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5042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5042A
CN111475042A CN202010045558.7A CN202010045558A CN111475042A CN 111475042 A CN111475042 A CN 111475042A CN 202010045558 A CN202010045558 A CN 202010045558A CN 111475042 A CN111475042 A CN 111475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fractive index
region
display devic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55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5042B (zh
Inventor
周振豪
李东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75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5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5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5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具有平坦的第一区域和弯曲的第二区域;以及触摸传感器层,设置在显示单元上。触摸传感器层包括:高折射率层,具有第一折射率;以及平坦化层,设置在高折射率层上并且具有比第一折射率小的第二折射率,并且高折射率层包括图案部。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月24日提交的第10-2019-000949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包含于此,如在此充分阐述的一样。
技术领域
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需求已经增加并且多样化。因此,已经开发并使用了诸如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等的各种显示装置。
作为自发射显示装置的OLED显示装置比LCD装置具有较宽的视角和较高的对比度;不需要单独的背光模块,因此可以制造为薄、轻质的显示装置;并且具有优异的功耗特性。此外,OLED显示装置可以用低直流(DC)电压进行驱动,具有快的响应速度,并且可以以低成本制造。
OLED显示装置包括用于发光的OLED和限定OLED的堤层。每个OLED包括阳极电极、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电极。响应于分别施加到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的高电位电压和低电位电压,空穴和电子可以分别穿过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移动到有机发光层,并且可以在有机发光层中结合在一起以发光。
然而,如果外部光被反射然后对用户的眼睛变得可见,则会使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劣化。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发明构思的背景,因此,它可能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够减少对用户的眼睛可见的反射光而且能够改善发射效率的显示装置。
发明构思的附加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部分地通过描述将是明显的,或者可以通过发明构思的实践而获知。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包括平坦的第一区域和弯曲的第二区域;以及触摸传感器层,设置在显示单元上。触摸传感器层包括:高折射率层,具有第一折射率;以及平坦化层,设置在高折射率层上并且具有比第一折射率小的第二折射率,高折射率层包括图案部。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包括发光区域和非发光区域;以及触摸传感器层,设置在显示单元上。触摸传感器层包括:高折射率层,包括在厚度方向上与发光区域叠置的图案部;以及触摸电极,在厚度方向上与非发光区域叠置,并且图案部中的每个图案部包括多个突起和多个凹陷。
将理解的是,前面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且意在提供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发明构思,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沿图2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显示单元的布局图。
图5是示出图3的触摸传感器层的布局图。
图6是示出图5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7是沿图6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图5的区域B的放大图。
图9是沿图8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8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图9的外部光的反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0的外部光的反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从图15的显示单元发射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从图16的显示单元发射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与图5的区域B对应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与图5的区域B对应的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彻底的理解。如在此所使用的“实施例”是采用在此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发明构思的装置或方法的非限制性示例。然而,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在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为了避免使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不必要地模糊,以框图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但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造和特性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现发明构思的一些方式的不同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对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组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和/或方面等(在下文中,单独地或共同地称为“元件”或“多个元件”)进行另外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通常在附图中提供交叉影线和/或阴影的使用以使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和不存在都不表达或表示对元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元件之间的共性和/或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性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地实施时,可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在存在中间元件或不存在中间元件的情况下的物理连接、电连接和/或流体连接。此外,D1轴、D2轴和D3轴不局限于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诸如X轴、Y轴和Z轴),而是可以以更宽的含义进行解释。例如,D1轴、D2轴和D3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种/者)”和“从由X、Y和Z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种/者)”可以理解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种/者)或更多个(种/者)的任何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和全部组合。
虽然在此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类型的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被命名为第二元件。
出于描述性目的,可以在此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面”、“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另外元件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括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以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在此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进行限制。如在此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含”以及它们的变形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基本)”、“大约(约)”和其它类似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是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于解释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值的固有偏差。
在此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和/或分解图示来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如此,将预期例如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导致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在此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必须被解释为局限于具体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将包括由例如制造导致的形状上的偏差。以这种方式,附图中示出的区域在本质上可以是示意性的,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反映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如此,不必意图进行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是其一部分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术语(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来解释,除非在此明确地如此定义。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在……上方”、“顶”和“顶表面”表示相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向上方向,(即,Z轴方向),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在……下方”、“底”和“底表面”表示相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向下方向(即,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此外,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左”、“右”、“上”和“下”表示当从显示面板100上方观看时的方向。例如,术语“左”表示与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术语“右”表示X轴方向,术语“上”表示Y轴方向,术语“下”表示与Y轴方向相反的方向。
参照图1和图2,显示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的显示装置10不仅可以用作用于移动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智能手表、手表电话、移动通信终端、电子笔记本、电子书、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设备或超移动PC(UMPC))的显示屏,而且可以用作用于各种其它产品(诸如,电视机(TV)、笔记本计算机、监视器、广告牌和物联网(IoT)设备)的显示屏。显示装置1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装置、场发射显示(FED)装置、电泳显示(EPD)装置、电润湿显示装置、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装置和微发光二极管(mLED)显示装置中的一种。在下文中,将显示装置10描述为OLED显示装置,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显示装置10在平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例如,如图1和图2中所示,显示装置10在平面图中具有拥有在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上延伸的短边和在第二方向(或Y轴方向)上延伸的长边的矩形形状。显示装置10的短边和长边交汇的角可以以预定曲率倒圆,或者可以是直角的。然而,显示装置10的平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除了矩形形状之外,发明构思的显示装置10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诸如另一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的各种形状。
显示装置10可以包括平坦的第一区域DR1和从第一区域DR1的左侧和右侧延伸的第二区域DR2。第二区域DR2可以是平坦的或弯曲的。在第二区域DR2是平坦的情况下,第一区域DR1和第二区域DR2形成的角可以是钝角。在第二区域DR2弯曲的情况下,第二区域DR2可以具有一致的曲率或变化的曲率。
图1示出了第二区域DR2从第一区域DR1的左侧和右侧延伸,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选地,第二区域DR2可以仅从第一区域DR1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一侧延伸。再或者,第二区域DR2不仅可以从左侧和右侧延伸,而且可以从第一区域DR1的顶侧和底侧中的一侧延伸。在下文中,第二区域DR2将被描述为设置在显示装置10的左侧和右侧上。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00、显示驱动电路200、电路板300和触摸驱动电路400。
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主区域MA和从主区域MA的一侧突出的突出区域PA。
主区域MA可以包括平坦的第一区域DR1和从第一区域DR1的左侧和右侧延伸的第二区域DR2,并且主区域MA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有像素以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位于显示区域DA的***的非显示区域NDA。
在显示区域DA中,不仅可以设置像素,而且可以设置连接到像素的扫描线、数据线和电力线。显示区域DA可以设置在平坦的第一区域DR1中和在从第一区域DR1的左侧和右侧延伸并且弯曲的第二区域DR2中。因此,即使在第二区域DR2中也可以看到由显示面板100显示的图像。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被定义为从显示区域DA的外侧到显示面板100的边缘的区域。在非显示区域NDA中,可以设置用于将扫描信号施加到扫描线的扫描驱动器110(图4)和用于使数据线和显示驱动电路200连接的连接线。
突出区域PA可以从主区域MA的一侧突出。例如,如图2中所示,突出区域PA可以在第二方向(或Y轴方向)的反向方向上从主区域MA的下侧突出。突出区域PA的在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小于主区域MA的在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上的长度。
突出区域PA可以包括弯曲区域BDA和垫(pad,也可以称为“焊盘”)区域PDA。垫区域PDA可以设置在弯曲区域BDA的一侧上,主区域MA可以设置在弯曲区域BDA的另一侧上。例如,垫区域PDA可以设置在弯曲区域BDA的下侧上,主区域MA可以设置在弯曲区域BDA的上侧上。
显示面板100可以形成为柔性的,因此可以是可弯曲的、可卷曲的或可折叠的。因此,显示面板100可以在弯曲区域BDA中沿厚度方向(或Z轴方向)弯曲。当显示面板100尚未被弯曲时,显示面板100的垫区域PDA可以面向上,并且当显示面板100被弯曲时,显示面板100的垫区域PDA可以面向下。当显示面板100被弯曲时,垫区域PDA可以设置在主区域MA下方并且可以与主区域MA叠置。
在显示面板100的垫区域PDA中,可以设置电连接到显示驱动电路200和电路板300的垫。
显示驱动电路200可以输出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0的信号和电压。例如,显示驱动电路200可以向数据线提供数据电压。此外,显示驱动电路200可以向电力线提供电力电压,并且可以向扫描驱动器110提供扫描控制信号。显示驱动电路200可以形成为集成电路(IC),并且然后可以以玻璃上芯片(COG)或塑料上芯片(COP)方式或者通过超声键合安装在显示面板100上(具体地,在垫区域PDA中),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显示驱动电路200可以安装在电路板300上。
垫可以包括电连接到显示驱动电路200的显示垫和电连接到触摸线的触摸垫。
电路板300可以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膜附着到垫。结果,电路板300的引线可以电连接到垫。电路板300可以是诸如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印刷电路板(PCB)或膜上芯片(COF)的柔性膜。
触摸驱动电路400可以连接到显示面板100的触摸传感器层TSL(见图3)的触摸电极。触摸驱动电路400向触摸传感器层TSL的触摸电极施加驱动信号,并测量触摸电极的电容。驱动信号可以是具有多个驱动脉冲的信号。基于触摸电极的电容,触摸驱动电路400不仅可以确定触摸输入的存在,而且可以计算触摸输入的触摸坐标。
触摸驱动电路40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300上。触摸驱动电路400可以形成为IC,并且然后可以安装在电路板300上。
图3是沿图2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3,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DU和设置在显示单元DU上的触摸传感器层TSL,并且显示单元DU可以包括基底SUB、薄膜晶体管(TFT)层TFTL、发光元件层EML和薄膜封装层TFEL。
基底SUB可以由诸如玻璃、石英或聚合物树脂的绝缘材料形成。例如,基底SUB可以包括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PA)、聚芳酯(PAR)、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烯丙基化物、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三乙酸纤维素(CAT)、乙酸丙酸纤维素(CAP)或它们组合。在另一示例中,基底SUB可以包括金属材料。
基底SUB可以是刚性基底,或者可以是可弯曲的、可折叠的或可卷曲的柔性基底。在基底SUB是柔性基底的情况下,基底SUB可以由PI形成,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TFT层TFTL可以设置在基底SUB上。在TFT层TFTL中,不仅可以形成像素的TFT,而且可以形成扫描线、数据线、电力线、扫描控制线以及使垫和数据线连接的路由线。每个TFT可以包括栅电极、半导体层、源电极和漏电极。在扫描驱动器110如图4中所示形成在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域NDA中的情况下,扫描驱动器110可以包括TFT。
TFT层TFTL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中。具体地,像素的TFT、扫描线、数据线和电力线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的第一区域DR1和第二区域DR2中。扫描控制线和连接线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
发光元件层EML可以设置在TFT层TFTL上。发光元件层EML可以包括像素和限定像素的堤层,每个像素具有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发光层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发光层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响应于施加到第一电极的预定电压和施加到第二电极的阴极电压,空穴和电子可以通过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移动到有机发光层,并且可以结合在一起以发光。发光元件层EML的像素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
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设置在发光元件层EML上。薄膜封装层TFEL防止氧或湿气渗透到发光元件层EML中。为此,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膜。无机膜可以是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或氧化铝层,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此外,薄膜封装层TFEL保护发光元件层EML免受诸如灰尘的外部物质的影响。为此,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膜。有机膜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两者中。具体地,薄膜封装层TFEL可以被设置为在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两者中覆盖发光元件层EML,并且在非显示区域NDA中覆盖TFT层TFTL。
触摸传感器层TSL可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L上。由于触摸传感器层TSL可以直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TFEL上,所以与包括触摸传感器层TSL的附加触摸面板附着到薄膜封装层TFEL的情况相比,显示装置10的厚度可以减小。
触摸传感器层TSL可以包括用于以电容方式检测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的触摸电极和连接触摸电极的触摸线。例如,触摸传感器层TSL可以以自电容方式或互电容方式检测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
触摸传感器层TSL的触摸电极可以如图5中所示设置在与显示区域DA叠置的触摸传感器区域TSA中。例如,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可以设置在平坦的第一区域DR1和从第一区域DR1的左侧和右侧延伸并且弯曲的第二区域DR2中。触摸传感器层TSL的触摸线可以如图5中所示设置在与非显示区域NDA叠置的触摸***区域TPA中。
可以在触摸传感器层TSL上另外设置覆盖窗,在这种情况下,光路改变层TRL(见图15)和覆盖窗可以经由透明粘合构件(诸如,光学透明粘合(OCA)膜)附着在一起。
图4是示出图3的显示单元的布局图。
为了方便起见,图4仅示出了像素P、扫描线SL、数据线DL、电力线PWL、扫描控制线SCL、扫描驱动器110、显示驱动电路200和显示垫PD。
参照图4,扫描线SL、数据线DL、电力线PWL和像素P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例如,扫描线SL、数据线DL、电力线PWL和像素P可以设置在平坦的第一区域DR1和从第一区域DR1的左侧和右侧延伸并且弯曲的第二区域DR2两者中。
扫描线SL可以被形成为在第二方向(或Y轴方向)上彼此平行,数据线DL可以被形成为在与第二方向(或Y轴方向)相交的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上彼此平行。电力线PWL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或Y轴方向)上平行于数据线DL延伸的至少一条线和在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上从所述至少一条线分支的多条线。
每个像素P可以连接到一条扫描线SL、一条数据线DL和电力线PWL。每个像素P可以包括TFT、OLED和电容器,并且TFT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和至少一个开关晶体管。响应于从扫描线SL施加的扫描信号,像素P可以从数据线DL接收数据电压,并且可以通过根据施加到其栅电极的数据电压向其OLED施加驱动电流来发光。
扫描驱动器110可以经由至少一条扫描控制线SCL连接到显示驱动电路200。因此,扫描驱动器110可以从显示驱动电路200接收扫描控制信号。扫描驱动器110可以根据扫描控制信号产生扫描信号,并且可以将扫描信号提供到扫描线SL。
图4示出了扫描驱动器110设置非显示区域NDA的位于显示区域DA的左侧上的部分中,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扫描驱动器110不仅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的在显示区域DA的左侧上的部分中,而且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的在显示区域DA的右侧上的部分中。
显示驱动电路200连接到显示垫PD,并接收数字视频数据和时序信号。显示驱动电路200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正/负模拟数据电压,并经由连接线LL将正/负模拟数据电压提供到数据线DL。此外,显示驱动电路200产生用于控制扫描驱动器110的扫描控制信号,并经由扫描控制线SCL提供扫描控制信号。通过来自扫描驱动器110的扫描信号选择要向其提供数据电压的像素P,并且向所选择的像素P提供数据电压。显示驱动电路200可以被形成为IC,并且可以以COG或COP方式或通过超声键合附着到基底SUB。
图5是示出图3的触摸传感器层的布局图。
为了方便起见,图5仅示出了触摸电极(TE和RE)、触摸线(TL和RL)和触摸垫TP。
参照图5,触摸传感器层TSL包括用于检测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的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和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附近的触摸***区域TPA。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可以与显示单元DU的显示区域DA叠置。例如,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可以与平坦的第一区域DR1叠置,并且还可以与从第一区域DR1的左侧和右侧延伸并且弯曲的第二区域DR2叠置,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示例中,触摸传感器区域TSA可以仅与平坦的第一区域DR1叠置。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区域TPA可以与显示单元DU的非显示区域NDA叠置,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区域TPA可以与显示单元DU的显示区域DA的一部分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电极(TE和RE)可以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中。触摸电极(TE和RE)可以包括:感测电极RE,在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上电连接;以及驱动电极TE,在与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或Y轴方向)上电连接。图5示出了感测电极RE和驱动电极TE在平面图中具有菱形形状,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为了防止感测电极RE和驱动电极TE在它们之间的相交处短路,驱动电极TE可以在第二方向(或Y轴方向)上经由连接电极BE彼此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以设置在同一层中,并且连接电极BE可以与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设置在不同的层中。此外,在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上电连接的感测电极RE可以与在第二方向(或Y轴方向)上电连接的驱动电极TE电绝缘。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线(TL和RL)可以设置在触摸***区域TPA中。触摸线(TL和RL)可以包括:感测线RL,连接到感测电极RE;以及第一驱动线TL1和第二驱动线TL2,连接到驱动电极TE。
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右部分中的感测电极RE可以连接到感测线RL。例如,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右端处的感测电极RE可以连接到感测线RL。感测线RL可以连接到第一触摸垫TP1。因此,触摸驱动电路400可以电连接到感测电极RE。
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下部分中的驱动电极TE可以连接到第一驱动线TL1,并且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上部分中的驱动电极TE可以连接到第二驱动线TL2。例如,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下端处的驱动电极TE可以连接到第一驱动线TL1,并且设置在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上端处的驱动电极TE可以连接到第二驱动线TL2。第二驱动线TL2可以通过穿过位于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外侧上的触摸***区域TPA的左部分而连接到位于触摸传感器区域TSA的上部分中的驱动电极TE。第一驱动线TL1和第二驱动线TL2可以连接到第二触摸垫TP2。因此,触摸驱动电路400可以电连接到驱动电极TE。
触摸电极(TE和RE)可以以互电容方式或以自电容方式驱动。在以互电容方式驱动触摸电极(TE和RE)的情况下,可以将驱动信号经由第一驱动线TL1和第二驱动线TL2提供到驱动电极TE,以对在感测电极RE与驱动电极TE之间的相交点处的互电容进行充电。然后,可以经由感测线RL测量感测电极RE中的电荷变化,并且可以基于测量的电荷变化来确定触摸输入的存在。这里,驱动信号可以是具有多个驱动脉冲的信号。
在以自电容方式驱动触摸电极(TE和RE)的情况下,可以将驱动信号经由第一驱动线TL1、第二驱动线TL2和感测线RL提供到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两者,以对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的自电容进行充电。然后,可以经由第一驱动线TL1、第二驱动线TL2和感测线RL测量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中的电荷变化,并且可以基于测量的电荷变化来确定触摸输入的存在。
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连接电极BE可以如图5中所示形成为网格型电极。在包括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的触摸传感器层TSL如图3中所示直接形成在薄膜封装层TFEL上的情况下,因为发光元件层EML的第二电极非常靠近触摸传感器层TSL的驱动电极TE(或感测电极RE),所以在发光元件层EML的第二电极与触摸传感器层TSL的驱动电极TE(或感测电极RE)之间可能会形成非常大的寄生电容。因此,为了减小寄生电容,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以如图5中所示形成为网格型电极,而不是形成为包括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的透明氧化物导电层的非图案电极。
第一防护线GL1可以设置在最外侧的感测线RL的外部上。此外,第一接地线GRL1可以设置在第一防护线GL1的外部上。也就是说,第一防护线GL1可以设置在最右侧的感测线RL的右侧上,并且第一接地线GRL1可以设置在第一防护线GL1的右侧上。
第二防护线GL2可以设置在最内侧的感测线RL与最右侧的第一驱动线TL1之间。第二防护线GL2可以设置在最右侧的第一驱动线TL1与第二接地线GRL2之间。此外,第三防护线GL3可以设置在最内侧的感测线RL与第二接地线GRL2之间。第二接地线GRL2可以连接到最左侧的第一触摸垫TP1和最右侧的第二触摸垫TP2。
第四防护线GL4可以设置在最外侧的第二驱动线TL2的外部上。此外,第三接地线GRL3可以设置在第四防护线GL4的外部上。也就是说,第四防护线GL4可以设置在最外侧的第二驱动线TL2的左侧和上侧上,并且第三接地线GRL3可以设置在第四防护线GL4的左侧和上侧上。
第五防护线GL5可以设置在最内侧的第二驱动线TL2的内部上。也就是说,第五防护线GL5可以设置在最右侧的第二驱动线TL2与触摸电极(TE和RE)之间。
根据图5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接地线GRL1、第二接地线GRL2和第三接地线GRL3可以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最右侧的部分、最下侧的部分和最左侧的部分中。向第一接地线GRL1、第二接地线GRL2和第三接地线GRL3施加接地电压。因此,当施加外部静电时,外部静电可以被释放到第一接地线GRL1、第二接地线GRL2和第三接地线GRL3。
此外,根据图5的示例性实施例,由于第一防护线GL1设置在最外侧的感测线RL与第一接地线GRL1之间,所以可以使第一接地线GRL1中的电压变化对最外侧的感测线RL的影响最小化。由于第二防护线GL2设置在最内侧的感测线RL与最外侧的第一驱动线TL1之间,所以可以使电压变化对最内侧的感测线RL和最外侧的第一驱动线TL1的影响最小化。由于第三防护线GL3设置在最内侧的感测线RL与第二接地线GRL2之间,所以可以使第二接地线GRL2中的电压变化对最内侧的感测线RL的影响最小化。由于第四防护线GL4设置在最外侧的第二驱动线TL2与第三接地线GRL3之间,所以可以使第三接地线GRL3中的电压变化对最外侧的第二驱动线TL2的影响最小化。由于第五防护线GL5设置在最内侧的第二驱动线TL2和触摸电极(TE和RE)之间,所以可以使最内侧的第二驱动线TL2和触摸电极(TE和RE)彼此之间的影响最小化。
在以互电容方式驱动触摸电极(TE和RE)的情况下,可以向第一防护线GL1、第二防护线GL2、第三防护线GL3、第四防护线GL4和第五防护线GL5施加接地电压。在以自电容方式驱动触摸电极(TE和RE)的情况下,可以向第一防护线GL1、第二防护线GL2、第三防护线GL3、第四防护线GL4和第五防护线GL5施加与施加到第一驱动线TL1、第二驱动线TL2和感测线RL的驱动信号相同的驱动信号。
图6是示出图5的区域A的放大图,图7是沿图6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6,触摸传感器层TSL可以包括触摸电极(TE和RE)、连接电极BE和高折射率层PL。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层TSL的触摸电极(TE和RE)可以具有围绕发光区域LA的网格形状。发光区域LA可以是释放在显示单元DU的发光元件层EML中产生的光的区域。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区域LA可以显示彼此不同的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可以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然而,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区域LA可以全部显示相同的颜色(例如,第一颜色),或者可以显示彼此不同的第一颜色、第二颜色、第三颜色和第四颜色。
图6示出了发光区域LA在平面图中具有菱形形状,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在平面图中,第一发光区域LA可以具有矩形形状或正方形形状,或者可以具有其它多边形形状或圆形或者椭圆形形状。发光区域LA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
图6示出了发光区域LA在平面图中全部具有相同的尺寸,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区域LA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在平面图中,发射红光的发光区域LA的尺寸可以大于发射绿光的发光区域LA的尺寸,并且发射蓝光的发光区域LA的尺寸可以大于发射绿光的发光区域LA的尺寸。此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平面图中,发射红光的发光区域LA的尺寸可以与发射蓝光的发光区域LA的尺寸基本相同或者小于发射蓝光的发光区域LA的尺寸。
高折射率层PL包括图案区域PA和非图案区域NPA。图案区域PA是其中设置有图案部的区域,非图案区域NPA可以是其中未设置有图案部的区域。图6仅示出了第一图案部PT1,但图案部不仅包括设置在第一区域DR1中的第一图案部PT1,而且包括设置在第二区域DR2中的第二图案部PT2。稍后将详细描述第一图案部PT1和第二图案部PT2。
连接电极BE可以在平面图中以“<”或“>”的形状弯曲至少一次,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连接电极BE可以被设置为与触摸电极(TE和RE)叠置。在连接电极BE与驱动电极TE叠置的区域中,连接电极BE可以经由接触孔CTH连接到驱动电极TE。
参照图7,TFT层TFTL形成在基底SUB上。TFT层TFTL包括TFT 120、栅极绝缘膜130、层间绝缘膜140、钝化膜150和平坦化膜160。
第一缓冲层BF1可以形成在基底SUB上。第一缓冲层BF1可以形成在基底SUB上,以保护TFT 120和发光元件层EML的有机发光层172免受可能穿透基底SUB的湿气的影响。第一缓冲层BF1可以包括交替堆叠的多个无机膜。例如,第一缓冲层BF1可以形成为其中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和氧化铝层中的至少一者交替堆叠的多层膜。可以不设置第一缓冲层BF1。
TFT 120可以形成在第一缓冲层BF1上。每个TFT 120包括有源层121、栅电极122、源电极123和漏电极124。图7示出了TFT 120具有其中栅电极122设置在有源层121上方的顶栅结构,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也就是说,TFT 120可以具有其中栅电极122设置在有源层121下方的底栅结构或者其中栅电极122设置在有源层121上方和下方的双栅结构。
有源层121形成在第一缓冲层BF1上。有源层121可以包括多晶硅、单晶硅、低温多晶硅、非晶硅或氧化物半导体。例如,氧化物半导体可以是包括铟(In)、锌(Zn)、镓(Ga)、锡(Sn)、钛(Ti)、铝(Al)、铪(Hf)、锆(Zr)或镁(Mg)的二元化合物(ABx)、三元化合物(ABxCy)或四元化合物(ABxCyDz)。例如,有源层121可以包括氧化铟锡锌(ITZO)或氧化铟镓锌(IGZO)。用于阻挡入射在有源层121上的外部光的遮光层可以形成在第一缓冲层BF1与有源层121之间。
栅极绝缘膜130可以形成在有源层121上。栅极绝缘膜130可以形成为无机膜,诸如以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或氧化铝层为例。
栅电极122和栅极线可以形成在栅极绝缘膜130上。栅电极122和栅极线可以使用钼(Mo)、Al、铬(Cr)、金(Au)、Ti、镍(Ni)、钕(Nd)、铜(Cu)或它们的合金形成为单层膜或多层膜。
层间绝缘膜140可以形成在栅电极122和栅极线上。层间绝缘膜140可以形成为无机膜,诸如以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或氧化铝层为例。
源电极123和漏电极124可以形成在层间绝缘膜140上。源电极123和漏电极124可以经由穿透栅极绝缘膜130和层间绝缘膜140的接触孔连接到有源层121。源电极123和漏电极124可以使用Mo、Al、Cr、Au、Ti、Ni、Nd、Cu或它们的合金形成为单层膜或多层膜。
用于使TFT 120绝缘的钝化膜150可以形成在源电极123和漏电极124上。钝化膜150可以形成为无机膜,诸如以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或氧化铝层为例。
作为用于平坦化由TFT 120产生的高度差的平坦化膜160可以形成在钝化膜150上。平坦化膜160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为有机膜。
发光元件层EML形成在TFT层TFTL上。发光元件层EML包括发光元件170和堤层180。
发光元件170和堤层180形成在平坦化膜160上。每个发光元件170可以包括第一电极171、有机发光层172和第二电极173。
第一电极171可以形成在平坦化膜160上。第一电极171可以经由穿透钝化膜150和平坦化膜160的接触孔连接到每个TFT 120的漏电极124。
在发光元件层EML形成为在相对于有机发光层172朝向第二电极173的方向上发光的顶发射型发光元件层的情况下,第一电极171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形成,诸如Al和Ti的堆叠件(例如,Ti/Al/Ti)、Al和ITO的堆叠件(例如,ITO/Al/ITO)、银(Ag)-钯(Pd)-铜(Cu)(APC)合金或者APC合金和ITO的堆叠件(例如,ITO/APC/ITO)。
在发光元件层EML形成为在相对于有机发光层172朝向第一电极171的方向上发光的底发射型发光元件层的情况下,第一电极171可以由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材料(诸如ITO或IZO)或者半透射导电材料(诸如Mg、Ag或它们的合金)形成。在第一电极171由半透射导电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可以由于微腔而改善发射效率。
堤层180可以形成在平坦化膜160上,以限定第一电极171,从而限定发光区域LA。例如,堤层180可以被形成为覆盖第一电极171的边缘,并且可以包括使第一电极171的顶表面暴露的开口。堤层180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为有机膜。
每个发光区域LA可以指其中第一电极171、有机发光层172和第二电极173顺序堆叠并且来自第一电极171的空穴和来自第二电极173的电子在有机发光层172中结合在一起以发光的区域。发光区域LA可以包括发光元件170。
有机发光层172形成在第一电极171上和在堤层180上。有机发光层172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并且可以发射预定颜色的光。例如,有机发光层172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有机材料层和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172可以在每个发光区域LA中发射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的光。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可以是红色、绿色和蓝色,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可选地,有机发光层172可以在每个发光区域LA中发射白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发光元件层EML上设置滤色器。
第二电极173形成在有机发光层172上。第二电极173可以被形成为覆盖有机发光层172。第二电极173可以是针对所有子像素(RP、GP和BP)共同形成的公共层。可以在第二电极173上形成盖层。
在顶发射结构中,第二电极173可以由TCO材料(诸如ITO或IZO)或半透射导电材料(诸如Mg、Ag或它们的合金)形成。在第二电极173由半透射性导电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可以由于微腔而改善发射效率。
在底发射结构中,第二电极173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形成,诸如Al和Ti的堆叠件(例如,Ti/Al/Ti)、Al和ITO的堆叠件(例如,ITO/Al/ITO)、APC合金或者APC合金和ITO的堆叠件(例如,ITO/APC/ITO)。
薄膜封装层TFEL形成在发光元件层EML上。薄膜封装层TFEL包括封装膜190。
封装膜190设置在第二电极173上。封装膜19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机膜,以防止氧或湿气渗透到有机发光层172和第二电极173中。此外,封装膜19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机膜,以保护发光元件层EML免受诸如灰尘的外部物质的影响。例如,封装膜190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电极173上的第一无机膜、设置在第一无机膜上的有机膜和设置在有机膜上的第二无机膜。第一无机膜和第二无机膜可以形成为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或氧化铝层,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有机膜可以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第二缓冲层BF2形成在薄膜封装层TFEL上。第二缓冲层BF2可以由氮化硅(SiNx)形成,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层BF2可以包括交替堆叠的多个无机膜。例如,第二缓冲层BF2可以形成为其中氮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氧化硅层、氧化钛层和氧化铝层中的至少一者交替堆叠的多层膜。
触摸传感器层TSL设置在第二缓冲层BF2上。如上面参照图5已经提到的,触摸传感器层TSL包括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连接电极BE、驱动线(TL1和TL2)、感测线RL、防护线(GL1、GL2、GL3、GL4和GL5)以及接地线(GRL1、GRL2和GRL3)。为了方便起见,图7仅示出了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连接电极BE、高折射率层PL和平坦化层FL。
参照图7,连接电极BE设置在第二缓冲层BF2上。连接电极BE可以由Al和Ti的堆叠件(例如,Ti/Al/Ti)、Al和ITO的堆叠件(例如,ITO/Al/ITO)、APC合金或者APC合金和ITO的堆叠件(例如,ITO/APC/ITO)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包括第一图案部PT1和第一平坦部FT1的高折射率层PL设置在连接电极BE上。具体地,高折射率层PL可以包括第一高折射率层PL1和第二高折射率层PL2,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可选地,高折射率层PL可以形成为单层膜或者具有三层或更多层的多层膜。第一图案部PT1可以包括第一凹凸部分PPA和第二凹凸部分PPB,第一平坦部FT1可以包括第一非凹凸部分FP1和第二非凹凸部分FP2。
具体地,第一高折射率层PL1可以设置在连接电极BE上,并且可以包括第一凹凸部分PPA、第一非凹凸部分FP1和部分地暴露连接电极BE的接触孔CTH。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凹凸部分PPA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凹陷DP1和多个第一突起PP1,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凹凸部分PPA可以包括仅第一凹陷DP1或者可以包括仅第一突起PP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非凹凸部分FP1可以是平坦的,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非凹凸部分FP1可以是弯曲的,或者可以沿连接电极BE的形态设置。第一凹凸部分PPA漫射外部光,第一非凹凸部FP1使由连接电极BE产生的高度差平坦化。
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以设置在第一高折射率层PL1上。例如,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以设置在第一高折射率层PL1的第一非凹凸部分FP1的顶表面上以彼此间隔开,并且驱动电极TE可以经由设置在第一高折射率层PL1中的接触孔CTH电连接到连接电极BE。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以由Al和Ti的堆叠件(例如,Ti/Al/Ti)、Al和ITO的堆叠件(例如,ITO/Al/ITO)、APC合金或者APC合金和ITO的堆叠件(例如,ITO/APC/ITO)形成,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第二高折射率层PL2可以设置在第一高折射率层PL1、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上。第二高折射率层PL2可以包括第二凹凸部分PPB和第二非凹凸部分FP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凹凸部分PPB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凹陷DP2和多个第二突起PP2。第二凹凸部分PPB的第二凹陷DP2和第二突起PP2可以沿第一凹凸部分PPA的第一凹陷DP1和第一突起PP1的形态设置,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凹凸部分PPB的第二凹陷DP2和第二突起PP2可以与第一凹凸部分PPA的第一凹陷DP1和第一突起PP1具有不同的形状。此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凹凸部分PPB可以包括仅第二凹陷DP2,或者可以包括仅第二突起PP2。
第二非凹凸部分FP2可以是平坦的,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二非凹凸部FP2可以是弯曲的,或者可以沿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的形态设置。第二凹凸部分PPB漫射外部光,第二非凹凸部分FP2使由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产生的高度差平坦化。
平坦化层FL可以设置在第二高折射率层PL2上。平坦化层FL使由第一图案部PT1产生的高度差平坦化。平坦化层FL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为有机膜。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高折射率层PL和平坦化层FL可以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例如,高折射率层PL的折射率可以比平坦化层FL的折射率大。此外,第二缓冲层BF2的折射率可以比高折射率层PL的折射率大。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高折射率层PL可以具有1.6至1.65的折射率;平坦化层FL可以具有1.5至1.59的折射率;并且第二缓冲层BF2可以具有1.66至1.75的折射率。然而,发明构思不限于此。第一高折射率层PL1和第二高折射率层PL2可以具有相同的折射率,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高折射率层PL1和第二高折射率层PL2可以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例如,第二高折射率层PL2的折射率可以比第一高折射率层PL1的折射率大,或者反之亦然。因为高折射率层PL包括第一图案部PT1,高折射率层PL的折射率比第二缓冲层BF2的折射率小并且比平坦化层FL的折射率大,所以可以漫射从显示装置10外部入射的外部光,并且可以减少可能对用户可见的反射光。结果,可以改善显示装置10的可视性。
遮光图案可以设置在平坦化层FL上以在厚度方向上与触摸传感器层TSL的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连接电极BE叠置,并且还可以在遮光图案与覆盖窗之间设置偏振构件。
图8是示出图5的区域B的放大图;图9是沿图8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10是沿图8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图9的外部光的反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图10的外部光的反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
参照图7和图8,触摸传感器层TSL可以设置在显示单元DU上,触摸传感器层TSL的感测电极RE可以具有围绕发光区域LA的网格形状。例如,感测电极RE不可以与发光区域LA叠置,而是可以形成网格形状以设置在发光区域LA之间。驱动电极TE可以以与感测电极RE的方式基本相同的方式形成,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触摸传感器层TSL的高折射率层PL包括图案区域PA和非图案区域NPA。图案区域PA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发光区域LA叠置,但不与感测电极RE和驱动电极TE叠置,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案区域PA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发光区域LA、一些感测电极RE和一些驱动电极TE叠置。
在图案区域PA中,可以设置第一图案部PT1和第二图案部PT2。例如,第一图案部PT1可以设置在平坦的第一区域DR1中设置的图案区域PA中,第二图案部PT2可以设置在弯曲的第二区域DR2中设置的图案区域PA中。
第一图案部PT1和第二图案部PT2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发光区域LA叠置。例如,第一图案部PT1可以被设置为与设置在平坦的第一区域DR1中的发光区域LA叠置,第二图案部PT2可以被设置为与设置在弯曲的第二区域DR2中的发光区域LA叠置。
图案区域PA可以具有比发光区域LA的尺寸大的尺寸。例如,图案区域PA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发光区域LA叠置,可以具有比发光区域LA的尺寸大的尺寸,并且可以完全覆盖发光区域LA,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案区域PA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发光区域LA叠置,并且可以具有与发光区域LA的尺寸相同的尺寸。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图案区域PA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发光区域LA叠置,可以具有比发光区域LA的尺寸小的尺寸,并且可以部分地覆盖发光区域LA。
设置在第一区域DR1中设置的图案区域PA中的第一图案部PT1的布置图案可以与在第二区域DR2中设置的图案区域PA中的第二图案部PT2的布置图案不同。例如,相比于设置在平坦的第一区域DR1中设置的图案区域PA中的第一图案部PT1,设置在弯曲的第二区域DR2中设置的图案区域PA中的第二图案部PT2可以布置得更密集。
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突起PP和凹陷DP的数量可以大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突起PP和凹陷DP的数量,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突起PP和凹陷DP的数量可以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突起PP和凹陷DP的数量相同。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突起PP和凹陷DP的数量可以小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突起PP和凹陷DP的数量。
在平面图中,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凹陷DP可以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凹陷DP具有不同的面积。例如,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凹陷DP可以具有比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凹陷DP的面积大的面积,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凹陷DP可以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凹陷DP具有相同的面积。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凹陷DP可以具有比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凹陷DP的面积小的面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凹陷DP和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凹陷DP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圆形形状,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可选地,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凹陷DP和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凹陷DP可以具有各种其它形状,诸如多边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平面图中,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凹陷DP可以具有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凹陷DP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参照图9,在平坦的第一区域DR1中,显示单元DU可以包括发光区域LA和非发光区域NLA。如上面所描述的,发光区域LA是释放由显示单元DU的发光元件层EML产生的光的区域,非发光区域NLA是发光区域LA以外的区域。显示单元DU的结构已经参照图7进行了描述,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平坦的第一区域DR1中,触摸传感器层TSL可以包括图案区域PA和非图案区域NPA。图案区域PA是其中包括第一凹凸部分PPA和第二凹凸部分PPB的第一图案部PT1被设置为漫射反射光的区域,非图案区域NPA是其中设置有包括第一非凹凸部分FP1和第二非凹凸部分FP2的第一平坦部FT1的区域。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区域LA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图案区域PA叠置。此外,图案区域PA的在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比发光区域LA的在第一方向(或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例如,图案区域PA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发光区域LA叠置,并且可以完全覆盖发光区域LA。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凹凸部分PPA的第一凹陷DP1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第二凹凸部分PPB的第二凹陷DP2叠置,第一凹凸部分PPA的第一突起PP1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第二凹凸部分PPB的第二突起PP2叠置。然而,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凹凸部分PPA的第一凹陷DP1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第二凹凸部分PPB的第二突起PP2叠置,第一凹凸部分PPA的第一突起PP1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第二凹凸部分PPB的第二凹陷DP2叠置。
参照图10,在弯曲的第二区域DR2中,显示单元DU可以包括发光区域LA和非发光区域NLA,触摸传感器层TSL可以包括图案区域PA和非图案区域NPA。图案区域PA是其中包括第一凹凸部分PPA和第二凹凸部分PPB的第二图案部PT2被设置为漫射反射光的区域,非图案区域NPA是其中设置有包括第一非凹凸部分FP1和第二非凹凸部分FP2的第二平坦部FT2的区域。
参照图9和图10,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第二凹凸部分PPB的第一间距T1可以大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第二凹凸部分PPB的第二间距T2。第一间距T1可以指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一对相邻第二凹陷DP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二间距T2可以指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一对相邻第二凹陷DP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通过将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第二凹凸部分PPB和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第二凹凸部分PPB布置为使得第一间距T1可以大于第二间距T2,可以通过增加光在其中外部光的反射光比在第一区域DR1中更可见的第二区域DR2中的漫射来进一步降低反射光的可视性。因此,可以防止由反射光引起的可视性劣化,并且可以改善视角的白角依赖性(white angle dependency,WAD)。
参照图11,由于平坦化层FL与高折射率层PL之间的折射率差异,入射到第一区域DR1中的第一外部光LI1、第二外部光LI2、第三外部光LI3、第四外部光LI4和第五外部光LI5在第一区域DR1的顶部之上被反射。由于第一图案部PT1设置在高折射率层PL中以对应于发光区域LA,所以由于每个第一图案部PT1的第二凹陷DP2和第二突起PP2的存在,第一外部光LI1、第二外部光LI2、第三外部光LI3、第四外部光LI4和第五外部光LI5分别输出为具有不同反射角的第一反射光LO1、第二反射光LO2、第三反射光LO3、第四反射光LO4和第五反射光LO5。图11示出了第一外部光LI1、第二外部光LI2、第三外部光LI3、第四外部光LI4和第五外部光LI5在平坦化层FL与第二高折射率层PL2之间的界面处被反射,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外部光LI1、第二外部光LI2、第三外部光LI3、第四外部光LI4和第五外部光LI5中的一些可以在第二高折射率层PL2与第一高折射率层PL1之间的界面处被反射。例如,第一外部光LI1、第二外部光LI2、第三外部光LI3、第四外部光LI4和第五外部光LI5中的一些可以被第一高折射率层PL1的第一凹陷DP1和第一突起PP1漫射。此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外部光LI1、第二外部光LI2、第三外部光LI3、第四外部光LI4和第五外部光LI5中的一些可以在第一高折射率层PL1与第二缓冲层BF2之间的界面处被反射。
参照图12,由于平坦化层FL与高折射率层PL之间的折射率差异,入射到第二区域DR2中的第六外部光LI6、第七外部光LI7、第八外部光LI8、第九外部光LI9、第十外部光LI10和第十一外部光LI11在第二区域DR2的顶部之上被反射。由于第二图案部PT2设置在高折射率层PL中以对应于发光区域LA,所以由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的第二凹陷DP2和第二突起PP2的存在,第六外部光LI6、第七外部光LI7、第八外部光LI8、第九外部光LI9、第十外部光LI10和第十一外部光LI11分别输出为具有不同反射角的第六反射光LO6、第七反射光LO7、第八反射光LO8、第九反射光LO9、第十反射光LO10和第十一反射光LO11。图12示出了第六外部光LI6、第七外部光LI7、第八外部光LI8、第九外部光LI9、第十外部光LI10和第十一外部光LI11在平坦化层FL与第二高折射率层PL2之间的界面处被反射,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六外部光LI6、第七外部光LI7、第八外部光LI8、第九外部光LI9、第十外部光LI10和第十一外部光LI11中的一些可以在第二高折射率层PL2与第一高折射率层PL1之间的界面处反射。例如,第六外部光LI6、第七外部光LI7、第八外部光LI8、第九外部光LI9、第十外部光LI10和第十一外部光LI11中的一些可以被第一高折射率层PL1的第一凹陷DP1和第一突起PP1漫射。此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六外部光LI6、第七外部光LI7、第八外部光LI8、第九外部光LI9、第十外部光LI10和第十一外部光LI11中的一些可以在第一高折射率层PL1与第二缓冲层BF2之间的界面处被反射。
由于高折射率层PL设置在第二缓冲层BF2与平坦化层FP之间以防止由反射光引起的可视性劣化,因此可以改善显示装置10的显示质量,高折射率层PL具有比第二缓冲层BF2的折射率小的折射率和比平坦化层FL的折射率大的折射率,并且包括第一图案部PT1和第二图案部PT2。此外,由于设置在弯曲的第二区域DR2中的图案区域PA中的第二图案部PT2比设置在平坦的第一区域DR1中的图案区域PA中的第一图案部PT1布置得更密集,因此可以增加光在其中外部光的反射光比在第一区域DR1中更可见的第二区域DR2中的漫射,结果可以进一步降低反射光的可视性。因此,可以改善视角的WAD。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图13和图14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9和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滤色器层设置在平坦化层上方。在下文中,将主要集中在与图9和图10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来描述图13和图14的示例性实施例。
参照图13和图14,滤色器层CFL可以设置在平坦化层FL上方。滤色器层CFL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图案CF1、第二颜色图案CF2和第三颜色图案CF3,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滤色器层CFL可以包括第一颜色图案CF1和第二颜色图案CF2,或者可以包括除了第一颜色图案CF1、第二颜色图案CF2和第三颜色图案CF3之外的其它附加颜色图案。
遮光构件BM可以设置在滤色器层CFL与平坦化层FL之间。例如,第一区域DR1和第二区域DR2可以均包括遮光区域BA和透光区域TA,并且遮光构件BM可以设置在滤色器层CFL与平坦化层FL之间以对应于遮光区域BA。透光区域TA可以是将从显示单元DU发射的光释放到显示装置10之外的区域。遮光区域BA可以是通过其不透射从显示单元DU发射的光的区域。
遮光构件BM可以沿每个透光区域TA的边缘设置,并且可以包括暴露透光区域TA的开口。遮光构件BM可以具有格子形状,该格子形状具有沿每个透光区域TA的边缘彼此连接的部分。显示单元DU的发光区域LA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遮光构件BM的开口叠置,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连接电极BE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遮光构件BM叠置。
遮光构件BM可以包括光吸收材料或光反射材料。例如,遮光构件BM可以包括黑色树脂或诸如Cr的反射金属。
第一颜色图案CF1、第二颜色图案CF2和第三颜色图案CF3可以设置在遮光构件BM上。第一颜色图案CF1、第二颜色图案CF2和第三颜色图案CF3可以设置在遮光构件BM的开口上方,并且甚至可以延伸到遮光构件BM的表面以使相邻颜色图案在遮光构件BM上方彼此叠置,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图案CF1、第二颜色图案CF2和第三颜色图案CF3可以设置在遮光构件BM的开口上方,并且可以彼此间隔开而不是彼此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图案CF1可以选择性地通过其透射具有大约620nm至750nm的波长的红光,第二颜色图案CF2可以选择性地通过其透射具有大约495nm至570nm的波长的绿光,第三颜色图案CF3可以选择性地通过其透射具有大约450nm至495nm的波长的蓝光。
第一颜色图案CF1、第二颜色图案CF2和第三颜色图案CF3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光透射区域TA。例如,第一颜色图案CF1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输出红光的透光区域TA,第二颜色图案CF2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输出绿光的透光区域TA,第三颜色图案CF3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输出蓝光的透光区域TA。
外涂层OC可以设置在滤色器层CFL上。外涂层OC使由滤色器层CFL产生的高度差平坦化,并保护滤色器层CFL。外涂层OC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为有机膜,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滤色器层CFL可以防止由发光区域LA输出的光被混合,并且可以改善颜色再现性。此外,由于滤色器层CFL可以吸收大量的外部光,所以可以减少外部光的反射而不需要普遍非常昂贵的偏振构件。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图17是示出从图15的显示单元发射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图18是示出从图16的显示单元发射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图15和图16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3和图14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光路改变层设置在滤色器层上方。在下文中,将主要集中在与图13和图1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来描述图15和图16的示例性实施例。
参照图15和图16,光路改变层TRL设置在滤色器层CFL上。光路改变层TRL是将从显示单元DU的发光元件层EML发射的光束之中的在除了向上方向(或Z轴方向)之外的方向上行进的光的路径改变为使光沿向上方向(或Z轴方向)发射的层。光路改变层TRL可以包括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和第二光路改变层TRL2。
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可以设置在外涂层OC上。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在厚度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遮光构件BM叠置,但在厚度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发光区域LA和图案区域PA不叠置,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可以在厚度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图案区域PA部分地叠置,或者可以在厚度方向(或Z轴方向)上与发光区域LA和图案区域PA两者部分地叠置。
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可以包括与外涂层OC接触的底表面、与底表面相对的顶表面以及使底表面和顶表面连接的倾斜表面。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的顶表面可以具有比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的底表面的面积小的面积。
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可以形成为有机膜或包括无机颗粒的有机膜。有机膜可以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无机颗粒可以是金属颗粒,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第二光路改变层TRL2可以形成在外涂层OC和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上。第二光路改变层TRL2使由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产生的高度差平坦化。为此,第二光路改变层TRL2可以被形成为比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厚。换言之,第二光路改变层TRL2的最大厚度可以比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的最大厚度大。
第二光路改变层TRL2可以形成为有机膜或包括无机颗粒的有机膜。有机膜可以由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形成,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无机颗粒可以是金属颗粒,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
第二光路改变层TRL2的折射率可以比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的折射率大,以使从显示单元DU的发光元件层EML发射的光被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的倾斜表面反射并且沿向上方向(或Z轴方向)行进。
参照图17和图18,从显示单元DU的发光元件层EML垂直输出的第一光(L11和L21)可以穿透触摸传感器层TSL、滤色器层CFL和第二光路改变层TRL2,然后可以从第二光路改变层TRL2垂直输出,从显示单元DU的发光元件层EML沿横向方向以预定角度输出的第二光(L12和L22)的路径可以在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与第二光路改变层TRL2之间的界面处改变,使得第二光(L12和L22)可以输出到发光区域LA,从显示单元DU的发光元件层EML沿横向方向以预定角度输出的第三光(L13和L23)的路径可以在第一光路改变层TRL1与第二光路改变层TRL2之间的界面处改变,使得第三光(L13和L23)可以输出到发光区域LA。换言之,光路改变层TRL可以通过改变从显示单元DU的发光元件层EML发射的光束之中沿横向方向行进的光的路径以使光沿向上方向(或Z轴方向)发射来改善发射效率。因此,可以提高发光元件170的寿命,并且可以降低显示装置10的功耗。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沿图8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图19和图20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5和图16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触摸传感器层中未设置平坦化层。在下文中,将主要集中在与图15和图16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来描述图19和图20的示例性实施例。
参照图19和图20,遮光构件BM和滤色器层CFL_1可以设置在高折射率层PL上方。滤色器层CFL_1可以在高折射率层PL的图案区域PA中与高折射率层PL接触,遮光构件BM可以在高折射率层PL的非图案区域NPA中与高折射率层PL接触。然而,发明构思不限于此。滤色器层CFL_1可以在图案区域PA和一些非图案区域NPA中与高折射率层PL接触,遮光构件BM可以在非图案区域NPA和一些图案区域PA中与高折射率层PL接触。
滤色器层CFL_1可以与高折射率层PL的图案部(PT1和PT2)接触。例如,滤色器层CFL_1的第二颜色图案CF2_1可以被设置为与高折射率层PL的第二凹陷DP2的顶表面和第二突起PP2的顶表面接触。第二颜色图案CF2_1的底表面可以沿第二凹陷DP2和第二突起PP2的形态形成。图19和图20示出了第一颜色图案CF1_1和第三颜色图案CF3_1仅与遮光构件BM接触,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像第二颜色图案CF2_1一样,第一颜色图案CF1_1和第三颜色图案CF3_1可以在与高折射率层PL的图案部(PT1和PT2)叠置的区域中与第二凹陷DP2的顶表面和第二突起PP2的顶表面接触,并且第一颜色图案CF1_1的底表面和第三颜色图案CF3_1的底表面也可以沿第二凹陷DP2和第二突起PP2的形态形成。在未设置平坦化层(图15和图16的FL)并且遮光构件BM和滤色器层CFL_1设置在高折射率层PL上方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形成平坦化层的工艺。结果,可以简化显示装置10的制造,并且可以实现薄的显示装置10。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与图5的区域B对应的区域的放大图,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与图5的区域B对应的区域的放大图。图21和图22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8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高折射率层的第一图案部的形状和第二图案部的形状。在下文中,将主要集中在与图8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来描述图21和图22的示例性实施例。
参照图21,触摸传感器层TSL的高折射率层PL可以包括图案区域PA和非图案区域NPA,并且在图案区域PA中可以设置第一图案部PT1_1和第二图案部PT2_1。例如,在设置在平坦的第一区域DR1中的图案区域PA中,可以设置第一图案部PT1_1,并且在设置在弯曲的第二区域DR2中的图案区域PA中,可以设置第二图案部PT2_1。
每个第一图案部PT1_1可以包括形成为闭合曲线的多个凹陷DP_1和形成为闭合曲线的多个突起PP_1,每个第二图案部PT2_1可以包括形成为闭合曲线的多个凹陷DP_1和形成为闭合曲线的多个突起PP_1。然而,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可选地,每个第一图案部PT1_1可以包括形成为闭合曲线的凹陷DP_1和设置在凹陷DP_1之间的平坦表面,并且每个第二图案部PT2_1可以包括形成为闭合曲线的凹陷DP_1和设置在凹陷DP_1之间的平坦表面。
每个第一图案部PT1_1的凹陷DP_1和每个第二图案部PT2_1的凹陷DP_1可以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四边形闭合曲线,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可选地,每个第一图案部PT1_1的凹陷DP_1和每个第二图案部PT2_1的凹陷DP_1可以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多边形闭合曲线(诸如,三角形闭合曲线或五边形闭合曲线)。
在第一区域DR1中设置的图案区域PA中的第一图案部PT1_1的布置图案可以与在第二区域DR2中设置的图案区域PA中的第二图案部PT2_1的布置图案不同。例如,设置在在弯曲的第二区域DR2中设置的图案区域PA中的第二图案部PT2_1可以比设置在在平坦的第一区域DR1中设置的图案区域PA中的第一图案部PT1_1布置得更密集。
每个第一图案部PT1_1的突起PP_1和凹陷DP_1的数量可以大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_1的突起PP_1和凹陷DP_1的数量,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图案部PT1_1的突起PP_1和凹陷DP_1的数量可以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_1的突起PP_1和凹陷DP_1的数量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图案部PT1_1的突起PP_1和凹陷DP_1的数量可以小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_1的突起PP_1和凹陷DP_1的数量。
在平面图中,每个第一图案部PT1_1的凹陷DP_1可以与每个第二图案部PT2_1的凹陷DP_1具有不同的宽度。例如,每个第一图案部PT1_1的凹陷DP_1可以具有比每个第二图案部PT2_1的凹陷DP_1的宽度大的宽度。
图22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2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第一图案部PT1_2包括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圆形闭合曲线的凹陷DP_2和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圆形闭合曲线的多个突起PP2,每个第二图案部PT2_2也包括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圆形闭合曲线的凹陷DP_2和在平面图中形成为圆形闭合曲线的多个突起PP2,因此,将省略对图2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具有高折射率的图案层设置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上方,因此可以通过漫射外部光来减少对用户的眼睛可见的反射光,结果,可以改善图像的质量。此外,可以通过经由光路改变层将沿横向方向行进的光引导为沿向上方向发射来改善显示装置的发射效率。
虽然在此已经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但通过该描述,其它实施例和修改将是明显的。因此,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而是如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权利要求以及各种明显的修改和等同布置的更宽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包括平坦的第一区域和弯曲的第二区域;以及
触摸传感器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上,
其中:
所述触摸传感器层包括:高折射率层,具有第一折射率;以及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高折射率层上并且具有比所述第一折射率小的第二折射率,并且
所述高折射率层包括图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图案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图案部,
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每个第一图案部包括多个突起和多个凹陷,并且
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每个第二图案部包括多个突起和多个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图案部中的每个第一图案部的所述多个凹陷具有第一间距,并且
所述第二图案部中的每个第二图案部的所述多个凹陷具有比所述第一间距小的第二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包括发光区域和非发光区域,
所述第一图案部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发光区域叠置,并且
所述第二图案部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每个第二区域的所述发光区域叠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区域中的每个发光区域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触摸传感器层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的缓冲层,
其中,所述缓冲层具有比所述第一折射率大的第三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高折射率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的第一高折射率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上的第二高折射率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触摸传感器层包括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并且
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测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与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测电极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图案部不叠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高折射率层包括第一凹陷和第一突起,
所述第二高折射率层包括第二凹陷和第二突起,并且
所述第一凹陷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凹陷叠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遮光构件,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
滤色器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和所述遮光构件上;以及
外涂层,设置在所述滤色器层上,
其中,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图案部不叠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涂层上的光路改变层,
其中:
所述光路改变层包括:第一光路改变层,设置在所述外涂层上;以及,第二光路改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路改变层上和所述外涂层上,并且
所述第一光路改变层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图案部不叠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光路改变层具有第四折射率,并且
所述第二光路改变层具有比所述第四折射率大的第五折射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路改变层的最大厚度比所述第一光路改变层的最大厚度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案部中的每个图案部包括多个凹陷,并且
所述多个凹陷在平面图中具有圆形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案部中的每个图案部包括多个凹陷,并且
所述多个凹陷在平面图中具有闭合曲线形状。
17.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包括发光区域和非发光区域;以及
触摸传感器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上,
其中:
所述触摸传感器层包括:高折射率层,包括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发光区域叠置的图案部;以及触摸电极,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非发光区域叠置,并且
所述图案部中的每个图案部包括多个突起和多个凹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层还包括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高折射率层上并具有比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的折射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高折射率层之间,并具有比所述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大的折射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平坦的第一区域和弯曲的第二区域,并且
所述多个凹陷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具有第一间距,并且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具有比所述第一间距小的第二间距。
CN202010045558.7A 2019-01-24 2020-01-16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4750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09491A KR20200092533A (ko) 2019-01-24 2019-01-24 표시 장치
KR10-2019-0009491 2019-0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5042A true CN111475042A (zh) 2020-07-31
CN111475042B CN111475042B (zh) 2024-07-16

Family

ID=71731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5558.7A Active CN111475042B (zh) 2019-01-24 2020-01-16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8151B2 (zh)
KR (1) KR20200092533A (zh)
CN (1) CN11147504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4581A1 (zh) * 2020-02-20 2021-08-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159501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13139A (ko) * 2019-03-22 2020-10-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069768A (ko) * 2019-12-03 2021-06-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06689A (ko) * 2020-07-08 2022-01-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US11956994B2 (en) * 2020-08-20 2024-04-09 Applied Materials, Inc. OLED light field architectures
KR20220030367A (ko) * 2020-08-28 2022-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56929A (ko) 2020-10-28 2022-05-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2612373B (zh) * 2020-12-22 2023-04-28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520448B2 (en) * 2021-03-03 2022-12-06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Three-dimensional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241358B (zh) * 2021-04-30 2024-07-1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166385A (ko) * 2021-06-09 2022-1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30041913A (ko) * 2021-09-17 2023-03-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30054534A (ko) * 2021-10-15 2023-04-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40030796A (ko) * 2022-08-31 2024-03-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3413A1 (en) * 2003-02-28 2004-12-16 Yasuko Baba Optical filter and organic E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3885106A (zh) * 2012-12-21 2014-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减少色移的光学膜和采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20140175399A1 (en) * 2012-12-26 2014-06-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50169110A1 (en) * 2013-12-18 2015-06-18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US20160011689A1 (en) * 2014-07-14 2016-01-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03158B1 (ko) * 2005-10-24 2007-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KR20100024710A (ko) 2008-08-26 2010-03-08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821255B1 (ko) * 2010-11-03 2018-01-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30048611A (ko) 2011-11-02 2013-05-1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KR101934787B1 (ko) * 2012-07-25 2019-03-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70410B1 (ko) * 2013-06-04 2020-01-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색 변화 저감용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채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236421B2 (en) 2013-08-16 2016-01-12 Superc-Touch Corporation In-cell active matrix OLED touch display panel structure of narrow border
JP2015069700A (ja) * 2013-09-26 2015-04-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338940B1 (ko) 2014-12-04 2021-1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KR102433505B1 (ko) * 2015-09-30 2022-08-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77818B1 (ko) * 2016-01-05 2022-1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572080B2 (en) * 2016-06-13 2020-02-2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ptical touch film,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486554B2 (en) 2016-09-08 2019-11-26 Fisher & Company, Inc. Power seat length adjust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KR20180054232A (ko) * 2016-11-15 2018-05-2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679539B1 (ko) * 2016-12-06 2024-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704135A (zh) * 2017-10-12 2018-02-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KR102419066B1 (ko) * 2017-11-20 2022-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3413A1 (en) * 2003-02-28 2004-12-16 Yasuko Baba Optical filter and organic E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3885106A (zh) * 2012-12-21 2014-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减少色移的光学膜和采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20140175399A1 (en) * 2012-12-26 2014-06-2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50169110A1 (en) * 2013-12-18 2015-06-18 Lg Innotek Co., Ltd. Touch window
US20160011689A1 (en) * 2014-07-14 2016-01-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4581A1 (zh) * 2020-02-20 2021-08-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829569B2 (en) 2020-02-20 2023-11-28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forming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3159501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38151B2 (en) 2021-06-15
US20200243802A1 (en) 2020-07-30
CN111475042B (zh) 2024-07-16
KR20200092533A (ko)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5042B (zh) 显示装置
US10879316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928437B (zh) 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US10916592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CN111694461B (zh) 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
US11539033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803266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3272988A (zh) 显示装置
KR20210012086A (ko) 표시 장치
CN112445369A (zh) 感测电路和显示装置
US2024018832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3140600A (zh) 显示装置
US11150753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touch detecting unit having an insulating pattern
US20220140283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4649374A (zh) 显示装置
CN113851512A (zh) 显示装置
CN221429487U (zh) 显示装置
CN220755385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038990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147820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40224656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229270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ouch inpu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40038891A (ko) 표시 장치
CN117995832A (zh)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17423717A (zh) 显示装置和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