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0309A - 蓄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蓄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0309A
CN111490309A CN201911402071.3A CN201911402071A CN111490309A CN 111490309 A CN111490309 A CN 111490309A CN 201911402071 A CN201911402071 A CN 201911402071A CN 111490309 A CN111490309 A CN 111490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tacking direction
orthogonal
case main
battery cel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20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0309B (zh
Inventor
樱井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90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0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0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0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1Su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radiation, e.g. fin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13Large-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motive or stationary systems with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3Portable devices, e.g. mobile telephones, cameras or pacemak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7Prismatic or flat cells, e.g.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01M10/6555Rods or plates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8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6Carrying devices, e.g. be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提高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散热性的蓄电模块。蓄电模块具备:多个蓄电池单元(2),它们沿一方向层叠;以及蓄电池壳体,其收纳多个蓄电池单元。蓄电池壳体具备:壳体主体(5),其形成为以与多个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正交方向为轴向的筒状,且所述壳体主体的内部成为收纳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收纳空间(11);以及多个冷却用翅片(9),它们从壳体主体的外表面突出,并在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冷却用翅片的突出高度随着在层叠方向上从壳体主体的两端接近中央而变高。

Description

蓄电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模块。
背景技术
在日本国特表2018-521447号公报中,公开了将层叠有多个蓄电池单元的蓄电池单元组收纳于保护外壳而成的蓄电模块(蓄电池)。具体而言,在日本国特表2018-521447号公报的蓄电模块中,将多个蓄电池单元组分别收纳于保护外壳的沿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排列的多个内部腔室。在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蓄电池单元组之间,存在对内部腔室进行划分的保护外壳的隔壁。
在具备沿一方向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的蓄电模块中,各蓄电池单元伴随着充放电而发热。然而,在位于多个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该中央部分附近的蓄电池单元所产生的热量难以向外部扩散。另外,温度上升了的蓄电池单元有促进性能劣化的倾向,能够通过均匀地抑制温度上升来抑制蓄电模块的性能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散热性的蓄电模块。
(1)本发明的一方案所涉及的蓄电模块具备:多个蓄电池单元,它们沿一方向层叠;以及蓄电池壳体,其收纳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所述蓄电池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其形成为以与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正交方向为轴向的筒状,且所述壳体主体的内部成为收纳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收纳空间;以及多个冷却用翅片,它们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表面突出,并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所述冷却用翅片的突出高度随着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从所述壳体主体的两端接近中央而变高。
(2)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所涉及的蓄电模块具备:多个蓄电池单元,它们沿一方向层叠;以及蓄电池壳体,其收纳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所述蓄电池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其形成为以与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正交方向为轴向的筒状,且所述壳体主体的内部成为收纳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收纳空间;以及多个冷却用翅片,它们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表面突出,并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冷却用翅片彼此的间隔随着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从所述壳体主体的两端接近中央而变小。
(3)在上述蓄电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壳体主体形成为矩形的筒状,矩形的筒状的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第一侧壁、以及在第二正交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正交方向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正交方向正交,多个冷却用翅片分别从所述一对第二侧壁的外表面突出,并在所述一对第二侧壁上分别在所述层叠方向上排列。
(4)在上述蓄电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蓄电池壳体还具备划分壁,所述划分壁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连接,用于将所述收纳空间划分为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分割空间,所述划分壁配置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壳体主体的中央部分,所述层叠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冷却用翅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冷却用翅片在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正交方向正交的第二正交方向上与所述划分壁重叠。
(5)在上述蓄电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划分壁沿所述第二正交方向延伸而形成,所述第二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划分壁的两端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连接,与所述划分壁重叠的一个所述冷却用翅片的突出高度比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与一个所述冷却用翅片相邻的其他所述冷却用翅片的突出高度高。
(6)在上述蓄电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蓄电池壳体还具备划分壁,所述划分壁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连接,并将所述收纳空间划分为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分割空间,所述划分壁沿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正交方向正交的第二正交方向延伸而形成,所述第二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划分壁的两端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连接,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冷却用翅片的厚度比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划分壁的厚度小。
(7)在上述蓄电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壳体主体形成为正方形的筒状,正方形的筒状的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第一侧壁、以及在第二正交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正交方向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正交方向正交,所述第一侧壁的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内侧的内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平坦面,所述第二侧壁的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内侧的内表面形成为与所述第二正交方向正交的平坦面,多个所述冷却用翅片分别从所述一对第二侧壁的外表面突出,在所述第二正交方向上所述第二侧壁与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冷却用翅片相加所得的厚度为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以下。
根据上述(1)的方案,位于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上的壳体主体的中央的一个冷却用翅片的表面积比其他冷却用翅片的表面积大。由此,能够将在收纳于层叠方向上的收纳空间的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所产生的热量向一个冷却用翅片高效地传导。由此,能够向壳体主体的外部有效地扩散位于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的热量。因此,能够提高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散热性。
根据上述(2)的方案,冷却用翅片在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上的壳体主体的中央部分密集地配置。由此,能够将在收纳于层叠方向上的收纳空间的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所产生的热量向密集地配置的多个冷却用翅片高效地传导。由此,能够向壳体主体的外部有效地扩散位于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的热量。因此,能够提高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散热性。
根据上述(3)的方案,位于层叠方向上的收纳空间的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的热量主要从第二侧壁向冷却用翅片传导。另一方面,位于收纳空间的两端部分的蓄电池单元的热量主要向第一侧壁传导。即,能够将位于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的热量与位于两端部分的蓄电池单元的热量向壳体主体的互不相同的部位传导。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散热性。
根据上述(4)的方案,划分壁设置于与冷却用翅片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将在收纳于层叠方向上的收纳空间的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划分壁向冷却用翅片高效地传导。由此,能够向壳体主体的外部有效地扩散位于收纳空间的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的热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散热性。
根据上述(5)的方案,与划分壁重叠的一个冷却用翅片的突出高度比相邻的其他冷却用翅片的突出高度高。因此,蓄电池单元的热量易于向表面积大的一个冷却用翅片传导。由此,能够将蓄电池单元的热量更加有效地向壳体主体的外部扩散。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散热性。
另外,根据上述(5)的方案,在壳体主体与对象物(例如地面)碰撞等之时,多个冷却用翅片中的与划分壁重叠的一个冷却用翅片易于比其他冷却用翅片先与对象物接触。因此,能够直接向划分壁传导作用于一个冷却用翅片的冲击、载荷等外力。即,能够抑制作用于一个冷却用翅片的外力向壳体主体的壁部传导。由此,能够抑制壳体主体的壁部由于外力而发生变形。
根据上述(6)的方案,冷却用翅片的厚度比划分壁的厚度小。因此,在由于壳体主体与对象物碰撞等而对冷却用翅片作用冲击、载荷等外力时,冷却用翅片比划分壁先发生破损、变形等。由此,能够在冷却用翅片处吸收该外力而抑制划分壁的破损、变形。即,能够保护划分壁。
根据上述(7)的方案,即使向各种电气设备的插槽***蓄电模块的朝向以壳体主体的轴线为中心旋转90度,也能够将蓄电模块***插槽。因此,能够容易地处理蓄电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从第一盖部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是从第二盖部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中从壳体主体分离了一对盖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在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中从壳体主体取出了多个蓄电池单元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在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中从壳体主体的轴向观察壳体主体而得到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向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6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1具备沿一方向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2、以及收纳多个蓄电池单元2的蓄电池壳体3。
在图1~6中,X轴方向表示多个蓄电池单元2的层叠方向,Z轴方向表示与层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正交方向,Y轴方向表示与层叠方向以及第一正交方向正交的第二正交方向。
蓄电池单元2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如图4~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单元2形成为以层叠方向(X轴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具体而言,蓄电池单元2是利用一对膜对电池要素进行层压而成的层压型的蓄电池单元2。层压型的蓄电池单元2有时在充放电时、发热时、性能劣化时沿着厚度方向(层叠方向)膨胀。
如图4、6所示,多个蓄电池单元2以各蓄电池单元2的电极2A、2B位于第一正交方向的一侧(Z轴负方向侧)的方式层叠。利用未图示的母线、电路基板而将电极2A、2B彼此适当连接,由此多个蓄电池单元2串联或者并联地电连接。
如图1~6所示,蓄电池壳体3具备壳体主体5和多个冷却用翅片9。另外,蓄电池壳体3还具备划分壁6、一对盖部7。
如图4~6所示,壳体主体5形成为以第一正交方向(Z轴方向)为轴向的筒状。壳体主体5的内部成为收纳多个蓄电池单元2的收纳空间11。多个蓄电池单元2在沿与壳体主体5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排列的状态下配置于收纳空间11。
壳体主体5例如可以形成为圆筒状等任意的筒状。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5形成为具有一对第一侧壁12以及一对第二侧壁13的矩形的筒状。
一对第一侧壁12在多个蓄电池单元2的层叠方向(X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即,一对第一侧壁12在层叠方向上位于收纳于收纳空间11的多个蓄电池单元2的两侧。一对第二侧壁13在第二正交方向(Y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如图4、5所示,第一侧壁12形成为沿第一正交方向、第二正交方向延伸并以层叠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第一侧壁12例如可以形成为平板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侧壁12以向壳体主体5的外侧鼓起的方式形成。
如图5所示,第一侧壁12的在层叠方向上朝向壳体主体5的外侧的外表面12a以随着在第二正交方向上从第一侧壁12的两端趋向中央而在层叠方向上趋向壳体主体5的外侧的方式倾斜形成。具体而言,第一侧壁12的外表面12a形成为第二正交方向上的外表面12a的中央比外表面12a的两端在层叠方向上向壳体主体5的外侧鼓出的圆弧状。另一方面,第一侧壁12的在层叠方向上朝向壳体主体5的内侧的内表面12b形成为与层叠方向正交的平坦面。由此,层叠方向上的第一侧壁12的厚度随着在第二正交方向上从第一侧壁12的两端趋向中央而变厚。
在各第一侧壁12形成有在第一正交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14。在各第一侧壁12中,在第二正交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在图示例子中为两个)贯通孔14。在贯通孔14中穿过用于将后述的盖部7(部件)固定于壳体主体5的螺丝(未图示)。在贯通孔14的内周例如可以形成与螺丝啮合的内螺纹。
贯通孔14优选形成于除了与第一侧壁12的其他部分相比厚度较小的第一侧壁12的两端以外的区域。由此,能够抑制与贯通孔14的形成相伴的第一侧壁12的刚性降低。
如图4、5所示,各第二侧壁13形成为沿层叠方向以及第一正交方向延伸并以第二正交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侧壁13形成为平板状。即,第二侧壁13的朝向壳体主体5的外侧的外表面13a、以及第二侧壁13的朝向壳体主体5的内侧的内表面13b分别形成为与第二正交方向正交的平坦面。
上述的一对第一侧壁12以及一对第二侧壁13例如可以在独立地形成的基础上相互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一侧壁12以及一对第二侧壁13一体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5中,第二正交方向上的第一侧壁12的长度与层叠方向上的第二侧壁13的长度彼此相等。即,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形成为正方形的筒状。
如图4、5所示,多个冷却用翅片9从壳体主体5的外表面突出,并在层叠方向(X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冷却用翅片9与壳体主体5一体地形成。冷却用翅片9从壳体主体5的外表面沿第二正交方向(Y轴方向)突出。
如图5所示,冷却用翅片9的突出高度随着在层叠方向上从壳体主体5的两端接近中央而变高。即,在层叠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冷却用翅片9中,在层叠方向上位于壳体主体5的中央部分的冷却用翅片9A的突出高度最高,位于壳体主体5的两端部分的冷却用翅片9的突出高度最低。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中央部分的冷却用翅片9A位于层叠方向上的收纳空间11的中间。需要说明的是,位于中央部分的冷却用翅片9A例如也可以从收纳空间11的中间沿层叠方向错位。
另外,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冷却用翅片9彼此的间隔(间距)随着在层叠方向上从两端接近中央而变小。即,在层叠方向上,壳体主体5的中央部分的冷却用翅片9彼此的间隔最小,壳体主体5的两端部分的冷却用翅片9彼此的间隔最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冷却用翅片9从一对第二侧壁13的外表面13a分别沿第二正交方向突出。另外,多个冷却用翅片9在一对第二侧壁13的外表面13a上分别沿层叠方向排列。位于层叠方向上的第二侧壁13的两端部分的冷却用翅片9可以如图示例子那样位于比一对第一侧壁12的内表面12b靠壳体主体5的内侧的位置,但例如也可以位于比第一侧壁12的内表面12b靠壳体主体5的外侧的位置。
如图4、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用翅片9形成为沿第一正交方向以及第二正交方向延伸并以层叠方向为板厚方向的板状。另外,冷却用翅片9在第一正交方向上从第二侧壁13的一端呈直线状地延伸到另一端。在层叠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冷却用翅片9的厚度例如可以互不相同,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彼此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第二正交方向上各第二侧壁13和设置于第二侧壁13的冷却用翅片9相加所得的厚度为层叠方向上的第一侧壁12的厚度以下。即,以将第二侧壁13以及冷却用翅片9相加所得的厚度为第一侧壁12的厚度以下的方式设定冷却用翅片9的突出高度。进一步换言之,从第一正交方向(壳体主体5的轴向)观察壳体主体5时,冷却用翅片9的突出方向的前端位于比使壳体主体5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了90度时的第一侧壁12的外表面12a(在图5中以双点划线示出的第一侧壁12的外表面12a)靠壳体主体5的内侧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同一第二侧壁13突出的冷却用翅片9的突出高度随着在层叠方向上从壳体主体5的两端接近中央而变高。
因此,将在同一第二侧壁13上沿层叠方向排列的多个冷却用翅片9的突出方向的前端连结的线(曲线)沿着形成为圆弧状的第一侧壁12的外表面12a。另外,将多个冷却用翅片9的前端连结的线位于比使壳体主体5旋转了90度时的第一侧壁12的外表面12a靠内侧的位置。
如图4、5所示,在壳体主体5的各第二侧壁13上,除了上述的冷却用翅片9之外还形成有从第二侧壁13的外表面13a突出的凸台部16。凸台部16形成为在第一正交方向上从第二侧壁13的一端呈直线状地延伸到另一端的筒状。在凸台部16内穿过用于将后述的盖部7固定于壳体主体5的螺丝(未图示)。在凸台部16的内周例如可以形成与螺丝啮合的内螺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有两个凸台部16。另外,各凸台部16在层叠方向上的第二侧壁13的两端部分处配置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冷却用翅片9之间。
如图5所示,第二正交方向上的凸台部16的突出高度与前述的冷却用翅片9同样地设定为将在第二正交方向上第二侧壁13与凸台部16相加所得的厚度为层叠方向上的第一侧壁12的厚度以下。即,凸台部16的突出方向的前端位于比使壳体主体5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了90度时的第一侧壁12的外表面12a靠壳体主体5的内侧的位置。
如图4~6所示,划分壁6与壳体主体5的内表面连接,用于将壳体主体5的收纳空间11划分为在层叠方向(X轴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分割空间15。本实施方式的划分壁6的数量为一个,分割空间15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施方式的划分壁6配置于层叠方向上的壳体主体5的中央部分。
具体而言,划分壁6配置于层叠方向上的收纳空间11的中间。因此,层叠方向上的两个分割空间15的长度彼此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划分壁6例如也可以从收纳空间11的中间沿层叠方向错位,但更优选为位于收纳空间11的中间附近(即中央部分)。
如图4~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划分壁6形成为沿第一正交方向以及第二正交方向延伸并以层叠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平板状。第二正交方向上的划分壁6的两端与壳体主体5的内表面连接。具体而言,划分壁6的两端与一对第二侧壁13连接。划分壁6例如可以在与壳体主体5独立地形成的基础上安装于壳体主体5。本实施方式的划分壁6与壳体主体5一体地形成。
层叠方向上的划分壁6的厚度例如可以为层叠方向上的冷却用翅片9的厚度以下。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划分壁6的厚度比冷却用翅片9的厚度大。
划分壁6在第二正交方向(第二侧壁13的厚度方向)上与在层叠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冷却用翅片9中的一个冷却用翅片9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划分壁6与位于层叠方向上的收纳空间11的中间的冷却用翅片9A重叠。冷却用翅片9A可以以冷却用翅片9A的一部分或者整体与划分壁6重叠的方式配置。层叠方向上的冷却用翅片9A的中心可以如图示例子那样与层叠方向上的划分壁6的中心一致,但例如也可以相对于划分壁6的中心沿层叠方向错位。
另外,与划分壁6重叠的冷却用翅片9A的突出高度比在层叠方向上与冷却用翅片9A相邻的其他冷却用翅片9的突出高度高。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壳体主体5、冷却用翅片9以及划分壁6可以由铝等那样热传导率高的材料形成。壳体主体5、冷却用翅片9以及划分壁6能够通过挤压成形而一体地制造。
如图1~3所示,一对盖部7将第一正交方向(壳体主体5的轴向)上的壳体主体5的两端的开口覆盖。一对盖部7分别通过螺丝紧固等而相对于壳体主体5能够装卸地设置。各盖部7形成为从第一正交方向观察时与壳体主体5对应的矩形形状。
在一对盖部7中的第一盖部7A设置有用于搬运蓄电模块1的把持部21。把持部21形成为弯曲的棒状或者带板状。把持部21的两端与第一盖部7A的朝向壳体主体5的外侧的外表面连接。蓄电模块1具备把持部21,由此能够将蓄电模块1作为可搬运用的蓄电模块来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把持部21的第一盖部7A由比壳体主体5热传导率低的树脂构成。
在一对盖部7中的第二盖部7B设置有连接器22以及多个腿部23。
连接器22将蓄电模块1(多个蓄电池单元2)与外部的设备电连接。连接器22从第二盖部7B的朝向壳体主体5的外侧的外表面突出。连接器22形成为圆柱状,并且配置于以壳体主体5的轴线为中心的位置。即,连接器22形成为轴对称的形状,并且配置于相对于壳体主体5成为轴对称的位置。
多个腿部23与连接器22同样地从第二盖部7B的外表面突出。腿部23相对于第二盖部7B的外表面的突出高度比连接器22的突出高度大。多个腿部23以包围连接器22的方式排列。具体而言,多个腿部23配置于形成为矩形形状的第二盖部7B的外表面的四角。通过设置多个腿部23,能够防止在将第二盖部7B置于铅垂方向的下侧而将蓄电模块1载置于地面等的状态下连接器22与地面等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腿部23的第二盖部7B与第一盖部7A同样地由比壳体主体5热传导率低的树脂构成。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壳体3还具备填充壳体主体5的开口端部19与盖部7的间隙的密封部8。密封部8防止水分从壳体主体5与盖部7的间隙侵入壳体主体5的内部。
图示例子的密封部8是设置于开口端部19中的壳体主体5的内周与盖部7的***部位的外周之间的轴密封件,该盖部7的***部位***壳体主体5的开口端部19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密封部8例如也可以是设置于壳体主体5的在第一正交方向上朝向壳体主体5的外侧的端面与盖部7的对置面之间的平面密封件,该盖部7的对置面与上述端面对置。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多个冷却用翅片9从壳体主体5的外表面突出,并在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另外,冷却用翅片9的突出高度随着在层叠方向上从壳体主体5的两端接近中央而变高。因此,在多个冷却用翅片9中位于壳体主体5的中央的一个冷却用翅片9A的表面积比其他冷却用翅片9的表面积大。
由此,能够将在收纳于层叠方向上的收纳空间11的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2所产生的热量向一个冷却用翅片9A高效地传导。由此,能够向壳体主体5的外部有效地扩散位于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2的热量。因此,能够提高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2的散热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冷却用翅片9彼此的间隔随着在层叠方向上从壳体主体5的两端接近中央而变小。因此,冷却用翅片9在层叠方向上的壳体主体5的中央部分密集地配置。由此,能够将在收纳于层叠方向上的收纳空间11的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2所产生的热量向密集地配置的多个冷却用翅片9高效地传导。由此,能够向壳体主体5的外部有效地扩散位于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2的热量。因此,能够提高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2的散热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形成为具有在层叠方向上排列的一对第一侧壁12、以及在第二正交方向上排列的一对第二侧壁13的矩形的筒状。另外,多个冷却用翅片9分别设置于在层叠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第二侧壁13。因此,位于层叠方向上的收纳空间11的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2的热量主要从第二侧壁13向冷却用翅片9传导。另一方面,位于收纳空间11的两端部分的蓄电池单元2的热量主要向第一侧壁12传导。即,能够将位于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2的热量与位于两端部分的蓄电池单元2的热量向壳体主体5的互不相同的部位传导。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2的散热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划分壁6配置于层叠方向上的壳体主体5的中央部分。另外,配置于壳体主体5的中央部分的一个冷却用翅片9A在第二侧壁13(壳体主体5的壁部)的厚度方向上与划分壁6重叠。因此,能够将在收纳于收纳空间11的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2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划分壁6向一个冷却用翅片9高效地传导。由此,能够向壳体主体5的外部有效地扩散位于收纳空间11的中央部分的蓄电池单元2的热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2的散热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与划分壁6重叠的一个冷却用翅片9A的突出高度比相邻的其他冷却用翅片9的突出高度高。因此,蓄电池单元2的热量易于向表面积较大的一个冷却用翅片9A传导。由此,能够将蓄电池单元2的热量更加有效地向壳体主体5的外部扩散。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多个蓄电池单元2的散热性。
另外,与划分壁6重叠的一个冷却用翅片9A的突出高度比其他冷却用翅片9的突出高度高,由此在壳体主体5与对象物(例如地面)碰撞等之时,多个冷却用翅片9中的与划分壁6重叠的一个冷却用翅片9A易于比其他冷却用翅片9先与对象物接触。因此,能够直接向划分壁6传导作用于一个冷却用翅片9A的冲击、载荷等外力。即,能够抑制作用于一个冷却用翅片9A的外力向第二侧壁13(壳体主体5的壁部)传导。由此,能够抑制第二侧壁13由于外力而发生变形。能够抑制壳体主体5的壁部的变形在如下方面有效:能够抑制由于蓄电池单元2与壳体主体5的壁部的变形相伴地在壳体主体5内移动或者发生变形而使蓄电模块1的功能(充电、放电)产生不良状况。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冷却用翅片9的厚度比划分壁6的厚度小。因此,在由于壳体主体5与对象物碰撞等而对冷却用翅片9作用冲击、载荷等外力时,冷却用翅片9比划分壁6先发生破损、变形等。由此,能够在冷却用翅片9处吸收该外力而抑制划分壁6的破损、变形。即,能够保护划分壁6。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壳体主体5形成为具有一对第一侧壁12以及一对第二侧壁13的正方形的筒状。另外,将冷却用翅片9以及第二侧壁13相加所得的厚度比第一侧壁12的厚度小。因此,即使向各种电气设备的插槽***蓄电模块1的朝向以壳体主体5的轴线为中心旋转90度,也能够将蓄电模块1***插槽。因此,能够容易地处理蓄电模块1。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第一侧壁12的厚度随着在第二正交方向上从第一侧壁12的两端趋向中央而变厚。因此,即使冲击、载荷等外力从壳体主体5的外侧作用于第一侧壁12,也能够抑制第一侧壁12发生变形(特别是发生挠曲变形)。特别是,第一侧壁12的外表面12a形成为向壳体主体5的外侧鼓出的圆弧状,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侧壁12由于来自壳体主体5的外侧的外力而发生变形。
另外,即使由于与充放电、发热、性能劣化相伴的蓄电池单元2的膨胀力而从壳体主体5的内侧按压第一侧壁12,也能够抑制第一侧壁12发生变形(特别是发生挠曲变形)。具体说明的话,在来自壳体主体5的内侧的力作用于第一侧壁12的情况下,第一侧壁12上的弯曲力矩在第二正交方向上的第一侧壁12的中央部分最大。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中,通过将第二正交方向上的第一侧壁12的中央部分形成得较厚,第一侧壁12的中央部分的截面惯性矩变大。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侧壁12的变形(特别是挠曲变形)。
另外,通过使层叠方向上的第一侧壁12的厚度在第二正交方向上的第一侧壁12的两端部分变薄,由此既能够抑制第一侧壁12的变形又能够减少用于第一侧壁12的材料。由此,能够实现包含第一侧壁12的蓄电模块1的轻型化以及制造成本的削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凸台部16从第二侧壁13的外表面13a突出,该凸台部16为了将盖部7固定于壳体主体5而供螺丝穿过。因此,与在第二侧壁13形成供螺丝穿过的孔的情况相比,既能够确保第二侧壁13的刚性,又能够将第二侧壁13的厚度抑制为较小。由此,能够减少用于第二侧壁13的材料。因此,能够实现包含第二侧壁13的蓄电模块1的轻型化以及制造成本的削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构成壳体主体5的四个壁部(一对第一侧壁12以及一对第二侧壁13)一体地形成。在该结构中,在四个壁部的边界没有接缝,因此能够减少水分对壳体主体5的内部侵入的侵入部位。即,能够减少为了防止水分向壳体主体5的内部的侵入而封堵接缝的密封部的数量,从而实现蓄电池壳体3的密封结构的简单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构成壳体主体5的四个壁部一体地形成,由此能够提高壳体主体5的刚性。由此,即使冲击、载荷等外力从壳体主体5的外侧作用于壳体主体5的壁部、或者与蓄电池单元2的膨胀相伴地从壳体主体5的内侧按压壳体主体5的壁部,也能够抑制上述壁部发生变形。特别是,能够有效地抑制与壳体主体5的开口端部19的变形相伴地在壳体主体5与盖部7之间产生间隙的(产生密封部8不发挥功能的状态的)情况。即,能够有效地抑制蓄电池壳体3的密封性受损。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由树脂构成的把持部21、腿部23等结构物设置于盖部7。由此,树脂制的结构物没有设置于壳体主体5的外表面,因此能够防止蓄电池单元2的散热性由于上述结构物而降低。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中,划分壁6的数量例如也可以为多个。在该情况下,多个划分壁6在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即可。在该结构中,壳体主体的收纳空间11被划分为在层叠方向上并排的三个以上的分割空间。在这样的结构中,也优选为至少一个划分壁6位于层叠方向上的壳体主体5的中央部分(收纳空间11的中间或者中间附近)。
另外,在多个划分壁6配置于层叠方向上的壳体主体5的中央部分(收纳空间11的中间、中间附近)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在层叠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冷却用翅片9中的位于中央部分的几个冷却用翅片9在第二正交方向(壳体主体5的壁部的厚度方向)上分别与配置于中央部分的多个划分壁6重叠。

Claims (7)

1.一种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模块具备:
多个蓄电池单元,它们沿一方向层叠;以及
蓄电池壳体,其收纳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
所述蓄电池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其形成为以与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正交方向为轴向的筒状,且所述壳体主体的内部成为收纳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收纳空间;以及多个冷却用翅片,它们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表面突出,并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
所述冷却用翅片的突出高度随着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从所述壳体主体的两端接近中央而变高。
2.一种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模块具备:
多个蓄电池单元,它们沿一方向层叠;以及
蓄电池壳体,其收纳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
所述蓄电池壳体具备:壳体主体,其形成为以与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正交的第一正交方向为轴向的筒状,且所述壳体主体的内部成为收纳所述多个蓄电池单元的收纳空间;以及多个冷却用翅片,它们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表面突出,并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
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冷却用翅片彼此的间隔随着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从所述壳体主体的两端接近中央而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壳体主体形成为矩形的筒状,矩形的筒状的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第一侧壁、以及在第二正交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正交方向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正交方向正交,
多个冷却用翅片分别从所述一对第二侧壁的外表面突出,并在所述一对第二侧壁上分别在所述层叠方向上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池壳体还具备划分壁,所述划分壁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连接,用于将所述收纳空间划分为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分割空间,
所述划分壁配置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壳体主体的中央部分,
所述层叠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冷却用翅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冷却用翅片在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正交方向正交的第二正交方向上与所述划分壁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划分壁沿所述第二正交方向延伸而形成,
所述第二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划分壁的两端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连接,
与所述划分壁重叠的一个所述冷却用翅片的突出高度比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与一个所述冷却用翅片相邻的其他所述冷却用翅片的突出高度高。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池壳体还具备划分壁,所述划分壁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连接,并将所述收纳空间划分为在所述层叠方向上并排的多个分割空间,
所述划分壁沿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正交方向正交的第二正交方向延伸而形成,
所述第二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划分壁的两端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连接,
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冷却用翅片的厚度比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划分壁的厚度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壳体主体形成为正方形的筒状,正方形的筒状的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第一侧壁、以及在第二正交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正交方向与所述层叠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正交方向正交,
所述第一侧壁的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内侧的内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平坦面,
所述第二侧壁的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内侧的内表面形成为与所述第二正交方向正交的平坦面,
多个所述冷却用翅片分别从所述一对第二侧壁的外表面突出,
在所述第二正交方向上所述第二侧壁与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冷却用翅片相加所得的厚度为所述层叠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厚度以下。
CN201911402071.3A 2019-01-25 2019-12-30 蓄电模块 Active CN1114903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1531A JP7094903B2 (ja) 2019-01-25 2019-01-25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19-011531 2019-0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0309A true CN111490309A (zh) 2020-08-04
CN111490309B CN111490309B (zh) 2023-12-19

Family

ID=71731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2071.3A Active CN111490309B (zh) 2019-01-25 2019-12-30 蓄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43931A1 (zh)
JP (1) JP7094903B2 (zh)
CN (1) CN1114903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1095A (zh) * 2022-06-30 2022-09-13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充电***以及用电设备
CN115149181A (zh) * 2021-03-31 2022-10-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215338A1 (de) * 2019-10-07 2021-04-08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ie und Verwendung einer solchen Batterie
US20230155220A1 (en) * 2020-10-05 2023-05-18 Turun Ammattikorkeakoulu Oy Battery lid and battery assembly
EP4256644A1 (de) * 2020-12-02 2023-10-1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atteriezelle
CN113067069A (zh) * 2021-03-02 2021-07-02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DE102021121980A1 (de) * 2021-08-25 2023-03-02 Schuler Pressen Gmbh Batterie
DE102021121981A1 (de) * 2021-08-25 2023-03-02 Schuler Pressen Gmbh Batteri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55379A1 (en) * 2004-05-12 2005-11-17 Michael Marchio Battery assembly with heat sink
CN101449406A (zh) * 2006-05-17 2009-06-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组以及车辆
CN104395119A (zh) * 2012-06-20 2015-03-04 奥迪股份公司 具有电池装置的车辆
WO2015056598A1 (ja) * 2013-10-15 2015-04-23 サーチウェア株式会社 組電池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移動体ならびに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4577253A (zh) * 2013-10-24 2015-04-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55379A1 (en) * 2004-05-12 2005-11-17 Michael Marchio Battery assembly with heat sink
CN101449406A (zh) * 2006-05-17 2009-06-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组以及车辆
CN104395119A (zh) * 2012-06-20 2015-03-04 奥迪股份公司 具有电池装置的车辆
WO2015056598A1 (ja) * 2013-10-15 2015-04-23 サーチウェア株式会社 組電池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移動体ならびに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4577253A (zh) * 2013-10-24 2015-04-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9181A (zh) * 2021-03-31 2022-10-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
CN115149181B (zh) * 2021-03-31 2024-04-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
CN115051095A (zh) * 2022-06-30 2022-09-13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充电***以及用电设备
CN115051095B (zh) * 2022-06-30 2024-02-13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充电***以及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0309B (zh) 2023-12-19
US20200243931A1 (en) 2020-07-30
JP7094903B2 (ja) 2022-07-04
JP2020119832A (ja)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0309A (zh) 蓄电模块
CN107369863B (zh) 子组件和具有该子组件的电池组件
KR100627294B1 (ko) 전지 모듈
JP5553163B2 (ja)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CN106941138B (zh) 蓄电装置以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KR101057563B1 (ko) 배터리 팩
EP2482361A1 (en) Battery pack
JP6634604B2 (ja)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バッテリ監視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US10608302B2 (en) Battery pack
JPWO2015162841A1 (ja) 電池ブロック
CN111788713B (zh) 包括绝缘管的电池组及包括该电池组的电子装置和车辆
JP2020535616A (ja) セル拘束手段を含むバッテリパック
EP3067962A1 (en) Battery pack
KR102589964B1 (ko) 전지 팩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CN111490194A (zh) 蓄电模块
CN112909403A (zh) 电池模块
JP4955399B2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気デバイス集合体
US20200403199A1 (en) Power storage module
JP2010009809A (ja) 電源装置及び車両
JP7021343B2 (ja) セル拘束手段を含むバッテリパック
CN111937180B (zh) 包括内部板的电池模块、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车辆
KR20200055334A (ko) 터미널 커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배터리 팩
US11942659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20209352A1 (en) Battery module
US20230097771A1 (en) Battery p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