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1383B - 负极材料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负极材料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1383B
CN111841383B CN201910344072.0A CN201910344072A CN111841383B CN 111841383 B CN111841383 B CN 111841383B CN 201910344072 A CN201910344072 A CN 201910344072A CN 111841383 B CN111841383 B CN 111841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
closed
additive
pneumatic conveying
dispers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40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41383A (zh
Inventor
郭志强
王芸
温严
韩阳
杜先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40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1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41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1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41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1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3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rotary 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00Evaporating
    • B01D1/16Evaporating by spraying
    • B01D1/18Evaporating by spraying to obtain dry sol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50/20Combinations of devices covered by groups B01D45/00 and B01D46/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7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firing, sintering, backing particulate active materi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pyro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包括:分散罐、干燥装置、第一缓存料仓、添加剂投料仓和回转炉;分散罐用于接收并混合原料、第一添加剂和溶剂以形成浆料;干燥装置设置于分散罐的下游,干燥装置用于接收浆料并将浆料干燥、颗粒化以形成粉料;第一缓存料仓与干燥装置相连接以接收缓存粉料;第一缓存料仓和添加剂投料仓分别连接至回转炉并设置于回转炉的上游,第一缓存料仓和添加剂投料仓分别用于向回转炉投放粉料和第二添加剂;回转炉用于接收粉料和第二添加剂并将第二添加剂和粉料混合、烧结以形成产品。本发明实施例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能够节省混料工序时间,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产出的负极材料产品品质高。

Description

负极材料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极材料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次电池在移动电子领域、新能源电动汽车和大型储能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需要从二次电池结构设计和新材料开发两个方面进行着手。新材料开发方面主要是开发容量更高的负极材料。传统负极材料生产基本是分散、干燥、混合、装钵烧结、破碎等工艺路线,工序复杂且生产周期较长。装钵烧结工序中采用匣钵进行烧结作业,而烧结过程中由于匣钵中内层物料较难接触气氛导致受热不均匀,使得同批次不同位置的物料性能存在差异,生产出的负极材料性能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能够节省混料工序时间,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产出的负极材料产品品质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包括:
分散罐、干燥装置、第一缓存料仓、添加剂投料仓和回转炉;分散罐用于接收并混合原料、第一添加剂和溶剂以形成浆料;干燥装置设置于分散罐的下游,干燥装置用于接收浆料并将浆料干燥、颗粒化以形成粉料;第一缓存料仓与干燥装置相连接以接收缓存粉料;第一缓存料仓和添加剂投料仓分别连接至回转炉并设置于回转炉的上游,第一缓存料仓和添加剂投料仓分别用于向回转炉投放粉料和第二添加剂;回转炉用于接收粉料和第二添加剂并将第二添加剂和粉料混合、烧结以形成产品。
根据本实施例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包括分散罐、干燥装置、第一缓存料仓、添加剂投料仓和回转炉。本实施例的分散罐能够将溶剂和原料等物料分散混匀形成浆料。干燥装置将混匀后的浆料干燥并形成粉料。回转炉自身具有较大的容积,降低容积对负极材料生产产量的限制,提高生产产量。回转炉烧结过程中炉体可以缓慢旋转,以对通过第一缓存料仓和添加剂投料仓添加到自身内部的物料进行混料和/或破碎,从而省去入炉前的混料过程及传统工艺出料后的破碎工序,简化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回转炉烧结过程中炉体可以缓慢匀速旋转,从而在烧结过程中物料受热更均匀,优化产出的负极材料性能。第一缓存料仓和添加剂投料仓分别向回转炉内投放物料,从而易于实现投放物料过程的自动化,便于远程操控。通过第一缓存料仓和添加剂投料仓分别向回转炉内投放物料,能够降低各自所存放的物料彼此之间发生污染的可能性,同时能够有利于控制物料的投放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标记说明:
10、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1、分散罐;111、添加剂投料口;12、干燥装置;121、离心雾化干燥塔;122、旋风分离器;123、除尘器;124、中转料仓;13、第一缓存料仓;14、添加剂投料仓;141、添加剂储罐;15、回转炉;16、第一螺旋计量器;17、第二螺旋计量器;18、第一隔热装置;19、第二隔热装置;20、第一尾气处理装置;21、第二缓存料仓;22、第三隔热装置;23、第三螺旋计量器;24、筛分部件;25、除铁部件;26、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1、氮气气源;262、罗茨风机;263、过滤器;264、冷却器;265、可燃性气体检测器;266、氧气浓度检测器;27、原料投料仓;28、溶剂计量罐;29、输送管路;30、浆料循环管路;31、第一阀门;32、清洗管路;33、第二阀门;34、第一隔膜泵;35、第二隔膜泵;36、第二尾气处理装置;37、溶剂储罐;38、包装机;39、仓顶过滤器;40、冷却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包括分散罐11、设置于分散罐11下游的干燥装置12、设置于干燥装置12下游的第一缓存料仓13、设置于第一缓存料仓13下游的回转炉15和设置于回转炉15上游的添加剂投料仓14。
本实施例的分散罐11用于接收原料、第一添加剂和溶剂并将原料、第一添加剂和溶剂混合以形成浆料。分散罐11通过内部设置的分散盘的高速运转,使物料呈环状流动,产生强旋涡,并呈螺旋状下降到涡流底部,从而产生强烈的剪切撞击与摩擦,达到迅速分散和均匀混合等功能。干燥装置12用于接收浆料并将浆料干燥、颗粒化以形成粉料。第一缓存料仓13与干燥装置12相连接以接收缓存粉料。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分别用于向回转炉15投放粉料和第二添加剂。回转炉15用于接收粉料和第二添加剂并将第二添加剂和粉料混合、烧结以形成产品。该产品通常需要经过筛分、除磁或包装后,形成最终的成品。
本实施例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其包括分散罐11、干燥装置12、第一缓存料仓13、添加剂投料仓14和回转炉15。本实施例的分散罐11能够将溶剂和原料等物料分散混匀形成浆料。干燥装置12将混匀后的浆料干燥并形成粉料。回转炉15自身具有较大的容积,降低容积对负极材料生产产量的限制,提高生产产量。回转炉15烧结过程中炉体可以缓慢旋转,以对通过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添加到自身内部的物料进行混料和/或破碎,从而省去入炉前的混料过程及传统工艺出料后的破碎工序,简化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回转炉15烧结过程中炉体可以缓慢匀速旋转,从而在烧结过程中物料受热更均匀,优化产出的负极材料性能。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分别向回转炉15内投放物料,从而易于实现投放物料过程的自动化,便于远程操控。通过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分别向回转炉15内投放物料,能够降低各自所存放的物料彼此之间发生污染的可能性,同时能够有利于控制物料的投放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第一螺旋计量器16和第二螺旋计量器17。第一螺旋计量器16设置于第一缓存料仓13和回转炉15之间。第二螺旋计量器17设置于添加剂投料仓14和回转炉15之间。第一缓存料仓13内储存的粉料能够通过第一螺旋计量器16称重计量后定量地投放到回转炉15内,而添加剂投料仓14储存的添加剂能够通过第二螺旋计量器17称重计量后定量地投放到回转炉15内。这样,能够精准地控制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向回转炉15内投放的物料投放量,提高物料投放量精度,有利于提高加工产品品质,同时也降低物料浪费的可能性。
在负极材料干燥设备运转时,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自身会出现振动情况。如果未设置第一螺旋计量器16和第二螺旋计量器17,则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在向回转炉15内部投放物料时,由于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自身振动原因,有可能会出现粉料和添加剂受到振动而掉落过快的情况,从而导致投放量偏多。在设置第一螺旋计量器16和第二螺旋计量器17的实施例中,第一螺旋计量器16和第二螺旋计量器17投放物料过程不受振动的影响,从而有效保证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的物料投放量精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第一隔热装置18和第二隔热装置19。第一隔热装置18设置于第一缓存料仓13与回转炉15之间。第二隔热装置19设置于添加剂投料仓14与回转炉15之间。回转炉15运转时,自身处于高温状态。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分别能够通过第一隔热装置18和第二隔热装置19与回转炉15隔离开,有效阻止回转炉15的热量向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传导,从而降低第一缓存料仓13和添加剂投料仓14自身温度偏高而导致内部储存的物料发生变质或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保证获得的负极材料的品质可靠性和稳定性。可选地,第一隔热装置18和第二隔热装置19均包括阻热材料制成的阻热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第一尾气处理装置20。回转炉15与第一尾气处理装置20相连接。第一尾气处理装置20用于接收回转炉15输出的烧结尾气并净化烧结尾气。在回转炉15烧结过程中,回转炉15内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杂质。回转炉15内的气体杂质会输送至第一尾气处理装置20处理并在达标后排空,从而降低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提高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的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第三隔热装置22、冷却料仓40以及第二缓存料仓21。冷却料仓40设置于回转炉15的下游并用于接收回转炉15排出的产品并冷却产品。由于回转炉15排出的产品温度较高,因此输送至冷却料仓40进行冷却处理。冷却料仓40内部设置搅拌桨叶。搅拌桨叶能够搅拌产品以使产品快速冷却。搅拌桨叶可以是螺旋桨叶。第二缓存料仓21设置于冷却料仓40的下游,用于接收冷却料仓40排出的被冷却的产品,并缓存该产品。在回转炉15将烧结后的产品完全排至冷却料仓40和第二缓存料仓21,并截止第二缓存料仓21后,回转炉15即可进行下一批物料加工工作,从而不需要停机,保证生产连续性。第三隔热装置22设置于回转炉15和冷却料仓40之间,从而降低回转炉15的热量向冷却料仓40和第二缓存料仓21传递的可能性,降低冷却料仓40和第二缓存料仓21因自身温度偏高而导致冷却效果变差的可能性。可选地,第三隔热装置22包括阻热材料制成的阻热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与第二缓存料仓21相连接的第三螺旋计量器23、筛分部件24以及除铁部件25。第二缓存料仓21的出口与第三螺旋计量器23相连接。第二缓存料仓21通过第三螺旋计量器23称重计量后输出产品。如果未设置第三螺旋计量器23,则第二缓存料仓21在向下游的筛分部件24投放物料时,由于第二缓存料仓21自身会存在振动的情况,易导致产品受到振动而掉落过快,从而导致投放量偏多,对下游筛分部件24的筛分性能造成影响。在设置第三螺旋计量器23的实施例中,第三螺旋计量器23不受振动的影响,从而有效保证第二缓存料仓21的投放量精确性。通过筛分部件24筛分第二缓存料仓21输出的产品,以筛分出合格粒径的负极材料。可选地,筛分部件24可以是超声波振动筛。通过除铁部件25去除产品中的磁性杂质,提高负极材料的纯净度。可选地,除铁部件25可以是电磁除铁器。经过除铁部件25净化后的负极材料落入下游的包装机38进行包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回转炉15的出口与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缓存料仓21具有仓顶过滤器39。仓顶过滤器39与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的入口相连通。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用于为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提供气体,并以气体为载体提供气动力,从而吹动相应管道内的物料,完成物料输送。通过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输入的气体,可以将从回转炉15输出的产品输送至第二缓存料仓21。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输入的气体最终对从仓顶过滤器39输出。经仓顶过滤器39除尘净化后的气体输出回流至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从而可以循环利用气体,降低能耗。在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包括冷却料仓40的实施例中,冷却料仓40与回转炉15的出口相连接。冷却料仓40的出口与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的出口相连通。
在一个示例中,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包括相连接的氮气气源261、罗茨风机262、过滤器263、冷却器264、可燃性气体检测器265和氧气浓度检测器266。罗茨风机262将氮气气源261输出的氮气输送至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的出口。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通过过滤器263和冷却器264过滤和冷却从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的入口回流至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的气体,以保证回流的氮气自身温度保持正常范围和满足要求的纯净度。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通过可燃性气体检测器265和氧气浓度检测器266检测回流至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的气体中的可燃性气体浓度和氧气浓度。当可燃性气体浓度和氧气浓度达到预定浓度阈值时,将循环回流至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内的氮气排放到第二尾气处理装置36,从而保证循环氮气的安全性,降低发生***的可能性。最后经过第二尾气处理装置36净化后排空,提升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的环保性,保证尾气满足环保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与分散罐11相连接的原料投料仓27。原料投料仓27用于向分散罐11内投放原料。原料投料仓27预先储存原料,可以通过螺旋计量器定量向分散罐11内投放原料。由于使用原料投料仓27向分散罐11内投放原料,因此原料投料仓27可以将分散罐11和外部环境隔离开,从而降低分散罐11与外部空气接触的可能性。使用原料投料仓27向分散罐11内投放原料也能够提高投放便利性和精准度。分散罐11具有添加剂投料口111。添加剂投料口111用于向分散罐11内投放第一添加剂。可选地,分散罐11的顶部设置添加剂投料口111,便于从分散罐11的顶部投放第一添加剂。添加剂投料口111包括漏斗状储料件、连接储料件与分散罐11的连接管道以及设置于连接管道上的阀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溶剂计量罐28。溶剂计量罐28设置于分散罐11的上游。溶剂计量罐28用于向分散罐11输送分散溶剂。分散溶剂经溶剂计量罐28定量计量后,再输送至分散罐11内,从而有利于提高溶剂投放量的精准度。在一个示例中,溶剂计量罐28和分散罐11配置液位报警器,并且当液位超过预定阈值时与阀门连锁停止进料,易于实现溶剂计量罐28和分散罐11精准化控制。在一个示例中,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溶剂储罐37。溶剂储罐37设置于溶剂计量罐28的上游,并通过管道和阀门相连接。在一个示例中,分散罐1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从而实现冗余设计,降低停机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输送管路29、浆料循环管路30和第一阀门31。分散罐11通过输送管路29连接于干燥装置12。浆料循环管路30连通输送管路29和分散罐11。通过第一阀门31控制浆料循环管路30截止或导通,或者,通过调节第一阀门31的开度来控制向干燥装置12提供浆料的压力或流量。在第一阀门31打开,输送管道停止向分散罐11输送浆料时,浆料能够通过浆料循环管路30在分散罐11内持续循环流动而不易沉积,以降低浆料分层影响分散效果并导致材料性能下降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最终获得的负极材料的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清洗管路32以及截止或导通清洗管路32的第二阀门33。溶剂计量罐28通过清洗管路32与分散罐11、浆料循环管路30和干燥装置12相连接,以通过清洗管路32清洗分散罐11、浆料循环管路30和/或干燥装置12,从而有利于提高分散罐11、浆料循环管路30和/或干燥装置12各自内部清洁度,降低分散罐11、浆料循环管路30和/或干燥装置12各自内部粘附粉料而影响产品品质或设备正常工作的可能性。在分散罐11、浆料循环管路30和/或干燥装置12需要被清洗时,溶剂计量罐28停止向分散罐11内输送溶剂,而第二阀门33打开,溶剂计量罐28向清洗管路32输入溶剂并对分散罐11、浆料循环管路30和/或干燥装置12进行清洗。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第一隔膜泵34和第二隔膜泵35。第一隔膜泵34的入口与溶剂计量罐28的出口相连接,用于将溶剂输送至分散罐11内部。分散罐11的入口和清洗管路32的进口均与第一隔膜泵34的出口相连接,以能够通过第一隔膜泵34将溶剂泵入清洗管路32。第二隔膜泵35的入口与分散罐11的出口相连接,而第二隔膜泵35的出口与干燥装置12的进口和浆料循环管路30的进口相连接,用于将经分散罐11混匀后的浆料泵入干燥装置12或浆料循环管路30内。第一隔膜泵34和第二隔膜泵35能够在为物料提供输送动力时对被输送的物料搅动量小,从而有利于保证物料性能稳定,提高最终获得的负极材料的产品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干燥装置12包括离心雾化干燥塔、旋风分离器、除尘器以及中转料仓。离心雾化干燥塔、旋风分离器和除尘器串联连接。离心雾化干燥塔设置于分散罐11的下游。离心雾化干燥塔能够将浆料离心雾化。雾化后形成的球状雾珠在离心雾化干燥塔内的高温气体氛围中迅速蒸发溶剂,从而被干燥形成粉料。旋风分离器设置于离心雾化干燥塔的下游,用于接收离心雾化干燥塔排出的粉料。旋风分离器能够对粉料进行筛分处理,并将合格的粉料排出。旋风分离器筛分出的不合格粉料会进入除尘器并被除尘器捕集过滤。中转料仓设置于旋风分离器的下游。第一缓存料仓13设置于中转料仓的下游。在一个示例中,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旋风分离器的出口、中转料仓的出口以及回转炉15的出口分别与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的出口相连通。中转料仓和第一缓存料仓13均具有仓顶过滤器39。仓顶过滤器39与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的入口相连通。旋风分离器排出的粉料在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输入的气体推动作用下被输送至中转料仓。中转料仓能够临时缓存粉料。在第一缓存料仓13将自身内部的粉料投放至回转炉15后,中转料仓的粉料在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输入的气体推动作用下被输送至第一缓存料仓13,从而中转料仓能够接收来自旋风分离器的下一批粉料,有利于保证生产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经仓顶过滤器39除尘净化后的气体被输出仓顶过滤器39并回流至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以被循环利用,节约能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尘器和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均与第二尾气处理装置36相连接。第二尾气处理装置36用于接收并净化除尘器和闭环气力输送装置26排放的尾气。尾气在经过第二尾气处理装置36净化后排空。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还包括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可以将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中原料投料仓27和添加剂投料口111位置工作时产生的扬尘集中过滤捕集,防止飞灰扬尘逃逸,降低扬尘对工作环境的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上游”以及“下游”指的是材料生产顺序的先后,并非限定各零部件彼此之间的空间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10能够节省混料工序时间,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产出的负极材料产品品质高。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5)

1.一种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包括:
分散罐、干燥装置、第一缓存料仓、添加剂投料仓、回转炉、闭环气力输送装置
所述分散罐用于接收并混合原料、第一添加剂和溶剂以形成浆料;所述干燥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散罐的下游,所述干燥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浆料并将所述浆料干燥、颗粒化以形成粉料;所述第一缓存料仓与所述干燥装置相连接以接收缓存所述粉料;所述第一缓存料仓和所述添加剂投料仓分别连接至所述回转炉并设置于所述回转炉的上游,所述第一缓存料仓和所述添加剂投料仓分别用于向所述回转炉投放所述粉料和第二添加剂;所述回转炉用于接收所述粉料和所述第二添加剂并将所述第二添加剂和所述粉料混合、烧结以形成产品;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离心雾化干燥塔、旋风分离器以及中转料仓,所述离心雾化干燥塔、所述旋风分离器、所述中转料仓和所述第一缓存料仓依次串联,所述中转料仓用于缓存所述离心雾化干燥塔和所述旋风分离器处理所述浆料形成的所述粉料;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和所述中转料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中转料仓、所述第一缓存料仓均具有仓顶过滤器,所述仓顶过滤器与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旋风分离器输出的所述粉料输送至所述中转料仓,将从所述中转料仓输出的所述粉料输送至所述第一缓存料仓,所述仓顶过滤器输出的气体回流至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一螺旋计量器和第二螺旋计量器,所述第一螺旋计量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存料仓和所述回转炉之间,所述第二螺旋计量器设置于所述添加剂投料仓和所述回转炉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一隔热装置和第二隔热装置,所述第一隔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存料仓与所述回转炉之间,所述第二隔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添加剂投料仓与所述回转炉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一尾气处理装置,所述回转炉与所述第一尾气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尾气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回转炉输出的烧结尾气并净化所述烧结尾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二缓存料仓以及第三隔热装置,所述第二缓存料仓设置于所述回转炉的下游并用于接收并缓存所述产品,所述第三隔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回转炉和所述第二缓存料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缓存料仓相连接的第三螺旋计量器、筛分部件以及除铁部件,所述第二缓存料仓的出口与所述第三螺旋计量器相连接,所述第二缓存料仓通过所述第三螺旋计量器输出所述产品,通过所述筛分部件筛分所述第二缓存料仓输出的所述产品,通过所述除铁部件去除所述产品中的磁性杂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炉的出口与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缓存料仓具有仓顶过滤器,所述仓顶过滤器与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的入口相连通,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用于将从所述回转炉输出的所述产品输送至所述第二缓存料仓,所述仓顶过滤器输出的气体回流至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分散罐相连接的原料投料仓,所述分散罐具有添加剂投料口,所述原料投料仓用于向所述分散罐内投放所述原料,所述添加剂投料口用于向所述分散罐内投放所述第一添加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还包括溶剂计量罐,所述溶剂计量罐设置于所述分散罐的上游,所述溶剂计量罐用于向所述分散罐输送所述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还包括输送管路、浆料循环管路和第一阀门,所述分散罐通过所述输送管路连接于所述干燥装置,所述浆料循环管路连通所述输送管路和所述分散罐,所述浆料能够通过所述浆料循环管路回流至所述分散罐内,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浆料循环管路截止或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还包括清洗管路以及截止或导通所述清洗管路的第二阀门,所述溶剂计量罐通过所述清洗管路与所述分散罐、所述浆料循环管路和所述干燥装置相连接,以通过所述清洗管路清洗所述分散罐、所述浆料循环管路和/或所述干燥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一隔膜泵和第二隔膜泵,所述第一隔膜泵的入口与所述溶剂计量罐的出口相连接,所述分散罐的入口和所述清洗管路的进口均与所述第一隔膜泵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隔膜泵的入口与所述分散罐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第二隔膜泵的出口与所述干燥装置和所述浆料循环管路相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除尘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和所述除尘器串联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二尾气处理装置,所述除尘器和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均与所述第二尾气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尾气处理装置用于接收并净化所述除尘器和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排放的尾气。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包括相连接的氮气气源、罗茨风机、过滤器、冷却器、可燃性气体检测器和氧气浓度检测器,所述罗茨风机将所述氮气气源输出的氮气输送至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的出口,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通过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冷却器过滤和冷却从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的入口回流至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的气体,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通过所述可燃性气体检测器和所述氧气浓度检测器检测回流至所述闭环气力输送装置的气体中的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浓度。
CN201910344072.0A 2019-04-26 2019-04-26 负极材料生产设备 Active CN111841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4072.0A CN111841383B (zh) 2019-04-26 2019-04-26 负极材料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4072.0A CN111841383B (zh) 2019-04-26 2019-04-26 负极材料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1383A CN111841383A (zh) 2020-10-30
CN111841383B true CN111841383B (zh) 2022-07-12

Family

ID=72951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4072.0A Active CN111841383B (zh) 2019-04-26 2019-04-26 负极材料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41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4671A (zh) * 2022-05-20 2023-03-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粉料输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及电池浆料生产设备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3112A (ja) * 2005-09-20 2007-04-05 Chugai Ro Co Ltd 粉体製造装置および粉体製造方法
CN101789503A (zh) * 2010-03-15 2010-07-28 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浆料混合方法
CN102151512A (zh) * 2011-01-31 2011-08-17 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浆料混合设备及电池浆料制备方法
ES2366470T3 (es) * 2002-04-09 2011-10-20 Brain Flash-Patententwicklungs Gmbh Módulo de filtro.
CN104393262A (zh) * 2014-10-22 2015-03-04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04617269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4638252A (zh) * 2015-02-13 2015-05-20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5014063A (zh) * 2015-07-17 2015-11-04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适用于活性粉体的喷雾造粒装置及其造粒方法
CN204777681U (zh) * 2015-07-10 2015-11-18 北京纽迈特气力输送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大规模输送多聚甲醛粉料的设备
CN105080376A (zh) * 2014-05-23 2015-11-25 深圳市尚水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液及胶体的制造方法和装置***及应用
CN106390791A (zh) * 2016-08-19 2017-02-15 深圳市尚水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锂电池制浆工艺及设备
CN106531980A (zh) * 2015-11-17 2017-03-22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6094835U (zh) * 2016-10-28 2017-04-12 山东山大胶体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对串联回转窑进行隔热的烘箱和回转窑***
CN107068966A (zh) * 2017-02-09 2017-08-18 广东派勒智能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电池正极材料的智能工作站***
CN207478513U (zh) * 2017-10-18 2018-06-12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料装置
CN108807956A (zh) * 2018-08-30 2018-11-13 马鞍山科达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核壳结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87730A (zh) * 2018-08-30 2018-12-11 马鞍山科达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核壳结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2293A (zh) * 2018-09-26 2019-01-29 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达拉特分公司 一种电石炉净化灰输送焚烧***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0246A (zh) * 2007-06-29 2007-11-14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热障涂层、制备工艺及其材料和生产方法
CN103623737B (zh) * 2013-12-10 2016-01-06 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自动投料***
CN105215014B (zh) * 2015-10-09 2017-08-04 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粉体物料输送管道清灰装置
CN106000207B (zh) * 2016-07-20 2019-04-19 江苏海阳锦纶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己内酰胺添加剂溶液配制装置及方法
CN207085358U (zh) * 2017-08-18 2018-03-13 无锡利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用干燥装置
CN108539152A (zh) * 2018-03-27 2018-09-14 宁夏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喷雾干燥法制备石墨烯改性高镍系正极材料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正极材料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66470T3 (es) * 2002-04-09 2011-10-20 Brain Flash-Patententwicklungs Gmbh Módulo de filtro.
JP2007083112A (ja) * 2005-09-20 2007-04-05 Chugai Ro Co Ltd 粉体製造装置および粉体製造方法
CN101789503A (zh) * 2010-03-15 2010-07-28 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浆料混合方法
CN102151512A (zh) * 2011-01-31 2011-08-17 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浆料混合设备及电池浆料制备方法
CN105080376A (zh) * 2014-05-23 2015-11-25 深圳市尚水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液及胶体的制造方法和装置***及应用
CN104393262A (zh) * 2014-10-22 2015-03-04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04617269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4638252A (zh) * 2015-02-13 2015-05-20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204777681U (zh) * 2015-07-10 2015-11-18 北京纽迈特气力输送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大规模输送多聚甲醛粉料的设备
CN105014063A (zh) * 2015-07-17 2015-11-04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适用于活性粉体的喷雾造粒装置及其造粒方法
CN106531980A (zh) * 2015-11-17 2017-03-22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90791A (zh) * 2016-08-19 2017-02-15 深圳市尚水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锂电池制浆工艺及设备
CN206094835U (zh) * 2016-10-28 2017-04-12 山东山大胶体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对串联回转窑进行隔热的烘箱和回转窑***
CN107068966A (zh) * 2017-02-09 2017-08-18 广东派勒智能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电池正极材料的智能工作站***
CN207478513U (zh) * 2017-10-18 2018-06-12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混料装置
CN108807956A (zh) * 2018-08-30 2018-11-13 马鞍山科达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核壳结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87730A (zh) * 2018-08-30 2018-12-11 马鞍山科达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核壳结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2293A (zh) * 2018-09-26 2019-01-29 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达拉特分公司 一种电石炉净化灰输送焚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1383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89773B2 (ja) 粉粒体の散布方法及び散布装置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発熱体の製造方法
CN108163581B (zh) 一种自动输送***
CN111841383B (zh) 负极材料生产设备
CN10143668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配料设备
CN107803166A (zh) 一种经济环保的挤压粉料造粒***及造粒工艺
CN102653116A (zh) 干燥***以及干燥方法
CN103468990B (zh) 用于生产钒氮合金的坯料的生产线
CN114273166A (zh) 供料设备及涂布***
CN217796005U (zh) 制粒装置及颗粒剂连续生产***
JP5222313B2 (ja) 電極材料製造装置
CN216857252U (zh) 供料设备及涂布***
RU2489255C1 (ru)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линия для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твердофазных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на основе сложных оксидов
CN210186900U (zh) 冶炼粉尘混料加湿***
CN208945156U (zh) 一种锡基合金球形焊粉快速高效返料处理设备
CN208395223U (zh) 脱氧剂生产装置
CN103644736B (zh) 物料输送设备和物料输送方法
CN208679130U (zh) 一种粉体表面改性***
CN214848693U (zh)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自动化生产***
CN206139284U (zh) 铜酞菁粉体的送料***
WO2015019433A1 (ja) 希土類分離回収装置
CN211099630U (zh) 一种超细粉颗粒表面包覆改性加工设备
CN105173735B (zh) Smt用锡基球形焊粉生产气流输送装置
CN208639579U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混合***
CN213621958U (zh) 一种原料自动定量配送装置
CN209306366U (zh) 铁粉生产输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