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6634B - 通信***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6634B
CN111416634B CN201910007253.4A CN201910007253A CN111416634B CN 111416634 B CN111416634 B CN 111416634B CN 201910007253 A CN201910007253 A CN 201910007253A CN 111416634 B CN111416634 B CN 111416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ceiver
signal transcei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pagation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72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6634A (zh
Inventor
郭彦良
浦大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0072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6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6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6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6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6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66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carried on the h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及通信方法。通信***包含第一信号收发器、第二信号收发器以及信号传递结构。第一信号收发器对应于潜在信号遮蔽区。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以发射至少一射频信号。信号传递结构耦接于第二信号收发器。信号传递结构用以调整信号传递结构与第一信号收发器之间的传播路径,以经由传播路径传输至少一射频信号至第一信号收发器。传播路径未被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且信号传递结构对应于第一信号收发器呈直视性。本公开的通信***使信号传递结构与信号接收器呈直视性,令信号交换不致中断,进而维持通信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通信***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应天线指向可能频繁改变的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模拟环境的应用,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许多方面皆非常实用。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模拟环境***中,头戴式装置与主机仍是通过实体线路进行通信。即便尝试将头戴式装置与主机间改由无线传输的方式来沟通,目前的相位阵列天线、分群式相位阵列天线及切换式天线等等虽可达到多指向波束调整,但若将这些天线设置于头戴式装置上,当使用者进行移动或旋转时,将可能造成信号涵盖的死角,进而导致通信中断。
因此,发展出一种能够稳定通信的***在本领域中是有其必要性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通信***。此通信***包含一第一信号收发器、一第二信号收发器以及一信号传递结构。该第一信号收发器对应于一潜在信号遮蔽区。该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以发射至少一射频信号。该信号传递结构耦接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该信号传递结构用以调整该信号传递结构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之间的一传播路径,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该传播路径未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且该信号传递结构对应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呈直视性(Line of Sight)。
在一实施例中,当该第一信号收发器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之间的一直线路径未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时,该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以经由该直线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
在一实施例中,当该直线路径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时,该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
在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包含一第一射频信号以及一第二射频信号,该第二信号收发器选择性地发射该第一射频信号至该信号传递结构上的一第一辐射点或发射该第二射频信号至该信号传递结构上的一第二辐射点,该第一辐射点不同于该第二辐射点。
在一实施例中,该信号传递结构上的该第一辐射点以及该第二辐射点中的一者对应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呈直视性,该第一辐射点以及该第二辐射点中的该者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构成该传播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信号收发器用以接收该第一射频信号或该第二射频信号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实施例中,该信号传递结构包含一反射导体,由该第二信号收发器发射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经由该反射导体导引至该传播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该信号传递结构包含一导波结构,由该第二信号收发器发射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经由该导波结构导引至该传播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二信号收发器包含:一基频电路,用以产生至少一基频信号;一射频电路,用以自该基频电路接收该至少一基频信号,并转换该至少一基频信号为该至少一射频信号;以及一天线,用以自该射频电路接收至少一射频信号,并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该天线为一波束可调天线阵列。
在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射频信号为一毫米波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信号收发器设置于一头戴式显示装置上,且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关联于该头戴式显示装置的一本体。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信号收发器用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至少一回应信号至该第二信号收发器。
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操作一通信***,该通信***包含一第一信号收发器、一第二信号收发器以及一信号传递结构,该信号传递结构耦接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且该第一信号收发器对应于一潜在信号遮蔽区。该通信方法包含:通过该第二信号收发器发射至少一射频信号;通过该信号传递结构调整该信号传递结构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之间的一传播路径,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其中该传播路径未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且该信号传递结构对应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呈直视性。
在一实施例中,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当该第一信号收发器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之间的一直线路径未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时,该通信方法包含:通过该第二信号收发器经由该直线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
在一实施例中,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当该直线路径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时,该通信方法包含:通过该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
在一实施例中,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含:通过该第一信号收发器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至少一回应信号至该第二信号收发器。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内容,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通信***以及通信方法,使该信号传递结构与该信号接收器呈直视性,使信号交换不致中断,进而维持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应能够更佳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于阅读本公开的各实施例时,可一并参照下列的各个附图:
图1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的示意图;
图2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3A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的示意图;
图3B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的示意图;
图4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信号收发器及第二信号收发器的示意图;
图5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信号收发器及第二信号收发器的示意图;
图6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信号收发器及第二信号收发器的示意图;
图7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信号收发器及第二信号收发器的示意图;
图8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信号收发器及第二信号收发器的示意图;
图9A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的示意图;以及
图9B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通信***
110:第一信号收发器
120:第二信号收发器
121:基频电路
122、123:收发器模块
122a、123a:射频电路
122b、123b:天线
130:信号传递结构
131、132:反射导体
132a:第一部分
132b:第二部分
133、134:导波结构
133a、134a:第一部分
133b、134b:第二部分
120a:导引位置
200:通信方法
S210-S220:方法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公开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公开所示启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与范围。
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公开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公开,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均可指二个或更多个元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两个或更多个元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指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指向。因此,使用的指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公开。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公开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公开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公开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图1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示出一通信***10,该通信***10包含一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一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以及一信号传递结构13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耦接于该信号传递结构130。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以及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为信号发射器(signal transmitter)以及信号接收器(signal receiver)的整合,其各自可包含至少一信号发射器以及至少一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是用以向外部发射射频信号,而信号接收器是用以自外部接收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可设置于一头戴式显示装置(HeadMounted Display,HMD)上。该头戴式显示装置可穿戴于一使用者的头部,借此,当该使用者于一实体空间当中移动时,或使其头部转动时,该头戴式显示装置将相应地移动或转动,使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可有效接收/发射射频信号,且其涵盖角度亦将随之移动或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以及该信号传递结构130构成一通信基站(base),可用以向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发射射频信号,或自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接收射频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以及该信号传递结构130,该头戴式显示装置以及该通信基站得以进行双向的无线射频信号传输,进而实现可无线通信的套装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扩增(augmented reality,AR)实境***。
图2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方法200是由图1当中的该通信***10所执行,关于该通信***10当中各构件的运行方式,请一并参照图1的实施例。该通信方法200的详细步骤,将于下面段落中详述。
步骤S210:通过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发射至少一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10中的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发射至少一射频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至少一射频信号为高频(extremely high frequency)射频信号,例如,毫米波(millimeter wave)射频信号的频段。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10可为一高频射频通信***,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理想状况下,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可接收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借此完成完整的射频信号传输程序。
然而,由于高频射频信号相当依赖于收发器之间的直视性(Line of Sight)。一旦收发器之间受到某些物体遮蔽,则另一收发器所能接收的信号程度将大幅度地衰减,使两收发器之间产生断讯状况。
为了更佳地理解,请一并参照本公开的图3A。图3A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设置于该头戴式显示装置上,在某些状况下,该头戴式显示装置的一本体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之间的一相对位置将产生一第一潜在信号遮蔽区。亦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以及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之间的一直线路径可能受到该头戴式显示装置的该本体所遮蔽,进而失去直视性。
应理解,承前所述,受该头戴式显示装置的该本体遮蔽,使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难以接收射频信号的范围可称作该第一潜在信号遮蔽区,若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亦位于该第一潜在信号遮蔽区内,则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同样难以有效地接收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发射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为了更佳地理解,亦请一并参照本公开的图3B。图3B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的示意图。如图3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若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设置于该头戴式显示装置上,在某些状况下,该头戴式显示装置对应的一使用者头部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之间的一相对位置将产生一第二潜在信号遮蔽区。亦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以及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之间的一直线路径可能受到该使用者头部所遮蔽,进而失去直视性。
应理解,承前所述,受该使用者头部遮蔽,使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难以接收射频信号的范围可称作该第二潜在信号遮蔽区,若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位于该第二潜在信号遮蔽区内,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亦难以有效地接收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发射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步骤S220:通过该信号传递结构130调整该信号传递结构130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之间的一传播路径,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其中该传播路径未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且该信号传递结构130对应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呈直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信***10当中的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与该信号传递结构130协同运行,进而实现该通信基站所被赋予的任务,其中该通信基站主要是用以确保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以及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具有一传播路径,且该传播路径具有直视性。应注意的是,此处所述的具有直视性的该传播路径是指,由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发射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可不受该第一潜在信号遮蔽区以及该第二潜在信号遮蔽区的阻挡,而可直接传输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的一直线路径。
应注意的是,该通信基站当中的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以及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可通过下面实施例当中的结构所实施。
为了更佳地理解,请一并参照本公开的图4。图4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信号收发器以及信号收发器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号收发器120包含一基频电路121、一收发器模块122以及一收发器模块123。该收发射模块122中包含一射频电路122a以及一天线122b,该收发器模块123中亦包含一射频电路123a以及一天线123b。该基频电路121电性耦接于该射频电路122a以及该射频电路123a。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电性耦接于一处理器(图中未示),该处理器可传输一信息至该基频电路121,该基频电路121用以依据该信息产生至少一基频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基频电路121可选择性地传输该至少一基频信号至该收发器模块122中的该射频电路122a,或传输该至少一基频信号至该收发器模块123中的该射频电路123a。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射频电路122a以及该射频电路123a用以转换该至少一基频信号为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再分别经由该天线122b或该天线123b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收发器模块122中的该天线122b或该收发器模块123中的该天线123b为多单元的波束可调天线阵列,该天线122b或该天线123b皆可依据波束成型(beamforming)技术指向性地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收发器模块122与该收发器模块123之间具有一间距,该间距使该天线122b以及该天线123b可涵盖不同的发射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122b以及该天线123b当中至少有一者位于该第一潜在信号遮蔽区以及该第二潜在信号遮蔽区之外,在此状况下,该收发器模块122或该收发器模块123当中至少有一者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具有该传播路径,且该传播路径具有直视性。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通过该收发器模块122或该收发射模块123当中的一者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
应理解,如图4的实施例所示,可理解为图1所示的该信号传递结构130被整合于如图4所示的该收发器模块122或该收发器模块123当中。该基频电路121可选择性地传输该至少一基频信号至该收发器模块122或该收发器模块123以调整该传播路径。
为了更佳地理解,请一并参照本公开的图5。图5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信号收发器以及第二信号收发器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包含该基频电路121以及该收发器模块122。该收发器模块122中包含该射频电路122a以及该天线122b,该基频电路121电性耦接于该射频电路122a。该信号传递结构130包含一反射导体131。
应注意的是,关于该基频电路121、该收发器模块122、该射频电路122a以及该天线122b的操作方式,请参照前述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122b可指向该反射导体131,以将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发射至该信号传递结构130的该反射导体131,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可经由该反射导体131导引,以向该反射导体131被设定的一方向发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收发器模块122与该反射导体131之间具有一间距,该间距使该天线122b以及该反射导体131可涵盖不同的发射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122b以及该反射导体131当中至少有一者位于该第一以及该第二潜在信号遮蔽区之外,使该收发器模块122或该反射导体131当中至少有一者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具有直视性。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通过该收发器模块122直接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或者,通过该收发器模块122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反射导体131,由该反射导体131导引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
图6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信号收发器以及第二信号收发器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包含该基频电路121以及该收发器模块122。该信号传递结构130包含一反射导体132。该收发器模块122中包含该射频电路122a以及该天线122b,该基频电路121电性耦接于该射频电路122a。
应注意的是,关于该基频电路121、该收发器模块122、该射频电路122a以及该天线122b的操作方式,请参照前述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122b可指向该信号传递结构130的该反射导体115,以将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发射至该反射导体132。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可经由该反射导体132导引,以向该反射导体132被设定的一方向发射。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反射导体132大致呈一半开放性结构,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当中的该基频电路121以及该收发器模块122大致设置于该反射导体132内侧,以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为分界,该反射导体132大致可分为一第一部分132a以及一第二部分132b。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选择性调整该天线122b的波束指向,以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部分132a上的一第一辐射点或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二部分132b上的一第二辐射点。应理解,随着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调整该天线122b的波束指向不同,落于该第一部分132a上的该第一辐射点以及落于该第二部分132b上的该第二辐射点可以不同,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被导引的方向亦随之变化。
应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依据该天线122b的波束指向,该第一辐射点以及该第二辐射点当中至少有一者位于该第一以及该第二潜在信号遮蔽区之外,使该第一辐射点或该第二辐射点当中至少有一者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具有直视性。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通过该收发器模块122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辐射点或该第二辐射点,由该反射导体132导引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
图7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信号收发器以及第二信号收发器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包含该基频电路121以及该收发器模块122。该信号传递结构130包含一导波结构133。该收发器模块122中包含该射频电路122a以及该天线122b,该基频电路121电性耦接于该射频电路122a。
应注意的是,关于该基频电路121、该收发器模块122、该射频电路122a以及该天线122b的操作方式,请参照前述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122b可指向该信号传递结构130的该导波结构133,以将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发射至导波结构133。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可经由导波结构133导引,以向该反射导体132被设定的一方向发射。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波结构133大致呈一半开放性结构。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当中的该基频电路121以及该收发器模块122大致设置于该导波结构133内侧,以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为分界,该导波结构133大致可分为一第一部分133a以及一第二部分133b。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选择性调整该天线122b的波束指向,以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导波结构133的该第一部分133a或该第二部分133b。如图7所示,该第一部分133a或该第二部分133b各自包含多个信号通道。应理解,随着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调整该天线122b的波束指向不同,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可经由该第一部分133a或该第二部分133b当中的某些信号通道导引,并于该第一部分133a或该第二部分133b的终端向特定方向发射。
应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部分133a或该第二部分133b当中的至少有一信号通道的终端位于该第一以及该第二潜在信号遮蔽区之外,使些该信号通道与该信号接收器110具有直视性。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通过该收发器模块122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部分133a或该第二部分133b,由所述信号通道导引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
图8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第一信号收发器以及第二信号收发器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包含该基频电路121以及该收发器模块122。该信号传递结构130包含一导波结构134。该收发器模块122中包含该射频电路122a以及该天线122b,该基频电路121电性耦接于该射频电路122a。
应注意的是,关于该基频电路121、该收发器模块122、该射频电路122a以及该天线122b的操作方式,请参照前述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天线122b可指向该信号传递结构130的该导波结构134,以将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发射至导波结构134。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可经由导波结构134导引,以向该导波结构134被设定的一方向发射。应理解,如图8所示的该导波结构134类似于图7所示的该导波结构13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波结构134大致呈一封闭性结构。以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为分界,该导波结构134大致可分为一第一部分134a以及一第二部分134b。
类似于图7,在图8的该导波结构134中,该第一部分134a或该第二部分134b各自包含多个信号通道,随着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调整该天线122b的波束指向不同,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可经由该第一部分134a或该第二部分134b当中的某些信号通道导引,并向特定方向发射。该第一部分134a或该第二部分134b当中至少有一信号通道的终端位于该第一以及该第二潜在信号遮蔽区之外,使该信号通道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具有直视性。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通过该收发器模块122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部分134a或该第二部分134b,由所述信号通道导引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10。
应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亦可用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至少一回应信号至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亦即,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之间具有直视性时,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换。
为了优选地理解,请一并参照本公开的图9A。图9A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的示意图。请比较图3A以及图9A。在图3A的实施例中,该头戴式显示装置的该本体对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产生该第一潜在信号遮蔽区,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以及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失去直视性。在图9A的实施例中,该头戴式显示装置的该本体仍对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产生该第一潜在信号遮蔽区,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失去直视性。然而,通过该信号传递结构130的延伸,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通过一导引位置120a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该导引位置120a与该信号接收器110具有直视性。
应理解,图9A所示的该导引位置120a可通过本公开的图4~图8中的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以及该信号传递结构130而实施。例如,在图4的实施例中,若该天线122b受限于该第一潜在信号遮蔽区,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通过该天线123b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在此状况下,该导引位置120a可通过包含该天线123b的该收发器模块123而实施。例如,在图6的实施例中,若该反射导体132的该第一部分132a受限于该第一潜在信号遮蔽区,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反射导体132的该第二部分132b上的该第二辐射点,以通过该第二部分132b导引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在此状况下,该导引位置120a可通过该反射导体132的该第二部分132b而实施。
为了更佳地理解,请一并参照本公开的图9B。图9B为基于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通信***的示意图。请比较图3B以及图9B。在图3B的实施例中,该头戴式显示装置对应的该使用者头部对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产生该第二潜在信号遮蔽区,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以及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失去直视性。在图9B的实施例中,该使用者头部仍对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产生该第二潜在信号遮蔽区,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以及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失去直视性。然而,通过该信号传递结构130的延伸,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通过该导引位置120a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该导引位置120a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具有直视性。
应理解,图9B所示的该导引位置120a可通过本公开的图4~图8中的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以及该信号传递结构130而实施。请参照图9A实施例中的解释,于此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本公开可改善传统头戴式显示装置与电脑主机的耦接方式,该通信***10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选择。当该使用者使用该通信***10时,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可与该信号传递结构130协同运行,借此,可令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之间具有具直视性的一传播路径,可有效地确保该第二信号收发器120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110之间的信号传输,维持该通信***10的通信稳定性。
虽然本公开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4)

1.一种通信***,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信号收发器,对应于一潜在信号遮蔽区;
一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以发射至少一射频信号;以及
一信号传递结构,耦接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以接收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其中通过调整该信号传递结构来形成该第二信号收发器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之间的一传播路径,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
其中该信号传递结构包含一反射导体,由该第二信号收发器发射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经由该反射导体导引至该传播路径,
该反射导体上具一第一辐射点以及一第二辐射点,该第一辐射点以及该第二辐射点中的其中一者对应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呈直视性,该第一辐射点以及该第二辐射点中的该其中一者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构成该传播路径,
该传播路径未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信号收发器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之间的一直线路径未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时,该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以经由该直线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当该直线路径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时,该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包含一第一射频信号以及一第二射频信号,该第二信号收发器选择性地发射该第一射频信号至该信号传递结构上的该第一辐射点或发射该第二射频信号至该信号传递结构上的该第二辐射点,该第一辐射点不同于该第二辐射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用以接收该第一射频信号或该第二射频信号中的至少一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包含:
一基频电路,用以产生至少一基频信号;
一射频电路,用以自该基频电路接收该至少一基频信号,并转换该至少一基频信号为该至少一射频信号;以及
一天线,用以自该射频电路接收至少一射频信号,并发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该天线为一波束可调天线阵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射频信号为一毫米波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设置于一头戴式显示装置上,且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关联于该头戴式显示装置的一本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用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至少一回应信号至该第二信号收发器。
1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操作一通信***,其特征在于,该通信***包含一第一信号收发器、一第二信号收发器以及一信号传递结构,该信号传递结构耦接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且该第一信号收发器对应于一潜在信号遮蔽区,该通信方法包含:
通过该第二信号收发器发射至少一射频信号;以及
通过该信号传递结构接收该至少一射频信号,其中通过调整该信号传递结构来形成该第二信号收发器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之间的一传播路径,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其中该信号传递结构包含一反射导体,由该第二信号收发器发射的该至少一射频信号经由该反射导体导引至该传播路径,
该反射导体上具一第一辐射点以及一第二辐射点,该第一辐射点以及该第二辐射点中的其中一者对应于该第一信号收发器呈直视性,该第一辐射点以及该第二辐射点中的该其中一者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构成该传播路径,
该传播路径未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信号收发器与该第二信号收发器之间的一直线路径未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时,该通信方法包含:
通过该第二信号收发器经由该直线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直线路径被该潜在信号遮蔽区完全遮蔽时,该通信方法包含:
通过该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以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该至少一射频信号至该第一信号收发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通过该第一信号收发器经由该传播路径传输至少一回应信号至该第二信号收发器。
CN201910007253.4A 2019-01-04 2019-01-04 通信***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11416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7253.4A CN111416634B (zh) 2019-01-04 2019-01-04 通信***及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7253.4A CN111416634B (zh) 2019-01-04 2019-01-04 通信***及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6634A CN111416634A (zh) 2020-07-14
CN111416634B true CN111416634B (zh) 2021-10-29

Family

ID=71492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7253.4A Active CN111416634B (zh) 2019-01-04 2019-01-04 通信***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663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1987A1 (zh) * 2013-06-16 2014-12-24 Wang Hao 头盔装置
CN204543523U (zh) * 2015-04-24 2015-08-12 吴展雄 一种虚拟现实头戴显示***
CN107111143A (zh) * 2016-07-04 2017-08-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视觉***及观片器
WO2017159945A1 (ko) * 2016-03-14 2017-09-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vr 영상 제공 방법
CN108574510A (zh) * 2017-03-13 2018-09-2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及通信方法
CN108803019A (zh) * 2017-05-04 2018-11-1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1987A1 (zh) * 2013-06-16 2014-12-24 Wang Hao 头盔装置
CN204543523U (zh) * 2015-04-24 2015-08-12 吴展雄 一种虚拟现实头戴显示***
WO2017159945A1 (ko) * 2016-03-14 2017-09-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vr 영상 제공 방법
CN107111143A (zh) * 2016-07-04 2017-08-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视觉***及观片器
CN108574510A (zh) * 2017-03-13 2018-09-2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及通信方法
CN108803019A (zh) * 2017-05-04 2018-11-1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6634A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0064B2 (en) Spatially diverse antennas for a headset computer
CN108574523B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US8306572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US6115762A (en) P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tilizing an embedded antenna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radiating and receiving elements responsive to steering circuitry to form a direct antenna beam
US20190245262A1 (en) 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911851B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EP2369677B1 (en) Planar bi-directional radiation antenna
CN103348606A (zh) 空对地通信***的实时校准
EP0986837B1 (en)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rranged for state-dependently controlling non-uniform selection patterns among possible antenna directivity configurations
US20220247088A1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Wireless Device
CN111129728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416634B (zh) 通信***及通信方法
US10708848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3210931B2 (ja) 無線通信方法
CN113316082A (zh) 配对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TWI683551B (zh) 通訊系統及通訊方法
CN111403912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盖体及电子设备
US20210219147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38089B2 (e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through device case
KR102045483B1 (ko) 밀리미터 웨이브용 단말기 안테나
CN108666749B (zh) 一种天线单元及mimo天线***
CN112310653B (zh) 电子设备
EP2437349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2310652B (zh) 电子设备
US2024016299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systems with multiple radio front en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