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2209B - 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2209B
CN111832209B CN202010688717.5A CN202010688717A CN111832209B CN 111832209 B CN111832209 B CN 111832209B CN 202010688717 A CN202010688717 A CN 202010688717A CN 111832209 B CN111832209 B CN 111832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age
composite material
macroscopic
stres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87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2209A (zh
Inventor
齐振超
刘勇
王星星
陈文亮
肖叶鑫
姚晨熙
李丰辰
张子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20106887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2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2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2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2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2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26Compos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在动态工况下产生的力学响应及渐进损伤行为。首先,考虑纤维和基体在微观状态下的不同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观失效理论的三维多尺度动态渐进损伤演化规律模型。基于典型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微观组分退化弹性参数,提出了新型的纤维和树脂基体的损伤演化规律模型及失效单元的辅助删除准则。其次,采用应力放大系数建立复合材料模型中的宏观应力与代表性体积单元微观应力关系模型,结合双线性粘聚力单元模型,模拟了复合材料在匕首钻切削作用下的层内及层间损伤行为。

Description

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动态载荷工况下产生的力学响应及渐进损伤领域。
背景技术
为减少对复合材料结构在动态载荷工况下出现的损伤,传统且简单直接的研究方法是依赖于实验分析,但是传统的方法依旧存在大量的不足,如前期准备时间长、材料消耗量大、成本较高等,更重要的是无法从微观上观察和理解机械加工变形、材料失效等机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观失效准则的三维多尺度动态渐进损伤演化模型,利用应力放大系数建立了宏观应力与微观应力之间的关系,将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分析从宏观尺度转换到微观尺度。然后,建立复合材料三维损伤本构关系和损伤演化分析,通过引入组分失效的损伤变量,渐进退化材料刚度,模拟复合材料在动态载荷工况下各相材料的失效,分层等行为。基于相同铺层序列方式的复合材料试样,在动态载荷工况工艺参数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根据机械加工质量损伤评价标准对(孔壁表面形貌、进出口分层损伤等)复合材料的机械加工行为进行评价,从而实现精密机械加工。
本申请提出的多尺度分析方法是基于复合材料宏-微观力学失效理论而建立的,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宏-微观力学交互分析理论建立复合材料中组成成分之间的宏-微观结构联系及在受到外载荷作用下的各组分结构的损伤和失效行为。根据图1所示,多尺度分析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忽略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工艺制备中产生的气泡、纤维丝断裂等初始损伤,将复合材料理想化为单向层合板预设的铺层序列叠加而成,对复合材料进行宏观结构进行分析,考虑宏观结构设计,材料属性,铺层方式以及整体结构受载形式对结构内部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的影响。
第二步,根据单向层合板的力学分析,对单向板纤维分布进行合理简化,基于纤维体积分数建立面向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表观的微观力学代表性体积单元,采用多尺度分析方法,将宏观结构单元或积分点的受载情况传递到微观模型中,在该载荷下模拟纤维和基体组分材料各单元积分点的应力分布,采用微观力学理论分别对基体,纤维进行失效判断,假设各对应单元发生损伤,则对损伤单元进行刚度折减、失效删除,再对整个单胞模型进行均匀化处理,得到损伤后的材料宏观力学性能。
第三步,将损伤后的材料宏观性能赋予宏观结构中的对应单元中,对整体结构再进行下一迭代步的宏观分析,如此反复迭代直至设定时间分析步完成,最终实现复合材料由组分到结构件的在刀具切削作用下的多尺度数值模拟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钻削多尺度分析方法示意图;
图2是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和参考点示意图;
图3是单元特征长度计算与纤维失效状态示意图;
图4是基体失效状态示意图;
图5是钻削多尺度显式有限元算法程序示意图;
图6是内聚力单元分层失效模型示意图;
图7是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微观力学分析流程图;
图8是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周期性边界条件加载示意图;
图9是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分析结果示意图;
图10是不同工况下纤维上关键点应力放大系数示意图;
图11是不同工况下基体上关键点应力放大系数示意图;
图12是匕首钻钻削T700S-12K/YP-H26复合材料试验示意图。
图13是匕首钻钻削复合材料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图14是钻削轴向力与扭矩对比分析示意图;
图15是复合材料孔壁表面形貌分析对比示意图;
图16是复合材料预制孔出入口位置损伤缺陷示意图;
图17是不同加工参数下的复合材料出口损伤系数及误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宏观应力与各组分结构微观应力通过应力放大系数进行桥联,而应力放大系数的获取可以通过包含纤维、基体的代表性体积单元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得到应力放大系数后,通过宏-微观转化方程实现宏观应力向微观应力的转化,其中,宏-微观转化方程的表达式如式(1)、(2)、(3)所示:
式(1)~(3)中:σi表示纤维或基体n点处的应力,n为受力分析点,i=1~6;表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宏观应力分量,j=1~6;/>表示为n点的机械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放大系数,p=1~6,k=1~6。
基于微观力学失效理论,通过对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设置一些参考点,用应力放大系数法提取纤维和基体的微观应力。如图2所示,根据超景深电子显微镜对单向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界面观测,采用长方形结构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的交错型排列更接近于纤维随机分布情况,且长方形模型(图2中(c))相比于正方形的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图2中(b))更准确,故本申请将采用长方形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进行分析。
对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加载周期性边界条件,其中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相对面上每对节点的位移关系满足表达式(4):
式(4)中:和/>分别表示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x,y,z平面上节点沿j方向法向量边界面上的i方向位移;上标“+”和“-”表示相对边界面上的节点对;/>是相对边界面上节点对在i方向上位移的差值,主要由代表性体积单元的平均应变确定;假定代表性体积单元的平均应变已确定,则/>变为常数。
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各组分结构选择的代表性关键点如图2所示,其中纤维选取10个参考点(F1~F10),基体选择15个参考点(M1-M15)。
的获取是通过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线性有限元分析中设置的关键参考点提取的,获取的方程为:
式(6)中:ζi(i=1,2,3,4,5,6)表示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每个关键参考点在六种宏观载荷工况下产生的微观应力矩阵;表示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六种宏观均匀应力载荷工况。其中ζi和/>的计算过程如下式所示:
式(7)中:σi(i=11,22,33,12,23,13)表示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在施加六种宏观应力载荷下的分析后得到微观应力,表示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施加的六种宏观应力载荷,其中11,22,33方向表示三种沿x,y,z方向宏观拉伸,12,23,13方向表示沿z,x,y平面的三种宏观剪切。以x方向拉伸为例,对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施加单位宏观拉伸应力,宏观应力/>矩阵等于[1 0 0 0 0 0]T,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提取关键点处的微观应力,在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设置的关键参考点获取的应力放大系数为/>基于此原理,分别对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施加六种不同的数值宏观载荷即可分别获取应力放大系数。
由于建立的钻削多尺度有限元模型是三维状态,涉及六个应力分量:
式(8)中:fi,fij表示在各个i方向和平面ij的强度张量i,j=1,2,3(1表示纤维纵向);σi表示纤维在微观尺度上法向应力,其中各强度张量的表达式如下:
式(9)中:Xf,Yf,Zf表示在纤维在微观尺度上各方向的失效强度(上标T表示拉伸状态,C表示压缩状态),表示纤维在微观尺度上的各方向上的剪切强度(i,j=X,Y,Z)。
针对纤维在X方向主要在拉压状态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可表示为:
式(10)中:表示在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纤维上所有参考点定义的损伤系数(上标T表示拉伸状态,C表示压缩状态);/>表示当损伤变量达1时(即纤维失效)的最大应变;ε11表示实际应变;/>可分别表示初始损伤应变;其中获取各类型损伤应变的表达式如下:
式(11),(12)中:表示纤维断裂应变能释放率临界值;/>和/>表示纤维在微观尺度上在纵向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L表示纤维细观单元特征长度,主要由单元的尺寸以及构造形式相关,复合材料模型中纤维所有单元均采用六面体单元类型,其可能发生破坏的区域均具有相同的面内长度,因而单元特征长度计算的方程可按如下表示:
式(13)中:Linitial表示有限元软件中获取的初始单元特征长度,在材料子程序中通过VUMAT内嵌“CharLength”函数控制;lz表示单元体在全局坐标系下沿坐标系z方向的尺寸,如图3中(a)所示。
对于拉伸模型,当时,材料在1方向上彻底失效。对于压缩模型,纤维压缩是由微屈曲机制引起的,如扭折带,当纤维单元断裂后依旧存有部分残余承载能力/>具体失效模式如图3中(b)所示。
纤维的本构关系在微观尺度下损伤定义为:
式(14)中:σf、Cf、εf分别表示纤维在微观尺度下的应力、刚度和应变;分别表示纤维在微观尺度下纵向和横向损伤弹性模量;Ef1和Ef2分别表示纤维在微观尺度下纵向和横向没有损伤弹性模量。
基体屈服失效准则表达式具体如下:
式(15)中:Tmi和Cmi分别表示基体的初始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σVM和I1分别表示·Von Mises等效应力和第一应力不变量,可表示为:
式(16)中:σmi为基体的在微观尺度下的主应力(i=1~3)和剪切应力(i=4~6)。
考虑基体在拉压状态下强度不一致,基于微观力学失效理论,采用Stassi等效应力σeq对基体的损伤演化进行定义,其表达式为:
式(17)中:β表示基体的初始压缩强度与拉伸强度比,即β=Cmi/Tmi
在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基体的损伤根据应力状态进行确定,损伤值的大小在0~1之间,在初始损伤判定后,其损伤演化规律和等效应力可表达为:
f(σeqm)=σeqm (19)
式(18),(19)中:表示在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基体上所有参考点定义的损伤系数(上标T表示拉伸状态,C表示压缩状态);γ表示基于测试数据下的校准单轴应力-应变曲线损伤状态参数,其值是基于测试数据,然后根据宏观材料属性反向求解得到;κm表示在一个压缩强度Tmi标准值的历史变量,其初始损伤和更新需要根据Kuhn-Tucker加载-卸载条件下进行确定,即:
然后,根据式(18),基体在压缩和拉伸状态下的损伤系数可表示为:
假设损伤初始和演化规律都是各向同性的,基体本构关系在微观尺度下考虑刚度退化的损伤如图4所示,其表达式定义为:
式(22)中:σm、Cm、εm分别表示基体在微观尺度下的应力,刚度和应变;和Em分别表示基体在微观尺度下损伤弹性模量和没有损伤的弹性模量;/>表示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在微观尺度下所有基体上参考点的最大损伤系数。
当获取每个单元的损伤变量,并满足失效准则后。复合材料宏观本构-损伤模型的刚度矩阵更新表达式如下:
式(23)中:dL和dT分别表示复合材料的纵向和横向宏观损伤变量;表示复合材料的宏观本构中未损伤刚度系数,其表达式为:
式(24)中:Ei,vij,Gij(i,j=1,2,3)分别代表复合材料的宏观弹性模量、泊松比、宏观剪切模量。
对于各损伤变量的评估计算表达式如下:
式(25),(26)中:Vf代表纤维体积分数;Vm代表基体体积分数。
为了预防在有限元软件中因出现严重畸变单元而导致在计算时出现不收敛情况,本申请引入最大主应变及最小主应变准则实现过度畸变单元的辅助删除,基于极分解定理,任意物体的运动都可以将其分解为沿三个方向的纯拉伸和纯刚体旋转,即:
式(27)中:表示应变梯度矩阵;/>表征材料的纯拉伸变形;/>表示材料的纯刚体旋转;/>和/>分别表示微元的初始位置和变形后的位置;
本申请复合材料的层合板模型均采用六面体单元模型,对矩阵求解特征根,可以获取单元的3个方向主拉伸比λ1,λ2,λ3,根据Biot应变(名义应变)定义分别求出3个主应变值:
εi=λi-1 (28)
式(28)中:εi(i=1,2,3)表示单元的主应变;λi(i=1,2,3)表示单元的主拉伸比。
因而,根据求出的主应变,辅助单元删除准则可表示为:
式(29)中:和/>分别表示单元最大主应变和最小主应变;/>和/>分别表示手动设定的最大主应变和最小主应变临界值。
另外,和/>的设定值需要结合对比真实状态下的钻削试验进行设定,/>的不能太小,/>取值不能太大,否则会将尚为失效的单元强制删除,最终无法实现钻削过程准确模拟,本申请采用的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将其值分别设定为/>
基于建立的微观力学失效理论失效准则和动态渐进损伤模型,多尺度显式有限元算法如图5所示。整个多尺度显式有限元算法的实现主要可分为三个步骤:
步骤(1):在开始的全局时间分析步n时,通过前一个时间分析步与应变增量步求和计算全局总应变/>通过前一个复合材料单元刚度矩阵/>求解计算出每个积分点的宏观应力/>
步骤(2):根据宏观应力对组分结构单元分别设置的关键参考点乘以分别计算出纤维和基体的微观应力/>和/>基于建立的微观力学失效理论失效准则,确定纤维和基体的失效系数,通过建立的渐进损伤模型,得到纤维和基体的微观损伤变量;对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的纤维损伤系数和基体损伤系数确定所有参考点/>的最大值。
步骤(3):通过建立新的损伤演化准则,每个积分点上的宏观损伤变量可以通过dL和dT的最大值计算,实现单元刚度的退化,性能衰减等,并基于单元删除准则,实现单元的删除。由于在第n-1时间分析步宏观损伤变量是不可逆的,宏观损伤变量的选择较大值,并在n时间分析步时实现复合材料刚度矩阵的更新,如果达到设定的时间分析步,将进入下一个时间分析步,如果时间分析步终止,则程序终止。
裂纹萌生和扩展由表面牵引力-分离位移之间的本构关系模型控制,其失效损伤演化规律表达式为:
式(30)中:Ti(i=n,s,t)表示各方向的名义应力,n,s,t分别表示法线方向和局部剪切方向;δi表示对应方向的名义应变,其值为界面处分离位移除以内聚力单元的初始厚度;Kii表示内聚力单元本构的刚度;表示层间损伤变量;/>表示在加载过程中的初始失效时的等效位移;/>表示在加载过程中等效位移的最大值,并且在历程分析中是不可逆转的;/>表示损伤萌生的等效应力;其中/>的分别可表示为:
式(31),(33),(34)中:Ti 0(i=n,s,t)表示各方向的最大名义应力;表示层间断裂韧性,即断裂能,具体如图6中(c)所示。
牵引力-分离失效损伤演化规律图6中(b)所示,其损伤失效演化规律表达式为:
其中混合模式下的损伤状态变量Ds可表示为:
式(36)中:表示在加载过程中等效位移的最大值;/>表示混合模型在加载过程中的等效位移;/>表示混合模式下损伤萌生的等效应力;其中,/>的表达式分别为:
式(37)、(38)、(39)中:<·>表示麦考利括号;η表示混合模式下的B-K准则参数,本申请的研究对象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取值为1.45;β表示混合比,其表达式为:
实际应力和最大应力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在有限元软件的计算过程中,如果当某个内聚力单元的截面积分点的损伤变量Ds达到该单元将被删除,ABAQUS软件中无量纲的刚度退化系数SDEG和模型中的损伤变量Ds具有相同的含义,即当SDEG=1时,判断单元失效并删除。
纤维和基体的各项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
表1纤维丝和基体的材料参数
对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时,在各对称面上设置的单元节点在位置和数量上需保持完全一致,并采用映射的方式生成网格,如图8中(a)所示。为避免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顶点和边上的网格节点出现过约束的情况,在对节点集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时,必须将顶点和边上的节点从面中去除,同时必须将顶点上的节点从边上去除,一个顶点仅包含一个节点,但所有的面和边上的每个节点集合可以同时包含多个节点。
在全局坐标系下,将建立的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的各边长定义为Wx,Wy,和h,坐标原点位于D,在六种宏观应力载荷下,根据式(4)的建立的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通过以下线性约束方程组实现顶点、棱边和平面的响应载荷工况的加载。
在ABAQUS/Standard分析步下对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分别施加六种工况(三轴宏观拉伸及剪切)下的各单位应力载荷,得到微观应力分布,如图9所示。采用10红色实心圆表示微观纤维关键参考点和15个紫色实心圆表示基体的微观基体的参考点计算获取的应力放大系数。F10参考点和M10~M15点分别位于纤维内部中心位置和基体内部中心位置。F1~F9参考点和M1~M9考虑纤维和基体结合处的位置关键参考点。由于施加的是外在为1MPa的应力载荷,故获取各关键参考点的微观应力分布即为应力放大系数,不同工况下的纤维和基体上各关键参考点的应力如图10、图11所示。由于材料的固有属性不会发生变化,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只需进行求解一次并提取关键参考点结果。在获取应力放大系数后将其以一个独立的文件存储在Fortran代码中,在宏观复合材料钻削有限元模型中,基于ABAQUSVUMAT代码使用“#include”函数调用该文件,实现复合材料材料的动态渐进失效多尺度分析。
本申请采用是T700S-12K/YP-H26的耐高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纤维体积分数含量约为59%,采用[(0°/90°/45°/-45°)s]4铺层顺序,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总体尺寸为15mm×15mm×5.76mm,总计32层,在预设的全局坐标下,对单层复合材料赋予沿纤维方向上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其单层复合材料的参数如表2所示,内聚力单元的参数如表3所示。将直径为6mm的硬质合金匕首钻(AlTiN涂层)设为离散刚体模型,为完整且准确的预测钻削过程中的轴向力和扭矩等参数,将匕首钻的总质量和转动惯量约束在顶部参考点位置,并基于该参考点施加钻头的进给速度和转速等边界条件。同时为提升计算效率及节约计算机资源,对涉及复合材料层合板钻削接触区域(直径为8mm圆形区域)进行网格细化处理,对接近层合板边缘区域和匕首钻均采用较粗糙的网格。复合材料采用C3D8R单元(8节点、三维减缩积分单元),分层区域使用COH3D8粘性单元(0mm厚度),匕首钻采用C3D10M离散刚体单元。为了模拟出钻削过程中产生的毛刺现象,其复合材料单元的模型网格尺寸保证为细观尺度,根据对单元网格灵敏性模型的优化分析结果,整个钻削有限元模型中总共有4203438个单元,其中复合材料模型包含3382122个六面体单元,分层区域包含819108个内聚力单元和匕首钻包含8208个四面弹单元,复合材料单元最小尺寸约为45×45×40μm。
表2多向铺层结构下UD-CFRP的材料参数
表3CEs材料属性
根据钻头沿轴线方向进给复合材料的实际工况,对整个钻削有限元模型中施加转速和进给速度等边界条件,由于将匕首钻模型的运动状态约束在顶部参考点处,对参考点在X和Y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在Z方向上施加进给速度,同理,在对X和Y方向上的转速进行限制,在Z方向施加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并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四个垂直表面进行固定。在仿真计算结束后,本申请通过搭建的实验平台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平台主要包含CFRP钻削、数据采集、实验观测三个***,实验方案示意图及测试装置连接如图12所示。
根据图13、图14所示的实验与仿真对比分析结果,钻削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的轴向力和扭矩在钻削的各个阶段值及变化趋势趋近一致,仅在第TIV及TV阶段时,轴向力和扭矩的减少速度相比于实验较为迟滞,主要原因是在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中纤维采用基于断裂韧性的退化方式,其设定的耗散能值是基于经验评估得到,加上由于模拟层间分层现象中粘结区域CEs的作用,使得模型中的有些宏观单元没有删除,导致单元与钻头接触时间过长,进而产生部分较小的力与扭矩。
从图15中(a)可以清晰观测出,CFRP孔壁主要由树脂涂覆表面和纤维断口表面组成,靠近入口的孔壁涂覆表面比较明显。CFRP从钻削的入口到出口处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入口处劈裂、出口处撕裂、毛边、层间分离、径向挤伤、微裂纹等损伤。根据图15中(a)与(b)每层损伤的位置对比分析,发现出现凹坑和孔壁损伤位置几乎一致。因而,本文建立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可以较真实的模拟出CFRP钻削的孔壁损伤状态。
CFRP在制孔过程中在出入口容易产生毛刺,撕裂、分层等加工损伤,由于匕首钻是一种钻扩孔一体的CFRP专用钻头,仅对CFRP层合板钻削时孔的入口处纤维断口较为平整,入口撕裂现象不明显及产生的毛刺较少,但是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和试验结果观测,在出口处出现较明显毛刺、撕裂,分层损伤,如图16中(a)所示。但由于在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中是基于宏观单元的删除,实现材料去除的模拟,在单元的尺度效应,仅能够模拟出其宏观层面的损伤现象,无法实现毛刺及撕裂损伤的量化。CFRP制孔出现的分层损伤一般仅存在出口侧面的几层材料之间,其内部的损伤大小需要采用超声扫描等观测设备进行观察,但对于出口处的分层会沿着匕首钻进给方向往材料外部扩展,在损伤区域内有一部分***的高度,仅需采用超景深显微镜观测即可,如图16中(a)所示。
分层损伤***是以刀具直径为基准,通过孔周边删除单元数量计算面积除以基准孔的面积计算出分层损伤系数,测量方法是在ABAQUS软件里面导出图片,然后导入CAD软件,基于软件自带工具采用等比例法分别实现测量。由于钻头在实际工况下转速太快,而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单元的删除是不可恢复的,故取分层区域中心区域产生损伤单元面积用于计算分层损伤系数,如图17中(b)所示。因而,分层损伤系数可表示为:
式(47)中,Dd表示出口分层损伤系数,Anom表示中心孔径区域面积,Ad表示分层产生损伤单元面积。根据计算出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和试验工况中不同加工参数下的钻削CFRP出口处的分层损伤系数。从图17中可以看出,有限元模型和试验结果在分析损伤系数的结果较为接近,同时上机随加工参数变化,其变化趋势也趋于一致。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能够真实的模拟出实际工况下的CFRP损伤状态,轴向力、扭矩及出口分层损伤系数最大误差分别为3.37%,7.69%、4.28%,同时也可以较真实的模拟出孔壁表面损伤及出口分层等现象。

Claims (6)

1.一种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忽略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工艺制备中产生的初始损伤,将复合材料理想化为单向层合板预设的铺层序列叠加而成,对复合材料的宏观结构进行分析,考虑宏观结构设计,材料属性,铺层方式以及整体结构受载形式对结构内部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的影响;
第二步,根据单向层合板的力学分析,对单向板纤维分布进行合理简化,基于纤维体积分数建立面向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表观的微观力学代表性体积单元,并采用多尺度分析方法,将宏观结构单元或积分点的载荷情况传递到微观模型中,在该载荷下模拟纤维和基体组分材料各单元积分点的应力分布;另外,采用微观失效理论分别对基体,纤维进行失效判断,假设各对应单元发生损伤,则对损伤单元进行刚度折减、失效删除,如果单元没有删除,则对整个单胞模型进行均匀化处理,得到损伤后的材料宏观性能;
第三步,将损伤后的材料宏观性能赋予宏观结构中的对应单元中,对整体结构再进行下一迭代步的宏观分析,如此反复迭代直至设定时间分析步完成,最终实现复合材料由组分到结构件的在刀具切削作用下的多尺度数值模拟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宏观应力与各组分结构微观应力通过应力放大系数进行桥联,而应力放大系数的获取通过包含纤维、基体的代表性体积单元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有限元算法:
步骤(1):在开始的全局时间分析步n时,通过前一个时间分析步与应变增量步/>求和计算全局总应变/>通过前一个复合材料单元刚度矩阵/>求解计算出每个积分点的宏观应力/>
步骤(2):根据宏观应力对组分结构单元分别设置的关键参考点乘以纤维的应力方法系数和基体的应力方法系数/>分别计算出纤维和基体的微观应力/>和/>基于建立的微观力学失效理论失效准则,确定纤维和基体的失效系数,通过建立的渐进损伤模型,得到纤维和基体的微观损伤变量;对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的纤维损伤系数和基体损伤系数确定所有参考点/>和/>的最大值;
步骤(3):通过建立新的损伤演化准则,每个积分点上的宏观损伤变量通过dL和dT的最大值计算,dL和dT分别表示复合材料的纵向和横向宏观损伤变量,实现单元刚度的退化,性能衰减,并基于单元删除准则,实现单元的删除;由于在第n-1时间分析步宏观损伤变量是不可逆的,选择纵向和横向宏观损伤变量中较大值,并在n时间分析步时实现复合材料刚度矩阵的更新,如果达到设定的时间分析步,将进入下一个时间分析步,如果时间分析步终止,则程序终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宏-微观转化方程的表达式如式(1)、(2)、(3)所示:
式(1)~(3)中:σi表示纤维或基体n点处的应力,n为受力分析点,i=1~6;表示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宏观应力分量,j=1~6;/>表示为n点的机械载荷作用下的应力放大系数,p=1~6,k=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单元特征长度计算的方程可按如下表示:
式(4)中:Linitial表示有限元软件中获取的初始单元特征长度,在材料子程序中通过VUMAT内嵌“CharLength”函数控制;lz表示单元体在全局坐标系下沿坐标系z方向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预防在有限元软件中因出现严重畸变单元而导致在计算时出现不收敛情况,引入最大主应变及最小主应变准则实现过度畸变单元的辅助删除,基于极分解定理,任意物体的运动都能够将其分解为沿三个方向的纯拉伸和纯刚体旋转,即:
式(5)中:表示应变梯度矩阵;/>表征材料的纯拉伸变形;/>表示材料的纯刚体旋转;和/>分别表示微元的初始位置和变形后的位置;
当获取每个单元的损伤变量,并满足失效准则后,复合材料宏观本构-损伤模型的刚度矩阵更新表达式如下:
式(6)中:dL和dT分别表示复合材料的纵向和横向宏观损伤变量;i,j=1~6;表示复合材料的宏观本构中未损伤刚度系数,其表达式为:
式(7)中:i,j=1,2,3;Ei,vij,Gij分别代表复合材料的宏观弹性模量、泊松比、宏观剪切模量;
复合材料宏观本构-损伤模型演化规律中的损伤变量直接由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中确定,通过损伤组分失效准则计算微观组分退化弹性参数实现损伤评估,其中对于各损伤变量的评估计算表达式如下:
式(8),(9)中:Vf代表纤维体积分数;Vm代表基体体积分数,Em表示基体在微观尺度下没有损伤的弹性模量,和/>分别表示纤维在微观尺度下纵向和横向损伤弹性模量;Ef1和Ef2分别表示纤维在微观尺度下纵向和横向没有损伤弹性模量,上标T代表拉伸状态,C代表压缩状态,/>表示基体在拉伸和压缩状态下的损伤状态变量;/>表示拉伸状态下的复合材料的纵向宏观损伤变量,/>表示压缩状态下的复合材料的纵向宏观损伤变量,/>表示拉伸状态下的复合材料的横向宏观损伤变量,/>表示压缩状态下的复合材料的横向宏观损伤变量。
CN202010688717.5A 2020-07-16 2020-07-16 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 Active CN111832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8717.5A CN111832209B (zh) 2020-07-16 2020-07-16 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8717.5A CN111832209B (zh) 2020-07-16 2020-07-16 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2209A CN111832209A (zh) 2020-10-27
CN111832209B true CN111832209B (zh) 2024-03-22

Family

ID=72923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8717.5A Active CN111832209B (zh) 2020-07-16 2020-07-16 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2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9130A1 (zh) * 2020-07-16 2021-07-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
CN113094769B (zh) * 2021-04-13 2022-09-23 吉林重通成飞新材料股份公司 一种模块单元化叶片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58678B (zh) * 2021-05-11 2022-08-0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α钛变形过程介观应力和织构的半定量预测及可视化方法
CN113420376B (zh) * 2021-06-17 2022-07-22 吉林大学 基于多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抗冲击力学性能仿真方法
US11373296B1 (en) 2022-02-22 2022-06-28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sis of chip and burr formation in drilled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s using image processing
CN115169083B (zh) * 2022-06-17 2024-03-19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热解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CN117610344B (zh) * 2023-11-10 2024-07-09 中山大学 一种飞行汽车海上迫降结构损伤评价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7769A (zh) * 2017-01-08 2017-05-31 浙江大学 预测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多层厚板渐进失效的有限元方法
CN108804735A (zh) * 2018-03-14 2018-11-13 浙江大学 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失效的多尺度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7769A (zh) * 2017-01-08 2017-05-31 浙江大学 预测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多层厚板渐进失效的有限元方法
CN108804735A (zh) * 2018-03-14 2018-11-13 浙江大学 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失效的多尺度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 approach to design high-performance unidirectional CFRPs based on a new sensitivity analysis model;Yong Liu等;Composite Structures;第224卷;第1-10页 *
An approach to predi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FRP based on cross-scale simulation;Zhenchao Qi等;Composite Structures;第210卷;第339-347页 *
基于多尺度方法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失效机理研究;陈滨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第11期);第1-17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2209A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2209B (zh) 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
WO2021139130A1 (zh) 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的动态渐进失效分析方法
CN108427826B (zh) 缝合复合材料冲击损伤及剩余强度全程分析方法
CN106503292B (zh) 预测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渐进失效的有限元方法
CN106777769B (zh) 预测低速冲击下复合材料多层厚板渐进失效的有限元方法
CN113420376B (zh) 基于多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抗冲击力学性能仿真方法
CN109101692B (zh) 基于最大应力准则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CN109684724B (zh) 一种客车多材料车身粘铆复合钢骨架结构分析方法
CN112528415B (zh) 一种复合材料轴结构宏-细观失效模式分析方法
Maleki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delamination on the stiffness of composite pipes under compressive transverse loading using cohesive zone method
Imran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tical, and finite element vibration analyses of delaminated composite plates
CN116882232A (zh) 低速冲击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状态的预测方法
Liu et al. Scale-span modelling of dynamic progressive failure in drilling CFRPs using a tapered drill-reamer
Jiang et al. Micro-and macro-scale simulation for axial cutting machining behaviors of 2D tri-axially braided composites
CN113158508A (zh) 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贴补修复后极限载荷确定方法
CN112926244A (zh) 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孔件极限载荷确定方法
Liu et al. Damage model for predicting shear strength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 fastener based on post-failure behavior
CN112906263B (zh) 含制孔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预测方法
Ji et al. Study of in-plane fatigue failure and life prediction of weave composites under constant and variable amplitude loading
Celik et al. Maximization of ultimate strength of unidirectional tapered composite structures considering different failure modes
CN108197398A (zh) 一种预测基于空间群p4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失效的有限元方法
Mohmmed et al. Buckling and bending properties of aluminium plate with multiple cracks
Yi The progressive failure analysis of uni-directional fibre reinforced composite laminates
Hu et al. Multiscale Modeling of a Notched Coupon Test for Triaxially Braided Composites
Suresh Babu et al. Assessment of Interlaminar Stress Components in Laminated Composites Manufactured by Ply-Drop Techn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