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8753B - 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8753B
CN111698753B CN201910186606.1A CN201910186606A CN111698753B CN 111698753 B CN111698753 B CN 111698753B CN 201910186606 A CN201910186606 A CN 201910186606A CN 111698753 B CN111698753 B CN 111698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ource node
target node
relay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66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8753A (zh
Inventor
郭春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866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8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8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8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发起发现流程。

Description

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物联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物联网的中继选择方案中,是由源节点和候选中继节点发起发现流程的,则意味着所有收到源节点发现信号的候选中继节点均需要发起发现流程,以便找到目标节点,这样意味着更多候选中继节点发起发现流程,造成资源浪费和能耗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发起发现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中继选择场景下,第一其他节点接收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广播的发现信号;
响应所述发现信号,根据第一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候选中继节点的资格时,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或向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选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发现单元,用于在中继选择场景下,发现无线链路中断;
发起单元,用于发起发现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选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接收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广播的发现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发现信号,根据第一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候选中继节点的资格时,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或向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选择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中继选择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中继选择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发起发现流程;如此,相关技术中所有收到源节点发现信号的候选中继节点均需要发起发现流程,这样由于过多的节点发起发现流程,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能耗浪费;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只有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起发现流程,从而避免资源和能耗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网络架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继选择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继选择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继选择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存在单跳且存在多个候选中继时中继选择和链路建立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当存在多跳时中继选择和链路建立的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发现信号和发现响应信号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存在多个候选中继且存在多跳情况下中继选择和链路建立的过程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继选择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继选择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选择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的LTE-V2X技术不支持中继技术,而D2D技术支持中继技术,其中,D2D技术中的中继机制是这样的:首先,候选中继通过发送发现信号(discovery)的方式来告知远程终端自己的中继身份,然后,远程终端根据收到的候选中继发送的discovery的RSRP值选择对应的中继。其中discovery在核心网侧共有两种方式发起发现流程,模式A(model A)发现流程和模式B(model B)发现流程,其中:
model A类型的发现流程类似于对外宣称“我在这”,该发现流程包括:首先,终端向网络发送发现请求信号;其次,若网络同意,则终端可以在PC5口发送发现信号;再次,所有听到该发现信号的远程终端只是接收响应该发现信号,但不额外提供其他信息。
model B类型的发现流程类似于对外宣称“我想找停车场”,该发现流程包括:首先,终端向网络发送发现请求信号;其次,若网络同意,则终端可以在PC5口发送发现查询信号;再次,所有听到该信号的远程终端需要反馈对应的额外信息,以方便发现终端找到合适的远程终端,并建立连接。当终端与网络没有连接时,则不需要获得网络授权,可直接发起发现流程。
现有的蜂窝网络支持中继技术,该中继技术主要用于在终端和网络之间提供数据包转发功能,也即源UE向中继发起发现流程,所有收到该信号的且符合链路质量要求的候选中继发起发现流程,寻找基站,若基站反馈发现响应信号,意味着可以与候选中继建立连接,则候选中继向源UE反馈发现响应信号,从而建立源UE-中继-网络之间的连接关系。反之从网络侧发起的寻找目标终端的流程也是如此。
现有中继选择方案中,假设原始接收节点和发射节点之间由于距离、路损、遮挡等原因,无法直接进行通信,需要借助第三方中继将数据从源节点转发到目标节点。在车联网场景中,假设两车(OBU)之间或者车(OBU)与路边无线电设备(RSU)原本建立了一对一通信链路,经过路口时,由于其他车辆的进入或者拐弯处高楼的遮挡,车辆或高楼的穿损导致通信链路中断,此时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均知道链路中断,可通过路上的其他OBU或者RSU作为中继完成链路建立,实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数据发送。
若采用现有由源节点和候选中继节点发起发现流程的方法,则意味着所有收到源节点发现信号的候选中继节点均需要发起发现流程,以便找到目标节点,这样意味着更多候选中继节点发起发现流程,造成资源浪费和能耗浪费。且在该场景下,由于穿透损耗的存在,无法单独通过选择最大或最小RSRP的方式选择候选中继。
另外考虑车联网场景中,车辆处于高速移动中,信道环境变化大。为了保证中继链路稳定可靠,需要综合考虑源节点、中继节点、目标节点的速率、运动方向等参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先提供一种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两个或多个终端11至1N和基站31,其中终端11至1N与基站31之间通过网络21进行交互。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中继选择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中继选择设备(例如节点),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节点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节点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发起发现流程。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继选择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现无线链路中断;
步骤S202,如果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现无线链路中断时,则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发起发现流程。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发起发现流程包括广播发现信号,其中:所述发现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组信息: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
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其中,节点ID包括层2标识、应用标识;所述当前身份包括源节点、临时源节点、目标节点、临时目标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现信号还包括移动速率、移动方向,和/或待传输数据块大小,和/或编码调整方式,和/或剩余传输时间。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临时源节点和/或临时目标节点广播发现信号,其中:
所述临时源节点为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所述临时目标节点为所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这里,临时源节点的确定还可以包括对源节点的信号质量进行筛选,临时目标节点还可以包括对目标节点的信号质量进行筛选,在实施的过程中,信号质量可以采用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来表示,信号强度可以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继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现无线链路中断;
步骤S12,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发起发现流程;
步骤S13,在发起发现流程之后,所述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接收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
这里,在中继选择场景下,第一其他节点接收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广播的发现信号;响应所述发现信号,根据第一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候选中继节点的资格时,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或向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其中,第一其他节点为除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包括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和/或移动速率、移动方向,和/或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源、目标节点ID,或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临时源、目标节点ID。
步骤S14,所述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根据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候选中继节点包括同时接收到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送的发现信号,且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均满足第一要求。
其中,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包括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和/或移动速率、移动方向,和/或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临时目标节点ID、临时源节点ID。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到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时,所述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根据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根据同一个一致性准则和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的发现响应信号,从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中确定中继节点,并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从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中确定中继节点,并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例如,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分别根据一定准则和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的发现响应信号,从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中确定中继节点,并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也即,源节点或目标节点根据自己的准则选择最终的中继节点,建立源节点(目标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致性准则由基站配置或预配置,且包括以下之一:
i)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ii)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且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速率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速率最接近;
iii)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iv)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且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速率与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速率最接近。
从以上可以看出,该一致性准则可以为中继节点的移动速率的均值与源节点和临时节点的移动速率均值最接近准则。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当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到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时,所述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根据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包括:
所述源节点或目标节点向基站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全部或者部分候选中继节点的节点信息,节点信息包括发现响应信号;
所述源节点或目标节点根据所述基站下发的响应消息确定中继节点,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源节点或目标节点将全部或者部分候选中继节点信息上报基站,由基站辅助完成中继节点选择,然后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目标节点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继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21,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现无线链路中断;
步骤S22,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发起发现流程;
步骤S23,在发起发现流程之后,所述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接收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
步骤S24,所述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根据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候选中继节点包括同时接收到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送的发现信号,且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均满足第一要求。
步骤S25,如果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之间已经经由所述中继节点辅助完成链路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发送发现释放信号,以告知其他节点已经完成链路建立,其中所述发现释放信号包括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选择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继选择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现无线链路中断;
步骤S302,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广播发现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现无线链路中断时,分别广播发现信号。
步骤S303,在中继选择场景下,第一其他节点接收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广播的发现信号;
其中,所述发现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组信息: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
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步骤S304,响应所述发现信号,根据第一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候选中继节点的资格时,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或向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
其中,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包括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和/或移动速率、移动方向,和/或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源、目标节点ID,或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临时源、目标节点ID。
本实施例实际提供了一种在单跳情况下,第一其他节点确定自身是候选中继节点的方案,换句话说,第一判断准则是单跳情况下,判断自身是候选中继资格的准则。
其中,所述第一判断准则包括第一子判断准则和第二子判断准则,其中第一子判断准则是必要准则,第二子判断准则是可选准则,其中:
所述第一子判断准则为同时收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发现信号;或者,所述第一子判断准则为同时收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发现信号,且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所述第二子判断准则为自身的移动方向是否与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和/或,根据源节点、目标节点和自身节点这三个节点的移动速率判断是否可以保证将所述源节点的剩余数据大小传输给所述目标节点。
在实施的过程中,第一其他节点为除了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第一要求可以是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强度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源节点的移动方向与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因此,第一判断准则可以是,只要第一其他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源节点的移动方向一致,或者第一其他节点的移动方向与目标节点移动方向一致的终端。这里可以根据发现信号中的剩余传输时间以及自己与源、目标节点之间的相对速度判断是否可以通过当前的链路完成源与目标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选择方法,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继选择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现无线链路中断;
步骤S402,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广播发现信号;
步骤S403,在中继选择场景下,第一其他节点接收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广播的发现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402中,如果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现无线链路中断时,则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广播发现信号,对应地,在步骤S403中,在中继选择场景下,第一其他节点接收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在发现无线链路中断时广播的发现信号。
其中,所述发现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组信息: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
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步骤S404,响应所述发现信号,第一其他节点根据第一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候选中继节点的资格时,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或向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
步骤S405,所述第一其他节点确定不满足第一子判断准则,且根据第二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成为临时源节点的资格或者临时目标节点的资格时,广播发现信号。
这里,不满足第一子判断准则,也即没有同时收到满足要求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信号。
这里,所述第二判断准则包括:所述临时源节点为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所述临时目标节点为所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临时源节点的确定还可以包括对源节点的信号质量进行筛选,临时目标节点还可以包括对目标节点的信号质量进行筛选,在实施的过程中,信号质量可以采用RSRQ来表示,信号强度可以采用RSRP。
步骤S406,第二其他节点接收所述临时源节点或者所述临时目标节点广播的发现信号;
步骤S407,响应所述发现信号,第二其他节点根据第三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成为候选中继资格时,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或,向所述临时源节点和/或所述临时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
其中,所述第三判断准则同时包括以下条件:
同时收到所述临时源节点和所述临时目标节点的发现信号、
所述临时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临时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且
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其中,多跳次数为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经过第二其他节点时的路径时中间节点的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候选中继节点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定时时间内,如果所述第一其他节点没有接收到候选中继节点广播的发现响应信号,则确定不满足所述第一子判断准则。
本实施例实际提供了一种在多跳情况下,所有的第一其他节点确定自身不是候选中继节点时,即,没有节点同时收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发现信号,需要经过多跳。多跳时,那么则需要根据第二判断准则判断自身是否可以成为临时源节点或临时目标节点;在有临时源节点或临时目标节点时,临时源节点或临时目标节点广播发现信号,这样第二其他节点则根据第三判断准则判断自身是否可以成为候选中继节点(即自身是否具有候选中继资格)。从以上可以看出,第二判断准则是在多跳情况下,判断自身是否可以成为临时源节点或临时目标节点的准则,第三判断准则是在多跳情况下,判断自身是否可以成为临时源节点和临时目标节点的候选中继节点的准则。其中,第二其他节点可以为除了源节点、目标节点、临时源节点和临时目标节点之外的其他节点,换句话说,第二其他节点可以是第一其他节点的子集,即,第二其他节点可以为第一其他节点中除了临时源节点和临时目标节点的其他节点。
本实施例中,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发起发现流程,选择中继节点。该过程包括:
步骤S501,若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现无线链路中断,则分别发起发现流程;
这里,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发起发现流程包括:首先,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向网络发送发现请求信号;其次,若网络同意,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则可以在PC5口发送发现信号。
其中,发现信号包括自己的ID,源节点的ID,目标节点的ID(可以为层2标识也可以为应用标识),当前身份(临时源节点/临时目标节点/源节点/目标节点),和/或两者的速率大小、移动方向,和/或待传输数据块大小、和/或剩余传输时间。
步骤S502,其他节点根据收到的源节点信息和/或目标节点信息,依据第一判断准则,判断是否具备成为候选中继资格。
这里,其他节点可以为除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外的节点;源节点信息可以为源节点发送的发现信号,目标节点信息可以是目标节点发送的发现信号;
这里,第一判断准则包括必选判断准则(第一子判断准则)和可选判断准则(第二子判断准则),至少要符合必选判断准则,才可以成为候选中继节点。其中:
必选判断准则为收到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或者临时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RSRP阈值是否均位于一定范围内;
可选判断准则包括自己的移动方向是否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和/或,根据链路信息以及移动速率判断是否可以保证将源节点剩余数据大小传输给目标节点。
步骤S503,若具备,其他节点(候选中继节点)可以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成为中继节点;或者,候选中继节点向源节点(临时源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或者,候选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临时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
其中,发现响应信号可以为广播信号,发现响应信号包括当前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源节点或临时源节点、目标节点或临时目标节点ID,和/或,当前移动速率,和/或,在将剩余数据传输完毕时间范围内自己的移动方向;
步骤S504,无候选中继时,所有收到源(临时源)节点或者目标(临时目标)节点的符合RSRP要求的节点均成为临时源或目标节点,并发起发现流程,广播发现信号;
若一定时间内,无候选中继节点广播发现信号,或者,无候选中继节点与源节点或目标节点建立连接,则认为此时无候选中继,(该场景可能是由于当前链路穿损或路损较大造成的,需要多跳链路辅助连接)则所有收到源(临时源)节点或者目标(临时目标)节点的符合RSRP要求的节点均成为临时源或目标节点,并发起发现流程,广播发现信号。
重复本步骤,直到某个节点满足判断原则成为候选中继节点,进行步骤S503;若中继的多跳次数高于次数阈值(中继跳数阈值),或者中继选择时间超过时间阈值(中继选择时间阈值),释放所有链路连接;其中,中继跳数的次数阈值和中继选择的时间阈值可以与业务优先级有关。
步骤S505,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建立源-中继-目标节点之间的一对一连接。
这里,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中继节点即为最终中继节点,下面介绍三种建立连接的方式:
方式a):若多个候选中继广播发现响应信号,则根据一致准则,在一定时间内收到的多个候选中继中选择一个最终中继;这里,该一致准则可以为移动速率与源节点和临时节点速率均值最接近准则。
若存在临时源节点和/或临时目标节点,由临时源节点和临时目标节点根据一致原则,选择候选中继节点,并建立中继连接。完成中继连接后的临时源节点和临时目标节点成为候选中继,再次向自己的(临时)源节点和(临时)目标节点广播发现响应信号,重复本步骤,直到完成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中继链路建立。若该过程中发现由于时间变化临时源节点或者临时目标节点不符合步骤S504中成为临时源和临时目标节点的判断准则,则直接中断整个连接,不再为源和目标节点建立中继连接。
方式b):若一定时间内多个候选中继向源(临时源)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则源节点(临时源)节点根据一致准则确定最终中继,并建立与所述中继之间的链路连接,然后所述中继建立与目标(临时目标)节点链路连接;
方式c):若一定时间内多个候选中继向目标(临时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则目标节点(临时目标)节点根据一致准则确定最终中继,并建立与所述中继之间的链路连接,然后所述中继建立与源(临时源)节点链路连接;
方式a)和b)、c)的区别在于:
方式a)为候选中继同时向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由源节点和目标节点根据一致准则同时决定候选中继(最终中继),然后分别建立中继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连接;
方式b)和c)是候选中继单独向源节点或者目标节点反馈响应信号,首先建立单方面链路连接,然后再建立另一方向链路连接;如目标节点先在候选中继中选择一个节点作为最终中继,并建立连接,然后该中继直接建立与源节点之间的链路连接,反之亦然。
实施例1: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当存在单跳且存在多个候选中继时,如何进行中继选择和链路建立。
表1
<u>目标车</u> <u>车F</u>
车A <u>车G</u>
车B <u>车H</u>
车C 车I
车D 车J
车E 车K
源车 车L
表1和图5中表示出源车和目标车之间会有一些其他车辆,例如车A、B、C、D、E、F、G、I、J、K和L。在车A到L之间,并非所有的车都能接收到源车或目标车发送的发现信号;例如,假设,车A到车E均接收不到源车和目标车发送的发现信号,车F、G和H能够接收到目标车发送的发现信号,车G、H、I、J、K和L能够接收到源车发送的发现信号。
若此时目标车和源车分别发送发现信号,其中:车F、G、H收到目标车的发现信号,且信号质量符合第二要求;而车G~L收到源车的发现信号,且信号质量符合第二要求,则车G和H分别向源车和目标车发送发现响应信号,其中,发现响应信号中包括目标车ID,源车ID,当前ID(G\H)、当前速率、移动方向、将剩余数据传输完毕时间范围内自己的移动方向。
下面源车和目标车按照步骤505中的三种方式建立连接:
方式a)源车和目标车发现车G和H移动方向与链路中断前源车和目标车运营方向相同,但车G速率与链路中断前源车和目标车平均速率更接近,则源车和目标车分别与车G建立中继连接,实现车G辅助源和目标车之间的车联网通信。
方式b),车G、H分别向源车反馈发现响应信号,源车根据一致准则,选择车G作为中继,并建立与车G之间的链路连接,然后车G建立与目标车之间的链路连接。
方式c),车G、H分别向目标车反馈发现响应信号,目标车根据一致准则,选择车G作为中继,并建立与车G之间的链路连接,然后车G建立与源车之间的链路连接。
实施例2: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当存在多跳情况下,如何进行中继选择和链路建立。
表2
目标车 车F(临时目标车)
车A 车G(临时目标车)中继
车B 车H
车C 车I
车D 车J(临时源车)中继
车E 车K(临时源车)
源车 车L(临时源车)
表2和图6中表示出源车和目标车之间会有一些其他车辆,例如车A、B、C、D、E、F、G、I、J、K和L。在车A到L之间,并非所有的车都能接收到源车或目标车发送的发现信号;例如,假设,车A到车E均接收不到源车和目标车发送的发现信号,车F和G能够接收到目标车发送的发现信号,车J、K和L能够接收到源车发送的发现信号。
若此时目标车和源车分别发送发现信号,其中车F、G收到目标车的发现信号,且信号质量符合第二要求;而车J、K、L收到源车的发现信号,且信号质量符合第二要求。若一定时间内,没有任何终端广播对应的发现响应信号,则认为此时没有任何车可以成为候选中继,则车F、G成为临时目标车,车J、K和L成为临时源车,并分别发送广播信号,该广播信号包括自己收到的目标车ID或源车ID,当前ID、当前速率、移动方向、将剩余数据传输完毕时间范围内自己的移动方向。
一定时间内若H车同时收到了临时目标车G和临时源车J的广播信号,且信号质量符合第二要求,则成为候选中继车;
或者,同时向临时目标车G和临时源车J广播响应信号,车J和车G发现一定时间内,仅收到了车H的响应信号,则分别建立与车H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若此时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且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则车G和车J分别向目标车和源车反馈发现响应信号,则建立对应的中继链路,从而实现源车和目标车之间的数据传输,源车-车J-车H-车G-目标车。
或者,仅向临时目标车车G反馈响应信号,车G建立与车H之间无线链路,链路建立后,车H建立与临时源车车J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若此时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且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则车G和车J分别向目标车和源车反馈发现响应信号,则建立对应的中继链路,从而实现源车和目标车之间的数据传输,源车-车J-车H-车G-目标车。
或者,仅向临时源车车J反馈响应信号,车J建立与车H之间无线链路,链路建立后,车H建立与临时目标车车G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若此时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且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则车G和车J分别向目标车和源车反馈发现响应信号,则建立对应的中继链路,从而实现源车和目标车之间的数据传输,源车-车J-车H-车G-目标车。
实施例3: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发现信号和发现响应信号示例;
参见图7所示,发现信号包括自己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速率,移动方向等,其中当前身份可以为临时源节点、临时目标节点、源节点或目标节点。
发现响应信号包括自己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源节点ID或临时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或临时目标节点ID,速率,移动方向。
实施例4: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当存在多个候选中继,且存在多跳情况下,如何进行中继选择以及链路建立。
图8示出了候选中继选择流程,此时E、G车成为候选中继车,则采用下面的任意一个方案即可建立源节点A与目标节点B之间的链路。
方案1)车E分别向E、A、B、C、F广播发现响应信号,车G向G、A、B、C、F广播发现响应信号,车C、F分别收到发现响应信号,并发现自己是对应的临时源节点和临时目标节点。根据一致性选择原则,选择E和G中的某一候选中继最为最终中继。假设选择G,建立G与C和F之间的连接;若此时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且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则车C与源节点建立链路连接,车F与临时目标节点D建立连接;若此时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且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则车D与目标节点车B建立连接,否则,释放所有中继连接链路。
这里,多跳次数为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经过第二其他节点时的路径时中间节点的个数。
方案2)或者,车E和车G分别向临时源节点C反馈发现响应信号,车C根据一定准则,选择车G作为最终中继,并建立无线链路连接;然后车G建立与临时目标节点车F之间无线链路连接;若此时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且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则车C与源节点A建立链路连接,车F与临时目标节点D建立连接;若此时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且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则车D与目标节点车B建立连接,否则,释放所有中继连接链路。
方案3)或者,车E和车G分别向临时目标节点F反馈发现响应信号,车F根据一定准则,选择车G作为最终中继,并建立无线链路连接;然后车G建立与临时源节点车C之间无线链路连接;若此时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且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则车C与源节点建立链路连接,车F与临时目标节点D建立连接;若此时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且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则车D与目标节点车B建立连接,否则,释放所有中继连接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特点:1)若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现无线链路中断,则分别发起发现流程。2)发现信号包括源和目标节点的ID标识(可以为层2标识也可以为应用标识)、和/或两者的速率大小、移动方向和/或待传输数据块大小。3)其他终端根据收到的源节点信息和/或目标节点信息,依据判断准则,判断是否具备成为候选中继资格。若具备,则向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成为候选中继。4)源节点和目标节点根据一致准则,在多个候选中继中选择一个最终中继,建立源-中继-目标节点之间的一对一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优点:1)、避免由于所有候选中继都进行发现流程,所造成的发现资源浪费以及能耗的浪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仅需要源和目标节点进行发现流程,节约资源和能耗;2)、考虑车联网场景中车辆移动速率较快,在候选中继选择时,需要同时考虑车辆速率、移动方向等,以保证中继连接稳定,保证通过一次中继链路建立,完成源和目标节点之间剩余数据传输。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选择装置,该装置所包括的各单元、以及各单元所包括的各模块,可以通过中继选择设备(例如源节点、目标节点、其他节点、临时源节点、临时目标节点等)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申请实施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中的中继选择装置,用于在中继选择场景下,分别发起发现流程。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继选择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A所示,所述装置900包括:
发现单元901,用于在中继选择场景下,发现无线链路中断;
发起单元902,用于发起发现流程。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发起单元902,还用于如果发现无线链路中断,则分别发起发现流程。
该装置判断自身所在的节点是否为源节点或目标节点,如果发现自身所在的节点为源节点或目标节点,则在中继选择场景下,发现无线链路中断。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起单元,用于广播发现信号,其中:
所述发现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组信息: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
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判断自身所在的节点是否为临时源节点或临时目标节点,如果发现自身所在的节点为临时源节点或临时目标节点,则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广播单元,用于广播发现信号,其中:
所述临时源节点为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所述临时目标节点为所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节点ID包括层2标识、应用标识;所述当前身份包括源节点、临时源节点、目标节点、临时目标节点。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现信号还包括移动速率、移动方向,和/或待传输数据块大小,和/或编码调整方式,和/或剩余传输时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其中:
所述候选中继节点包括同时接收到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送的发现信号,且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均满足第一要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包括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和/或移动速率、移动方向,和/或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临时目标节点ID、临时源节点ID。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到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时,所述第一建立单元,用于:
根据同一个一致性准则和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的发现响应信号,从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中确定中继节点,并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或
根据一定准则和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的发现响应信号,从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中确定中继节点,并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到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时,所述第一建立单元,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站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全部或者部分候选中继节点的节点信息,节点信息包括发现响应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下发的响应消息确定中继节点;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释放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之间已经经由所述中继节点辅助完成链路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发送发现释放信号,以告知其他节点已经完成链路建立,其中所述发现释放信号包括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一致性准则由基站配置或预配置,且包括以下之一:
i)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ii)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且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速率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速率最接近;
iii)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iv)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且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速率与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速率最接近。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选择装置,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继选择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9B所示,所述装置910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911,用于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接收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广播的发现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收单元911,用于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接收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在发现无线链路中断时广播的发现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912,用于响应所述发现信号,根据第一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候选中继节点的资格时,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或向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现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组信息: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
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包括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和/或移动速率、移动方向,和/或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源、目标节点ID,或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临时源、目标节点ID。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准则包括第一子判断准则,所述第一子判断准则为同时收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发现信号,且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准则还包括第二子判断准则,所述第二子判断准则为自身的移动方向是否与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和/或,根据移动速率判断是否可以保证将所述源节点的剩余数据大小传输给所述目标节点。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广播单元,用于确定不满足第一子判断准则,且根据第二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成为临时源节点的资格或者临时目标节点的资格时,广播发现信号。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候选中继节点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定时时间内,如果所述第一其他节点没有接收到候选中继节点广播的发现响应信号,则确定不满足第一子判断准则。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判断准则包括:
所述临时源节点为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所述临时目标节点为所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临时源节点或者所述临时目标节点广播的发现信号;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发现信号,根据第三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成为候选中继资格时,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或,向所述临时源节点和/或所述临时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判断准则同时包括以下条件:
同时收到所述临时源节点和所述临时目标节点的发现信号、
所述临时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临时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且
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其中,多跳次数为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经过第二其他节点时的路径时中间节点的个数。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中继选择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中继选择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中继选择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中继选择方法中的步骤。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中继选择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选择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中继选择设备1000的硬件实体包括:处理器1001、通信接口1002和存储器1003,其中
处理器1001通常控制中继选择设备1000的总体操作。
通信接口1002可以使中继选择设备通过网络与其他终端或基站等通信。
存储器1003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1001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1001以及中继选择设备100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实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中继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发起发现流程;其中,所述发起发现流程包括广播发现信号;
所述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接收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其中,所述候选中继节点包括同时接收到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送的发现信号,且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均满足第一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组信息: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
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无候选中继节点时,由临时源节点和/或临时目标节点广播发现信号,其中:
所述临时源节点为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所述临时目标节点为所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节点ID包括层2标识、应用标识;所述当前身份包括源节点、临时源节点、目标节点、临时目标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信号还包括移动速率、移动方向,和/或待传输数据块大小,和/或编码调整方式,和/或剩余传输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接收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根据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包括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和/或移动速率、移动方向,和/或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临时目标节点ID、临时源节点I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到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时,所述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根据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根据同一个一致性准则和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的发现响应信号,从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中确定中继节点,并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从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中确定中继节点,并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到多个所述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时,所述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根据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包括:
所述源节点或目标节点向基站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全部或者部分候选中继节点的节点信息,节点信息包括发现响应信号;
所述源节点或目标节点根据所述基站下发的响应消息确定中继节点,建立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的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源节点与所述目标节点之间已经经由所述中继节点辅助完成链路建立,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发送发现释放信号,以告知其他节点已经完成链路建立,其中所述发现释放信号包括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致性准则由基站配置或预配置,且包括以下之一:
i)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ii)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且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速率与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速率最接近;
iii)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iv)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相同,且所述中继节点的移动速率与所述源节点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速率最接近。
12.一种中继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中继选择场景下,第一其他节点接收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广播的发现信号;
响应所述发现信号,根据第一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候选中继节点的资格时,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或向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判断准则包括第一子判断准则,所述第一子判断准则为同时收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发现信号,且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组信息: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
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当前身份。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响应信号包括自身节点ID,源节点ID,目标节点ID,和/或移动速率、移动方向,和/或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源、目标节点ID,或链路质量符合第二要求的临时源、目标节点ID。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准则还包括第二子判断准则,所述第二子判断准则为自身的移动方向是否与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和/或,根据移动速率判断是否可以保证将所述源节点的剩余数据大小传输给所述目标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其他节点确定不满足第一子判断准则,且根据第二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成为临时源节点的资格或者临时目标节点的资格时,广播发现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候选中继节点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定时时间内,如果所述第一其他节点没有接收到候选中继节点广播的发现响应信号,则确定不满足第一子判断准则。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准则包括:
所述临时源节点为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所述临时目标节点为所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二其他节点接收所述临时源节点或者所述临时目标节点广播的发现信号;
响应所述发现信号,根据第三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成为候选中继资格时,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或,向所述临时源节点和/或所述临时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判断准则同时包括以下条件:
同时收到所述临时源节点和所述临时目标节点的发现信号、
所述临时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临时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中继选择时间低于时间阈值、且
多跳次数小于次数阈值,其中,多跳次数为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经过第二其他节点时的路径时中间节点的个数。
21.一种中继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现单元,用于在中继选择场景下,发现无线链路中断;
发起单元,用于发起发现流程;其中,所述发起发现流程包括广播发现信号;
接收单元,用于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接收候选中继节点发送的发现响应信号;其中,所述候选中继节点包括同时接收到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发送的发现信号,且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所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均满足第一要求。
22.一种中继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中继选择场景下,接收源节点和/或目标节点广播的发现信号;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响应所述发现信号,根据第一判断准则,确定自身具备候选中继节点的资格时,广播发现响应信号或向所述源节点和/或所述目标节点反馈发现响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判断准则包括第一子判断准则,所述第一子判断准则为同时收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发现信号,且所述源节点的信号强度和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满足第一要求。
23.一种中继选择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中继选择方法中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2至20任一项所述中继选择方法中的步骤。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中继选择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至20任一项所述中继选择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0186606.1A 2019-03-12 2019-03-12 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98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6606.1A CN111698753B (zh) 2019-03-12 2019-03-12 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6606.1A CN111698753B (zh) 2019-03-12 2019-03-12 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753A CN111698753A (zh) 2020-09-22
CN111698753B true CN111698753B (zh) 2022-08-05

Family

ID=72474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6606.1A Active CN111698753B (zh) 2019-03-12 2019-03-12 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8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4869B (zh) * 2021-06-04 2022-07-15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的消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WO2024060057A1 (zh) * 2022-09-21 2024-03-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9993A (zh) * 2017-06-02 2018-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633B (zh) * 2014-08-22 2020-04-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中继节点的方法及设备
CN105451282A (zh) * 2014-08-22 2016-03-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中继终端重选的方法及设备
CN108809897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发现及中继转发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9993A (zh) * 2017-06-02 2018-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753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01985B1 (en) Radio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6471861B (zh) 提供***信息的方法、蜂窝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
EP3512267B1 (en) Sidelink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performed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US79208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up P2P communication group in cellular system, and P2P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P2P communication group
US814460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multiple channels in a mesh network
CN110035472A (zh)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US10687198B2 (en)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UE and communication UE thereof
EP3104629B1 (en) Device-to-device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13950110B (zh) Uu路径到直接通信路径的切换及候选中继UE指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JP2019527948A (ja)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電子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CN116137745A (zh) 电信设备和方法
WO2016078551A1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及***
CN1875572B (zh) 用于通信***中的路由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70592A (zh) 承载切换方法及基站设备、网络节点
US110392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space division connection between terminals for V2X communication
US10728946B2 (en) System information handling for dual connectivity cellular systems
WO2017024909A1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79238B (zh) 用于按需传输***信息的移动电信***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US2022035385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US1170669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US11991578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nection change method
CN111698753B (zh) 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8282905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其网元
US1105774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ing servi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1009813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riority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