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5240A - 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5240A
CN111905240A CN201910381200.9A CN201910381200A CN111905240A CN 111905240 A CN111905240 A CN 111905240A CN 201910381200 A CN201910381200 A CN 201910381200A CN 111905240 A CN111905240 A CN 111905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drug
protrusion
protrusions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12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钰富
李俊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imally invasive Investment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12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52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5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52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 A61M31/002Devices for releasing a drug at a continuous and controlled rate for a prolonged period of tim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药物球囊包括球囊本体以及形成于球囊本体之外表面上的突起,所述突起设置有药物,且所述突起自球囊本体向外延伸,而所述突起的延伸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与球囊本体连接的连接端的横截面积,使得突起能够***血管壁或组织,从而将突起上的药物转移至血管壁或组织,这样增大了药物与血管壁或组织接触的面积和深度,从而提升了药物的转移率,改善了药物球囊的疗效。在一些实施例中,药物填充在突起之中,可以减少输送过程中药物的损失;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药物通过双层球囊的夹层持续不断地灌注进入突起,这样更多的药物能够被转移到血管壁或组织,从而有效增加药物转移率。

Description

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心脏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2017年6月,《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冠心病超过1100万。而药物洗脱支架正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优选方式,被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药物球囊相比于药物洗脱支架更具有优势。随着未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适应症的扩大,药物球囊有可能成为可行的替代方案,从而翻开介入无植入物篇章。
药物球囊是一种心脏介入创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体将球囊在狭窄部位膨胀保持一定时间,涂敷在球囊表面上的药物与血管壁接触从而将药物转移到血管壁上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目前药物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ISR)、分叉病变侧枝、小血管病变等安全性和有效性逐步得到认可,最新的ESC指南将药物洗脱球囊推荐用于治疗ISR(Ⅰ,A)。但总体来讲,目前药物球囊适应症太窄,药物球囊用于狭窄病变主流市场因药物在病变处利用率低导致疗效不佳,这是因为球囊表面药物和血管壁之间接触时间非常短,导致药物的转移与利用有限,所以,药物球囊在疗效上存在挑战。
对冠状动脉来说,球囊膨胀会堵住血管,膨胀的时间不能太长,通常不超过一分钟,甚至膨胀仅三十秒。这么短的膨胀时间也决定了药物或涂层转移的时间较短,所以传统的药物球囊进行的药物递送存在挑战。为此,现有曾尝试提高药物球囊的疗效,包括增加药物涂层的厚度,或者是在输送过程中为了避免药物流失来设置保护鞘等。然而,这些方式均不能较好的解决药物转移率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旨在利用药物球囊上形成的突起来携带药物,并利用突起能够刺入血管壁或组织的特性,将药物快速有效地转移到血管壁或组织,以此提高了药物球囊上药物的转移率,改善了药物球囊的疗效,并还可以改善药物球囊的通过性和柔顺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旨在减少输送过程中药物的流失,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球囊,包括球囊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球囊本体之外表面上的突起,所述突起设置有药物,所述突起自所述球囊本体向外延伸,所述突起的延伸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与所述球囊本体连接的连接端的横截面积。
可选地,所述药物设置在所述突起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药物填充在所述突起的内部。
可选地,所述突起具有不贯通的空腔,所述药物填充于所述空腔之中。
可选地,所述突起具有贯通的空腔,且所述球囊本体包括外层球囊和内层球囊,所述突起形成于所述外层球囊上,而所述内层球囊和所述外层球囊间形成有夹层,所述空腔与所述夹层连通;其中,所述药物经由所述夹层填充于所述空腔。
可选地,所述药物球囊还包括药物输送通道和充盈介质输送通道;所述药物输送通道与所述夹层连通,用于将药物通过所述药物输送通道送入所述夹层;所述充盈介质输送通道与所述内层球囊连通,用于将流体通过所述充盈介质输送通道送入所述内层球囊。
可选地,所述球囊本体包括外层球囊和内层球囊,所述突起形成于所述外层球囊上,且所述外层球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所述内层球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可选地,所述突起的高度为药物球囊扩张后的外径的0.0125%~0.1%
可选地,所述突起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球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使药物球囊的一初始结构在预处理模具的成型腔中受热并接收流体的灌注,使所述初始结构在所述成型腔中形成突起并定型,以取得药物球囊的一成型结构,所述成型结构包括球囊本体和形成于所述球囊本体之外表面上的所述突起,所述突起自所述球囊本体向外延伸,所述突起的延伸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与所述球囊本体连接的连接端的横截面积;以及
在所述成型结构上设置药物,该药物至少设置于突起区域。
可选地,将药物设置于突起区域的步骤包括:
制备药物溶液,并在所述成型结构扩张之前,将药物溶液涂覆于所述突起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或将药物溶液注入所述突起之中;
或者,制备药物溶液,并在所述成型结构扩张之后,将药物溶液注入所述成型结构的一夹层中,使所述夹层中的药物溶液进一步流入所述突起。
可选地,所述药物溶液包括药物和造影剂。
可选地,所述初始结构为多层球囊,且使所述初始结构在预处理模具的成型腔中受热并接收流体的灌注,使所述初始结构在所述成型腔中形成突起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多层球囊的一内层球囊灌注流体,使所述多层球囊在成型腔中充盈扩张;
对所述多层球囊执行升温或降温处理,使所述多层球囊的一外层球囊发生玻璃化转变而于成型腔中吹塑形成所述突起。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药物球囊表面上成型能够刺入血管壁或组织的突起,并通过突起来携带药物,可以增加药物与血管壁或组织接触的面积和深度,从而提升药物的转移率,有利于提升药物球囊的治疗效果。而且,由于突起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升药物的转移效率,而避免在药物球囊的表面上涂覆较厚的药物涂层,因此在能够确保药物球囊的疗效的情况下,可以不增加球囊上药物涂层的厚度,这样可减小药物球囊的外径,从而提升药物球囊的通过性和柔顺性,降低手术难度。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突起的内部填充药物,这样在输送过程中,通过球囊的折叠,可将药物存储在突起内而不会受到快速流动血流的冲刷,使药物不会受到损失,从而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突起与双层球囊的夹层连通,使得药物球囊在体内扩张后,可通过夹层将药物灌注到突起中,这样更多的药物能够被转移到血管壁或组织,从而有效增加药物转移率。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分别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药物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突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突起的外表面上携带有药物;
图2b是本发明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突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突起的内部填充有药物;
图2c是本发明根据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突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突起的内部与双层球囊的夹层连通使药物填充于突起内;
图3a是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预处理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图3a所示的预处理模具成型得到的药物球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突起为圆锥形状;
图3c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双层球囊的夹层灌注药物的示意图。
图中:
10-药物球囊;11-球囊本体;12-突起;13-药物;S-血管壁;
20-预处理模具;21-上模;22-下模;23-凹槽;
30-双层球囊;31-外层球囊;32-内层球囊;33-夹层;
40-进样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术语“多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术语“若干”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术语“向外”是指远离药物球囊的轴线方向。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药物球囊的外表面上成型若干突起,突起呈锥形有利于刺入血管壁,且当突起刺入血管壁或组织时,突起上的药物直接转移到血管壁或组织,这样可增大药物与血管壁或组织接触的面积和深度,从而提升药物的转移率。而且,由于突起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升药物的转移效率,而避免在药物球囊的表面上涂覆较厚的药物涂层,因此在能够确保药物球囊的疗效的情况下,可以不增加球囊上药物涂层的厚度,这样可减小药物球囊的外径,从而提升药物球囊的通过性和柔顺性,降低手术难度。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图1a至图1c分别为本发明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药物球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至图1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物球囊10,其材料主要为医用高分子材料,例如可选自聚醚;聚酰胺的嵌段共聚物PEBAX;聚乙烯;以及聚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药物球囊10具体包括球囊本体11和形成于球囊本体11之外表面上的突起12,突起12自球囊本体11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实际应用时,将药物球囊10植入体内后,通过药物球囊10的扩张,即可推动突起12刺入血管壁或组织,从而将突起12上携带的药物递送至需要发挥药理作用的位置,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药物与血管壁或组织的接触面积,而且也增大了药物与血管壁或组织接触的深度,由此较好的提升了药物的转移与利用率,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药物球囊的疗效,改善了医疗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方面在突起12上设置药物,另一方面还优选在球囊本体11的外表面上设置药物,所以,当球囊本体11的外表面与血管壁或组织接触时,不但球囊本体外表面上的药物转移到血管壁或组织,而且突起12上的药物也转移到血管壁或组织。而且,由于突起12的存在,也使得球囊本体上药物涂层的厚度可以减小或不需要增加药物涂层的厚度,这样可减小药物球囊的外径,从而提升药物球囊的通过性和柔顺性,降低手术难度。
进一步的,根据实际治疗需要,可以在球囊本体11的一部分外表面上设置药物涂层,也可以在球囊本体11的整个外表面上设置药物涂层,对此,本发明不作特别的限定。
进一步的,球囊本体11可以为两层以上结构,更优选为两层球囊或三层球囊。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球囊本体11也可以为单层球囊。
以下描述中以两层球囊为例对药物球囊的结构和制备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修改以下描述,在细节上作适当修改后将所述描述用于不是两层球囊的情况。
具体的,球囊本体11包括外层球囊和内层球囊,所述外层球囊包覆在所述内层球囊外,其中突起12形成于外层球囊上,且优选外层球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内层球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多层球囊可以通过共同挤出来形成管状结构,而后对管状结构进行吹塑即可成型多层球囊,而多层球囊的成型方式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在此不作具体的描述。
在此,由于玻璃化转变是高分子材料固有的性质,因此,本发明利用双层球囊在受热时外层球囊发生玻璃化转变的特性,借助于预处理模具对双层球囊执行吹塑工艺即可成型带有突起12的药物球囊10;这里,双层球囊的受热条件可以是升温,也可以是降温,无论是升温还是降温,只要使外层球囊能够达到玻璃化转变温度而发生玻璃化转变即可。当然,还有其它的能够实现外层球囊在受到热处理后发生体积膨胀,从而在外层球囊上形成突起,本发明在此只是列举了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但是,优选采用高分子材料使球囊本体的外层球囊发生玻璃化转变,从而使其在预处理模具的成型腔中定型得到突起,由此制备过程简单、方便,且成型效果好。而且,内层球囊不会发生玻璃化转变,因此在双层球囊二次吹塑成型的过程中,可确保内层球囊的强度和使用性能不会受到影响,由此保证整个药物球囊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突起12优选为至少两个,而突起12的数量越多,药物转移到血管壁或组织的效率也越高。如图1a所示,位于同一横截面的突起12可以是3个,也可以如图1b所示的6个,还可以是图1c所示的12个,当然还可以是其他数目。另外,本发明对突起12的形状不做限定,只要使突起12从与球囊表面连接的连接端至远端的延伸端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即可,例如突起12可以是三棱锥、四棱锥或其他形状,只要其能够在药物球囊扩张过程中刺入血管壁或组织的结构均可,例如突起12优选为圆锥体,可利用圆锥体的尖端有效地刺入血管壁或组织。
进一步可选的,如图2a所示,突起12可以是实心结构,并且在突起12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涂覆有药物13,当突起12***血管壁S(或组织),药物13即转移到血管壁,这样可以有效增加药物与血管壁或组织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药物转移进入血管壁或组织的深度,转移效率和利用率高。
进一步可选的,如图2b所示,突起12也可以是空心结构,此时,突起12中的空腔为盲孔,即该空腔的一端与外部连通而另一端与双层球囊的内部不贯通,在此情况下,药物13存储在突起12的空腔中。在该方案中,当突起12***血管壁S或组织后,药物13即沿箭头所指方向释放到血管壁或组织,这样可确保药物转移进入血管壁或组织的深度,提高转移效率;而且在输送过程中,药物13不会被快速流动的血流冲刷,可以确保球囊在到达病变部位时,还有足够的药物能够被利用,从而减少药物损失,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再进一步可选的,如图2c所示,突起12还可以是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此时,突起12具有两端贯通的空腔,即该空腔的一端与双层球囊内部贯通,另一端与外部连通,优选的,突起12中的空腔与外层球囊和内层球囊间形成的夹层相贯通,更优选的,所述夹层内存储有药物13,使药物13经由夹层灌注到突起12的空腔中,这样更多的药物能够被转移到血管壁或组织,从而有效增加药物转移率。
此外,突起12的高度为微米级,其实际应用时相对于球囊本体11来说尺寸非常小,优选的,突起12的高度为药物球囊扩张后的外径的0.0125%~0.1%,例如0.025%、0.05%或0.075%,在这些高度范围内的突起12不会在植入过程中刮伤组织,而且还能够刺入血管壁或组织一定的深度,确保药物的转移效率。可选的,突起12的高度为50微米~200微米,更可选为50微米~100微米。
进一步的,药物13可以为无定型的型态(即非结晶形态),也可以为结晶型颗粒的型态,可以均匀分布在突起12和球囊本体11上,也可以非均匀分布在突起12和球囊本体11上。药物13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13例如是mTOR抑制剂、紫杉醇及其衍生物、抗血小板药物、西洛他唑、噻氯匹定、雷公藤内酯、***、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巯嘌呤、羟基脲、阿糖胞苷、卡铂、顺铂、奥沙利铂、双环铂、柔红霉素、多柔比星以及三氧化二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mTOR抑制剂可以是雷帕霉素(西罗莫司)、依维莫司、地磷莫司、替西罗莫司以及佐他莫司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接下去假定突起12为圆锥体对药物球囊10的制备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药物球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首先使药物球囊的初始结构在预处理模具的成型腔中受热并接收流体的灌注,使所述初始结构在所述成型腔中形成突起并定型,以取得药物球囊的成型结构;之后,在所述成型结构上设置药物,且该药物至少设置于突起区域。
具体来说,药物球囊10的制备过程包括:先制备双层球囊(即初始结构);然后使双层球囊在预处理模具的成型腔中升温或降温并接收流体的灌注,使双层球囊充盈扩张,并使外层球囊发生玻璃化转变而在成型腔中膨胀形成突起12并定型,即可取得带有突起12的双层球囊(即成型结构)。
更具体来说,将双层球囊安装于预处理模具之后,可利用外部器械向双层球囊的内层球囊灌注流体,流体可以是生理盐水或者压缩气体,使双层球囊在成型腔中充盈扩张,与此同时亦需要对双层球囊做升温或降温处理,使双层球囊的温度达到外层球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而使双层球囊的外层球囊发生玻璃化转变而吹塑形成突起12。
如图3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处理模具20,其包括上模21和下模22,上模21具有上型腔,下模22具有下型腔,合模后,上下型腔合围形成所述成型腔,且该成型腔的形状设计为与预成型的药物球囊10的形状相同,即成型腔具有若干形状为圆锥体的凹槽23,凹槽23的形状和尺寸与突起12一致,从而在双层球囊充盈过程中,外层球囊于凹槽23的位置形成实心的突起12,如图3b所示。
应知晓的是,对于高分子而言,可通过降温使外层球囊发生玻璃化转变而在预处理模具20中成型突起12,也可通过升温使外层球囊发生玻璃化转变而在预处理模具20中成型突起12,对此,本发明不作限定。例如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执行第一次吹塑工艺成型双层球囊后,可将双层球囊置于预处理模具20中,然后将整个装置进行降温并执行第二次吹塑工艺,此时,因为外层球囊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故可于预处理模具20中形成具有特定高度的圆锥突起12(如图3b所示)。另外,优选整个模具装置冷却之后,才停止向双层球囊输送流体(即充盈介质),且在成型突起12的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受热温度和流体的输送压强,以此确保突起的成型效果。
在取得药物球囊的成型结构后即可执行药物涂覆工艺:将药物设置在成型结构上。执行药物涂覆工艺的步骤具体包括:
首先制备药物溶液:以紫杉醇药物来说,先将紫杉醇与碘普罗胺(造影剂)以重量比1:1的比例溶于丙酮之中,形成药物溶液;这里的药物溶液中造影剂为可选的;然后再涂覆药物溶液。涂覆药物溶液的方式有多种;
第一种是在药物球囊(即成型结构)扩张之前,将药物溶液涂覆在球囊本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并还将药物溶液涂覆在实心突起12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
第二种是在药物球囊(即成型结构)扩张之前,将药物溶液涂覆在球囊本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并可利用器械(如微量进样针)将药物溶液填充在空心突起12的非贯通空腔中;
第三种是在药物球囊(即成型结构)扩张之前,将药物溶液涂覆在球囊本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并当药物球囊(即成型结构)在体内扩张之后,可利用器械将药物溶液注入双层球囊的夹层之中。
其中,涂覆药物溶液的方式不限于超声喷涂。
在第二种药物设置方式中,可利用进样针(优选微量进样针)将药物溶液分一次或多次填充于突起12中,而且可通过进样针在突起12上打洞形成空腔。
此外,在第三种药物设置方式中,具体参见图3c,双层球囊包括外层球囊31和内层球囊32,且内层球囊32和外层球囊31间形成有夹层33,夹层33与外层球囊31上的所有突起12相连通。实际应用时,当药物球囊10植入人体且扩张后,可利用进样针40分次将药物溶液注入内层球囊32和外层球囊31的夹层113中(如图3c中实心箭头所示),由于夹层113与突起12贯通,因此夹层113中的药物13会进一步流入突起12并在体内释放。而且夹层113中的药物溶液可循环流动,使药物溶液不断地通过突起12释放到血管壁或组织内。
为此,药物球囊10包括药物输送通道和充盈介质输送通道,这些通道在图3c所示的结构中进行了省略,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如何设置这些通道而实现药物向夹层33的输送以及充盈流体向内层球囊32的输送。其中,通过药物输送通道可将药物灌注到夹层33中,而通过充盈介质输送通道可将流体灌注到内层球囊32(如图3c中非实心箭头所示)。可选的,可通过一个进样针40将药物注入药物输送通道,并通过另一个进样针40将流体注入充盈介质输送通道。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如上所述,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范围,例如本发明的球囊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两层或两层以上,而且也不限定通过微量进样针灌注药物或输送流体。另外,应知晓的是,药物输送通道和充盈介质输送通道具体形成在球囊导管上,例如带有多腔的球囊导管。此外,本发明对球囊的形状不作限定,可以是椭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药物球囊表面上成型能够刺入血管壁或组织的突起,并通过突起来携带药物,可以增加药物与血管壁或组织接触的面积和深度,从而提升药物的转移率,有利于提升药物球囊的治疗效果。而且,由于突起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升药物的转移效率,而避免在药物球囊的表面上涂覆较厚的药物涂层,因此在能够确保药物球囊的疗效的情况下,可以不增加球囊上药物涂层的厚度,这样可以减小药物球囊的外径,从而提升药物球囊的通过性和柔顺性,降低手术难度。
此外,优选在突起的内部填充药物,这样在输送过程中,通过球囊的折叠,可将药物存储在突起内而不会受到快速流动血流的冲刷,使药物不会受到损失,从而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另外优选突起与双层球囊的夹层连通,使得药物球囊在体内扩张后,可通过夹层将药物灌注到突起中,这样更多的药物能够被转移到血管壁或组织,从而有效增加药物转移率。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球囊本体之外表面上的突起,所述突起设置有药物,所述突起自所述球囊本体向外延伸,所述突起的延伸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与所述球囊本体连接的连接端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设置在所述突起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填充在所述突起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具有不贯通的空腔,所述药物填充于所述空腔之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具有贯通的空腔,且所述球囊本体包括外层球囊和内层球囊,所述突起形成于所述外层球囊上,而所述内层球囊和所述外层球囊间形成有夹层,所述空腔与所述夹层连通;其中,所述药物经由所述夹层填充于所述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球囊还包括药物输送通道和充盈介质输送通道;所述药物输送通道与所述夹层连通,用于将药物通过所述药物输送通道送入所述夹层;所述充盈介质输送通道与所述内层球囊连通,用于将流体通过所述充盈介质输送通道送入所述内层球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本体包括外层球囊和内层球囊,所述突起形成于所述外层球囊上,且所述外层球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所述内层球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的高度为药物球囊扩张后的外径的0.0125%~0.1%。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10.一种药物球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药物球囊的一初始结构在预处理模具的成型腔中受热并接收流体的灌注,使所述初始结构在所述成型腔中形成突起并定型,以取得药物球囊的一成型结构,所述成型结构包括球囊本体和形成于所述球囊本体之外表面上的所述突起,所述突起自所述球囊本体向外延伸,所述突起的延伸端的横截面积小于与所述球囊本体连接的连接端的横截面积;以及
在所述成型结构上设置药物,该药物至少设置于突起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物球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药物设置于突起区域的步骤包括:
制备药物溶液,并在所述成型结构扩张之前,将药物溶液涂覆于所述突起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或将药物溶液注入所述突起之中;
或者,制备药物溶液,并在所述成型结构扩张之后,将药物溶液注入所述成型结构的一夹层中,使所述夹层中的药物溶液进一步流入所述突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球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溶液包括药物和造影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球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结构为多层球囊,且使所述初始结构在预处理模具的成型腔中受热并接收流体的灌注,使所述初始结构在所述成型腔中形成突起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多层球囊的一内层球囊灌注流体,使所述多层球囊在成型腔中充盈扩张;
对所述多层球囊执行升温或降温处理,使所述多层球囊的一外层球囊发生玻璃化转变而于成型腔中吹塑形成所述突起。
CN201910381200.9A 2019-05-08 2019-05-08 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9052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1200.9A CN111905240A (zh) 2019-05-08 2019-05-08 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1200.9A CN111905240A (zh) 2019-05-08 2019-05-08 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5240A true CN111905240A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42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1200.9A Pending CN111905240A (zh) 2019-05-08 2019-05-08 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52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7784A (zh) * 2021-06-29 2021-09-24 伊索曼(中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球囊表面凸起的制作方法及医用球囊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8014A1 (en) * 2001-03-30 2004-05-20 Moshe Flugelman Inflat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combination cutting elements and drug delivery conduits
CN102512747A (zh) * 2011-12-27 2012-06-27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药物洗脱球囊导管
US20120283636A1 (en) * 2011-05-05 2012-11-08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Drug delivery device with sheath for improved drug delivery
US20160158513A1 (en) * 2014-12-03 2016-06-09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Yonsei University Balloon catheter having micro needl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8742959A (zh) * 2018-04-21 2018-11-06 李皇德 一种血管球囊,球囊支架药物释放装置及其药物释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8014A1 (en) * 2001-03-30 2004-05-20 Moshe Flugelman Inflat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combination cutting elements and drug delivery conduits
US20120283636A1 (en) * 2011-05-05 2012-11-08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Drug delivery device with sheath for improved drug delivery
CN102512747A (zh) * 2011-12-27 2012-06-27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药物洗脱球囊导管
US20160158513A1 (en) * 2014-12-03 2016-06-09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Yonsei University Balloon catheter having micro needl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8742959A (zh) * 2018-04-21 2018-11-06 李皇德 一种血管球囊,球囊支架药物释放装置及其药物释放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7784A (zh) * 2021-06-29 2021-09-24 伊索曼(中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球囊表面凸起的制作方法及医用球囊
CN113427784B (zh) * 2021-06-29 2022-09-13 伊索曼(中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球囊表面凸起的制作方法及医用球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1552B2 (en) Controlled porosity devices for tissue treatments, methods of us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ES2877118T3 (es) Conjuntos de balón con topografías variables de manera controlable
EP2663356B1 (en) Micro-needle bladder balloon
CN103949003B (zh) 扩张不断流球囊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12416630U (zh) 球囊导管
CN110548212B (zh) 一种具有自灌注功能的双球囊导管
CN110548211B (zh) 一种带封堵功能的药物球囊导管
CN104857616A (zh) 一种可快速释放药物的载药球囊
CN113769242A (zh) 球囊导管
CN104857615A (zh) 一种新型双层药物球囊导管
CN114082085A (zh) 一种预扩式双层药物灌注球囊扩张导管
CN104068952B (zh) 用于引导血管内支架输送的辅助导管
CN111905240A (zh) 药物球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98444A (zh) 一种用于心血管狭窄病变的震波载药双层球囊导管
CN219110581U (zh) 药物输送装置
CN211434679U (zh) 一种给药用球囊组件以及包含它的医疗器械
CN203954432U (zh) 扩张不断流球囊导管
CN212416631U (zh) 球囊导管
US20060074396A1 (en) Stent delivery system
CN112827055B (zh) 一种给药用球囊组件以及包含它的医疗器械
CN115463321B (zh) 给药球囊导管及给药球囊导管装置
CN113750350A (zh) 球囊导管
CN220142407U (zh) 一种颈部囊体储药型医用导管
CN217366870U (zh) 靶向药物输送组件
CN116474246A (zh) 一种载药球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6

Address after: 201203 No. 1601, Zhangdong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Minimally invasive Investment Holdings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No. 1601 Zhangdong Road, Zhangjiang High-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MICROPORT MEDICAL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