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5342A - 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5342A
CN111555342A CN202010356000.0A CN202010356000A CN111555342A CN 111555342 A CN111555342 A CN 111555342A CN 202010356000 A CN202010356000 A CN 202010356000A CN 111555342 A CN111555342 A CN 111555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ect current
power
power generation
wave energy
switch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60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芃
孙树敏
苏建军
刘大辉
程艳
张用
刘兴华
王玥娇
李笋
滕玮
赵晖
左新斌
王士柏
李广磊
赵鹏
张兴友
魏大钧
王楠
邢家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03560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53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5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5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3/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 F03B13/12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 F03B13/14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using wave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02J2300/26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involvin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 for photovoltaic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4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wherein a plurality of decentralised, dispersed or local energy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are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所述***包括波浪能发电***和柔性直流***;柔性直流***包括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直流母线和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的直流接口与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的直流接口之间通过直流母线进行连接;波浪能发电***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波浪能发电装置,各个波浪能发电装置经过就地的交流海底电缆汇流后就近接入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的交流接口;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的交流侧接口直接接入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用电场景中的交流供电网络。解决了目前波浪能发电在高可靠送出和高效利用等方面面临的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发电并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并网送出与综合供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柔性直流的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海岸线漫长,海洋能资源丰富,据《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我国近海海洋能资源蕴藏量约为16.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超6亿千瓦,离岸岛屿更是众多。这些岛屿无论在自然资源还是战略位置,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可见我国具备规模化开发利用海洋能的条件和紧迫性,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低碳发展等方面也将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海洋能开发利用工作日益重视,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在制定的多项法律法规及规划中都明确提出要支持海洋能发展。2017年,国家***印发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能既是优化能源结构、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战略需要,也是开发利用海洋和海岛、维护海洋权益、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选择”。海岛能源示范与深远海资源开发紧密结合,也是我国海洋能开发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与“陆能海送”相比,“海能海用、就地取能”从资源品质、生产使用成本、供给灵活度等各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
海洋能发电是海洋能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常见的海洋能发电形式主要有:潮汐能发电、波浪能发电、潮流能发电。其中,波浪能发电利用海浪运动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是目前海洋能发电应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全球波浪能流储量平均可达1~10TW,英国海岸线可开采的波浪能储量每年接近50TWh,挪威海岸线为23TWh,日本和美国西海岸的海岸线估计有10~15TWh和25TWh可开发的波浪能资源。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公里,波浪能总储量高达7~17TWh,其中渤海、黄海和东海占1TWh,在清洁可再生能源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潜力。
目前对于波浪能装置的研发与应用多聚焦于波浪能发电装置本体,重点在于突破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最大能量捕获技术、波浪能发电装置在恶劣海况下的生存技术。与此同时,由于波浪能资源的广域分散性、偏远性,常规电网难以企及,电网接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严重制约了波浪能发电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目前,对于波浪能发电的利用形式包括离网就地消纳和并网送出两种方式,离网型的波浪能发电***主要用于就地满足海洋牧场、偏远海岛等并网困难区域的负荷供电问题,并网型波浪能发电***主要面向波浪能发电集群的并网汇流送出。
对于离网型波浪能发电***而言,现有的交流离网汇集供电方案会因波浪能发电***输出功率的波动性以及海底电缆容性无功的影响引起独立供电***的电压波动,从而影响离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质量。
对于并网型波浪能发电***而言,由于波浪能发电***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因此常规交流并网送出方式将会因海底电缆的容性无功影响引起受端电网的电压波浪与振荡,影响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波浪能发电集群的能量利用效率。与此同时,现有波浪能并网汇流送出***没有考虑与受端区域各类分布式电源的协同优化组网的问题,没有兼顾波浪能与风、光、储等各类分布式电源的协同互补开发。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一方面实现波浪能发电***的高效汇集及向受端的稳定、可靠送出,满足并网型***以及离网型***的稳定运行需求;另一方面实现波浪能发电与受端风、光、储等各类型分布式电源的协同互补开发,进而显著提升各类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清洁替代进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所述波浪能发电并网送出与综合供电***包括波浪能发电***和柔性直流***;所述波浪能发电***接入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的交流接口;
所述柔性直流***包括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直流母线和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
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的直流接口与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的直流接口之间通过直流母线进行连接;
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的交流侧接口直接接入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用电场景中的交流供电网络,用于实现波浪能发电***的电能通过柔性直流***向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的用电场景送出。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优选地,所述直流母线由直流海底电缆构成。
优选地,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安置于陆上、海岛、海洋牧场或海洋钻井平台。
优选地,所述波浪能发电***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波浪能发电装置,各个波浪能发电装置经过就地的交流海底电缆汇流后就近接入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的交流接口。
优选地,所述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安置于海上并与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就近部署。
优选地,所述波浪能发电***和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装置上的可利用空间就地部署直流储能***;
所述直流储能***直接接入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的直流接口,直流储能***用以就地对波浪能发电***输出的间歇性波动功率进行调节,提升输出功率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直流储能***中包括储能元件A和BUCK-BOOST双向斩波器,BUCK-BOOST双向斩波器并联接入直流母线,储能元件A通过BUCK-BOOST双向斩波器进行充放电控制。
优选地,所述BUCK-BOOST双向斩波器包括储能电感、第七功率开关管、第八功率开关管和第七续流二极管、第八续流二极管;
储能元件A的正极经储能电感接到第七功率开关管的漏极和第八功率开关管的源极;
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管的源极接入储能元件A的负极;
所述第八功率开关管的漏极接入直流母线;
所述第七续流二极管、第八续流二极管分别反并联到第七功率开关管、第八功率开关管的漏--源极之间;
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管及第八功率开关管的通断控制,用于实现能量在低压侧与高压侧之间的双向调节。
优选地,所述波浪能发电***和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装置上的可利用空间还就地部署直流光伏***,直流光伏***直接接入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的直流接口。
优选地,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的交流侧接口并联接入风力发电***、交流光伏***和交流储能***,以实现波浪能、风能、光伏、储能的协同组网,以满足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用电场景中用户负荷的供电需求。
优选地,所述交流储能***包括储能元件B和三相半桥VSR,三相半桥VSR并联接入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的交流侧接口,储能元件B通过三相半桥VSR进行充放电控制。
优选地,所述三相半桥VSR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二功率开关管、第三功率开关管、第四功率开关管、第五功率开关管、第六功率开关管;
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二续流二极管、第三续流二极管、第四续流二极管、第五续流二极管、第六续流二极管;
直流滤波电容;
以及第一交流三相滤波电感、第二交流三相滤波电感、第三交流三相滤波电感;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三功率开关管和第五功率开关管的漏极均接到直流侧直流滤波电容的正极;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三功率开关管和第五功率开关管的源极分别与第二功率开关管、第四功率开关管和第六功率开关管的漏极相连接;
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第四功率开关管和第六功率开关管的源极均接到直流侧直流滤波电容的负极;
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第三续流二极管、第五续流二极管、第二续流二极管、第四续流二极管和第六续流二极管分别反并联在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三功率开关管、第五功率开关管、第二功率开关管、第四功率开关管和第六功率开关管的漏--源极之间;
所述第一交流三相滤波电感、第二交流三相滤波电感、第三交流三相滤波电感为交流侧滤波电感;
第一功率开关管、第二功率开关管、第三功率开关管、第四功率开关管、第五功率开关管、第六功率开关管的通断控制,用于实现所述三相半桥VSR整流状态、逆变状态的转换及直流侧电压、交流侧有功/无功功率的控制。
优选地,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始终运行于V/F模式,为波浪能发电***的并网运行提供幅值、频率稳定的三相电压,保障波浪能发电***电能的及时送出;
直流储能***经由BUCK-BOOST双向斩波器的控制对储能元件A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实时精确调节,进而对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直流侧送出的间歇性的波动功率进行实时就地平抑,保障功率的平稳送出,降低对受端电网的冲击;
直流光伏***运行于最大功率捕获模式,并联接入柔性直流***的直流母线,直流光伏***与波浪能发电***的功率一起经直流储能***调节后送出。
优选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接入离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时,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的交流侧接口并联接入风力发电***、交流光伏***以及交流储能***;
此时,交流储能***运行于V/F模式,为离网型交流供电网络提供幅值、频率稳定的三相电压支撑;
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运行于P/Q模式,实时控制柔性直流***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以保障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及直流光伏***的可靠运行,并将经由直流储能***调节后的波浪能发电***和直流光伏***的功率传递至离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
风力发电***以及交流光伏***均运行于最大功率捕获模式。
优选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接入并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时,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的交流侧接口并联接入风力发电***、交流光伏***以及交流储能***;
此时,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运行于P/Q模式,实时控制柔性直流***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以保障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及直流光伏***的可靠运行,并将经由直流储能***调节后的波浪能发电***和直流光伏***的功率传递至并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
风力发电***以及交流光伏***均运行于最大功率捕获模式;
交流储能***运行于P/Q模式,参与交流供电网络的电压、频率调节,提升交流供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质量。
一种上述的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的运行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波浪能发电***将海上波浪能转换为电能;
所述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运行于V/F模式,为波浪能发电***的并网运行提供幅值、频率稳定的三相电压,并将波浪能发电***的电能沿直流母线送出至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
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运行于P/Q模式,实时控制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将波浪能发电***的电能向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的用电场景送出。
本申请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柔性直流***,可以实现波浪能发电***的平稳、高效送出,避免了常规交流送出方案所带来的无功电压波动的问题,极大提升了受端电网在接纳波浪能发电***后的运行稳定性;
(2)本发明实现了波浪能发电***与风电、光伏、储能等多类型交直流分布式电源的协同组网和互补开发,在保障了波浪能发电可靠送出的同时,能够显著提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有助于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升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三相半桥VSR的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BUCK-BOOST双向斩波器结构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波浪能发电***;2-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3-直流母线;4-直流储能***;5-直流光伏***;6-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7-风力发电***;8-交流光伏***;9-交流储能***;
G1-第一功率开关管;G2-第二功率开关管;G3-第三功率开关管;G4-第四功率开关管;G5-第五功率开关管;G6-第六功率开关管;G7-第七功率开关管;G8-第八功率开关管;
D1-第一续流二极管;D2-第二续流二极管;D3-第三续流二极管;D4-第四续流二极管;D5-第五续流二极管;D6-第六续流二极管;D7-第七续流二极管;D8-第八续流二极管;
C1-直流滤波电容;
L1-第一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2-第二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3-第三交流三相滤波电感;
L4-储能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包括波浪能发电***1和柔性直流***;
所述柔性直流***包括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直流母线3(由直流海底电缆构成)和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
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的直流接口与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直流接口之间通过直流母线3进行连接;
所述波浪能发电***1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波浪能发电装置,各个波浪能发电装置经过就地的交流海底电缆汇流后就近接入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的交流接口;
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交流侧接口直接接入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用电场景中的交流供电网络,进而实现波浪能发电装置经就地的交流汇集后,通过柔性直流***向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的用电场景送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安置于海上并与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就近部署;
一般就近安置于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平台或者周边海洋牧场平台上;
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安置于陆上、海岛、海洋牧场或海洋钻井平台等。
所述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的拓扑结构为MMC结构或级联式NPC结构或其他可行的拓扑结构;
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拓扑结构为MMC结构或级联式NPC结构或其他可行的拓扑结构。
所述波浪能发电***1和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装置上的可利用空间就地部署直流储能***4和直流光伏***5;
直流储能***4直接接入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的直流接口,用以就地对波浪能发电***1输出的间歇性波动功率进行调节,提升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同时,在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的直流接口也可以直接接入直流光伏***5等直流分布式电源。
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交流侧接口直接接入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交流侧接口并联接入风力发电***7、交流光伏***8和交流储能***9,以实现波浪能、风能、光伏、储能等多种分布式能源的协同组网,以满足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用电场景中用户负荷的持续、可靠、清洁供电需求。
所述交流储能***9包括储能元件B(锂电池)和三相半桥VSR,三相半桥VSR并联接入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交流侧接口,储能元件B通过三相半桥VSR进行充放电控制。
如图2所示,所述三相半桥VSR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G1、第二功率开关管G2、第三功率开关管G3、第四功率开关管G4、第五功率开关管G5、第六功率开关管G6;
第一续流二极管D1、第二续流二极管D2、第三续流二极管D3、第四续流二极管D4、第五续流二极管D5、第六续流二极管D6;
直流滤波电容C1;
以及第一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1、第二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2、第三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3;
第一功率开关管G1、第三功率开关管G3和第五功率开关管G5的漏极均接到直流侧直流滤波电容C1的正极;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G1、第三功率开关管G3和第五功率开关管G5的源极分别与第二功率开关管G2、第四功率开关管G4和第六功率开关管G6的漏极相连接;
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G2、第四功率开关管G4和第六功率开关管G6的源极均接到直流侧直流滤波电容C1的负极;
第一续流二极管D1、第三续流二极管D3、第五续流二极管D5、第二续流二极管D2、第四续流二极管D4和第六续流二极管D6分别反并联在第一功率开关管G1、第三功率开关管G3、第五功率开关管G5、第二功率开关管G2、第四功率开关管G4和第六功率开关管G6的漏--源极之间;
所述第一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1、第二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2、第三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3为交流侧滤波电感;
第一功率开关管G1、第二功率开关管G2、第三功率开关管G3、第四功率开关管G4、第五功率开关管G5、第六功率开关管G6的通断控制,用于实现所述三相半桥VSR整流状态、逆变状态的快速灵活转换及直流侧电压、交流侧有功/无功功率的快速精确控制。
所述直流储能***4中包括储能元件A(采用锂电池或者超级电容储能)和BUCK-BOOST双向斩波器;
所述BUCK-BOOST双向斩波器并联接入直流母线3,储能元件A通过BUCK-BOOST双向斩波器进行充放电控制。
如图3所示,所述BUCK-BOOST双向斩波器包括储能电感L4、第七功率开关管G7、第八功率开关管G8和第七续流二极管D7、第八续流二极管D8;
储能元件A的正极经储能电感L4接到第七功率开关管G7的漏极和第八功率开关管G8的源极;
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管G7的源极接入储能元件A的负极,第八功率开关管G8的漏极接入直流母线3;
所述第七续流二极管D7、第八续流二极管D8分别反并联到第七功率开关管G7、第八功率开关管G8的漏--源极之间;
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管G7及第八功率开关管G8的通断控制,用于实现能量在低压侧与高压侧之间的快速、精确双向灵活调节。
本申请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运行模式如下:
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始终运行于V/F模式,为波浪能发电***1的并网运行提供幅值、频率稳定的三相电压,保障波浪能发电***1电能的及时送出;
直流储能***4经由BUCK-BOOST双向斩波器的控制对储能元件A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实时精确调节,进而对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直流侧送出的间歇性的波动功率进行实时就地平抑,保障功率的平稳送出,最大限度降低对受端电网的冲击;
直流光伏***5运行于最大功率捕获模式,并联接入柔性直流***的直流母线3,直流光伏***5与波浪能发电***1的功率一起经直流储能***4调节后送出。
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接入离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时,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交流侧接口并联接入风力发电***7、交流光伏***8以及交流储能***9;
此时,交流储能***9运行于V/F模式,通过三相半桥VSR进行充放电控制器控制,为离网型交流供电网络提供幅值、频率稳定的三相电压支撑;
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运行于P/Q模式,实时控制柔性直流***直流母线3的电压稳定,以保障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及直流光伏***5的可靠运行,并将经由直流储能***4调节后的波浪能发电***1和直流光伏***5的功率传递至离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进而实现与离网型用电场景交流供电网络中风力发电***7、交流光伏***8以及交流储能***9的协同开发,共同满足用户的持续、可靠、清洁的电力供给需求;
风力发电***7以及交流光伏***8均运行于最大功率捕获模式;
在该运行模式下,波浪能发电***1、直流光伏***5、风力发电***7和交流光伏***8协同为用户负荷供电,交流储能***9自主实时补偿波浪能发电***1送出功率、风力发电***7、直流光伏***5、交流光伏***8以及交流用电负荷之间的功率差额,进而维持离网型交流供电网络的持续、可靠供电。
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接入并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时,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交流侧接口并联接入风力发电***7、交流光伏***8以及交流储能***9;
此时,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运行于P/Q模式,实时控制柔性直流***直流母线3的电压稳定,以保障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及直流光伏***5的可靠运行,并将经由直流储能***4调节后的波浪能发电***1和直流光伏***5的功率传递至并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进而实现与并网型用电场景交流供电网络中风力发电***7、交流光伏***8以及交流储能***9的协同开发,共同满足用户的清洁电力供给需求;
风力发电***7以及交流光伏***8均运行于最大功率捕获模式;
交流储能***9运行于P/Q模式,进行双向有功、无功调节,参与交流供电网络的电压、频率调节,提升交流供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电能质量。
在该运行模式下,波浪能发电***1、直流光伏***5、风力发电***7和交流光伏***8协同为并网型用电场景的用户提供清洁的电力供给,交流储能***9运行于P/Q模式下,参与并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的频率、电压调节,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供电电能质量。
一种上述的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波浪能发电***1将海上波浪能转换为电能;
所述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运行于V/F模式,为波浪能发电***1的并网运行提供幅值、频率稳定的三相电压,并将波浪能发电***1的电能沿直流母线3送出至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
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运行于P/Q模式,实时控制直流母线3的电压稳定,将波浪能发电***1的电能向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的用电场景送出。
本申请的一种基于柔性直流技术的波浪能发电汇集送出与综合供电***拓扑结构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实现了远方部署的波浪能发电***1的高效稳定送出,提高了受端并网、离网型供电***的供电电能质量;实现了远方的波浪能发电***1与受端离网、并网型供电***中风电、光伏、储能等各类型分布式电源的协同互补开发,在保障受端供电***可靠供电的同时,实现了各类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就地高效利用。
本发明申请人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示例做了详细的说明与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实施示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详尽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精神,而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相反,任何基于本发明的发明精神所作的任何改进或修饰都应当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浪能发电并网送出与综合供电***包括波浪能发电***(1)和柔性直流***;所述波浪能发电***(1)接入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的交流接口;
所述柔性直流***包括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直流母线(3)和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
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的直流接口与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直流接口之间通过直流母线(3)进行连接;
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交流侧接口直接接入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用电场景中的交流供电网络,用于实现波浪能发电***(1)的电能通过柔性直流***向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的用电场景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母线(3)由直流海底电缆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安置于陆上、海岛、海洋牧场或海洋钻井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浪能发电***(1)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波浪能发电装置,各个波浪能发电装置经过就地的交流海底电缆汇流后就近接入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的交流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安置于海上并与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就近部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浪能发电***(1)和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装置上的可利用空间就地部署直流储能***(4),直流储能***(4)直接接入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的直流接口,直流储能***(4)用以就地对波浪能发电***(1)输出的间歇性波动功率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储能***(4)中包括储能元件A和BUCK-BOOST双向斩波器,BUCK-BOOST双向斩波器并联接入直流母线(3),储能元件A通过BUCK-BOOST双向斩波器进行充放电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BUCK-BOOST双向斩波器包括储能电感(L4)、第七功率开关管(G7)、第八功率开关管(G8)和第七续流二极管(D7)、第八续流二极管(D8);
储能元件A的正极经储能电感(L4)接到第七功率开关管(G7)的漏极和第八功率开关管(G8)的源极;
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管(G7)的源极接入储能元件A的负极;
所述第八功率开关管(G8)的漏极接入直流母线(3);
所述第七续流二极管(D7)、第八续流二极管(D8)分别反并联到第七功率开关管(G7)、第八功率开关管(G8)的漏--源极之间;
所述第七功率开关管(G7)及第八功率开关管(G8)的通断控制,用于实现能量在低压侧与高压侧之间的双向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浪能发电***(1)和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装置上的可利用空间还就地部署直流光伏***(5),直流光伏***(5)直接接入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的直流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交流侧接口并联接入风力发电***(7)、交流光伏***(8)和交流储能***(9)。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流储能***(9)包括储能元件B和三相半桥VSR,三相半桥VSR并联接入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交流侧接口,储能元件B通过三相半桥VSR进行充放电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相半桥VSR包括第一功率开关管(G1)、第二功率开关管(G2)、第三功率开关管(G3)、第四功率开关管(G4)、第五功率开关管(G5)、第六功率开关管(G6);
第一续流二极管(D1)、第二续流二极管(D2)、第三续流二极管(D3)、第四续流二极管(D4)、第五续流二极管(D5)、第六续流二极管(D6);
直流滤波电容(C1);
以及第一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1)、第二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2)、第三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3);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G1)、第三功率开关管(G3)和第五功率开关管(G5)的漏极均接到直流侧直流滤波电容(C1)的正极;
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G1)、第三功率开关管(G3)和第五功率开关管(G5)的源极分别与第二功率开关管(G2)、第四功率开关管(G4)和第六功率开关管(G6)的漏极相连接;
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G2)、第四功率开关管(G4)和第六功率开关管(G6)的源极均接到直流侧直流滤波电容(C1)的负极;
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D1)、第三续流二极管(D3)、第五续流二极管(D5)、第二续流二极管(D2)、第四续流二极管(D4)和第六续流二极管(D6)分别反并联在第一功率开关管(G1)、第三功率开关管(G3)、第五功率开关管(G5)、第二功率开关管(G2)、第四功率开关管(G4)和第六功率开关管(G6)的漏--源极之间;
所述第一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1)、第二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2)、第三交流三相滤波电感(L3)为交流侧滤波电感;
第一功率开关管(G1)、第二功率开关管(G2)、第三功率开关管(G3)、第四功率开关管(G4)、第五功率开关管(G5)、第六功率开关管(G6)的通断控制,用于实现所述三相半桥VSR整流状态、逆变状态的转换及直流侧电压、交流侧有功/无功功率的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始终运行于V/F模式,为波浪能发电***(1)的并网运行提供幅值、频率稳定的三相电压,保障波浪能发电***(1)电能的及时送出;
直流储能***(4)经由BUCK-BOOST双向斩波器的控制对储能元件A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实时精确调节,进而对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直流侧送出的间歇性的波动功率进行实时就地平抑,保障功率的平稳送出,降低对受端电网的冲击;
直流光伏***(5)运行于最大功率捕获模式,并联接入柔性直流***的直流母线(3),直流光伏***(5)与波浪能发电***(1)的功率一起经直流储能***(4)调节后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接入离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时,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交流侧接口并联接入风力发电***(7)、交流光伏***(8)以及交流储能***(9);
此时,交流储能***(9)运行于V/F模式,为离网型交流供电网络提供幅值、频率稳定的三相电压支撑;
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运行于P/Q模式,实时控制柔性直流***直流母线(3)的电压稳定,以保障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及直流光伏***(5)的可靠运行,并将经由直流储能***(4)调节后的波浪能发电***(1)和直流光伏***(5)的功率传递至离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
风力发电***(7)以及交流光伏***(8)均运行于最大功率捕获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其特征在于:
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接入并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时,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的交流侧接口并联接入风力发电***(7)、交流光伏***(8)以及交流储能***(9);
此时,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运行于P/Q模式,实时控制柔性直流***直流母线(3)的电压稳定,以保障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及直流光伏***(5)的可靠运行,并将经由直流储能***(4)调节后的波浪能发电***(1)和直流光伏***(5)的功率传递至并网型用电场景的交流供电网络;
风力发电***(7)以及交流光伏***(8)均运行于最大功率捕获模式;
交流储能***(9)运行于P/Q模式,参与交流供电网络的电压、频率调节。
1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波浪能发电***(1)将海上波浪能转换为电能;
所述柔性直流***送端换流阀(2)运行于V/F模式,为波浪能发电***(1)的并网运行提供幅值、频率稳定的三相电压,并将波浪能发电***(1)的电能沿直流母线(3)送出至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
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换流阀(6)运行于P/Q模式,实时控制直流母线(3)的电压稳定,将波浪能发电***(1)的电能向并网型或者离网型的用电场景送出。
CN202010356000.0A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5553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6000.0A CN111555342A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6000.0A CN111555342A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5342A true CN111555342A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7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6000.0A Pending CN111555342A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534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8412A (zh) * 2020-10-30 2021-02-02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评估指标的波浪发电典型场景生成方法
CN115189341A (zh) * 2022-09-09 2022-10-1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全直流电力***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298A (zh) * 2011-05-25 2011-09-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可再生能源集中式发电装置
CN104065099A (zh) * 2014-05-29 2014-09-24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混合储能的交直流混合模块化微电网组网结构及方法
CN107910893A (zh) * 2017-11-22 2018-04-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面向用户的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整合组网***及控制方法
CN110417052A (zh) * 2019-07-26 2019-11-0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串并混联组网结构、控制***及运行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298A (zh) * 2011-05-25 2011-09-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可再生能源集中式发电装置
CN104065099A (zh) * 2014-05-29 2014-09-24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混合储能的交直流混合模块化微电网组网结构及方法
CN107910893A (zh) * 2017-11-22 2018-04-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面向用户的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整合组网***及控制方法
CN110417052A (zh) * 2019-07-26 2019-11-0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串并混联组网结构、控制***及运行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伟霖: "海洋能微网***控制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张原飞: "海洋能集成供电***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段春明 等: "波浪能、潮流能发电场电力***研究", 《分布式能源》 *
贺叶君: "波浪发电***中的并联逆变器电流鲁棒控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8412A (zh) * 2020-10-30 2021-02-02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评估指标的波浪发电典型场景生成方法
CN112308412B (zh) * 2020-10-30 2022-11-11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评估指标的波浪发电典型场景生成方法
CN115189341A (zh) * 2022-09-09 2022-10-1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全直流电力***
CN115189341B (zh) * 2022-09-09 2022-12-0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全直流电力***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0270B (zh) 一种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接入***及其实现方法
CN107910893B (zh) 面向用户的多类型分布式电源整合组网***及控制方法
CN204794125U (zh) 新型架构能源互联网***
CN102882223A (zh) 水风光和生物质多能集成互补发电方法及装置
CN105226714A (zh)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汇聚输电***及设计方法
CN104852404A (zh) 一种并网型海岛电网的微电网***
CN204992608U (zh) 一种分布式智能微网结构
CN105186669A (zh) 基于分布式公共直流母线的风光储充电站***
CN106385056A (zh) 一种适用于高端制造企业的能源路由器
CN101741133A (zh) 具有网侧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光网混合供电不间断电源
CN103219726A (zh) 一种基于储能的微电网拓扑结构
CN110417052B (zh)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串并混联组网结构、控制***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13612260A (zh) 一种电-氢孤岛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方法
CN102931722A (zh) 一种分布式供电管理方法及其***
CN204424922U (zh) 一种新型风光储混合式离/并网发电装置
CN111561416A (zh) 一种电网友好型波浪能发电汇集***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3684214A (zh) 一种多模式风光发电***
CN105896603A (zh) 一种风光储联合发电***及方法
CN111555342A (zh) 一种波浪能发电汇集与综合供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204732888U (zh) 一种并网型海岛电网的微电网***
CN106300323B (zh) 分布式电源电网
CN111509774B (zh) 一种用于满***直流独立供电的波浪能发电***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212627177U (zh) 一种海上风电能源基地制氢储能***
CN206211536U (zh) 分布式电源电网
CN202513586U (zh) 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7

Address after: 250003 No. 2000, Wang Yue Road, Shizhong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Applicant after: 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ddress before: 250002 Wang Yue Road,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No. 2000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nt befor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Applicant before: CIMC OFFSHO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