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4137B - 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4137B
CN111544137B CN202010411366.3A CN202010411366A CN111544137B CN 111544137 B CN111544137 B CN 111544137B CN 202010411366 A CN202010411366 A CN 202010411366A CN 111544137 B CN111544137 B CN 111544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mpression
dentition
posterior
retainer
occlu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13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4137A (zh
Inventor
王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04113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41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4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4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4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4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口腔正畸器械技术领域,用于提升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证的治疗效果。该后牙减压咬合板包括固位体和咬合引导体;所述固位体呈与牙列形状一致的曲线延伸,所述固位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腭侧壁和颊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腭侧壁和颊侧壁之间的牙合面,所述腭侧壁、颊侧壁以及所述牙合面围成用于固位至牙列上的牙套;所述咬合引导体设置在所述固位体的磨牙区,所述咬合引导体包括用于抵持到对颌牙的咬合面,所述咬合引导体用于将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撑开,并使下颌髁状突能够退至由颞下颌韧带限制的边缘位。本发明提供的后牙减压咬合板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病。

Description

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正畸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颞下颌关节病(功能结构紊乱)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颞下颌关节病)是口腔面部常见的疾病,其可能是由精神因素、创伤因素、咬合因素或其他***性疾病引起,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由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其治疗方法也种类繁多,目前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是采用咬合板进行治疗,不过,传统的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囊内结构动态垂直向减压不足,并且没有充分调动咀嚼器官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治疗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用于提升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后牙减压咬合板,包括固位体和咬合引导体,所述固位体呈与牙列形状一致的曲线延伸,所述固位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腭侧壁和颊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腭侧壁和颊侧壁之间的牙合面,所述腭侧壁、颊侧壁以及所述牙合面围成用于固位至牙列上的牙套;所述咬合引导体设置在所述固位体的磨牙区,所述咬合引导体包括用于抵持到对颌牙的咬合面,所述咬合引导体用于将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撑开,并使下颌髁状突能够退至由颞下颌韧带限制的边缘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具有如下优点:
具有上述结构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在使用时,形成有牙套的固位体套在牙列上进行固定,咬合引导体与对颌牙的咬合面抵接,利用咬合引导体可以在以髁状突为代表的下颌位置建立正中关系位,为对颌牙提供垂直向减压支持,实现垂直向关节减压,从而可以对抗睡眠中节律性咀嚼肌的闭合力量,使关节紊乱结构回归正常,以及使得破坏的关节结构得以休养和再生,提升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此外,利用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可以消除对颌牙之间在前伸或侧方运动时的功能肌干扰,从而可以在颞下颌关节内激活关节盘,恢复颅下颌神经肌肉活性,并解放下颌运动空间,实现下颌位置的自我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
作为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咬合引导体为凸出于所述固位体的牙合面上的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面为所述咬合面。
作为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咬合引导***于所述固位体上对应的第二磨牙处。如此设计,当将后牙减压咬合板佩戴在牙列上时,咬合引导***于第二磨牙的位置,用于将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撑开,防止前牙干扰。
作为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咬合面包括支撑面和至少一个参照下颌髁导斜度的斜面状的引导面。
作为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咬合引导体的高度为2-6mm,长度为3-15mm,宽度为3-7mm。如此设计,可以在实现垂直向减压支持,达到动态减压的效果的同时,不会影响下颌的前伸和侧方运动,防止前牙干扰。
作为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固位体上形成用于固位到上颌牙列上的所述牙套。
作为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固位体与所述咬合引导体一体形成。
作为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固位体和所述咬合引导体均由自凝造牙树脂制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获取动态咬合信息,并基于所述动态咬合信息重建下颌位置;控制引导所述下颌进行小幅张口后退,以使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处于第一预设位置;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基于所述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形成后牙减压咬合板的预留空间;基于所述后牙减压咬合板的预留空间形成所述后牙减压咬合板。
作为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制造方法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其中,基于所述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形成后牙减压咬合板的预留空间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生成固位体模型,所述固位体模型包括相对设置的腭侧壁和颊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腭侧壁和颊侧壁之间的牙合面,所述腭侧壁和颊侧壁分别包裹在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牙合面包覆在所述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的咬合面;在所述固位体模型的牙合面上形成咬合引导体,并使所述咬合引导体支撑在对颌牙列上,所述咬合引导体支撑在所述对颌牙列上的表面形成咬合面。
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固位体将后牙减压咬合板固定在牙列上,咬合引导体与对颌牙的咬合面抵接,利用咬合引导体,可以在以髁状突为代表的下颌位置建立正中关系位,为对颌牙提供垂直向减压支持,实现垂直向关节减压,从而可以对抗睡眠中节律性咀嚼肌的闭合力量,使关节紊乱结构回归正常,以及使得破坏的关节结构得以休养和再生,提升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此外,利用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可以消除对颌牙之间在前伸或侧方运动时的功能肌干扰,从而可以在颞下颌关节内激活关节盘,恢复颅下颌神经肌肉活性,并解放下颌运动空间,实现下颌位置的自我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牙减压咬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制作流程图;
图4为图3中步骤300的一种具体制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固位体; 11-颊侧壁; 12-腭侧壁;
13-牙合面; 20-咬合引导体; 21-咬合面;
21a-支撑面; 21b-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囊内结构动态垂直向减压不足,并且没有充分调动咀嚼器官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咬合板的治疗效果较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牙减压咬合板,利用该后牙减压咬合板可以调整上颌和下颌之间的咬颌关系,可以为颞下颌关节垂直向减压,从而可以对抗睡眠中节律性咀嚼肌的闭合力量,使关节紊乱结构回归正常,以及使得破坏的关节结构得以休养和再生,提升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消除对颌牙之间在前伸或侧方运动时的功能肌干扰,从而可以在颞下颌关节内激活关节盘,恢复颅下颌神经肌肉活性,并解放下颌运动空间,实现下颌位置的自我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首先简单介绍下颞下颌关节以及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术语的含义:
颞下颌关节:可简称为下颌关节,由下颌骨髁状突、颞骨关节面、居于髁状突和颞骨关节面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周围的关节囊和关节韧带等组成,其中,关节韧带包括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用于悬吊下颌和维持下颌在正常范围内运动。颞下颌关节是颌面部位移的左右双侧联动关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多方向的活动性,允许下颌上提、下降、前进、后退以及侧方运动,以在颞下颌关节周围的咀嚼肌作用下实现张口、闭口和咀嚼运动。
牙列:是指牙齿在上颌或下颌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排列成的弓形,其中,位于上颌上的牙列称为上颌牙列,位于下颌上的牙列称为下颌牙列。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咬合在一起,咬合面的各凹凸结构密切接触,在接触-分开-再接触-再分开的反复咬合运动过程中,完成咀嚼等功能活动。
正中颌位:是指当上、下颌牙列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的覆盖,后牙呈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亦称为尖窝交错位;此时上下颌关系位最广泛的接触。在临床上,如果有龋齿、牙齿缺失、颞下颌关节紊乱炎症、上颌骨与下颌骨炎症或者缺失、以上的正中关系与正中颌位会出现错位的关系。
正中关系位:是指下颌髁状突位于关节窝的居中偏后位,而周围组织不受限的生理后位称为正中关系位,亦称为韧带边缘位。需要说明的是,正中关系位正常情况下是一个张力性边缘位置,位于正中颌位后方约1mm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牙减压咬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分解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包括固位体10和咬合引导体20,其中,固位体10呈弓形,沿与牙列的方向一致延伸。固位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腭侧壁12和颊侧壁11,以及连接在腭侧壁12和颊侧壁11之间的牙合面13,腭侧壁12、颊侧壁11以及牙合面13围成用于固位至牙列上的牙套,牙套可包裹在牙列上,用于使固位体10固定在牙列上,防止固位体10从牙列上脱落。
咬合引导体20设置在固位体10的磨牙区,例如,位于固位体10上对应的第二磨牙处,咬合引导体20包括可抵持到对颌牙的咬合面21。咬合引导体20用于将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撑开,并使下颌髁状突能够退至由颞下颌韧带限制的边缘位。利用咬合引导体20,可以垂直向对颞下颌关节减压,对抗睡眠中节律性咀嚼肌闭合力量,引导神经肌肉调节颞下颌的关节囊内的紊乱结构。
具体实施时,固位体10中的牙套的形状与牙列的形状相吻合,牙套由腭侧壁12、颊侧壁11以及牙合面13围成,牙套可包裹在牙列上,从而将固位体10固定安装在牙列上,防止固位体10从牙列上脱落和移位。牙套可以包裹在上颌牙列上,也可以包裹在下颌牙列上,本实施例中牙套包裹在上颌牙列上。
颊侧壁11为牙套中靠近面颊的侧壁,也可称为外侧壁;腭侧壁12为牙套中靠近舌头的侧壁,也称为内侧壁,牙合面13为牙套中与对颌牙接触的面,牙合面13的形状与对颌牙的咬合面形状相似。固位体10可以由自凝造牙树脂制成,自凝造牙树脂为牙冠色的常温固化材料,自凝造牙树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共聚物、过氧化苯甲酰、氧化钛、黄色氧化铁、红色氧化铁组成;液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N,N二甲基对甲苯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自凝造牙树脂为甲基炳烯酸甲脂。
咬合引导体20通常是当颞下颌处于韧带边缘位时确定的后牙引导结构,咬合引导体20形成在固位体10上,且对应牙列的磨牙,例如,对应牙列的第二磨牙。咬合引导体20为凸出于固位体10的牙合面13上的凸块,凸块的顶面为咬合面21,咬合面21包括支撑面21a和至少一个参照下颌髁导斜度的斜面状的引导面21b,其中,支撑面21a上形成有支撑性功能牙尖,支撑面21a用于提供垂直向支持,实现颞下颌关节的垂直向减压;引导面21b体现的是髁导斜度,用于最大限度地模仿咬合运动,以便制作出合适的咬合引导体20。
咬合引导体20的高度可以为2-6mm,长度可以为3-15mm,宽度可以为3-7mm,具体可以根据患者的口腔条件进行设计。具有上述尺寸的咬合引导体20,一方面可以实现对颞下颌关节的垂直向减压支持,达到动态减压的效果;另一方面,不会影响下颌的前伸运动和侧方运动,防止前牙干扰。
咬合引导体20的材料可以与固位体10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咬合引导体20的材料与固位体10的材料相同,均为自凝造牙树脂,自凝造牙树脂例如可以为甲基炳烯酸甲脂。当咬合引导体20的材料可以与固位体10的材料相同时,咬合引导体20可以与固位体10一体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述的“自凝”是相对加热固化而言的,是指能够在室温下固化,不必额外加热。
在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后牙减压咬合板时,固位体10的牙套包裹在牙列上,使得固位体10固定安装在牙列上;咬合引导体20与对颌牙的咬合面抵接,由于咬合引导体20位于后牙区(即磨牙区),以靠近闭口肌群的后牙区为支点,利用第三类杠杆原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颞下颌关节区的减压,即利用咬合引导体20可以在以髁状突为代表的下颌位置建立正中关系位,为对颌牙提供垂直向减压支持,实现颞下颌关节的垂直向减压,从而可以对抗睡眠中节律性咀嚼肌的闭合力量,使关节紊乱结构回归正常,以及使得破坏的关节结构得以休养和再生,提升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同时,利用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可以消除对颌牙之间在前伸或侧方运动时的功能肌干扰,从而可以在颞下颌关节内激活关节盘,恢复颅下颌神经肌肉活性,并解放下颌运动空间,实现下颌位置的自我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
此外,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的体积小、使用安全性高;再者,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可以在工作时和睡眠时佩戴,摘取或佩戴方便,不影响日常生活,而且长时间佩戴后也不会出现牙齿移位问题。另外,还可以在佩戴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两周或两周以上时间后,根据形成在咬合引导体20的咬合面21上的痕迹,调整咬合引导体20,从而进一步提升利用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咀嚼肌一般包括用于控制下颌升颌的咬肌、颞肌和翼内肌,用于控制下颌降颌的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以及用于控制下颌伸颌的翼外肌。咀嚼肌一般与咬肌神经、颞深神经和翼内肌、翼外肌神经配合来控制下颌的运动。其中,咬肌和翼内肌构成闭口肌群。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制作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获取动态咬合信息,并基于动态咬合信息重建下颌位置。
动态咬合信息一般包括下颌、上颌之间的位置关系记录,动态咬合信息包括垂直颌位关系和正中关系位,其中,垂直颌位关系是指下颌在息止颌位或天然牙列呈正中时,面部的1/3的高度。息止颌位是指当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建立正确的垂直颌位关系,能够使上颌和下颌垂直距离恢复正确,能够使面部形态、表情协调自然,颌面部各组织器官都处在生理和谐的状态下,咀嚼***能发挥最大的功能效果。正中关系位是下颌处于最后位置时髁状突在关节窝内中间偏后的位置,自然而不张紧时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是颌骨间不同距离都存在的一个关系。正中关系位受颞下颌关节韧带限制属生理性定位,具有恒定性、重复性、可被记录。
因此,利用上述动态咬合信息,可以重建下颌位置,使下颌能够近似或基本恢复到与上颌之间原有的垂直关系和正中关系,从而使得下颌能够正确地行使功能。
步骤200,控制引导下颌进行小幅张口后退,以使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处于第一预设位置。
通过引导下颌进行小幅张口后退,可以找到下颌和上颌处于正中关系位时的位置,即第一预设位置为下颌和上颌处于正中关系位时的位置。
步骤300,在第一预设位置,基于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形成后牙减压咬合板的预留空间。
在第一预设位置,即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时,可以根据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的垂直距离,以及下颌前伸运动和侧方运动的轨迹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后牙减压咬合板的预留空间。
步骤400,基于后牙减压咬合板的预留空间形成后牙减压咬合板。
根据后牙减压咬合板的预留空间,以及根据正中关系下形成的记录印痕以及下颌前伸、侧方运动的轨迹进行打磨,形成所需的后牙减压咬合板。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基于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形成后牙减压咬合板的预留空间的步骤300包括:
步骤301,基于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生成固位体模型,固位体模型包括相对设置的腭侧壁和颊侧壁,以及连接在腭侧壁和颊侧壁之间的牙合面,腭侧壁和颊侧壁分别包裹在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牙合面包覆在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的咬合面;
步骤302,在固位体模型的牙合面上形成咬合引导体,并使咬合引导体支撑在对颌牙列上,咬合引导体支撑在对颌牙列上的表面形成咬合面。
在步骤300中,固位体和咬合引导体均可以由自凝造牙树脂制成,自凝造牙树脂为牙冠色的常温固化材料,自凝造牙树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共聚物、过氧化苯甲酰、氧化钛、黄色氧化铁、红色氧化铁组成;液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三甲基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酯、N,N二甲基对甲苯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自凝造牙树脂为甲基炳烯酸甲脂。固位体和咬合引导体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先分开形成固位体和咬合引导体,然后将咬合引导体固定在固位体上的磨牙区。
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固位体将后牙减压咬合板固定在牙列上,咬合引导体与对颌牙的咬合面抵接,由于咬合引导体20位于后牙区(即磨牙区),以靠近闭口肌群的后牙区为支点,利用第三类杠杆原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颞下颌关节区的减压,即利用咬合引导体,可以在以髁状突为代表的下颌位置建立正中关系位,为对颌牙提供垂直向减压支持,实现垂直向关节减压,从而可以对抗睡眠中节律性咀嚼肌的闭合力量,使关节紊乱结构回归正常,以及使得破坏的关节结构得以休养和再生,提升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此外,利用上述后牙减压咬合板可以消除对颌牙之间在前伸或侧方运动时的功能肌干扰,从而可以在颞下颌关节内激活关节盘,恢复颅下颌神经肌肉活性,并解放下颌运动空间,实现下颌位置的自我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利用后牙减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后牙减压咬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位体和咬合引导体;
所述固位体呈与牙列形状一致的曲线延伸,所述固位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腭侧壁和颊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腭侧壁和颊侧壁之间的牙合面,所述腭侧壁、颊侧壁以及所述牙合面围成用于固位至牙列上的牙套;
所述咬合引导体设置在所述固位体的磨牙区,所述咬合引导体包括用于抵持到对颌牙的咬合面,所述咬合面包括支撑面和至少一个参照下颌髁导斜度的斜面状的引导面,所述咬合引导体用于将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撑开,并使下颌髁状突能够退至由颞下颌韧带限制的边缘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引导体为凸出于所述固位体的牙合面上的凸块,所述凸块的顶面为所述咬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引导***于所述固位体上对应的第二磨牙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引导体的高度为2-6mm,长度为3-15mm,宽度为3-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体上形成用于固位到上颌牙列上的所述牙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体与所述咬合引导体一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任一项所述的后牙减压咬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体和所述咬合引导体均由自凝造牙树脂制成。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动态咬合信息,并基于所述动态咬合信息重建下颌位置;
控制引导所述下颌进行小幅张口后退,以使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处于第一预设位置;
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基于所述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形成后牙减压咬合板的预留空间;
基于所述后牙减压咬合板的预留空间形成所述后牙减压咬合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牙减压咬合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上颌牙列和下颌牙列形成后牙减压咬合板的预留空间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生成固位体模型,所述固位体模型包括相对设置的腭侧壁和颊侧壁,以及连接在所述腭侧壁和颊侧壁之间的牙合面,所述腭侧壁和颊侧壁分别包裹在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牙合面包覆在所述上颌牙列或下颌牙列的咬合面;
在所述固位体模型的牙合面上形成咬合引导体,并使所述咬合引导体支撑在对合牙列上,所述咬合引导体支撑在所述对颌牙列上的表面形成咬合面。
CN202010411366.3A 2020-05-15 2020-05-15 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544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1366.3A CN111544137B (zh) 2020-05-15 2020-05-15 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1366.3A CN111544137B (zh) 2020-05-15 2020-05-15 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4137A CN111544137A (zh) 2020-08-18
CN111544137B true CN111544137B (zh) 2021-11-16

Family

ID=71996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1366.3A Active CN111544137B (zh) 2020-05-15 2020-05-15 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41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4895B (zh) * 2020-12-25 2022-04-08 上海岸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cr板及其再定位咬合板的制作方法
CN114668538A (zh) * 2022-03-29 2022-06-28 杭州丰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模块化颅颌骨医学影像的数字颌型架及构建方法
CN115105231A (zh) * 2022-07-25 2022-09-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正畸后牙树脂垫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4112A (en) * 1987-10-13 1988-08-16 Bergersen Earl Olaf Molded distal stop and attachment to fix orthodontic appliance into mouth
US4784605A (en) * 1987-10-13 1988-11-15 Bergersen Earl Olaf Orthodontic appliance to correct open-bite tendencie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tongue-thrust in young children
BRPI0915415A2 (pt) * 2008-06-19 2015-11-03 Bite Tech Inc aparelhos orais compostos e métodos de fabricação
CN106137419A (zh) * 2016-07-25 2016-11-23 李福军 牙颌畸形矫正多曲方丝弓和牙颌畸形矫正方法
CN206214223U (zh) * 2016-08-19 2017-06-06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上颌颊翼咬合板
CN115006018A (zh) * 2017-06-30 2022-09-06 阿莱恩技术有限公司 设计和/或制造用于处理或预防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的正畸矫治器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和***
CN208892801U (zh) * 2017-11-02 2019-05-24 朱耀旻 再定位咬合板
CN208552076U (zh) * 2018-01-12 2019-03-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一种隐形前伸定位矫治器
CN108371561B (zh) * 2018-05-23 2023-11-03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一种扩弓式咬合垫
CN109394360B (zh) * 2018-11-05 2021-07-23 北京为开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牙床***的制作方法及牙床***
CN109481067B (zh) * 2018-12-24 2020-09-2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3d打印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咬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4137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4137B (zh) 后牙减压咬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Ramfjord et al. Reflections on the Michigan occlusal splint
Williamson et al. Anterior guidance: its effect on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of the temporal and masseter muscles
Boushell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ntal anatomy, histology, physiology, and occlusion
CA2336604C (en) A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CN110063801B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
Desjardins Occlusal considerations for the partial mandibulectomy patient
US11903868B2 (en) Assembly for treatment providing non-invasive controlled positioning and movement of a patient's jaw
Hagag et al. Occlusion, prosthodontic treatment, and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a review
US6062860A (en) Artificial posterior teeth
Moss The soft tissue environment of teeth and jaws. An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 part 1
Yashiro et al. Tongue muscle activity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anterior open bite: a case report
Reitz Lingualized occlusion in implant dentistry.
CN214318167U (zh) 定制型颞下颌关节再定位牙合垫
CN114191129B (zh) 采用数字化制作序列咬合诱导咬合板的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咬合板
CN219048904U (zh) 一种前伸再定位咬合板
CN213607024U (zh) 一种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的牙科器械及矫治***
CN219332002U (zh) 一种正畸装置
Solow Occlusal bite splint therapy
CN214966971U (zh) 两段式后退控制合垫
CN219680806U (zh) 牙科正畸装置
CN214073670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矫治器套组及牙科矫治***
CN213406363U (zh)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矫治器套组及矫治***
Rajendran et al. Interplay of occlusal forces and the periodontium: A narrative review
Klineberg Occlusal splints: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ir use in prosthodon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