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0012B - 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0012B
CN111770012B CN202010525489.XA CN202010525489A CN111770012B CN 111770012 B CN111770012 B CN 111770012B CN 202010525489 A CN202010525489 A CN 202010525489A CN 111770012 B CN111770012 B CN 1117700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ial
wearable
information
target
wearab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254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0012A (zh
Inventor
米永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254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0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0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0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2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formation, e.g. messages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 proximity of a certain spot or ar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在获取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之后,可以测量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以根据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需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的目标设备。由于该方法基于发送社交请求的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确定目标设备,在存在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同时发送社交请求的情况也能够识别出目标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可穿戴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时设备之间存在干扰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穿戴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时不受周边其他添加联系人的设备影响的目的。

Description

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使用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添加联系人的方式大多基于设备本身自带的无线设备或传感器算法等,比如声波加联系人,碰一碰加联系人等。
但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有多个可穿戴设备同时添加联系人时,多个可穿戴设备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社交信息处理方法,由第一可穿戴设备执行,包括:
获取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
响应于所述社交请求,测量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从所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
对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从所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包括:
将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所述相对角度分别与角度阈值比较;
从所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小于所述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
若所述候选设备为至少两个,则根据所述相对距离,从至少两个所述候选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相对距离,从至少两个所述候选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个候选设备中所述相对距离最短的候选设备作为所述目标设备。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测量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两天线接收到任一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的载波相位差;
根据所述载波相位差,以及所述两天线的间距,对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测量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对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将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关联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并生成联系人更新消息,其中,所述联系人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
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联系人更新消息;
响应于所述联系人更新消息,将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包括:
解析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社交请求,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或者,采用近距离通信方式,从所述目标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信息。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近距离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超宽带通信、红外通信或近场通信中的任意一个。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对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包括:
解析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社交请求,以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
将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将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穿戴设备存储的用户对象信息,生成社交响应;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社交响应,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社交响应携带的所述用户对象信息添加联系人。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响应于所述社交请求,测量每一个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社交请求,显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执行添加联系人的确认操作;
探测到所述确认操作,则对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测量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在第一可穿戴设备获取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后,响应于社交请求,测量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根据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对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该方法基于发送社交请求的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确定目标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可穿戴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时设备之间存在干扰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穿戴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时不受周边其他添加联系人的设备影响的目的。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社交信息处理装置,由第一可穿戴设备执行,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
测量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社交请求,测量对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从所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
执行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社交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获取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响应于社交请求,测量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根据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对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由此,基于发送社交请求的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确定目标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可穿戴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时设备之间存在干扰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穿戴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时不受周边其他添加联系人的设备影响的目的。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交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的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社交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添加联系人的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添加联系人的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交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可穿戴设备(如儿童智能手表、手环等)相互间添加联系人已经是一项必备的功能,而实现该项功能大多基于本身自带的无线设备或传感器算法等,比如声波加联系人,碰一碰加联系人等。
但是,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在添加联系人时,在应用场景和抗干扰上都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声波加联系人时必须两人在很近的情况下,且如果环境中有多个联系人相互添加容易造成干扰。碰一碰加联系人利用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技术或蓝牙技术在靠近的场景下获取设备信息,同样需要用户必须贴近,并且在周边同类蓝牙设备多的情况下也存在干扰。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社交信息处理方法,通过获取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响应于社交请求,测量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根据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对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社交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以该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被配置于社交信息处理装置中来举例说明,该社交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应用于任一可穿戴设备中,以使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执行社交信息处理功能。
其中,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盔、眼镜等等。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所示,可穿戴设备1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模块11、超宽带(Ultra Wide Band,简称UWB)模块12、***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4G)模块13、重力传感器模块14、光电容积法(Photoplethysmography,简称PPG)心率监测模块15、充电模块16、马达17、显示屏18、麦克风19以及喇叭20。
其中,CPU模块11一般采用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处理器,负责所有***模块的控制和数据处理传输;
UWB模块12,可以用于利用UWB的测距技术,实现两个可穿戴设备间的指向性定位;
4G模块13,可以用于实现可穿戴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重力传感器模块14,可以用于记录可穿戴设备运动过程中的三轴姿态,进而获得状态信息;
PPG模块15,可以用于监测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的实时心率;
充电模块16,可以用于对可穿戴设备自带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管理保护,并产生***所需用电;
马达17,可以用于对关键事件的振动提醒或***通知振动提醒;
显示屏18,可以用于显示用户相关信息,诸如电话、好友、时间、步数、传感器输出信息等。
如图1所示,该社交信息处理方法,由第一可穿戴设备执行,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
需要解释的是,为了便于区分,本申请中将作为接收方的可穿戴设备命名为第一可穿戴设备,将作为发送方的可穿戴设备命名为第二可穿戴设备,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命名方式,在此仅作为一种示例。
其中,社交请求,可以为作为发送方的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添加联系人的请求,并且,社交请求中可以携带有第二可穿戴设备的设备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佩戴有可穿戴设备的用户需要与周边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建立社交时,便可以通过佩戴的可穿戴设备向周边的可穿戴设备发送社交请求,以表达希望建立社交的意愿。
可选的,第二可穿戴设备可以采用UWB技术向周边广播携带有设备信息的社交请求。
其中,UWB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至微秒级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技术具有***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截获能力低,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存在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同时发送社交请求,以请求添加联系人时,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可以同时接收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在一个会议场景下,需要多个佩戴有智能手表的用户互相添加联系人,可能会有5个智能手表作为社交请求发送方以用于发送社交请求,作为接收方的智能手表则可能接受到5个智能手表发送的社交请求。
步骤102,响应于社交请求,测量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其中,相对距离,是指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与发送社交请求的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相对角度,是指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与发送社交请求的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之间的夹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可穿戴设备在添加联系人时,需要两个设备相互指向对方,但不限于正对于对方,因此,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后,可以测量每一个发送社交请求的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以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后,可以根据社交请求,在第一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提示信息,探测到用户的确认操作后,则对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测量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执行添加联系人的确认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显示屏、语音控制等方式执行接收添加联系人的确认操作,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执行确认操作,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UWB定位技术的到达相位差(PhaseDifference of Arrival,简称PDoA)定位技术,测量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与每一个发送社交请求的第二可穿戴设备之间距离,以确定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例如,可以确定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两天线接收到任一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的载波相位差,进而,根据载波相位差,以及两天线的间距,对第二可穿戴设备测量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举例来说,参见图3,假设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H1内置的两个天线分别为天线A和天线B,并且天线A和天线B之间的距离已知为d,作为发送方的第二可穿戴设备H2使用单独的一个天线发送社交请求,若H2在T0时刻发送社交请求,天线A和天线B分别在T1和T2时刻接收到社交请求,从而可以计算出可穿戴设备H1和H2之间的相对距离y和相对角度。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从图3中可知,
Figure BDA0002533644690000071
由此,
Figure BDA0002533644690000072
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533644690000073
由于x2+y2=r2,可以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得到可穿戴设备H1和H2之间的相对距离y和相对角度如下:
Figure BDA0002533644690000074
Figure BDA0002533644690000075
Figure BDA0002533644690000076
其中,y为可穿戴设备H1和H2之间的相对距离;±表示第二可穿戴设备H2可能位于第一可穿戴设备H1前端,也可能位于第一可穿戴设备H1后端;其中,d为第一可穿戴设备H1中两天线的间距;r为天线A与第二可穿戴设备H2之间的距离,p为r减去天线B到与第二可穿戴设备H2之间的距离;α为第二可穿戴设备H2与天线A之间的相对角度;β为第二可穿戴设备H2与天线B之间的相对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线A和天线B之间的距离d比较小,第二可穿戴设备H2与天线A和天线B的角度之间的差异较小,因此,可以将第二可穿戴设备H2与天线A之间的夹角α作为可穿戴设备H1和H2之间相对角度,也可以将第二可穿戴设备H2与天线A之间的夹角β作为可穿戴设备H1和H2之间相对角度,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采用飞行时间测距方法(Time of Flight,简称TOF),测量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与每一个发送社交请求的第二可穿戴设备之间距离,以确定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步骤103,根据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
其中,目标设备,是指与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建立社交关系的第二可穿戴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得到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与每一个发送社交请求的第二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后,可以根据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每一个发送社交请求的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分别与角度阈值进行比较,以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其中,角度阈值,可以为用户自行设定的角度值,如20°、30°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为一个时,可以将该候选设备作为目标设备。
举例来说,假设某一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到3个第二可穿戴设备X1、X2和X3发送的社交请求,确定3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分别为25°、10°和30°,假设角度阈值为20°,将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与角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存在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为X2,则可以将第二可穿戴设备X2作为目标设备。
还例如,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后,确定其中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正对于第一可穿戴设备,也就是说其中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为0°,则将该第二可穿戴设备作为目标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若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为至少两个时,进一步地,比较至少两个候选设备的相对距离,以根据相对距离,从至少两个候选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
举例来说,假设某一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到3个第二可穿戴设备X1、X2和X3发送的社交请求,确定3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分别为15°、10°和30°,假设角度阈值为20°,将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与角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存在两个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为X1和X2,进一步地,比较两个候选设备的相对距离,若第二可穿戴设备X1的相对距离小于第二可穿戴设备X2的相对距离,则可以将第二可穿戴设备X1作为目标设备;若第二可穿戴设备X2的相对距离小于第二可穿戴设备X1的相对距离,则可以将第二可穿戴设备X2作为目标设备。
步骤104,对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确定相互添加联系人的目标设备后,可以对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进而实现了隔空添加联系人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添加联系人的目标设备后,可以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通过可穿戴设备的4G模块将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第一可穿戴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关联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和第二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并生成联系人更新消息,其中,联系人更新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服务器生成联系人更新消息后,将联系人更新消息发送至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以使得第一可穿戴设备从服务器获取到联系人更新消息后,响应于联系人更新消息,将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可穿戴设备还可以通过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NB-IOT)等其他方式,将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自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本申请中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添加联系人的目标设备后,可以解析目标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获取到社交请求中携带的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后,将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下,在两个可穿戴设备相互添加联系人之后,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的麦克风19和喇叭20进行语音通话,从而实现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交流。
本申请实施例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基于发送社交请求的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出目标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可穿戴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时设备之间存在干扰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穿戴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时不受周边其他添加联系人的设备影响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下,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时,若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第二可穿戴设备多于一个,还需要进一步从中确定出具体哪一个是用来添加联系人的目标设备。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各候选设备的相对距离,确定该目标设备。下面结合图4对上述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社交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
步骤202,响应于社交请求,测量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201和步骤202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1和步骤102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3,将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分别与角度阈值比较。
其中,角度阈值,可以为用户自行设定的角度值,如20°、30°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得到发送社交请求的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后,可以将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分别与角度阈值进行比较。
步骤204,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
其中,候选设备,可以为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设备,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每一个发送社交请求的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分别与角度阈值进行比较,以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
举例来说,假设某一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到3个第二可穿戴设备X1、X2和X3发送的社交请求,确定3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分别为25°、10°和30°,若角度阈值为20°,将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与角度阈值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为X2。
还例如,若3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分别为15°、10°和30°,若角度阈值为20°,将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与角度阈值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为X1和X2。
步骤205,若候选设备为至少两个,则根据相对距离,从至少两个候选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将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与角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为至少两个时,为了筛选出目标设备,可以比较至少两个候选设备的相对距离,将至少两个候选设备中相对距离最短的候选设备作为目标设备。由此,可以从发送社交请求的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筛选出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角度最小、距离最短的第二可穿戴设备。
继续以步骤204中示例为例,在确定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为X1和X2后,比较两个候选设备的相对距离,若第二可穿戴设备X1的相对距离小于第二可穿戴设备X2的相对距离,则可以将第二可穿戴设备X1作为目标设备;若第二可穿戴设备X2的相对距离小于第二可穿戴设备X1的相对距离,则可以将第二可穿戴设备X2作为目标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将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与角度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为一个时,则可以将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第二可穿戴设备作为目标设备。
步骤206,对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步骤206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4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时,将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分别与角度阈值比较,以将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第二可穿戴设备作为候选设备,在确定候选设备为至少两个时,进一步地,根据各候选设备的相对距离,确定目标设备。由此,能够从发送社交请求的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筛选出与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角度最小、距离最短的第二可穿戴设备,并且添加联系人的可穿戴设备之间无需近距离接触即可实现隔空添加联系人操作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可穿戴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的速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在对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时,已提及存在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通过服务器添加联系人,或者,未通过服务器,仅通过可穿戴设备即可直接添加联系人。为了清楚说明这两种方式,本实施例和后续实施例中将分别对这两种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采用通过服务器添加联系人的方式。下面结合图5进行详细介绍,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添加联系人的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104和步骤206中,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01,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其中,第一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目标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Address,简称IP)、物理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设备类型、设备厂商、设备型号、操作***等等。
为了便于与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的设备信息区分开,这里将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命名为第一设备信息,将第一可穿戴设备的设备信息命名为第二设备信息,当然其他用于区域两个设备信息的命名方式也可以适用于本申请中,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可以对目标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进行解析,以得到社交请求中携带的目标设备第一设备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可以采用近距离通信方式,从目标设备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其中,近距离通信方式,可以为蓝牙通信、超宽带通信、红外通信或近场通信中的任意一个。例如,可以基于UWB、蓝牙、红外通信、近场通信、WiFi、NB-IOT等近距离通信方式,建立目标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通信,以使得第一可穿戴设备可以从目标设备获取到第一设备信息。
步骤302,将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第一可穿戴设的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关联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和第二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并生成联系人更新消息。
其中,联系人更新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用户对象,可以为用户账号、用户名以及用户标识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获取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后,可以通过4G模块将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第一可穿戴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第一设备信息和第二设备信息后,可以关联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和第二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并生成联系人更新消息,以将联系人更新消息发送至第一可穿戴设备。
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和第一可穿戴设备自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后,可以对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和第二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进行存储。由此,在目标设备和作为接收方的可穿戴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时,服务器可以直接获取到存储的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和第二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
步骤303,从服务器获取联系人更新消息。
步骤304,响应于联系人更新消息,将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联系人更新消息后,响应于该联系人更新消息,可以将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服务器关联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和第二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并生成联系人更新消息后,从服务器获取联系人更新消息,响应于联系人更新消息,将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由此,通过在服务器端对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进行关联,实现了可穿戴设备之间快速添加联系人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即可直接添加联系人。下面结合图6进行详细介绍,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添加联系人的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上述步骤104和步骤206中,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401,解析目标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以确定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
其中,用户对象,可以为用户账号、用户名以及用户标识等等。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获取到的目标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中可以携带有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因此,从发送社交请求的多个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后,可以对接收到的目标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
步骤402,将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目标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进行解析,确定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后,可以将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步骤403,根据第一可穿戴设备存储的用户对象信息,生成社交响应。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将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之后,目标设备若想要将第一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则需要获取第一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
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设备自身存储的用户对象信息,生成携带有用户对象的社交响应,以使得目标设备根据社交响应携带的用户对象信息添加联系人。
步骤404,向目标设备发送社交响应,以使目标设备根据社交响应携带的用户对象信息添加联系人。
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根据自身存储的用户对象信息,生成携带有用户对象的社交响应后,可以根据与目标设备之间预先建立的通信方式,将社交响应发送至目标设备。目标设备接收到社交响应后,可以对社交响应进行解析,以确定作为接收方的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以根据社交响应携带的用户对象信息添加联系人。
作为一种示例,假设目标设备E,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F,第一可穿戴设备F解析目标设备E发送的社交请求,确定目标设备E对应的用户对象后,将目标设备E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目标设备E要想添加第一可穿戴设备F对应的用户对象,则需要获取到第一可穿戴设备F对应的用户对象。第一可穿戴设备F将目标设备E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后,可以根据第一可穿戴设备F自身设备的用户对象信息,生成社交响应,并将生成的社交响应发送至目标设备E,以使的目标设备E接收到社交响应后,根据社交响应携带的用户对象信息添加联系人。
本申请实施例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通过解析目标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以确定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将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根据第一穿戴设备存储的用户对象信息,生成社交响应;向目标设备发送社交响应,以使目标设备根据社交响应携带的用户对象信息添加联系人。由此,实现了作为接收方的第一可穿戴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相互添加联系人的操作,并且两设备添加联系人时不会受到周围其他添加联系人设备的影响,提高了可穿戴设备添加联系人时的抗干扰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社交信息处理装置。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社交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社交信息处理装置700,由第一可穿戴设备执行,可以包括:获取模块710、测量模块720、确定模块730以及执行模块740。
其中,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
测量模块720,用于响应于社交请求,测量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确定模块730,用于根据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
执行模块740,用于对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模块730,还可以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角度分别与角度阈值比较;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相对角度小于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候选设备为至少两个,则根据相对距离,从至少两个候选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确定单元,还可以用于:
将至少两个候选设备中相对距离最短的候选设备作为目标设备。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测量模块720,还可以用于:
确定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两天线接收到任一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的载波相位差;
根据载波相位差,以及两天线的间距,对第二可穿戴设备测量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执行模块740,还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第一可穿戴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关联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和第二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并生成联系人更新消息,其中,联系人更新消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服务器获取联系人更新消息;
添加单元,用于响应于联系人更新消息,将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获取单元,还可以用于:
解析目标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以得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或者,采用近距离通信方式,从目标设备获取第一设备信息。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近距离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超宽带通信、红外通信或近场通信中的任意一个。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执行模块740,还可以用于:
解析目标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以确定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
将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执行模块740,还可以用于:
根据第一穿戴设备存储的用户对象信息,生成社交响应;
向目标设备发送社交响应,以使目标设备根据社交响应携带的用户对象信息添加联系人。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测量模块720,还可以用于:
根据社交请求,显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执行添加联系人的确认操作;
探测到确认操作,则对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测量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社交信息处理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社交信息处理装置,基于发送社交请求的每一个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从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出目标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可穿戴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时设备之间存在干扰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穿戴设备之间添加联系人时不受周边其他添加联系人的设备影响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包括处理器的***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0)

1.一种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可穿戴设备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其中,所述社交请求为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采用UWB技术向周边广播携带有设备信息的社交请求,所述社交请求为用于添加联系人的请求;
响应于所述社交请求,测量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从所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
对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
所述对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包括:
解析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社交请求,以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
将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从所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包括:
将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所述相对角度分别与角度阈值比较;
从所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小于所述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
若所述候选设备为至少两个,则根据所述相对距离,从至少两个所述候选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对距离,从至少两个所述候选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个候选设备中所述相对距离最短的候选设备作为所述目标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两天线接收到任一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的载波相位差;
根据所述载波相位差,以及所述两天线的间距,对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测量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将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关联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并生成联系人更新消息,其中,所述联系人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
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联系人更新消息;
响应于所述联系人更新消息,将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包括:
解析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社交请求,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或者,采用近距离通信方式,从所述目标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距离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超宽带通信、红外通信或近场通信中的任意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可 穿戴设备存储的用户对象信息,生成社交响应;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社交响应,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社交响应携带的所述用户对象信息添加联系人。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社交请求,测量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社交请求,显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执行添加联系人的确认操作;
探测到所述确认操作,则对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测量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
10.一种社交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第一可穿戴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其中,所述社交请求为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采用UWB技术向周边广播携带有设备信息的社交请求,所述社交请求为用于添加联系人的请求;
测量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社交请求,测量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角度;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从所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目标设备;
执行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添加联系人操作;
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
解析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社交请求,以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
将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比较单元,用于将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所述相对角度分别与角度阈值比较;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多个第二可穿戴设备中,确定所述相对角度小于所述角度阈值的候选设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候选设备为至少两个,则根据所述相对距离,从至少两个所述候选设备中,确定所述目标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至少两个候选设备中所述相对距离最短的候选设备作为所述目标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两天线接收到任一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的社交请求的载波相位差;
根据所述载波相位差,以及所述两天线的间距,对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测量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关联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并生成联系人更新消息,其中,所述联系人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联系人更新消息;
添加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联系人更新消息,将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对象添加为联系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还用于:
解析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所述社交请求,以得到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或者,采用近距离通信方式,从所述目标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距离通信方式包括:蓝牙通信、超宽带通信、红外通信或近场通信中的任意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可 穿戴设备存储的用户对象信息,生成社交响应;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社交响应,以使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社交响应携带的所述用户对象信息添加联系人。
18.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社交请求,显示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执行添加联系人的确认操作;
探测到所述确认操作,则对每一个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测量所述相对距离和所述相对角度。
19.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
2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社交信息处理方法。
CN202010525489.XA 2020-06-10 2020-06-10 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111770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5489.XA CN111770012B (zh) 2020-06-10 2020-06-10 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25489.XA CN111770012B (zh) 2020-06-10 2020-06-10 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012A CN111770012A (zh) 2020-10-13
CN111770012B true CN111770012B (zh) 2022-08-26

Family

ID=72720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25489.XA Active CN111770012B (zh) 2020-06-10 2020-06-10 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00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1643A (zh) * 2020-11-09 2022-05-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13749A (zh) * 2020-11-17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12738738B (zh) * 2020-12-30 2022-05-31 南方科技大学 好友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6220B (zh) * 2021-05-31 2022-09-20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佩戴状态的检测方法、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52601B (zh) * 2021-06-15 2023-11-24 北京意匠文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向社交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469828A (zh) * 2021-07-05 2021-10-01 北京意匠文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定向社交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70499U (zh) * 2017-01-19 2017-08-01 深圳市玛雅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智能穿戴手表的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9359B2 (en) * 2007-04-05 2011-05-24 Sejo Pa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and anonymously link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nit users
US20160044087A1 (en) * 2014-08-05 2016-02-11 Piragash Velummylum User contact information privacy protection in computer networks
US20160182435A1 (en) * 2014-12-23 2016-06-23 Sony Corporation Socially acceptable display of messaging
CN107026932A (zh) * 2016-01-31 2017-08-08 贺少珍 互动的方法和可互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CN105721574B (zh) * 2016-02-05 2019-03-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结交用户好友的方法、服务器、装置及***
CN107071131A (zh) * 2016-02-10 2017-08-18 贺湘 交友方法和配套智能可穿戴
CN108605206A (zh) * 2016-07-22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8900969A (zh) * 2018-06-07 2018-11-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好友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4584B (zh) * 2019-01-23 2020-10-30 李超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597473A (zh) * 2019-07-30 2019-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1212182B (zh) * 2019-12-01 2021-06-25 深圳市纽瑞芯科技有限公司 用嵌uwb模块的手机直接遥控uwb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35530B (zh) * 2020-07-10 2022-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群组加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70499U (zh) * 2017-01-19 2017-08-01 深圳市玛雅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智能穿戴手表的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012A (zh)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70012B (zh) 社交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穿戴设备
US20220038819A1 (en) Locating wireless devices
WO2016054773A1 (zh) 目标设备的定位方法和移动终端
US20220201429A1 (en) Location data harvesting and pruning for wireless accessory devices
US10849034B1 (en) Signal map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N111526581B (zh) 一种用户定位的方法、网元、***及存储介质
WO2021088970A1 (zh) 探测参考信号发射设置方法、信息配置方法、定位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1970639B (zh) 保持安全距离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151210A (zh) 移动终端、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967670B (zh) 基于智能终端和超声波通信的异步室内定位方法
CN110536193B (zh) 一种音频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901031A (zh) 射频参数调整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141186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199785A (zh) 发射功率测试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8880751A (zh) 传输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US20180184189A1 (en) Load sharing for charging peripheral device
Osmani et al. An analysis of distance estimation to detect proximity in social interactions
US11800381B2 (en) Optimal device posi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14931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9168126A (zh) 定位方法、相关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9545A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399011A (zh) 一种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696925B (zh) 一种信道质量评估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7835948A (zh) 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8123762A (zh) 发射功率测试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