风口82a(参照图5)朝向第一导入口61。朝向第一导入口61流动的外部气体通过第一导入口61被导入到隔板32内。被导入到隔板32内的外部气体中的一部分的外部气体被风扇电动机131的吸引力向后方引导,从而通过冷凝器芯121以及散热器芯101。
另一方面,被导入到隔板32内的外部气体中的剩余的外部气体在与冷凝器芯121的前表面发生了碰撞之后,在形成于隔板32与冷凝器92之间的流路64中朝向上方流动。然后,外部气体在流路64内朝向上方的过程中,被风扇电动机131的吸引力导向后方,从而通过冷凝器芯121以及散热器芯101。
此处,在流路64内流动的外部气体中的到达冷凝器芯121的外周缘的外部气体由划分部43阻挡。由划分部43阻挡的外部气体被风扇电动机131的吸引力向后方引导,从而通过冷凝器芯121以及散热器芯101。
外部气体在通过冷凝器芯121或散热器芯101时,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冷凝器芯121或散热器芯101进行冷却。通过了冷凝器芯121或散热器芯101的外部气体通过护罩130的导风孔132向后方排出。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隔板32具备对冷凝器芯121或散热器芯101的内外进行分隔的划分部43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沿着冷凝器芯121的前表面流动的外部气体被划分部43阻挡,因此能够抑制外部气体绕过冷凝器芯121或散热器芯101。即,由于能够积极地使外部气体通过冷凝器芯121或散热器芯101,因此能够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板32的内外仅通过形成于下端部的导入口61、62连通,因此能够使车身10的前表面开口部(例如,格栅31等)缩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少空气阻力,并且能够提高外观。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电动车辆的情况下,与搭载有内燃机的车辆相比所需的冷却容量少。因此,能够提高前端结构21的冷却性能的效率而实现小型化。
另外,如上所述,使用例如包含玻璃纤维的聚丙烯等复合材料通过注塑成形或加热冲压成形来一体成形隔板32,从而能够大量生产且减少部件个数,能够实现轻量化。进而,通过利用包含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作为加强材料的聚丙烯树脂等的复合材料对隔板32进行一体成形,能够进一步提高隔板32的强度、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划分部43朝向后方突出并仿照框部45以肋状延伸。
根据该结构,通过划分部43对框部45加强,由此能够确保隔板32的刚性。而且,通过划分部43能够在大范围内限制冷凝器92与隔板32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使外部气体沿着由划分部43围成的管道部42在二维方向上良好地分散(扩散)。由此,能够将外部气体积极地向冷凝器芯121或散热器芯101引导,能够提高冷凝器92以及散热器91的冷却性能。
进而,隔板32经由从框部45向侧方延伸的车身安装部46安装于车身10。因此,容易确保车身10和隔板32的安装余量,也能够确保隔板32的支承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供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通过的凹部58形成于框部45。
根据该结构,仅在框部45中的一部分形成凹部58,由此,即使是例如左右方向的宽度窄的车种等,也能够配置尽可能大的隔板32。由此,能够使收纳于隔板32的内侧的热交换单元22大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车身安装部46的上下端缘设有支承肋50。根据该结构,能够确保车身安装部46的刚性,能够确保隔板32的支承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91在比划分部43靠外侧的位置经由密封构件112与框部45接触。
根据该结构,即使假设在外部气体通过了划分部43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外部气体绕过冷凝器芯121或散热器芯101。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具备对第一导入口61进行开闭的开闭器34。
根据该结构,通过调整开闭器34的开度,能够调整向隔板32内流入的外部气体的量。由此,能够调整热交换单元22的冷却性能。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器34在关闭位置处通过外部气体的压力而能够挠曲变形。因此,例如在关闭位置处车辆1行驶时,开闭器框架82相对于第一导入口61的开口缘接近或抵接。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开闭器34与第一导入口61之间密封。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下游侧(后方)的温热的空气向上游侧(前方)倒流的所谓回流(recirculation)。另外,也不需要另行设置将开闭器34与第一导入口61的开口缘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因此能够实现部件个数的削减。进而,与使开闭器34和第一导入口61的开口缘密接的结构相比,能够允许组装精度的偏差。例如能够抑制开闭器34与隔板32干涉而无法组装开闭器34的情况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管道部42中的在主视观察下与开闭器34不重叠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导入口62。
根据该结构,即使由于开闭器34的周边构件(例如,保险杠横梁25等)的影响而开闭器34或第一导入口61的大小存在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二导入口62向隔板32内取入外部气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管道部42中的与保险杠管道33连结的连结部分形成得比其他部分厚。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确保保险杠管道33的安装强度的基础上,实现隔板32的轻量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框部45的下壁部45c具备横壁51、纵壁52以及加强肋57,加强肋57的突出量随着朝向后方而增加。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通过加强肋57确保横壁51的刚性,因此能够在确保隔板32内的容积的基础上,通过横壁51稳定地支承收纳在隔板32内的收纳构件(例如,热交换单元22)。特别是在弯曲力矩容易增大的横壁51的后端部,加强肋57的突出量增加,因此能够确保横壁51所需的刚性。
另一方面,关于与隔板32的前方连接的连接构件(例如,开闭器34),通过纵壁52支承,从而能够将横壁51的前端部处的加强肋57的突出量抑制得小。
这样,根据需要的场所来调整加强肋57的突出量,由此能够在确保框部45的刚性的基础上,实现隔板32的轻量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收纳散热器托架110的鼓出部55形成于框部45,并且将散热器托架110在前后方向上固定于鼓出部55。
根据该结构,仅使框部45的一部分鼓出,由此能够在实现隔板32的小型化、轻量化的基础上,将散热器91、冷凝器92收纳于隔板32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流路壁65中的相对于笔直部78而位于下方的部分形成有下侧锥形部76。
根据该结构,流路64的截面积在从下侧锥形部76到笔直部78的过程中增加,因此与流路的截面积均匀形成的情况相比,外部气体容易产生涡流。由此,减少外部气体的朝向上方的流动的向量,外部气体容易向后方流动。
另一方面,流路64的截面积在从笔直部78到上侧锥形部77的过程中减少,因此与流路的截面积均匀形成的情况相比,外部气体难以向上方流动。由此,外部气体容易向后方流动。
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冷却性能的提高。
(其他的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的变更。本发明不受前述的说明限定,仅受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导入口61、62形成于管道部42的下端部(上下方向的第一端部)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导入口61、62可以形成于管道部42的上端部(上下方向的第二端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车身安装部46从侧壁部45b延伸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隔板32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安装于车身10(骨架构件20)。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有使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4通过的凹部58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的前端结构21搭载于电动车辆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前端结构21能够搭载于各种车辆。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划分部43形成为仿照框部45的肋状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划分部43的形状等可以适当变更。在该情况下,使划分部43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由此容易沿着冷凝器芯121的前表面在上下方向上引导外部气体。另一方面,通过使划分部43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能够适当限制外部气体的沿着上下方向的流动。
另外,划分部43只要形成于框部45以及管道部42中的至少任一个即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散热器91与框部45经由密封构件112密接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冷凝器92与框部45或管道部42可以经由密封构件密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相对于隔板32而在左右方向的外侧设有护罩锁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护罩锁也可以间接或直接设置于隔板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管道部42设置加强肋145,因此在上壁部45a的左右方向中央的部位安装护罩锁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对护罩进行开闭时的强度(即,护罩开闭强度)。而且,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进一步提高隔板32的强度、刚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第二托架29设有护罩锁35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不设置第二托架29而在第一托架28设置护罩锁35。在该情况下,可以省略第二托架29。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管道部42相对于车身安装部46向上下两侧突出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管道部42只要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车身安装部46位于上方即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管道部42设有划分部43、加强肋145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划分部43、加强肋145并非必须的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管道部42的下部形成有导入口61、62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导入口也可以设置于框部等。
此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成周知的构成要素,此外,可以将上述的变形例适当组合。

Claims (7)

1.一种前端结构,其具备:
框部,其覆盖配置于电动车辆的车身前部的热交换器的外周部分;
车身安装部,其设置于所述框部,与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前侧框架的前端部连接;以及
管道部,其与所述框部的前端相连,并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车身安装部的上方,在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连续的流路,
所述框部、所述车身安装部以及所述管道部一体成形,
仅在所述管道部的下部形成有与所述流路连通的导入口,
所述管道部中的位于比所述导入口靠上方的位置的部分构成流路壁,
所述流路壁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前方隔开间隔地配置,所述流路壁在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形成沿着上下方向连续的流路,并且所述流路壁使外部气体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前表面向上下方向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
在所述框部和所述管道部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划分部,该划分部对所述热交换器中的能够供外部气体沿着前后方向通过的热交换区域与相对于所述热交换区域位于外周侧的外周区域之间进行划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
所述划分部仿形于所述框部而呈肋状延伸,并朝向后方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
所述管道部位于比所述车身安装部靠前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
在所述管道部设置有加强肋,该加强肋随着从所述框部中位于靠近上壁部的部分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朝向下方而在左右方向上扩展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
所述框部使所述框部的壁厚朝向所述管道部减少,以便扩大所述流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结构,其中,
所述前端结构具备:
托架,其与所述框部中的侧壁部的上端结合,并与结合有减振器基座的上梁连接;以及
护罩锁,其设置于所述托架。
CN202010439829.7A 2019-06-04 2020-05-22 前端结构 Active CN1120269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4411 2019-06-04
JP2019104411A JP2020196368A (ja) 2019-06-04 2019-06-04 フロントエンド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6934A CN112026934A (zh) 2020-12-04
CN112026934B true CN112026934B (zh) 2022-10-04

Family

ID=73579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9829.7A Active CN112026934B (zh) 2019-06-04 2020-05-22 前端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0684B2 (zh)
JP (1) JP2020196368A (zh)
CN (1) CN1120269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9808B2 (ja) 2022-02-15 2023-10-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1549A (ja) * 2002-05-30 2003-12-03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における車体前部構造
KR20060119544A (ko) * 2005-05-20 2006-11-24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프런트 엔드 모듈 캐리어 고정구조
KR20070066278A (ko) * 2005-12-21 2007-06-2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 프런트엔드캐리어
CN101559787A (zh) * 2008-04-18 2009-10-2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托架和前端模组***
KR20120131716A (ko) * 2011-05-26 2012-12-05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CN103046852A (zh) * 2011-10-13 2013-04-1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可变促动速率的百叶窗窗板
CN105283337A (zh) * 2013-04-09 2016-01-27 Hbpo有限公司 空气引导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3589B2 (en) * 2000-01-31 2005-04-26 Denso Corporation Front end structure
US6948769B2 (en) * 2003-12-22 2005-09-27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front end structure
DE102005009768A1 (de) * 2005-03-03 2006-09-07 Hbpo Gmbh Karosseriefrontstruktur mit Fußgängerschutzeinrichtung
JP2007131245A (ja) * 2005-11-11 2007-05-31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エアガイド構造
US9162641B2 (en) * 2012-11-12 2015-10-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ront fascia or grill support structure and aerodynamic shutter assembly
WO2016117252A1 (ja) 2015-01-20 2016-07-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US9630655B1 (en) * 2015-11-24 2017-04-25 Ford Motor Copmany Grille carrier
US9884655B1 (en) * 2016-07-13 2018-02-06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vehicle heat exchanger
JP6565892B2 (ja) * 2016-12-22 2019-08-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US10450018B2 (en) * 2017-01-04 2019-10-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ose layered build components and vehicle front end assembly strategy
KR20210012339A (ko) * 2019-07-24 2021-02-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방 차체 구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41549A (ja) * 2002-05-30 2003-12-03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における車体前部構造
KR20060119544A (ko) * 2005-05-20 2006-11-24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프런트 엔드 모듈 캐리어 고정구조
KR20070066278A (ko) * 2005-12-21 2007-06-2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 프런트엔드캐리어
CN101559787A (zh) * 2008-04-18 2009-10-2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托架和前端模组***
KR20120131716A (ko) * 2011-05-26 2012-12-05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CN103046852A (zh) * 2011-10-13 2013-04-1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可变促动速率的百叶窗窗板
CN105283337A (zh) * 2013-04-09 2016-01-27 Hbpo有限公司 空气引导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6934A (zh) 2020-12-04
US20200385066A1 (en) 2020-12-10
US11420684B2 (en) 2022-08-23
JP2020196368A (ja)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56170B2 (ja) エアガイド及びエアガイドモジュール
JP4702014B2 (ja) 車両の冷却装置
US8474558B2 (en) Engine intake passage structure of front vehicle body
US6883589B2 (en) Front end structure
US9061585B2 (en) Cooling air introduction apparatus for vehicle
EP2781390B1 (en) Cooling wind introduction structure
US20040211607A1 (en) Front end structure of vehicle
US20120145272A1 (en) Air duct
CN112026935B (zh) 前端结构
CN109083777B (zh) 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
JP5545228B2 (ja) エンジン吸気構造
JP2002211252A (ja) 自動車の吸気ダクト取付部構造
CN112026934B (zh) 前端结构
CN112440829B (zh) 排气流路结构
CN114132170B (zh) 车体前部结构
JP6863239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2017144947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5145150A (ja) 車両前部構造
KR102496655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프론트 엔드모듈
JP2018103840A (ja) 車体構造
JP2012096752A (ja) 車両用導風構造
JP6123692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2020066276A (ja) ダクト
JP2021027009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
CN216943291U (zh) 车体前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