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5032A - 马达驱动阀 - Google Patents

马达驱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5032A
CN112005032A CN201980016401.7A CN201980016401A CN112005032A CN 112005032 A CN112005032 A CN 112005032A CN 201980016401 A CN201980016401 A CN 201980016401A CN 112005032 A CN112005032 A CN 112005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haft
valve body
moto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64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5032B (zh
Inventor
金森和宏
见津辉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cific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cif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cif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cif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05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5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5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5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以往廉价的马达驱动阀。本公开的马达驱动阀(10A)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阀(10A)中,通过构成为将第一***和第二***的流路(71、72)以分别包括收容轴(40)的轴收容孔(17)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并利用与轴(40)连结的第一及第二阀芯(61、62)开闭这些流路(71、72)的各阀口,能够共用成为这些第一及第二阀芯(61、62)的驱动源的马达(30),并能够实现马达驱动阀(10A)的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马达驱动阀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备马达作为驱动源的马达驱动阀。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马达驱动阀,已知有例如在空调、机械手等流体控制机器的多个部位使用的马达驱动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6031931号公报(图1、第[0040]、[0044]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流体控制机器的制造商、用户谋求马达驱动阀的成本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马达驱动阀,所述马达驱动阀具备:阀体,其具有呈直线状延伸的轴收容孔;轴,其收容于所述轴收容孔;马达,其安装于所述阀体;第一螺纹部及截面非圆形的卡合轴部,它们形成于所述轴;第二螺纹部,其形成于所述马达的转子,且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合;截面非圆形的卡合孔,其设置于所述阀体,且供所述卡合轴部以不能旋转且能够直线移动的方式贯通;多个阀座以及这些阀座的内侧的多个阀口,它们通过将所述轴收容孔的轴向的多个位置缩径而成;多个阀芯,它们与所述轴连结,且伴随着所述轴的直线移动而开闭所述多个阀口;多个***的流路,它们针对每个所述阀口形成于所述阀体,具有包括各所述阀口在内的所述轴收容孔的一部分以及与所述轴收容孔的一部分交叉的分支路,且两端在所述阀体的外表面开口;滑动接触密封部,其配置于***不同的所述流路彼此之间,且与所述轴的外表面滑动接触;以及多个短轴,它们通过将所述轴针对每个所述阀芯分割而成,且相互螺合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阀的侧剖视图。
图2是马达驱动阀中的包括第二***的流路的部分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3是马达驱动阀中的包括第一***的流路的部分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4是第一短轴、分隔构件、E形环的立体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阀的侧剖视图。
图6是具有三个阀芯的马达驱动阀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阀10A进行说明。该马达驱动阀10A使用时的姿态虽然没有限制,但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图1~图4中的上侧称为马达驱动阀10A的上侧,将其相反侧称为下侧。
如图1所示,马达驱动阀10A的阀体11通过在阀体主体12组装第一阀体构成部件~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1、22、23、24等而成。阀体主体12例如呈长方体状,且沿上下方向贯通有下孔18。下孔18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途位置具有内径最小的最小内径部18A。另外,在下孔18,以从最小内径部18A朝向上方逐渐扩径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内径部18B、螺纹部18C,并且以从最小内径部18A朝向下侧逐渐扩径的方式形成有第二内径部18D、第三内径部18F、第四内径部18G。并且,在第二内径部18D的下端部形成有中间螺纹部18E,在第四内径部18G的下端部形成有另一端侧螺纹部18H。
在阀体主体12具备从第一侧面12A延伸至第一内径部18B的下端部的分支路71A、从第一侧面12A延伸至第三内径部18F的中间部的分支路72A、以及从第一侧面12A的相反侧或者旁边的第二侧面12B延伸至最小内径部18A的中间部的分支路71B。并且,由分支路71A、71B和将它们之间连接的下孔18的一部分形成第一***的流路71,并且由分支路72A、下孔18的第三内径部18F、以及后述的第二阀体构成部件22的中心孔22A形成第二***的流路72。
需要说明的是,阀体主体12并不限定于长方体状,例如,也可以呈圆柱状、椭圆柱状、六棱柱状或其他多棱柱状。另外,如流路71所包括的一对分支路71A、71B那样的相同流路所包含的一对分支路彼此的打开角也可以不是图1所示的例子那样的180度,也可以是任意的角度。
以下,参照图2,对马达驱动阀10A中的比最小内径部18A靠下侧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前述的第二阀体构成部件22呈外径朝向上方阶段性地缩径的套筒状,在其外侧面从下向上依次具备大外径部22G1、中外径部22G2、小外径部22G3,且在内侧面具备与中外径部22G2和小外径部22G3的内侧连续的小内径部22N2、以及位于大外径部22G1的内侧的大内径部22N1。另外,在大外径部22G1的下端部形成有螺纹部22M,在大外径部22G1的上端部形成有O形圈槽,在该O形圈槽收容有O形圈22S。
并且,通过第二阀体构成部件22的中外径部22G2与小外径部22G3之间的阶梯面和下孔18的第三内径部18F与第四内径部18G之间的阶梯面的抵接,而将第二阀体构成部件22定位于阀体主体12,通过螺纹部22M与另一端侧螺纹部18H的螺合,而将第二阀体构成部件22固定于阀体主体12。
另外,第二阀体构成部件22中的被小外径部22G3与小内径部22N2夹着的部分形成位于第二***的流路72的中途的第二阀座52,该第二阀座52的内侧成为第二阀口52A。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阀座52的截面形状为向上方鼓出的半圆形,但也可以不是这样,也可以是尖朝向上方的三角形、具有平坦的上表面的截面形状。
在下孔18内的比第二阀体构成部件22靠最小内径部18A侧固定有第三和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3、24。第三阀体构成部件23呈下端开放且在上端具有端部壁23G的筒状。该端部壁23G在中心具有贯通孔23H,且在上表面具备与该贯通孔23H同心圆状的凹陷部23J。另外,在第三阀体构成部件23的外表面的下端部形成有螺纹部23N,在第三阀体构成部件23的外表面的靠上端的位置形成有O形圈槽,在该O形圈槽收容有O形圈23S。
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4呈具有中心孔24A的圆盘状,其外侧面分为大外径部24G1和小外径部24G2,在它们之间具备阶梯面24G3。并且,大外径部24G1与第三阀体构成部件23的凹陷部23J嵌合,阶梯面24G3与第三阀体构成部件23的上表面共面。并且,通过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4的小外径部24G2与最小内径部18A的下端部嵌合,并且第三及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3、24的上表面和下孔18的最小内径部18A与第二内径部18D之间的阶梯面抵接,而将第三及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3、24定位于阀体主体12,通过螺纹部23N与下孔18的中间螺纹部18E的螺合,而将第二阀体构成部件22固定于阀体主体12。
在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4的下表面形成有使比外缘部靠内侧部分向上方稍微凹陷而得到的凹陷部24K1。另外,在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4的中心孔24A形成有将下侧部分呈阶梯状稍微扩径而成的扩径部24K2。并且,具有中心孔的圆板状的密封构件24S(相当于请求范围的“滑动接触密封部”)容纳于凹陷部24K1,并被第三及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3、24夹持。另外,密封构件24S的内缘部向中心孔24A内伸出,被从下方***中心孔24A的第二短轴42推压而以变形为筒状的状态紧贴,并容纳于扩径部24K2。并且,通过上述密封构件24S和前述的O形圈23S而将第一***的流路71与第二***的流路72之间密封。
第三阀体构成部件23的内侧部分成为第二阀芯62以能够直线移动的方式嵌合的第二阀芯支承部23B,第二阀芯支承部23B的内侧的开口面积与第二阀芯62和第二阀座52的抵接部分的内侧的开口面积大致相同。第二阀芯62呈上端开放且在下端具有底壁62G的筒状。另外,在第二阀芯62的上端部形成有将内侧扩径而成的压入部62K1和将外侧稍微缩径而成的扩径部62K2。并且,在上端部具有凸缘62X的密封压筒62Z被压入压入部62K1,在第二阀芯62的上端面与凸缘62X之间夹持有圆板状的密封构件62S的内缘部。另外,密封构件62S的外缘部向第二阀芯62的侧方伸出,通过第二阀芯62从下方嵌合于第二阀芯支承部23B而成为变形为筒状并紧贴的嵌合密封部62U,密封构件62S的外缘部容纳于扩径部62K2。
在第二阀芯62的下端部具备凸缘部62F,第二阀芯62的下表面向侧方扩张。另外,在第二阀芯62的下表面外缘部呈同心圆状地形成有一对筒壁62W,在它们之间收容并铆接固定有圆环状的密封构件62P。并且,第二阀芯62在密封构件62P抵接于第二阀座52而关闭第二阀口52A的闭阀位置与密封构件62P从第二阀座52分离而打开第二阀口52A的开阀部位之间移动。另外,在第二阀芯62的底壁62G与第三阀体构成部件23的端部壁23G之间容纳有压缩螺旋弹簧29,第二阀芯62被向闭阀位置施力。
在底壁62G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62H,前述的第二短轴42贯通该贯通孔62H。另外,在底壁62G的贯通孔62H的周围形成有多个通气孔62J。由此,第二阀芯62在闭阀位置从上方和下方承受相同的流体压力。并且,如前所述,第二阀芯支承部23B的内侧的开口面积与第二阀芯62和第二阀座52的抵接部分的内侧的开口面积大致相同,闭阀位置的第二阀芯62从上方承受流体压力的受压面积与从下方承受流体压力的受压面积相同,因此闭阀位置的第二阀芯62由于流体压力而从上方和下方承受的力大致抵消,从而减轻打开第二阀芯62时的动力。
具体而言,在第二***的流路72的一方的分支路72A侧为上游侧且另一方的分支路72B侧为下游侧的状态下,闭阀位置的第二阀芯62由于下游侧的较低的流体压力而从上方和下方承受的力相同。另外,第二阀芯62由于上游侧的较高的流体压力而从上方和下方承受的力大致相同,即使它们存在差异,也是与第二阀座52相对于第二阀芯62的抵接面积相应的差异,是微小差异。由此,如上所述,闭阀位置的第二阀芯62由于流体压力而从上方和下方承受的力大致抵消。由此,能够减小用于将第二阀芯62保持于闭阀位置的压缩螺旋弹簧29的弹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将第二阀芯62从闭阀位置向开阀部位移动时所需要的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第二阀芯支承部23B的内侧的开口面积与第二阀芯62和第二阀座52的抵接部分的内侧的开口面积不同的结构,即使在这样的结构中,闭阀位置的第二阀芯62由于流体压力而从上方和下方承受的力的一部分被抵消,因此也减轻打开第二阀芯62时的动力。关于第一阀芯61也是同样的。
对第二阀芯62的动力从后述的马达30经由第二短轴42而向第二阀芯62传递,因此抵接凸缘42F从第二短轴42的靠下端的位置伸出。并且,通过由马达30向上方驱动第二短轴42,由此使第二阀芯62被抵接凸缘42F推压而向开阀部位侧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二短轴42的抵接凸缘42F,与后述的第一短轴41的抵接凸缘41F一起进行说明。
马达驱动阀10A中的比最小内径部18A靠下侧部分的结构的说明如上。接下来,参照图3以及图4对马达驱动阀10A中的比最小内径部18A靠上侧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圆筒状的第一阀座51从最小内径部18A与第一内径部18B之间的阶梯面的开口缘向上方突出。并且,第一阀座51的内侧形成第一阀口51A,开闭该第一阀口51A的第一阀芯61配置于第一阀座51的上方,并被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支承为能够直线移动。
这里,第一阀芯61成为与前述的第二阀芯62相同的结构,因此关于第一阀芯61中的与第二阀芯62相同的结构的各部位,通过将第二阀芯62的各部位的附图标记所包含的“62”置换为“61”而得到的附图标记记载于图1以及图3中,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呈朝向下方阶段性地缩径的套筒状,在其外侧面从下端朝向上端依次具备第一外径部21G1、第二外径部21G2、第三外径部21G3。另外,在第一外径部21G1的轴向的中间部分形成有O形圈槽,在该O形圈槽收容有O形圈21S,在第二外径部21G2的轴向的中间部分形成有螺纹部21M。并且,通过第一外径部21G1与第二外径部21G2之间的阶梯面和下孔18的第一内径部18B与螺纹部18C之间的阶梯面的抵接,而将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定位于阀体主体12,通过螺纹部21M与下孔18的另一端侧螺纹部18H的螺合,而将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固定于阀体主体12。
在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的内侧,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途位置具备分隔构件25。并且,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的内侧部分中的比分隔构件25靠下侧的部分形成第一阀芯支承部21B,第一阀芯61的上端部以能够直线移动的方式嵌合于该第一阀芯支承部21B。并且,通过收容于分隔构件25与第一阀芯61之间的压缩螺旋弹簧28,从而第一阀芯61被向闭阀位置施力。另外,第一阀芯支承部21B的内径与第一阀口51A的内径相同。
如图4所示,分隔构件25为了便于加工而与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的主体分别形成,且如图3所示被压入固定于在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的主体的内侧面形成的压入部21N1而成为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的一部分。另外,如图4所示,在分隔构件25的中心部形成有卡合孔25A,并且在卡合孔25A周围形成有多个通气孔25C。卡合孔25A为将圆的一部分平坦地切除而成的D形。并且,第一短轴41贯通第一阀芯61的贯通孔61H和分隔构件25的卡合孔25A。该第一短轴41中的贯通卡合孔25A的部分成为具有与卡合孔25A对应的D形的截面形状的卡合轴部41E。即,第一短轴41被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详细而言为分隔构件25)的卡合孔25A限制旋转且被支承为允许直线运动的状态。
如图3所示,抵接凸缘41F从第一短轴41的靠下端的位置伸出而从下方与第一阀芯61的贯通孔61H的开口缘对置。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第一短轴41的靠下端的位置形成有卡合槽41G,在此从侧方压入E形环91而形成有上述的抵接凸缘41F。关于第二短轴42的抵接凸缘42F也成为相同的结构。并且,当第一短轴41向上方移动时,第一阀芯61被抵接凸缘41F从下方推压,第一阀座51向开阀部位侧移动。
如图3所示,在第一短轴41的下端部形成有在下表面开口的螺纹孔41B。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第二短轴42的上端部呈阶梯状地缩径,在其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42A。并且,外螺纹42A与螺纹孔41B螺合结合,而由第一短轴41与第二短轴42构成轴40。由此,通过轴40的直线移动,而使第一阀芯61和第二阀芯62在闭阀位置与开阀部位之间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短轴42的下表面具备槽状的工具卡合部42C(相当于请求范围的“工具卡合部”)。并且,在此卡合一字头螺丝刀等而能够容易地对第二短轴42进行螺合操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轴40从第一阀芯61以及第二阀芯62均配置于闭阀位置的状态向上方移动,而使第一阀芯61以及第二阀芯62大致同时打开,但也可以使第一阀芯61以及第二阀芯62的一方比另一方延迟打开。
如图3所示,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成为马达30的定子32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在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的内侧,以从分隔构件25朝向上侧阶段性地扩径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嵌合部21N2、第二嵌合部21N3。并且,在第二嵌合部21N3嵌合有圆筒体31,并通过钎焊等而密封固定。另外,在圆筒体31的上端部嵌合有盖体31A,并通过钎焊等而密封固定。并且,马达30的转子35被与盖体31A的下表面的突部嵌合的轴承30B和与第一嵌合部21N2嵌合的轴承30B支承为能够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转子35的外周面埋设有多个磁体35G。另外,在圆筒体31的外侧嵌合有内置多个电磁线圈36G的环状的电枢36。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30的定子32由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以及直接或者间接地固定于该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的圆筒体31、盖体31A、电枢36等构成。
另外,在转子35的中心部形成有第二螺纹部35N。并且,在第一短轴41的上端部形成的第一螺纹部41N与第二螺纹部35N螺合。由此,当转子35旋转时,轴40直线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转子35的旋转转换为轴40的直线移动的动力转换机构90包括第一及第二螺纹部35N、41N以及卡合孔25A与卡合轴部41E的卡合部分。并且,通过轴40的直线移动,而使第一阀芯61和第二阀芯62在闭阀位置与开阀部位之间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马达30是步进马达,但也可以是步进马达以外的马达,例如,也可以是有刷马达、无刷马达、气动马达。
以上为与本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阀10A的结构有关的说明。该马达驱动阀10A如以下那样制造。以分为第一短轴41和第二短轴426的状态准备轴40。然后,从上侧组装于阀体主体12的所有构成部件与阀体主体12分开而作为马达单元30U进行组装。另外,在阀体主体12组装从下侧组装的构成部件中的除了第二短轴42以外的所有构成部件。然后,将马达单元30U从上方组装于阀体主体12。由此,由阀体主体12以及第一阀体构成部件~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1~24形成阀体11。另外,由下孔18和第一阀体构成部件~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1~24的中心孔形成轴收容孔17。然后,第二短轴42从下方***轴收容孔17,与第一短轴41螺合连结,而完成马达驱动阀10A。
本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阀10A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阀10A中,通过构成为将第一***和第二***的流路71、72以分别包括收容轴40的轴收容孔17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并利用与轴40连结的第一及第二阀芯61、62开闭这些流路71、72的各阀口,能够共用成为这些第一及第二阀芯61、62的驱动源的马达30,并能够实现马达驱动阀10A的成本降低。
另外,如上述那样,将从上侧组装于阀体主体12的所有构成部件作为马达单元30U,之后从上方组装于阀体主体12,从其相反侧组装第二短轴42,并使第二短轴42与作为马达单元30U的一部分的第一短轴41螺合结合而完成组装,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并且,通过马达单元30U所包括的动力转换机构90而将第一短轴41止转,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一短轴41与第二短轴42的螺合操作。
另外,作为动力转换机构90,也可以是齿条-小齿轮结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限制轴40的旋转并与马达30的转子35螺合的结构,因此与轴40同轴地配置马达30而变得紧凑。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5以及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阀10B、10C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阀1OB、10C的阀体11V通过将多个同一形状的小阀体11X连结而成。
如图5所示,小阀体11X构成为:例如将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阀体11(参照图1)在下孔18的第二内径部18D的靠上端的位置水平地切断,将残留于该切断面的上侧部分的第二内径部18D的内径设为比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的第三外径部21G3的外径大的下表面凹部18X。并且,在分别构成马达驱动阀10B、10C的多个小阀体11X中的第一小阀体11X组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30U。
在第二小阀体11X组装有第五阀体构成部件75。第五阀体构成部件75在第二外径部21G2与第三外径部21G3的边界部分水平地切断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并代替分隔构件25而一体地具备分隔壁75A。另外,第五阀体构成部件75以在内侧嵌合有与第一阀芯61(参照图3)同一形状的阀芯61B且容纳有压缩螺旋弹簧28的状态,与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同样地组装于第二小阀体11X的下孔18。并且,第五阀体构成部件75的上部成为从小阀体11X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
在第五阀体构成部件75的上表面形成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阀体构成部件23的凹陷部23J同一形状的凹陷部75B,该凹陷部75B的底部成为分隔壁75A。另外,在凹陷部75B嵌合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4的大外径部24G1,在第四及第五阀体构成部件24、75之间夹持有密封构件24S。并且,在第五阀体构成部件75的上表面中的凹陷部75B的周围形成有O形圈槽,在该O形圈槽收容有O形圈75S。
像这样组装有第四及第五阀体构成部件24、75等的第二小阀体11X与第一小阀体11X的下表面重合,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4的小外径部24G2与第一小阀体11X的下孔18的最小内径部18A嵌合。并且,在该状态下,第一小阀体11X与第二小阀体11X彼此通过螺栓固定,第二短轴42***小阀体11X的下方。并且,该第二短轴42的外螺纹42A与马达单元30U的第一短轴41的螺纹孔41B螺合连结于第一小阀体11X。并且,若在第二小阀体11X的下表面凹部18X与O形圈76S一起装配并螺栓固定盖体76,则如图5所示,完成具有两个***的流路71、72的马达驱动阀10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短轴42的下端部形成有与第一短轴41的螺纹孔41B相同的螺纹孔42B。因此,若不在第二小阀体11X的下表面凹部18X装配盖体76,而将与第二小阀体11X相同结构的第三小阀体11X重叠并螺栓固定于第二小阀体11X的下表面,并在第三小阀体11X的下表面凹部18X装配并螺栓固定盖体76,则完成如图6所示具有三个***的流路71、72、73马达驱动阀10C。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将贯通第二及第三小阀体11X的螺栓与第一小阀体11X的螺纹孔螺合而固定三个小阀体11X即可。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马达驱动阀10B、10C能够变更小阀体11X的连结数量而任意地变更流路71、72、73的***数量。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阀芯61、62在闭阀状态下从上游侧与下游侧承受的流体压力和受压面积相同,但它们中的任一方或两方也可以不同。
(2)第一及第二阀芯61、6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作为其他形状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锥形(例如,圆锥、多棱锥、圆锥台、棱锥台)、球形、半球形、圆柱形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及第二阀芯61、62设置有密封构件61P、62P,但也可以在阀座51、52设置密封构件。并且,也可以将阀芯和阀座均设为金属,并设为一方咬入另一方的金属即所谓的金属接触。另外,也可以通过由马达控制第一及第二阀芯的部位来控制流体的流量。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40被分割为第一和第二短轴41、42,但也可以不被分割。
(4)上述实施方式的阀体11成为在阀体主体12组装第一阀体构成部件~第四阀体构成部件21、22、23、24等而成的多个部件的组件结构,但阀体11也可以不是组件结构,而是不能分解的完全一体结构。另外,作为阀体11的构成部件之一的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成为在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的主体的压入部21N1压入固定分隔构件25而成的组件结构,但第一阀体构成部件21也可以是不能分解为主体和分隔构件25的完全一体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0A、10B、10C 马达驱动阀
11、11V 阀体
11X 小阀体
12 阀体主体
17 轴收容孔
18 下孔
21、22、23、24、75 第一阀体构成部件~第五阀体构成部件
21B 第一阀芯支承部
22A、24A 中心孔
23B 第二阀芯支承部
24S 密封构件(滑动接触密封部)
25A 卡合孔
30 马达
32 定子
35 转子
35N 第二螺纹部
40 轴
41 第一短轴
41E 卡合轴部
41N 第一螺纹部
42 第二短轴
42C 工具卡合部
51 第一阀座
51A 第一阀口
52 第二阀座
52A 第二阀口
61 第一阀芯
61B 阀芯
61U、62U 嵌合密封部
62 第二阀芯
71、72 流路
71A、71B、72A、72B 分支路
90 动力转换机构。

Claims (5)

1.一种马达驱动阀,其中,
所述马达驱动阀具备:
阀体,其具有呈直线状延伸的轴收容孔;
轴,其收容于所述轴收容孔;
马达,其安装于所述阀体;
第一螺纹部及截面非圆形的卡合轴部,它们形成于所述轴;
第二螺纹部,其形成于所述马达的转子,且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合;
截面非圆形的卡合孔,其设置于所述阀体,且供所述卡合轴部以不能旋转且能够直线移动的方式贯通;
多个阀座以及这些阀座的内侧的多个阀口,它们通过将所述轴收容孔的轴向的多个位置缩径而成;
多个阀芯,它们与所述轴连结,且伴随着所述轴的直线移动而开闭所述多个阀口;
多个***的流路,它们针对每个所述阀口形成于所述阀体,具有包括各所述阀口在内的所述轴收容孔的一部分以及与所述轴收容孔的一部分交叉的分支路,且两端在所述阀体的外表面开口;
滑动接触密封部,其配置于***不同的所述流路彼此之间,且与所述轴的外表面滑动接触;以及
多个短轴,它们通过将所述轴针对每个所述阀芯分割而成,且相互螺合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驱动阀,其中,
在所述短轴的端部具备工具卡合部,所述工具卡合部用于将螺合操作用的工具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驱动阀,其中,
所述阀体通过在将阀体主体贯通的下孔的内部固定多个阀体构成部件而成,所述轴收容孔包括所述下孔的一部分以及将所述多个阀体构成部件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贯通的中心孔,
在所述多个阀体构成部件、所述多个短轴以及所述多个阀芯中包括从所述下孔的一端侧组装于所述下孔的第一阀体构成部件、第一短轴、第一阀芯以及从所述下孔的另一端侧组装于所述下孔的第二阀体构成部件、第二短轴、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一短轴连结,另一方面,所述第二阀芯与所述第二短轴连结,所述第一阀体构成部件构成所述马达的定子的一部分,并且具有所述卡合孔而支承所述第一短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驱动阀,其中,
所述马达驱动阀具备:
多个阀芯支承部,它们设置于所述阀体,且供所述多个阀芯以能够直线移动的方式嵌合;
嵌合密封部,其将各所述阀芯与各所述阀芯支承部之间密封;以及
通气孔,其将各所述阀芯中的比与所述阀座抵接的部分靠中心的位置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驱动阀,其中,
各所述阀芯与各所述阀座的抵接部分的内侧的开口面积与各所述阀芯支承部的内侧的开口面积大致相同。
CN201980016401.7A 2019-03-27 2019-03-27 马达驱动阀 Active CN1120050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3195 WO2020194578A1 (ja) 2019-03-27 2019-03-27 モータ駆動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5032A true CN112005032A (zh) 2020-11-27
CN112005032B CN112005032B (zh) 2022-05-03

Family

ID=7260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6401.7A Active CN112005032B (zh) 2019-03-27 2019-03-27 马达驱动阀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25563B2 (zh)
CN (1) CN112005032B (zh)
WO (1) WO20201945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17192B1 (en) 2023-06-16 2024-06-2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arbonation mixing nozzl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1667A (ja) * 1998-02-25 1999-09-07 Keihin Corp エンジン用吸気量制御装置
JP2012026270A (ja) * 2008-11-25 2012-0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grバルブ装置および弁軸組み付け方法
CN107076329A (zh) * 2016-06-23 2017-08-18 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阀
CN107949758A (zh) * 2015-08-03 2018-04-20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循环装置
JP2018096460A (ja) * 2016-12-13 2018-06-21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バルブ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1667A (ja) * 1998-02-25 1999-09-07 Keihin Corp エンジン用吸気量制御装置
JP2012026270A (ja) * 2008-11-25 2012-0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grバルブ装置および弁軸組み付け方法
CN107949758A (zh) * 2015-08-03 2018-04-20 株式会社电装 制冷循环装置
US20180222289A1 (en) * 2015-08-03 2018-08-09 Denso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107076329A (zh) * 2016-06-23 2017-08-18 太平洋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阀
JP2018096460A (ja) * 2016-12-13 2018-06-21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バル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17192B1 (en) 2023-06-16 2024-06-2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arbonation mixing nozz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5032B (zh) 2022-05-03
WO2020194578A1 (ja) 2020-10-01
JP7025563B2 (ja) 2022-02-24
JPWO2020194578A1 (ja) 2021-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91477B2 (ja) 電動弁
CN108953620B (zh) 电动阀
JP7113505B2 (ja) 電動弁
JP2016166670A (ja) ステッパモータ動作バランス流量制御弁
US20190250645A1 (en) Motor-operated valve
CN112005032B (zh) 马达驱动阀
CN104160191A (zh) 用于致动阀的本体、对应的致动阀及其制造方法
JP6910683B2 (ja) 流量制御弁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CN110220008B (zh) 电动阀
CN114072604A (zh) 同轴阀
JP7160369B2 (ja) 電動弁
JP7034522B2 (ja) 流量制御弁
CN110094519B (zh) 电动阀
JP7113537B2 (ja) 電動弁
KR102569601B1 (ko) 유로 전환밸브
CN111608742B (zh) 阀装置及蒸汽轮机
US5901945A (en) Two-way valve for pipelines
CN113757432A (zh) 阀线性驱动装置和阀
CA2922868C (en) Solenoid actuated butterfly valve
JP2017180638A (ja) 電動弁
JP6684836B2 (ja) 電動弁
JP6955952B2 (ja) ボールバルブ
CN113446414A (zh) 流路切换阀
JP2000266194A (ja) 二段式電動膨張弁
JP2024030893A (ja) 弁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