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2174A - 一种受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受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2174A
CN111372174A CN201811588488.9A CN201811588488A CN111372174A CN 111372174 A CN111372174 A CN 111372174A CN 201811588488 A CN201811588488 A CN 201811588488A CN 111372174 A CN111372174 A CN 111372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ield
cavity
fixed
coil
vibra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84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剑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nsefe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nse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nsefe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nse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884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2174A/zh
Priority to EP19902162.7A priority patent/EP3893519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05674 priority patent/WO2020134192A1/zh
Priority to US17/417,395 priority patent/US11617049B2/en
Priority to DK19902162.7T priority patent/DK3893519T3/da
Publication of CN111372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2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受话器,其包括:外壳,其具有空心内腔;振膜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中,将所述空心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振膜机构包括振板,所述振板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振板的自由端悬空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中;电磁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内,其包括至少一个线圈组件和至少一个磁场组件,其中,每个磁场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中,且所述磁场组件靠近振板的自由端;每个线圈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中,且所述线圈组件靠近振动板的固定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受话器减少了运动部件之间的连接,从而简化装配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受话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声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受话器。
【背景技术】
受话器也叫听筒,是一种在无声音泄漏条件下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广泛用于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及助听器等通信终端设备中,实现音频的输出。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受话器,其包括壳体110、膜片120以及电磁驱动机构,膜片120设置在壳体110内并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前腔和后腔,电磁驱动机构固定在后腔中。电磁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130、簧片(或电枢)140、两块永磁体150以及线圈160,其中簧片14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10的侧壁的内壁面上,另一端通过驱动杆130与膜片120连接;线圈160套设在簧片140上并靠近簧片140的U型圆弧过渡部,两块永磁体150分别位于簧片140靠近驱动杆130那一端的上下两侧并固定在壳体110内壁面上。
由于图1所示受话器中,簧片140与膜片120需要用驱动杆130(或驱动板)进行连接,采用驱动杆130(或驱动板)的设计其装配非常困难,组装效率低,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对员工技能要求较高,制程不稳定,装配质量的管控会影响产品的可靠性,重工率高甚至造成报废,不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话器,其减少了运动部件之间的连接,从而简化装配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受话器,其包括:外壳,其具有空心内腔;振膜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中,将所述空心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振膜机构包括振板,所述振板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振板的自由端悬空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中;电磁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内,其包括至少一个线圈组件和至少一个磁场组件,其中,每个磁场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中,且所述磁场组件靠近振板的自由端;每个线圈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中,且所述线圈组件靠近振动板的固定端。
进一步的,所述磁场组件用于产生固定磁场;所述线圈组件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所述振板为导磁材料,线圈组件通电时产生的交变磁场被引入所述振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由第一底面与侧壁形成的第一壳体,以及由第二底面和侧壁形成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围成所述空心内腔;所述振膜机构将所述空心内腔分隔成靠近第一底面的第一腔体和靠近第二底面的第二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振膜机构还包括固定框和发音膜,所述固定框固定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其具有贯穿所述固定框厚度方向的内腔体;所述振板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其自由端悬空于所述固定框,所述振板的自由端与固定框之间形成有预留间隙;所述发音膜贴附于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表面上,并至少密封所述预留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发音膜在对应于所述预留间隙处设置有凸起;所述固定框为不导磁材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采用导磁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腔体内且靠近所述振板的固定端的第一线圈组件;设置于第二腔体内且靠近所述振板的自由端的第一磁场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且靠近所述振板的自由端的第二磁场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底面上,所述第一磁芯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线圈的空心内孔中,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线圈的空心内孔与所述振板的固定端相连,所述磁芯为扁形或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受话器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第一腔体中,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底面,另一端压紧所述振板的固定端;或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线圈组件,所述第二线圈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且靠近所述振板的固定端,所述第二线圈组件包括第二磁芯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底面上,所述第二磁芯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线圈的空心内孔中,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线圈的空心内孔与所述振板的固定端相连,所述磁芯为扁形或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场组件包括产生固定磁场的第一磁场产生件和第一导磁块,所述第一导磁块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底面上;所述第一磁场产生件设置于第一导磁块上,并朝向振板的自由端;或所述第一磁场组件包括产生固定磁场的第一磁场产生件,第一磁场产生件直接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底面上,并朝向振板的自由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场组件包括产生固定磁场的第二磁场产生件和第二导磁块,所述第二导磁块设置于第一壳体的第一底面上;所述第二磁场产生件设置于第二导磁块上,并朝向振板的自由端;或所述第二磁场组件包括产生固定磁场的第二磁场产生件,第二磁场产生件直接设置于第一壳体的第一底面上,并朝向振板的自由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底面上用于放置第二磁场组件的区域相对于第一底面的其他区域向第一壳体内凸起,以形成第一凸台,所述第二磁场组件置于所述第一凸台上;第二壳体的第二底面上用于放置所述第一磁场组件的区域相对于第二底面的其他区域向第二壳体内凸起,以形成第二凸台,所述第一磁场组件放置于所述第二凸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振板采用导磁材料制作,且振板的固定端与线圈组件相连,以使线圈通电时产生的交流磁场进入振板,并与直流磁场作用产生驱动力推动振板产生振动发声,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杆和簧片,从而减少了运动部件之间的连接,简化装配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振膜机构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受话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受话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受话器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在第四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受话器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在第五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受话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除非特别说明,本文中的连接、相连、相接的表示电性连接的词均表示直接或间接电性相连。
请参考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所示的受话器包括:外壳210、振膜机构230和电磁驱动机构(未标识)。
所述外壳210具有空心内腔220。所述振膜机构230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220中,并将所述空心内腔220分隔为第一腔体222和第二腔体224。所述振膜机构230包括振板232,所述振板232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外壳210的内壁上,所述振板232的自由端悬空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220中。
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220中,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线圈组件242和至少一个磁场组件244、246。其中,所述磁场组件246、244设置于第一腔体222或第二腔体224中,且所述磁场组件244、246靠近振板232的自由端;所述线圈组件242设置于第一腔体222或第二腔体224中,且所述线圈组件242靠近振板232的固定端。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10包括由第一底面与侧壁围成的第一壳体212,以及由第二底面与侧壁围成的第二壳体214,第一壳体212与第二壳体214相互扣合围成所述空心内腔220,例如,采用胶粘或者电焊方式将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4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4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振膜机构23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12内,其将所述空心内腔220分隔成靠近第一底面的第一腔体222和靠近第二底面的第二腔体224。
请参考图3所示,其为图2中的振膜机构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振膜机构230包括振板232、固定框234和发音膜236。所述固定框234固定于第一壳体212的侧壁的内侧面上,其具有贯穿所述固定框234厚度方向的内腔体2342。所述固定框234为不导磁材质,其可以是不锈钢、铝或其它不导磁的金属或非金属材质。所述振板232的固定端2322固定于所述固定框234的内侧,其自由端2324悬空在所述固定框234内;所述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的外侧表面与固定框234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有预留间隙238。所述发音膜236独立于外壳210预先贴附在固定框234朝向第一腔体222的一侧表面上,并至少密封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与固定框234之间形成的预留间隙238。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发音膜236在对应于所述预留间隙238位置处设置有朝向第二腔体224的凸起2362。由于该凸起2362的设置,当振板232带动发音膜236振动时,所述发音膜可以更容易随所述振板一起振动。在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中,所述发音膜236也可以预先贴附在固定框234朝向第二腔体224的一侧表面上,此时所述凸起2362朝向第一腔体223。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腔体224内且靠近所述振板232的固定端2322的第一线圈组件242,设置于第二腔体224内且靠近所述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的第一磁场组件244,以及设置于第一腔体222内且靠近所述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的第二磁场组件246。其中,第一磁场组件244与第二磁场组件246相对,线圈组件242和磁场组件244、246相互间隔。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组件242包括第一磁芯2422和第一线圈2424,所述第一线圈2424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14的第二底面上,所述第一磁芯2422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线圈2424的空心内孔中,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线圈2424的空心内孔与所述振板232的固定端2322相连,所述第一磁芯2422优选为铁芯。所述第一磁场组件244包括产生固定磁场的第一磁场产生件2442和第一导磁块2444,所述第一导磁块2444固定于第二壳体214的第二底面上;所述第一磁场产生件2442固定在第一导磁块2444上,并朝向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且所述第一磁场产生件2442与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之间预留有所需间隙。第二磁场组件246仅包括产生固定磁场的第二磁场产生件2462,所述第二磁场产生件2462直接固定于第一壳体212的第一底面上,并朝向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或与第一磁场产生件2442正对),且所述第二磁场产生件2462与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之间预留有所需间隙。所述磁芯为扁形或圆形,在所述磁芯为扁形时,该扁形的短径的方向为所述振板的长度方向,该扁形的长径的方向为所述振板的宽度方向,这样整个线圈组件更加靠近所述振板的固定端,在外壳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延长了振动端,降低振动端劲度,提升灵敏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磁场产生件2442、2462为永磁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圈组件242可以仅包括第一线圈2424,第一线圈2424直接与所述振板232的固定端2322相连,从而使第一线圈2424通电时产生的交流磁场可以进入振板232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仅有第一磁场组件244,也可以仅与第二磁场组件246。
图2所示的电磁驱动机构驱动振板232振动的原理是:当给第一线圈2424通入交流电时,产生的交流磁场通过第一磁芯2422进入振板232,使振板232带有极性,在磁场产生件2442、2462产生的固定磁场的作用下,使得振板232在竖直方向做往复振动,从而带动发音膜236鼓动空气发声。
综上可知,与图1所示的受话器相比,图2所示的受话器未使用驱动杆130和簧片140。由于图2中的振板232采用导磁材料制作,其固定端2322与所述线圈组件242相连,线圈2424通电时产生的交流磁场直接通过振板232与磁场产生件2442、2462产生的固定磁场作用,产生驱动力推动振板232产生振动发声。也就是说,本发明中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振板232具有簧片的功能,即本发明中将振板232和簧片二合为一,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杆和簧片,从而减少了运动部件之间的连接,简化装配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请参考图4所示,其为图2所示的受话器的***示意图。与图1相比,图2和图4所示的受话器内部的组件层次分明,其堆叠式的设计使得装配工艺简单,非常适合自动化生产。
请参考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受话器相比,图5所示的受话器中增设有固定块250,所述固定块250位于第一腔体222中,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212的第一底面,另一端与磁芯2422相对,以压紧所述振板232的固定端2322,从而提高固定端2322的稳定性。请参考图6所示,其为图5所示的受话器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其电磁驱动机构为双线圈设计。图7所示的受话器与图2所示的受话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图7中的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线圈组件248;图7中的第二磁场组件746还包括第二导磁块7464;振板232设置在第一壳体212和第二壳体214的开口之间。
在图7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圈组件248设置于第一腔体222内且靠近所述振板232的固定端2322。所述第二线圈组件248包括第二磁芯2482和第二线圈2484,所述第二线圈2484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12的第一底面上,所述第二磁芯2482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线圈2484的空心内孔中,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线圈2484的空心内孔与所述振板232的固定端2322相连。所述第二磁场组件746包括产生固定磁场的第二磁场产生件7462和第二导磁块7464,所述第二导磁块7464固定于第一壳体212的第一底面上,所述第二磁场产生件7462固定在第二导磁块7464上,并朝向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或与第一个磁场产生件2442正对),且所述第二磁场产生件7462与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之间预留有所需间隙。
图7中的电磁驱动机构为双线圈设计,不仅可以更有效地驱动振板232振动,增大受话器的灵敏度,而且两个磁芯2482、2422可以压紧所述振板232的固定端2322,从而提高固定端2322的稳定性。请参考图8所示,其为图7所示的受话器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9所示,其为本发明在第四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其电磁驱动机构也为双线圈设计。图9所示的受话器与图7所示的受话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图9中的第一磁场组件944仅包括第一磁场产生件9442,所述第一磁场产生件9442直接固定于第二壳体214的第二底面上,并朝向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且第一磁场产生件9442与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之间预留有所需间隙;第二磁场组件946仅包括第二磁场产生件9462,所述第二磁场产生件9462直接固定于第一壳体211的第一底面上,并朝向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且所述第二磁场产生件9462与振板232的自由端2324之间预留有所需间隙,其中,第一磁场产生件9442和所述第二磁场产生件9462相对放置。也就是说,图9所示的受话器通过增加磁场产生件的厚度,将加厚的磁场产生件9442、9462安装在壳体210上,无需设置额外导磁块。请参考图10所示,其为图9所示的受话器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11所示,其为本发明在第五实施例中的受话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其电磁驱动机构也为双线圈设计。图11所示的受话器与图7所示的受话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图11中,第一壳体212的第一底面上用于放置第二磁场产生件1462的区域相对于第一底面的其他区域向第一壳体212内凸起,以形成第一凸台2122,所述第二磁场产生件1462放置于所述第一凸台2122上;第二壳体214的第二底面上用于放置所述第一磁场产生件1442的区域相对于第二底面的其他区域向第二壳体215内凸起,以形成第二凸台2142,所述第一磁场产生件1442直接放置于所述第二凸台2142上。这样,图11所示的受话器,不用增加磁场产生件1442、1462的厚度,也可以省去导磁块的设置。请参考图12所示,其为图11所示的受话器的***示意图。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振板232具有簧片的功能,即本发明中将振板232和簧片二合为一,不需要额外的驱动杆和簧片。从而使得本发明中的受话器具有一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受话器内部的组件层次分明,其堆叠式的设计使得装配工艺简单,非常适合自动化生产;
(2)减少了运动部件间的连接(例如,驱动杆和簧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高;
(3)更少的组成部件和更简单的装配工艺得到更高的生产效率。
(4)更少的组成部件和更简单的装配工艺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中,“连接”、“相连”、“连”、“接”等表示电性连接的词语,如无特别说明,则表示直接或间接的电性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外壳,其具有空心内腔;
振膜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中,将所述空心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振膜机构包括振板,所述振板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振板的自由端悬空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中;
电磁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空心内腔内,其包括至少一个线圈组件和至少一个磁场组件,其中,每个磁场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中,且所述磁场组件靠近振板的自由端;每个线圈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中,且所述线圈组件靠近振动板的固定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场组件用于产生固定磁场;
所述线圈组件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
所述振板为导磁材料,线圈组件通电时产生的交变磁场被引入所述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由第一底面与侧壁形成的第一壳体,以及由第二底面和侧壁形成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围成所述空心内腔;
所述振膜机构将所述空心内腔分隔成靠近第一底面的第一腔体和靠近第二底面的第二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机构还包括固定框和发音膜,
所述固定框固定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其具有贯穿所述固定框厚度方向的内腔体;
所述振板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其自由端悬空于所述固定框,所述振板的自由端与固定框之间形成有预留间隙;
所述发音膜贴附于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表面上,并至少密封所述预留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音膜在对应于所述预留间隙处设置有凸起;
所述固定框为不导磁材质;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采用导磁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
设置于第二腔体内且靠近所述振板的固定端的第一线圈组件;
设置于第二腔体内且靠近所述振板的自由端的第一磁场组件;
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且靠近所述振板的自由端的第二磁场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一线圈,
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底面上,所述第一磁芯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线圈的空心内孔中,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线圈的空心内孔与所述振板的固定端相连,
所述磁芯为扁形或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话器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第一腔体中,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底面,另一端压紧所述振板的固定端;或
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线圈组件,所述第二线圈组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且靠近所述振板的固定端,所述第二线圈组件包括第二磁芯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底面上,所述第二磁芯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线圈的空心内孔中,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线圈的空心内孔与所述振板的固定端相连,
所述磁芯为扁形或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场组件包括产生固定磁场的第一磁场产生件和第一导磁块,所述第一导磁块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底面上;所述第一磁场产生件设置于第一导磁块上,并朝向振板的自由端;或
所述第一磁场组件包括产生固定磁场的第一磁场产生件,第一磁场产生件直接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底面上,并朝向振板的自由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磁场组件包括产生固定磁场的第二磁场产生件和第二导磁块,所述第二导磁块设置于第一壳体的第一底面上;所述第二磁场产生件设置于第二导磁块上,并朝向振板的自由端;或
所述第二磁场组件包括产生固定磁场的第二磁场产生件,第二磁场产生件直接设置于第一壳体的第一底面上,并朝向振板的自由端。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底面上用于放置第二磁场组件的区域相对于第一底面的其他区域向第一壳体内凸起,以形成第一凸台,所述第二磁场组件置于所述第一凸台上;
第二壳体的第二底面上用于放置所述第一磁场组件的区域相对于第二底面的其他区域向第二壳体内凸起,以形成第二凸台,所述第一磁场组件放置于所述第二凸台上。
CN201811588488.9A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受话器 Pending CN1113721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8488.9A CN111372174A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受话器
EP19902162.7A EP3893519B1 (en) 2018-12-25 2019-09-12 Receiver
PCT/CN2019/105674 WO2020134192A1 (zh) 2018-12-25 2019-09-12 一种受话器
US17/417,395 US11617049B2 (en) 2018-12-25 2019-09-12 Receiver
DK19902162.7T DK3893519T3 (da) 2018-12-25 2019-09-12 Modtag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8488.9A CN111372174A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受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2174A true CN111372174A (zh) 2020-07-03

Family

ID=71209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8488.9A Pending CN111372174A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受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21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9426A1 (zh) * 2022-11-23 2024-05-30 中科声特美(苏州)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装置、受话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09426A1 (zh) * 2022-11-23 2024-05-30 中科声特美(苏州)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装置、受话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40917B (zh) 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08966093B (zh) 用于激励器的弹片、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15314812A (zh) 一种双振膜受话器及电子设备
CN111355826A (zh) 屏幕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CN111372174A (zh) 一种受话器
CN209345399U (zh) 一种受话器
CN111372176A (zh) 一种受话器
EP3893519B1 (en) Receiver
CN115065917A (zh) 发声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5103279A (zh) 发声装置和终端设备
CN209823955U (zh) 一种受话器
CN101803403B (zh) 超薄型声换能器
CN210112264U (zh)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CN208971811U (zh) 受话器以及具有该受话器的助听器
CN209823954U (zh) 一种受话器
CN111372171A (zh) 一种受话器
CN108055629B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09497587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9497567U (zh) 一种受话器
CN111372175A (zh) 一种受话器
CN111726715A (zh) 一种受话器
CN218336398U (zh) 一种双振膜受话器及电子设备
CN218041160U (zh) 一种受话器马达及双振膜受话器
CN210694295U (zh) 振膜及采用该振膜的受话器
CN209497588U (zh) 一种受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