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9863B -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9863B
CN111999863B CN201910444869.8A CN201910444869A CN111999863B CN 111999863 B CN111999863 B CN 111999863B CN 201910444869 A CN201910444869 A CN 201910444869A CN 111999863 B CN111999863 B CN 111999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optical lens
satisfy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48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99863A (zh
Inventor
赵哲
王东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Automotive O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448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9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9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9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99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9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和包括该光学镜头的成像设备。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以及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该光学镜头可实现高解像、CRA小、小型化、敏感度低、低成本、后焦长等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镜头和包括该光学镜头的成像设备,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六片透镜的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2013年12月31日全球知名经济咨询机构IHS环球透视汽车部门预测,截至2035年全球将拥有近54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预计至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全球总销量将由2025年的23万辆上升至1180万辆,而无人驾驶的全自动化汽车将于2030年左右面世。
光学镜头是自动驾驶汽车中不可缺少的眼睛窗口,并且由于无人驾驶的要求,对其性能要求极其严格。
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对光学镜头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光学镜头的像素要求非常高,芯片的尺寸也随之增大,导致整个镜头的尺寸也随之增加,成本升高。同时部分特殊应用情况下,比如车载类镜头夜间使用效果的要求,需要通过增加镜头的通光口径来提升夜间效果,这样也会导致镜头的口径增加。
因此,市场中需要能够兼顾高解像兼顾小型化、小口径、低成本等特点的光学镜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车载安装的、可至少克服或部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陷的光学镜头。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以及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
其中,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凸面或凹面。
其中,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或凹面。
其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或凹面。
其中,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凸面或凹面。
其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可互相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
其中,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可互相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
其中,第一透镜和第四透镜均可为非球面镜片。
其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TTL/F≤4。
其中,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TL/F≤2.5。
其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D/H/FOV≤0.025。
其中,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可满足:BFL/TL≥0.2。
其中,第二透镜的焦距值F2与第三透镜的焦距值F3之间可满足:|F2/F3|≤1.5。
其中,第五透镜的焦距值F5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5/F≤2.5。
其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值F23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23/F|≥3。
其中,第四透镜的焦距值F4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4/F|≤1.7。
其中,第六透镜的焦距值F6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6/F|≥1.0。
其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32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1之间可满足:|(|R32|-|R41|)/(|R32|+|R41|)|≤0.6。
其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12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可满足:d12/TTL≥0.05。
其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34与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T4之间可满足:d34/T4≤0.3。
其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45与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T4之间可满足:d45/T4≤0.2。
其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2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可满足:|R42/TL|≥0.2。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可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六透镜均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均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以及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TTL/F≤4。
其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可互相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
其中,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可互相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
其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凹面。可替代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
其中,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可替代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
其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可替代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
其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可替代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凹面。
其中,第一透镜和第四透镜均可为非球面镜片。
其中,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TL/F≤2.5。
其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D/H/FOV≤0.025。
其中,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可满足:BFL/TL≥0.2。
其中,第二透镜的焦距值F2与第三透镜的焦距值F3之间可满足:|F2/F3|≤1.5。
其中,第五透镜的焦距值F5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5/F≤2.5。
其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值F23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23/F|≥3。
其中,第四透镜的焦距值F4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4/F|≤1.7。
其中,第六透镜的焦距值F6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6/F|≥1.0。
其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32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1之间可满足:|(|R32|-|R41|)/(|R32|+|R41|)|≤0.6。
其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12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可满足:d12/TTL≥0.05。
其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34与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T4之间可满足:d34/T4≤0.3。
其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45与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T4之间可满足:d45/T4≤0.2。
其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2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可满足:|R42/TL|≥0.2。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可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及用于将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成像元件。
本申请采用了例如六片透镜,通过优化设置镜片的形状,合理分配各镜片的光焦度以及形成胶合透镜等,实现光学镜头的高解像、主光线角CRA小、小型化、敏感度低、低成本、后焦长等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第一胶合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胶合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物体的表面称为物侧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像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包括例如六个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这六个透镜沿着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还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成像面的感光元件。可选地,设置于成像面的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
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第一透镜设置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形状,能够尽可能的收集大视场光线进入后方光学***,增加通光量,提升照度。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车载应用类镜头室外安装使用环境,镜头会处于雨雪等恶劣天气中,将第一透镜布置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形状可有利于水滴等的滑落,减小对镜头成像质量的影响,增长镜头使用寿命。
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选的可为凸面或凹面。
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选的可为凸面或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
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四透镜设置为凸面朝向物侧,可聚焦更多光线进入像面,获得强的像面照度,像侧面具有大曲率,可有利于减小总长,能够进一步矫正光学***的像差,促使结构紧凑的前提下,可提供高分辨率。
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选的可为凸面或凹面,像侧面可为凸面。
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像侧面可选的可为凸面或凹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在例如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设置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以进一步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当将光阑设置于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时,贴近第四透镜,可有利于有效收束进入光学***的光线,减小第四透镜口径,降低成本。然而,应注意,此处公开的光阑的位置仅是示例而非限制;在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光阑设置在其他位置。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还可包括设置在第六透镜与成像面之间的滤光片,以对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线进行过滤;以及还可包括设置在滤光片与成像面之间的保护玻璃,以防止光学镜头的内部元件(例如,芯片)被损坏。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胶合透镜可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色差或消除色差。在光学镜头中使用胶合透镜能够改善像质、减少光能量的反射损失,从而提升镜头成像的清晰度。另外,胶合透镜的使用还可简化镜头制造过程中的装配程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将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胶合,而将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组合成第一胶合透镜。在该第一胶合透镜中,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负正组合,且负透镜折射率较低,正透镜折射率较高,这种搭配有助于光线的快速过渡,能够增大光阑口径,提高通光量;在该第一胶合透镜中,负透镜排布在前,正透镜排布在后,可将前方光线发散后快速汇聚后再过渡到后方,更有利于后方光线光程的减小,以实现短TTL。当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互相胶合时,可使得结构紧凑,有助于***小型化,降低了单镜片在组立中产生倾斜/偏芯等公差敏感度的风险。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可通过将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胶合,而将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组合成第二胶合透镜。该第二胶合透镜由一枚正透镜(即,第五透镜)和一枚负透镜(即,第六透镜)组成,第五透镜采用低折射率高阿贝数材料,第六透镜采用高折射率低阿贝数材料,可有助于光线的快速过渡,有效降低***色差,使得结构紧凑。该双胶合透镜可具有以下优点中的至少一个:减小空气间隔,减小***总长;减少工序,降低成本;降低镜片单元因在组立过程中产生的倾斜/偏芯等公差敏感度问题;减少镜片间反射引起光量损失,提升照度;自身可以消色差,进一步可减小场曲,可矫正***的轴外点像差。
第一胶合透镜和第二胶合透镜的使用,分担了***的整体色差矫正、可改善***色差,有效矫正像差,有利于提高解像,减小空气间隔,有利于***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TTL/F≤4,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TTL/F≤3.7。满足条件式TTL/F≤3.5,可保证***的小型化特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TL/F≤2.5,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TL/F≤2。满足条件式TL/F≤2.5,透镜组长度较小,可有利于实现***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可满足:D/H/FOV≤0.025,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D/H/FOV≤0.02。满足条件式D/H/FOV≤0.025,可保证前端小口径,实现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可满足:BFL/TL≥0.2,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BFL/TL≥0.4。通过满足条件式BFL/TL≥0.2,可在实现小型化的基础上,具有后焦长的特性,有利于光学镜头的组装;另外,透镜组长度TL短,结构紧凑,可降低镜片对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敏感度,提高生产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焦距值F2与第三透镜的焦距值F3之间可满足:|F2/F3|≤1.5,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F2/F3|≤1.2。通过设置使得相邻的两镜片焦距相近,可有助于光线的平缓过渡。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焦距值F5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5/F≤2.5,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F5/F≤2.2。满足条件式F5/F≤2.5,可有利于更多光线进入到第六透镜中,保证通光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值F23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23/F|≥3,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F23/F|≥5。满足条件式|F23/F|≥3,可控制光线走势,减小由于进入的大角度光线引起的像差,同时使镜片结构紧凑,有利于实现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焦距值F4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4/F|≤1.7,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F4/F|≤1.5。第四透镜具有短焦距,可有助于收光,保证通光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的焦距值F6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可满足:|F6/F|≥1.0,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F6/F|≥1.2。满足条件式F6/F|≥1.0,有助于实现长焦距。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32与第四透镜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1之间可满足:|(|R32|-|R41|)/(|R32|+|R41|)|≤0.6,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R32|-|R41|)/(|R32|+|R41|)|≤0.4。满足条件式|(|R32|-|R41|)/(|R32|+|R41|)|≤0.6,可校正该光学***的像差,并且保证从第三透镜出射的光线入射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时,入射角不会太大,从而降低该光学***的公差敏感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12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可满足:d12/TTL≥0.05,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d12/TTL≥0.08。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较大,可有利于光线平缓过渡。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34与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T4之间可满足:d34/T4≤0.3,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d34/T4≤0.2。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间距较小,可保证更多光线进入第四透镜,保证***通光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45与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T4之间可满足:d45/T4≤0.2,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d45/T4≤0.1。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的间距较小,可有利于结构紧凑,实现***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2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可满足:|R42/TL|≥0.2,更理想地,可进一步满足|R42/TL|≥0.4。第四透镜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较大,可有利于减小***总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四透镜均可采用非球面镜片。非球面镜片的特点是:从镜片中心到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镜片中心到周边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镜片不同,非球面镜片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镜片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例如,第一透镜采用非球面镜片,既可校正光学***的像差,提高光学***的解像能力,又能使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应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成像质量,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增加非球面镜片的数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采用塑料镜片或玻璃镜片。通常塑料材质的镜片热膨胀系数较大,当镜头所使用的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塑料材质的透镜会引起镜头的光学后焦变化量较大。采用玻璃材质的镜片,可减小温度对镜头光学后焦的影响,但是成本较高。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通过优化设置镜片形状,合理分配光焦度,合理选取镜片材料,在实现高解像的同时,能够兼具敏感度低、体积小等优点。该光学镜头仅有6片镜片,结构紧凑,后焦长,易于组装,可实现低成本。因此,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能够更好地符合例如车载应用的要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文中使用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是指从第一透镜物侧面的中心至成像面中心的轴上距离;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是指从最后一个透镜第六透镜像侧面的中心至成像面中心的轴上距离;以及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是指从第一透镜物侧面的中心至最后一个透镜第六透镜像侧面中心的轴上距离。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镜头不限于包括六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4和像侧面S5均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互相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凸面。
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0为凹面,像侧面S11为凸面。其中,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互相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
其中,第一透镜L1和第四透镜L4均为非球面镜片,其各自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2和像侧面S13的滤光片L7和/或保护透镜L7’。滤光片L7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7’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3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IMA上。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可在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提高成像质量。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T(应理解,T1为第一透镜L1的中心厚度,T2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空气间隔,以此类推)、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其中,曲率半径R和厚度T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Figure BDA0002073290680000121
Figure BDA0002073290680000131
本实施例采用了六片透镜作为示例,通过合理分配各个透镜的光焦度与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间的空气间隔,可使镜头具有高解像、CRA小、小型化、敏感度低、低成本、后焦长等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个。各非球面面型Z由以下公式限定:
Figure BDA0002073290680000132
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conic;A、B、C、D、E均为高次项系数。下表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的非球面透镜表面S1-S2、S7-S8的圆锥系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
表2
面号 K A B C D E
1 -0.8742 -1.0497E-03 -1.2754E-04 -1.7671E-06 2.8442E-07 -5.4971E-09
2 -1.0367 1.3732E-03 -2.8398E-04 -5.4210E-06 1.6467E-06 -5.2301E-08
7 7.1870 2.4017E-04 1.5173E-05 5.4996E-07 3.0272E-08 1.0419E-09
8 -2.2174 9.3274E-05 1.6003E-05 1.2575E-06 -3.6944E-08 5.3708E-09
下表3给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IMA的轴上距离)、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即,最后一个透镜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1的中心至成像面IMA的轴上距离)、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即,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中心至最后一个透镜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1中心的轴上距离)、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中心距离d12、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与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之间的中心距离d34、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与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之间的中心距离d45、第二透镜L2至第六透镜L6的焦距值F2-F6、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值F23、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的中心曲率半径R32、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的中心曲率半径R41-R42。
表3
TTL(mm) 27.8500 F2(mm) -8.1498
F(mm) 9.6760 F3(mm) 8.7702
D(mm) 8.4720 F4(mm) 12.5320
H(mm) 8.5200 F5(mm) 12.3751
FOV(°) 54.2000 F6(mm) -17.0367
BFL(mm) 11.2334 F23(mm) 108.1795
TL(mm) 16.6166 R32(mm) -14.0002
T4(mm) 2.3234 R41(mm) 20.0850
d12(mm) 3.2214 R42(mm) -11.1460
d34(mm) 0.3367
d45(mm) 0.1170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TL/F=2.8783;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L/F=1.7173;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183;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BFL/TL=0.6760;第二透镜L2的焦距值F2与第三透镜L3的焦距值F3之间满足|F2/F3|=0.9293;第五透镜L5的焦距值F5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5/F=1.2789;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值F23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23/F|=11.1802;第四透镜L4的焦距值F4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4/F|=1.2952;第六透镜L6的焦距值F6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6/F|=1.7607;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和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中心距离d12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满足d12/TTL=0.1157;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之间的中心距离d34与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34/T4=0.1449;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和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之间的中心距离d45与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12/T4=0.0504;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的中心曲率半径R42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R42/TL|=0.6708;以及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的中心曲率半径R32与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中心曲率半径R41之间满足|(|R32|-|R41|)/(|R32|+|R41|)|=0.2526。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2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4和像侧面S5均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互相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凸面。
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0为凹面,像侧面S11为凸面。其中,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互相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
其中,第一透镜L1和第四透镜L4均为非球面镜片,其各自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2和像侧面S13的滤光片L7和/或保护透镜L7’。滤光片L7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7’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3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IMA上。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可在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提高成像质量。
下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T、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其中,曲率半径R和厚度T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下表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非球面透镜表面S1-S2、S7-S8的圆锥系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下表6给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中心距离d12、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与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之间的中心距离d34、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与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之间的中心距离d45、第二透镜L2至第六透镜L6的焦距值F2-F6、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值F23、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的中心曲率半径R32、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的中心曲率半径R41-R42。
表4
面号 曲率半径R 厚度T 折射率Nd 阿贝数Vd
1 3.6623 1.3550 1.59 61.10
2 2.3384 3.2173
3 -9.5199 1.6476 1.52 64.20
4 7.7612 2.9783 1.62 63.40
5 -13.4132 0.3909
STO 无穷 -0.1955
7 21.3016 2.3151 1.59 61.10
8 -10.6567 0.1170
9 31.6069 3.1676 1.50 81.60
10 -7.4590 0.7052 1.85 23.80
11 -15.9209 0.3117
12 无穷 0.9500 1.52 64.20
13 无穷 11.4095
IMA 无穷
表5
面号 K A B C D E
1 -0.8721 -1.0431E-03 -1.3339E-04 -2.2846E-06 2.8172E-07 -4.6482E-09
2 -1.0278 1.4348E-03 -2.9211E-04 -6.6149E-06 1.5682E-06 -4.1777E-08
7 8.1119 2.6176E-04 1.4658E-05 5.4773E-07 3.3223E-08 1.4347E-09
8 -2.0471 8.1338E-05 1.4823E-05 3.0269E-06 -4.5574E-08 6.7440E-09
表6
TTL(mm) 28.3697 F2(mm) -7.9826
F(mm) 9.6783 F3(mm) 8.3767
D(mm) 8.2780 F4(mm) 12.4092
H(mm) 9.3720 F5(mm) 12.4427
FOV(°) 54.2000 F6(mm) -17.0686
BFL(mm) 12.6712 F23(mm) 84.6614
TL(mm) 15.6985 R32(mm) -13.4132
T4(mm) 2.3151 R41(mm) 21.3016
d12(mm) 3.2173 R42(mm) -10.6567
d34(mm) 0.1954
d45(mm) 0.1170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TL/F=2.9313;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L/F=1.6220;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163;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BFL/TL=0.8072;第二透镜L2的焦距值F2与第三透镜L3的焦距值F3之间满足|F2/F3|=0.9530;第五透镜L5的焦距值F5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5/F=1.2856;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值F23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23/F|=8.7476;第四透镜L4的焦距值F4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4/F|=1.2822;第六透镜L6的焦距值F6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6/F|=1.7636;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和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中心距离d12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满足d12/TTL=0.1134;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之间的中心距离d34与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34/T4=0.0844;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和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之间的中心距离d45与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12/T4=0.0506;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的中心曲率半径R42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R42/TL|=0.6788;以及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的中心曲率半径R32与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中心曲率半径R41之间满足|(|R32|-|R41|)/(|R32|+|R41|)|=0.2277。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3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凹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4和像侧面S5均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互相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凸面。
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0为凹面,像侧面S11为凸面。其中,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互相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
其中,第一透镜L1和第四透镜L4均为非球面镜片,其各自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2和像侧面S13的滤光片L7和/或保护透镜L7’。滤光片L7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7’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3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IMA上。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可在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提高成像质量。
下表7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T、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其中,曲率半径R和厚度T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下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非球面透镜表面S1-S2、S7-S8的圆锥系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下表9给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中心距离d12、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与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之间的中心距离d34、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与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之间的中心距离d45、第二透镜L2至第六透镜L6的焦距值F2-F6、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值F23、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的中心曲率半径R32、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的中心曲率半径R41-R42。
表7
面号 曲率半径R 厚度T 折射率Nd 阿贝数Vd
1 3.6637 1.3345 1.59 61.10
2 2.3559 3.3198
3 -9.4504 1.7133 1.52 64.20
4 7.9348 3.1439 1.62 63.40
5 -13.4959 0.4793
STO 无穷 -0.1955
7 21.0831 2.3014 1.59 61.10
8 -11.3327 0.1170
9 29.5179 3.3610 1.50 81.60
10 -7.4137 0.7728 1.85 23.80
11 -15.8099 0.3117
12 无穷 0.9500 1.52 64.20
13 无穷 10.8183
IMA 无穷
表8
面号 K A B C D E
1 -0.8624 -1.0647E-03 -1.2954E-04 -2.0759E-06 2.8554E-07 -5.2428E-09
2 -1.0327 1.3620E-03 -2.8315E-04 -5.9514E-06 2.0564E-06 -4.7765E-08
7 6.9331 2.3501E-04 1.3875E-05 4.3312E-07 2.3239E-08 1.2413E-09
8 -2.0630 8.3105E-05 1.3306E-05 9.9728E-07 1.1844E-10 5.4130E-09
表9
Figure BDA0002073290680000201
Figure BDA0002073290680000211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TL/F=2.9391;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L/F=1.6902;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168;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BFL/TL=0.7389;第二透镜L2的焦距值F2与第三透镜L3的焦距值F3之间满足|F2/F3|=0.9426;第五透镜L5的焦距值F5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5/F=1.2674;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值F23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23/F|=9.2295;第四透镜L4的焦距值F4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4/F|=1.3306;第六透镜L6的焦距值F6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6/F|=1.7628;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和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中心距离d12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满足d12/TTL=0.1168;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之间的中心距离d34与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34/T4=0.1233;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和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之间的中心距离d45与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12/T4=0.0509;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的中心曲率半径R42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R42/TL|=0.6932;以及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的中心曲率半径R32与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中心曲率半径R41之间满足|(|R32|-|R41|)/(|R32|+|R41|)|=0.2192。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4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4为凹面,像侧面S5为凸面。其中,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互相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
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为凸面。
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均为凸面。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10和像侧面S11均为凹面。其中,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互相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
其中,第一透镜L1和第四透镜L4均为非球面镜片,其各自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2和像侧面S13的滤光片L7和/或保护透镜L7’。滤光片L7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7’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3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IMA上。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可在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提高成像质量。
下表10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T、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其中,曲率半径R和厚度T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下表11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非球面透镜表面S1-S2、S7-S8的圆锥系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下表12给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中心距离d12、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与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之间的中心距离d34、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与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之间的中心距离d45、第二透镜L2至第六透镜L6的焦距值F2-F6、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值F23、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的中心曲率半径R32、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的中心曲率半径R41-R42。
表10
面号 曲率半径R 厚度T 折射率Nd 阿贝数Vd
1 4.1570 1.0563 1.59 61.12
2 2.7243 2.5866
3 -7.4834 1.4872 1.52 64.21
4 -17.6495 2.0687 1.62 63.41
5 -9.3647 0.4679
STO 无穷 0.1063
7 41.3828 4.9861 1.59 61.12
8 -8.6170 0.1167
9 9.8631 2.9246 1.50 81.59
10 -16.4253 2.0069 1.85 23.79
11 49.8612 0.3109
12 无穷 0.9539 1.52 64.21
13 无穷 8.9311
IMA 无穷 -
表11
面号 K A B C D E
1 -0.9002 -1.7537E-03 -1.1604E-04 -2.3233E-07 2.6083E-07 -7.6044E-09
2 -1.1410 7.6326E-04 -1.4003E-04 -3.4479E-06 7.1643E-06 -5.4929E-08
7 2.9545 2.6259E-04 3.9089E-06 7.0093E-08 7.0490E-09 -7.9950E-11
8 -1.0179 -1.9934E-05 -1.5760E-06 5.8697E-07 -1.4809E-08 1.6002E-09
表12
Figure BDA0002073290680000231
Figure BDA0002073290680000241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TL/F=2.8995;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L/F=1.8438;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142;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BFL/TL=0.5726;第二透镜L2的焦距值F2与第三透镜L3的焦距值F3之间满足|F2/F3|=0.8985;第五透镜L5的焦距值F5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5/F=1.3293;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值F23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23/F|=62.5311;第四透镜L4的焦距值F4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4/F|=1.3036;第六透镜L6的焦距值F6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6/F|=1.4755;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和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中心距离d12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满足d12/TTL=0.0924;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之间的中心距离d34与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34/T4=0.1151;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和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之间的中心距离d45与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12/T4=0.0234;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的中心曲率半径R42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R42/TL|=0.4839;以及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的中心曲率半径R32与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中心曲率半径R41之间满足|(|R32|-|R41|)/(|R32|+|R41|)|=0.1997。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5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物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
第二透镜L2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均为凹面。
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凸面。
第四透镜L4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物侧面S8和像侧面S9均为凸面。
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0为凹面,像侧面S11为凸面。
第六透镜L6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弯月透镜,其物侧面S12为凹面,像侧面S13为凸面。
其中,第一透镜L1和第四透镜L4均为非球面镜片,其各自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
可选地,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具有物侧面S14和像侧面S15的滤光片L7和/或保护透镜L7’。滤光片L7可用于校正色彩偏差。保护透镜L7’可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IMA的图像传感芯片。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5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IMA上。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镜头中,可在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设置光阑STO以提高成像质量。
下表13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T、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其中,曲率半径R和厚度T的单位均为毫米(mm)。下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非球面透镜表面S1-S2、S8-S9的圆锥系数k以及高次项系数A、B、C、D和E。下表15给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与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中心距离d12、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与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8之间的中心距离d34、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9与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10之间的中心距离d45、第二透镜L2至第六透镜L6的焦距值F2-F6、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值F23、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的中心曲率半径R32、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8和像侧面S9的中心曲率半径R41-R42。
表13
面号 曲率半径R 厚度T 折射率Nd 阿贝数Vd
1 3.7869 0.9833 1.59 61.12
2 2.6400 2.5974
3 -8.7250 0.6343 1.52 64.21
4 18.4362 0.3984
5 -116.4196 3.1285 1.62 63.41
6 -6.7598 0.4409
STO 无穷 -0.1948
8 15.3219 5.4928 1.59 61.12
9 -8.0507 0.1166
10 -22.9223 1.9032 1.50 81.59
11 -6.7636 0.4981
12 -8.5160 3.1701 1.85 23.79
13 -38.0927 0.3106
14 无穷 0.9540 1.52 64.21
15 无穷 7.5554
IMA 无穷 -
表14
Figure BDA0002073290680000261
Figure BDA0002073290680000271
表15
TTL(mm) 27.9888 F2(mm) -11.3268
F(mm) 9.6300 F3(mm) 11.4439
D(mm) 6.9684 F4(mm) 9.8280
H(mm) 8.7280 F5(mm) 18.5231
FOV(°) 56.0000 F6(mm) -13.4939
BFL(mm) 8.8199 F23(mm) 50.0426
TL(mm) 19.1689 R32(mm) -6.7598
T4(mm) 5.4928 R41(mm) 15.3219
d12(mm) 2.5974 R42(mm) -8.0507
d34(mm) 0.4409
d45(mm) 0.1166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TL/F=2.9064;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L/F=1.9905;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H/FOV=0.0143;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BFL/TL=0.4601;第二透镜L2的焦距值F2与第三透镜L3的焦距值F3之间满足|F2/F3|=0.9898;第五透镜L5的焦距值F5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5/F=1.9235;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的组合焦距值F23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23/F|=5.1965;第四透镜L4的焦距值F4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4/F|=1.0206;第六透镜L6的焦距值F6与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6/F|=1.401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和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之间的中心距离d12与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满足d12/TTL=0.0928;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8之间的中心距离d34与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34/T4=0.0803;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9和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10之间的中心距离d45与第四透镜L4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12/T4=0.0212;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9的中心曲率半径R42与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R42/TL|=0.4200;以及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5的中心曲率半径R32与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8的中心曲率半径R41之间满足|(|R32|-|R41|)/(|R32|+|R41|)|=0.1830。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5分别满足以下表16所示的关系。
表16
条件式/实施例 1 2 3 4 5
TTL/F 2.8783 2.9313 2.9391 2.8995 2.9064
TL/F 1.7173 1.6220 1.6902 1.8438 1.9905
D/H/FOV 0.0183 0.0163 0.0168 0.0142 0.0143
BFL/TL 0.6760 0.8072 0.7389 0.5726 0.4601
|F2/F3| 0.9293 0.9530 0.9426 0.8985 0.9898
F5/F 1.2789 1.2856 1.2674 1.3293 1.9235
|F23/F| 11.1802 8.7476 9.2295 62.5311 5.1965
|F4/F| 1.2952 1.2822 1.3306 1.3036 1.0206
|F6/F| 1.7607 1.7636 1.7628 1.4755 1.4012
d12/TTL 0.1157 0.1134 0.1168 0.0924 0.0928
d34/T4 0.1449 0.0844 0.1233 0.1151 0.0803
d45/T4 0.0504 0.0506 0.0509 0.0234 0.0212
|R42/TL| 0.6708 0.6788 0.6932 0.4839 0.4200
|(|R32|-|R41|)/(|R32|+|R41|)| 0.2526 0.2277 0.2192 0.1997 0.1830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可包括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和用于将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成像元件。该成像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该成像设备可以是诸如探测距离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探测距离设备上的成像模块。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47)

1.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以及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
其中,所述光学镜头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有六片,
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TL/F≤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或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或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或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或凹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互相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互相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均为非球面镜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L/F≤2.5。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180°)/(h×FOV)≤4.5。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BFL/TL≥0.2。
12.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值F2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值F3之间满足:|F2/F3|≤1.5。
13.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值F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5/F≤2.5。
14.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值F23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23/F|≥3。
15.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值F4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4/F|≤1.7。
16.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值F6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6/F|≥1.0。
17.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32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1之间满足:|(|R32|-|R41|)/(|R32|+|R41|)|≤0.6。
18.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1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满足:d12/TTL≥0.05。
1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34与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34/T4≤0.3。
2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45与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45/T4≤0.2。
2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R42/TL|≥0.2。
22.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均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其中,所述光学镜头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有六片,以及
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TL/F≤3.5。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互相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互相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30.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3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32.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凹面。
33.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均为非球面镜片。
34.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TL/F≤2.5。
35.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H之间满足:(D×180°)/(h×FOV)≤4.5。
36.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后焦BF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BFL/TL≥0.2。
37.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值F2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值F3之间满足:|F2/F3|≤1.5。
38.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值F5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5/F≤2.5。
39.根据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值F23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23/F|≥3。
40.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值F4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4/F|≤1.7。
41.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值F6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整组焦距值F之间满足:|F6/F|≥1.0。
42.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32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1之间满足:|(|R32|-|R41|)/(|R32|+|R41|)|≤0.6。
43.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1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之间满足:d12/TTL≥0.05。
44.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34与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34/T4≤0.3。
45.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之间的中心距离d45与所述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T4之间满足:d45/T4≤0.2。
46.根据权利要求22-3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R42与所述光学镜头的透镜组长度TL之间满足:|R42/TL|≥0.2。
47.一种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2所述的光学镜头及用于将所述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成像元件。
CN201910444869.8A 2019-05-27 2019-05-27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Active CN111999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4869.8A CN111999863B (zh) 2019-05-27 2019-05-27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4869.8A CN111999863B (zh) 2019-05-27 2019-05-27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9863A CN111999863A (zh) 2020-11-27
CN111999863B true CN111999863B (zh) 2022-01-14

Family

ID=73461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4869.8A Active CN111999863B (zh) 2019-05-27 2019-05-27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98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6801B (zh) * 2021-06-04 2022-11-29 江西凤凰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视场大景深低畸变扫描镜头
CN113985587B (zh) * 2021-12-28 2022-06-14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6299999B (zh) * 2023-01-28 2024-05-07 湖北华鑫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2g4p超广角高清车载光学镜头及成像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0048B1 (en) * 2008-12-18 2010-02-09 ZAO “Impulse” Wide angle lens with large aperture
JP2011064933A (ja) * 2009-09-17 2011-03-31 Panasonic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06997086A (zh) * 2016-01-26 2017-08-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
CN109765681A (zh) * 2018-06-06 2019-05-1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片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0048B1 (en) * 2008-12-18 2010-02-09 ZAO “Impulse” Wide angle lens with large aperture
JP2011064933A (ja) * 2009-09-17 2011-03-31 Panasonic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06997086A (zh) * 2016-01-26 2017-08-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
CN109765681A (zh) * 2018-06-06 2019-05-1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片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9863A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4552B (zh) 光学镜头
CN112180538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09445077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0632736B (zh) 光学镜头
CN109581620B (zh) 光学镜头
CN110412721B (zh) 光学镜头
CN110542978B (zh) 光学镜头
CN111474673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830672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781701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09557644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999863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068291A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014946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983779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352214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2444938A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1103672A (zh) 光学镜头
CN112014945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0967806B (zh) 光学镜头
CN111983778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123471B (zh) 光学镜头
CN110794551B (zh) 光学镜头
CN111239964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CN111221099B (zh)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