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2001A - 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2001A
CN111592001A CN202010481565.1A CN202010481565A CN111592001A CN 111592001 A CN111592001 A CN 111592001A CN 202010481565 A CN202010481565 A CN 202010481565A CN 111592001 A CN111592001 A CN 111592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 ash
carbon black
white carbon
layered double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15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2001B (zh
Inventor
冯春全
李政
申凰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ngwei Nac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ingwei Nac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ingwei Nac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ingwei Nac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15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2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2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2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2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2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3/00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3/113Silicon oxides; Hydrates thereof
    • C01B33/12Silica; Hydrates thereof, e.g. lepidoic silicic ac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7/0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01F7/78Compounds containing aluminium and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and hydrogen
    • C01F7/784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e.g. comprising nitrate, sulfate or carbonate ions as intercalating an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7/0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01F7/78Compounds containing aluminium and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and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7/0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01F7/78Compounds containing aluminium and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and hydrogen
    • C01F7/784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e.g. comprising nitrate, sulfate or carbonate ions as intercalating anions
    • C01F7/785Hydrotalci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20Two-dimensional structures
    • C01P2002/22Two-dimensional structures layered hydroxide-type, e.g. of the hydrotalcite-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固废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将粉煤灰与碱式金属盐活化剂及金属盐调节剂混合研磨过筛,然后在700~1100℃温度下焙烧活化处理,所得固体与水搅拌混合均匀后在70~200℃温度下水热反应,反应液冷却后过滤,固体经洗涤烘干得到LDHs纳米级粉体,滤液经碳分法处理,得到纳米白炭黑SiO2。本发明方法既可以解决粉煤灰的堆积问题,又能高值化回收利用粉煤灰中的有价金属及其二氧化硅。整个过程环保无污染,没有产生有害的三废排入环境,具有成本低廉,经济环保,流程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固废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与城市的飞速发展,我国对燃煤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粉煤灰的产量逐年增加。粉煤灰中主要是由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等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等无机化合物组成的细小粉尘。堆积成山的粉煤灰严重占用了我国的耕地面积,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并且粉煤灰中的金属盐会破坏土地酸碱平衡,甚至会污染地下水。因此,将粉煤灰进行低成本的资源化利用是亟需解决的研究内容。
粉煤灰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然而粉煤灰中的金属离子难以分离,在现有的粉煤灰回收有价金属研究中,研究的粉煤灰大多为高铝粉煤灰,回收低铝粉煤灰将会产生较大的成本,因此,我国产生的粉煤灰中许多低铝粉煤灰并没有进行回收,而是将粉煤灰用作水泥,烧制砖块或者陶瓷等。如专利CN201810355143.2中公开了将粉煤灰与石英矿尾渣、改性软木颗粒、生石灰等进行混合,进行预处理后再压制成保温砖。该专利有效的将粉煤灰进行了回收利用,但是没有经粉煤灰中的铝、铁、钙等金属盐进行充分的利用。专利CN104445307A公开了一种粉煤灰的处理方法,通过将粉煤灰研磨后添加碳酸钠焙烧处理,烧结产物用水浸取,浸取液用二氧化碳碳分并过滤后得到硅胶与氢氧化铝混合物。然后用盐酸进行中和,过滤后得到硅胶,再经煅烧得到白炭黑。得到的氯化铝溶液进行蒸发浓缩,结晶,热解获得初氧化铝,将含有三氧化二铁的初氧化铝用拜耳法进行处理,得到冶金级氧化铝和高铁渣。该专利虽然回收了粉煤灰中的二氧化硅成分,且回收了铁和铝金属成分,但仍然无法实现粉煤灰的全资源化利用。
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doublehydroxides,LDHs),又叫类水滑石,主要是由镁八面体和铝氧八面体组成。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主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价和三价金属离子构成,其中二价金属离子包括Mg2+,Ca2+,Ni2+,Cu2+,Co2+等,三价金属离子包括Fe3+、Al3+、Cr3+等阳离子。阴离子包括CO3 2-,NO3 -,Cl-,OH-,SO4 2-,PO4 3-等。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因其特殊的结构、高比表面积,以及弱碱性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水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等污染物的降解、催化和医药等领域。
因此将粉煤灰中的金属氧化物作为金属源制备LDHs纳米级粉体,同时,将粉煤灰中的二氧化硅制备高纯度的纳米白炭黑SiO2,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回收及提纯金属而造成的巨大成本,而且可以将粉煤灰进行高值化的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本发明方法以粉煤灰为原料,碱式金属盐充当活化剂并且用金属盐调节粉煤灰中的金属离子比例,再采用水热法制备LDHs纳米级粉体与白炭黑。本发明方法与现有的资源化回收利用粉煤灰的方法相比,更加的经济环保、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更彻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粉煤灰与碱式金属盐活化剂及金属盐调节剂混合研磨过筛,得到固体混合物;
(2)将步骤(1)所得固体混合物在700~1100℃温度下焙烧活化处理;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固体与水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70~200℃温度下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
(4)将步骤(3)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固体经洗涤烘干得到LDHs纳米级粉体,滤液经碳分法处理,得到纳米白炭黑SiO2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碱式金属盐活化剂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氢钾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碱式金属盐活化剂的加入量为粉煤灰质量的10%。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盐调节剂选自氢氧化铝、氧化钙、氢氧化钙、硫酸钙、碳酸镁、硫酸镁、氧化镁、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金属盐调节剂的加入量为粉煤灰质量的1~2倍。
优选地,步骤(1)所得固体混合物中,二价金属离子和三价金属离子M2+/M3+的摩尔比范围为(2.5~4.5):1;所述二价金属离子包括Mg2+和Ca2+,三价金属离子包括Fe3+和Al3+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焙烧活化处理的时间为2~6h。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固体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1:(20~60)。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0~30h。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0~105℃。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碳分法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向步骤(4)的滤液通入30~60min的CO2气体,实时监测直到pH值为9~10;随后将溶液中的H2SiO3沉淀进行沉降分离,固体物经过烘干后得到白炭黑SiO2,液体物(含Na2CO3)与石灰乳进行混合,在95~105℃的条件下进行苛化,得到的CO2和CaO循环使用。
本发明原理如下:
利用碱式金属盐活化剂的碱性将粉煤灰中的二氧化硅、莫来石相等物质的结构破坏,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粉煤灰中的Al6Si2O13、SiO2能够与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碳酸钾等金属盐发生反应,使二氧化硅和莫来石相中的Si-O-Si、Si-O-Al等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粉煤灰中的玻璃微珠。将焙烧后的产物溶于水中,活化后的粉煤灰在水热反应条件下重新晶化,形成LDHs;硅酸盐溶液以离子状态进入溶液中,通过碳分法处理后,硅酸盐以硅酸的形式沉淀下来,最后可以得到白炭黑。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既可以解决粉煤灰的堆积问题,又能高值化回收利用粉煤灰中的有价金属及其二氧化硅。
(2)本发明方法通过将粉煤灰与碱式盐混合焙烧可以有效的破坏粉煤灰中的二氧化硅及莫来石相等物质的结构,通过水热法得到LDHs纳米级粉体,上清液用碳分法进行处理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白炭黑。通过焙烧、水热处理的方法对粉煤灰进行回收利用,具有成本低廉,经济环保,流程简单,易于操作的优点。
(3)本发明方法在整个粉煤灰回收过程中,没有产生有害的三废排入环境,整个过程环保无污染。粉煤灰中金属离子以及二氧化硅都得到了有效回收,没有浪费其中的有价元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粉煤灰的能谱分析结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粉煤灰(a)及与金属盐混合、焙烧活化后的粉煤灰(b)的扫描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经焙烧活化后的粉煤灰的外观形貌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得纳米级LDHs粉体的外观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粉煤灰来源为新疆德安环保公司燃煤产物粉煤灰。其能谱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将5g粉煤灰与0.5g碳酸钠、2.96g氢氧化钙与2.68g氢氧化镁进行混合研磨。
(2)将(1)中得到的固体放置于马弗炉中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2.5小时。焙烧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2)中得到的固体与水按照1:5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充分搅拌10h,随后移入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在180℃条件下水热反应24h,自然冷却至室温。
(4)将(3)中得到的悬浊液进行过滤,并且将得到的固体用水洗涤多次,在60℃的烘箱中烘干即可得到纳米级LDHs粉体。过滤得到的硅酸盐溶液用碳分法处理,主要步骤如下:向过滤得到的硅酸盐溶液中通入30-60min的CO2气体,实时监测直到pH值为9-10为止。随后将溶液中的H2SiO3沉淀进行沉降分离,经过烘干后得到白炭黑SiO2。将碳分后的滤液(Na2CO3)与石灰乳进行混合,在95-105℃的条件下进行苛化,得到的CO2可返回泵中循环利用,CaO可循环使用用于苛化。
本实施例中所用粉煤灰(a)及与金属盐混合、焙烧活化后的粉煤灰(b)的扫描电镜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见,通过金属盐焙烧活化破坏了粉煤灰中的玻璃微珠结构。经焙烧活化后的粉煤灰的外观形貌图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所得纳米级LDHs粉体的外观形貌图如图5所示。
本实施案例处理5g粉煤灰废渣,回收了3.9g纳米级LDHs粉体,以及2.1g纳米白炭黑SiO2
实施例2
(1)将5g粉煤灰与0.5g碳酸钠、2.96g氢氧化钙、3.28g氢氧化镁、0.78g氢氧化铝进行混合研磨。
(2)将(1)中得到的固体放置于马弗炉中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900℃,焙烧时间为2.5小时。焙烧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2)中得到的固体与水按照1:5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充分搅拌10h,随后移入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在180℃条件下反应24h,自然冷却至室温。
(4)将(3)中得到的溶液进行过滤,并且将得到的固体用水洗涤多次,在60℃的烘箱中烘干即可得到纳米级LDHs粉体。过滤得到的溶液用碳分法处理,即可得到纳米白炭黑SiO2
本实施案例处理5g粉煤灰废渣,回收了4.4g纳米级LDH粉体,以及2.2g纳米白炭黑SiO2
实施例3
(1)将5g粉煤灰与0.5g碳酸钠、1.48g氢氧化钙、3.85g氢氧化镁进行混合研磨。
(2)将(1)中得到的固体放置于马弗炉中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1100℃,焙烧时间为2.5小时。焙烧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3)将(2)中得到的固体与水按照1:5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充分搅拌10h,随后移入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在180℃条件下反应24h,自然冷却至室温。
(4)将(3)中得到的溶液进行过滤,并且将得到的固体用水洗涤多次,在60℃的烘箱中烘干即可得到纳米级LDHs粉体。过滤得到的溶液用碳分法处理,即可得到纳米白炭黑SiO2
本实施案例处理5g粉煤灰废渣,回收了4.5g纳米级LDH粉体,以及2.1g纳米白炭黑SiO2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粉煤灰与碱式金属盐活化剂及金属盐调节剂混合研磨过筛,得到固体混合物;
(2)将步骤(1)所得固体混合物在700~1100℃温度下焙烧活化处理;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固体与水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70~200℃温度下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
(4)将步骤(3)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固体经洗涤烘干得到LDHs纳米级粉体,滤液经碳分法处理,得到纳米白炭黑Si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碱式金属盐活化剂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氢钾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式金属盐活化剂的加入量为粉煤灰质量的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金属盐调节剂选自氢氧化铝、氧化钙、氢氧化钙、硫酸钙、碳酸镁、硫酸镁、氧化镁、氢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调节剂的加入量为粉煤灰质量的1~2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得固体混合物中,二价金属离子和三价金属离子M2+/M3+的摩尔比范围为(2.5~4.5):1;所述二价金属离子包括Mg2+和Ca2+,三价金属离子包括Fe3+和Al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焙烧活化处理的时间为2~6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固体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1:(20~60);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0~30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0~10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碳分法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向步骤(4)的滤液通入30~60min的CO2气体,实时监测直到pH值为9~10;随后将溶液中的H2SiO3沉淀进行沉降分离,固体物经过烘干后得到白炭黑SiO2,液体物与石灰乳进行混合,在95~105℃的条件下进行苛化,得到的CO2和CaO循环使用。
CN202010481565.1A 2020-05-31 2020-05-31 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 Active CN111592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1565.1A CN111592001B (zh) 2020-05-31 2020-05-31 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1565.1A CN111592001B (zh) 2020-05-31 2020-05-31 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2001A true CN111592001A (zh) 2020-08-28
CN111592001B CN111592001B (zh) 2021-01-12

Family

ID=72189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1565.1A Active CN111592001B (zh) 2020-05-31 2020-05-31 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200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4926A (zh) * 2021-04-30 2021-07-30 佛山经纬纳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电镀污泥制备Ni-Cu LDH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CN113562993A (zh) * 2021-07-22 2021-10-29 天津工业大学 以碳酸氢钠和电石渣从粉煤灰中制备铝酸盐水处理剂的方法
CN114768751A (zh) * 2022-03-30 2022-07-2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粉煤灰的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395728A (zh) * 2023-03-24 2023-07-0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粉煤灰基类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7512344A (zh) * 2023-12-28 2024-02-06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煤气化渣中锰镁组分的分离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5105A (en) * 1998-06-12 1999-10-12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flyash based Zeolite-A
CN101516781A (zh) * 2006-09-21 2009-08-26 阿克佐诺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含碳酸根的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方法
CN104418339A (zh) * 2013-08-19 2015-03-18 大连恒祥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粉煤灰加工分子筛工艺
CN104445307A (zh) * 2013-09-16 2015-03-25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灰的处理方法
CN104649279A (zh) * 2015-02-10 2015-05-27 山西大学 一种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取白炭黑的工艺
CN104843735A (zh) * 2015-04-24 2015-08-19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粉煤灰合成两种不同品位a型沸石的方法
CN109107526A (zh) * 2018-08-09 2019-01-01 南昌大学 一种以粉煤灰为原料同步合成沸石及ldh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5105A (en) * 1998-06-12 1999-10-12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flyash based Zeolite-A
CN101516781A (zh) * 2006-09-21 2009-08-26 阿克佐诺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含碳酸根的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方法
CN104418339A (zh) * 2013-08-19 2015-03-18 大连恒祥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粉煤灰加工分子筛工艺
CN104445307A (zh) * 2013-09-16 2015-03-25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粉煤灰的处理方法
CN104649279A (zh) * 2015-02-10 2015-05-27 山西大学 一种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取白炭黑的工艺
CN104843735A (zh) * 2015-04-24 2015-08-19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粉煤灰合成两种不同品位a型沸石的方法
CN109107526A (zh) * 2018-08-09 2019-01-01 南昌大学 一种以粉煤灰为原料同步合成沸石及ldh的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4926A (zh) * 2021-04-30 2021-07-30 佛山经纬纳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电镀污泥制备Ni-Cu LDH材料的方法及应用
CN113562993A (zh) * 2021-07-22 2021-10-29 天津工业大学 以碳酸氢钠和电石渣从粉煤灰中制备铝酸盐水处理剂的方法
CN114768751A (zh) * 2022-03-30 2022-07-2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粉煤灰的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768751B (zh) * 2022-03-30 2024-03-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粉煤灰的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395728A (zh) * 2023-03-24 2023-07-0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粉煤灰基类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6395728B (zh) * 2023-03-24 2024-02-1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粉煤灰基类水滑石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7512344A (zh) * 2023-12-28 2024-02-06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煤气化渣中锰镁组分的分离方法
CN117512344B (zh) * 2023-12-28 2024-03-15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煤气化渣中锰镁组分的分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2001B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2001B (zh) 一种粉煤灰制备层状双氢氧化物和白炭黑的方法
CN102757060B (zh) 一种消纳拜耳法赤泥的方法
CN101863500B (zh) 一种含铝冶金物料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CN103738986B (zh) 一种白云石煅烧并水溶分离钙镁生产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的方法
CN102424392A (zh) 一种综合利用微硅粉制备白炭黑联产纳米碳酸钙的方法
WO2013143335A1 (zh) 碱法提取粉煤灰中氧化铝的方法
JP2009519829A (ja) 石炭灰からシリカ、次いでアルミナを回収する方法
CN102515280B (zh) 高铁煤矸石酸浸液分离铝铁的方法
JP2005255737A (ja) 廃棄物を用いた重金属吸着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当該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た重金属吸着材
CN102311136A (zh) 一种利用煤矸石生产低铁硫酸铝的方法
WO2020206831A1 (zh) 一种钙化-碳化高铁赤泥回收铁及尾渣水泥化的方法
Meng et al. Recovery of titanium from undissolved residue (tionite) in titanium oxide industry via NaOH hydrothermal conversion and H2SO4 leaching
CN113716583A (zh) 一种利用mswi飞灰和赤泥水热法制备4a沸石的方法
CN102515234A (zh) 一种利用煤矸石生产低铁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铝铁的方法
CN113213498B (zh) 一种水泥基材料碳化再利用方法和一种碳酸钙晶须材料
CN1408666A (zh) 一种废次菱镁矿石生产氧化镁的方法
CN109970383B (zh) 一种利用净水剂废渣制造速凝剂的生产工艺
CN115432713B (zh) 一种制备粉煤灰基分子筛的方法
CN109913604B (zh) 一种高铁赤泥提铁及直接水泥化的方法
US4472202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aulic cement from dicalcium silicate
CN113234234B (zh) 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铝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方法
CN115924942A (zh) 一种微晶菱镁矿水化制备高纯片状氢氧化镁的方法
CN114014578B (zh) 一种基于工业废弃物的膨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75860C (zh) 一种生产氧化铝的工艺
CN106044813B (zh) 一种粉煤灰制备活性氧化铝的清洁化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for preparing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and white carbon black from fly ash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

Pledgee: Guangdong Nanhai Rural Commercial Bank branch branch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Foshan Jingwei NAC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44000035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