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89582B - 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 - Google Patents

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89582B
CN111689582B CN202010644649.2A CN202010644649A CN111689582B CN 111689582 B CN111689582 B CN 111689582B CN 202010644649 A CN202010644649 A CN 202010644649A CN 111689582 B CN111689582 B CN 1116895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ol
water
pipe
valve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46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89582A (zh
Inventor
吴海明
李文
董璐
赵欣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6446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89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89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9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89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89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1Aerobic and anaerobic treatment in the same react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涉及环境保护水处理技术领域,砾石承托层、潜流池基质、阻隔板和表流池基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防渗池中,表流池基质上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水溢流堰槽,跌水曝气池上部设置于表流池基质中,且跌水曝气池下端穿过阻隔板伸至潜流池基质中,跌水曝气池底端连接有潜流布水管;防渗池底部通过输水管与储水罐底部连接,储水罐顶部连接有流通主管,流通主管一侧连接有流通支管,流通支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流通主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分别设置于流通支管的两侧。该***运营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水利负荷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好,有利于克服气候环境条件制约。

Description

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环境问题也愈加突出,尤其是水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变得迫在眉睫。对于我国大多数市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最高标准是一级A类,但即使如此也只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地表水劣五类水,仍然含有较高含量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容易造成受纳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危害水体健康。另外,受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限制,在我国广大农村、乡镇地区无法大量建设污水处理厂,因此大量生活污水被直接外排,对乡村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生态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净化,也可以用于广大乡村地区生活污水的简单处理。
人工湿地***是由人为仿照自然湿地***设计并建设的一种生态***,具有建设投资小,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简单且具有一定景观效果等优点。它主要是在植物-微生物-基质的联合作用下,通过物理-生物-化学的三级处理以实现污染物的截留和去除。目前常用的人工湿地有两种: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前者具有建设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以及景观效果明显等优点,但它占地面积大,去污效果不显著且容易受气候条件影响。后者具有去污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并且受气候影响较小等优点,但它建设成本和基质堵塞风险都比较高而且基质容易缺氧造成氨氮去除受限。在传统人工湿地中多是采用在进水中曝气充氧或在基质底层曝气等方式优化***氧气条件,但是这些方式操作成本过高,不适合实际工程应用。因此,通过改进曝气方式并整合两种类型人工湿地的优点以适应污水的现实条件和季节波动特征,进而实现更高效的污水净化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运营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水利负荷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好,有利于克服气候环境条件制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包括防渗池、砾石承托层、潜流池基质、阻隔板、表流池基质、进水溢流堰槽、跌水曝气池、潜流布水管、挺水植物、储水罐、输水管、流通主管、流通支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砾石承托层、所述潜流池基质、所述阻隔板和所述表流池基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防渗池中,所述表流池基质中种植有所述挺水植物,所述表流池基质上部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进水溢流堰槽,所述跌水曝气池上部设置于所述表流池基质中,且所述跌水曝气池下端穿过所述阻隔板伸至所述潜流池基质中,所述跌水曝气池底端连接有所述潜流布水管,所述潜流布水管设置于所述潜流池基质中;所述防渗池底部通过所述输水管与所述储水罐底部连接,所述储水罐顶部连接有所述流通主管,所述流通主管一侧连接有所述流通支管,所述流通支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阀门,所述流通主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分别设置于所述流通支管的两侧,且所述第三阀门设置于靠近所述储水罐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曝气溢流堰板,各所述曝气溢流堰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锯齿,各所述曝气溢流堰板设置有所述第一锯齿的一侧设置于所述跌水曝气池的上边沿处。
优选地,所述跌水曝气池包括矩形水箱和方形漏斗,所述矩形水箱为上下开口结构,所述矩形水箱的下部连接有所述方形漏斗,所述矩形水箱的四个上边沿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曝气溢流堰板。
优选地,所述方形漏斗下部设置有一个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上方设置有粒径为3~5cm的砾石碎块。
优选地,所述阻隔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阻隔板中部设置有矩形孔,所述跌水曝气池卡接于所述矩形孔处,且所述方形漏斗伸至所述阻隔板下方。
优选地,所述潜流布水管包括布水主管和多个布水支管,所述布水主管上端伸至所述方形漏斗底端内部,所述布水主管与所述方形漏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布水主管下端连接有多个所述布水支管,所述布水支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布水支管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渗滤孔。
优选地,所述进水溢流堰槽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内侧板、左侧板、外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外侧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内侧板的高度,所述内侧板的上边沿设置有多个第二锯齿。
优选地,所述表流池基质包括鹅卵石和石英砂,所述鹅卵石和所述石英砂的体积比为1:1,所述表流池基质的厚度为15~20cm,所述表流池基质由周边向中心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表流池基质的倾斜角度为3°~5°。
优选地,所述潜流池基质包括粒径为1~3cm的石油焦颗粒和粒径为3~4cm砾石碎块,所述粒径为1~3cm的石油焦颗粒和所述粒径为3~4cm砾石碎块的体积比为1:4~1:3,所述潜流池基质的厚度为30~50cm。
优选地,所述砾石承托层包括粒径为6~8cm的砾石碎块,所述砾石承托层的厚度为10~20cm。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整个***通过设置储水罐、输水管、流通主管和流通支管,并通过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净化,提高了净化效果。本发明中实现了根据污水负荷自由确定循环次数以及控制水利负荷条件,进而实现强化去污效能的目的。利用跌水曝气实现了无动力充氧,不仅节约了运行成本、缩减了占地面积,同时也营造出了干湿交替的生态环境,优化了人工湿地的景观效果。通过跌水曝气池将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结合,克服了气候环境条件制约,为***微生物营造出交替好氧区和厌氧区进而增强了去污效能,同时进一步节省了占地面积,而且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适合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深度处理和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简单处理,有效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差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无法处理的问题,净化后的污水可以直接进行外排或作灌溉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进水溢流堰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阻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曝气溢流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跌水曝气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潜流布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挺水植物;2、进水溢流堰槽;21、外侧板;22、内侧板;23、第二锯齿;3、表流池基质;4、阻隔板;5、潜流池基质;6、砾石承托层;7、曝气溢流堰板;8、跌水曝气池;81、矩形水箱;82、方形漏斗;9、潜流布水管;91、布水主管;92、布水支管;93、渗滤孔;10、防渗墙;11、储水罐;12、输水管;13、流通主管;14、流通支管;15、第一阀门;16、第二阀门;17、第三阀门;18、小孔;19、矩形孔;20、第一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运营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水利负荷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好,有利于克服气候环境条件制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包括防渗池、砾石承托层6、潜流池基质5、阻隔板4、表流池基质3、进水溢流堰槽2、跌水曝气池8、潜流布水管9、挺水植物1、储水罐11、输水管12、流通主管13、流通支管14、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和第三阀门17,砾石承托层6、潜流池基质5、阻隔板4和表流池基质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防渗池中,表流池基质3中种植有挺水植物1,表流池基质3上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水溢流堰槽2,跌水曝气池8上部设置于表流池基质3中,且跌水曝气池8下端穿过阻隔板4伸至潜流池基质5中,跌水曝气池8底端连接有潜流布水管9,潜流布水管9设置于潜流池基质5中;防渗池底部通过输水管12与储水罐11底部连接,储水罐11顶部连接有流通主管13,流通主管13一侧连接有流通支管14,流通支管14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5,流通主管13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6和第三阀门17,第二阀门16和第三阀门17分别设置于流通支管14的两侧,且第三阀门17设置于靠近储水罐11的一侧,通过控制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和第三阀门17能够实现进水、回流和出水的功能,此设计有助于节约成本,简化操作,实现污水的强化处理直至满足去污要求。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曝气溢流堰板7,如图4所示,各曝气溢流堰板7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锯齿20,第一锯齿20竖直设置,各曝气溢流堰板7设置有第一锯齿20的一侧设置于跌水曝气池8的上边沿处。具体地,第一锯齿20为三角形锯齿,曝气溢流堰板7的一侧均匀焊接有多个三角形锯齿。
具体地,跌水曝气池8由厚度为2cm的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焊接而成。曝气溢流堰板7设有第一锯齿20的一侧安装在跌水曝气池8顶部且超出边缘2~5cm,此设计有利于保证表面流的出水全部进入跌水曝气池8,且通过多个第一锯齿20对出水进行分流,曝气溢流堰板7的另一侧覆盖有表流池基质3,进而对曝气溢流堰板7进行固定。
如图5所示,跌水曝气池8包括矩形水箱81和方形漏斗82,矩形水箱81为上下开口结构,矩形水箱81的下部连接有方形漏斗82,矩形水箱81的四个上边沿分别设置有一个曝气溢流堰板7。
方形漏斗82下部设置有一个金属网,金属网上方设置有粒径为3~5cm的砾石碎块,有助于增强跌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以及缓解对底部管道的冲击作用,进一步强化曝气的作用。具体地,金属网焊接于方形漏斗82内部。
具体地,跌水曝气池8由厚度为2cm的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焊接而成,方形漏斗82焊接于矩形水箱81下端,矩形水箱81的边长为1m,深度为20cm;方形漏斗82的夹角为60°,深度为20cm,底部开孔尺寸为边长10cm的正方形。跌水曝气池8的结构设计有助于污水在完成跌水曝气后顺利进入潜流布水管9。
如图3所示,阻隔板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孔18,阻隔板4中部设置有矩形孔19,跌水曝气池8卡接于矩形孔19处,且方形漏斗82伸至阻隔板4下方。通过在阻隔板4上设置小孔18有助于部分进水先下渗至潜流湿地部分,减少***处理周期。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阻隔板4由厚度为2cm的PVC材料制作,小孔18的孔径为1~3cm。
如图6所示,潜流布水管9包括布水主管91和多个布水支管92,布水主管91上端伸至方形漏斗82底端内部,布水主管91与方形漏斗8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圈使得布水主管91与方形漏斗82之间保持密封,不会出现漏水现象。布水主管91下端连接有多个布水支管92,布水支管92向下倾斜设置,有助于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沿斜角快速布水,布水支管92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渗滤孔93,可以保证污水快速下渗进而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
具体地,布水支管92与布水主管91之间的夹角为75°,布水支管92沿布水主管91的周向均匀设置,布水支管92设置为四个。布水支管92和布水主管91均为DN10PVC管。
如图2所示,进水溢流堰槽2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框架,框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内侧板22、左侧板、外侧板21和右侧板,外侧板21的高度大于内侧板22的高度,内侧板22的上边沿设置有多个第二锯齿23,第二锯齿23竖直设置,通过多个第二锯齿23对进水溢流堰槽2中溢流的水进行分流。具体地,第二锯齿23为三角形锯齿,内侧板22上均匀焊接有多个三角形锯齿。外侧板21高于内侧板22,该设计有助于防止污水外溢,可以保证污水通过内侧板22上均匀分布的三角形锯齿连续进入表流湿地部分。
具体地,利用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制作进水溢流堰槽2,内侧板22高度为10cm,外侧板21为15cm。
表流池基质3包括鹅卵石和石英砂,鹅卵石和石英砂的体积比为1:1,表流池基质3的厚度为15~20cm,表流池基质3由周边向中心向下倾斜设置,表流池基质3的倾斜角度为3°~5°,有助于表面流的出水更快捷方便地流入跌水曝气池8最终顺利进入潜流湿地部分。表流池基质3以鹅卵石和石英砂填充,不会随污水下渗,避免了传统细沙或土壤做基质时随污水下渗造成的***堵塞,同时又不失去污功能。
具体地,选用一种或多种挺水植物1交错种植于表流池基质3,如:鸢尾、菖蒲、美人蕉、石菖蒲、芦苇、水芹等。
潜流池基质5包括粒径为1~3cm的石油焦颗粒和粒径为3~4cm砾石碎块,粒径为1~3cm的石油焦颗粒和粒径为3~4cm砾石碎块的体积比为1:4~1:3,潜流池基质5的厚度为30~50cm。石油焦颗粒是渣油经过延迟焦化得到的具有多晶和大量芳烃结构的一种焦炭物质,它的含碳量超过80%,可以充当微生物碳源来强化***脱氮效果,此外它表面的多孔结构也有助于强化磷的吸附去除。
砾石承托层6包括粒径为6~8cm的砾石碎块,砾石承托层6的厚度为10~20cm。
具体地,储水罐11为暂时存放回流水或出水的容器,可以是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的方罐或圆罐。输水管12由DN5PVC管制作而成,主要用于输送出水至储水罐11。流通主管13和流通支管14均为DN5PVC管。
具体地,防渗池由多个防渗墙10构成,能够防止污水下渗,避免污染周围土壤和地下水。防渗墙10由厚度为5~10cm的C20混凝土建造。
本实施例中污水处理流程如下:
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或通过5mm筛网的农村生活污水注入流通支管14,通过开启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并关闭第三阀门17来使污水进入进水溢流堰槽2,当水位过高时污水由进水溢流堰槽2漫流进入表流池基质3,一部分污水受到表流湿地净化后顺着表流池基质3的斜坡缓慢流入***中心,在曝气溢流堰板7的分流下,分柱状跌入跌水曝气池8完成充氧过程,在跌水曝气池8中不规则砾石的引流下,依次通过布水主管91,随后沿布水主管91周边的四根布水支管92的渗滤孔93进入潜流池基质5中进行潜流湿地净化。进入表流池基质3中的另一部分污水受重力作用下渗,通过阻隔板4板身的小孔18进入潜流池基质5进行潜流湿地净化。随后所有下渗的污水在重力作用逐渐下渗至砾石承托层6,在砾石、多种填料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得到净化后的污水沿着底部的输水管12进入储水罐11。若污水处理效果不佳,则开启第二阀门16和第三阀门17,关闭第一阀门15,通过流通主管13将污水抽出回流至***进行再次净化,直至出水达标。污水达标后,开启第一阀门15和第三阀门17,关闭第二阀门16,通过流通支管14将污水外排即可。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表流池基质3斜坡坡度为3°,表流池基质3厚度为20cm;挺水植物1选用鸢尾、菖蒲、马蹄莲交错种植;阻隔板4的板身均匀分布孔径为3cm的小孔18;潜流池基质5厚度为50cm,由粒径为1~3cm的石油焦颗粒和粒径为3~4cm砾石碎块按体积比为1:3混合组成;砾石承托层6厚度为20cm;曝气溢流堰板7由2cm不锈钢焊接而成,安装时第一锯齿20一侧超出跌水曝气池8顶部5cm;跌水曝气池8由厚度为2cm的不锈钢焊接而成;防渗墙10由厚度为10cm的C20混凝土建造。
污水来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类尾水,处理水量为3m3/d,循环次数为1次,采用连续投配方式进水,进水水质COD为48mg/L,氨氮6mg/L,总氮13mg/L,总磷0.4mg/L,经过本实施例所述工艺处理,出水水质的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降至18.7mg/L、1.2mg/L、2.2mg/L和0.01mg/L,去除率分别达到61.04%、80%、83.08%和97.5%。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的构建方式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表流池基质3斜坡坡度为5°,表流池基质3厚度为15cm;挺水植物1选用鸢尾、石菖蒲、芦苇、水芹交错种植;潜流池基质5厚度为30cm,由粒径为1~3cm的石油焦颗粒和粒径为3~4cm砾石碎块按体积比为1:4混合组成;砾石承托层6厚度为15cm;跌水曝气池8和曝气溢流堰板7均由2cm厚的铝合金板材制作;防渗墙10由厚度为5cm的C20混凝土建造。
污水来源为生活污水,处理水量为2m3/d,循环次数为2次,采用连续投配方式进水,进水水质COD为180mg/L,氨氮32mg/L,总氮48mg/L,总磷3.4mg/L,经过本实施例所述工艺处理,出水水质的COD、氨氮、总氮、总磷分别降至21.8mg/L、1.5mg/L、2.6mg/L和0.04mg/L,去除率分别达到87.89%、95.31%、94.58%和98.82%。
由此可知,本发明中提供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整个***通过设置储水罐11、输水管12、流通主管13和流通支管14,并通过控制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和第三阀门17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净化,提高了净化效果。本实施例中实现了根据污水负荷自由确定循环次数以及控制水利负荷条件,进而实现强化去污效能的目的。利用跌水曝气实现了无动力充氧,不仅节约了运行成本、缩减了占地面积,同时也营造出了干湿交替的生态环境,优化了人工湿地的景观效果。通过跌水曝气池8将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结合,克服了气候环境条件制约,为***微生物营造出交替好氧区和厌氧区进而增强了去污效能,同时进一步节省了占地面积,而且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适合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深度处理和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简单处理,有效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差以及农村生活污水无法处理的问题,净化后的污水可以直接进行外排或作灌溉使用。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渗池、砾石承托层、潜流池基质、阻隔板、表流池基质、进水溢流堰槽、跌水曝气池、潜流布水管、挺水植物、储水罐、输水管、流通主管、流通支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砾石承托层、所述潜流池基质、所述阻隔板和所述表流池基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防渗池中,所述阻隔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表流池基质中种植有所述挺水植物,所述表流池基质上部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进水溢流堰槽,所述表流池基质由周边向中心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跌水曝气池上部设置于所述表流池基质中,且所述跌水曝气池下端穿过所述阻隔板伸至所述潜流池基质中,所述跌水曝气池底端连接有所述潜流布水管,所述潜流布水管设置于所述潜流池基质中;所述防渗池底部通过所述输水管与所述储水罐底部连接,所述储水罐顶部连接有所述流通主管,所述流通主管一侧连接有所述流通支管,所述流通支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阀门,所述流通主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分别设置于所述流通支管的两侧,且所述第三阀门设置于靠近所述储水罐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曝气溢流堰板,各所述曝气溢流堰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锯齿,各所述曝气溢流堰板设置有所述第一锯齿的一侧设置于所述跌水曝气池的上边沿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曝气池包括矩形水箱和方形漏斗,所述矩形水箱为上下开口结构,所述矩形水箱的下部连接有所述方形漏斗,所述矩形水箱的四个上边沿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曝气溢流堰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漏斗下部设置有一个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上方设置有粒径为3~5cm的砾石碎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中部设置有矩形孔,所述跌水曝气池卡接于所述矩形孔处,且所述方形漏斗伸至所述阻隔板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布水管包括布水主管和多个布水支管,所述布水主管上端伸至所述方形漏斗底端内部,所述布水主管与所述方形漏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布水主管下端连接有多个所述布水支管,所述布水支管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布水支管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渗滤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溢流堰槽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内侧板、左侧板、外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外侧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内侧板的高度,所述内侧板的上边沿设置有多个第二锯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流池基质包括鹅卵石和石英砂,所述鹅卵石和所述石英砂的体积比为1:1,所述表流池基质的厚度为15~20cm,所述表流池基质的倾斜角度为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池基质包括粒径为1~3cm的石油焦颗粒和粒径为3~4cm砾石碎块,所述粒径为1~3cm的石油焦颗粒和所述粒径为3~4cm砾石碎块的体积比为1:4~1:3,所述潜流池基质的厚度为30~5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承托层包括粒径为6~8cm的砾石碎块,所述砾石承托层的厚度为10~20cm。
CN202010644649.2A 2020-07-07 2020-07-07 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 Active CN111689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4649.2A CN111689582B (zh) 2020-07-07 2020-07-07 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4649.2A CN111689582B (zh) 2020-07-07 2020-07-07 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9582A CN111689582A (zh) 2020-09-22
CN111689582B true CN111689582B (zh) 2022-04-19

Family

ID=72485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4649.2A Active CN111689582B (zh) 2020-07-07 2020-07-07 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895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3792A (zh) * 2021-08-02 2021-09-28 重庆大学 一种多级潜流人工湿地零能耗污水处理***
CN114349175A (zh) * 2022-01-17 2022-04-15 济南大学 碳源利用率高的人工湿地以及降低人工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
CN115925156A (zh) * 2022-11-18 2023-04-07 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水体生态梯级净化的***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6382A (zh) * 2007-11-28 2008-05-28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立体型人工湿地***
CN101786729A (zh) * 2010-03-23 2010-07-28 南昌大学 表面流人工湿地布水-跌水复氧***
ES2352769A1 (es) * 2008-04-25 2011-02-23 Francisco Javier Denia Ríos Humedal artificial subterráneo con aireación por caída libre cubierto y ventilado en su zona de aireación.
US20160279584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New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for re-aeration of wetlands
CN209396975U (zh) * 2018-12-20 2019-09-17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级跌水增氧生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6382A (zh) * 2007-11-28 2008-05-28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立体型人工湿地***
ES2352769A1 (es) * 2008-04-25 2011-02-23 Francisco Javier Denia Ríos Humedal artificial subterráneo con aireación por caída libre cubierto y ventilado en su zona de aireación.
CN101786729A (zh) * 2010-03-23 2010-07-28 南昌大学 表面流人工湿地布水-跌水复氧***
US20160279584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New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for re-aeration of wetlands
CN209396975U (zh) * 2018-12-20 2019-09-17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级跌水增氧生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9582A (zh)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9582B (zh) 利用跌水曝气的表潜流循环运行的复合人工湿地***
Brix et al. The use of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on-site treatmen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New Danish guidelines
CN101955297B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及应用
WO2020253797A1 (zh) 一种河湖淤泥就地处理的一体化滨岸带***及其应用
CN107935307B (zh) 一种循环复氧强化生物分解的河道水净化***及实现方法
CN109020091A (zh) 一种复合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其处理方法
CN101284705A (zh)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塔式蚯蚓生态滤池
CN203269659U (zh) 一种高效脱氮三级复合人工湿地
CN104787963B (zh) 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自充氧生物滤床
CN101880105A (zh) 复合流人工快渗生态田
CN112158958B (zh) 一种强化污染物去除的海绵城市建设用人工雨水湿地***
CN104556378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处理***及其工艺
CN212504449U (zh) 一种河道内原位砾间净化***
CN101386451B (zh) 一种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1770585U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
CN201923924U (zh) 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池
CN113735270B (zh) 一种河道堤岸绿色低碳生态净水***
CN110776106A (zh)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与雨污的分级生态处理***
CN104386876A (zh) 户用污水处理***
CN1305780C (zh) 一种四段式分散住户生活污水处理***
CN110451723B (zh) 一种混合填料流化池耦合人工湿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5294963U (zh) 用于公路沿线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的土壤渗滤***装置
CN210887511U (zh) 一种初期雨水的分流治污***
CN209226781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潜流人工湿地装置
CN108017228B (zh) 一种应用于封闭河流补水的污水厂尾水净化旁路复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