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5848B -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5848B
CN111555848B CN201910109997.7A CN201910109997A CN111555848B CN 111555848 B CN111555848 B CN 111555848B CN 201910109997 A CN201910109997 A CN 201910109997A CN 111555848 B CN111555848 B CN 111555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frequency domain
reference signal
sub
communic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99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5848A (zh
Inventor
柯颋
张静文
夏亮
吴丹
刘建军
王启星
刘光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999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5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5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5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5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5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的方法包括: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以及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将所述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所述参考信号中,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的部分用于估计RS时延,然后根据估计出的RS时延消除RS模糊问题就可以正确区分出所述参考信号中叠加的OCC扰码序列了。

Description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春夏、夏秋之交的内陆地区,或冬季的沿海地区,容易发生大气波导(Surfaceducting)现象。对蜂窝无线通信***(例如,4G LTE(***移动通信技术-长期演进)***,或5G NR(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新空口)***)而言,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远端基站的DL(downlink,下行链路)信号将会对本地基站的UL(uplink,上行链路)数据接收造成较强干扰。
现有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s,第三代伙伴组织计划)协议中一些解决远端干扰问题的方案,需要通过RIM-RS(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Reference Signal,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承载基站ID(IDentifier,标识)信息。且,为了提高远端干扰现象探测效果,最好是每个基站都使用不同的RIM-RS资源。但在合理的发送周期范围内和可接受的RS检测复杂度约束下,通过通常采用的CDM(码分复用)、TDM(时分复用)和FDM(频分复用)方式可区分的RIM-RS资源是有限的,满足不了百万数量级的基站的需求。因此,现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复用方式——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正交覆盖码)。4G LTE***中只支持时域OCC,即在相邻的多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叠加OCC扰码。5G NR***中同时支持时域OCC和频域OCC,即在相邻的多个OFDM符号上和相邻的多个子载波上分别叠加OCC扰码。
但是,虽然5G NR***中已支持了频域OCC加扰方式,但是研究表明,当两个采用不同频域OCC扰码(也可以称为加扰序列,或者扰码序列等)的RS(也即参考信号)相对延时较小时,这两个RS能够被正确区分;否则,当两者延时过大时,这两个RS则不能正确区分了。也即,频域OCC扰码存在模糊问题。在现有的NR***中,多个RS几乎同时到达接收机,两两之间的延时通常在一个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以内。基于RS到达延时小于CP这一先验信息,接收机能够很容易排除虚检到的RS。因此不存在OCC模糊问题,不同OCC加扰序列能够被正确区分。
但是在RIM(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远端干扰管理)场景中,基站间距离特别远,不同基站发送的RS之间间距可能特别大,如相距几百km。这时,很有可能在一个检测窗口内,同时收到多个RS。这时,当第一个RS到达时,接收机通过相关算法,可能会同时检测到多个RS。接收机不能通过先验信息,排除任何一个可能的RS。因此,在RIM场景中,频域OCC加扰方式不能直接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用于解决目前在RIM场景中直接使用频域OCC加扰方式可能会出现RS混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以及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
将所述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
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优选的,所述参考信号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21
其中,k为频域资源标识,f为函数关系;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22
表示在第k个子载波、第l个OFDM符号上的天线端口p所发送的参考信号,μ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
优选的,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31
其中,m′=k-koffset,β为功控系数,koffset为频域偏移,r1(m′)为所述第一序列,r2(m′)为所述第二序列,Lseq1为第一序列的长度,Lseq2为第二序列的长度,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为{koffset+Lseq2,koffset+Lseq2+1,…,koffset+Lseq1-1},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为{koffset,koffset+1,…,koffset+Lseq2-1}。
优选的,所述第一序列为根据以下序列中的一种生成:
伪随机序列;
低PAPR序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序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序列的长度。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序列为伪随机序列的情况下,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Set ID)确定,其中,所述分组标志由网管单元配置。
优选的,所述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的步骤包括:
从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第三序列;
根据所述第三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为所述第三序列的重复。
优选的,r2(m′)=r3(m′mod Lseq3),
其中,r2(m′)为所述第二序列,r3(m′)为所述第三序列,Lseq3为第三序列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中的所有第三序列的长度相等;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2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32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33
其中m1,m2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4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34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35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36
其中m1,m2,m3,m4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8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41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42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43
其中m1,m2,m3,m4,m5,m6,m7,m8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12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44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45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46
其中m1,m2,m3,m4,m5,m6,m7,m8,m9,m10,m11,m12均为0或1。
优选的,所述从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第三序列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三序列,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优选的,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存在大气波导现象;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用于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后,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优选的,所述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对应的部分信号获取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时延范围;
根据所述传输时延范围,获取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对应的部分信号采用的所述第二序列。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以及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将所述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
收发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用于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后,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生成参考信号时,只在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部分频域资源上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而在另一部分频域资源上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所述参考信号中,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的部分用于估计RS时延,然后根据估计出的RS时延消除RS模糊问题就可以正确区分出所述参考信号的另一部分叠加的OCC扰码序列了。
附图说明
图1为大气波导现象示意图;
图2为远端基站干扰示意图;
图3为分别使用不同的OCC产生的两个参考信号(RS1和RS2)的示意图;
图4为对图3所示的两个参考信号(RS1已到达、RS2尚未达到)进行检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当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对流层中将存在逆温或水汽随高度急剧变小的层次,称为波导层,大部分无线电波辐射都将被限制在该波导层中,进行超折射传播。超视距传播使得无线电信号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且经受较低的路径传播损失。
如图2所示(propagation time delay为传播时延;GP为Guard Period,上下行转换保护时隙;DwPTS为下行导频时隙;UwPTS为上行导频时隙),因为存在大气波导层,远端施扰站(Interference site,or Aggressor site,or Interfering site)发送的DL信号经过超远距离(如数十或数百公里)空间传播后,仍具有较高能量,其落在本地受扰站(Victimsite,or Interfered site)的UL信号接收窗口内,从而对本地基站的UL数据接收造成较强干扰。
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现网中发现,江苏、安徽、海南、河南等多省TD-LTE大面积上行受扰,上行IOT抬升可达25dB,RRC连接建立成功率等KPI指标恶化严重。受扰小区以农村F频段为主,干扰时间主要集中在0:00-8:00,受影响基站数几百到几万不等。
在NR非对称频谱(等效于LTE的TDD***(时分双工***,也即TD-LTE***))的部署场景中,仍然会存在因大气波导导致的远端干扰问题。因此,3GPP在Rel-16阶段成立了NR-RIM(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NR,NR远端干扰管理)课题,以便从标准化层面***性解决远端干扰问题。
在3GPP RAN1#94会议中,agree了三种framework(架构),包括:framework-0、framework-1、framework-2(包括framework-2.1和framework-2.2)。其中,在framework 2-1和2-2中,都需要通过RIM-RS承载基站ID信息。通常采用CDM、TDM和FDM方式区分RIM-RS资源,其中CDM方式指的是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序列,TDM方式指的是使用不同的时域发送位置,而FDM方式指的是使用不同的频域发送位置。不同的RIM-RS资源用于承载基站ID信息。特别的,有可能多个基站使用相同的RIM-RS资源。但是,为了提高远端干扰现象探测效果,最好是每个基站都使用不同的RIM-RS资源。
由于5G NR网络中可能有400万量级的基站,且在合理的发送周期(如2分钟)范围内和可接受的RS检测复杂度(如最多同时检测8个伪随机序列)约束下,通过通常采用的CDM、TDM和FDM方式可区分的RS资源数目是有限的,很难让每个基站使用不同的RIM-RS资源。
因此需要研究新的资源复用方式。OCC是4G LTE和5G NR***中常用的一种资源复用方式。特别的,4G LTE***中只支持时域OCC,即在相邻的多个OFDM符号上叠加OCC扰码。
例如,在LTE***中,CSI-RS的频域资源映射方式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81
其中,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82
表示在第k个子载波,第l个OFDM符号上的天线端口p’所对应的频域复数信号,其中,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83
为伪随机序列,而wp'(i)为时域OCC扰码。其中,wp'(i)按照下表1取值。
表1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84
5G NR***中同时支持时域OCC和频域OCC,即在相邻的多个OFDM符号上和相邻的多个子载波上分别叠加OCC扰码。
例如,在NR***中,PDSCH的DMRS的频域资源映射方式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85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86
k′=0,1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87
n=0,1,...
其中,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91
表示在第k个子载波,第l个OFDM符号上的天线端口p所对应的频域复数信号,其中,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92
为功控系数,r(2n+k′)为伪随机序列,wf(k′)和wt(l′)分别表示频域OCC扰码和时域OCC扰码。Configuration type 1和Configuration type 2分别为配置类型1和2。wf(k′)和wt(l′)按照下表2取值。
表2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93
虽然5G NR***中已支持了频域OCC加扰方式,但是研究表明,当两个采用不同频域OCC扰码的RS相对延时较小(如小于FFT size/OCC length)时,这两个RS能够被正确区分;否则,当两者延时过大(大于或等于FFT size/OCC length)时,这两个RS则不能正确区分了。其中,FFT size指的是1个OFDM符号内做FFT运算的采样点数,而OCC length则表示OCC中加扰序列的长度。例如,当OCC加扰序列为[1,1]时,OCC length=2;而当OCC加扰序列为[1,1,1,1]时,OCC length=4。
如图3所示(freq为频率),RS1和RS2采用不同的频域OCC扰码(different OCC),OCC加扰序列分别为[1,1]和[1,-1]。如图4所示,当RS1和RS2时域长度为2个OFDM符号,检测窗口(DW)为1个OFDM符号。设只接收到RS1信号,且接收到的RS1信号完整的落在检测窗口内,且本地用复现的RS1序列与接受信号做相关检测,在τ1时刻获得较大的自相关峰,且将峰值大小记做PACF。但是如果用RS2与接收信号做相关检测,则会在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094
处检测到较大的互相关峰,且将峰值大小记做PCCF。可以发现PCCF=PACF。其中,NFFT表示FFTsize。由于RS2实际上并没有到达,那么检测到RS2实际上是出现了虚警。
其原因在于,设S(f)代表RIM-RS的频域序列,h(t)和H(f)分别代表多径信道的时域和频域响应函数,记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01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02
则频域接收信号R(f)可以表示成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03
具体的,在子载波k上的频域接收信号Rk可以进一步表示成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04
其中,Δf表示子载波间隔。
将子载波k上的频域发射信号的频域序列Sk表示为
Sk=Ck·wf(k′)
其中,Ck表示基本序列,而wf(k′)表示频域OCC扰码序列,则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05
再记
Ak(τ)=wf(k′)exp(-j2πk·Δf·τ)  (公式1)
则可以将在子载波k上的频域接收信号Rk简记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06
如下表3所示,当τ=0时,[+1,+1]扰码所对应的Aki)(及Rk)与当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07
时,[+1,-1]扰码所对应的Aki)(及Rk)相同。
表3 Ak(τ)模糊示意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08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11
注意到OFDM***的采样率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12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13
即对应于第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14
个采样点,其中NFFT表示FFT size。
更一般的,考虑将频域接收序列Rk与本地复现序列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15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16
共轭相乘,再累计求和,可得相关函数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17
当OCC length MOCC=2,wf(k′)=[1,1]时,和当MOCC=4,wf(k′)=[1,1,1,1]时,分别观察,可得表4和表5。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18
表4 OCC length MOCC=2、wf(k′)=[1,1]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19
表5 OCC length MOCC=4、wf(k′)=[1,1,1,1]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21
观察表4和表5可知,一般而言,频域OCC序列存在模糊问题,即当叠加第一OCC扰码的RS1在τ1时刻到达时,如果接收机用本地复现的RS1序列与接收信号做相关检测,则接收机会在τ1时刻检测到较大的自相关峰PACF。同时,如果接收机用本地复现的RS k(k≠1)序列与接收信号做相关检测,则接收机会在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22
等一个或多个采样点处检测到较大的互相关峰PCCF k。其中,0≤m≤MOCC-1,MOCC表示OCC length。
在现有的NR***中,多个RS信号几乎同时到达接收机,两两之间的延时通常在一个CP以内。基于RS到达延时小于CP这一先验信息,接收机能够很容易排除虚检到的RS。因此不存在OCC模糊问题,不同OCC加扰序列能够被正确区分。
但是在RIM场景中,基站间距离特别远,不同基站发送的RS之间间距可能特别大,如相距几百km。这时,很有可能在一个检测窗口内,同时收到多个RS,且RS之间的距离大于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31
这时,当RS1到达时,接收机通过相关算法,可能会同时检测到多个RS。接收机不能通过先验信息,排除任何一个可能的RS。因此,在RIM场景中,频域OCC加扰方式不能直接使用。
综上所述,RIM场景中,需要支持更多的RS复用方式,频域OCC是一种有效增加RS复用度的潜在技术解决方案。但是,由于不能确定RS的时延范围,直接在频域上叠加OCC扰码可能会出现RS混淆问题。针对上述矛盾,本案提出一种sub-band(子带)OCC技术,即在部分频域资源上叠加OCC扰码,而在另外一部分频域资源上不叠加OCC扰码。其中,不叠加OCC扰码的序列用于估计RS时延范围,根据时延估计结果消除RS模糊问题。这时,就可以正确区分OCC加扰序列了。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以及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
步骤12:将所述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
步骤13: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其中,所述参考信号为RIM-RS。第一通信设备为远端干扰的受扰基站。所述第一序列为所述参考信号的基本序列,所述第二序列为频域OCC(Orthogonal Cover Code,正交覆盖码)扰码序列。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是通过将所述频域资源集合划分为两个资源子集合得到,也即由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全部频域资源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全部频域资源组成的集合就是所述频域资源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生成参考信号时,只在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部分频域资源上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而在另一部分频域资源上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所述参考信号中,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的部分用于估计RS时延,然后根据估计出的RS时延消除RS模糊问题就可以正确区分出所述参考信号的另一部分叠加的OCC扰码序列了。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参考信号传输方法。
其中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参考信号(频域资源映射结果)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41
其中,k为频域资源标识,f为函数关系;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42
表示在第k个子载波、第l个OFDM符号上的天线端口p所发送的参考信号,μ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
可选的,上述f为f(x)=αx。k∈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时,x为所述第一子序列;k∈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时,x为所述第二子序列×第二序列。
具体的,所述参考信号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43
其中,m′=k-koffset,β为功控系数,koffset为频域偏移,r1(m′)为所述第一序列,r2(m′)为所述第二序列,Lseq1为第一序列的长度,Lseq2为第二序列的长度,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为{koffset+Lseq2,koffset+Lseq2+1,…,koffset+Lseq1-1},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为{koffset,koffset+1,…,koffset+Lseq2-1}。
可选的,所述第一序列为根据以下序列中的一种生成:
伪随机序列,可参阅3GPP通信协议38.211的第5.2.1节;
低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峰值平均功率比,简称峰均比)序列,可参阅3GPP通信协议38.211的第5.2.2节。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序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序列的长度。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序列为伪随机序列的情况下,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Set ID)确定,其中,所述分组标志由网管单元配置。
作为其他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序列为伪随机序列的情况下,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或者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的标识,根据第一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得到;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具体的,其中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cinit=f1(第一标识);或者,cinit=f2(第一标识,时间参数);或者,cinit=f 3(第一标识,时间参数,天线端口标识),其中,f 1、f 2和f 3都是函数映射关系。
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的标识是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在预设的初始化值集合中的唯一标识,也即所述初始化值集合中的每个初始化值均对应有唯一的、与其他的初始化值均不同的标识;
分别根据所述初始化值集合中的各个初始化值生成的伪随机序列之间的互相关系数小于预设阈值。
具体的,首先通过计算机优选程度确定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cinit的取值集合{cinit}(也即所述预设的初始化值集合),并保证根据集合{cinit}中的每个初始化值cinit分别生成的伪随机序列之间均具有较好的互相关性(也即互相关系数均小于预设阈值)。假设所述初始化值集合{cinit}的大小为K1,那么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的标识k1的取值可以是满足0≤k1≤K1-1,或者1≤k1≤K1的整数。例如,k1=f 4(第一标识);或者,k1=f 5(第一标识,时间参数);或者,k1=f 6(第一标识,时间参数,天线端口标识),其中,f 4、f 5和f 6都是函数映射关系。最后,根据k1,从cinit的取值集合{cinit}选择cinit
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序列根据如下公式生成: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51
其中,c(i)为伪随机序列,根据如下公式生成: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n=0,1,...,MPN-1,MPN为第一序列长度;NC=1600;第一个m序列x1(n)被初始化为x1(0)=1,x1(n)=0,n=1,2,...,30;第二个m序列x2(n)的初始化值由cinit确定,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61
具体可参阅3GPP通信协议38211的第7.4.1.1.1节和第5.2.1节。
优选的,所述初始化值集合由协议规定,或者通过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简称OAM)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标识为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中的部分比特位;
对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执行MASK操作的结果,例如,将通信设备标识和MASK操作的掩码进行与/或操作,其中MASK操作的掩码为[0,1]字符串。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为以下至少之一:
网管单元和/或基站间信令配置的专用标记;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由移动管理实体产生并维护的临时识别号;
由设备制造商分配的永久标识;
由核心网分配的动态标识;
由核心网分配的小区标识。
可选的,所述时间参数无线帧编号、子帧编号、时隙编号、微时隙编号、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编号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的步骤包括:
从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第三序列;
根据所述第三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序列为所述第三序列的重复。
例如,若确定的第三序列为[+1,-1,-1,+1],其长度为4。若第二序列的长度为100,那么第二序列={第三序列,第三序列,第三序列,……,第三序列},且第三序列重复100/4=25次。
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r2(m′)=r3(m′mod Lseq3),
其中,r2(m′)为所述第二序列,r3(m′)为所述第三序列,Lseq3为第三序列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中的所有第三序列的长度相等;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2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71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72
其中m1,m2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4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73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74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75
其中m1,m2,m3,m4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8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76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77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78
其中m1,m2,m3,m4,m5,m6,m7,m8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12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79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710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711
其中m1,m2,m3,m4,m5,m6,m7,m8,m9,m10,m11,m12均为0或1。
具体的,所述从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第三序列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三序列,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具体可参阅上述;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例如,所述第三序列在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中的标识为k2,k2=g1(分组标志);或者,k2=g2(分组标志,时间参数);或者,k2=g3(分组标志,时间参数,天线端口标识)。其中,g1、g2和g3都是函数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存在大气波导现象;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通信设备将生成的参考信号发送出去,位于远端的第二通信设备(远端干扰的施扰基站)如果能够接收到该参考信号,则表示存在大气波导现象。进一步的,如果第二通信设备在第X个上行OFDM符号中侦听到所述参考信号,并且第二通信设备事先已知第一通信设备(即发送参考信号的通信设备)在统一的最大下行传输边界处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下行符号位置,则第二通信设备能够推测出所述参考信号的路径传播距离。第二通信设备基于信道互异性假设,能够推测出如果自己也在相同的最大下行传输边界处发送下行数据(例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下行参考信号等),则其发送的下行数据将对第一通信设备最多X个上行OFDM符号造成远端干扰。因此,所述参考信号能够提供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X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用于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后,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其中,第二通信设备为远端干扰的施扰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在生成参考信号时,只在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部分频域资源上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而在另一部分频域资源上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从而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利用所述参考信号中,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的部分估计RS时延,然后根据估计出的RS时延消除RS模糊问题就可以正确区分出所述参考信号的另一部分叠加的频域OCC扰码序列了。
优选的,所述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对应的部分信号获取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时延范围,例如确定所述参考信号是落在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91
区间内;
根据所述传输时延范围,获取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对应的部分信号采用的所述第二序列。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通信设备30包括:
处理器31,用于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以及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将所述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
收发器32,用于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生成参考信号时,只在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部分频域资源上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而在另一部分频域资源上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所述参考信号中,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的部分用于估计RS时延,然后根据估计出的RS时延消除RS模糊问题就可以正确区分出所述参考信号的另一部分叠加的OCC扰码序列了。
可选的,所述参考信号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192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01
其中,k为频域资源标识,f为函数关系;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02
表示在第k个子载波、第l个OFDM符号上的天线端口p所发送的参考信号,μ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
可选的,所述参考信号: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03
其中,m′=k-koffset,β为功控系数,koffset为频域偏移,r1(m′)为所述第一序列,r2(m′)为所述第二序列,Lseq1为第一序列的长度,Lseq2为第二序列的长度,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为{koffset+Lseq2,koffset+Lseq2+1,…,koffset+Lseq1-1},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为{koffset,koffset+1,…,koffset+Lseq2-1}。
可选的,所述第一序列为根据以下序列中的一种生成:
伪随机序列;
低PAPR序列。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序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序列的长度。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序列为伪随机序列的情况下,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确定,其中,所述分组标志由网管单元配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1用于从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第三序列;并根据所述第三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为所述第三序列的重复。
可选的,r2(m′)=r3(m′mod Lseq3),
其中,r2(m′)为所述第二序列,r3(m′)为所述第三序列,Lseq3为第三序列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中的所有第三序列的长度相等;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2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04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05
其中m1,m2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4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06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11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12
其中m1,m2,m3,m4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8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13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14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15
其中m1,m2,m3,m4,m5,m6,m7,m8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12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16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17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18
其中m1,m2,m3,m4,m5,m6,m7,m8,m9,m10,m11,m12均为0或1。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1用于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三序列,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可选的,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存在大气波导现象;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
本发明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对应的产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通信设备40包括:
收发器4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用于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后,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在生成参考信号时,只在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部分频域资源上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而在另一部分频域资源上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从而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利用所述参考信号中,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的部分估计RS时延,然后根据估计出的RS时延消除RS模糊问题就可以正确区分出所述参考信号的另一部分叠加的频域OCC扰码序列了。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对应的部分信号获取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时延范围;并根据所述传输时延范围,获取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对应的部分信号采用的所述第二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二对应的产品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通信设备50包括处理器51、存储器5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5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以及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
将所述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
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生成参考信号时,只在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部分频域资源上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而在另一部分频域资源上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所述参考信号中,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的部分用于估计RS时延,然后根据估计出的RS时延消除RS模糊问题就可以正确区分出所述参考信号的另一部分叠加的OCC扰码序列了。
可选的,所述参考信号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31
其中,k为频域资源标识,f为函数关系;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32
表示在第k个子载波、第l个OFDM符号上的天线端口p所发送的参考信号,μ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
可选的,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33
其中,m′=k-koffset,β为功控系数,koffset为频域偏移,r1(m′)为所述第一序列,r2(m′)为所述第二序列,Lseq1为第一序列的长度,Lseq2为第二序列的长度,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为{koffset+Lseq2,koffset+Lseq2+1,…,koffset+Lseq1-1},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为{koffset,koffset+1,…,koffset+Lseq2-1}。
可选的,所述第一序列为根据以下序列中的一种生成:
伪随机序列;
低PAPR序列。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序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序列的长度。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序列为伪随机序列的情况下,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确定,其中,所述分组标志由网管单元配置。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所述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的步骤包括:
从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第三序列;
根据所述第三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为所述第三序列的重复。
可选的,r2(m′)=r3(m′mod Lseq3),
其中,r2(m′)为所述第二序列,r3(m′)为所述第三序列,Lseq3为第三序列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中的所有第三序列的长度相等;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2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41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42
其中m1,m2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4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43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44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45
其中m1,m2,m3,m4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8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46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47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48
其中m1,m2,m3,m4,m5,m6,m7,m8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12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49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410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51
Figure GDA0004094483060000252
其中m1,m2,m3,m4,m5,m6,m7,m8,m9,m10,m11,m12均为0或1。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所述从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第三序列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三序列,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可选的,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存在大气波导现象;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中的一致,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一中方法步骤的说明。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通信设备60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6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用于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后,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在生成参考信号时,只在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部分频域资源上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而在另一部分频域资源上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从而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利用所述参考信号中,不叠加频域OCC扰码序列的部分估计RS时延,然后根据估计出的RS时延消除RS模糊问题就可以正确区分出所述参考信号的另一部分叠加的频域OCC扰码序列了。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所述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对应的部分信号获取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时延范围;
根据所述传输时延范围,获取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对应的部分信号采用的所述第二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二中的一致,故在此不再赘述,详细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二中方法步骤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任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中的步骤。详细请参阅以上对应实施例中方法步骤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以及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
将所述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
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所述第一序列为根据以下序列中的一种生成:
伪随机序列;
低PAPR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11
其中,k为频域资源标识,f为函数关系;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12
表示在第k个子载波、第l个OFDM符号上的天线端口p所发送的参考信号,μ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子载波间隔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13
其中,m′=k-koffset,β为功控系数,koffset为频域偏移,r1(m′)为所述第一序列,r2(m′)为所述第二序列,Lseq1为第一序列的长度,Lseq2为第二序列的长度,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为{koffset+Lseq2,koffset+Lseq2+1,…,koffset+Lseq1-1},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为{koffset,koffset+1,…,koffset+Lseq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序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序列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序列为伪随机序列的情况下,所述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值,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确定,其中,所述分组标志由网管单元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的步骤包括:
从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第三序列;
根据所述第三序列确定所述第二序列,所述第二序列为所述第三序列的重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r2(m′)=r3(m′mod Lseq3),
其中,r2(m′)为所述第二序列,r3(m′)为所述第三序列,Lseq3为第三序列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中的所有第三序列的长度相等;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2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21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22
其中m1,m2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4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23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24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25
其中m1,m2,m3,m4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8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26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27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28
其中m1,m2,m3,m4,m5,m6,m7,m8均为0或1;
当所述第三序列的长度为12时,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为: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29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210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31
Figure FDA0003981046080000032
其中m1,m2,m3,m4,m5,m6,m7,m8,m9,m10,m11,m12均为0或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第三序列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参数从所述第三序列集合中确定所述第三序列,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时间参数;
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天线端口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存在大气波导现象;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分组标志。
11.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用于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后,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所述第一序列为根据以下序列中的一种生成:
伪随机序列;
低PAPR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信号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对应的部分信号获取所述参考信号的传输时延范围;
根据所述传输时延范围,获取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对应的部分信号采用的所述第二序列。
13.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以及用于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将所述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
收发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所述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所述第一序列为根据以下序列中的一种生成:
伪随机序列;
低PAPR序列。
14.一种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用于生成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一序列划分为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后,将所述第一子序列映射到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序列和第二序列的乘积映射到所述频域资源集合的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子载波集合与所述第二频域子载波集合中的资源不重叠;
所述第一序列为根据以下序列中的一种生成:
伪随机序列;
低PAPR序列。
15.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CN201910109997.7A 2019-02-11 2019-02-11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11555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9997.7A CN111555848B (zh) 2019-02-11 2019-02-11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9997.7A CN111555848B (zh) 2019-02-11 2019-02-11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5848A CN111555848A (zh) 2020-08-18
CN111555848B true CN111555848B (zh) 2023-05-09

Family

ID=72003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9997.7A Active CN111555848B (zh) 2019-02-11 2019-02-11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58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3778A (zh) * 2021-06-10 202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6566772A (zh) * 2022-01-30 2023-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9946B2 (en) * 2007-08-14 2012-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026219B (zh) * 2009-09-22 2013-06-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测量参考信号的生成、发送方法及相应装置
KR101876361B1 (ko) * 2014-05-23 2018-07-09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시퀀스 생성 방법과, 시퀀스 생성을 위한 단말기 및 기지국
CN106717089B (zh) * 2015-09-01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设备、方法及***
CN106961317B (zh) * 2016-01-11 202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17152407A1 (zh) * 2016-03-10 2017-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产生方法及装置
CN107483166B (zh) * 2016-06-08 2019-10-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5848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18490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EP3618524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1101901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10679111B (zh) 在无线通信***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US83203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cell search
KR101559794B1 (ko)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5722873B2 (ja) 無線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機器の測位方法及び装置
US822424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self-interference and relay system for the same
KR101766707B1 (ko) 송신기, 수신기 및 동기화 신호 생성 방법
JP5445677B2 (ja) 送信機、受信機、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
JP201651765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端末間の直接通信を用いた信号受信方法
CN104243080A (zh) 发射及接收定位参考信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JP2013533655A (ja) 高い干渉を伴う通信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10741715A (zh) 随机接入前导码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813362A (zh) 用于lte***的联合的小区标识检测和小区测量的方法和移动设备
CN111555848B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KR10114278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그 상관 값 산출 방법
KR101562223B1 (ko)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사운딩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13024434A1 (en) Flexible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217636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932817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生成方法、远端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JP2013236404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同期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13115554A1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phich 검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Silva et al. Cell search in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N110677226B (zh) 参考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2

Address after: 32 Xuanwu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32 Xuanwu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