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8731A - 协议实体建立、数据缓存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协议实体建立、数据缓存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8731A
CN111698731A CN201910195024.XA CN201910195024A CN111698731A CN 111698731 A CN111698731 A CN 111698731A CN 201910195024 A CN201910195024 A CN 201910195024A CN 111698731 A CN111698731 A CN 111698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ity
data
sdap
drb
layer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50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8731B (zh
Inventor
孙军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950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8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8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8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协议实体建立、数据缓存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包括: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根据RRC信令,建立DRB;建立所述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建立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Description

协议实体建立、数据缓存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协议实体建立、数据缓存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引入了RRC_INACTIVE(Radio Resource Control_INACTIVE,无线资源控制的非激活)状态。
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和NG-RAN(Next generation-Radio AccessNetwork,下一代无线接入网)中基站的RRC层实体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时,核心网到NG-RAN段的传输通道保持连接状态,UE到NG-RAN段的传输通道处于断开状态。
RRC_INACTIVE状态下,由于UE与NG-RAN中基站的连接是断开的,若核心网向UE发送数据,基站接收到该数据之后需要对该数据进行缓存,等待RRC转到连接状态后实现数据发送;若UE向核心网发送数据,UE接收到非接入层的数据之后也需要对该数据进行缓存,等待RRC转到连接状态之后实现数据发送。
因此,在基站侧和UE侧,需要一种RRC_INACTIVE状态下可以实现数据缓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实体建立、数据缓存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实体建立方法,包括:
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根据RRC信令,建立DRB(Data ResourceBearer,无线数据承载);
建立所述DRB对应的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业务数据适应协议)层实体;
建立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包括:
设备的SDAP层实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其中,所述SDAP 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流的QFI(QoS Flow Identification,QoS流标识);
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协议实体建立装置,包括位于设备的RRC层实体中的以下模块:
DRB建立模块,用于当所述RRC层实体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时,根据RRC信令,建立DRB;
SDAP层实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
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数据缓存装置,包括位于设备的SDAP层实体中的以下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第一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其中,所述SDAP 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
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协议实体建立方法,或者上述数据缓存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配置为执行上述协议实体建立方法,或者上述数据缓存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DRB、该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和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从而实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数据缓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协议实体建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缓存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RRC建立SDAP和PDCP层实体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SDAP层实体和BM模式的PDCP层实体的功能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前转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协议实体建立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缓存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G中,RRC_INACTIVE状态的特征如下:
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选择;
***信息广播;
小区重选;
被叫寻呼由NG-RAN(New Generation-Radio Access Network,下一代无线接入网)发起;
基于RAN的通知区域由NG-RAN管理;
NG-RAN配置RAN寻呼的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
保持5G核心网—NG-RAN在用户面和控制面的连接;
UE的AS(Access Stratum,接入层)上下文保存在NG-RAN和UE中;
NG-RAN知道UE所在的RNA(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基于无线接入网的通知区域)。
UE和基站的RRC层实体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时,要求基站和UE具备数据缓存能力,从而使得处于基站上层的核心网和UE的非接入层可以不受RRC_INACTIVE状态的影响,和RRC_CONNECTED(RRC的连接)状态下一样顺利进行数据的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来自核心网或者UE的非接入层的数据包缓存在基站侧或UE侧的空中接口,在RRC信令中,指示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空中接口的部分协议实体,从而实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数据缓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实体建立方法,如图1所示,该协议实体建立方法包括:
步骤S11,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根据RRC信令,建立DRB。
该方法应用于UE或基站的RRC层实体。UE和基站的RRC层中,基站向UE发送RRC信令,该RRC信令用于对UE和基站的空中接口的协议层实体和DRB等与数据传输相关的实体进行建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
当基站侧的RRC层实体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时,为了对基站从核心网接收的数据进行缓存,RRC层实体根据RRC信令建立DRB。该DRB与核心网侧的QoS流相对应,用于在协议实体之间传递数据。
步骤S12,建立所述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
5G NR(New Radio,新无线)协议栈中,用户面的协议从上到下依次是SDAP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层、MAC(Multiple Access Control Protocol,多路访问控制协议)层和PHY(Physical,物理)层。
其中,SDAP层是用户面协议的最高层,为了将数据从空口进行传输,需要经由SDAP层实体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
建立了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后,在基站侧,该SDAP层实体可以将核心网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封装后发送到下层的协议实体;在UE侧,该SDAP层实体可以将非接入层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封装后发送到下层的协议实体。
步骤S13,建立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这里,该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具有数据缓存功能,与步骤S12中的SDAP层实体对应,可以是PDCP层实体,也可以是RLC层实体。接收到上层发送的数据包之后,该实体可以将数据进行缓存。从而实现UE侧或基站侧对数据的缓存。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实体建立方法,包括:
步骤S21,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根据RRC信令,建立DRB。
步骤S22,建立QoS流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QoS流用于承载来自SDAP层的上层的第一数据包。
步骤S23,建立所述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其中,所述SDAP层实体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QoS流映射到所述DRB。
在基站侧,来自核心网的数据包被承载在QoS流中,被发送给SDAP层实体;在UE侧,来自非接入层的数据包被承载在QoS流中,被发送给SDAP层实体。基站或UE的SDAP层实体用于将QoS流映射到DRB,将数据包通过DRB发送给下层的协议实体。
RRC层实体建立DRB后,建立QoS流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并建立与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即限定了来自核心网的和来自非接入层的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从QoS流到SDAP层实体,SDAP实体处完成QoS流到DRB的映射之后,从SDAP层实体到对应的DRB。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建立QoS流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包括:
设置预设的映射规则;所述预设的映射规则用于指示所述QoS流的QFI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
为了将QoS流映射到DRB,RRC实体可以设置一个预设的映射规则,将QoS流的QFI与DRB对应起来。这样,SDAP层实体可以根据该预设的映射规则,将承载数据包的QoS流映射到DRB。
步骤S24,建立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建立QoS流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并建立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和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从而限定数据的传输路径,以及数据的缓存位置。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实体建立方法,包括:
步骤S31,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根据RRC信令,建立DRB。
步骤S32,建立所述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其中,所述SDAP层实体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QoS流映射到所述DRB。
步骤S33,建立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其中,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为PDCP层实体。
步骤S34,将所述PDCP层实体的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设置为无穷大;所述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用于表征所述PDCP层实体何时丢弃来自所述SDAP层实体的数据包。
这里,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为PDCP层实体。RRC层实体根据RRC信令,将PDCP层实体的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设置为无穷大。当PDCP层实体接收到来自SDAP层的数据包之后,该超时定时器开始计时,超时定时器溢出后,PDCP层实体将该数据包丢弃。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PDCP层实体的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设置为无穷大,使得PDCP层实体不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丢弃操作。如此,PDCP层实体即具备了数据缓存功能,可以实现数据的缓存。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应用于基站或UE,如图2所示,该数据缓存方法包括:
步骤S41,设备的SDAP层实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在实施的过程中,该方法应用于UE或基站的SDAP层实体。5G的协议栈引入SDAP层,在基站侧用于确定将QoS流承载的下行数据映射到哪条DRB上,在UE侧用于确定将发送的上行数据映射到哪条QoS流上。
在基站侧,基站从核心网经NG接口的GTP-U(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Tunnelling Protocol-User,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隧道用户面协议)层接收到用户面的下行数据后,对该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基站的SDAP层实体。
在UE侧,UE的应用层将需要经过空中接口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UE的SDAP层实体。
此处,基站或UE的SDAP层实体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即为SDAP SDU(Service DataUnit,服务数据单元)。
步骤S42,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其中,所述SDAP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此处的基站为基站和UE的RRC层实体转换到RRC_INACTIVE状态前最后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存储了UE的AS上下文信息。在基站和UE的RRC层实体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时,UE向核心网发送PDU会话建立请求。核心网接受了该PDU会话建立请求后,通过NG接口向基站发送PDU会话资源建立请求消息。基站接收到该PDU会话资源建立请求消息后向UE发送上层信令。这个上层信令中包括了建立成功的PDU会话的会话信息,与该PDU会话相关的DRB配置,其中包括QoS流的QFI与DRB的对应关系。在UE从RRC_CONNECTED状态转换到RRC_INACTIVE状态后,最后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与核心网的接口维持连接,PDU会话及该会话相应的QoS流继续维持,UE和最后为UE提供服务的基站中存储的UE的AS上下文信息即包括上层信令消息。
UE或基站的SDAP层实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之后,将该第一数据包进行封装,形成SDAP PDU。此处的第一数据包为SDAP SDU,来自核心网或UE的第一数据包携带了承载该数据包的QoS流的QFI。SDAP层实体将SDAP SDU封装为SDAP PDU时,将该QFI信息封装入SDAPPDU。
步骤S43,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
当UE长时间不进行数据发送操作、或者该UE对应的业务服务定时器溢出后,基站侧向UE发送RRC信令,UE侧的RRC层实体进入RRC_INACTIVE状态,基站侧对应的RRC层实体也进入RRC_INACTIVE状态。
为了在RRC_INACTIVE状态下实现数据缓存,基站和UE的RRC层实体建立DRB、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和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此时,在UE请求RRC连接重建、基站和UE的RRC层实体从RRC_INACTIVE状态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UE与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重新连接之后,该缓存在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中的SDAP PDU即可以按照常规的路径从基站发送到UE、或者从UE发送到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中,RRC层实体根据RRC信令,建立空中接口的部分协议实体,从而实现RRC_INACTIVE状态下的数据缓存。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应用于基站或UE,该数据缓存方法包括:
步骤S51,设备的SDAP层实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步骤S52,所述SDAP层实体将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其中,SDAP PDU中包括承载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在基站侧,第一数据包来自核心网的QoS流,该第一数据包中携带了QoS流信息,即用于承载该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在UE侧,第一数据包来自SDAP层的上层实体,该第一数据包对应UE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时建立的PDU会话,其中携带了QoS流信息,即用于承载该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基站或UE的SDAP层实体为第一数据包添加SDAP PDU头,形成SDAP PDU。其中,SDAPPDU头包含的字段QFI即对应该QoS流的QFI。
步骤S53,所述SDAP层实体根据预定的映射规则,确定QFI对应的DRB;其中,预定的映射规则用于指示QFI和DRB的对应关系。
在RRC层实体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基站建立DRB时,基站发送给UE的上层信令中包括了这个预定的映射规则,用来指示QFI与DRB的对应关系。这个上层信令作为UE的AS上下文被存储在基站和UE侧。
当RRC层实体进入RRC_INACTIVE状态后,基站或UE的SDAP层实体根据这个预定的映射规则,确定QFI对应的DRB。
步骤S54,所述SDAP层实体将SDAP PDU通过QFI对应的DRB发送给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
基站发送给UE的上层信令中,还包括了DRB与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的对应关系。基站或UE的SDAP层实体确定了用于承载SDAP PDU的DRB后,即可利用该DRB将SDAPPDU发送到该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实施例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应用于基站,该数据缓存方法包括:
步骤S61,所述基站的SDAP层实体接收到所述基站中SDAP层的上层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承载在所述QoS流中。
步骤S62,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其中,所述SDAP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当核心网向UE发送数据时,需要先通过核心网与基站之间的NG接口向基站发送数据。核心网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为QoS流,发送到基站的数据中携带了用于承载该数据的QoS流的信息。基站从核心网经NG接口的GTP-U层接收到用户面的下行数据后,对该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基站的SDAP层实体。SDAP层实体接收的第一数据包即为SDAP SDU,其中包括了承载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步骤S63,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用于缓存至少一个SDAP PDU。
这里,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可以缓存至少一个SDAP PDU,按照SDAP PDU的接收顺序,将这些数据缓存为队列或栈;或者根据接收顺序为这些SDAP PDU进行编号,将编号信息添加到数据包中。
步骤S64,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接收到上层的触发消息;所述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启动数据前转。
当UE发生了小区切换或其他情况时,源基站需要通过数据前转将缓存的数据发送给目标基站。此时,SDAP层的上层,如RRC层等,向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发送数据前转的触发信息,以启动数据前转的过程。
步骤S65,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获取所述触发消息携带的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信息。
这里,触发信息中包括了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信息,该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即为目标基站中的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用于接收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中缓存的若干个SDAP PDU。
因此,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可以获取触发信息中携带的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信息,确定数据发送的目标。
步骤S66,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将所述至少一个SDAP PDU按照接收的顺序依次发送给所述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这里,接收的顺序对应于SDAP PDU入栈或入队的顺序,或者对应于SDAP PDU的编号信息。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依次将队列或栈中的SDAP PDU发送给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或者按照编号信息将SDAP PDU发送给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核心网发送的数据被缓存在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中。
此外,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发送数据之前,先向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发送数据前转请求消息,使得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可以获知数据前转过程的开始,从而按照接收的顺序存储这些SDAP PDU。
当数据前转过程开启后,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不仅将自身已缓存的SDAPPDU发送到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还将在数据缓存过程中持续从SDAP层实体接收到的新的SDAP PDU也发送到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如此,源基站中缓存的数据被发送到目标基站中,即使UE的移动导致了小区切换,RRC_INACTIVE状态下,核心网向下发送的数据也不至于丢失。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67,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结束数据前转后,向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结束数据前转。
这里,当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把数据全部发送完毕之后,通过指示信息通知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数据已经发送完毕,数据前转过程结束。
该指示信息可以是单独发送的信息,也可以是最后发送的一个SDAP PDU中携带的消息,比如一个数据前转结束标识。
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接收到该指示信息之后,向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发送确认消息,标明自己正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从而结束数据前转,实现缓存数据从源基站到目标基站的转移。
实施例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该数据缓存方法包括:
步骤S71,所述基站的SDAP层实体接收到所述基站中SDAP层的上层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承载在所述QoS流中。
步骤S72,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其中,所述SDAP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步骤S73,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
步骤S74,所述RRC层实体根据状态转换指令,从RRC_INACTIVE状态转换为RRC_CONNECTED状态。
步骤S75,所述RRC层实体建立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对应的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
这里,RRC层实体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UE向基站发送RRC恢复连接请求,基站完成RRC连接的恢复,并发送指令告知UE。UE侧和基站侧中对应的两个RRC层实体根据基站的状态转换指令,从RRC_INACTIVE状态转换为RRC_CONNECTED状态。此时,基站可以通过DRB将缓存的数据发送给UE。
为了将缓存的数据发送出去,基站中SDAP层的上层首先建立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对应的第一下层协议层实体。如果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为PDCP层实体,那么对应的第一下层协议层实体为RLC层实体、MAC层实体和PHY层实体;如果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为RLC层实体,那么对应的第一下层协议层实体为MAC层实体和PHY层实体。
此外,基站侧完成RRC连接的恢复后,通过上层指令向UE发送指示信息。UE接收到该指示信息之后,对应于步骤S73中的DRB建立各个协议层实体,用于接收基站缓存的数据。
步骤S76,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将SDAP PDU封装为第二数据包。
步骤S77,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将第二数据包发送给第一下层协议层实体。
步骤S78,第一下层协议层实体将第二数据包封装后发送给UE的对应协议层实体。
在NR数据面协议栈,为了实现数据传输,各个协议层实体需要依次对数据进行封装后向下传输:SDAP层实体将SDAP SDU封装为SDAP PDU后发送给PDCP层实体,PDCP层实体接收到的SDAP PDU即为PDCP SDU;PDCP层实体将PDCP SDU封装为PDCP PDU后发送给RLC层实体,RLC层实体接收到的PDCP PDU即为RLC SDU;RLC层实体将RLC SDU封装为RLC PDU后发送给MAC层实体,MAC层实体接收到的RLC PDU即为MAC SDU;MAC层实体将MAC SDU封装为MACPDU后发送给PHY层实体,PHY层实体接收到的MAC PDU即为PHY SDU。
PHY层实体将PHY SDU封装为PHY PDU后,借助步骤S73中确定的DRB将PHY PDU发送给UE的PHY实体。如此,即实现了核心网向UE的数据传输,通过将数据缓存在基站中,充分利用了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下核心网与基站间的NG接口,从而提升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实施例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应用于UE,该数据缓存方法包括:
步骤S81,UE的SDAP层实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步骤S82,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其中,所述SDAP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步骤S83,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
步骤S84,所述RRC层实体建立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对应的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
步骤S85,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将所述SDAP PDU封装为第三数据包。
这里,UE的RRC层实体从RRC_INACTIVE状态转换为RRC_CONNECTED状态的过程、以及建立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的过程与实施例七中相同。当UE建立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时,基站侧也建立步骤S83中的DRB对应的各个协议层实体,用于接收UE发送的数据。
步骤S85,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将所述SDAP PDU封装为第三数据包。
步骤S86,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
步骤S87,所述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封装后发送给所述基站的对应协议层实体。
这里,各个协议层实体对数据包的封装和传递过程与实施例七中相同,PHY层实体封装得到PHY PDU,将该PHY PDU通过步骤S83中的DRB发送给基站。如此,即实现了UE向核心网的数据传输中的UE-基站段,通过在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时先将数据缓存在UE中具有数据缓存功能的协议层实体中,以便于UE从RRC_INACTIVE状态转换为RRC_CONNECTED状态后即刻将数据发送到基站,提升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实施例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例如基站或UE,该数据缓存方法包括:
步骤S91,设备的SDAP层实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步骤S92,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其中,所述SDAP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步骤S93,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所述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为PDCP层实体。
步骤S94,所述PDCP层实体根据所述PDCP层实体的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丢弃所述SDAP PDU;其中,所述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为无穷大。
这里,PDCP层实体具有数据缓存功能。PDCP层实体中,有用于指示其何时丢弃其接收到的SDAP PDU的超时定时器。将该超时定时器的数值设置为无穷大时,该PDCP层实体将不会丢弃其接收到的SDAP PDU,因此具备数据缓存功能。
实施例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当SDAP层实体从其上层接收到数据后,SDAP层实体把数据包处理成SDAP PDU后,按照QoS flow(QoS flow,服务质量流)和DRB的映射关系,把该SDAP PDU通过QFI对应的DRB发送给PDCP层实体。
其中,SDAP PDU头包含的三个字段分别为:RQI(Reflection QoSIdentification,反射服务质量标识)、RDI(Reflective QoS flow to DRB mappingIndication,反射的QoS流到DRB映射的标识)和QFI,其中RQI为核心网发送的数据时携带下来的ID,这两个字段的取值SDAP不进行任何修改,直接按照SDAP协议中已经规定的方式添写入SDAP PDU头中;对于RDI,SDAP把该字段置成“0”,即标识不进行反射映射。
步骤S102,PDCP层实体收到该DRB ID标识的DRB上承载的PDCP SDU后,存储该数据包,并不启动数据丢弃的操作,不分配SN(Sequence Number,顺序编号),不进行头压缩、加密等操作。此处,PDCP层实体不启动数据丢弃的操作,即具备数据缓存功能。从SDAP层实体发送至该PDCP层实体的PDCP SDU被缓存在该PDCP层实体中,即达到了缓存数据的效果。该被缓存的PDCP SDU在RLC/MAC/PHY等协议实体被建立后可以被发送到这些下层协议实体中,实现数据输送。
这里,SDAP层实体、PDCP层实体和DRB均通过RRC信令建立,RRC信令配置过程中,在无线承载配置文件中定义RRC_INATIVE下的DRB配置信息选项。
其中,在RRC相关的信令(RRC连接建立或RRC连接重配置)中,RRC的参数只包括对SDAP层和PDCP层的配置参数,对RLC层、MAC层和PHY层的配置参数要么不在信令中配置,要么参数的取值为无效值。
为了处理高层发送的数据,RRC只建立QoS flow和PDCP层的DRB。PDCP层以下的低层的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全部不建立。如图3所示,RRC只建立用户的SDAP/PDCP层实体,不建立RLC/MAC/PHY等协议实体,以及这些实体承载的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用虚线表示)。
RRC信令的详细配置信息如下:
1、引入RRC_INATIVE状态下配置QoS flow和DRB的信令内容:
RRC_INATIVE_DRB-ToAddModList;
RRC_INATIVE_DRB-ToAddModList::=SEQUENCE(SIZE(1..maxDRB))OF DRB-ToAddMod。
2、在该DRB的具体内容中,设置该DRB的ID为有效值,并且建立该DRB对应的PDCP层实体和SDAP层实体:
Figure BDA0001995507680000171
3、对于SDAP层实体的具体配置信息为:
Figure BDA0001995507680000172
对于SDAP层实体,为了接收到来自上层的数据包后能够发送给PDCP协议层,建立或者重配制修改时,必须配置QoS flow和DRB的映射关系。可以不开启反射映射,在SDAPPDU的PDU头中,该字段的取值为“不启动”。因此,pdu-Session的配置必须携带,标识该SDAP以上的链路是连接通顺的。与5G协议中规定的RRC_INACTIVE状态下的“5GC-NG-RANconnection(both C/U-planes)is established for UE”对应。
header的配置也携带,不做任何特殊要求,使用已有的RRC协议规定(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方式取值即可。
defaultDRB配置为不存在。因为其类型为BOOLEAN,即布尔类型,取值为FALSE即可(标识不存在dfault DRB)。
QoS Flow的配置信息全部携带,按照实际的需要进行配置(建立、增加或者释放)。
4、对于PDCP层实体的具体配置信息如下:
Figure BDA0001995507680000181
Figure BDA0001995507680000191
对于PDCP层实体,为了正确接收SDAP层发送来的数据包,建立或者重配制时,必须配置能够承载QoS flow发送的数据包的DRB即可,不需要配置DRB映射的逻辑信道。对于DRB,建立一个空白模式(BM:Blank Mode,称为第一模式)的DRB。
所谓空白模式,即该DRB对应一个PDCP层实体,和一个DRB ID即可,该DRB的QoS信息,对应的RLC的传输模式(UM/AM)或者其他信息是不配置。如图4所示,在该模式下,DRB在PDCP层具有数据缓存功能,不具有给低层(RLC,MAC层)发送的数据的功能,所以BM模式的PDCP只具有一个发送侧(Transmitting Side)即可。在该模式下,PDCP实体的DRB ID要正确配置,并且PDCP的discardTimer(超时定时器)取值为无穷大,即“infinity”。通过引入该空白模式,实现了数据的长时间存储。
此外,对于UL和DL的PDCP SN大小可以不配置,也可以配置。对于headerCompression配制成“NULL”,即不使用头压缩。对于drb-ContinueROHC不配置。对于完整性保护、状态报告、乱序递交全部不配置。不配置映射的RLC。
对于发送侧:SDAP层实体具有QoS flow到DRB的映射功能。BM PDCP具有按照DRBID存储数据的功能,不具有对PDCP SDU进行处理的功能,即不具有分配SN号,头压缩、完整性保护、添加PDCP PDU header等形成PDCP PDU的功能。
对于接收侧:SDAP和PDCP都处于空白(Blank)状态。PDCP低层的链路不可用,即对等层之间的PDCP或者SDAP之间无法进行通信。
通过以上配置,在已有信令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信令内容,最大限度复用了已有的信令方式。当UE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时,UE在AS层只存在SDAP层可用的QoS flow和PDCP层的DRB。RLC层、MAC层和PHY层的逻辑信道、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全部不建立或者不可用,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功能。
当需要进行数据前转时,只在PDCP层实体之间进行数据前转,SDAP层之间不进行任何数据前转操作。
如图5所示,数据前转操作的步骤如下:
步骤S111、有RRC或者其他PDCP的上层触发源PDCP层实体发起数据前转。
步骤S112、源PDCP层实体收到上层通知后,通知源SDAP层实体层启动数据前转,源SDAP层实体收到通知后,把数据包尽快全部发送给源PDCP层实体。并把后继接收的新数据继续发送给源PDCP层实体。
步骤S113、源PDCP层实体把缓存的PDCP SDU按照接收时的先后顺序发送给目标PDCP层实体。从源PDCP层实体到目标PDCP层实体的路由信息在上层发送来的触发消息中已经携带。
步骤S114、给目标PDCP层实体发送数据前转请求消息。
步骤S115、目标PDCP层实体收到该消息后,按照接收的顺序存储这些PDCP SDU。
步骤S116、当源PDCP层实体把数据全部发送完毕后,通知目标PDCP层实体数据已经发送完毕。
步骤S117、接收到源PDCP层实体发送来的数据前转结束标识后,目标PDCP层实体给源PDCP层实体发送正确接收确认。
当UE切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允许PDCP层向下层发送数据时,RRC在RRCReconfiguration信令中对已经建立的QoS flow和DRB进行重配制,建立该DRB的PDCP头压缩、安全等相关参数,并建立对应的RLC实体参数。同时建立MAC和PHY的低层通道信息。
实施例十一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实体建立装置,该装置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单元,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基站或UE)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协议实体建立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协议实体建立装置600包括位于设备的RRC层实体中的以下模块:
DRB建立模块601,用于当所述RRC层实体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时,根据RRC信令,建立DRB;
SDAP层实体建立模块602,用于建立所述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
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建立模块603,用于建立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DAP层实体建立模块,包括:
对应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建立QoS流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QoS流用于承载来自SDAP层的上层的第一数据包;
SDAP层实体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其中,所述SDAP层实体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QoS流映射到所述DR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关系建立单元,包括:
映射规则设置子单元,用于设置预设的映射规则;所述预设的映射规则用于指示所述QoS流的QFI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为PDCP层实体,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建立模块,包括:
DPCP层实体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DRB对应的PDCP层实体;
超时定时器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PDCP层实体的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设置为无穷大;所述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用于表征所述PDCP层实体何时丢弃来自所述SDAP层实体的数据包。
实施例十二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装置,该装置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单元,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基站或UE)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数据缓存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数据缓存装置700包括位于设备的SDAP层实体中的以下模块: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第一封装模块702,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其中,所述SDAP 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第一发送模块703,用于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定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QFI对应的DRB;其中,所述预定的映射规则用于指示QFI和DRB的对应关系;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DRB发送给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为PDCP层实体,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丢弃模块,位于所述设备的PDCP层实体中,用于根据所述PDCP层实体的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丢弃所述SDAP PDU;其中,所述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PDCP层实体何时丢弃所述SDAP PDU。
实施例十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装置,该装置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单元,都可以通过基站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包括位于基站的SDAP层实体中的以下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第一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其中,所述SDAP 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基站中SDAP层的上层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承载在所述QoS流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用于缓存至少一个SDAP PDU,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基站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中的以下模块:
触发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上层的触发消息;所述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启动数据前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发消息携带的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SDAP PDU按照接收的顺序依次发送给所述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示信息发送模块,位于所述基站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中,用于结束数据前转后,向所述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结束数据前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状态转换模块,位于所述基站的RRC层实体中,用于根据状态转换指令,将所述RRC层实体从RRC_INACTIVE状态转换为RRC_CONNECTED状态;
第一实体建立模块,位于所述基站的RRC层实体中,用于建立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对应的第一下层协议层实体;
第二封装模块,位于所述基站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中,用于将所述SDAPPDU封装为第二数据包;
第三发送模块,位于所述基站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中,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下层协议层实体;
第四发送模块,位于所述基站的第一下层协议层实体中,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封装后发送给所述UE的对应协议层实体。
实施例十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缓存装置,该装置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单元,都可以通过UE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装置包括位于UE的SDAP层实体中的以下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第一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其中,所述SDAP 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状态转换模块,位于所述UE的RRC层实体中,用于根据状态转换指令,将所述RRC层实体从RRC_INACTIVE状态转换为RRC_CONNECTED状态;
第二实体建立模块,位于所述UE的RRC层实体中,用于建立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对应的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
第三封装模块,位于所述UE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中,用于将所述SDAPPDU封装为第三数据包;
第五发送模块,位于所述UE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中,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
第六发送模块,位于所述UE的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中,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封装后发送给所述基站的对应协议层实体。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协议实体建立方法或数据缓存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协议实体建立方法或数据缓存方法中的步骤。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协议实体建立方法或数据缓存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800的硬件实体包括: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和存储器803,其中
处理器801通常控制计算机设备800的总体操作。
通信接口802可以使计算机设备800通过网络与其他设备通信。
存储器803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801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801以及计算机设备80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实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协议实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于无线资源控制的非激活RRC_INACTIVE状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实体根据RRC信令,建立无线数据承载DRB;
建立所述DRB对应的业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层实体;
建立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包括:
建立服务质量QoS流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QoS流用于承载来自SDAP层的上层的第一数据包;
建立所述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其中,所述SDAP层实体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QoS流映射到所述DR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QoS流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包括:
设置预设的映射规则;所述预设的映射规则用于指示所述QoS流的服务质量流标识QFI与所述DRB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为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实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包括:
建立所述DRB对应的PDCP层实体;
将所述PDCP层实体的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设置为无穷大;所述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用于表征所述PDCP层实体何时丢弃来自所述SDAP层实体的数据包。
6.一种数据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DAP层实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协议数据单元PDU;其中,所述SDAP 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包括:
所述SDAP层实体根据预定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QFI对应的DRB;其中,所述预定的映射规则用于指示QFI和DRB的对应关系;
所述SDAP层实体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DRB发送给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AP层实体属于基站侧,所述SDAP层实体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包括:
所述基站的SDAP层实体接收到所述基站中SDAP层的上层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承载在所述QoS流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用于缓存至少一个SDAP PDU,还包括:
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接收到上层的触发消息;所述触发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启动数据前转;
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获取所述触发消息携带的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信息;
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将所述至少一个SDAP PDU按照接收的顺序依次发送给所述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结束数据前转后,向所述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结束数据前转。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RRC层实体根据状态转换指令,从RRC_INACTIVE状态转换为无线资源控制的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
所述RRC层实体建立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对应的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
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将所述SDAP PDU封装为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下层协议层实体;
所述第一下层协议层实体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封装后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UE的对应协议层实体。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AP层实体属于UE侧,还包括:
所述RRC层实体根据状态转换指令,从RRC_INACTIVE状态转换为RRC_CONNECTED状态;
所述RRC层实体建立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对应的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
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将所述SDAP PDU封装为第三数据包;
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
所述第二下层协议层实体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封装后发送给所述基站的对应协议层实体。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为PDCP层实体,所述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后,还包括:
所述PDCP层实体根据所述PDCP层实体的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丢弃所述SDAP PDU;其中,所述超时定时器对应的数值为无穷大。
14.一种协议实体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设备的RRC层实体中的以下模块:
DRB建立模块,用于当所述RRC层实体处于RRC_INACTIVE状态时,根据RRC信令,建立DRB;
SDAP层实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DRB对应的SDAP层实体;
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15.一种数据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设备的SDAP层实体中的以下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第一数据包;
第一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封装成SDAP PDU;其中,所述SDAP PDU中包括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QoS流的QFI;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SDAP PDU通过所述QFI对应的DRB发送给所述DRB对应的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
其中,所述DRB、所述SDAP层实体和所述第一具有数据缓存功能实体由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RRC层实体建立。
1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协议实体建立方法,或者,实现上述权利要求6至13中任一项提供的数据缓存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配置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协议实体建立方法,或者,执行上述权利要求6至13中任一项提供的数据缓存方法。
CN201910195024.XA 2019-03-14 2019-03-14 协议实体建立、数据缓存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98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5024.XA CN111698731B (zh) 2019-03-14 2019-03-14 协议实体建立、数据缓存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5024.XA CN111698731B (zh) 2019-03-14 2019-03-14 协议实体建立、数据缓存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731A true CN111698731A (zh) 2020-09-22
CN111698731B CN111698731B (zh) 2023-01-10

Family

ID=72475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5024.XA Active CN111698731B (zh) 2019-03-14 2019-03-14 协议实体建立、数据缓存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873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4810A1 (ko) * 2016-12-29 2018-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Drb를 확립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401484A (zh) * 2017-08-21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246852A (zh) * 2017-06-13 2019-01-18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协议层实体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
CN109391963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4810A1 (ko) * 2016-12-29 2018-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Drb를 확립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9246852A (zh) * 2017-06-13 2019-01-18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协议层实体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
CN109391963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8401484A (zh) * 2017-08-21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DIATEK INC.: "R2-1807386 "SDAP state storage for inactive state"", 《3GPP TSG_RAN\WG2_RL2》 *
SAMSUNG: "R2-1807906 "SDAP entity upon transition to RRC_INACTIVE"", 《3GPP TSG_RAN\WG2_RL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731B (zh)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582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0636575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EP3840518B1 (en) Rrc conn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US20180343701A1 (en) Communication Link Establishment Method, Protocol Stack,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EP3334225B1 (en) Wireless configuration for wearable device
CN112351403B (zh) 通信方法、建立slrb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17041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818668A (zh) 支持双连接的电子装置及操作该电子装置的方法
JPWO2017026442A1 (ja) 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US20230141231A1 (en) Mobile Edge Comput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WO2018014154A1 (zh) 一种rrc连接重建方法和装置
JP2023040220A (ja) 通信制御方法
CN10442910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107711A1 (zh)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698731B (zh) 协议实体建立、数据缓存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915595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
EP409975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72736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200120456A (ko) 듀얼 커넥티비티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393898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200132617A (ko) 듀얼 커넥티비티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WO202214133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104180A1 (zh) 基站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4129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67118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