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97034A -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97034A
CN111397034A CN202010123885.XA CN202010123885A CN111397034A CN 111397034 A CN111397034 A CN 111397034A CN 202010123885 A CN202010123885 A CN 202010123885A CN 111397034 A CN111397034 A CN 111397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cold
temperature
cold accumulation
wa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38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义
马磊
尚鹏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38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970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97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970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6196 priority patent/WO202116980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 F24F5/002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cold storage bodies, e.g. ice us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 for stor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Liquid cooling with phase change
    • H05K7/20827Liquid cooling with phase change within room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cabinets, e.g. air condition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该制冷装置包括室内风机、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该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之间闭环串联连接;该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该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当该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蓄冷模块通过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压缩机停止运行且该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该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该室内风机用于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背景技术
计算机机房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目前一般采用空调机组通过制冷调节计算机机房的环境温度。
为了实现空调机组的连续制冷以满足计算机机房的环境温度的需求,目前主要是由市电和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PS)相互配合为空调机组供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空调机组的连续制冷。
但是,当市电和UPS相互切换时,空调机组的压缩机存在断电的风险,导致空调机组的压缩机存在间歇动作时间。而在该间歇动作时间内计算机机房热量积累,温度迅速升高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连续制冷的制冷装置,以解决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的间歇动作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用于解决由于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的间歇动作使得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快速升高,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实现了对计算机机房连续制冷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该制冷模块包括室内风机、室外风机、换热芯体、喷淋水泵、喷嘴、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该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之间闭环串联连接;该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该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当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通过该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该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该室内风机用于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本实施例中,该制冷装置集成第一蓄冷模块,当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可以通过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进行蓄冷;当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通过放冷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并通过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解决了由于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的间歇动作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实现了对计算机机房连续制冷的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制冷模块还包括室外风机、换热芯体、喷淋水泵和喷嘴,该喷淋水泵用于通过喷嘴向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喷雾,该室内风机用于向换热芯体的室内侧通道引入室内回风,而该室外风机用于向换热芯体的室外侧通道引入室外侧进风,使得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换热芯体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该换热芯体中交换热量,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当该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该室外风机用于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喷淋水泵用于通过喷嘴向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喷雾,结合了间接蒸发冷却技术降低室外侧进风的温度;并通过自然风冷技术和机械制冷技术实现室外侧进风与室内回风之间的热量交换,并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从而实现制冷的功能。并且,当该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从而实现连续制冷的功能,以满足计算机机房的制冷需求。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片,该蓄冷片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该第一相变材料用于当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利用自然冷源进行蓄冷;该蓄冷片与该室内风机并列放置,且室内回风先经过该蓄冷片再通过该室内风机进入室内。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第一蓄冷模块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该第一蓄冷模块与室内风机之间的位置关系。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该第二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组件,该蓄冷组件中设置有第二相变材料;该蓄冷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阀与该蒸发器的一端连接,该蓄冷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二通阀与该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当该制冷循环通路的制冷剂流经所述蓄冷组件,使得该蓄冷组件通过该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该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蓄冷组件放冷,对该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经过蓄冷组件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该第二蓄冷模块利用机械制冷进行蓄冷,当压缩机发生故障或由于市电和UPS相互切换时,压缩机断电,压缩机17存在间歇动作时间且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蓄冷模块和第二蓄冷模块开始放冷,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通过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从而解决由于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的间歇动作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实现了对计算机机房连续制冷的需求。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蓄冷组件的蓄冷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该蓄冷组件停止蓄冷。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蓄冷模块包括第一蓄冷组件、第二蓄冷组件、第三蓄冷组件、第三二通阀、第四二通阀、第五二通阀、第六二通阀、第七二通阀和第八二通阀;该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三二通阀连接,该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二端与该第四二通阀连接,该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一端通过该第三二通阀与该第一二通阀连接,该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二端通过该第四二通阀与该第二二通阀连接;该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一端与该第五二通阀连接,该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二端与该第六二通阀连接,该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一端通过该第五二通阀与该第一二通阀连接,该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二端通过该第六二通阀与该第二二通阀连接;该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一端与该第七二通阀连接,该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二端与该第八二通阀连接,该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一端通过该第七二通阀与该第一二通阀连接,该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二端通过该第八二通阀与该第二二通阀连接。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蓄冷组件包括三个蓄冷组件,该实现方式中提供了这三个蓄冷组件的一种可能的连接结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蓄冷组件设置于该室内风机的腔体的顶棚,该第二蓄冷组件设置于该室内风机的腔体的左侧板,该第三蓄冷组件设置于该室内风机的腔体的右侧板。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第二蓄冷模块所包括的三个蓄冷组件与制冷装置的其他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蓄冷组件为由该第二相变材料和蒸发盘管相结合的蓄冷式蒸发器。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控制该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该制冷模块包括室内风机、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该压缩机、该冷凝器、该电子膨胀阀、该蒸发器之间闭环串联连接;该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该第一蓄冷模块用于当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通过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该压缩机、该冷凝器、该电子膨胀阀以及该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当该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该室内风机开启,使得该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经过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本实施例中,该制冷装置集成第一蓄冷模块,当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可以通过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进行蓄冷;当压缩机停止运行时,控制该室内风机开启,使得该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经过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降温后的室内回风,解决了由于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的间歇动作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实现了对计算机机房连续制冷的需求。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制冷装置还包括室外风机、换热芯体、喷淋水泵和喷嘴;该方法还包括:开启该喷淋水泵并通过该喷嘴向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开启该室内风机和该室外风机,使得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该换热芯体中交换热量,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该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当该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该室内风机开启,使得该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经过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包括:当该压缩机停止运行且该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该室内风机开启,使得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为经过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该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喷淋水泵并通过喷嘴向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结合了间接蒸发冷却技术降低室外侧进风的温度;并通过自然风冷技术和机械制冷技术实现室外侧进风与室内回风之间的热量交换,并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从而实现制冷的功能,以满足计算机机房的制冷需求。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检测室外温度;开启压缩机,使得该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包括: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压缩机,使得该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结合了机械制冷技术实现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制冷的功能,以满足计算机机房的制冷需求。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开启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使得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换热芯体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该换热芯体中交换热量,并通过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通过室外风机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通过自然风冷技术实现对室外侧进风与室内回风之间的热量交换,并通过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从而实现制冷的功能,以满足计算机机房的制冷需求。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该喷淋水泵并通过该喷嘴向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开启该室内风机和该室外风机,使得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该换热芯体中交换热量,并通过该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的室内回风,通过该室外风机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室外温度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通过喷嘴向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结合了间接蒸发冷却技术降低室外侧进风的温度;并通过自然风冷技术实现室外侧进风与室内回风之间的热量交换,并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从而实现制冷的功能,以满足计算机机房的制冷需求。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该第二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组件,该蓄冷组件中设置有第二相变材料;该蓄冷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阀与该蒸发器的一端连接,该蓄冷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二通阀与该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当该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该第一二通阀和该第二二通阀,该制冷循环通路的制冷剂流经该蓄冷组件,使得该蓄冷组件通过该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该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该室内风机开启,使得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经过第一蓄冷模块放冷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包括:当该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该室内风机开启,使得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分别经过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和第二蓄冷模块放冷后降温的室内回风。
在该可能的实现方式,该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该第二蓄冷模块利用机械制冷进行蓄冷,当压缩机发生故障或由于市电和UPS相互切换时,压缩机断电,压缩机17存在间歇动作时间且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二蓄冷模块开始放冷,对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通过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从而解决由于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的间歇动作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实现了对计算机机房连续制冷的需求。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蓄冷组件的蓄冷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关闭第一二通阀和第二二通阀。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冷装置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如第一方面的制冷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开启该压缩机,使得该压缩机、该冷凝器、该电子膨胀阀以及该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当该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室内风机开启,使得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经过第一蓄冷模块放冷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制冷装置还包括室外风机、换热芯体、喷淋水泵和喷嘴;该控制模块还用于:开启喷淋水泵并通过喷嘴向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开启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使得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换热芯体中的室内通道的室内回风在该换热芯体中交换热量,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该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使得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其中,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为经过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
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外温度;
该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压缩机,使得该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开启该室内风机和该室外风机,使得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换热芯体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该换热芯体中交换热量,并通过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通过室外风机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该喷淋水泵并通过该喷嘴向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开启该室内风机和该室外风机,使得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该换热芯体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通在换热芯体中交换热量,并通过该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的室内回风,通过该室外风机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片,该蓄冷片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该第一相变材料用于当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利用自然冷源进行蓄冷;该蓄冷片与该室内风机并列放置,且室内回风先经过该蓄冷片再通过该室内风机进入室内。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该第二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组件,该蓄冷组件中设置有第二相变材料;该蓄冷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阀与该蒸发器的一端连接,该蓄冷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二通阀与该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该控制模块还用于:当该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该第一二通阀和该第二二通阀,该制冷循环通路的制冷剂流经该蓄冷组件,使得该蓄冷组件通过该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该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该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该室内风机开启,使得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分别经过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和第二蓄冷模块放冷后降温的室内回风。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该蓄冷组件的蓄冷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关闭第一二通阀和第二二通阀。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制冷装置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处理器在执行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时,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处理器在执行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时,用于实现如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是实现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器、存储器分别与总线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可编辑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该芯片***运行时,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所涉及功能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该芯片***,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该制冷装置包括室内风机、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该压缩机、该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之间闭环串联连接,该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该第一蓄冷模块用于当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通过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该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形成制冷循环通路,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当压缩机停止运行且该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该室内风机用于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由此可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集成了第一蓄冷模块,该第一蓄冷模块可以进行蓄冷,当压缩机停止运行时,该第一蓄冷模块可以通过放冷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然后通过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解决了由于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的间歇动作使得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快速升高,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实现了对计算机机房连续制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制冷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制冷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二蓄冷模块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换热芯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E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喷淋水泵通过喷嘴向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F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喷淋水泵通过喷嘴向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G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蓄冷组件、第二蓄冷组件和第三蓄冷组件与室内风机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H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蓄冷组件、第二蓄冷组件和第三蓄冷组件与压缩机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制冷***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该制冷装置可以应用于计算机机房,用于解决由于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的间歇动作使得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快速升高,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实现了对计算机机房连续制冷的需求。
请参阅图1A,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可选的,该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该制冷模块与该第二蓄冷模块连接。
下面结合图1B介绍图1A所示的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请参阅图1B,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该制冷模块包括喷嘴1、喷淋支架2、喷淋接水盘3、喷淋进水管4、喷淋接水盘排水管5、蒸发器6、单向阀7、喷淋水泵8、手动球阀9、蒸发器水盘10、室内风机11、室外风机12、喷淋水箱13、水箱过滤网14、冷凝器15、空空换热芯体16、压缩机17、电子膨胀阀18。该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
其中,压缩机17、冷凝器15、电子膨胀阀18和蒸发器6之间闭环串联连接。具体请参阅图1C,压缩机17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冷凝器15的一端连接,冷凝器15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电子膨胀阀18的一端连接,电子膨胀阀18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蒸发器6的一端连接,蒸发器6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压缩机17的另一端连接。
该室内风机11用于向换热芯体的室内通道引入室内回风,而室外风机12用于向换热芯体的室外侧通道引入室外侧进风,使得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换热芯体16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该换热芯体16交换热量。
该压缩机17、冷凝器15、电子膨胀阀18和蒸发器6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该室内风机11用于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该室外风机12用于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喷淋水泵8用于通过喷嘴1向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
当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通过该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
当压缩机17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被该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该室内风机11用于向室内送入经过第一蓄冷模块放冷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7停止运行的原因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多种:
1、在市电和UPS相互切换时,制冷装置中的压缩机17断电,压缩机17存在间歇动作时间。
2、制冷装置中的压缩机17发生故障。
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与计算机机房设定的室内送风的温度相关。例如,计算机机房要求的室内送风的温度为24度,那么第一预设温度可以为24度。当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即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的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通过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该第一蓄冷模块的蓄冷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该第一蓄冷模块停止蓄冷。
本实施例中,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的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一般设置在20度至25度之间。
可选的,如图1B所示,该第一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片19,该蓄冷片19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该第一相变材料用于当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利用自然冷源开始蓄冷。该蓄冷片19与室内风机11并列放置,且在空间位置上蓄冷片9位于室内风机11的前面。室内回风先经过换热芯体16和蒸发器6,再经过该蓄冷片19,然后通过室内风机11进入室内。
其中,该压缩机17、冷凝器15、电子膨胀阀18和蒸发器6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具体过程为:蒸发器6中的液态制冷剂吸收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该气态制冷剂通过管道传输至压缩机17;压缩机17将该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并通过管道传输至冷凝器15;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15中向外界散热,将该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降温冷凝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电子膨胀阀18后转换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再回流至蒸发器6中。
其中,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该室内风机11还用于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具体的,室外侧进风和室内回风通过换热芯体16交换热量,即室内回风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室外侧进风的温度升高。然后,被室外侧进风冷却的室内回风经过制冷循环通路的蒸发器时再次被冷却,得到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并通过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如图1D所示,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换热芯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换热芯体包括室外侧通道和室内侧通道。室内回风通过室内风机11进入室内侧通道,室外侧进风通过室外风机12进入该室外侧通道,该室外侧进风与该室内回风通过该换热芯体16交换热量。
下面通过图1E和图1F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喷淋水泵8通过喷嘴1向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的方式:
请参阅图1E,图1E为本申请实施例喷淋水泵8通过喷嘴1向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的一个示意图。在图1E中,换热芯体16的两侧(即该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的上出口和下出口处,图中未示出)设置有多个喷嘴1,喷淋水泵8通过换热芯体16的两侧的多个喷嘴1在室外侧通道的上出口和下出口分别向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
请参阅图1F,图1F为本申请实施例喷淋水泵8通过喷嘴1向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的另一个示意图。在图1F中,换热芯体16的一侧(即该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的一个上出口或下出口处,图中未示出)设置有多个喷嘴1,喷淋水泵8通过换热芯体16的一侧的多个喷嘴1在该室外侧通道的上出口或下出口向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
需要说明的是,喷淋水泵8通过喷嘴1向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的方式不限于上述图1E和图1F所示的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在室外侧通道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多个喷嘴1,喷淋水泵8通过该多个喷嘴1在室外侧通道的上出口的方向和下出口的方向分别向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
上述图1E和图1F示出了喷淋水泵8通过喷嘴1向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的结构。利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降低室外侧通道中的室外侧进风的温度。然后通过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室内回风之间交换热量实现对室内回风的降温,从而实现制冷的功能。
可选的,该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可选的,该第二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组件,该蓄冷组件中设置有第二相变材料。该蓄冷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阀与蒸发器6连接,该蓄冷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二通阀与蒸发器6的另一端连接。
该制冷循环通路的制冷剂流经该蓄冷组件,使得该蓄冷组件通过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该第二蓄冷模块的蓄冷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该第二蓄冷模块停止蓄冷。当压缩机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二蓄冷模块放冷,对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经过该蓄冷组件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
请参阅图1C,以该第二蓄冷模块包括三个蓄冷组件为例进行说明。其中,该第二蓄冷模块包括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第三蓄冷组件22、第一二通阀23、第二二通阀24、第三二通阀25、第四二通阀26、第五二通阀27、第六二通阀28、第七二通阀29和第八二通阀3、压缩机17、冷凝器15、蒸发器6和电子膨胀阀18。其中,压缩机17、冷凝器15、蒸发器6和电子膨胀阀18为该第二蓄冷模块和制冷模块共用的器件。
该第一蓄冷组件20的第一端与第三二通阀25连接,第一蓄冷组件20的第二端与第四二通阀26连接。第一蓄冷组件20的第一端通过第三二通阀25和第一二通阀23与蒸发器6的一端连接,第一蓄冷组件20的第二端通过第四二通阀26和第二二通阀24与蒸发器6的另一端连接。
该第二蓄冷组件21的第一端与第五二通阀27连接,第二蓄冷组件21的第二端与第六二通阀28连接。第二蓄冷组件21的第一端通过第五二通阀27和第一二通阀23与蒸发器6的一端连接,第二蓄冷组件21的第二端通过第六二通阀28和第二二通阀24与蒸发器6的另一端连接。
该第三蓄冷组件22的第一端与第七二通阀29连接,第三蓄冷组件22的第二端与第八二通阀30连接。第三蓄冷组件22的第一端通过第七二通阀29和第一二通阀23与蒸发器6的一端连接,第三蓄冷组件22的第二端通过第八二通阀30和第二二通阀24与蒸发器6的另一端连接。
具体的,蒸发器6中的液态制冷剂吸收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该气态制冷剂通过管道传输至压缩机17;压缩机17将该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并通过管道传输至冷凝器15;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15中向外界散热,将该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降温冷凝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电子膨胀阀18后转换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再回流至蒸发器6中。由于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与蒸发器6并联连接,因此电子膨胀阀18分别向蒸发器6、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回流液态制冷剂。那么,液态制冷剂流经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例如,蓄冷组件为由第二相变材料和蒸发盘管相结合的蓄冷式蒸发器,制冷剂分别流经第一蓄冷组件20的盘管、第二蓄冷组件21的盘管和第三蓄冷组件22的盘管),当蓄冷组件内的温度达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通过该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
当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中的蓄冷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停止蓄冷。当压缩机17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开始放冷,对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并通过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本实施例中,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一般设置在8度至10度之间。可选的,每个蓄冷组件为由第二相变材料和蒸发盘管相结合的蓄冷式蒸发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G所示,第一蓄冷组件20设置于室内风机11的腔体的顶棚,第二蓄冷组件21设置于室内风机11的腔体的左侧板,第三蓄冷组件22设置于室内风机11的腔体的右侧板。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H所示,第一蓄冷组件20设置于压缩机17的腔体的顶棚,第二蓄冷组件21设置于压缩机17的腔体的左侧板,第三蓄冷组件22设置于压缩机的腔体的右侧板。
由此可知,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分别与蒸发器6并联连接,不影响制冷装置的正常运行。并且,三个蓄冷组件分别分布于压缩机17的腔体或室内风机11的腔体的顶棚、左侧板和右侧板,充分利用制冷装置的空间,且不影响制冷装置中风的流动。因此,三个蓄冷组件所增加的流阻对风的流动的影响比较小,不影响制冷装置的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蓄冷模块所包括的蓄冷组件的数量不做限定,上述图1C仅仅是一种示例。具体蓄冷组件的布置个数取决于制冷装置内的空间大小,在不影响其他工作模式的制冷效果的同时,可以尽可能布置更多的蓄冷组件,以提高第二蓄冷模块的蓄冷量。第二蓄冷模块用于在压缩机17停止运行时放冷以降低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的温度,再将降温后的室内回风送入室内,从而降低室内温度,避免计算机机房中的服务器等出现宕机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该制冷装置包括室内风机11、压缩机17、冷凝器15、电子膨胀阀18和蒸发器6,该压缩机17、该冷凝器15、电子膨胀阀18、蒸发器6之间闭环串联连接,该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该压缩机17、冷凝器15、电子膨胀阀18和蒸发器6形成制冷循环通路,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当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蓄冷模块通过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压缩机17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该室内风机11用于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由此可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集成第一蓄冷模块,该第一蓄冷模块可以进行蓄冷,当压缩机17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可以通过放冷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然后通过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解决了由于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的间歇动作使得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快速升高,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实现了对计算机机房连续制冷的需求。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该控制方法可以用于控制如图1A和图1B中的任一个所示的制冷装置,并且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制冷装置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集成在制冷装置中,或者也可以独立于该制冷装置外,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请参阅图2,该方法包括:
201、开启压缩机17,使得压缩机17、冷凝器15、电子膨胀阀18和蒸发器6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
结合图1C进行说明,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17开启,蒸发器6中的液态制冷剂吸收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该气态制冷剂通过管道传输至压缩机17;压缩机17将该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并通过管道传输至冷凝器15;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15中向外界散热,将该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降温冷凝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电子膨胀阀18后转换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再回流至蒸发器6中,从而形成制冷循环通路,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
在步骤201中,再结合图1B进行说明,控制装置控制喷淋水泵8开启并通过喷嘴1向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即利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降低室外侧进风的温度。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室内风机11和室外风机12开启,使得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和换热芯体16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通过换热芯体16交换热量,即利用室外自然冷源降低室内回风的温度。然后,通过制冷循环通路对被该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并通过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通过室外风机12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从而实现制冷的功能。
202、当压缩机17停止运行且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该室内风机11开启,使得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经过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后降温的室内回风。
其中,该制冷装置包括第一蓄冷模块,该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当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通过该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
可选的,当压缩机17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室内风机11开启,使得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经过该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后降温的室内回风。控制装置控制室外风机12,使得室外风机12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其中,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实现对被该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得到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其中,压缩机17停止运行的原因包括以下任一种或任多种:
1、在市电和UPS相互切换时,制冷装置中的压缩机17断电,压缩机17存在间歇动作时间。
2、制冷装置中的压缩机17发生故障。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的大小与计算机机房设定的室内送风的温度相关。例如,计算机机房要求的室内送风的温度为24度,那么第一预设温度可以为24度。
当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即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的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该第一蓄冷模块通过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该第一蓄冷模块的蓄冷量达到饱和状态时,该第一蓄冷模块停止蓄冷。
本实施例中,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一般设置为20度至25度之间。
可选的,如图1B所示,该第一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片19,该蓄冷片19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该第一相变材料用于当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利用自然冷源开始蓄冷。该蓄冷片19与室内风机11并列放置,且空间位置上蓄冷片9位于室内风机11的前面。室内回风先经过换热芯体16和蒸发器6,再经过该蓄冷片19,然后再通过室内风机11进入室内。
其中,喷淋水泵8通过喷嘴1向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的具体方式请参阅前述图1E和图1F所示的方式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其次,换热芯体16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前述图1D,具体这里不再介绍。
可选的,该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该第二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组件,该蓄冷组件中设置有第二相变材料。该蓄冷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阀与蒸发器6连接,该蓄冷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二通阀与蒸发器6的另一端连接。那么,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步骤203和步骤204。
步骤203: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第一二通阀和第二二通阀,使得制冷循环通路的制冷剂流经该蓄冷组件,该蓄冷组件通过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
下面结合上述图1C所示的第二蓄冷模块介绍控制装置控制该第二蓄冷模块进行蓄冷的过程。其中,该第二蓄冷模块包括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第三蓄冷组件22、第一二通阀23、第二二通阀24、第三二通阀25、第四二通阀26、第五二通阀27、第六二通阀28、第七二通阀29和第八二通阀3、压缩机17、冷凝器15、蒸发器6和电子膨胀阀18。其中,压缩机17、冷凝器15、蒸发器6和电子膨胀阀18为蓄冷模块和制冷模块共用的器件。这些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阅上文相关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当控制装置检测到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开启第一二通阀23和第二二通阀24。此时压缩机17是已开启的,蒸发器6中的液态制冷剂吸收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该气态制冷剂通过管道传输至压缩机17;压缩机17将该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并通过管道传输至冷凝器15;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15中向外界散热,将该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降温冷凝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该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电子膨胀阀18后转换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再回流至蒸发器6中。由于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与蒸发器6并联连接,因此,电子膨胀阀18向蒸发器6、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分别回流液态制冷剂。那么液态制冷剂流经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例如,蓄冷组件为由第二相变材料和蒸发盘管相结合的蓄冷式蒸发器,液态制冷剂分别流经第一蓄冷组件20的盘管、第二蓄冷组件21的盘管和第三蓄冷组件22的盘管),当蓄冷组件内的温度达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时,第一蓄冷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通过该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
可选的,当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中的蓄冷量达到饱和状态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二通阀23和第二二通阀24关闭。即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停止蓄冷。
步骤204:当压缩机17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室内风机开启,使得室内风机11送入分别经过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和所述第二蓄冷模块放冷后降温的室内回风。
可选的,如图1C所示,当压缩机17停止运行且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开始放冷,对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进行降温;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该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然后,控制装置控制室内风机开启使得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本实施例中,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一般设置在8度至10度之间。可选的,每个蓄冷组件为由第二相变材料和蒸发盘管相结合的蓄冷式蒸发器。
本实施例中,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与该制冷装置中的其他器件的位置关系请参阅前述对图1G和图1H中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开启压缩机17,使得压缩机17、冷凝器15、电子膨胀阀18和蒸发器6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该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当压缩机17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该室内风机开启,使得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经过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后降温的室内回风,解决了由于市电和UPS切换时压缩机17的间歇动作或压缩机17发生故障使得计算机机房内的温度快速升高,导致计算机机房内的服务器等设备出现宕机的问题,实现了对计算机机房连续制冷的需求。
可选的,控制装置控制该制冷装置运行的三种可能的工作模式。下面通过图3进行介绍。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301、检测室外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控制装置中设置有温度检测模块(例如,该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该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检测室外温度。当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执行步骤302。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执行步骤303。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执行步骤304。
其中,控制装置根据以下任一个或任多个因素设置第二预设温度和第三预设温度:室外侧进风的温度、室内回风的温度、室内送风的温度、风量、室外空气湿度等。例如,室内回风的温度一般定为36度。室内送风的温度一般为24度。
控制装置控制制冷装置执行步骤302,当室外侧进风与室内回风通过换热芯体16换热后,换热后的室内回风的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室内送风的温度时,则此时的室外温度为第三预设温度。当室外温度升高时,控制装置控制制冷装置执行步骤303,使得换热后的室内回风的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室内送风的温度时。当室外温度继续升高,控制装置控制制冷装置在执行步骤303的情况下得到的换热后的室内回风的温度无法满足用户设定的室内送风的温度,此时控制装置控制制冷装置运行步骤304,那么此时的室外温度可以理解为该第二预设温度。
302、开启室内风机11和室外风机12,使得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进风与换热芯体16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该换热芯体16交换热量,并通过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通过室外风机12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当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室内风机11和室外风机12开启,使得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换热芯体16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该换热芯体16交换热量。然后,通过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经过换热芯体16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通过室外风机12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步骤302为该制冷装置的工作模式1,简称为干模式。在步骤302中,控制装置通过自然风冷技术实现室外侧进风与室内回风之间的热量交换,并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从而实现制冷的功能,以满足计算机机房的制冷需求。
在步骤302下,当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蓄冷模块(例如,如图1B所示的蓄冷片19)通过该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
303、开启喷淋水泵8并通过喷嘴1向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开启室内风机11和室外风机12,使得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换热芯体16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通过换热芯体16交换热量,并通过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被该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通过室外风机12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开启喷淋水泵8并通过喷嘴1向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即利用间接蒸发技术降低室外侧进风的温度。并且,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室内风机11和室外风机12开启使得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换热芯体16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该换热芯体16交换热量,并通过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被该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通过室外风机12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步骤303为该制冷装置的工作模式2,简称为湿模式。上述步骤303中,控制装置结合间接蒸发冷却技术降低室外侧进风的温度,并通过自然风冷技术实现室外侧进风与室内回风之间的热量交换,并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从而实现制冷的功能,以满足计算机机房的制冷需求。
在步骤303下,当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蓄冷模块(例如,如图1B所示的蓄冷片19)通过该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
304、开启压缩机17,使得压缩机17、冷凝器15、电子膨胀阀18和蒸发器6形成制冷循环通路;开启喷淋水泵8并通过喷嘴1向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开启室内风机11和室外风机12,使得换热芯体16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换热芯体16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换热芯体16交换热量;通过制冷循环通路对被该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并通过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通过室外风机12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结合图1C进行说明,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执行步骤304,具体过程请参阅前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201。
其中,步骤304为该制冷装置的工作模式3,简称为混合模式。当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一蓄冷模块(例如,如图1B所示的蓄冷片19)通过该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压缩机17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室内风机11和室外风机12开启,使得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经过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后降温的室内回风,室外风机12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其中,第一蓄冷模块19放冷,对被该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得到该降温的室内回风。
可选的,该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该第二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组件,该蓄冷组件中设置有第二相变材料。该蓄冷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阀与蒸发器6连接,该蓄冷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二通阀与蒸发器6的另一端连接。
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第一二通阀和第二二通阀,使得制冷循环通路的制冷剂流经该蓄冷组件,使得该蓄冷组件通过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压缩机17停止运行且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室内风机11开启,使得室内风机11向室内送入分别经过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和所述第二蓄冷模块放冷后降温的室内回风。具体蓄冷组件与蒸发器6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蓄冷组件的蓄冷过程请参阅前述对图1C的相关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304中,控制装置结合间接蒸发冷却技术降低室外侧进风的温度,并通过自然风冷技术和机械制冷技术实现室外侧进风与室内回风之间的热量交换,并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从而实现制冷的功能,以满足计算机机房的制冷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还可以根据计算机机房的负载量控制制冷装置中压缩机17的转速和控制室内风机11和室外风机12的转速。其中,压缩机17的转速越高,制冷量越大;风机转速越大,风量越大,换热量也越多。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压缩机17的转速和/或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的转速以满足计算机机房的制冷量需求,从而合理有效地控制计算机机房的耗电量,避免不必要的电量浪费,提高计算机机房的PUE值。
结合上述示出的三种工作模式,当制冷装置运行工作模式3时,电子膨胀阀18中的液体制冷剂分别流经第二蓄冷模块所包括的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开始蓄冷,即第一蓄冷组件20、第二蓄冷组件21和第三蓄冷组件22利用机械制冷进行蓄冷。当制冷装置运行工作模式1或工作模式2时,第一蓄冷模块包括的蓄冷片19利用自然冷源进行蓄冷。这三种工作模式互相配合,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发挥自然风冷技术和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减少压缩机17的启动时间,减少计算机机房的耗电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该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控制如图1A和图1B中的任一所示的制冷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集成在制冷装置中,也可以独立于制冷装置外,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该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该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401。可选的,该控制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402。该控制模块401用于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201和步骤202,和上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302至步骤304。该检测模块402用于执行上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301。具体请参考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装置的控制装置,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制冷装置的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制冷装置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可以参考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如图5所示,该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和总线503,该总线503用于实现这些器件之间的连接通信。该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2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存储器50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再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502存储器程序5021,处理器501可以执行该程序5021来实现上述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可编辑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该芯片***运行时,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上述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
该芯片***,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请参阅图6,该制冷***包括如图1A和图1B中的任一所示的制冷装置,以及如图4或图5所示的控制装置,该制冷装置与该控制装置电连接,该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该制冷装置的工作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图2和图3中的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该处理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室内风机、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之间闭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
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所述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当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蓄冷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所述室内回风进行降温;所述室内风机用于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还包括室外风机、换热芯体、喷淋水泵和喷嘴;所述喷淋水泵用于通过喷嘴向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所述室内风机用于向换热芯体的室内侧通道引入室内回风,而所述室外风机用于向换热芯体的室外侧通道引入室外侧进风,使得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所述换热芯体交换热量;所述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所述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所述室外风机用于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片,所述蓄冷片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相变材料,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用于当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利用自然冷源进行蓄冷;所述蓄冷片与所述室内风机并列放置,且室内回风先经过所述蓄冷片再通过所述室内风机进入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所述第二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组件,所述蓄冷组件中设置有第二相变材料;所述蓄冷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阀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蓄冷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二通阀与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
当所述制冷循环通路的制冷剂流经所述蓄冷组件,使得所述蓄冷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
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蓄冷组件放冷,对所述室内回风进行降温,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经过所述蓄冷组件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蓄冷组件的蓄冷量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述蓄冷组件停止蓄冷。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冷模块包括第一蓄冷组件、第二蓄冷组件、第三蓄冷组件、第三二通阀、第四二通阀、第五二通阀、第六二通阀、第七二通阀和第八二通阀;
所述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三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二通阀与所述第一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一蓄冷组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四二通阀与所述第二二通阀连接;
所述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五二通阀与所述第一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二蓄冷组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六二通阀与所述第二二通阀连接;
所述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七二通阀与所述第一二通阀连接,所述第三蓄冷组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八二通阀与所述第二二通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内风机的腔体的顶棚,所述第二蓄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内风机的腔体的左侧板,所述第三蓄冷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内风机的腔体的右侧板。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组件为由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和蒸发盘管相结合的蓄冷式蒸发器。
9.一种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控制所述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第一蓄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室内风机、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之间闭环串联连接;所述第一蓄冷模块中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所述第一蓄冷模块用于当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通过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
开启所述压缩机,使得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所述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
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使得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经过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室外风机、换热芯体、喷淋水泵和喷嘴;所述方法还包括:
开启所述喷淋水泵并通过所述喷嘴向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
开启所述室内风机和所述室外风机,使得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所述换热芯体中交换热量,所述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被所述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再次进行降温;
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使得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经过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包括:
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使得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其中,所述降温后的室内回风为经过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对所述被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室外温度;
所述开启所述压缩机,使得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包括:
当所述室外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压缩机,使得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室外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开启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使得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在所述换热芯体中交换热量,并通过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被所述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通过所述室外风机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室外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喷淋水泵并通过所述喷嘴向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喷水和/或喷雾;开启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使得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外侧通道的室外侧进风与所述换热芯体中的室内侧通道的室内回风通过所述换热芯体交换热量,并通过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被所述室外侧进风冷却后的室内回风、通过所述室外风机向室外排出换热后的室外侧进风。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蓄冷模块,所述第二蓄冷模块包括蓄冷组件,所述蓄冷组件中设置有第二相变材料;所述蓄冷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二通阀与所述蒸发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蓄冷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二通阀与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第一二通阀和所述第二二通阀,所述制冷循环通路的制冷剂流经所述蓄冷组件,使得所述蓄冷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开始蓄冷;
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使得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经过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降温后的室内回风包括:
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使得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分别经过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和所述第二蓄冷模块放冷后降温的室内回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蓄冷组件的蓄冷量达到饱和状态时,关闭所述第一二通阀和所述第二二通阀。
16.一种制冷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开启所述压缩机,使得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蒸发器之间形成制冷循环通路,所述制冷循环通路用于对室内回风进行降温;当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且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风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开启,使得所述室内风机向室内送入经过所述第一蓄冷模块放冷降温后的室内回风。
17.一种制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装置。
CN202010123885.XA 2020-02-27 2020-02-27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Pending CN1113970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3885.XA CN111397034A (zh) 2020-02-27 2020-02-27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PCT/CN2021/076196 WO2021169801A1 (zh) 2020-02-27 2021-02-09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3885.XA CN111397034A (zh) 2020-02-27 2020-02-27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97034A true CN111397034A (zh) 2020-07-10

Family

ID=71434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3885.XA Pending CN111397034A (zh) 2020-02-27 2020-02-27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97034A (zh)
WO (1) WO202116980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9801A1 (zh) * 2020-02-27 2021-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CN114413461A (zh) * 2022-01-25 2022-04-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7674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热天气的间接蒸发冷机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9143B (zh) * 2021-12-31 2023-10-31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制冷***及制冷设备
CN114667042A (zh) * 2022-03-31 2022-06-24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设备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09344U (zh) * 2012-04-02 2013-01-30 吕智 冰蓄冷热泵藕合多级全热回收新风处理机
CN104728972A (zh) * 2015-03-09 2015-06-24 湖南大学 一种储能式相变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49240A (zh) * 2015-05-28 2015-09-30 郑永刚 模块化电蓄冷空气调节***及使用方法
JP2016142491A (ja) * 2015-02-04 2016-08-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熱源システムの運転管理装置、熱源システムの運転管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7143948A (zh) * 2016-03-01 2017-09-08 王庆鹏 可蓄能可大温差的梯级冷热源***
CN207753991U (zh) * 2018-01-15 2018-08-21 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多冷源模块化分区冷却节能***
JP2019049400A (ja) * 2017-09-12 2019-03-28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倉庫
CN110608499A (zh) * 2019-10-15 2019-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式新风***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2426B (zh) * 2012-02-27 2016-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冷却机房的装置及冷却送风调节方法
CN107906640B (zh) * 2017-10-18 2019-12-31 深圳市共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集成蓄冷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24631B (zh) * 2017-12-27 2020-09-22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应急制冷***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44005A (zh) * 2018-02-01 2018-08-24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不间断制冷***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30854A (zh) * 2018-03-05 2019-09-13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空调及数据中心
CN108692405B (zh) * 2018-06-05 2020-07-3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设备和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1397034A (zh) * 2020-02-27 2020-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09344U (zh) * 2012-04-02 2013-01-30 吕智 冰蓄冷热泵藕合多级全热回收新风处理机
JP2016142491A (ja) * 2015-02-04 2016-08-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熱源システムの運転管理装置、熱源システムの運転管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4728972A (zh) * 2015-03-09 2015-06-24 湖南大学 一种储能式相变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49240A (zh) * 2015-05-28 2015-09-30 郑永刚 模块化电蓄冷空气调节***及使用方法
CN107143948A (zh) * 2016-03-01 2017-09-08 王庆鹏 可蓄能可大温差的梯级冷热源***
JP2019049400A (ja) * 2017-09-12 2019-03-28 大和ハウス工業株式会社 倉庫
CN207753991U (zh) * 2018-01-15 2018-08-21 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多冷源模块化分区冷却节能***
CN110608499A (zh) * 2019-10-15 2019-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式新风***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69801A1 (zh) * 2020-02-27 2021-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CN11457674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热天气的间接蒸发冷机组
CN114413461A (zh) * 2022-01-25 2022-04-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带余热回收功能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69801A1 (zh) 2021-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7034A (zh) 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制冷***
CN108224631B (zh) 一种数据中心应急制冷***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33545B (zh) 一种带喷射器的空调用热管蒸气压缩复合式制冷***
CN110748974B (zh) 空调***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07906640B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集成蓄冷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62362B (zh) 一种节能水冷式空调机
CN113790542B (zh) 多模块冷水机组及其调度控制方法
KR20220115839A (ko) 전력 소비량을 감소시키는 전기 절감형 공조기
CN105805972B (zh) 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4427760A (zh) 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80237A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三联供***
JP2018200149A (ja) 雪氷利用空調システム
CN106989438B (zh) 空调设备、多联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18048B (zh) 一种多联空调***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14198872B (zh) 一种机房空调、机房空调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704923A (zh) 一种具有多运行模式的节能型基站空调***
CN102278840A (zh)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KR102128497B1 (ko) 데이터센터의 실내 냉각시스템
CN203163134U (zh) 一种节能水冷式热泵空调装置
CN102353097A (zh) 一种用于机房的空调器
CN108195005B (zh) 一种三管制水源多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57333A (zh)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177422Y (zh) 一种空调器用不停机化霜装置
CN110542162A (zh) 复合蒸发制冷和机械制冷的冷水机组一体机及切换方法
CN219775898U (zh) 冷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4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