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6799A - 车床 - Google Patents

车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6799A
CN111556799A CN201880085119.XA CN201880085119A CN111556799A CN 111556799 A CN111556799 A CN 111556799A CN 201880085119 A CN201880085119 A CN 201880085119A CN 111556799 A CN111556799 A CN 111556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spindle
axis direction
tools
headst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51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太田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Mic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 Mic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Mic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r Mic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56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67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00General-purpose turning-machines or devices, e.g. centre lathes with feed rod and lead screw; Sets of turning-machines
    • B23B3/30Turning-machines with two or more working-spindles, e.g. in fixed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13/00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veying or chucking or guiding stock
    • B23B13/04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ally conveying or chucking or guiding stock for turning-machines with a plurality of working-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9/00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 B23Q39/04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the sub-assemblies being arranged to operate simultaneously at different stations, e.g. with an annular work-table moved in steps
    • B23Q39/048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the sub-assemblies being arranged to operate simultaneously at different stations, e.g. with an annular work-table moved in steps the work holder of a work station transfers directly its workpiece to the work holder of a following work s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9/00Metal-work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a plurality of sub-assemblies, each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metal-working operation
    • B23Q2039/008Machines of the lathe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回收刀架周边的切屑的车床。车床(1)具备主轴台(10、20)、刀架(40、50)、支撑台(30)、及驱动部(U2、U3)。支撑台(30)在侧部(31)中可移送地支撑第一刀架(40)。第一刀架驱动部(U2)使第一刀架(40)向正交于第一主轴(11)的中心线(AX1)的第一轴方向(Y1轴方向)移动。第二主轴台驱动部(U3)使第二主轴台(20)向正交于第一主轴(11)的中心线(AX1),且相对于第一轴方向(Y1轴方向)倾斜的第二轴方向(X2轴方向)移动。保持有第二工具(T2)的第二刀架(50)在第三轴方向(X1轴方向)上,位于不与多个第一工具(T1)重叠的位置,且在第一主轴(11)的中心线方向(Z1轴方向)上,位于第二工具(T2)及在所述第二工具(T2)的延长线上的部分(范围R1)与多个第一工具(T1)重叠的位置。

Description

车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根主轴的车床。
背景技术
作为车床,已知一种NC(数控)车床,其具备以下等部件:正面主轴台,设置有正面主轴;导套,支撑从正面主轴突出的工件;背面主轴台,设置有可隔着导套与正面主轴对向的背面主轴;及多个刀架,加工工件。背面主轴台可向正交于背面主轴的中心线的控制轴方向且正交于正面主轴的中心线的控制轴方向移动。多个刀架中主要包含:主刀架,对从导套突出的工件进行正面加工;及背面加工用刀架,对固持在背面主轴的工件进行背面加工。主刀架保持沿所述控制轴方向排列的多个工具,且可相对于比从正面主轴突出的工件的前端更靠近正面主轴侧的支撑台向所述控制轴方向移动地受支撑。背面加工用刀架在较主刀架上沿所述控制轴方向排列的多个工具更靠近背面主轴侧保持沿所述控制轴方向排列的多个工具。在支撑台与背面主轴用刀架间,存在用以允许主刀架移动的空间。
另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自动车床具有:第1主轴,可沿Z1轴直线移动;第1刀架,可沿X1轴与Y1轴直线移动;第2主轴,可沿Z2轴与X3轴直线移动;及第2刀架,可沿X2轴直线移动。由于所述自动车床的构造物全体倾斜配置,所以X1轴、X2轴、X3轴、及Y1轴既非水平方向也非铅直方向。X1轴、X2轴、及X3轴相互平行,Y1轴正交于X1轴、X2轴、及X3轴。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2/2438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在主刀架的支撑台与背面主轴用刀架间,存在用以允许主刀架移动的较宽空间,那么从工件飞散的切屑容易堆积在所述空间,所述部分的切屑难以回收。即便将车床的构造物全体倾斜配置,只要在支撑台与背面主轴用刀架间存在较宽的空间,那么从工件飞散的切屑就容易堆积在所述空间。
另外,如上所述的问题存在于各种车床中。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容易回收刀架周边的切屑的车床。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车床具有如下形态,其具备:第一主轴台,设置有固持工件的第一主轴;
第一刀架,保持加工从所述第一主轴突出的工件的多个第一工具;
支撑台,在比从所述第一主轴突出的工件的前端更靠近所述第一主轴侧的侧部,可移送地支撑所述第一刀架;
第一刀架驱动部,使所述第一刀架向正交于所述第一主轴的中心线的第一轴方向移动;
第二主轴台,在与所述第一主轴相对向的位置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主轴接收工件的第二主轴;
第二主轴台驱动部,使所述第二主轴台向正交于所述第一主轴的中心线,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轴方向倾斜的第二轴方向移动;及
第二刀架,保持加工固持在所述第二主轴的工件的第二工具;且
所述多个第一工具沿所述第一轴方向排列,
将正交于所述第一主轴的中心线及所述第一轴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三轴方向,
保持有所述第二工具的所述第二刀架在所述第三轴方向上,位于不与所述多个第一工具重叠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一主轴的中心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工具及在所述第二工具的延长线上的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一工具重叠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容易回收刀架周边的切屑的车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车床的构成例的俯视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车床的外观例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第一刀架的动作例的侧视图。
图4是示意性例示车床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车床的例的前视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车床的电路构成例的框图。
图7是示意性表示准备等作业例的侧视图。
图8是示意性表示比较例的车床的外观例的立体图。
图9是示意性表示比较例的第一刀架的动作例的侧视图。
图10是示意性例示比较例的车床的前视图。
图11是示意性表示比较例中准备等作业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然,以下的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例示,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特征并非为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需。
(1)本发明所含的技术概要:
首先,参照图1~11说明本发明所含的技术概要。另外,本案的附图为示意性例示的图,有时所述附图所示的各方向的放大率不同,有时各图不一致。当然,本技术的各要素不限定于以符号表示的具体例。
另外,在本案中,数值范围「Min~Max」意指最小值Min以上且最大值Max以下。
[形态1]
如图1~7所例示,本技术一形态的车床1具备第一主轴台10、第一刀架40、支撑台30、第一刀架驱动部U2、第二主轴台20、第二主轴台驱动部U3、及第二刀架50。所述第一主轴台10具备固持工件W1的第一主轴11。所述第一刀架40保持加工从所述第一主轴11突出的工件W1的多个第一工具T1。所述支撑台30在位于比从所述第一主轴11突出的工件W1的前端W1a更靠近所述第一主轴11侧的侧部31,可移送地支撑所述第一刀架40。所述第一刀架驱动部U2使所述第一刀架40向正交于所述第一主轴11的中心线AX1的第一轴方向(例如Y1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主轴台20具备第二主轴21,所述第二主轴21在对向于所述第一主轴11的位置从所述第一主轴11接收工件W0。所述第二主轴台驱动部U3使所述第二主轴台20向正交于所述第一主轴11的中心线AX1,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轴方向(Y1轴方向)倾斜的第二轴方向(例如X2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刀架50保持加工固持在所述第二主轴21的工件W2的第二工具T2。
所述多个第一工具T1沿所述第一轴方向(Y1轴方向)排列。
此处,将正交于所述第一主轴11的中心线AX1及所述第一轴方向(Y1轴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三轴方向(例如X1轴方向)。保持所述第二工具T2的所述第二刀架50在所述第三轴方向(X1轴方向)上,位于不与所述多个第一工具T1重叠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一主轴11的中心线方向(Z1轴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工具T2及在所述第二工具T2的延长线上的部分(例如图5所示的范围R1)与所述多个第一工具T1重叠的位置。
首先,参照图8~11说明比较例的NC车床901。图8示意性例示车床901的外观。图9示意性例示从Z1轴方向观察的车床901的主刀架40的动作。图10示意性例示车床901的正面。图11示意性例示车床901中的准备等作业。
车床901在基台2上具备正面主轴台10、导套15、背面主轴台20、主刀架40、支撑台30、背刀架50、及各种驱动部U1~U3。正面主轴台驱动部U1具有进给机构10z与Z1轴电动机M1,使设置有正面主轴11的正面主轴台10向Z1轴方向的双向移动。Z1轴方向为沿正面主轴11的中心线AX1的水平方向。主刀架驱动部U2具有进给机构40x、40y、X1轴电动机M2、及Y1轴电动机(未图示),使主刀架40向X1轴方向与Y1轴方向的双向移动。另外,X1轴方向为铅直方向,且正交于Z1轴方向。Y1轴方向为水平方向,且正交于Z1轴方向与X1轴方向。背面主轴台驱动部U3具有进给机构20x、20z、X2轴电动机(未图示)、及Z2轴电动机M5,使设置有背面主轴21的背面主轴台20向X2轴方向与Z2轴方向的双向移动。另外,Z2轴方向为沿背面主轴21的中心线AX2的水平方向,且为沿Z1轴方向的水平方向。X2轴方向为沿Y1轴方向的水平方向,且正交于Z2轴方向。支撑台30在对向于背面主轴21的侧部31,可向X1、Y1轴方向移送地保持主刀架40。在主刀架40的本体部41的下表面,沿Y1轴方向排列有多个第一工具。在背刀架50中对向于背面主轴21的面(对向面51),沿X2轴方向排列有背面加工用的多个第二工具。
在图9的上段,表示在Y1轴方向上将主刀架40配置在与背刀架50为相反侧(图9的右侧)的移动端的状态ST91。在图9的下段,表示在Y1轴方向上将主刀架40配置在背刀架50侧(图9的左侧)的移动端的状态ST92。保持在主刀架40的本体部41的第一工具T1由于主刀架40向水平的Y1轴方向移动,所以沿正交于Z1轴方向的水平方向排列。保持在背刀架50的第二工具T2由于加工固持在向水平的X2轴方向移动的背面主轴21的工件,所以沿正交于Z2轴方向的水平方向排列。因此,从Z1轴方向观察时,当主刀架40向背刀架50侧移动时,第一工具T1与第二工具T2重叠。因此,如图10所示,在背刀架50的背后,也就是支撑台30的侧部31与背刀架50间,形成了允许保持在主刀架40的第一工具T1通过的间隙CL9。
如果存在供第一工具T1通过的程度的较宽间隙CL9,那么因主刀架40加工工件而从工件飞散的切屑容易堆积在间隙CL9。堆积在间隙CL9的切屑难以直接回收。为了回收堆积在间隙CL9的切屑,需要在间隙CL9设置切屑回收用槽或使冷却剂流动。
此外,在Z1、Z2轴方向上,主刀架40的加工点与背刀架50的加工点仅离开间隙CL9的量,背面主轴台20的行程相应地延长该量。如果Z2轴方向上的背面主轴台20的行程较长,那么构成背面主轴台20周边的构造物变大,导致机械本身的尺寸变大,成本也上升。另外,在准备等作业时,如图11所示,由于第二工具T2从正面主轴11的中心线AX1向作业者Wr水平地排列,所以相应地难以接达位于深处的导套15等。
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形态1如图3等所例示,正交于第一主轴11的中心线AX1的第二轴方向(X2轴方向)相对于第一轴方向(Y1轴方向)倾斜。由此,在第三轴方向(X1轴方向)上,可将保持有第二工具T2的第二刀架50设在不与多个第一工具T1重叠的位置。通过设为所述位置关系,如图5所例示,在第一主轴11的中心线方向(Z1轴方向)上,可将保持有第二工具T2的第二刀架50中的第二工具T2及在所述第二工具T2的延长线上的部分(范围R1)设为位于与多个第一工具T1重叠的位置。也就是说,由于第二刀架50接近支撑第一刀架40的支撑台30的侧部31,所以切屑难以进入到支撑台30的侧部31与第二刀架50间。因此,本形态1可提供容易回收第二刀架周边的切屑的车床。
此外,可通过使第二刀架接近支撑台的侧部而缩短第二主轴台的行程,可使构成第二主轴台的周边的构造物变小,可降低成本。另外,在准备等作业时,如图7所例示,由于第二工具位于低于第一主轴的中心线的位置,所以容易接达位于深处的导套等,从而操作性良好。进而,在沿第二轴方向排列多个第二工具的情况下,从第二工具的位置到第一主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图7的L1)短于比较例中的水平距离(图11的L9),所以从所述方面来说,也可提高准备等的操作性。
此处,第一主轴台可以不移动的方式固定,也可为能向第一主轴的中心线方向移动。另外,从第一主轴突出的工件可由导套支撑,也可没有导套支撑地进行加工。
刀架保持工具的情况包含由刀架保持具有工具的工具单元。
第一刀架可保持与沿第一轴方向排列的第一工具不同的工具。
支撑台可支撑导套,也可支撑第一主轴。
第二主轴台驱动部可使第二主轴台除向第二轴方向以外,还向第二主轴的中心线方向移动。
第二轴方向相对于第一轴方向倾斜意指第二轴方向既非沿第一轴方向的方向,且第二轴方向也非正交于第一轴方向的方向。
保持有第二工具的第二刀架在第三轴方向上不与多个第一工具重叠,意指第二工具在第三轴方向上不与多个第一工具重叠,且除第二工具以外的第二刀架在第三轴方向上也不与多个第一工具重叠。
保持有第二工具的第二刀架在第一主轴的中心线方向上,第二工具及位于所述第二工具的延长线上的部分与多个第一工具有重叠意指以下情况1、2的至少一种。
(情况1)第二工具在第一主轴的中心线方向上与多个第一工具有重叠。
(情况2)第二刀架中除第二工具以外的在第一主轴的中心线方向上位于第二工具的延长线上的部分在第一主轴的中心线方向上与多个第一工具有重叠。
[形态2]
如图3等所例示,所述第一刀架40可保持第三工具T3,所述第三工具T3位于与保持所述第二工具T2的所述第二刀架50在所述第一轴方向(Y1轴方向)上不重叠的位置。如图3、4等所例示,保持所述第二工具T2的所述第二刀架50在所述第三轴方向(X1轴方向)上,可位于能与所述第三工具T3重叠的位置。本形态可一面抑制机械的大型化一面使加工的自由度提高。
[形态3]
如图1等所例示,本车床1可进一步具备导套15,所述导套15穿过并支撑从所述第一主轴11突出的工件W1。所述第一刀架驱动部U2也可使所述第一刀架40除向所述第一轴方向(Y1轴方向)以外还向所述第三轴方向(X1轴方向)移动。本形态可使加工的自由度提高。
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具体例中,对作为第一主轴台的例的正面主轴台使用符号10,对作为第一主轴的例的正面主轴使用符号11,对作为第二主轴台的例的背面主轴台使用符号20,对作为第二主轴的例的背面主轴使用符号21,对作为第一刀架的例的主刀架使用符号40,对作为第二刀架的例的背刀架使用符号50,对作为第一刀架驱动部的例的主刀架驱动部使用符号U2,对作为第二主轴台驱动部的例的背面主轴台驱动部使用符号U3。
(2)车床的构成的具体例:
图1示意性例示作为车床例的主轴移动型的NC(数控)车床1的构成。图2示意性例示车床1的外观。图3示意性例示主刀架40的动作。图4示意性例示车床1的主要部分。图5是示意性例示车床1的前视图。另外,本说明书中参照的图式仅为表示用以说明本技术的例,并非限定本技术者。另外,各部的位置关系说明仅为例示。因此,将左右方向变更为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或者将上下方向变更为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或者将前后方向变更为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或将旋转方向变更为相反方向等均包含在本技术中。另外,方向或位置等相同不限定于严格一致,也包含因误差而偏离严格一致的情况。
图1等所示的车床1在基台2上具备正面主轴台10、导套15、背面主轴台20、主刀架40、支撑台30、背刀架50、各种驱动部U1~U3、及NC装置70。各种台2、10、20、30、40、50、导套15、及工具T1~T4的主要部分例如可由金属形成。NC装置70控制正面主轴台10、背面主轴台20、主刀架40、驱动部U1~U3等的动作。图2等所示的车床1具有X1、Y1、Z1、X2、Z2轴作为控制轴。X1、Y1、Z1、X2、Z2轴方向意指沿X1、Y1、Z1、X2、Z2轴的方向。另外,图1所示的工件W0为正面加工的对象也就是工件W1、及背面加工的对象也就是工件W2的总称。
设置有正面主轴11的正面主轴台10可相对于基台2向沿正面主轴11的中心线AX1的Z1轴方向移动。图2等所示的Z1轴方向为水平方向。NC装置70经由正面主轴台驱动部U1控制正面主轴台10在Z1轴方向上的位置。正面主轴11以夹头(未图示)可放开地固持向Z1轴方向***的圆柱状(杆状)工件W1,并使工件W1以沿工件W1的长度方向的主轴中心线AX1为中心旋转。
导套15安装在位于正面主轴11前方的支撑台30。配置在正面主轴11前方的导套15支撑贯通正面主轴11的长条状工件W1且使其可向Z1轴方向滑动,并被与正面主轴11同步以主轴中心线AX1为中心旋转驱动。也就是说,导套15穿过并支撑从正面主轴11突出的工件W1。通过具有导套15,抑制细长工件W1的挠曲而进行高精度的加工。
设置有背面主轴21的背面主轴台20可相对于基台2向沿背面主轴21的中心线AX2的Z2轴方向、及正交于主轴中心线AX2的X2轴方向(第二轴方向的例)移动。Z2轴方向为沿Z1轴方向的方向。图2等所示的Z2轴方向为水平方向。X2轴方向不沿着主刀架40的移动方向也就是X1、Y1轴方向的任一方向,而相对于水平的Y1轴方向(第一轴方向的例)倾斜,也相对于铅直的X1轴方向(第三轴方向的例)倾斜。另外,水平的Y1轴方向与倾斜的X2轴方向所夹的角度θ(参照图4)没有特别限定,可设为例如10~80°左右,也可重视机械的小型化而设为20~70°左右,还可重视抑制机械的高度而设为40°左右以下。
背面主轴21可穿过隔着导套15对向于正面主轴11的位置向X2轴方向移动。如果参照图2、4进行说明,那么背面主轴21使X2轴方向内从正面主轴11的中心线AX1朝向近前侧(图4的左侧)下降的部分双向移动。NC装置70经由背面主轴台驱动部U3控制背面主轴台20在X2、Z2轴方向上的位置。背面主轴21在隔着导套15对向于正面主轴11的位置处,从正面主轴11接收工件W0,并以夹头(未图示)可放开地固持向Z2轴方向***的工件W2。例如,如果通过保持在主刀架40的切削刀从长条的工件W1分离正面加工后的工件W2,那么背面主轴21使工件W2以沿工件W2的长度方向的主轴中心线AX2为中心旋转。
主刀架40可相对于支撑台30中对向于背面主轴21的侧部31,向正交于正面主轴11的中心线AX1的X1、Y1轴方向移动地受支撑。X1轴方向(第三轴方向的例)为铅直方向,且正交于Z1轴方向。Y1轴方向(第一轴方向的例)为水平方向,且正交于Z1轴方向与X1轴方向。NC装置70经由主刀架驱动部U2控制主刀架40在X1、Y1轴方向上的位置。
如图2、4所示,主刀架40为梳型刀架,其具有:本体部41,保持多个第一工具T1;延长部42,保持多个第三工具T3;及分支部43,保持多个第四工具T4。
本体部41具有向下且可在X1轴方向上对向于背刀架50的面(对向面41a),在对向面41a上保持沿Y1轴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工具T1。图4中表示6把切削刀与3个钻头作为第一工具T1,但第一工具T1的种类与数量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例。
延长部42从对向面41a中在Y1轴方向上以正面主轴11的中心线AX1为基准成为与背刀架50为相反侧的部分(图4中为右侧)向X1轴方向下侧延伸。延长部42具有可在Y1轴方向上对向于背刀架50的面(对向面42a),在对向面42a上保持沿X1轴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工具T3。图4中表示3个钻头作为第三工具,但第三工具T3的种类与数量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例。如图3的下段所示,多个第三工具T3位于如下的位置:即便主刀架40向Y1轴方向移动,也不会与保持背面加工用的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在Y1轴方向上重叠。
分支部43如图2所示,在第一工具T1的排列与延长部42间从对向面41a向背面主轴21侧突出并且向X1轴方向的下侧延伸。分支部43具有在Z1轴方向上对向于支撑台30的侧部31的面,且在所述对向面上保持沿X1轴方向排列的多个第四工具T4。多个第四工具T4位于如下的位置:即便主刀架40向Y1轴方向移动,也不会与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在Y1轴方向上重叠。虽未图示,但分支部43也具有可在Z1轴方向上对向于背面主轴21的面,且可在所述对向面上保持沿X1轴方向排列的多个工具。
根据以上,主刀架40保持加工从正面主轴11突出且贯通导套15的工件W1的多个工具T1、T3、T4。
支撑台30以在正面主轴台10与背面主轴台20间不相对于基台2移动的方式固定,且从基台2向X1轴方向的上侧延伸。支撑台30保持使从正面主轴11突出的工件W1贯通的导套15。支撑台30中对向于背面主轴21的侧部31可向X1、Y1轴方向移送地支撑主刀架40,并以不使安装后的背刀架50移动的方式固定。另外,支撑台30的侧部31位于比从正面主轴11突出且贯通导套15的工件W1的前端W1a更靠正面主轴11侧。
背刀架50以不相对于支撑台30的侧部31移动的方式固定。背刀架50具有对向于背面主轴21的面(对向面51),且在对向面51上保持沿X2轴方向排列的背面加工用的多个第二工具T2。图2、4中表示4个钻头作为第二工具T2,但第二工具T2的种类与数量不限定于图2、4所示的例。
根据以上,背刀架50保持加工固持在背面主轴21的工件W2的多个第二工具T2。
另外,也可在主刀架40与背刀架50能装卸地安装具有工具的工具单元。所述情况下,由刀架40、50保持工具。
另外,也可在车床1设置除刀架40、50以外的刀架。
此处,如图4、5所示,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在X1轴方向上位于不与多个第一工具T1重叠的位置。在图4所示的例中,在X1轴方向上,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的上限(边界B2)位于比多个第一工具T1的移动范围的下限(边界B1)更下方。因此,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位于不与多个第一工具T1重叠的位置。将所述状态作为状态ST1表示在图3的上段。
在图3的上段,表示在Y1轴方向上将主刀架40配置在与背刀架50为相反侧(图3的右侧)的移动端的状态ST1。在图3的下段,表示在Y1轴方向上将主刀架40配置在背刀架50侧(图3的左侧)的移动端的状态ST2。保持在主刀架40的本体部41的第一工具T1由于主刀架40向水平的Y1轴方向移动,所以沿正交于Z1轴方向的水平方向排列。保持在背刀架50的第二工具T2由于对固持在朝向近前侧下降的部分向X2轴方向移动的背面主轴21的工件进行加工,所以在X1轴方向上比多个第一工具T1更下侧处沿X2轴方向排列。因此,从Z1轴方向观察时,即便主刀架40向背刀架50侧移动,第一工具T1也不与第二工具T2重叠。
因此,如图5所示,可以在背刀架50的背后,也就是支撑台30的侧部31与背刀架50间不形成间隙的方式将背刀架50的背面安装在支撑台30的侧部31。其结果,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在Z1轴方向上,位于多个第二工具T2及在所述多个第二工具T2的延长线上的部分(范围R1)与多个第一工具T1重叠的位置。范围R1意指Z1轴方向上从背刀架50的背面到第二工具T2的前端的范围。由于图5所示的范围R1中有第一工具T1,所以在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中,多个第二工具T2及在所述多个第二工具T2的延长线上的部分(范围R1)在Z1轴方向上位于与多个第一工具T1有重叠的位置。
另外,如图3的下段所示,保持在主刀架40的延长部42的多个第三工具T3位于如下位置:即便主刀架40向Y1轴方向移动,也不与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在Y1轴方向上重叠。在图3的下段所示的例中,在Y1轴方向上,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的第三工具T3侧的边界B4,位于比多个第三工具T3的移动范围内的背刀架50侧的边界B3更靠背刀架50侧。因此,多个第三工具T3位于不与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重叠的位置。
因此,如图3、4所示,可将保持有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配置成能与在X1轴方向上移动的多个第三工具T3重叠。在图4所示的例中,在X1轴方向上,直至比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的上限(边界B2)靠下方为止存在多个第三工具T3。因此,保持有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位于可与多个第三工具T3重叠的位置。
接着,参照图6等说明车床1的驱动***。图6示意性例示NC车床1的电路构成。在图6所示的车床1中,在NC装置70连接有操作面板80、Z1轴电动机M1、X1轴电动机M2、Y1轴电动机M3、X2轴电动机M4、Z2轴电动机M5、正面主轴11用旋转电动机(未图示)、背面主轴21用旋转电动机(未图示)、旋转钻头用旋转电动机(未图示)等。NC装置70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71、作为半导体存储器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72、作为半导体存储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73、计时器电路74、I/F(接口)75等。在图6中,将操作面板80与伺服电动机M1~M5的I/F一起表示为I/F75。对ROM72写入用以解释并执行加工程序P2的解释执行程序P1。RAM73中存储了由用户作成的加工程序P2。加工程序也被称为NC程序。CPU71将RAM73用作工件区域,通过执行记录在ROM72的解释执行程序P1使计算机作为NC装置70发挥作用。当然,通过解释执行程序P1实现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也可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其他方法实现。
操作面板80具备输入部81及显示部82,且作为NC装置70的用户接口发挥作用。输入部81例如由用以从操作者受理操作输入的按钮或触摸面板构成。显示部82例如由显示从操作者受理到操作输入的各种设定的内容或与NC车床1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显示器构成。操作者可使用操作面板80或外部计算机使加工程序P2存储到RAM73。
如图2、6所示,正面主轴台驱动部U1具有进给机构10z与Z1轴电动机M1,且使设置有正面主轴11的正面主轴台10向Z1轴方向的双向移动。进给机构10z例如由设置在基台2的一对导轨及滚珠螺杆、以及固定在正面主轴台10底面的一对导引部件及螺母构成。此处,将导引部件可滑动地嵌合到各导轨,并将螺母螺合到滚珠螺杆。如果Z1轴电动机M1根据来自NC装置70的指令而旋转驱动滚珠螺杆,那么正面主轴台10相对于基台2向Z1轴方向移动。
当然,对于进给机构10z,除了使用导轨与导引部件的可滑动的嵌合构造以外,也可使用楔形槽与楔子的可滑动的嵌合构造等。
主刀架驱动部U2具有进给机构40x、40y、X1轴电动机M2、及Y1轴电动机M3,且使主刀架40向X1轴方向与Y1轴方向的双向移动。进给机构40x例如由配置在沿Y1轴方向滑动的滑动台35的楔形槽及滚珠螺杆、以及配置在主刀架40的背面(正面主轴台10侧)的楔子及螺母构成。此处,将楔子可滑动地嵌合在楔形槽,并将螺母螺合到滚珠螺杆。如果X1轴电动机M2根据来自NC装置70的指令而旋转驱动滚珠螺杆,那么主刀架40经由滑动台35相对于支撑台30向X1轴方向移动。进给机构40y例如由配置在支撑台30的侧部31的上部的楔形槽及滚珠螺杆、以及配置在滑动台35的背面(正面主轴台10侧)的楔子及螺母构成。此处,将楔子可滑动地嵌合在楔形槽,并将螺母螺合在滚珠螺杆。如果Y1轴电动机M3根据来自NC装置70的指令而旋转驱动滚珠螺杆,那么主刀架40相对于支撑台30与滑动台35一起向Y1轴方向移动。
当然,对于进给机构40x、40y,除了使用楔形槽与楔子的可滑动的嵌合构造以外,也可使用导轨与导引部件的可滑动的嵌合构造等。例如,进给机构40x可由设置在滑动台35的一对导轨及滚珠螺杆、以及固定在主刀架40背面的导引部件及螺母构成。进给机构40y可由设置在支撑台30的侧部31的上部的一对导轨及滚珠螺杆、以及固定在滑动台35的背面的导引部件及螺母构成。
背面主轴台驱动部U3具有进给机构20x、20z、X2轴电动机M4、及Z2轴电动机M5,使设置有背面主轴21的背面主轴台20向X2轴方向与Z2轴方向的双向移动。进给机构20x例如由设置在基台2的一对导轨及滚珠螺杆、以及固定在沿X2轴方向滑动的滑动台5的底面的一对导引部件及螺母构成。此处,将导引部件可滑动地嵌合在各导轨,并将螺母螺合在滚珠螺杆。如果X2轴电动机M4根据来自NC装置70的指令而旋转驱动滚珠螺杆,那么背面主轴台20相对于基台2与滑动台5一起向X2轴方向移动。进给机构20z例如由设置在滑动台5的一对导轨及滚珠螺杆、以及固定在背面主轴台20的底面的一对导引部件及螺母构成。此处,将导引部件可滑动地嵌合到各导轨,并将螺母螺合在滚珠螺杆。如果Z2轴电动机M5根据来自NC装置70的指令而旋转驱动滚珠螺杆,那么背面主轴台20经由滑动台5相对于基台2向Z2轴方向移动。
当然,对于进给机构20x、20z,除使用导轨与导引部件的可滑动的嵌合构造以外,也可使用楔形槽与楔子的可滑动的嵌合构造等。例如,进给机构20x可由配置在基台2的楔形槽及滚珠螺杆、以及配置在滑动台5的底面的楔子及螺母构成。进给机构20z可由配置在滑动台5的楔形槽及滚珠螺杆、以及配置在背面主轴台20底面的楔子及螺母构成。
工件的加工控制例如如下那样进行。
首先,NC装置70使工件W1一面固持在正面主轴11一面前进而使前端W1a从导套15突出特定量,且适当地旋转驱动工件W1而驱动主刀架40进行正面加工处理。在特定的正面加工后,NC装置70使背面主轴21配置在中心线AX1、AX2对准的部位,使工件W1一面固持在正面主轴11一面前进而使正面加工后的工件W2固持在背面主轴21。NC装置70驱动主刀架40通过切削刀使工件W1、W2分离后,适当地旋转驱动工件W2,驱动背面主轴台20并根据需要驱动主刀架40进行背面加工处理。此时。利用保持在背刀架50的第二工具T2进行背面加工。在特定的背面加工后,NC装置70将背面主轴台20驱动到特定的制品排出位置,排出背面加工后的工件W2,也就是制品。
(3)具体例的车床的动作、作用、及效果:
如图8~11所示的比较例那样,在将X2轴方向设为沿Y1轴方向的水平方向的情况下,如果使主刀架40在Y1轴方向上向背刀架50侧移动,那么主刀架40的第一工具T1与背刀架50的第二工具T2重叠(图9的状态ST92)。因此,如图10所示,在支撑台30的侧部31与背刀架50间形成有允许保持在主刀架40的第一工具T1通过的间隙CL9,工件的切屑容易堆积在间隙CL9。
另一方面,图1~6所示的本具体例中,正交于第一主轴11的中心线AX1的X2轴方向相对于水平的Y1轴方向倾斜。因此,如图3的状态ST2那样,在铅直的X1轴方向上,可将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设在不与多个第一工具T1重叠的位置。根据该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在Z1轴方向上,可将保持有多个第二工具T2的背刀架50中的多个第二工具T2及在所述多个第二工具T2的延长线上的部分(范围R1)设为位于与多个第一工具T1重叠的位置。
图5所示的背刀架50安装在支撑台30的侧部31。由此,背刀架50的背后没有间隙,切屑不会堆积在背刀架50的背后,从而提高切屑的回收性能。因此,本具体例可容易回收背刀架周边的切屑。
另外,因背刀架50的背后没有间隙,所以在Z1、Z2轴方向上主刀架40的加工点与背刀架50的加工点接近。由此,本具体例可缩短Z2轴方向上的背面主轴台20的行程,可使构成背面主轴台20的周边的构造物变小,可使机械本身的尺寸变小,可降低成本。
再者,如图11所示的比较例那样,如果第二工具T2从正面主轴11的中心线AX1向作业者Wr水平排列,那么在准备等作业时,第二工具T2有时会阻碍向位于深处的导套等的接达。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的本具体例,如果第二工具T2排列在低于正面主轴11的中心线AX1的位置,那么在作业者Wr进行准备等作业时,容易接达位于深处的导套15等,从而操作性良好。另外,由于从背刀架50的第二工具T2的位置到正面主轴11的中心线AX1的水平距离L1短于图11所示的比较例中的水平距离L9,所以从所述方面来说,也提高了准备等的操作性。
(4)变化例:
本技术可考虑各种变化例。
例如,能应用本技术的车床也可为没有导套且对固持在主轴的工件进行加工的车床。
背刀架50可向与背面主轴21的中心线AX2正交,且与X2轴方向不同的控制轴方向移动。所述情况下,可在背刀架50配置2排以上的第二工具T2的排列。另外,在X2轴方向上保持在背刀架50的第二工具T2可为一个。
即便在正面主轴台不向Z1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例如以对准主轴中心线的背面主轴固持工件并使背面主轴台向Z2轴方向移动,而使工件向Z1轴方向移动来进行加工。另外,即便在背面主轴台不向Z2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例如以对准主轴中心线的正面主轴固持工件并使正面主轴台向Z1轴方向移动,而使工件向Z2轴方向移动来进行加工。即便在主刀架不向X1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例如使正面主轴台向X1轴方向移动来加工工件。任一种情况均包含在本技术中。
背刀架的安装部位不限定于支撑台的侧部,也可为基台的上表面等。如果安装在基台上的背刀架的背后没有间隙,那么切屑不会堆积在背刀架的背后,从而提高切屑的回收性能。另外,即便在支撑台的侧部与背刀架间有间隙,如果所述间隙小于如图10所示的较宽间隙CL9,那么切屑也难以进入到支撑台的侧部与背刀架间。因此,本形态1可获得容易回收背刀架周边的切屑的效果。
另外,即便在主刀架没有第三工具T3与第四工具T4中的至少一工具,也可获得容易回收背刀架周边的切屑的基本效果。
(5)总结: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通过各种形态容易回收刀架周边的切屑的车床等技术。当然,即便是仅包含独立权利要求项的构成要件的技术,也可获得所述的基本作用、效果。
另外,也可实施将所述例中所公开的各构成相互置换或变更组合的构成、将周知技术及所述例中所公开的各构成相互置换或变更组合的构成等。本发明也包含所述构成等。
[符号的说明]
1 车床
2 基台
10、20 主轴台
10z、20x、20z 进给机构
11、21 主轴
15 导套
30 支撑台
31 侧部
40、50 刀架
40x、40y 进给机构
41 本体部
42 延长部
41a、42a、51 对向面
AX1、AX2 中心线
B1~B4 边界
R1 范围
T1~T4 工具
U2 刀架驱动部
U3 主轴台驱动部
W0、W1、W2 工件
W1a 前端

Claims (3)

1.一种车床,其具备:
第一主轴台,设置有固持工件的第一主轴;
第一刀架,保持加工从所述第一主轴突出的工件的多个第一工具;
支撑台,在位于比从所述第一主轴突出的工件的前端更靠近所述第一主轴侧的侧部,可移送地支撑所述第一刀架;
第一刀架驱动部,使所述第一刀架向正交于所述第一主轴的中心线的第一轴方向移动;
第二主轴台,在与所述第一主轴对向的位置,设置有从所述第一主轴接收工件的第二主轴;
第二主轴台驱动部,使所述第二主轴台向正交于所述第一主轴的中心线,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轴方向倾斜的第二轴方向移动;及
第二刀架,保持加工固持于所述第二主轴的工件的第二工具;且
所述多个第一工具沿所述第一轴方向排列,
将正交于所述第一主轴的中心线及所述第一轴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三轴方向,
保持有所述第二工具的所述第二刀架在所述第三轴方向上,位于不与所述多个第一工具重叠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一主轴的中心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工具及在所述第二工具的延长线上的部分与所述多个第一工具重叠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其中所述第一刀架保持第三工具,所述第三工具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位于不与保持有所述第二工具的所述第二刀架重叠的位置;且
保持有所述第二工具的所述第二刀架在所述第三轴方向上,位于可与所述第三工具重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床,其进一步具备导套,所述导套穿过并支撑从所述第一主轴突出的工件,且
所述第一刀架驱动部使所述第一刀架除了向所述第一轴方向以外还向所述第三轴方向移动。
CN201880085119.XA 2018-02-26 2018-12-21 车床 Pending CN1115567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1965 2018-02-26
JP2018031965A JP6880437B2 (ja) 2018-02-26 2018-02-26 旋盤
PCT/JP2018/047194 WO2019163280A1 (ja) 2018-02-26 2018-12-21 旋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6799A true CN111556799A (zh) 2020-08-18

Family

ID=67687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5119.XA Pending CN111556799A (zh) 2018-02-26 2018-12-21 车床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68821A1 (zh)
EP (1) EP3733330A4 (zh)
JP (1) JP6880437B2 (zh)
CN (1) CN111556799A (zh)
TW (1) TWI763940B (zh)
WO (1) WO2019163280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8203A (ja) * 1994-10-25 1996-05-14 Citizen Watch Co Ltd Nc旋盤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US20020102140A1 (en) * 2000-12-15 2002-08-01 Diethard Thomas End milling cutter for machining workpieces made of a non-ferrous metal or plastic
US20030019336A1 (en) * 2001-06-22 2003-01-30 Traub Drehmaschinen Gmbh Lathe
CN1454129A (zh) * 2000-09-22 2003-11-05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自动车床
CN1509217A (zh) * 2001-05-15 2004-06-30 ʱ��׼�ӱ�ɷ����޹�˾ 数控车床及运用该数控车床加工产品的加工方法
EP1632309A1 (fr) * 2004-09-06 2006-03-08 Tornos SA Dispositif d'usinage en contre-opération dans un tour multibroches
CN1863631A (zh) * 2003-10-09 2006-11-15 星精密株式会社 Nc自动车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305U (ja) * 1991-04-08 1993-01-26 セイコー精機株式会社 主軸移動形自動旋盤
JPH0557504A (ja) * 1991-09-03 1993-03-09 Amada Co Ltd 棒材加工装置
DE10131733A1 (de) * 2001-06-22 2003-01-09 Traub Drehmaschinen Gmbh Drehmaschine
CN105817654B (zh) * 2016-05-31 2018-08-28 程泰机械(吴江)有限公司 一种硬轨数控车床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8203A (ja) * 1994-10-25 1996-05-14 Citizen Watch Co Ltd Nc旋盤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CN1454129A (zh) * 2000-09-22 2003-11-05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自动车床
US20020102140A1 (en) * 2000-12-15 2002-08-01 Diethard Thomas End milling cutter for machining workpieces made of a non-ferrous metal or plastic
CN1509217A (zh) * 2001-05-15 2004-06-30 ʱ��׼�ӱ�ɷ����޹�˾ 数控车床及运用该数控车床加工产品的加工方法
US20030019336A1 (en) * 2001-06-22 2003-01-30 Traub Drehmaschinen Gmbh Lathe
CN1863631A (zh) * 2003-10-09 2006-11-15 星精密株式会社 Nc自动车床
EP1632309A1 (fr) * 2004-09-06 2006-03-08 Tornos SA Dispositif d'usinage en contre-opération dans un tour multibroch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68821A1 (en) 2020-11-26
TWI763940B (zh) 2022-05-11
JP6880437B2 (ja) 2021-06-02
EP3733330A4 (en) 2021-09-22
TW201936298A (zh) 2019-09-16
JP2019147202A (ja) 2019-09-05
WO2019163280A1 (ja) 2019-08-29
EP3733330A1 (en) 202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0226B1 (ko) 공구대를 구비한 공작 기계
CN111093868B (zh) 车床
JP2005111631A (ja) Nc自動旋盤
WO2001053024A1 (en) Lathe with two-opposed spindles
US20200180036A1 (en) Lathe with tool unit mounted thereto
JP2007075922A (ja) 複合旋盤
CN210209379U (zh) 一种车钻一体的高效数控车床
JP6405780B2 (ja) 工作機械
CN111556799A (zh) 车床
JP4382426B2 (ja) 旋盤
JP4498631B2 (ja) 主軸移動型自動旋盤
US10695842B2 (en) Horizontal lathe machine with a mid-spindle and two tooling turrets
JPH0255161B2 (zh)
CN113829065A (zh) 多任务型的工作机械总成
KR100738390B1 (ko) 에이티씨 컬럼 내장형 극협 수직 머시닝 센터
CN105058057A (zh) 一种复合加工排刀式数控车床
CN117483823A (zh) 机床
CN208811554U (zh) 用于多轴联动机床的托架
CN118201730A (zh) 工具固持器及工具机用刀具台
JP2023077158A (ja) 工作機械
JP2006255794A (ja) 自動旋盤
CN115213687A (zh) 复合加工机
KR20130077293A (ko) 다중 주축 및 다중 테이블을 구비한 공작기계
JP2005153084A (ja) 2主軸対向旋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