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0587B - 可变的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可变的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0587B
CN112020587B CN201980009824.6A CN201980009824A CN112020587B CN 112020587 B CN112020587 B CN 112020587B CN 201980009824 A CN201980009824 A CN 201980009824A CN 112020587 B CN112020587 B CN 112020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wall
elements
saddle
container system
wall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98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0587A (zh
Inventor
贡纳·帕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 NaPake
Original Assignee
Gong NaPak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 NaPake filed Critical Gong NaPake
Publication of CN112020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0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0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05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315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 E04B1/34321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characterised by separable parts mainly constituted by pan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8Structures composed of units comprising at least considerable parts of two sides of a room, e.g. box-like or cell-like units closed or in skeleton form
    • E04B1/34815Elements not integrated in a skeleton
    • E04B1/3483Elements not integrated in a skeleton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5Extraordinary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e.g. lift-slab, jack-block
    • E04B2001/3583Extraordinary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e.g. lift-slab, jack-block using permanent tensioning means, e.g. cables or rods, to assemble or rigidify structures (not pre- or poststressing concrete), e.g. by tying them around the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 Floor Finish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的集装箱***,用于建造并排地和上下地布置的方形的可用于居住或工作的房间单元(10)。为了简化建造以及提高结构稳定性和机械承重性,提出,房间单元(1)相应包括:a)用作下面的基底的底部元件(10),该底部元件带有总共四个相应布置在拐角处的鞍式元件(11),这些鞍式元件带有倾斜的引导面(12),用于安放两个端壁元件(30);b)用作上面的盖板的顶部元件(20),该顶部元件带有总共四个相应布置在拐角处的鞍式元件(21),这些鞍式元件带有倾斜的引导面(22),用于安放到两个端壁元件(30)上;c)两个端壁元件(30),其相应带有用于安放到底部元件(10)的鞍式元件(11)上的两个倾斜的下面的拐角引导部(31),且相应带有用于把顶部元件(20)的鞍式元件(21)安放到端壁元件(30)上的两个倾斜的上面的拐角引导部(31),其中,d)底部元件(10)的每个引导面(12)都朝向两个相应相对地布置的鞍式元件(11)下降地倾斜;和e)顶部元件(20)的每个引导面(22)都朝向两个相对地布置的鞍式元件(21)上升地倾斜;并且f)端壁元件(30)的拐角引导部(31)具有相应与上述引导面(12、22)互补的斜度。

Description

可变的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的集装箱***,用于建造并排地和上下地布置的方形的房间单元,其可用于居住或工作。
背景技术
在把不可移动的设施视为无利可图或不经济的地方到处都使用所述类型的集装箱。前述类型的集装箱尤其被指定用于能够快速且灵活地提供可居住的房间,例如用于用作办公室、病房、手术室等。通常,这种集装箱是方形的预制的房间单元,其当场并排且堆叠地组装成建筑物。在专利申请WO 2010/083798 A1中提出了一种集装箱***,其能实现快速且可变的构建和拆卸。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前述现有技术的背景下被研发。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改善根据现有技术已知的可变的用于建造并排地和/或上下地布置的房间单元的集装箱***,并且尤其简化构建以及提高结构稳定性和机械承重性。
该目的由此实现,即,房间单元相应包括:a)用作下面的基底的底部元件,该底部元件带有总共四个相应布置在拐角处的鞍式元件(Sattelelement),这些鞍式元件带有倾斜的引导面,用于安放两个端壁元件;b)用作上面的盖板的顶部元件,其带有总共四个相应布置在拐角处的鞍式元件,这些鞍式元件带有倾斜的引导面,用于安放到两个端壁元件上;c)两个端壁元件,其相应带有用于安放到底部元件的鞍式元件上的两个倾斜的下面的拐角引导部,且相应带有用于把顶部元件的鞍式元件安放到端壁元件上的两个倾斜的上面的拐角引导部,其中,d)底部元件的每个引导面都朝向两个相应相对地布置的鞍式元件下降地倾斜;并且e)顶部元件的每个引导面都朝向两个相对地布置的鞍式元件上升地倾斜;并且f)端壁元件的拐角引导部具有相应与所述引导面互补的斜度。因此底部元件的和端壁元件的引导部在其尺寸、形状和斜度方面彼此互补。底部元件总共具有四个鞍式元件,确切地说,相应有两个鞍式元件用于前面的端壁元件,且相应有两个鞍式元件用于相对而置的后面的端壁元件。鞍式元件的倾斜方向在此选择成使得在安放到底部元件上时通过鞍式元件的重量施加力到端壁元件上,确切地说,力分量朝端壁元件的中间作用。与此垂直的另一力分量朝相对而置的端壁元件作用。通过鞍式元件的倾斜的引导面,端壁元件在安放到底部元件上时因此有利地居中地在底部元件上定中。由此,端壁元件通过重力滑动到设置的位置中。因此房间单元的相对而置的端壁元件彼此相对地取向。通过另一力分量向内挤压端壁元件。在端壁元件的上侧处的斜切的倾斜引导面使得顶部元件能够在安放到端壁元件上时同样滑到定中的位置中。另外由此保证对其它楼层的定位。因此彼此***的元件在鞍式元件处楔住并且于是防滑脱地相互连接。由此产生了房间单元的自取向的且自承载的框架。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带有非限制性附加特征的有利设计方案。
鞍式元件的引导面可相应具有凸起的或凹陷的弯拱部,且端壁元件的拐角引导部相应具有互补的凹陷的或凸起的弯拱部。以此有利地增大了引导面。在鞍式元件处提供了以球头关节的类型的全面承载的连接部,所述球头关节通过球式的弯拱部保证了还要更准确的定位,确切地说,即使在构件的可能的制造引起的误差的情形中。弯拱部可直接模制在鞍式元件和拐角引导部上,或者可构造成相应地成形的鞍板和/或垫板(Auflageplatte),其安放在鞍式元件上且固定在拐角引导部处。
为了使得端壁元件与底部元件和/或顶部元件固定,鞍式元件可相应具有带有内螺纹的截锥部并且端壁元件的拐角引导部可相应具有可安放到该截锥部上的互补的空心截锥部,其中,截锥部和空心截锥部能够相应通过可拧到内螺纹中的堵头螺钉(Abschlussschraube)相连接。
端壁元件可以是可拆开的,以便进一步简化运输和维护。此外这些端壁元件能够在其宽度方面可调整,以便保证更好的调校。
垂直梁可具有下面的和上面的带有长孔的角撑架(Ausleger),水平的横梁可与所述长孔旋拧,以便能够实现端壁元件的宽度的可调整性。
备选地或附加地,端壁元件可与底部元件和顶部元件相应通过牵拉装置连接。结构元件由此附加地相互张紧且牢固连接。
每个牵拉装置都通过两个保持元件被预紧,其中,对于下面的牵拉装置,第一保持元件固定在端壁元件的内侧处的中间边缘区域中,且第二保持元件固定在底部元件的上侧处,并且其中,对于上面的牵拉装置,第一保持元件同样固定在端壁元件的内侧处的中间边缘区域中,且第二保持元件固定在顶部元件的下侧处,从而由两个保持元件和牵拉装置张开成一个虚拟的直角三角形。
牵拉装置可包括钢缆索。优选地,牵拉装置包括牵拉杆。有利的是,牵拉杆不仅可吸收拉力,而且可吸收压力,从而显著地改善如此形成的房间单元的刚性。
牵拉装置构造成使得可调节牵拉应力。由此可精确地调校牵拉应力或预紧力并且由此可精确地调校在底部元件或顶部元件与端壁元件之间的角度。例如,牵拉杆可具有螺纹和容纳该螺纹的承窝(Fassung),从而通过转动牵拉杆来改变其长度并且由此改变预紧力。
在纵侧并排地固定的两个房间单元可相应通过十字形布置的牵拉装置相互张紧并由此联接。
附图说明
其中详细地:
图1示出了房间单元的结构元件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被接合在一起的房间单元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带有四个底部元件和两个内壁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带有四个房间单元的集装箱***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下面的拐角区域的透视详图;
图6示出了图5的结构元件的另一透视详图;
图7示出了图5的组装好的结构元件的透视详图;
图8示出了图6的组装好的结构元件的透视详图;
图9示出了带有四个房间单元的集装箱***的透视图;
图10示出了集装箱***的第二实施形式的透视详图;
图11示出了图10的第二实施形式的另一透视详图;
图12示出了第三实施形式的透视详图;和
图13从前面示出了第三实施形式的透视详图。
在功能上相同的部分设有相同的数字作为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其中,另外的有利特征可从附图的图中得出。
图1示出房间单元1的结构元件的透视图。出于直观性的原因,这些结构元件是“悬浮的”,也就是说,略微在其被***位置之外示出。集装箱***的房间单元1相应包括下面的底部元件10、前面的端壁元件30和后面的端壁元件30及上面的顶部元件20。顶部元件20是与底部元件10基本上结构相同的,也就是说涉及相同的元件,而不存在结构上的差异。底部元件10由此以如下方式在集装箱***内部变成顶部元件20,即该顶部元件“颠倒”、即以其下侧向上地固定在端壁元件30上。两个端壁元件30是同样结构相同的,从而所示出的房间单元1基本上由仅三个不同的承载的结构元件10、20、30构建。
底部元件10、端壁元件30和顶部元件20具有大致矩形的基本形状,从而对于房间单元1整体上产生方形的形状。所提到的这些结构元件具有外部的、大致矩形的由钢或铝构成的框架。底部元件10和顶部元件20相应具有两个纵撑杆(Laengsstrebe)13、23和外部的以及中间的加强的横撑杆14、24。端壁元件30包括两个垂直梁33,这些梁参照底部元件10垂直地布置,且通过下面的和上面的水平地伸延的横梁34间隔开,并通过焊接而相互连接。通过所示出的框架结构,对于端部元件30且对于底部元件10及顶部元件30以及在侧面处产生矩形的开口。所有开口的内角都始终为90度。在前面的端壁元件30的开口中固定有带有窗户41的由合适材料构成的板40。侧壁由多个非承载的嵌板(Paneel)42形成,并且顶部元件20具有盖板43。如果底部元件10的矩形开口由(未示出的)板封闭,则底部元件10形成了可行走的地板。通过这种方式可建造封闭的房间单元1。
底部元件10的下侧直接安置在水平的底部表面上或者在多层的集装箱***的情形中固定在结构相同的顶部元件20上,由此形成(未示出的)楼层天花板元件。两个结构元件10、20相互间的固定借助于旋拧实现。
底部元件10用作对于端壁元件30的水平基底。为了安放两个端壁元件30,在底部元件10的这四个拐角处相应设置有鞍式元件11,其在上侧处带有倾斜的引导面12。这些引导面12斜切且布置成使得其坡度相应地既朝向外面的横撑杆14下降又朝向纵撑杆13下降。参照底部元件10,引导面12的最高点因此布置在靠外的拐角处,而最低点相对地布置在靠里的拐角处。
端壁元件30在垂直的梁33的下侧处具有向下指向的、倾斜的拐角引导部31,这些拐角引导部朝向底部元件10的鞍式元件11的引导面12倾斜并且因此可放置到这些引导面上。由于底部元件10的倾斜的引导面12和端壁元件30的互补地倾斜的拐角引导部31,端壁元件30通过其重量不仅被向下挤压,而且附加地定中。此外,这些端壁元件向内朝向纵撑杆13被挤压,直至为此设置的止挡元件15,从而使得这些端壁元件占据所期望的位置。
由于顶部元件20与底部元件10基本上结构相同,该顶部元件在其两个拐角处具有四个相同的带有倾斜引导面22的鞍式元件21,但这些引导面是向下指向的,因为顶部元件20“颠倒”地翻转了180度。引导面22用于把顶部元件20固定在两个端壁元件30上,这些端壁元件具有互补的上面的拐角引导部31。由此,顶部元件20在纵向和横向上仅通过其重量在两个端壁元件30上定中。
对结构元件10、20、30的固定借助牵拉杆50、51实现。
存在可行方案:将房间单元1完全预装配,并且作为制成的房间单元1予以运输,且当场搭建和堆叠。该选项在较小的集装箱***的情形中可以是有利的,因为通过预装配可更快速地且更成本有利地进行搭建。在中型的和大型的集装箱***的情形中有利的是,房间单元1在拆开状态中予以运输,并且在搭建地点装配。
图2示出房间单元1的透视图,其由图1的结构元件接合在一起而成。下面的底部元件10用作对于所示的房间单元1的基底。前面的端壁元件30和后面的端壁元件30被放置到底部元件10上。在端壁元件30的垂直梁33的内侧处固定有下面的牵拉杆50的一个端部,而其另一个端部固定在底部元件10的纵撑杆13处,从而下面的牵拉杆50与垂直梁33的和纵撑杆13的相应区段相应形成直角三角形。在端壁元件30上放置有上面的顶部元件20,其以相同的方式借助上面的牵拉杆51固定在端壁元件30的垂直梁33处。对于房间单元1产生了方形的整体形状。
图3示出带有四个底部元件10且带有两个内壁44的透视图。为了由四个房间单元1(见图2)构建集装箱***,四个底部元件10根据图示并排地布置。在四个底部元件10的上面,示出了集装箱***的两个内壁。出于直观性的原因,内壁44是“悬浮的”,也就是说,略微在其设置的位置上面示出。
单个内壁44相应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彼此固定的端壁元件30形成。因此总共示出了四个端壁元件30。带有多个并排地和相叠地布置的房间单元1的多层集装箱***因此可由仅仅三个部件构建,即分别是底部元件和顶部元件10、20和端壁元件30。
在此,两个端壁元件30相应地彼此固定成使得其斜切的上面的和下面的拐角引导部31形成共同的、向下指向的槽39和共同的、向上指向的槽38,这些槽在横截面中相应地是大约V形的。两个底部元件10相应地在端侧彼此贴靠地布置,从而使得两个彼此贴靠的鞍式元件11以其倾斜的引导面12相应地形成共同的企口(Spundung)19,其与由两个端壁元件30形成的下面的槽39互补。共同地形成内壁44的两个端壁元件30能够以槽39插塞到企口19上,由此两个底部元件10通过槽39的夹紧作用牢固地相互连接。由于底部元件10与顶部元件20相同,它们的鞍式元件21构造相同的企口(未示出),该企口同样与由两个端壁元件30形成的上面的槽38互补,并且两个顶部元件20可通过该企口由于槽38的夹紧作用以同样的方式牢固地相互连接。
在组装房间单元1时端壁元件30或内壁44在安放到底部元件10上之后以如下方式固定,即,它们在插上之后立即利用下面的牵拉杆50固定在底部元件10处。这首先有助于工作安全性,因为防止端壁元件30可能翻倒。下面的牵拉杆50构造成使得其牵拉应力可调节。因此在进一步的构建期间可调节牵拉应力和调校端壁元件30的位置。此外,牵拉杆50、51显著地改善了房间单元的稳固性,因为它们不仅能够吸收和导出拉力,还能吸收和导出压力。
对集装箱***的结构元件的固定应理解成始终可松开的固定或插塞连接,因为集装箱***可在需要时使用和快速地构建及又拆卸。
图4示出带有四个房间单元1的集装箱***的透视图。所示出的是,单个外壁由一个端壁元件30形成,而单个内壁44由两个端壁元件30形成。顶部元件20借助上面的牵拉杆51固定在端壁元件30处。
在多层构建的情形中,在顶部元件20上固定结构相同的底部元件10,在这些底部元件上又固定端壁元件30和顶部元件20等。
图5示出图1的房间单元1的下面的拐角区域的透视侧向详图,该房间单元带有上下地“悬浮”示出的结构元件。示出了底部元件10的四个拐角中的一个,其带有鞍式元件11用于安放端壁元件30的垂直梁33。鞍式元件11构造成楔形且具有上面的引导面12,该引导面带有双重的斜度或者说斜切角。一方面,引导面12在方向a上朝向前面的横撑杆14下降地倾斜。另一方面,引导面12在方向b上朝向纵撑杆13下降地倾斜。在垂直梁33的上端和下端处设置互补地倾斜的拐角引导部31,其可被安放到鞍式元件11上。通过鞍式元件11,端壁元件30在横撑杆14上沿方向a定中,并且还沿方向b、即朝向底部元件的纵撑杆13被挤压,确切地说,被挤压至止挡元件15的棱边。
为了补偿制造误差和获得还要更好的连接与定中,设置有在下侧处平坦的而在上侧处凸起地向上弯拱的鞍板16,其固定在拐角引导部31处或在垫板36处。相应地,在拐角引导部31固定有垫板36,该垫板具有互补的凹陷的弯拱部。
在纵撑杆13的上侧处固定有保持元件52a用于固定下面的牵拉杆50。
图6示出图5的结构元件的透视正视详图。尤其示出的是,垫板36在下侧处具有凹陷的弯拱部而在上侧处是平坦的。此外示出的是,端壁元件30的水平的横梁34构造成有角的U形型材,其带有不同长度的、向下指向的边腿35。横梁34的U形型材因此在安放到横撑杆14上时用作引导部。
图7示出图5的组装好的结构元件10和30的透视详图。示出了鞍式元件11,其带有被安放上的垂直梁33,其中,在拐角引导部31与鞍式元件11之间布置鞍板16和垫板36。止挡元件15限制端壁元件30的在方向b上、即在纵撑杆13的方向上的移动(见图5)。下面的牵拉杆50固定在保持元件52a处,该保持元件又固定在纵撑杆13处。
图8示出图6的组装好的结构元件10和30的透视详图。示出了鞍式元件11,其带有被安放上的垂直梁33,其中,在该垂直梁的拐角引导部31与鞍式元件11之间布置鞍板16和垫板36。此外示出,边腿35包围横撑杆14的上部区域,并且因此用作用于横梁34的引导部。
图9示出带有四个房间单元1的集装箱***的透视图,其中,前面的房间单元悬浮地示出。底部元件10相应借助下面的牵拉杆50预紧地固定在端壁元件30处,而顶部元件20相应借助上面的牵拉杆51预紧地固定在端壁元件30处。对牵拉杆50、51的固定通过下面的保持元件52a、中间的保持元件52b和上面的保持元件52c(未示出,见图11)实现。两个并排地布置的房间单元1的牵拉杆50、51彼此平行地伸延。这些房间单元1通过旋拧而相互连接。
图10示出集装箱***带有两个房间单元1、1’的第二实施形式的透视详图。在此,两个并排地布置的房间单元1的上面的和下面的牵拉杆50、51不是彼此平行地伸延,而是彼此交叉并且形成了X形状。在此,借助保持元件52a固定在底部元件10的纵撑杆13处的下面的牵拉杆50不是相应地固定于安放在该底部元件10上的端壁元件30处,而是该牵拉杆利用保持元件52b’被固定在被安放于布置在其旁边的底部元件10’上的端壁元件30’处。与此相应地,平坦地固定在该底部元件10’处的下面的牵拉杆50’被固定于被安放在提到的布置在其旁边的底部元件10上的端壁元件30处。
以同样的方式,固定在顶部元件20的纵撑杆23处的上面的牵拉杆51被固定于安放在布置在其旁边的顶部元件20’上的端壁元件30’处,而固定在顶部元件20’的纵撑杆23’处的上面的牵拉杆51’被固定于安放在布置在其旁边的顶部元件20上的端壁元件30处。同样地,上面的牵拉杆51、51’交叉那么并且形成了X形状。
并排地布置的房间单元1、1’由此附加地交叉地彼此固定并且互相张紧。
图11示出如图10中从斜下方观察的带有牵拉杆50、50’、51、51’的交叉张紧的第二实施形式的透视详图。在该视图中示出了上面的保持元件52c。
图12示出第三实施形式的透视详图。示出了底部元件10的四个拐角中的一个,其带有鞍式元件11用于安放端壁元件30的垂直梁33。所示的实施形式与上述实施形式的区别尤其在于鞍式元件11。为了阐明功能,在图12中并排地示出了四份相同的鞍式元件11,且相应用编号11a、11b、11c和11d标明。鞍式元件11楔形地构造并且具有上面的引导面12,该引导面带有双重的如上述在其它实施形式中的斜度或者说斜切角。然而,引导面12不是凸起地而是平坦地构造。为了在安放垂直梁33时获得还要更好的连接和定中,替代地在引导面12上固定有带有内螺纹113的截锥部112。对于内螺纹113,设置有带有适配的外螺纹115的堵头螺钉114。在鞍式元件11与堵头螺钉114之间布置有垫板136,该垫板可利用堵头螺钉114固定在鞍式元件11上。
对于鞍式元件11b,垫板136和堵头螺钉114“悬浮地”相叠地示出。垫板136具有在下面斜切的空心截锥部137,该空心截锥部与截锥部112互补并且其内直径略大于截锥部112的外直径,从而使得垫板136可插到截锥部112上。
这在鞍式元件11a中示出。通过空心截锥部137的下面的斜切角,补偿了鞍式元件11的引导面12的斜切角。垫板136安置在鞍式元件11a的引导面12上。堵头螺钉114被拧入其内螺纹113中,从而使得堵头螺钉垫圈117挤压到垫板136的空心截锥部137的表面138上。因为堵头螺钉垫圈117的直径大于空心截锥部137的表面138,所以空心截锥部137或垫板136被可靠地保持在鞍式元件11上。
在鞍式元件11c中,示出了端壁元件30的在其上悬浮的垂直梁33。在垂直梁33的上端和下端处设置与鞍式元件11互补地倾斜的拐角引导部31,其可被安放到鞍式元件11上。示出的是,垫板136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在垂直梁33的下侧上或者说拐角引导部31上。由此通过借助于堵头螺钉114的旋拧将整个端壁元件30固定在鞍式元件11上。这在鞍式元件11d中示出。
图13从前面示出第三实施形式的透视详图。如图12中那样示出了底部元件10的四个拐角中的一个,其带有鞍式元件11用于安放端壁元件30的垂直梁33,该鞍式元件带有截锥部112。在该第三实施形式中,端壁元件30的两个垂直梁33和两个水平的横梁34不是牢固地相互焊接(如这例如在图5中所示的那样),而是其构造成可旋拧。为了阐明,在图13中前后地示出两份相同的端壁元件30,且相应用编号30a和30b标出。在前面示出的端壁元件30a在未旋拧的状态中示出,而在后面示出的那个端壁元件30b在旋拧的状态中示出。
在前面的端壁元件30a中,垂直梁33的下端、水平的横梁34、横撑杆14和底部元件10的鞍式元件11“悬浮地”相叠地或者说并排地示出。在每个垂直梁33上,在上端(未示出)和下端处相应固定(例如通过焊接)有方形的角撑架331。该角撑架331朝向端壁元件30a的内侧延伸,在图13中也就是向左延伸。角撑架331相应具有两个贯通的长孔332,两个螺钉342可被引导穿过这些长孔。
水平的横梁34包括两个大致U形的型材341,其相应带有两个水平的边腿345。型材341在其端部区域中相应具有两个圆孔346。由此可把前面的型材341和后面的型材341’以如下方式共同地固定在角撑架331处,即,螺钉342被引导穿过型材341、341’的圆孔346和相应的角撑架331的长孔332,并且与螺母343旋拧。带有边腿345的横梁34在此包围角撑架331的上侧、下侧和前侧,从而构造引导部,当螺钉342稍稍拧上,但尚未牢固拧紧时,横梁34可沿着该引导部移动。这通过长孔332来实现。
总之,对于端壁元件30产生了宽度可变性,其通过端壁元件30的总共四个角撑架331的长孔332的长度来决定。通过这种宽度可变性可将端壁元件30恰好地安放在底部元件10上。按下述方式进行构建:首先将端壁元件30松动地拧上,也就是说,螺钉342和螺母343稍稍拧上,但尚未牢固拧紧。然后把端壁元件30安放到底部元件10上,其中,定中如上面描述的那样通过截锥部112和空心截锥部137实现。之后,把螺钉342和螺母343以及堵头螺钉114(见图12)牢固拧紧,从而使得端壁元件30牢固旋拧并可靠地固定在底部元件上。
旋拧具有附加的优点,即,端壁元件30可拆开,从而进一步简化运输和维护。
附图标记清单:
1. 房间单元
10. 底部元件
11. 鞍式元件
12. 引导面
13. 纵撑杆
14. 横撑杆
15. 止挡元件
16. 鞍板
19. 企口
20. 顶部元件
21. 鞍式元件
22. 引导面
23. 纵撑杆
24. 横撑杆
30. 端壁元件
31. 拐角引导部
33. 垂直梁
34. 横梁
35. 边腿
36. 垫板
38. 上面的槽
39. 下面的槽
40. 端壁板
41. 窗户
42. 嵌板
43. 盖板
44. 内壁
50. 下面的牵拉杆
51. 上面的牵拉杆
52. 保持元件
112. 截锥部
113. 内螺纹
114. 堵头螺钉
115. 外螺纹
117. 堵头螺钉垫圈
136. 垫板
137. 空心截锥部
138. 空心截锥部表面
331. 角撑架
332. 长孔
341.型材
342. 螺钉
343. 螺母
346. 圆孔。

Claims (12)

1.可变的集装箱***,用于建造并排地和/或上下地布置的房间单元(1),
其特征在于,
房间单元(1)相应包括:
a)用作下面的基底的底部元件(10),所述底部元件带有总共四个相应布置在拐角处的楔形的鞍式元件(11),所述鞍式元件带有倾斜的引导面(12),用于安放两个端壁元件(30);
b)用作上面的盖板的顶部元件(20),所述顶部元件带有总共四个相应布置在拐角处的楔形的鞍式元件(21),所述鞍式元件带有倾斜的引导面(22),用于安放到所述两个端壁元件(30)上;
c)两个端壁元件(30),其相应带有用于安放到所述底部元件(10)的鞍式元件(11)上的两个倾斜的下面的拐角引导部(31),且相应带有用于把所述顶部元件(20)的鞍式元件(21)安放到所述端壁元件(30)上的两个倾斜的上面的拐角引导部(31),其中,
d)所述底部元件(10)的每个引导面(12)都朝向两个相应相对地布置的鞍式元件(11)下降地倾斜;并且
e)所述顶部元件(20)的每个引导面(22)都朝向两个相对地布置的鞍式元件(21)上升地倾斜;并且
f)所述端壁元件(30)的拐角引导部(31)具有与上述引导面(12、22)相应互补的斜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式元件(11)的引导面(12)相应具有凸起的或凹陷的弯拱部,且所述端壁元件(30)的拐角引导部(31)相应具有互补的凹陷的或凸起的弯拱部。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式元件(11)相应具有带有内螺纹(113)的截锥部(112),且所述端壁元件(30)的拐角引导部(31)相应具有可安放到所述截锥部上的互补的空心截锥部(137),其中,截锥部(112)和空心截锥部(137)能够相应通过可拧到所述内螺纹(113)中的堵头螺钉(114)牢固连接,从而所述端壁元件(30)构造成能够与所述底部元件(10)和/或所述顶部元件(20)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元件(30)能够拆下并且/或者在其宽度方面能够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元件(30)的垂直梁(33)具有下面的和上面的带长孔(332)的角撑架(331),所述端壁元件(30)的水平的横梁(34)能够与所述长孔旋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元件(30)与所述底部元件(10)相应通过下面的牵拉装置相连接,而与所述顶部元件(20)相应通过上面的牵拉装置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每个牵拉装置都通过两个保持元件(52)被预紧,其中,对于所述下面的牵拉装置,第一保持元件(52)固定在端壁元件(30)的内侧处的中间边缘区域中,而第二保持元件(52)固定在所述底部元件(10)的上侧处,并且其中,对于所述上面的牵拉装置,所述第一保持元件(52)固定在端壁元件(30)的内侧处的中间边缘区域中,而所述第二保持元件(52)固定在所述顶部元件(20)的下侧处,从而由所述两个保持元件(52)和所述牵拉装置张开成一个虚拟的直角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牵拉装置包括钢缆索,或者包括牵拉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装置构造成使得能够调节牵拉应力。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纵侧处并排地布置的两个房间单元相应地通过十字形伸延的牵拉装置相互张紧和联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式元件(11)的引导面(12)通过相应地成形的鞍板(16)相应具有凸起的或凹陷的弯拱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元件(30)的拐角引导部(31)通过相应地成形的垫板(36)相应具有互补的凹陷的或凸起的弯拱部。
CN201980009824.6A 2018-01-23 2019-01-21 可变的集装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020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01469 2018-01-23
DE102018101469.4 2018-01-23
PCT/DE2019/100055 WO2019144993A1 (de) 2018-01-23 2019-01-21 Variables container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0587A CN112020587A (zh) 2020-12-01
CN112020587B true CN112020587B (zh) 2022-05-24

Family

ID=65520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982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020587B (zh) 2018-01-23 2019-01-21 可变的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54613A1 (zh)
EP (1) EP3743567B1 (zh)
CN (1) CN112020587B (zh)
BR (1) BR112020013904A2 (zh)
DE (1) DE112019000481A5 (zh)
RU (1) RU2020123960A (zh)
WO (1) WO20191449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75562B2 (en) * 2018-11-13 2021-04-13 Katerra Inc. Smart corner and wall frame system
US11891793B2 (en) * 2020-09-04 2024-02-06 Steel Structures, Llc Resilient building and site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GB2610005B (en) * 2022-01-24 2023-06-28 Khamis Malas Charle Interchangeable trailer-mountable cast fitt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010537U1 (de) * 1990-07-16 1991-11-14 AlgoStat GmbH & Co. KG, 3100 Celle Bauelement für Gefälledach-Systeme
KR19980072609A (ko) * 1997-03-06 1998-11-05 박정인 모서리 끼움쇠 주위의 파손방지 구조를 가지는 컨테이너
US20020193046A1 (en) * 2001-06-19 2002-12-19 Judd Zebersky Modular house toy
EP1333129A1 (en) * 2002-02-01 2003-08-06 Corus UK Limited Prefabricated building panel
US6729098B1 (en) * 2002-07-23 2004-05-04 James F. Brennan, Jr. Adjustable height corner fitting
KR100549507B1 (ko) * 2003-10-25 2006-02-03 강원산업(주) 이동식 콘크리트 조립 건물
DE102009044059A1 (de) * 2009-01-26 2010-07-29 Peck, Gunnar, Dipl.-Ing. (FH) Modulares Containersystem
RU2562789C2 (ru) * 2010-11-12 2015-09-10 @Вансе Б.В.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CN103057798B (zh) * 2012-12-12 2015-10-28 大连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托盘箱堆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20123960A (ru) 2022-01-20
EP3743567A1 (de) 2020-12-02
CN112020587A (zh) 2020-12-01
RU2020123960A3 (zh) 2022-04-26
WO2019144993A1 (de) 2019-08-01
BR112020013904A2 (pt) 2020-12-01
US20210054613A1 (en) 2021-02-25
EP3743567B1 (de) 2022-03-16
DE112019000481A5 (de) 2020-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0587B (zh) 可变的集装箱***
US8276874B2 (en) Ceiling formwork system
KR102143636B1 (ko) 폼패널을 이용한 조립식 보 거푸집
CA2824364A1 (en) Pivotally erectable structural frame system
US20100000822A1 (en) Scaffolding system
US20190383039A1 (en) Height-Adjustable Jack and Vertical Modular Component Support using the same
EP3635187B1 (en) A structural module and a tie for the structural module
EP2729637B1 (en) Lattice member and self-supporting modular structure
AU2020202012A1 (en) A concrete formwork brace
US20150299999A1 (en) Ledger Board to Rim Board Connector
SG175872A1 (en) Scaffolding system comprising a scaffold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a scaffolding system
KR102459395B1 (ko) 조립식 트러스용 슬라이드 방식 너트 홀더
JP6445963B2 (ja) 接続具
JP3764020B2 (ja) 鉄骨軸組構造
NO319797B1 (no) Modulbasert byggesystem
JP6667273B2 (ja) テンションロッド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20084493A (ja) 簡易建物
AU748601B2 (en)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AU2018100643B4 (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
KR101216734B1 (ko) 표준규격 안전발판 설치용 서포트모듈 및 상기 모듈이 연속적으로 설치된 서포트모듈시스템
JP2017066659A (ja) 勾配対応ブレース接合金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建物躯体構造
JP2023170049A (ja) 支保工
RU148788U1 (ru) Рам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сборного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ого каркаса здания
WO2018111195A1 (en) Modular building unit, modular building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reof
JPS59210156A (ja) コンクリ−ト用型枠パネル及び躯体成形用型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