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8411B - 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后浇带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后浇带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8411B
CN111648411B CN202010371707.9A CN202010371707A CN111648411B CN 111648411 B CN111648411 B CN 111648411B CN 202010371707 A CN202010371707 A CN 202010371707A CN 111648411 B CN111648411 B CN 111648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reinforced concrete
pouring
reinforcement cage
cast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17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48411A (zh
Inventor
杨赵停
柳俊
鲍海亮
刘昌彬
刘佳
吴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17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8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8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8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48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8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007Base structures; Cell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6Structures made from masses, e.g. of concrete,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making use of additional elements, such as permanent forms, substructures to be coated with load-bearing material
    • E04B1/165Structures made from masses, e.g. of concrete,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making use of additional elements, such as permanent forms, substructures to be coated with load-bearing material with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cast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4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lintels, beams, or transoms to be encased separately;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及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该换撑结构包括位于后浇带区域两侧形成具有第一厚度的结构楼板,沿后浇带区域的边界向远离后浇带区域方向延伸某一预定距离使两侧的所述结构楼板下翻并配置贯穿于后浇带区域下方的钢筋形成具有第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边梁,以及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换撑板。本发明的换撑结构,钢筋混凝土换撑板与结构楼板的传力均匀,满足了钢筋混凝土换撑板与结构楼板连接后的整体性的水平传力,保证了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安全防护效果。

Description

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后浇带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及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基坑整体稳定性,在配置有钢筋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楼板11之间的后浇带区域14形成后浇带换撑结构10。请参考图1,现有的后浇带换撑结构10包括具有第一厚度L1并配置有钢筋12浇筑混凝土形成的结构楼板11,以及间隔分布在位于结构楼板11之间的后浇带区域14的工字钢换撑板13,以通过工字钢换撑板13对两侧的结构楼板11形成传力体系,由于工字钢换撑板13的抗压力受力性能较好、抗剪切力受力性能力较差,而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楼板11抗压力和抗剪切力均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从而导致工字钢换撑板13与结构楼板11的传力不均匀,不能满足结构楼板整体水平传力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请参考图1至图2,由于后浇带区域需要等待建筑物主体结构封顶并且沉降稳定之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结构15,因此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封顶施工之前间隔分布的工字钢换撑板之间的间隙会存在漏水、高空落物等安全隐患。另外,工字钢换撑板13需要切割加工之后匹配到后浇带区域14,不仅切割加工困难,还需要工程机械设备吊装以及运输作业,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及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以解决换撑板与结构楼板之间的传力不均匀以及后浇带区域工字钢换撑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包括位于后浇带区域两侧形成具有第一厚度的结构楼板,沿后浇带区域的边界向远离后浇带区域方向延伸某一预定距离使两侧的所述结构楼板下翻并配置贯穿于后浇带区域下方的钢筋形成具有第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边梁,以及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换撑板;所述结构楼板包括混凝土以及横向配置在混凝土之内的第一钢筋笼;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包括混凝土以及横向配置在混凝土之内的第二钢筋笼;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区域的第二钢筋笼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钢筋笼之间纵向设置有第三钢筋笼。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结构楼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所述结构楼板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为一体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后浇带区域两侧施工结构楼板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边梁的模板,在所述模板内对应形成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区域的第二钢筋笼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钢筋笼之间纵向设置有第三钢筋笼;
在两侧所述模板内至少配置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结构楼板和钢筋混凝土边梁,其中所述第一钢筋笼贯穿于后浇带区域,所述第二钢筋笼贯穿于后浇带区域的下方;
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换撑板。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同时或者分时在后浇带区域两侧施工结构楼板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边梁的模板,使位于后浇带区域一侧的结构楼板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或者分时形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形成上述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对贯穿于后浇带区域的第一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后浇带施工方法,位于结构楼板之间的后浇带区域的换撑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换撑板,则由于钢筋混凝土换撑板的抗压力和抗剪切力的受力性能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楼板的抗压力和抗剪切力的受力性均能够保持一致,从而使钢筋混凝土换撑板与结构楼板的传力均匀,满足了钢筋混凝土换撑板与结构楼板连接后的整体性的水平传力,保证了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本发明解决了工字钢换撑板的抗剪切力的受力性能较差导致传力不均匀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后浇带施工方法,钢筋混凝土边梁是以结构楼板为基础进行下翻施工形成钢筋混凝土边梁,钢筋混凝土换撑板位于结构楼板下方的钢筋混凝土边梁之间,而不是形成在结构楼板厚度之间,由此形成下翻式换撑板,结构楼板之间的后浇带区域仍然保留,从而不影响建筑物封顶之后使其主体结构达到沉降标准再进行后浇带结构的施工。由于钢筋混凝土换撑板与钢筋混凝土边梁无缝隙连接,因此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未封顶之前,不会产生间隔分布的工字钢换撑板的间隙,则雨水不会渗漏到该层结构楼板以下的施工结构中,混凝土块、泥沙、钢筋断头等建筑工程废料在高空坠落时就会被钢筋混凝土换撑板阻隔,从而降低甚至克服了该层结构楼板下方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伤害等风险,起到了安全防护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后浇带区域工字钢换撑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后浇带施工方法,不需要工字钢换撑板工艺中对工字钢的切割加工,不需要使用工程机械设备吊装以及运输作业,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混凝土后浇带换撑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图1中的混凝土后浇带换撑结构施工后浇带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施工过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在图5中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施工后浇带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的钢筋笼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0、混凝土后浇带换撑结构,11、结构楼板,12、配筋, 13、工字钢换撑板,14、后浇带区域,15、后浇带结构;
100、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10、结构楼板,111、第一钢筋笼,112、第三钢筋笼,113、拉结钢筋,120、钢筋混凝土边梁,121、第二钢筋笼,130、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40、后浇带区域,150、后浇带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包括位于后浇带区域140两侧形成具有第一厚度L1的结构楼板110,沿后浇带区域140的边界向远离后浇带区域140方向延伸某一预定距离使两侧的所述结构楼板110下翻并配置贯穿于后浇带区域140下方的钢筋形成具有第二厚度L2的钢筋混凝土边梁120,以及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120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30。所述结构楼板110包括混凝土以及横向配置在混凝土之内的第一钢筋笼111;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120包括混凝土以及横向配置在混凝土之内的第二钢筋笼121。
请参考图5,为了使结构楼板110与钢筋混凝土边梁120形成整体性,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楼板110与钢筋混凝土边梁120为一体结构,即结构楼板110与钢筋混凝土边梁120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个整体,即结构楼板110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边梁120为一个整体,可以通过在模板内配置钢筋浇筑混凝土之后整体成型。其中钢筋混凝土边梁120实际为结构楼板110的下翻梁。相对于后施工在结构楼板110下方单独施工的钢筋混凝土边梁120的分体结构而言,具有结构稳定,不易松动等特点。并且整体性传力性能较佳。
请参考图7,为了增加结构楼板110与钢筋混凝土边梁120之间的结构强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120区域的第二钢筋笼121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钢筋笼111之间纵向设置有第三钢筋笼112。请继续参考图7,为了使增加结构楼板110与钢筋混凝土边梁120的整体性较好,还包括环绕第一钢筋笼111与第二钢筋笼121分布的拉结钢筋113,具体地,拉结钢筋113还可以环绕第三钢筋笼112。请参考图5和图7,为了使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30能够达到稳固支撑及水平传力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120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结构楼板110的厚度。即L2≥L1。
请参考图3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后浇带区域140两侧施工结构楼板110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边梁120的模板(未图示)。
步骤二,请参考图3至图4,在两侧所述模板内至少配置第一钢筋笼111和第二钢筋笼121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结构楼板110和钢筋混凝土边梁120,其中所述第一钢筋笼111贯穿于后浇带区域140,所述第二钢筋笼121贯穿于后浇带区域140的下方。其中结构楼板100的厚度L1包括但不限于200mm,钢筋混凝土边梁120的厚度L2包括但不限于200mm。钢筋混凝土边梁120沿后浇带区域140的边界向两侧延伸距离包括但不限于400mm。
步骤三,请参考图5,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120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30。
请参考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的施工方法,在所述模板内对应形成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120区域的第二钢筋笼121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钢筋笼111之间纵向设置有第三钢筋笼112。以增加结构楼板110与钢筋混凝土边梁120整体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一钢筋笼111、第二钢筋笼121和第三钢筋笼112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匹配钢筋的规格型号。
请参考图3或图4,本发明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的施工方法,可以同时或者分时在后浇带区域140两侧施工结构楼板110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边梁120的模板,使位于后浇带区域140一侧的结构楼板110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或者分时形成。本发明实施例分时施工的顺序是先设置后浇带区域140一侧的模板,在模板内配置第一钢筋笼111和第二钢筋笼121形成一侧的结构楼板110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边梁120。请参考图3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分时施工的顺序可以先左侧再右侧,当然也可以根据施工环境行施工右侧再施工左侧。请参考图4,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也可以对左侧和右侧的结构楼板110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边梁120同时施工。
请参考图5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形成上述实施例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对贯穿于后浇带区域140的第一钢筋笼111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结构150。其中后浇带结构150是在建筑物主体结构达到沉降标准之后施工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后浇带施工方法,位于结构楼板110之间的后浇带区域140的换撑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30,则由于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30的抗压力和抗剪切力的受力性能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楼板110的抗压力和抗剪切力的受力性均能够保持一致,从而使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30与结构楼板110的传力均匀,满足了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30与结构楼板110连接后的整体性的水平传力,保证了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后浇带施工方法,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30与其两侧的结构楼板110通过钢筋混凝土边梁120形成整体传力体系,达到施工后浇带换撑水平传力目的。与工字钢换撑板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工字钢换撑板的抗剪切力的受力性能较差导致传力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后浇带施工方法,钢筋混凝土边梁120是以结构楼板110为基础进行下翻施工形成钢筋混凝土边梁120,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30位于结构楼板110下方的钢筋混凝土边梁120之间,而不是形成在结构楼板110厚度之间,由此形成下翻式换撑板,结构楼板110之间的后浇带区域140仍然保留,从而不影响建筑物封顶之后使其主体结构达到沉降标准再进行后浇带结构150的施工。由于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30与钢筋混凝土边梁120无缝隙连接,因此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未封顶之前,不会产生间隔分布的工字钢换撑板的间隙,则雨水不会渗漏到该层结构楼板110以下的施工结构中,混凝土块、泥沙、钢筋断头等建筑工程废料在高空坠落时就会被钢筋混凝土换撑板130阻隔,从而降低甚至克服了该层结构楼板110下方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伤害等风险,起到了安全防护效果。由此可知,本发明解决了后浇带区域140工字钢换撑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后浇带施工方法,不需要工字钢换撑板工艺中对工字钢的切割加工,不需要使用工程机械设备吊装以及运输作业,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100及其施工方法以及后浇带施工方法,适用于除了基坑内的基础底板之外的其余结构楼板。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对各组成要素在不同位置的区分定义,不限数量,不得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润饰,均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后浇带区域两侧形成具有第一厚度的结构楼板,沿后浇带区域的边界向远离后浇带区域方向延伸某一预定距离使两侧的所述结构楼板下翻并配置贯穿于后浇带区域下方的钢筋形成具有第二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边梁,以及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换撑板;所述结构楼板包括混凝土以及横向配置在混凝土之内的第一钢筋笼,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包括混凝土以及横向配置在混凝土之内的第二钢筋笼,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区域的第二钢筋笼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钢筋笼之间纵向设置有第三钢筋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结构楼板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楼板与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为一体结构。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后浇带区域两侧施工结构楼板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边梁的模板,在所述模板内对应形成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区域的第二钢筋笼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钢筋笼之间纵向设置有第三钢筋笼;
在两侧所述模板内至少配置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结构楼板和钢筋混凝土边梁,其中所述第一钢筋笼贯穿于后浇带区域,所述第二钢筋笼贯穿于后浇带区域的下方;
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边梁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换撑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或者分时在后浇带区域两侧施工结构楼板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边梁的模板,使位于后浇带区域两侧的结构楼板及其下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或者分时形成。
6.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形成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对贯穿于后浇带区域的第一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结构。
CN202010371707.9A 2020-05-06 2020-05-06 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后浇带施工方法 Active CN111648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1707.9A CN111648411B (zh) 2020-05-06 2020-05-06 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后浇带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1707.9A CN111648411B (zh) 2020-05-06 2020-05-06 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后浇带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8411A CN111648411A (zh) 2020-09-11
CN111648411B true CN111648411B (zh) 2023-06-09

Family

ID=72344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1707.9A Active CN111648411B (zh) 2020-05-06 2020-05-06 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后浇带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8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1365A (zh) * 2021-10-19 2022-01-14 北京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免后浇带的楼盖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5434330A (zh) * 2022-04-26 2022-12-06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换撑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7421A (zh) * 2012-03-12 2012-07-18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隔离结构
CN202689046U (zh) * 2012-05-18 2013-01-23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封闭式超前止水后浇带
CN104790435A (zh) * 2014-01-17 2015-07-22 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 沉降后浇带超前止水抗渗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4594388B (zh) * 2015-01-19 2016-06-01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基础底板超前止水沉降后浇带
CN106284427B (zh) * 2016-08-31 2018-10-23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临时止水挡土施工方法
CN108240038B (zh) * 2018-03-15 2023-09-08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多级网格式后浇带的超大平面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934013U (zh) * 2018-06-29 2019-06-04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沉降后浇带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8411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5934A (zh) 一种装配式钢‑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小箱梁
CN111648411B (zh) 下翻式后浇带换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后浇带施工方法
US6871462B2 (en) Composite 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9227836U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全钢键连接结构
CN109281422A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全钢键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CN103711199A (zh) 大截面梁、柱节点施工缝处理方法及结构
CN101839063B (zh) 一种施工预制梁用的活动钢底座及其标准节
CN108221636A (zh) 中跨采用无支架方案施工的钢混组合梁桥及成桥方法
CN209620037U (zh) 定型化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支撑盖板
CN105019349B (zh) 几字形预制梁及其制备方法和安装施工方法
KR20130090709A (ko) 교각 또는 교대 위에서 상부 플랜지 콘크리트와 바닥판 콘크리트를 일체로 타설하는 복부파형강판 프리스트레스트 콘크리트 합성빔 교량의 시공방법
JP2008144459A (ja) スラブ型枠、および合成床版の構築方法
CN109914665A (zh) 楼承板与装配式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
CN106836641A (zh) 侧贴钢板式混凝土组合连梁
CN208267235U (zh) 一种双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梁
CN201738249U (zh) 桥墩钢制抱柱梁
JPH09221706A (ja) 路面用床版およびその敷設工法
CN101886370B (zh) 桥墩钢制抱柱梁
CN108396907A (zh) 一种双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梁
CN217151146U (zh) 一种超5米悬挑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的悬挑钢梁组件
CN215330933U (zh) 一种钢骨梁结构及钢结构建筑
CN214363595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
KR101219995B1 (ko) 건축구조물에 사용되는 가설 브레이스와 강합성 거더, 변단면 강재 거더 및 이들을 이용한 건축구조물 축조공법.
CN212078398U (zh) 一种建筑楼板及组合楼盖
CN220599116U (zh) 一种圆形深井工作平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