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70974A -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70974A
CN111670974A CN202010582689.9A CN202010582689A CN111670974A CN 111670974 A CN111670974 A CN 111670974A CN 202010582689 A CN202010582689 A CN 202010582689A CN 111670974 A CN111670974 A CN 111670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section
twisting
tea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26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70974B (zh
Inventor
徐泽
张莹
邬秀宏
王杰
吴全
钟应富
袁林颖
杨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05826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70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70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70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709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中空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回转轴,在所述回转轴上设置有揉捻组件,所述揉捻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揉捻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揉捻部与所述回转轴之间,在绕所述筒体的圆周方向上,所述揉捻部的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所述进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出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进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揉捻茶叶的揉捻腔。本申请的揉捻装置,使茶叶之间相互卷绕的程度低或者无相互卷绕现象,大幅提高茶叶加工中的茶叶品相,而且也大幅降低了后续工序中的碎叶率,减少茶叶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绿色饮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国绿茶不仅名品最多,而且品质优异、造型独特优美,还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就茶叶生产加工过程而言,目前主要是包括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和烘干等步骤,茶叶在采摘后,先摊晾,使鲜叶散热、挥发青草气和使叶片失水***,将茶叶含水率控制在70-75%左右;然后进行杀青工序,茶叶的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在茶叶杀青完成后,再进行揉捻步骤,通过揉捻装置对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细胞破碎,挤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条表面,有利于增加茶汤浓度,同时也增加粘性,有利于茶叶外形形成,在揉捻完成后,茶叶成条形;然后再进行茶叶理条步骤,茶叶在理条机的理条槽内,一边被挤压部件挤压,同时,理条槽相对于挤压部件往复移动,加热装置对理条槽进行加热,从而使茶叶在往复运动中被烘干定型,此时茶叶含水率在15-20%左右,然后再将茶叶放入烘干装置烘干即得到茶叶成品。
在进一步的生产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的上述茶叶加工方式依然还存在着不足,具体如下述:
在目前的茶叶加工过程中,为了确保生产效率,各个步骤通常都是采用机械加工,其中的揉捻装置,其主要包括,揉捻盘、揉捻筒和加压盖等构件,茶叶放置在揉捻筒内,揉捻盘和揉捻筒和压盖一起配合,对茶叶进行揉捻,在揉捻盘上还设置有若干弧形状在棱骨,使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卷成型。这样的方式虽然揉捻速度快,但是由于在揉捻过程中,相邻弧形棱骨之间的揉捻通道内存在有大量的茶叶,在揉捻过程中,这些茶叶相互卷绕,即其中一茶叶的叶片或全部被卷绕其他茶叶形成的卷内,所以在揉捻完后,茶叶之间常常出现相互缠绕的问题,严重时甚至出现部分茶叶成团状,若茶叶在该种状态下进入理条装置,一方面是严重影响了茶叶品相,另一方面,在理条过程中还会对茶叶进行加热干燥,这些相互卷绕的茶叶极容易断裂,所以碎叶率较高,在进一步影响茶叶品相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茶叶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以在目前生产过程中,在将茶叶投入理条装置时,需要人工手动抖动摊铺,或者在理条机上方设置振动摊铺结构,通过人工手动或者振动摊铺结构的振动,尽量使卷绕在一起的茶叶分离,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茶叶之间尽量不相互卷绕,确保茶叶成品品相和降低碎叶率。但是采用人工手动抖动摊铺的方式工人劳动强度较大,而且也难以可靠保证将茶叶间的卷绕被可靠打散,采用在理条机上方设置振动摊铺结构的方式由增加了理条机的结构复杂性,再增加设备成本的同时,还大幅影响了理条机的后续清理工作。
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且确保茶叶良好加工质量的茶叶制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茶叶制备过程中,茶叶揉捻工序中存在茶叶相互卷绕,进而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以及碎叶率高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且确保茶叶良好加工质量的茶叶制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中空筒体,在所述筒体的两端设置有封板,在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的其中一端穿过封板与所述筒体外的驱动装置相连,在所述回转轴上设置有揉捻组件,所述揉捻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揉捻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揉捻部与所述回转轴之间,在绕所述筒体的圆周方向上,所述揉捻部的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所述进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出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进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揉捻茶叶的揉捻腔。
本申请的揉捻装置,在使用时,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筒体内,启动驱动装置,回转轴回转,在揉捻部随回转轴转动过程中,茶叶由进料侧进入到揉捻部与筒体内壁之间的揉捻腔内,在揉捻部进一步转动过程中,茶叶在自重以及筒体内壁的摩擦作用下逐渐由出料侧与筒体之间的缝隙挤出,完成一次揉捻,然后进入下一次的揉捻动作,如此反复,实现对茶叶的揉捻工序,出料侧距离筒体内壁的距离确保茶叶经过时能够受到足够压力,该压力与茶叶所需的揉捻强度相应,如此,在茶叶反复的被挤压过程中,实现对茶叶的揉捻,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筒体水平布置,揉捻部转动过程中实现揉捻,茶叶被揉捻时不断的在竖向上被推起然后下落,在该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茶叶间歇性的受压,受压相互卷绕的数量较少,而且卷绕程度也较轻,卷绕较为疏松,进一步的,卷绕在一起的茶叶在推起和下落过程中,也不断被打散,所以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在揉捻步骤完成后,茶叶之间相互卷绕的程度低或者无相互卷绕现象,如此,大幅降低了人工打散摊铺的工作量,也避免了在理条装置上设置振动摊铺结构而增加装置成本和增加理条装置清理难度的问题,并且,由于茶叶之间相互离散,大幅提高茶叶加工中的茶叶品相,而且也大幅降低了后续工序中的碎叶率,减少茶叶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包括刮起段、揉捻段和进料段,所述刮起段位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进料段位于所述筒体的上半部分,所述进料段上设置有用于投入茶叶的进料口,所述揉捻段的下端与所述刮起段相接,所述揉捻段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段相接,在所述回转轴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揉捻段位于所述刮起段的后方,使所述揉捻部转动过程中,先经过位于底部的所述刮起段再经过所述揉捻段,在所述揉捻部与所述揉捻段之间形成所述揉捻腔,所述揉捻部与所述刮起段之间为滑动配合或者间隙配合。在此处揉捻部与刮起段之间的间隙确保茶叶不从该间隙穿过,在该方式中,将筒体在圆周方向上进行划分,刮起段位于底部,而揉捻段位于刮起段的后方,这样方式,首先是避免对茶叶的挤压揉捻动作发生筒体的底部位置,避免筒体底部的茶叶因反复挤压揉捻而出现相互卷绕严重甚至结饼的问题,在该种方式下,茶叶的挤压和揉捻动作出现在揉捻段,茶叶在被挤压揉捻后有自然下落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相互卷绕在茶叶被打散,如此,进一步的确保茶叶间的相互卷绕被打散的效果;特别的,在本申请的方式中,在茶叶经过一次揉捻部揉捻动作后即随着有打散动作,这样使得茶叶间出现的相互卷绕并不会形成得过于紧密,远远疏松于传统揉捻方式所形成的卷绕的紧密性,一方面是降低打散时被卷绕茶叶的断裂,进一步降低碎叶率,提高茶叶品质,另一方面,由于茶叶在揉捻过程中不断被打散,更容易形成单根条状,可以大幅简化后续的理条工序。
作为优选,所述揉捻部的出料侧与所述刮起段之间的间隙小于2mm,所述揉捻部与出料侧与所述揉捻段之间的间隙5-20mm。
作为优选,所述揉捻段的下端至所述回转轴中心的连线,与过所述回转轴中心竖直向下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A,10°<A<18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30°≤A≤90°。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90°≤A<180°。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在垂直与所述回转轴轴线的截面上,所述揉捻段的截面形状为变径弧形状,在沿其下端至上端的方向上,所述揉捻段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使所述揉捻部在经过所述揉捻段时,所述揉捻部与所述揉捻段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揉捻部出料侧距离所述揉捻段下端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0-20mm,所述揉捻部出料侧距离所述揉捻段上端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10mm。
作为优选,在所述揉捻段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沿长度方向的弧形凹槽,各个弧形凹槽之间接,相邻弧形凹槽之间为平滑过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凹槽深度为1-2mm,所述弧形凹槽宽度为2-4mm。
作为优选,所述揉捻部朝向所述筒体内壁的一侧为弧形状,所述揉捻腔在由进料侧至出料侧的方向上逐渐缩小。
作为优选,所述揉捻部在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筒体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揉捻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于各自对应的封板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揉捻部与所述筒体之间的间隙宽度可调。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连接部件的长度可调。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杆和压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回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揉捻部铰接,所述压杆连接一端与所述揉捻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滑动配合,在所述压杆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端部上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止装置用于锁止所述连接杆与压杆之间的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所述压杆为具有弹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采用簧片。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件为若干个,相邻所述连接部件之间隔开设置。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连接部件之间的距离大于10mm。
作为进一步优选,相邻所述连接部件之间的距离大于30mm。
作为优选,所述揉捻组件为若干个,在绕所述回转轴的圆周方向上圆周均布。
作为优选,所述揉捻部的宽度确保在回转轴转动时,由上方揉捻组件揉捻后的茶叶至少有一部分落入在下方揉捻组件的揉捻腔内。在本申请的方案中,揉捻部的宽度与揉捻组件的隔开距离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刮起段进料段铰接,另一侧与所述揉捻段可拆卸的连接。
作为优选,在所述刮起段采用导热材料制得,在所述刮起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加热刮起段的加热组件。
作为优选,在所述驱动装置上还连接有正反转控制装置,所述正反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回转轴的转动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揉捻装置,在使用时,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筒体内,启动驱动装置,回转轴回转,在揉捻部随回转轴转动过程中,茶叶由进料侧进入到揉捻部与筒体内壁之间的揉捻腔内,在揉捻部进一步转动过程中,茶叶在自重以及筒体内壁的摩擦作用下逐渐由出料侧与筒体之间的缝隙挤出,完成一次揉捻,然后进入下一次的揉捻动作,如此反复,实现对茶叶的揉捻工序,出料侧距离筒体内壁的距离确保茶叶经过时能够受到足够压力,该压力与茶叶所需的揉捻强度相应,如此,在茶叶反复的被挤压过程中,实现对茶叶的揉捻,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筒体水平布置,揉捻部转动过程中实现揉捻,茶叶被揉捻时不断的在竖向上被推起然后下落,在该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茶叶间歇性的受压,受压相互卷绕的数量较少,而且卷绕程度也较轻,卷绕较为疏松,进一步的,卷绕在一起的茶叶在推起和下落过程中,也不断被打散,所以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在揉捻步骤完成后,茶叶之间相互卷绕的程度低或者无相互卷绕现象,如此,大幅降低了人工打散摊铺的工作量,也避免了在理条装置上设置振动摊铺结构而增加装置成本和增加理条装置清理难度的问题,并且,由于茶叶之间相互离散,大幅提高茶叶加工中的茶叶品相,而且也大幅降低了后续工序中的碎叶率,减少茶叶浪费;
将筒体在圆周方向上进行划分,刮起段位于底部,而揉捻段位于刮起段的后方,这样方式,首先是避免对茶叶的挤压揉捻动作发生筒体的底部位置,避免筒体底部的茶叶因反复挤压揉捻而出现相互卷绕严重甚至结饼的问题,在该种方式下,茶叶的挤压和揉捻动作出现在揉捻段,茶叶在被挤压揉捻后有自然下落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相互卷绕在茶叶被打散,如此,进一步的确保茶叶间的相互卷绕被打散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方式中,在茶叶经过一次揉捻部揉捻动作后即随着有打散动作,这样使得茶叶间出现的相互卷绕并不会形成得过于紧密,远远疏松于传统揉捻方式所形成的卷绕的紧密性,一方面是降低打散时被卷绕茶叶的断裂,进一步降低碎叶率,提高茶叶品质,另一方面,由于茶叶在揉捻过程中不断被打散,更容易形成单根条状,可以大幅简化后续的理条工序;
通过调节揉捻部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宽度,可以根据茶叶的不同加工工序调整为不同的合适宽度,也可以根据不同茶叶品种或者品种要求调整为不同的合适宽度,大幅提高揉捻装置的适应性;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将压杆设置为弹性件,可以选择合适弹性系数的弹性件,避免揉捻部施加的挤压力过大而损坏茶叶,也可以根据不同品种或者品质的茶叶选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压杆,以提供相适配的揉捻挤压力度;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揉捻部的宽度与揉捻组件的隔开距离相匹配,在茶叶揉捻过程中,对于单个揉捻腔而且,在经过刮起段时,其内部被筒体底部的茶叶填满,然后进过揉捻段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腔内茶叶逐渐被挤出揉捻部的下端,而揉捻腔的上部不断有上方揉捻部落下的茶叶补入,如此一方面是提高了对茶叶的揉捻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揉捻腔内茶叶较少而出现揉捻效果不好的问题,进一步的,由于揉捻腔在经过揉捻段时,揉捻腔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在揉捻部运动至揉捻段后段时,所揉捻的茶叶实质为上个揉捻段前部分揉捻挤出的茶叶,如此,对该部分茶叶实际上是进行进一步的更强的揉捻挤压,进一步提高揉捻效率的同时,也使得揉捻得到茶叶能够更贴近与成品茶叶形状,进而进一步简化后续的理条工序;
在所述刮起段采用导热材料制得,在所述刮起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加热刮起段的加热组件。由于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能够大幅降低茶叶间的卷绕,并且由于揉捻部和揉捻段的特殊形状及配合,能够形成良好的理条效果,所以,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可以在茶叶揉捻完成后,起动加热组件,在筒体内进行理条工序,在理条完成后,将茶叶含水率控制在合适水平,如此大幅简化了茶叶生产设备,大幅节约了设备成本,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工;
在所述驱动装置上还连接有正反转控制装置,所述正反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回转轴的转动方向。通过正反转控制装置,当揉捻工序完成时,可以通过回转轴反转将揉捻腔内的茶叶倒出,避免揉捻腔内茶叶的残留;而在进行理条时,是回转轴反转,不断对筒体内的茶叶进行翻动,达到整体干燥的目的,所以,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也可以直接在筒体内进行干燥工序,如此,进一步的,简化了茶叶生产设备,节约了设备成本,也进一步节约了大量的人工。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揉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揉捻段设置弧形凹槽时揉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揉捻部与连接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杆长度可调时揉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筒体,2-封板,3-回转轴,4-驱动装置,5-揉捻部,6-连接杆,7-压杆,8-揉捻腔,9-进料侧,10-出料侧,11-刮起段,12-揉捻段,13-进料段,14-进料口,15-弧形凹槽,16-加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中空筒体1,在所述筒体1的两端设置有封板2,在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回转轴3,所述回转轴3的其中一端穿过封板2与所述筒体1外的驱动装置4相连,在所述回转轴3上设置有揉捻组件,所述揉捻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揉捻部5,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揉捻部5与所述回转轴3之间,在绕所述筒体1的圆周方向上,所述揉捻部5的一侧为进料侧9,另一侧为出料侧10,所述进料侧9与所述筒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出料侧10与所述筒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进料侧9与所述筒体1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揉捻茶叶的揉捻腔8。
本申请的揉捻装置,在使用时,将杀青后的茶叶置于筒体1内,启动驱动装置4,回转轴3回转,在揉捻部5随回转轴3转动过程中,茶叶由进料侧9进入到揉捻部5与筒体1内壁之间的揉捻腔8内,在揉捻部5进一步转动过程中,茶叶在自重以及筒体1内壁的摩擦作用下逐渐由出料侧10与筒体1之间的缝隙挤出,完成一次揉捻,然后进入下一次的揉捻动作,如此反复,实现对茶叶的揉捻工序,出料侧10距离筒体1内壁的距离确保茶叶经过时能够受到足够压力,该压力与茶叶所需的揉捻强度相应,如此,在茶叶反复的被挤压过程中,实现对茶叶的揉捻,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筒体1水平布置,揉捻部5转动过程中实现揉捻,茶叶被揉捻时不断的在竖向上被推起然后下落,在该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茶叶间歇性的受压,受压相互卷绕的数量较少,而且卷绕程度也较轻,卷绕较为疏松,进一步的,卷绕在一起的茶叶在推起和下落过程中,也不断被打散,所以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在揉捻步骤完成后,茶叶之间相互卷绕的程度低或者无相互卷绕现象,如此,大幅降低了人工打散摊铺的工作量,也避免了在理条装置上设置振动摊铺结构而增加装置成本和增加理条装置清理难度的问题,并且,由于茶叶之间相互离散,大幅提高茶叶加工中的茶叶品相,而且也大幅降低了后续工序中的碎叶率,减少茶叶浪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筒体1包括刮起段11、揉捻段12和进料段13,所述刮起段11位于所述筒体1的底部,所述进料段13位于所述筒体1的上半部分,所述进料段13上设置有用于投入茶叶的进料口14,所述揉捻段12的下端与所述刮起段11相接,所述揉捻段12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段13相接,在所述回转轴3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揉捻段12位于所述刮起段11的后方,使所述揉捻部5转动过程中,先经过位于底部的所述刮起段11再经过所述揉捻段12,在所述揉捻部5与所述揉捻段12之间形成所述揉捻腔8,所述揉捻部5与所述刮起段11之间为滑动配合或者间隙配合。在此处揉捻部5与刮起段11之间的间隙确保茶叶不从该间隙穿过,在该方式中,将筒体1在圆周方向上进行划分,刮起段11位于底部,而揉捻段12位于刮起段11的后方,这样方式,首先是避免对茶叶的挤压揉捻动作发生筒体1的底部位置,避免筒体1底部的茶叶因反复挤压揉捻而出现相互卷绕严重甚至结饼的问题,在该种方式下,茶叶的挤压和揉捻动作出现在揉捻段12,茶叶在被挤压揉捻后有自然下落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相互卷绕在茶叶被打散,如此,进一步的确保茶叶间的相互卷绕被打散的效果;特别的,在本申请的方式中,在茶叶经过一次揉捻部5揉捻动作后即随着有打散动作,这样使得茶叶间出现的相互卷绕并不会形成得过于紧密,远远疏松于传统揉捻方式所形成的卷绕的紧密性,一方面是降低打散时被卷绕茶叶的断裂,进一步降低碎叶率,提高茶叶品质,另一方面,由于茶叶在揉捻过程中不断被打散,更容易形成单根条状,可以大幅简化后续的理条工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揉捻部5的出料侧10与所述刮起段11之间的间隙小于2mm,所述揉捻部5与出料侧10与所述揉捻段12之间的间隙5-20mm。揉捻部5的出料侧10与刮起段11之间的间隙小于2mm,该宽度能够确保揉捻部5顺畅转动,由能够避免茶叶从该间隙经过,所以,使得揉捻部5在经过刮起段11时,能够将刮起段11底部的茶叶,在避免筒体1底部茶叶结饼的同时,也实现筒内茶叶的翻动,进一步实现良好的打散效果,揉捻部5与出料侧10与揉捻段12之间的间隙5-20mm,使揉捻部5在经过揉捻段12时,揉捻部5与揉捻段12之间的茶叶能够被施予足够的揉捻压力。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揉捻段12的下端至所述回转轴3中心的连线,与过所述回转轴3中心竖直向下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A,10°<A<180°。将夹角A设置为该范围,使茶叶被揉捻部5推起一定高度后才经过揉捻段12,确保被揉捻后的茶叶能够自由下落,进而实现相互卷绕茶叶的被打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30°≤A≤90°。夹角A设置为该范围时,一方面是使茶叶在揉捻腔8内在自重状态下堆积在出料侧10上方,在揉捻部5转动过程中,更容易由出料侧10挤出,提高揉捻效率,而且,在该角度范围内,被挤出茶叶已存在较高下落高度,利于相互卷绕的茶叶之间的散开。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90°≤A<180°。夹角A设置为该范围时,被揉捻后的茶叶具有较高的下落高度,而且下落后与转动的连接部件相撞击,如此进一步的降低了茶叶间的相互卷绕程度,而且,由于在该角度范围内,揉捻腔8内的茶叶在自重作用下堆积不严重,所以被揉捻时出现的相互卷绕的数量和卷绕程度也较轻,所以,也进一步降低了茶叶制备过程中的碎叶率。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在垂直与所述回转轴3轴线的截面上,所述揉捻段12的截面形状为变径弧形状,在沿其下端至上端的方向上,所述揉捻段12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使所述揉捻部5在经过所述揉捻段12时,所述揉捻部5与所述揉捻段12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在揉捻部5转动过程中,其内部的茶叶也随之逐渐被揉捻挤出,所以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将揉捻段12曲率半径自下而上的逐渐减少,使揉捻部5在经过揉捻段12时能够逐渐减小与揉捻段12之间的间隙,如此,确保揉捻腔8内的茶叶能够顺利揉捻和挤出,以及确保足够的揉捻力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揉捻部5出料侧10距离所述揉捻段12下端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0-20mm,所述揉捻部5出料侧10距离所述揉捻段12上端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10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在所述揉捻段1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沿长度方向的弧形凹槽15,各个弧形凹槽15之间接,相邻弧形凹槽15之间为平滑过渡连接。通过设置长条状的凹槽15,更利于茶叶揉捻成条状,简化后续理条工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凹槽15深度为1-2mm,所述弧形凹槽15宽度为2-4mm。采用该深度,能够使茶叶成条的同时,由不至于使单颗茶叶陷入凹槽15内过多而出现不能随揉捻部5移动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揉捻部5朝向所述筒体1内壁的一侧为弧形状,所述揉捻腔8在由进料侧9至出料侧10的方向上逐渐缩小。采用该形状的揉捻腔8结构,使揉捻腔8内的茶叶能够随着揉捻部5在揉捻段12的移动而顺畅的逐渐被挤出揉捻腔8。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揉捻部5在沿所述筒体1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筒体1的长度相匹配,所述揉捻部5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于各自对应的封板2间隙配合。如此确保整个筒体1内的茶叶能够一致的与揉捻部5作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揉捻部5与所述筒体1之间的间隙宽度可调。通过调节揉捻部5与筒体1之间的间隙宽度,可以根据茶叶的不同加工工序调整为不同的合适宽度,也可以根据不同茶叶品种或者品种要求调整为不同的合适宽度,大幅提高揉捻装置的适应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连接部件的长度可调。如此,进一步方便揉捻部5与揉捻段12之间距离的调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杆6和压杆7,所述连接杆6一端与所述回转轴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揉捻部5铰接,所述压杆7连接一端与所述揉捻部5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6滑动配合,在所述压杆7与所述连接杆6配合的端部上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止装置用于锁止所述连接杆6与压杆7之间的滑动连接。通过滑动压杆7在连接杆6上的位置,调整揉捻部5与揉捻段12之间的距离宽度,当达到所需宽度时,通过锁止装置锁止压杆7相对于连接杆6之间的滑动即可。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压杆7为具有弹性的弹性件。弹性件可以采用簧片等弹性结构。将压杆7设置为弹性件,可以选择合适弹性系数的弹性件,避免揉捻部5施加的挤压力过大而损坏茶叶,也可以根据不同品种或者品质的茶叶选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压杆7,以提供相适配的揉捻挤压力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为若干个,相邻所述连接部件之间隔开设置。采用该种方式,首先是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在揉捻组件转动过程后只能怪,连接部件碰撞筒体1的茶叶,进一步的提高了对相互卷绕茶叶的打散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相邻所述连接部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10mm。连接部设置越多,对打散茶叶间卷绕的效果越好,但是连接部之间的距离过小,例如拼接形成板状时,落下的茶叶会又会沿着连接部形成的板件滑动,打散效果大幅降低,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该尺寸,确保良好的打散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相邻所述连接部件之间的距离大于30mm。对于某些单颗尺寸较大的茶叶,连接部件之间可以采用该较大距离,确保良好的打散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揉捻组件为若干个,在绕所述回转轴3的圆周方向上圆周均布。揉捻组件为若干个,首先是可以大幅的提高揉捻效率,而且,还大幅提高了茶叶被打散的效果,特别是采用多个揉捻组件,茶叶在被揉捻部5挤压落下时,与下方的连接部件碰撞,相互卷绕的茶叶被碰撞打散或者疏松,如此,进一步的降低茶叶件的卷绕程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揉捻部5的宽度确保在回转轴3转动时,由上方揉捻组件揉捻后的茶叶至少有一部分落入在下方揉捻组件的揉捻腔8内。在本申请的方案中,揉捻部5的宽度与揉捻组件的隔开距离相匹配,在茶叶揉捻过程中,对于单个揉捻腔8而且,在经过刮起段11时,其内部被筒体1底部的茶叶填满,然后进过揉捻段12对茶叶进行揉捻,揉捻腔8内茶叶逐渐被挤出揉捻部5的下端,而揉捻腔8的上部不断有上方揉捻部5落下的茶叶补入,如此一方面是提高了对茶叶的揉捻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揉捻腔8内茶叶较少而出现揉捻效果不好的问题,进一步的,由于揉捻腔8在经过揉捻段12时,揉捻腔8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在揉捻部5运动至揉捻段12后段时,所揉捻的茶叶实质为上个揉捻段12前部分揉捻挤出的茶叶,如此,对该部分茶叶实际上是进行进一步的更强的揉捻挤压,进一步提高揉捻效率的同时,也使得揉捻得到茶叶能够更贴近与成品茶叶形状,进而进一步简化后续的理条工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刮起段11进料段13铰接,另一侧与所述揉捻段12可拆卸的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筒体1内茶叶揉捻完成后,开启刮起段11,即可将筒体1内的茶叶卸下,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所述刮起段11采用导热材料制得,在所述刮起段11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加热刮起段11的加热组件16。由于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能够大幅降低茶叶间的卷绕,并且由于揉捻部5和揉捻段12的特殊形状及配合,能够形成良好的理条效果,所以,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可以在茶叶揉捻完成后,起动加热组件16,在筒体1内进行理条工序,在理条完成后,将茶叶含水率控制在合适水平,如此大幅简化了茶叶生产设备,大幅节约了设备成本,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所述驱动装置4上还连接有正反转控制装置,所述正反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回转轴3的转动方向。通过正反转控制装置,当揉捻工序完成时,可以通过回转轴3反转将揉捻腔8内的茶叶倒出,避免揉捻腔8内茶叶的残留;而在进行理条时,是回转轴3反转,不断对筒体1内的茶叶进行翻动,达到整体干燥的目的,所以,采用本申请的揉捻装置,也可以直接在筒体1内进行干燥工序,如此,进一步的,简化了茶叶生产设备,节约了设备成本,也进一步节约了大量的人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中空筒体,在所述筒体的两端设置有封板,在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的其中一端穿过封板与所述筒体外的驱动装置相连,在所述回转轴上设置有揉捻组件,所述揉捻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揉捻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揉捻部与所述回转轴之间,在绕所述筒体的圆周方向上,所述揉捻部的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所述进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出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进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揉捻茶叶的揉捻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刮起段、揉捻段和进料段,所述刮起段位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进料段位于所述筒体的上半部分,所述进料段上设置有用于投入茶叶的进料口,所述揉捻段的下端与所述刮起段相接,所述揉捻段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段相接,在所述回转轴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揉捻段位于所述刮起段的后方,使所述揉捻部转动过程中,先经过位于底部的所述刮起段再经过所述揉捻段,在所述揉捻部与所述揉捻段之间形成所述揉捻腔,所述揉捻部与所述刮起段之间为滑动配合或者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部的出料侧与所述刮起段之间的间隙小于2mm,所述揉捻部与出料侧与所述揉捻段之间的间隙5-2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段的下端至所述回转轴中心的连线,与过所述回转轴中心竖直向下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A,10°<A<18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30°≤A≤9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90°≤A<180°。
7.如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回转轴轴线的截面上,所述揉捻段的截面形状为变径弧形状,在沿其下端至上端的方向上,所述揉捻段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使所述揉捻部在经过所述揉捻段时,所述揉捻部与所述揉捻段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部出料侧距离所述揉捻段下端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0-20mm,所述揉捻部出料侧距离所述揉捻段上端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10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揉捻段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沿长度方向的弧形凹槽,各个弧形凹槽之间接,相邻弧形凹槽之间为平滑过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揉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部朝向所述筒体内壁的一侧为弧形状,所述揉捻腔在由进料侧至出料侧的方向上逐渐缩小。
CN202010582689.9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670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2689.9A CN111670974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2689.9A CN111670974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0974A true CN111670974A (zh) 2020-09-18
CN111670974B CN111670974B (zh) 2023-01-24

Family

ID=72456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268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670974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7097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7400A (zh) * 2022-06-30 2022-09-20 晴隆县兴鑫茶业有限公司 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CN115644276A (zh) * 2022-11-15 2023-01-3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针形茶高效精准加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8333Y (zh) * 2001-12-20 2002-10-30 华中科技大学 滚筒式茶叶揉捻机
CN105831312A (zh) * 2016-05-04 2016-08-10 池州市九龙瀑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式揉捻机揉捻机构
CN107410558A (zh) * 2017-07-28 2017-12-01 贵州茗之天下茶业有限公司 筒式揉捻机
CN108354033A (zh) * 2018-05-23 2018-08-03 合肥智慧龙图腾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型茶叶烘干揉捻筛选装置
CN109832363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李金盛 一种滚筒式揉捻机
CN110574801A (zh) * 2019-10-29 2019-12-17 安徽宣城华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筒式揉捻机
CN110800831A (zh) * 2019-11-28 2020-02-18 贵州省凤冈县黔佳茗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揉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8333Y (zh) * 2001-12-20 2002-10-30 华中科技大学 滚筒式茶叶揉捻机
CN105831312A (zh) * 2016-05-04 2016-08-10 池州市九龙瀑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滚筒式揉捻机揉捻机构
CN107410558A (zh) * 2017-07-28 2017-12-01 贵州茗之天下茶业有限公司 筒式揉捻机
CN109832363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李金盛 一种滚筒式揉捻机
CN108354033A (zh) * 2018-05-23 2018-08-03 合肥智慧龙图腾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型茶叶烘干揉捻筛选装置
CN110574801A (zh) * 2019-10-29 2019-12-17 安徽宣城华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筒式揉捻机
CN110800831A (zh) * 2019-11-28 2020-02-18 贵州省凤冈县黔佳茗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揉捻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7400A (zh) * 2022-06-30 2022-09-20 晴隆县兴鑫茶业有限公司 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CN115067400B (zh) * 2022-06-30 2024-03-26 晴隆县兴鑫茶业有限公司 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CN115644276A (zh) * 2022-11-15 2023-01-3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针形茶高效精准加工方法
CN115644276B (zh) * 2022-11-15 2024-01-23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针形茶精准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70974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70963B (zh)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加工工艺
CN111670974B (zh)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CN209806975U (zh) 带有刷油装置的花卷成型机
JP5324650B2 (ja) 葉菜類の揉み込み方法及び揉み込み装置
CN212464756U (zh) 一种制备针形茶用的揉捻装置
CN111670973B (zh) 一种针形绿茶制备***及制备方法
CN201069968Y (zh) 花样面食品切花成型机构
CN208783672U (zh) 具有防粘功能的轴刀、切分装置以及馅卷生产装置
CN115067400B (zh) 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CN112314748A (zh) 一种便于茶叶揉捻的茶叶加工装置
CN216115152U (zh) 微胶囊粉末生产用干燥设备
CN215224473U (zh) 一种小罐金骏眉红茶的加工***
CN111011452B (zh) 一种肉馅自动捶打机
CN114208904A (zh) 红茶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及红茶
CN209345960U (zh) 一种多层网链式茶叶烘干机
CN111728245A (zh) 一种粉条加工装置
CN111937980A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的杀青捻揉一体机
CN208549849U (zh) 一种茶叶杀青机
CN218515100U (zh) 一种馒头制作机
CN107624913B (zh) 一种茶叶连续自动初揉装置
CN206565275U (zh) 一种半自动化糖酥果机
CN219069373U (zh) 一种樱桃深加工装置
CN209089904U (zh) 一种揉捻压力可调的茶叶揉捻机
CN220875790U (zh) 一种茶叶揉捻设备
CN115251190B (zh) 一种滚筒杀青机用的杀青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