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0097A - 用于解释员的盐下成像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解释员的盐下成像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0097A
CN111480097A CN201880080820.2A CN201880080820A CN111480097A CN 111480097 A CN111480097 A CN 111480097A CN 201880080820 A CN201880080820 A CN 201880080820A CN 111480097 A CN111480097 A CN 111480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ic
data
wavefield
seismic data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08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萨拉赫·***·阿勒-萨拉赫
J·焦
伊韦内特·加斯霍贝扎
阿里·阿明·阿尔莫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udi Arabian Oil Co
Original Assignee
Saudi Arabian Oi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udi Arabian Oil Co filed Critical Saudi Arabian Oil Co
Publication of CN111480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0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3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velocity profiles or travel tim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4Displaying seismic recordings or 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 G01V1/345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e.g. in 3D c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50Corrections or adjustments related to wave propagation
    • G01V2210/51Migration
    • G01V2210/514Post-stac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7Wave propagation modeling
    • G01V2210/675Wave equation; Green's fun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复杂的地质环境(诸如具有崎岖海底地形的盐下结构)的盐下成像工具和地震成像过程。盐下成像工具对叠后数据而不是对叠前数据进行操作,并且利用波动方程层析成像来迭代更新速度模型。可以利用更新的速度模型来生成改善了各种事件的可视性的改善的地震图像。

Description

用于解释员的盐下成像工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涉及地球物理地震勘探领域的地球物理地下地震成像。更具体地,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诸如具有盐下层的崎岖海底地形的复杂的地下地质构造的地震成像。
背景技术
由于地质构造的类型和钻探的高成本,盐下勘探(即,地质构造中的盐层以下的勘探)是困难且复杂的。在诸如用于油气的勘探的地球物理勘探中,执行地震勘测以生成地球上的各种岩层的图像并降低勘探风险。在许多情况下,地震能量源可以用来生成地震能量信号,该地震能量信号传播到地球中,并且至少部分地被地下地震反射器(诸如具有不同的声阻抗的地下地层之间的界面)反射。随后,可以通过设置在位于地球的表面、水体中或井眼中的已知深度处或其附近的记录表面处的地震能量检测器、传感器或接收器,以地球物理时间序列来记录这种地震能量反射。
对所得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产生与生成地表之下的感兴趣区域中的地层及其位置的地震图像有关的信息。准确的地震成像依赖于高保真成像算法和准确的速度模型。另外,准确地震图像的生成是冗长的并且可能是昂贵的。盐下层在生成准确的地震图像方面带来了其它挑战,并且使用常规的地震成像技术难以建立地下的地球模型。例如,厚盐层会使包含潜在油气藏的盐下层的地震照明失真。这些挑战和困难进一步增加了在如此复杂的地质构造中的勘探风险和成本。替代方法(诸如使用基于射线的层析成像以生成速度场)在大多数复杂的地质构造中均失败了,因为波场由于复杂的地质引起的横向速度变化而失真。
发明内容
一些技术已经尝试解决与复杂的地质构造(诸如具有盐下层的崎岖海底地形)的地震成像相关联的挑战。例如,如Saleh M.Al-Saleh等人,“利用走时波场层析成像的迁移速度分析(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using traveltime wavefield tomography)”,GEOPHYSICS,Volume 77,Issue 5(September 2012)中所述,可以利用走时波场层析成像来执行迁移速度分析。然而,用于迁移速度分析的域是叠前数据(其利用叠前数据执行的分析)。叠前数据域中操作的这种技术可以使用足够量的计算资源,并且可能对于3D数据集是繁琐且低效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根据由多个地震接收器站生成的地震数据来生成地震图像的方法,所述多个地震接收器站被配置为感测源自多个地震源站的地震信号。该方法包括:获得地震数据,所述地震数据与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相关联;以及根据地震数据的叠后数据来确定发射波场。该方法还包括利用经确定的发射波场和波动方程层析成像来迭代更新速度模型以及利用经更新的速度模型来生成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的地震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在根据地震图像数据确定波场之前处理地震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地质构造是海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向解释员提供地震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地震数据的叠后数据确定发射波场包括:根据分析位置到多个地震接收器站的位置来确定格林(Green)函数以及通过时移来移动格林函数并且将经移动的格林函数与源函数进行卷积。在一些实施例中,迭代更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走时反演对经确定的发射波场进行反演。在一些实施例中,迭代更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最速下降过程来确定该更新。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根据由多个地震接收器站生成的地震数据来生成地震图像的可执行代码,所述多个地震接收器站被配置为感测源自多个地震源站的地震信号。可执行代码包括使处理器执行操作的指令集,所述操作包括:获得地震数据,该地震数据与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相关联;以及根据地震数据的叠后数据来确定发射波场。该操作还包括利用经确定的发射波场和波动方程层析成像来迭代更新速度模型以及利用经更新的速度模型来生成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的地震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操作包括在根据地震图像数据确定波场之前处理地震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地质构造是海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操作包括向解释员提供地震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地震数据的叠后数据确定发射波场包括:根据分析位置到多个地震接收器站的位置来确定格林函数;以及通过时移来移动格林函数,并且对格林函数与源函数进行卷积。在一些实施例中,迭代更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走时反演对经确定的发射波场进行反演。在一些实施例中,迭代更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最速下降过程来确定该更新。
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根据与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相关联的地震数据来生成地震图像的***。该***包括:多个地震源站;多个地震接收器站,其被配置为感测源自多个地震源站的地震信号,并且生成地震数据;以及地震数据处理器。该***还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存储器,其可由地震数据处理器访问,并且其上存储有用于根据地震数据来生成地震图像的可执行代码。可执行代码包括使地震数据处理器执行操作的指令集,该操作包括:获得地震数据,该地震数据与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相关联;以及根据地震数据的叠后数据来确定发射波场。该操作还包括利用经确定的发射波场和波动方程层析成像来迭代更新速度模型以及利用经更新的速度模型来生成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的地震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操作包括在根据地震图像数据确定波场之前处理地震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地质构造是海底。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操作包括向解释员提供地震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地震数据的叠后数据确定发射波场包括:根据分析位置到多个地震接收器站的位置来确定格林函数;以及通过时移移动格林函数,并且对经移动的格林函数与源函数进行卷积。在一些实施例中,迭代更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走时反演对经确定的发射波场进行反演。在一些实施例中,迭代更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最速下降过程来确定该更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绘利用盐下成像工具生成地震图像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利用盐下成像工具的地震成像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盐下成像工具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和图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应用盐下成像工具之前和之后生成的地震图像的示例;以及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盐下成像工具的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公开。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许多的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复杂的地质环境(诸如具有崎岖海底地形的盐下结构)的地震成像。实施例包括包含盐下成像工具的***和处理,与在叠前数据域中操作的常规现有技术相反,该盐下成像工具在叠后数据域中操作(即,对叠后数据进行操作)。盐下成像工具包括用于迁移速度分析(MVA)的集成波动方程技术,该迁移速度分析使用波动方程层析成像方案来在与复杂的地质环境相关联的大速度误差的存在下更新速度模型。利用波动方程层析成像方案的盐下成像工具在叠后数据域而不是叠前数据域中操作(即,对叠后数据进行操作)。可以利用经更新的速度模型来生成地震图像。还在本公开中描述了地震成像过程,并且地震成像过程可以包括地震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以及盐下成像工具的使用以生成地震图像。
有利地,本公开的实施例为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别是具有盐下层的这些结构)提供了提高的地下速度模型的准确度和改善的地震成像。另外,本公开的实施例使地震解释员能够直接利用地震数据工作,从而促使提高地震成像的效率和速度模型的构造。另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为复杂的地质构造提供更有效的地震成像,因为与在叠前数据域中操作并且对于3D数据集而言繁琐且效率较低的常规MVA技术相比,地震成像过程使用更少的计算资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叠后数据而不是叠前数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减少足以使地震图像能够使用单个计算机而不是计算集群(即,提供最少量的计算资源所需的多台连接的计算机)生成而使用的计算资源。
图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利用盐下成像工具生成地震图像的***100。更具体地,图1示出了示例***100的高级示意框图流程图,示例***100用于生成地震数据并且利用盐下成像工具以这种数据生成地震图像。***100可以包括例如:地震能量源102;地震能量接收器104;地震数据处理装置106,其响应于由地震能量接收器接收的地震能量信号而生成地震图像数据108(诸如炮点道集或地震叠加);盐下成像工具110,其由叠加的地震数据生成地震图像112;以及解释员114。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地震能量源102可以包括任何地震能量或声学能量,无论它们来自爆源、内爆源、扫频源或随机源。例如,地震能量源可以生成传播到地球116中的地震能量信号。如图1中所示,例如,地球116可以采取具有例如基体盐层118和一个或更多个盐下层120的复杂的地质或地形的形式。
通常,地震能量源102可以将地震波发送到地球116中,以评估地下条件,并检测石油、天然气和其它地下矿物的可能浓度。地震波行进穿过弹性体(诸如地球11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可以取决于该波行进穿过的具体弹性介质,特别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并理解的该介质的密度和弹性。例如,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可以在大约地壳80中的三至八(3-8)千米每秒(km/s)高达至地幔80中的十三(13)千米每秒(km/s)的范围内。通常,在地球物理学的领域中,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并理解的,地震波到地震能量接收器104上的折射或反射可以用来研究和调查地球116的地下结构。
因此,地震能量接收器104可以定位为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记录从地震能量源102行进到地震能量接收器104的波形的声学反射和折射的地球物理时间序列)来接收和记录地震能量数据或地震场记录。地震数据处理中一个或多个现场记录中反射和折射事件的行进时间的变化可以产生地震数据108,该地震数据108根据本文所述的技术表明地下结构。有利地,由地震图像数据生成的地震图像可以用来帮助寻找和开发地质构造中的地下矿床。
一般来说,地震图像接收器104可以记录声波回波(也称为地震能量信号反射),该声波回波通过地面从地震能量源102返回到记录表面。这样的地震图像接收器104可以记录这种声波的强度以及声波从地震能量源102行进回到记录表面处的地震能量接收器104所花费的时间。根据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例如,在地震成像过程期间,由地震能量源102发射并由地震能量记录104记录的声波的反射可以由计算机来进行处理以生成地下的地震图像。地下的地震图像可以用来识别例如井的位置和潜在的井流动路径。
更具体地,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并理解的,术语地震能量接收器104可以包括地震检波器、水听器和被设计为接收和记录地震能量的其它传感器。一般来说,地震检波器是将地面移动(或地面位移)转换为可在记录站记录的电压的地震能量接收器。经测量的电压与基线测量的电压的偏差产生地震响应,该地震响应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生成地下地球物理结构的未经过滤的地震图像。因此,通过将多个地震检波器地震能量接收器104放置在记录表面处,可以响应于由地震检波器地震能量接收器104收集的电压差数据来生成二维地震图像。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并理解的,水听器是另一种类型的地震能量接收器,其被专门设计为用于水下记录或收听水下声音。这种水听器可以包括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并理解的压电换能器,其在经受压力变化时发电。压电换能器因此可以将地震能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因为地震能量信号在流体中是压力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地震能量接收器104可以被设置为以任何形式(包括记录从地震能量源102行进到地震能量接收器104的波形的声学反射和折射的地球物理时间序列)接收和记录地震能量数据或地震场记录。多个地震信号中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场记录中的反射和折射事件的行进时间的变化可以在由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106进行处理时生成证明地下结构的地震数据108。如本文中描述的,在利用地震数据108来帮助搜索和开采矿床之前,可以利用盐下成像工具110来生成地震图像112,以生成改善的地震图像以供解释员114使用。地震图像112的解释可以用来确定钻入地球116中的井的位置。因此,可以响应于地震图像112的生成和解释将一个或多个钻头钻入地球116中。
图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利用盐下成像工具202的地震成像过程200。最初,如图2中所示,可以利用地震能量源来生成地震能量信号,该地震能量信号传播到地球中并且被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并理解的地下地震反射器至少部分地反射(框202)。可以利用如上讨论的地震能量接收器来接收和记录地震能量信号的反射和折射(框204)。可以将地震能量信号的反射和折射转换为地震数据(框20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已知技术由地震图像数据生成初始地震图像(框208)。然而,如还在本文中进一步讨论的,利用现有技术(例如,利用在叠前数据域中操作的常规MVA)由地震数据生成的地震图像会由于盐层和盐下层而失真,并且在计算上会是昂贵的(即,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
然后,地震成像过程200可以包括通过对来自地震图像数据的叠后数据进行操作利用盐下成像工具由地震图像数据生成改善的地震图像(框208)。盐下成像工具在图3中示出,并且在下面进一步进行讨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如以下所述,盐下成像工具可以从地震解释员接收输入(框210)。
盐下成像工具202可以利用由盐下成像工具确定的速度模型而不是用于生成初始地震图像208的速度模型来生成地震图像212。可以将所生成的地震图像提供到解释员(框214)。例如,所生成的地震图像可以显示在解释员可访问的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或者通过网络传输到解释员可访问的计算机。改善的地震图像212可能能够更好地识别复杂的地质环境(诸如盐下结构)中的感兴趣的特征和区域。例如,所生成的地震图像212可以用于识别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用于钻井的位置(框216)。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盐下成像工具300的操作的框图。如下所述,在叠后数据域中执行盐下成像工具300的MVA作为非零互相关滞后的函数。最初,盐下成像工具300可以由地震数据形成扩展数据(框302)。假设所有的波场模拟满足等式1中所示的恒定密度声波波动方程: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081
其中,x=[x,y,z]表示空间坐标,xs=[xs,ys,zs]表示源位置(炮点轴),m表示慢速平方速度模型,t表示时间,U表示对所有x的模拟接收器波场,f是源函数。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扩展数据:通过对炮点轴xs求和生成叠加图像I、利用如本领域已知的逆时偏移(RTM)来生成所有的偏移炮点道集以及保持相关滞后τ,如等式2中所示: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082
其中,ψ表示对所有x的模拟源波场,U表示对所有x的模拟接收器波场,τ是互相关偏移(也被称为互相关滞后)。当图像叠加部分I在叠加的N迹线的窗口上具有最大叠加响应时,确定事件i的聚焦深度τf和互相关滞后zf。参数N是可基于地表的复杂性选择的任意数字。如将理解,N的值可以取决于地下的复杂性:N的大值对于光滑的介质可能就足够了,而N的小值对于复杂的介质可能就足够了。另外,最大叠加响应可以定义为具有最佳连续性、最高幅度响应或地质基础的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标准可以由盐下成像工具的用户(例如,地震解释员,如图2的框210中所示)选择。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等式3中描述的叠后数据用于确定更新的速度模型。
接下来,可以确定发射波场(框304)。使用迁移的背景模型mb(x)可以是正确速度的合理近似值,使得如果zb≈zt≈zf且τf≈0,则mb(x)≈mt(x),其中,zt是使用正确的速度模型的成像深度,zb是使用背景速度模型的成像深度。相反,当zb≠zt≠zf且τf≠0时,背景模型不是正确模型的良好近似。如将理解,窗口的事件N的叠加响应取决于m(x)的准确度。如果具有N迹线的事件的最大叠加响应发生在零滞后附近,则对于该事件速度模型在此窗口处是准确的。如果具有N迹线的事件的最大叠加响应发生在非零滞后,则更新速度场。为了更新速度模型,在N迹线的每个窗口上为每个事件选取聚焦时间τf和深度zf
发射波场的确定包括对每个分析位置xf0=(x0,y0,zf)的波场建模,其中,[x0,y0]表示事件的每个窗口的迹线N/2+1的横向坐标。可以从分析位置xf0到xg处的接收器计算单向波动方程的Green函数,其中,xg=[xg,yg,zg]表示接收器位置,从而由等式3来确定Green函数: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091
如将理解,xg可以由N窗口内的接收器确定。
然后将建模的响应偏移τf/2,然后与源函数f(t)卷积以获得发射波场,如等式4中所示: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092
其中,×是卷积操作符。在用时移τf/2移动建模的波场之后,新震源深度未知。假设发射波场U近似于已经用正确模型生成的观测波场。利用该假设,即使使用不正确的模型,也可以生成观测波场。如将理解,在正确的聚焦深度,地下位置的向下连续记录的数据和正向建模的源通过时移分开,并且对表面偏移(即源与分析位置的距离)的依赖性较小。因此,在相反的方向上对外推源波场和接收器波场中的事件应用时移τf/2至少在一定偏移量处两者都会生成相似的波场。在用τf/2更新之后对源波场和接收器波场进行互相关生成平坦事件,而不知道正确的深度。因此,以上讨论的技术导致用于确定发射波场的数据的合成。如将理解,对于各向同性介质,零滞后道集上的平坦事件指示用于偏移的背景速度模型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在MVA中使用这种平坦性标准,但是由于速度模型构建的不唯一性,平坦事件并不总是指示使用了正确的速度模型。本文所述的盐下成像工具的操作使用平坦度标准,因此,叠加图像中的平坦事件将由互相关事件在源域和接收器域中具有相似的行进时间导致。因此,盐下成像工具可以模拟此数据,而无需知道正确的模型并使用波场层析成像来确定此信息。因此,将建模和移动后的波场用作正确的透射波场。经确定的发射波场可以比真实数据具有更少的噪声,并使分析变得更容易。
接下来,波场层析成像用于更新速度模型(框306)。利用走时反演方案对发射波场进行反演。使用的走时反演方案是使用各向同性双向波动方程的走时反演方案的修改。走时反演方案被修改为使用特定几何体对单向算子进行反演,其中源位置在地下深处并被接收器覆盖。波动方程层析成像被修改为将MVA应用到用于地震解释的叠加域。
等式5中示出了迭代更新方案:
mn+1=mn+Δmn (5)
其中,Δmn被表达为如等式6中所示: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01
其中,n>0是迭代次数,μ是步长,mn=1=mb(即,初始模型是背景慢度平方模型)。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计算更新的最速下降技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它技术,诸如高斯-牛顿算法的共轭梯度、牛顿算法。对于特定的迭代n,通过用步长μ缩放目标函数的最速下降方向来找到模型更新Δm。目标函数被定义为如等式7中所示: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02
其中,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03
是最小二乘范数,梯度是不同横向位置上的总和,使得xc=[x0,zc],其中,zc是落入等式8中所示范围内的源深度: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04
位移Δτ从由等式9表示的互相关函数中选取: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05
其中,U(x0,xg,t)是经确定的发射波场,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06
是通过以类似于U(x0,xg,t)的方式在xc=(x0,zc)处种一个delta函数而建模的计算波场。根据等式10为每个zc选择互相关偏移Δτ(xc,xg)作为局部最大值:
C(xc,xg,Δτ)×max C(xc,xg,τ) (10)
C在τ=Δτ时相对于τ的导数为零。根据等式11来确定用于计算Δm的梯度: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1
使用用于微分函数的规则,可以确定等式12: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2
其中,根据等式13来表示E: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3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4
是导数算子,其评估背景波场周围的波场摄动,这可能是由模型摄动Δm对抗背景模型m引起的。可以根据等式14来表示使用Born近似的导数算子: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5
其中,×表示卷积运算,其中可以使用等式15来获得所有x的正向建模源: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6
等式15可以用于将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7
重写为等式16: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8
等式17中所示的标识可以用于将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9
重写为等式18:
th(t)(g(t)×r(t))dt=∫tr(t)(g(-t)×h(t))dt (17)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10
使用等式18,可以根据等式19表示梯度,为清楚起见,从Δτ中减去(xc,xg;m):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11
上面的等式表明,梯度函数是通过对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112
和Δτ均缩放的所有x取正向建模的波场与向下连续的波场之间的互相关的零滞后来获得的。
通过对来自不同深度的源进行建模以找到源波场ψ,可以近似估计特定事件的正确深度,该源波场ψ使目标函数最小,并假定正确的深度落入深度范围内。可以基于聚焦深度和滞后信息来确定深度范围。例如,在恒速介质中,正τf表示用于迁移的速度太快,而负τf表示迁移速度场太慢。这意味着对于τf<0、zf<zt<zb以及对于τf>0、zf<zt<zb,使得zf、zt和zb分别是聚焦深度、正确深度和背景深度。在这种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等式20中所示的公式扫描zc的所有可能深度,以找到zt(近似于正确的深度):
J(m;zt)=min{J(m;zc)} (20)
其中,zc在等式21中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2539116210000121
鉴于以上的讨论,可以通过确定每个目标函数的梯度、缩放梯度函数以获取模型更新、对新的波场进行建模、对新的波场与观测的波场进行互相关、然后确定新的目标函数来选择特定地平线事件的最佳深度。最佳深度可以被确定为提供最小目标函数的深度。以层剥离的方式实施该过程可以用于近似正确的深度。
图4和图5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应用本文中描述的盐下成像工具之前和之后生成的地震图像的示例。图4描绘了利用本领域已知的地震图像数据处理技术而没有应用本文中描述的盐下成像工具生成的“之前”的地震图像400。图5描绘了利用盐下成像工具(诸如图3中描述和以上讨论的盐下成像工具)生成的“之后”的地震图像500。如右箭头502所指示的,与没有盐下成像工具的情况下生成的“之前”的图像相比,利用盐下成像工具生成的地震图像500引起地震图像中的基体盐和其它事件的改善的可视性。利用等式5和等式6中所述的迭代更新方案以及以上讨论的技术生成的经更新的速度模型可以用于生成地震图像(诸如地震图像500的示例)。
图6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600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600可以与***的其它部件进行通信,以用于获得和生成地震数据。这样的其它部件可以包括例如地震炮点站(源)和地震接收站(接收器)。如图6中所示,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600可以包括地震数据处理器602、存储器604、显示器606和网络接口608。应理解,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600可以包括为了清楚起见而省略的其它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600可以包括计算机集群、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架或其它服务器外壳、服务器、虚拟服务器、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或者是其一部分。然而,如上所述,使用叠后数据而不是叠前数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减少足以使地震图像能够使用单个计算机生成所使用的计算资源,使得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600不是计算机集群、云计算***等的其它计算资源的一部分或者无法对其进行访问。
地震数据处理器602(如本公开使用的,术语“处理器”包含微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具有接收和处理地震数据(诸如从地震接收站接收的数据)的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数据处理器602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ISC)。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数据处理器602可以包括精简指令集(RISC)处理器。另外,地震数据处理器602可以包括单核处理器和多核处理器,并且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可以采用多个处理器来提供对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技术的并行或顺序执行。地震数据处理器602可以从存储器(例如,存储器604)接收指令和数据。
存储器604(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有形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ROM、闪存、硬盘驱动器、任何其它合适的光学、磁性或固态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地震数据处理器602可以访问存储器604。存储器604可以存储可执行的计算机代码。可执行的计算机代码可以包括用于实施本公开中描述的一种或多种技术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例如,可执行计算机代码可以包括地震成像指令612,其定义了为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盐下成像工具6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成像指令612可以实施以上描述并在图2中示出的过程200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成像指令612可以接收地震数据610作为输入。如本文中所述,盐下成像工具614可以生成地震图像616作为输出。地震图像616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如图6中所示,可以在显示器606上显示地震图像616。
显示器606可以包括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或其它合适的显示器。显示器606可以显示用户界面(例如,图形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可以显示从工厂信息处理计算机606接收的信息。根据一些实施例,显示器606可以是触摸屏并且可以包括或提供有触敏元件,用户可以通过该触敏元件与用户界面进行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606可以显示根据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利用盐下成像工具614生成的地震图像616。例如,地震解释员可以观测显示器606上的地震图像616,以用于改善复杂的地形结构(诸如具有至少一个盐下层的结构)的地震成像的解释。
网络接口608可以提供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600与其它装置之间的通信。网络接口608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接口卡(NIC)、无线(例如,射频)网络接口卡或它们的组合。网络接口608可以包括用于从通信网络接收信号和向通信网络发送信号的电路,诸如天线***、RF收发器、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网络接口608可以与网络(诸如因特网、内联网、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或其它网络)进行通信。网络上的通信可以使用适当的标准、协议和技术(诸如以太网蓝牙、无线保真(Wi-Fi)(例如,IEEE 802.11标准)以及其它标准、协议和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未经处理的地震数据6010可以经由网络接口608通过网络被接收。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地震图像616可以经由网络接口608通过网络被提供给其它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可以耦接到输入装置620(例如,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输入装置620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或其它输入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620可以启用与显示器606上显示的用户界面的交互。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620可以启用输入的进入,这些输入的进入控制地震数据的获取、地震数据的处理等。
范围在本公开中可以被表示为从大约一个特定值到大约另一特定值或者两者。当表示这样的范围时,将理解,另一实施例是从一个特定值到另一特定值或者两者,以及在所述范围内的所有组合。
鉴于该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进一步的修改和替代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该描述仅将被解释为说明性的,并且是为了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公开中描述的实施例的一般方式。将理解,在本公开中示出和描述的形式将被视为实施例的示例。元件和材料可以代替本公开中示出和描述的那些,部件和过程可以颠倒或被省略,并且某些特征可以独立地利用,所有这些对于受益于本说明书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中所述的元件进行改变。本公开中描述的标题仅用于组织目的,并不意味着用于限制描述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根据由多个地震接收器站生成的地震数据来生成地震图像的方法,所述多个地震接收器站被配置为感测源自多个地震源站的地震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地震数据,所述地震数据与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相关联;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的叠后数据来确定发射波场;
利用经确定的发射波场和波动方程层析成像来迭代更新速度模型;以及
利用经更新的速度模型来生成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的地震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根据地震图像数据确定波场之前处理所述地震数据。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地质构造包括海底。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向解释员提供所述地震图像。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所述发射波场包括:
根据分析位置到所述多个地震接收器站的位置来确定格林函数;以及
通过时移来移动所述格林函数,并且将经移动的格林函数与源函数进行卷积。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迭代更新所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走时反演对经确定的发射波场进行反演。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迭代更新所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最速下降过程来确定所述更新。
8.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根据由多个地震接收器站生成的地震数据来生成地震图像的可执行代码,所述多个地震接收器站被配置为感测源自多个地震源站的地震信号,所述可执行代码包括使处理器执行操作的指令集,所述操作包括:
获得所述地震数据,所述地震数据与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相关联;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的叠后数据来确定发射波场;
利用经确定的发射波场和对所述地震数据的叠后数据执行的波动方程层析成像来迭代更新速度模型;以及
利用经更新的速度模型来生成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的地震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根据地震图像数据确定波场之前处理所述地震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地质构造包括海底。
11.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操作包括向解释员提供所述地震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8、9、10或1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所述发射波场包括:
根据分析位置到所述多个地震接收器站的位置来确定格林函数;以及
通过时移来移动所述格林函数,并且将经移动的格林函数与源函数进行卷积。
13.根据权利要求8、9、10、11或12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迭代更新所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走时反演来对经确定的发射波场进行反演。
14.根据权利要求8、9、10、11、12或1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迭代更新所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最速下降过程来确定所述更新。
15.一种用于根据与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相关联的地震数据来生成地震图像的***,所述***包括:
多个地震源站;
多个地震接收器站,其被配置为感测源自所述多个地震源站的地震信号,并且生成所述地震数据;
地震数据处理器;
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存储器,其能够由所述地震数据处理器访问,并且其上存储有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来生成所述地震图像的可执行代码,所述可执行代码包括使所述地震数据处理器执行操作的指令集,所述操作包括:
获得所述地震数据;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的叠后数据来确定发射波场;
利用经确定的发射波场和对所述地震图像数据的叠后数据执行的波动方程层析成像来迭代更新速度模型;以及
利用经更新的速度模型来生成具有盐下层的地质构造的地震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所述操作包括:在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波场之前处理所述地震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所述操作包括:向解释员提供所述地震图像。
18.根据权利要求15、16或17所述的***,其中,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所述发射波场包括:
根据分析位置到所述多个地震接收器站的位置来确定格林函数;以及
通过时移来移动所述格林函数,并且将经移动的格林函数与源函数进行卷积。
19.根据权利要求15、16、17或18所述的***,其中,迭代更新所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走时反演对经确定的发射波场进行反演。
20.根据权利要求15、16、17、18或19所述的***,其中,迭代更新所述速度模型包括利用最速下降过程来确定所述更新。
CN201880080820.2A 2017-12-15 2018-12-14 用于解释员的盐下成像工具 Pending CN1114800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43,871 2017-12-15
US15/843,871 US20190187310A1 (en) 2017-12-15 2017-12-15 Subsalt Imaging Tool for Interpreters
PCT/US2018/065698 WO2019118850A1 (en) 2017-12-15 2018-12-14 Subsalt imaging tool for interpreter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0097A true CN111480097A (zh) 2020-07-31

Family

ID=65019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0820.2A Pending CN111480097A (zh) 2017-12-15 2018-12-14 用于解释员的盐下成像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187310A1 (zh)
EP (1) EP3724694A1 (zh)
CN (1) CN111480097A (zh)
CA (1) CA3085207A1 (zh)
WO (1) WO20191188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69098B2 (en) * 2018-08-31 2022-03-08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Sparse deconvolution and inversion for formation propertie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66343A2 (en) * 1997-03-21 1998-09-23 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velocities
US6016461A (en) * 1997-05-23 2000-01-18 Elf Expl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maps of the risk in positioning a well in an environment
US6018499A (en) * 1997-11-04 2000-01-25 3Dgeo Development, Inc.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imaging of complex velocity structures
US6735527B1 (en) * 2003-02-26 2004-05-11 Landmark Graphics Corporation 3-D prestack/poststack multiple prediction
US20080106971A1 (en) * 2006-07-19 2008-05-08 Bin Wang Method of subsalt velocity analysis by combining wave equation based redatuming and kirchhoff based 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US20100074053A1 (en) * 2008-07-18 2010-03-25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Methods for concurrent generation of velocity models and depth images from seismic data
CN102879816A (zh) * 2012-07-17 2013-01-1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地震多次波偏移方法
US8559266B2 (en) * 2004-10-08 2013-10-15 Cggveritas Services Sa Seismic processing for the elimination of multiple reflections
US20140153367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locity anomaly analysis
US20150078124A1 (en) * 2013-09-19 2015-03-19 Pgs Geophysical As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gle gathers from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f multiples wavefiel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57308A1 (en) * 2008-04-11 2009-10-15 Dimitri Bevc 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methods
US9013956B2 (en) * 2009-10-27 2015-04-21 Chevron U.S.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ismic imaging and earth modeling using beam tomography
US9671512B2 (en) * 2013-10-29 2017-06-06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Inversion-based reflector dip estima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66343A2 (en) * 1997-03-21 1998-09-23 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velocities
US6016461A (en) * 1997-05-23 2000-01-18 Elf Expl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maps of the risk in positioning a well in an environment
US6018499A (en) * 1997-11-04 2000-01-25 3Dgeo Development, Inc.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imaging of complex velocity structures
US6735527B1 (en) * 2003-02-26 2004-05-11 Landmark Graphics Corporation 3-D prestack/poststack multiple prediction
US8559266B2 (en) * 2004-10-08 2013-10-15 Cggveritas Services Sa Seismic processing for the elimination of multiple reflections
US20080106971A1 (en) * 2006-07-19 2008-05-08 Bin Wang Method of subsalt velocity analysis by combining wave equation based redatuming and kirchhoff based 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US20100074053A1 (en) * 2008-07-18 2010-03-25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Methods for concurrent generation of velocity models and depth images from seismic data
CN102879816A (zh) * 2012-07-17 2013-01-1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地震多次波偏移方法
US20140153367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locity anomaly analysis
US20150078124A1 (en) * 2013-09-19 2015-03-19 Pgs Geophysical As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gle gathers from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f multiples wavefield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LEH M. AL-SALEH 等: "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using traveltime wavefield tomography", 《GEOPHYSIC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24694A1 (en) 2020-10-21
WO2019118850A1 (en) 2019-06-20
CA3085207A1 (en) 2019-06-20
US20190187310A1 (en) 2019-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ang et al. Processing array acoustic-logging data to image near-borehole geologic structures
CN108139499B (zh) Q-补偿的全波场反演
EP3400463B1 (en) Amplitude inversion on partitioned depth image gathers using point spread function
US10928534B2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US8352190B2 (en) Method for analyzing multiple geophysical data sets
US9869783B2 (en) Structure tensor constrained tomographic velocity analysis
US11536863B2 (en) Noise attenuation of multiple source seismic data
WO2017035104A1 (en) Velocity model seismic static correction
US10379244B2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estimates of a model parameter so as to characterise the evolution of a subsurface volume over a time period
CN115877449B (zh) 用于在勘测区域内获得地下叠加图像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US9535183B2 (en) 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common midpoint gathers (VSP-CMP) by wavefield extrapolation
US20220334283A1 (en) Determining a seismic quality factor for subsurface formations for marine vertical seismic profiles
Cho et al. Semi‐auto horizon tracking guided by strata histograms generated with transdimensional Markov‐chain Monte Carlo
CN111480097A (zh) 用于解释员的盐下成像工具
Gibson Jr et al. Modeling and velocity analysis with a wavefront-construction algorithm for anisotropic media
Dong et al. Correlation‐based reflection waveform inversion by one‐way wave equations
US11435490B2 (en) Seismic surveys using two-way virtual source redatuming
Kurzmann et al. Real data applications of seismic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Xu et al. Wide‐spectrum reconstruction of a velocity model based on the wave equation reflection invers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US2024021959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eismic characterization of subsurface formations
US2024018400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rediction with angular dependent reflectivity
US2024021959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uncertainty of a velocity model of a subsurface region
US202401760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urce wavelet estimation
Liu et al. Depth imaging of multicomponent seismic data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2D full‐waveform inversion to P‐and SH‐wave data: SEAM II Barrett model study
Shragge This issue of Geophys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