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5973A - 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5973A
CN111895973A CN202010734002.9A CN202010734002A CN111895973A CN 111895973 A CN111895973 A CN 111895973A CN 202010734002 A CN202010734002 A CN 202010734002A CN 111895973 A CN111895973 A CN 111895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ss data
stress
under
data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40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
谢圣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7340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59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5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597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9/00Measuring inclination, e.g. by clinometers, by lev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首先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建筑物的多个应力数据,其次在确定出目标建筑物中包含有动态形变标签的情况下根据确定出的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对所述目标建筑物在非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进行调整,然后对非形变标签下的部分应力数据进行标定得到多个标定应力数据,进而为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标定权重值,并根据标定权重值将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于与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静态形变标签下,最后基于动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一应力数据以及静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二应力数据判断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是否垂直。这样,能够便捷且准确地实现对工程建筑的垂直度的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垂直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
背景技术
工程建筑的垂直度检测是确保施工安全性的重要检测工序之一。现有的针对工程建筑的垂直度检测一般包括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垂直度卡尺进行检测,第二种是通过垂直度测量仪进行检测。然而通过垂直度卡尺进行垂直度检测需要工作人员频繁操作,这样会极大地增加工作成本,通过垂直度测量仪进行垂直度检测的精度会存在问题,如果测量精度要求的公差范围很小,通过垂直度测量仪无法实现这一需求。由此可见,如何便捷且准确地实现对工程建筑的垂直度的检测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难以便捷且准确地对工程建筑的垂直度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
提供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应用于检测设备,所述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包括:
模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应力数据修正模块,用于在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中包含有动态形变标签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目标建筑物在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与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并基于所述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将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与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之间存在应变集中分布的应力数据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应力数据设置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
应力数据标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包含有多个应力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并根据所述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对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部分应力数据进行标定,得到多个标定应力数据;
应力数据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为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标定权重值,并根据所述标定权重值将所述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于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静态形变标签下;
垂直度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一应力数据以及所述静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二应力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是否垂直。
可选地,所述应力数据标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基于所述第二应变集中系数所确定出的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每个应力数据的数据指向信息;
针对所述数据指向信息中的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基于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一指向置信度以及各所述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二指向置信度,确定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指向评价系数;
在所述指向评价系数位于设定数值区间时,对所述指向评价系数对应的应力数据进行标定以得到标定应力数据。
可选地,所述模型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从目标服务器中获取待提取的模型线程日志,对所述模型线程日志进行线程参数提取,输出包括线程运行参数及所述线程运行参数对应的时刻信息的日志文本;
将所述日志文本中时刻信息为连续的多个线程运行参数列出,并确定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
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结构拓扑信息,从所述结构拓扑信息中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可选地,所述垂直度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构建第一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构建第二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和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分别包括多个不同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
提取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的任一轨迹区段的轨迹曲线参数,将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具有最小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确定为第一轨迹区段;
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的有限元参数的收敛系数将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并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得到目标曲线参数;基于所述轨迹曲线参数以及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之间的配对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应力数据之间的形变影响列表;
以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为参考轨迹坐标点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获取形变曲线参数,根据所述形变影响列表对应的列表结构和结构描述信息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形变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在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中得到所述形变曲线参数对应的映射曲线参数,并确定所述映射曲线参数对应的参考轨迹坐标点为基准坐标点;
确定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的映射路径;根据所述映射曲线参数与所述映射路径上的多个路径单元对应的参数段之间的匹配率,在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依次获取所述基准坐标点对应的当前坐标点,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当前坐标点所在轨迹区段的中心度与所述基准坐标点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中的中心度一致时,停止获取下一轨迹区段中的当前坐标点,计算当前坐标点与所述基准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垂直,在所述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不垂直。
可选地,所述垂直度检测模块还包括阈值修改子模块,用于:
接收用于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
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
提供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包括互相之间通信的目标服务器和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至少用于:
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在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中包含有动态形变标签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目标建筑物在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与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并基于所述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将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与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之间存在应变集中分布的应力数据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应力数据设置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
在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包含有多个应力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并根据所述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对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部分应力数据进行标定,得到多个标定应力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为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标定权重值,并根据所述标定权重值将所述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于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静态形变标签下;
基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一应力数据以及所述静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二应力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是否垂直。
可选地,所述检测设备,具体用于:
获取基于所述第二应变集中系数所确定出的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每个应力数据的数据指向信息;
针对所述数据指向信息中的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基于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一指向置信度以及各所述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二指向置信度,确定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指向评价系数;
在所述指向评价系数位于设定数值区间时,对所述指向评价系数对应的应力数据进行标定以得到标定应力数据。
可选地,所述检测设备,具体用于:
从目标服务器中获取待提取的模型线程日志,对所述模型线程日志进行线程参数提取,输出包括线程运行参数及所述线程运行参数对应的时刻信息的日志文本;
将所述日志文本中时刻信息为连续的多个线程运行参数列出,并确定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
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结构拓扑信息,从所述结构拓扑信息中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可选地,所述检测设备,具体用于:
构建第一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构建第二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和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分别包括多个不同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
提取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的任一轨迹区段的轨迹曲线参数,将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具有最小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确定为第一轨迹区段;
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的有限元参数的收敛系数将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并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得到目标曲线参数;基于所述轨迹曲线参数以及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之间的配对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应力数据之间的形变影响列表;
以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为参考轨迹坐标点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获取形变曲线参数,根据所述形变影响列表对应的列表结构和结构描述信息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形变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在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中得到所述形变曲线参数对应的映射曲线参数,并确定所述映射曲线参数对应的参考轨迹坐标点为基准坐标点;
确定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的映射路径;根据所述映射曲线参数与所述映射路径上的多个路径单元对应的参数段之间的匹配率,在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依次获取所述基准坐标点对应的当前坐标点,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当前坐标点所在轨迹区段的中心度与所述基准坐标点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中的中心度一致时,停止获取下一轨迹区段中的当前坐标点,计算当前坐标点与所述基准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垂直,在所述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不垂直。
可选地,所述检测设备,还用于:
接收用于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
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
在应用上述装置及***时,首先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其次在确定出目标建筑物中包含有动态形变标签的情况下根据确定出的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对所述目标建筑物在非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进行调整,然后基于确定出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对非形变标签下的部分应力数据进行标定得到多个标定应力数据,进而为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标定权重值,并根据标定权重值将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于与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静态形变标签下,最后基于动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一应力数据以及静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二应力数据判断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是否垂直。这样,能够便捷且准确地实现对工程建筑的垂直度的检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检测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通过对目标建筑物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能够间接地确定目标建筑物的框架结构之间的垂直度,一方面无需采用卡尺对目标建筑物进行频繁的垂直度检测,另一方面能够准确地确定目标建筑物的框架结构之间的垂直度,从而便捷且准确地实现对工程建筑的垂直度的检测。
请参阅图1,提供了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100,所述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100应用于图2所示的检测设备200中,所述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100可以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模型数据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应力数据修正模块120,用于在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中包含有动态形变标签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目标建筑物在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与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并基于所述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将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与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之间存在应变集中分布的应力数据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应力数据设置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
应力数据标定模块130,用于在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包含有多个应力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并根据所述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对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部分应力数据进行标定,得到多个标定应力数据。
应力数据设置模块14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为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标定权重值,并根据所述标定权重值将所述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于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静态形变标签下。
垂直度检测模块150,用于基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一应力数据以及所述静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二应力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是否垂直。
通过上述模块所对应的功能,首先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其次在确定出目标建筑物中包含有动态形变标签的情况下根据确定出的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对所述目标建筑物在非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进行调整,然后基于确定出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对非形变标签下的部分应力数据进行标定得到多个标定应力数据,进而为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标定权重值,并根据标定权重值将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于与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静态形变标签下,最后基于动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一应力数据以及静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二应力数据判断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是否垂直。这样,能够便捷且准确地实现对工程建筑的垂直度的检测。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确保垂直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垂直度检测模块150在实现基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一应力数据以及所述静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二应力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是否垂直的功能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S151-步骤S154实现。
步骤S151,构建第一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构建第二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和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分别包括多个不同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
步骤S152,提取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的任一轨迹区段的轨迹曲线参数,将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具有最小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确定为第一轨迹区段。
步骤S153,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的有限元参数的收敛系数将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并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得到目标曲线参数;基于所述轨迹曲线参数以及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之间的配对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应力数据之间的形变影响列表。
步骤S154,以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为参考轨迹坐标点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获取形变曲线参数,根据所述形变影响列表对应的列表结构和结构描述信息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形变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在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中得到所述形变曲线参数对应的映射曲线参数,并确定所述映射曲线参数对应的参考轨迹坐标点为基准坐标点。
步骤S155,确定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的映射路径;根据所述映射曲线参数与所述映射路径上的多个路径单元对应的参数段之间的匹配率,在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依次获取所述基准坐标点对应的当前坐标点,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当前坐标点所在轨迹区段的中心度与所述基准坐标点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中的中心度一致时,停止获取下一轨迹区段中的当前坐标点,计算当前坐标点与所述基准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垂直,在所述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不垂直。
可以理解,通过上述步骤S151-步骤S155所描述的内容时,能够给予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准确地判断出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是否垂直,从而确保垂直判断结果的可靠性。
在上述基础上,垂直度检测模块150还包括阈值修改子模块1501,具体用于:接收用于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这样,能够根据不同的目标建筑物灵活设置设定阈值,从而确保垂直度检测的易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准确地对应力数据进行标定,应力数据标定模块130在实现根据所述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对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部分应力数据进行标定,得到多个标定应力数据的功能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S131-步骤S133所描述的内容实现。
步骤S131,获取基于所述第二应变集中系数所确定出的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每个应力数据的数据指向信息。
步骤S132,针对所述数据指向信息中的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基于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一指向置信度以及各所述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二指向置信度,确定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指向评价系数。
步骤S133,在所述指向评价系数位于设定数值区间时,对所述指向评价系数对应的应力数据进行标定以得到标定应力数据。
应力数据标定模块130在实现上述步骤S131-步骤S133所描述的功能时,能够基于不同应力数据的数据指向信息的指向置信度对应力数据进行准确地标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模型数据获取模块110具体通过以下方式(1)-(3)实现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的功能。
(1)从目标服务器中获取待提取的模型线程日志,对所述模型线程日志进行线程参数提取,输出包括线程运行参数及所述线程运行参数对应的时刻信息的日志文本。
(2)将所述日志文本中时刻信息为连续的多个线程运行参数列出,并确定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
(3)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结构拓扑信息,从所述结构拓扑信息中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在应用上述(1)-(3)所描述的方法时,能够对获取到的模型线程日志进行参数提取并准确确定有限元模型参数以及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在上述基础上,请结合参阅图2,提供了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400,包括互相之间通信的目标服务器300和检测设备200,所述检测设备200至少用于:
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在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中包含有动态形变标签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目标建筑物在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与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并基于所述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将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与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之间存在应变集中分布的应力数据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应力数据设置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
在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包含有多个应力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并根据所述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对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部分应力数据进行标定,得到多个标定应力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为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标定权重值,并根据所述标定权重值将所述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于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静态形变标签下;
基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一应力数据以及所述静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二应力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是否垂直。
可选地,所述检测设备200,具体用于:
获取基于所述第二应变集中系数所确定出的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每个应力数据的数据指向信息;
针对所述数据指向信息中的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基于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一指向置信度以及各所述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二指向置信度,确定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指向评价系数;
在所述指向评价系数位于设定数值区间时,对所述指向评价系数对应的应力数据进行标定以得到标定应力数据。
可选地,所述检测设备200,具体用于:
从目标服务器中获取待提取的模型线程日志,对所述模型线程日志进行线程参数提取,输出包括线程运行参数及所述线程运行参数对应的时刻信息的日志文本;
将所述日志文本中时刻信息为连续的多个线程运行参数列出,并确定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
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结构拓扑信息,从所述结构拓扑信息中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可选地,所述检测设备200,具体用于:
构建第一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构建第二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和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分别包括多个不同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
提取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的任一轨迹区段的轨迹曲线参数,将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具有最小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确定为第一轨迹区段;
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的有限元参数的收敛系数将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并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得到目标曲线参数;基于所述轨迹曲线参数以及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之间的配对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应力数据之间的形变影响列表;
以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为参考轨迹坐标点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获取形变曲线参数,根据所述形变影响列表对应的列表结构和结构描述信息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形变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在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中得到所述形变曲线参数对应的映射曲线参数,并确定所述映射曲线参数对应的参考轨迹坐标点为基准坐标点;
确定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的映射路径;根据所述映射曲线参数与所述映射路径上的多个路径单元对应的参数段之间的匹配率,在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依次获取所述基准坐标点对应的当前坐标点,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当前坐标点所在轨迹区段的中心度与所述基准坐标点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中的中心度一致时,停止获取下一轨迹区段中的当前坐标点,计算当前坐标点与所述基准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垂直,在所述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不垂直。
可选地,所述检测设备200,还用于:
接收用于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
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
在上述基础上,请结合参阅图3,提供了图2中的检测设备2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所述检测设备200包括互相之间通信的处理器210和存储器220,所述处理器210通过执行从所述存储器220中调取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图1所示的装置的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检测设备,所述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包括:
模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应力数据修正模块,用于在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中包含有动态形变标签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目标建筑物在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与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并基于所述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将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与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之间存在应变集中分布的应力数据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应力数据设置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
应力数据标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包含有多个应力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并根据所述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对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部分应力数据进行标定,得到多个标定应力数据;
应力数据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为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标定权重值,并根据所述标定权重值将所述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于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静态形变标签下;
垂直度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一应力数据以及所述静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二应力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是否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数据标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基于所述第二应变集中系数所确定出的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每个应力数据的数据指向信息;
针对所述数据指向信息中的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基于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一指向置信度以及各所述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二指向置信度,确定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指向评价系数;
在所述指向评价系数位于设定数值区间时,对所述指向评价系数对应的应力数据进行标定以得到标定应力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从目标服务器中获取待提取的模型线程日志,对所述模型线程日志进行线程参数提取,输出包括线程运行参数及所述线程运行参数对应的时刻信息的日志文本;
将所述日志文本中时刻信息为连续的多个线程运行参数列出,并确定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
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结构拓扑信息,从所述结构拓扑信息中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度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构建第一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构建第二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和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分别包括多个不同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
提取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的任一轨迹区段的轨迹曲线参数,将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具有最小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确定为第一轨迹区段;
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的有限元参数的收敛系数将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并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得到目标曲线参数;基于所述轨迹曲线参数以及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之间的配对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应力数据之间的形变影响列表;
以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为参考轨迹坐标点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获取形变曲线参数,根据所述形变影响列表对应的列表结构和结构描述信息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形变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在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中得到所述形变曲线参数对应的映射曲线参数,并确定所述映射曲线参数对应的参考轨迹坐标点为基准坐标点;
确定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的映射路径;根据所述映射曲线参数与所述映射路径上的多个路径单元对应的参数段之间的匹配率,在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依次获取所述基准坐标点对应的当前坐标点,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当前坐标点所在轨迹区段的中心度与所述基准坐标点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中的中心度一致时,停止获取下一轨迹区段中的当前坐标点,计算当前坐标点与所述基准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垂直,在所述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不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度检测模块还包括阈值修改子模块,用于:
接收用于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
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
6.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之间通信的目标服务器和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至少用于:
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以及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在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中包含有动态形变标签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目标建筑物在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与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并基于所述第一应变集中系数将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与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之间存在应变集中分布的应力数据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应力数据设置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
在所述目标建筑物对应的非形变标签下包含有多个应力数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并根据所述各应力数据之间的第二应变集中系数对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部分应力数据进行标定,得到多个标定应力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建筑物在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应力数据以及所述应力数据对应的应力分布图为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标定权重值,并根据所述标定权重值将所述每个标定应力数据设置于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对应的静态形变标签下;
基于所述动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一应力数据以及所述静态形变标签下的第二应力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是否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具体用于:
获取基于所述第二应变集中系数所确定出的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每个应力数据的数据指向信息;
针对所述数据指向信息中的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基于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一指向置信度以及各所述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第二指向置信度,确定当前数据指向信息在所述所述非形变标签下的指向评价系数;
在所述指向评价系数位于设定数值区间时,对所述指向评价系数对应的应力数据进行标定以得到标定应力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具体用于:
从目标服务器中获取待提取的模型线程日志,对所述模型线程日志进行线程参数提取,输出包括线程运行参数及所述线程运行参数对应的时刻信息的日志文本;
将所述日志文本中时刻信息为连续的多个线程运行参数列出,并确定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参数;
根据所述有限元模型参数提取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结构拓扑信息,从所述结构拓扑信息中确定出所述目标建筑物的第一结构梁与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多个应力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具体用于:
构建第一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构建第二应力数据对应的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和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分别包括多个不同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
提取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的任一轨迹区段的轨迹曲线参数,将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具有最小特征识别度的轨迹区段确定为第一轨迹区段;
根据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的有限元参数的收敛系数将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并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得到目标曲线参数;基于所述轨迹曲线参数以及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之间的配对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应力数据和所述第二应力数据之间的形变影响列表;
以所述目标曲线参数为参考轨迹坐标点在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获取形变曲线参数,根据所述形变影响列表对应的列表结构和结构描述信息的优先级顺序,将所述形变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在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所在轨迹区段中得到所述形变曲线参数对应的映射曲线参数,并确定所述映射曲线参数对应的参考轨迹坐标点为基准坐标点;
确定所述轨迹曲线参数映射到所述第一轨迹区段中的映射路径;根据所述映射曲线参数与所述映射路径上的多个路径单元对应的参数段之间的匹配率,在所述第二应力轨迹特征集中依次获取所述基准坐标点对应的当前坐标点,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当前坐标点所在轨迹区段的中心度与所述基准坐标点在所述第一应力轨迹特征集中的中心度一致时,停止获取下一轨迹区段中的当前坐标点,计算当前坐标点与所述基准坐标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距离小于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垂直,在所述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结构梁与所述第二结构梁之间不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用于:
接收用于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的修改指令;
根据所述修改指令对所述设定阈值进行修改。
CN202010734002.9A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 Withdrawn CN1118959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4002.9A CN111895973A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4002.9A CN111895973A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5973A true CN111895973A (zh) 2020-11-06

Family

ID=73189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4002.9A Withdrawn CN111895973A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5973A (zh)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社鸣: "《建筑工程测量》", 31 January 2018 *
周秋生等: "《拓扑学及在GIS中的应用》", 31 March 20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16609A1 (en) Degradation detection system
CN105740149A (zh) 基于脆弱性模型和符号执行结合的软件安全检测方法
CN115656989A (zh) 外参标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488331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693114A (zh) 地下空间结构的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70404B (zh) 一种雨棚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895973A (zh) 一种工程管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及***
CN116413655A (zh) 一种uwb-aoa安装角度校准方法和***
CN115035481A (zh) 一种图像物距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40300605A1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assessment data on external quality control
CN114154843A (zh) 一种利用位移监测鉴别边坡失稳致滑因子的方法及***
US20210341517A1 (en)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easurement system
CN110909668B (zh) 目标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181511B (zh) 机器人零点丢失检测及辅助零点校准的方法及***
CN106501360A (zh) 基于自比较趋势分析和振动声学的瓷绝缘子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6302624B (zh) 一种工程项目测绘数据智能管理***
CN111883226A (zh) 一种信息处理和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89639A (zh) 管线全覆盖检查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895940B (zh) 标定文件生成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431998B (zh) 一种洁净室的洁净度检测数据修正方法及***
US20240004380A1 (en) Abnormality diagnosis system and abnormality diagnosis method
CN112765011B (zh) 质控状态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85040A (zh) 一种实验室检测设备精度控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222377A (zh) 集装箱端点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7494055A (zh) 一种湿包检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50051 Lvzhu building, wanpai center, Panlong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 Zhijian

Address before: Room 212,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No.1 building, Jia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rth of Beijing Avenue, Maa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 Zhijia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