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7193A - 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 Google Patents

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7193A
CN111317193A CN202010145169.1A CN202010145169A CN111317193A CN 111317193 A CN111317193 A CN 111317193A CN 202010145169 A CN202010145169 A CN 202010145169A CN 111317193 A CN111317193 A CN 111317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air inlet
air
resistor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51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维袈
孔维连
李阳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451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71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7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719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41D13/002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12Surgeons' or patients' gowns or dresses
    • A41D13/1209Surgeons' gowns or dresses
    • A41D13/1218Surgeons' gowns or dresses with head or fac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和防护头罩,还包括:第二通排风循环***,用于防护服本体通风;微正压通风循环***,用于防护头罩通风;测试用头盔,连接在防护头罩内侧;监测装置,包括:生理健康监测组件,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或测试用头盔内;控制盒,包括控制器、报警器,控制器与第二通排风循环***、微正压通风循环***、监测装置、报警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监控中心连接;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实现防护服本体内和头罩内分别通风,使用舒适,且通过监测装置,获取使用者生理健康信息,实现参数异常时进行报警,具有使用安全的优点。

Description

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背景技术
新冠肺炎的肆意传播,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脸上被口罩压出深深的瘀痕,穿着纸尿裤上班,闷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面,8小时不能吃喝,内衣都被汗水湿透。这样很伤身体。现有的p3,p4级防护服都没解决这个难题。现有的非送风防护服穿上很闷热大量出汗,对医护人员的新陈代谢是很不利的。医用N95口罩带了超过四个小时就可能对肺部造成伤害,即便戴的再紧也避免不了边缘漏风被传染病感染的风险。现有的p3,p4防护服穿2、3个小时是可以的,其通常是实验室里穿的,平时被拿来护理一般的传染病和ICU安静的病人。中东综合呼吸症和这次新冠肺炎,面对这种突然大量的呼吸道传染的疾病的护理,这些防护服有天生的缺陷。护理病人要穿8—10小时,对医护人员来讲,不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
现有“电动送风式正压生物防护服”无监测装置,无法获取使用者生理健康信息,具有使用不安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及方法,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和防护头罩,还包括:
第二通排风循环***,用于给防护服本体内通风;
微正压通风循环***,用于给所述防护头罩内通风;
测试用头盔,所述测试用头盔连接在防护头罩内侧;
监测装置,包括:生理健康监测组件,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中检测器件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内或测试用头盔内;
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盒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微正压通风循环***、监测装置、报警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通过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
蓄电池,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头罩包括:头部、胸部、双上肢部,所述头部、胸部、双上肢部采用加厚防撕裂面料制作;所述防护服还包括:防护靴,所述蓄电池安装在防护靴外侧。
所述防护服本体为一体式防护衣,所述防护服由防护头罩和一体式防护衣,在胸部连接而成;或所述防护服本体为无正压隔离衣。
优选的,防护头罩前面有一块硬质透明的视窗;
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包括:
第一进风机,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通过管道连接气源,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或气源出气端连接第二过滤装置;
第一排风机,所述第一排风机出风端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
若干第一进风管路,位于防护服本体内,所述第一进风管路的进风端通过进风总管与第一进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所述第一进风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
若干第一排风管路,位于防护服本体内,所述第一排风管路的排风端通过排风总管与第一排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一排风管路上设有第二电动阀门;
所述微正压通风循环***包括:
第二排风机,所述第二排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第一过滤装置;
排风罩,位于防护头罩内嘴部下方;
第二排风管,一端与所述排风罩连接,另一端从腋下部位绕过与所述第二排风机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排风管上设有第三电动阀门;
第二进风管,连接在所述视窗周侧,所述第二进风管上设有第四电动阀门;
第二进风机,出风端与所述第二进风管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进风机进风端连接气源以及连接有第四过滤装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源为清洁空气、压缩空气气瓶、风扇加压过滤的空气中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进风管路和第一排风管路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护服本体分为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个风区,第一进风管路和第一排风管路在四个风区中排布上密下疏,且第一进风管路和第一排风管路的风口朝向身体一侧。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测装置监测的信息控制所述微正压通风循环***和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工作;
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包括:呼吸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用头盔内;
心率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胸部;
血压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袖部;
体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内;
血氧饱和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
气体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用头盔内,用于监测头罩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信息;
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通风监测组件;
所述通风监测组件包括:第一风速传感器,设置在头罩内第二进风管的出风口处;第二风速传感器,设置在排风罩内;第三风速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进风管路的出风口;第四风速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排风管路的进风口;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呼吸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第一风速传感器、第二风速传感器、第三风速传感器、第四风速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工作状态监测组件,所述工作状态监测组件包括:
运动状态监测组件,所述运动状态监测组件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上;
摄像头,设置在防护头罩外侧;
定位芯片,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或防护服本体上;
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摄像头、定位芯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
通讯装置,连接在防护服本体外侧,所述通讯装置包括:微型对讲机;
耳机,设置在防护头罩内部;
微型麦克风,设置在设置在防护头罩内部,所述耳机和微型麦克风均与微型对讲机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
自动跟随小车,所述蓄电池、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气源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
第一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红外传感器与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遥控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自动跟随模块,包括:第二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与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感应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电路与蓄电池连接;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
第三二极管,正极连接蓄电池正极,负极连接控制器正电源端;
第一电容,第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负极;
场效应晶体管,栅极连接第一电容第二端,源极连接第三二极管负极;
第二电阻,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第四电阻,第一端连接场效应晶体管漏极;
第三电容,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第四二极管,正极连接第四电阻第二端,负极连接场效应晶体管栅极;
第二电阻,第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正极,第二端连接控制器的检测引脚;
第三电阻,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和微正压通风循环***的管路上设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防护服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动阀门的工作电压;
第五二极管,正极连接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端;
第九电容,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负极,另一端接地;
第十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负极,另一端接地;
第五电阻,第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负极;
第六电容,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第二运算放大器,正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第二端;
第七电容,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第七电阻,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第六电阻,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负输入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二极管,负极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端;
第二二极管,正极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端;
第一运算放大器,正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正极;
第八电阻,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负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
第三运算放大器,负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负极,正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
第九电阻,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负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与电路,一输入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所述与电路输出端连接控制器;
第十电阻,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正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源;
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正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第十二电阻,第一端连接第三电源,第二端连接第十三电阻一端以及第四电容一端以及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负输入端,所述第十三电阻另一端和第四电容另一端接地;
第十四电阻,一端连接第二电源,另一端连接与电路输出端;
第八电容,一端连接与电路输出端,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还包括:
微型电动抽充气泵,位于防护服本体外,且与控制器电连接;
若干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接触式生理监测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弹性连接袋体,为弧形结构,所述弹性连接袋体固定连接在防护服本体内需要连接接触式生理监测器的部位,所述接接触式生理监测器连接在弹性连接袋体靠近人体的一侧;
气囊,安装在所述弹性连接袋体内,通过气泵连接管与所述微型电动抽充气泵连接;
所述防护服还包括:控制盒连接组件,所述控制盒连接组件包括:
安装壳,与控制盒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包括:上下匹配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相互接触的一面开口,且设有相互匹配的卡块和卡槽;第一弹性带,将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一侧固定连接;
弹簧,设置在第二外壳内部,一端与第二外壳靠近第一弹性带的内侧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部,设置在第二外壳内,一端与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弹簧的一端设有内螺纹;
第二连接部,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外壳内,且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两个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为条状结构,一个第三连接部第一端与第二连接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三连接部第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壳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侧;
所述两个第三连接部第二端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安装槽,且所述两个第三连接部第二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轴线垂直于第三连接部长度方向;
条状连接块,其内中部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三连接部第二端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第二连接带,设置在第一连接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带两端用于***两个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带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若干第二安装孔;
第二连接槽,所述条状连接块内位于第一连接槽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一侧与第一连接槽连通,另一侧贯穿条状宽度方向一侧;
第一螺栓,设置在条状连接块一端,用于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第二螺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槽内,用于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第二连接带与第三连接部连接。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逻辑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护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监测装置结构示意框图。
图4为本发明电源电路和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盒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安装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通排风循环***;11、第一进风管路;12、第一排风管路;13、进风总管;14、排风总管;2、微正压通风循环***;21、第二进风管;22、第二排风管;3、控制盒;4、监测装置;41、生理健康监测组件;42、通风监测组件;43、运动状态监测组件;5、防护头罩;51、测试用头罩;6、防护服本体;7、防护靴;8、蓄电池;9、控制盒连接组件;91、安装壳;911、第一外壳;912、第二外壳;913、弹簧;914、第一连接部;915、第二连接部;916、第一弹性带;92、第三连接部;93、第二螺栓;94、第二连接带;95、条状连接块;96、安装槽;97、第一连接槽;98、第二连接槽;99、第一螺栓;10、第一连接组件;101、弹性连接袋体;102、气囊;103、气泵连接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十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5、第十五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U1、第一运算放大器;U2、第二运算放大器;U3、第三运算放大器;U4、场效应晶体管;U5、与电路;V1、第一电源;V2、第二电源;V3、第三电源;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5、第五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如图1-3所示,包括:
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6和防护头罩5,还包括:
第二通排风循环***1,用于给防护服本体6内通风;
微正压通风循环***2,用于给所述防护头罩5内通风;
优选的,上述微正压通风循环***2可采用现有“电动送风式正压生物防护服”的循环***;
测试用头盔,所述测试用头盔连接在防护头罩内侧;
监测装置,包括:生理健康监测组件41,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中检测器件(如具体的血压传感器、心率传感器等)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内或测试用头盔或防护头罩内;优选的,所述生理健康检测组件可包括:血压传感器,位于为胳膊大臂靠近肘关节的肘窝;心率传感器,与胸廓上半部分贴合;呼吸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与胸廓下半部分贴合;气体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用头盔或防护头罩内,用于监测头罩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信息;本发明可在防护头罩内或防护服内设置上述监测组件中检测器,在工作穿戴防护服时,通过其监测生理健康参数;而测试用头罩内也设置检测附件(心率、呼吸、血压等检测器件),测试头罩通过第二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而不与控制器连接,在工作前试戴测试用头罩后,工作中不佩戴测试用头罩。
控制盒3,所述控制盒3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盒3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1、微正压通风循环***2、监测装置、报警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盒连接在防护服本体腰部外侧,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1和微正压通风循环***2使用的通排风机也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外侧;所述控制盒上面设置两路外进洁净压力空气接口,当接口卡上时所述控制盒自动关闭进风,打开排风。
所述控制器还通过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控制器将控制参数及监测装置检测的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给监控中心;上传区块链数据及通过监控中心的APP显示,同时监控中心记录。
蓄电池8,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服还包括:防护靴7,所述蓄电池8安装在防护靴7外侧。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为够5~10小时工作的蓄电池。
测试用头盔,通过第二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所述测试用头盔或防护头罩内设置生理健康监测组件,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如血压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饱和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用于测试佩戴者的血压、心跳、血氧饱和度、头罩内二氧化碳浓度等一系列指标。本发明使用时,首先佩戴测试用头盔(因为不同人的体表面积、出汗程度、肺活量、代谢量等体质不同,感到舒适的呼吸空气量和冷却空气量也不同,更重要的是不仅感觉上的舒适,而是生理指标上的健康),在使用者开始穿戴本防护服之前需要试戴测试头盔,测试出数据(如使用舒适时的数据,包括血压、心跳、血压饱和度、氧气含量等数据;还包括肺活量数据(记录穿戴者在工作中少量运动、中量运动、大量运动呼吸需要的空气量)以便于智能配给;具体是嘴上含一个呼出管,测试时穿戴者以鼻子吸气,用嘴呼气,一个工作班次中模拟工作量最小和工作量中等和工作量最大时的呼吸情况);该数据传到云数据中心(监控中心),用于平时默认的控制盒控制的数据标准值(血压标准值);
控制器根据防护服的生理健康监测组件检测的结果以及监控中心传输的上述测试用头盔传输的数据智能(如通过软件)控制微正压通风循环***(如调整风速)和第二通排风***工作,以保证使用舒适、安全。
通过微正压通风循环***实现给防护头罩内部通排风,通过第二通排风循环***1实现防护服本体内通排风,实现防护头罩和防护服本体分别通气;与现有的正压防护服仅仅设置一个通风循环***,空气从头顶入、腿脚出,而导致从头罩面罩内正压大量送风对穿戴者有三重伤害,其一大量急速的风长时间吹面部头部会造成人的植物神经紊乱,其二是会造成眼睛发干,其三风噪音会影响听力相比;本发明能够解决该问题,具有使用舒适的优点;
生理健康监测组件,用于在佩戴防护服过程中检测使用者生理健康参数信息,如上述血压、呼吸、心率等,并将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使用者生理健康参数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给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的显示屏进行显示。控制器根据测试头盔测试出的生理健康参数对应的标准值(如上述血压标准值),当检测的生理健康参数信息对应的参数值(如血压检测值)超出对应的标准值(如血压标准值)的预设范围时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通过监测装置,获取使用者生理健康信息,实现参数异常时进行报警,具有使用安全的优点。
同时控制器将控制参数(如通排风流速值、风机转速值等)及监测装置检测的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给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显示(如显示屏和APP显示),便于监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头罩5包括:头部、胸部、双上肢部,所述头部、胸部、双上肢部采用加厚防撕裂面料制作;
所述防护服本体6为一体式防护衣,所述防护服由防护头罩5和一体式防护衣,在胸部连接而成(如通过密封拉链和下面的一体防护服相连,目的是保护了一个单独的正压头罩和从头到脚的一体防护服);或所述防护服本体6为无正压隔离衣。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现有的防护服都是一体面料在实验室工作没有问题,护理被镇静了的ICU的病人也没有问题。但是像中东综合呼吸症和新冠肺炎这类病人,大部份要在病人清醒的情况下使用无创呼吸机,当病人呼吸窘迫,急度缺氧的时候会引起神经不正常对医护人员拉扯,而这种缺氧病人又不能使用镇静剂叫他昏睡,所以防护服头部、胸部、双上肢部采用加厚防撕裂面料制作,增强抗拉强度十分必要。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护头罩前面有一块硬质透明的视窗(为现有技术),保证穿戴者有180度的视野。
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1包括:
第一进风机,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通过管道连接气源,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或气源出气端连接第二过滤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为N95标准的过滤器。
第一排风机,所述第一排风机出风端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用于防止回流污染防护服本体;优选的,所述第三过滤装置为N95标准的过滤器。
若干第一进风管路11,位于防护服本体6内,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的进风端通过进风总管13与第一进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
若干第一排风管路12,位于防护服本体6内,所述第一排风管路12的排风端通过排风总管24与第一排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一排风管路12上设有第二电动阀门;
所述微正压通风循环***2包括:
第二排风机,所述第二排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第一过滤装置,用于防止回流;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为n99的过滤装置。
排风罩,位于防护头罩内嘴部下方;
第二排风管22,一端与所述排风罩连接,另一端从(防护头罩)腋下部位绕过与所述第二排风机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排风管22上设有第三电动阀门;
第二进风管21,连接在所述视窗周侧,所述第二进风管21上设有第四电动阀门;所述防护头罩内送风沿着所述视窗形成风帘。
第二进风机,出风端与所述第二进风管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进风机进风端连接气源以及连接有第四过滤装置;优选的,所述第四过滤装置为n99的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进风管设置为两路,所述第二进风机和第四过滤装置对应也为两个。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电连接。可通过阀门控制管路通断以及流量。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可为包含止回的阀门。
优选的,所述气源可通过连接件背负在背部或者设置在下述的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可设置防护服本体外侧(如腰部外侧)或者设置在下述的自动跟随小车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设置第一过滤装置、第三过滤装置用于防止回流造成防护服本体和防护头罩内部污染,设置第二过滤装置,第四过滤装置用于进一步过滤气源,以上使得使用更安全。
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若干第一进风管路和第一排风管路12,以保证防护服本体内充分通排风,以保证使用舒适。
现有的正压防护服都是从头罩面罩内正压大量送风对穿戴者有三重伤害,其一大量急速的风长时间吹面部头部会造成人的植物神经紊乱,其二是会造成眼睛发干,其三风噪音会影响听力,本发明在头罩前面有一块硬质透明的视窗,保证穿戴者有180度的视野,头罩内送风沿着所述视窗形成风帘,能够解决该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源为清洁空气、压缩空气气瓶、风扇加压过滤的空气中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护服本体6分为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个风区,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在四个风区中排布上密下疏,且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的风口朝向身体一侧。
因为人的上半身体表面积比下半身大,因此在这四个风区中风管排布上密下疏,如第一进风管路、第一排风管路可为一根长管,螺旋排布,螺栓线上密下疏。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风机和第一排风机为正反转风机,通过两个风机的正反转,开关各四个风口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二进风机和第二排风机为变频风机或者无极调速风机,便于调节风量,实现头罩内精准正压。所述第一进风机和第一排风机为也为无极调速风机或者变频风机。
该实施例中,共8个电磁阀,可通过控制器智能调节控制同时2进2出4关闭。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的风口朝向身体一侧,可使穿戴者享受仿自然风的吹拂,比如前面进风,后面抽风;左侧前后进风,右侧前后出风等组合,通风效果较好因此穿戴者的舒适性较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测装置4监测的信息控制所述微正压通风循环***2和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1工作;
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包括:呼吸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用头盔内5内;心率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内胸部;血压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内袖部;体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6内(如腋下);血氧饱和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内(如袖部);气体传感器,设置在防护头罩内,用于监测头罩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信息;
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通风监测组件42,包括:第一风速传感器,设置在头罩内第二进风管21的出风口处;第二风速传感器,设置在排风罩内;第三风速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进风管路11的出风口;第四风速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排风管路12的进风口;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呼吸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第一风速传感器、第二风速传感器、第三风速传感器、第四风速传感器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生理健康监测组件用于检测使用者的生理健康参数(血压、呼吸、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参数信息),并将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使用者所述血压、呼吸、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给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的显示屏进行显示。控制器还预设有参数对应的标准值(如血压参数对应的血压标准值),当对所述信息对应的具体参数值(如血压检测值)大于对应的标准值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多项生理参数异常报警,以及通过气体传感器实现缺氧报警,具有使用安全的优点。
同时监测装置设置通风监测组件,当风速传感器检测值大于或小于对应的标准值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实现风机故障报警;(如第一风速传感器检测值大于对应的第一风速标准值时,说明第二进风机进风故障;如第二风速传感器检测值小于对应的第二风速标准值时,说明第二排风机排风故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工作状态监测组件,所述工作状态监测组件包括:
运动状态监测组件43,所述运动状态监测组件43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上;
摄像头,设置在防护头罩5外侧;
定位芯片,设置在所述控制盒3内或防护服本体6上;
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摄像头、定位芯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运动状态信息并由控制器传输给监控中心;摄像头用于摄像,获取使用者的工作状态信息并由控制器传输给监控中心;定位芯片用于获取定位信息以及追踪运动(工作)轨迹信息并由控制器传输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根据摄像使用者状态(如面部表情判断使用者的疲劳状态)以及运动轨迹,判断出工作强度(如工作轨迹对应的路线长度大于预设值,为工作强度高);以及通过显示使用者工作状态、工作轨迹、工作强度。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智能监控工作状态、工作轨迹、工作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通讯装置,连接在防护服本体6外侧,所述通讯装置包括:微型对讲机;
耳机,设置在防护头罩内部;
微型麦克风,设置在设置在防护头罩内部,所述耳机和微型麦克风均与微型对讲机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设置微型对讲机、耳机、微型麦克风便于与外部通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自动跟随小车,所述蓄电池8、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气源均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优选的,所述自动跟随小车可为现有自动跟随小车,如CN203217408U。优选的,
第一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红外传感器与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遥控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可采用无线连接方式);优选的,所述遥控器具有进出污染区开门关门及打卡功能,所述遥控器还用于控制控制器。
自动跟随模块,包括:第二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与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防护服本体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感应块。所述自动跟随模块也可采用现有。
优选的,该实施例中,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气源均通过可伸缩管与防护服对应的器件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所述自动跟随小车用于运输辅助器件(蓄电池8、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气源),减少防护服的负担;
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避障;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感应块的距离(即与防护服距离),并将其传输给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控制自动跟随小车的驱动模块移动,以保证自动跟随小车与防护服距离在预设范围内,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可靠自动跟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电路与蓄电池8连接;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
第三二极管D3,正极连接蓄电池8正极,负极连接控制器正电源端;蓄电池负电源端与控制器负电源端连接;
第一电容C1,第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负极;
场效应晶体管U4,栅极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端,源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负极;
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第四电阻R4,第一端连接场效应晶体管U4漏极;
第三电容C3,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第二端,另一端接地;为电解电容,用于储存电能。
第四二极管D4,正极连接第四电阻R4第二端,负极连接场效应晶体管U4栅极;
第二电阻R2,第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正极,第二端连接控制器的检测引脚;
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1和微正压通风循环***2的管路上设有电动阀门,所述防护服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动阀门的工作电压;
第五二极管D5,正极连接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端;
第九电容C9,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负极,另一端接地;
第十五电阻R15,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负极,另一端接地;
第五电阻R5,第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负极;
第六电容C6,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第二运算放大器U2,正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R5第二端;
第七电容C7,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U2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第七电阻R7,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U2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负输入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
第二二极管D2,正极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
第一运算放大器U1,正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正极;
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V1;
第三运算放大器U3,负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负极,正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
第九电阻R9,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负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与电路U5,一输入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所述与电路U5输出端连接控制器;
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正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源V3;
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正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第十二电阻R12,第一端连接第三电源V3,第二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以及第四电容C4一端以及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所述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和第四电容C4另一端接地;
第十四电阻R14,一端连接第二电源V2,另一端连接与电路U5输出端;
第八电容C8,一端连接与电路U5输出端,另一端接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上述电源电路中,蓄电池工作时,首先对C1充电,C1充电完成后再给C3充电,避免电源一工作即给C3充电,而影响控制器的工作电压稳定性,上述C2用于滤波;通过R2检测控制器是否正常供电,供电异常(断电)时,通过C3给控制器供电,可实现控制器传输信息至监控中心,保证本发明的工作可靠性。上述检测电路中,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动阀门的工作电压信息,并通过U2放大信息,通过C9、C6滤波,C7稳压,保证可靠传输,然后通过U1、U3比较,通过R10-R11输入第一电压给U3,通过R12-R13输入第二电压给U1,比较工作电压与第一电压、第二电压(第一电压大于第二电压,通过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确定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大于第二电压或小于第一电压为异常的关系,以判断阀门的不同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微型电动抽充气泵,位于防护服本体66外,且与控制器电连接;
若干第一连接组件10,用于连接接触式生理监测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包括:
弹性连接袋体101,为弧形结构,所述弹性连接袋体101固定连接在防护服本体66内需要连接接触式生理监测器的部位,所述接接触式生理监测器连接在弹性连接袋体101靠近人体的一侧;
气囊102,安装在所述弹性连接袋体101内,通过气泵连接管103与所述微型电动抽充气泵连接;
所述防护服还包括:控制盒3连接组件,所述控制盒3连接组件包括:
安装壳91,所述安装壳91包括:上下匹配的第一外壳911和第二外壳912,所述第一外壳911和第二外壳912相互接触的一面开口、且设有相互匹配的卡块和卡槽;
第一弹性带916,将所述第一外壳911和第二外壳912一侧固定连接;
弹簧913,设置在第二外壳912内部,一端与第二外壳912靠近第一弹性带916的内侧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部914,设置在第二外壳912内,一端与弹簧913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914远离弹簧913的一端设有内螺纹;
第二连接部915,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外壳912内,且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两个第三连接部92,所述第三连接部92为条状结构,一个第三连接部92第一端与第二连接部915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三连接部92第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壳91远离第二连接部915的一侧;
所述两个第三连接部92第二端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安装槽96(所述如安装槽96贯穿上下两端,***条状连接块95时,使得第二连接带94进入安装槽96内),且所述两个第三连接部92第二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轴线垂直于第三连接部92长度方向(即第一安装孔为前后方向);
条状连接块95,其内中部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第一连接槽97,所述第三连接部92第二端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第二连接带94,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槽9内,所述第二连接带94两端(左右两端)用于***两个所述安装槽96内,所述第二连接带94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若干第二安装孔;
第二连接槽98,所述条状连接块95内位于第一连接槽97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槽98,所述第二连接槽98一侧(图6中为前侧)与第一连接槽97连通,另一侧(后侧)贯穿条状宽度方向一侧;
第一螺栓99,设置在条状连接块95一端,用于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第二螺栓93,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槽98内,用于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第二连接带94与第三连接部92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弹性连接袋体固定连接在防护服本体6内需要连接接触式生理监测器的部位,所述接接触式生理监测器(如上述血压传感器)连接在弹性连接袋体靠近人体的一侧,在弹性连接袋体设置气囊,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抽充气泵实现给气囊充气,以实现不同身材的人都能使用接触式监测器检测生理健康状态,不使用时通过气泵抽气体,不影响穿戴,且与弹性连接袋体与防护服本体固定连接,连接更牢固;上述技术方案更便于监测。
在将控制盒连接在防护服本体腰部时,可采用所述控制盒连接组件;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螺纹连接、以及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卡接,便于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二连接部,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弹簧的设置便于初步调节弹簧、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的总体长度;该结构将控制盒固定连接在外壳上,避免直接通过连接带连接具有连接不牢固的缺陷;
连接时,首先将第三连接部的第二端***第一连接槽内,使得第二连接带两端分别***两个第三连接部的安装槽内,然后使用第一螺栓将第三连接部与外壳固定;然后将第二连接带和第三连接部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便于连接牢固。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连接可靠,且便于调整长度,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6)和防护头罩(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通排风循环***(1),用于给防护服本体(6)内通风;
微正压通风循环***(2),用于给所述防护头罩(5)内通风;
测试用头盔(51),所述测试用头盔(51)连接在防护头罩(5)内侧;
监测装置(4),包括:生理健康监测组件(41),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41)中检测器件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6)内或测试用头盔(51)内;
控制盒(3),所述控制盒(3)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盒(3)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1)、微正压通风循环***(2)、监测装置(4)、报警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通过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
蓄电池(8),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头罩(5)包括:头部、胸部、双上肢部,所述头部、胸部、双上肢部采用加厚防撕裂面料制作;所述防护服还包括:防护靴(7),所述蓄电池(8)安装在防护靴(7)外侧;
所述防护服本体(6)为一体式防护衣,所述防护服由防护头罩(5)和一体式防护衣,在胸部连接而成;或所述防护服本体(6)为无正压隔离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防护头罩(5)前面有一块硬质透明的视窗;
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1)包括:
第一进风机,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通过管道连接气源,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或气源出气端连接第二过滤装置;
第一排风机,所述第一排风机出风端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
若干第一进风管路(11),位于防护服本体(6)内,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的进风端通过进风总管(13)与第一进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
若干第一排风管路(12),位于防护服本体(6)内,所述第一排风管路(12)的排风端通过排风总管(14)与第一排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一排风管路(12)上设有第二电动阀门;
所述微正压通风循环***(2)包括:
第二排风机,所述第二排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第一过滤装置;
排风罩,位于防护头罩(5)内嘴部下方;
第二排风管(22),一端与所述排风罩连接,另一端从腋下部位绕过与所述第二排风机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排风管(22)上设有第三电动阀门;
第二进风管(21),连接在所述视窗周侧,所述第二进风管(21)上设有第四电动阀门;
第二进风机,出风端与所述第二进风管(21)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进风机进风端连接气源以及连接有第四过滤装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清洁空气、压缩空气气瓶、风扇加压过滤的空气中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护服本体(6)分为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个风区,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在四个风区中排布上密下疏,且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的风口朝向身体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测装置(4)监测的信息控制所述微正压通风循环***(2)和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1)工作;
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包括:呼吸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用头盔(51)内;
心率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内胸部;
血压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内袖部;
体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6)内;
血氧饱和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内;
气体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用头盔(51)内,用于监测防护头罩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信息;
所述监测装置(4)还包括:通风监测组件(42);
所述通风监测组件(42)包括:第一风速传感器,设置在头罩内第二进风管(21)的出风口处;第二风速传感器,设置在排风罩内;第三风速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进风管路(11)的出风口;第四风速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排风管路(12)的进风口;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呼吸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第一风速传感器、第二风速传感器、第三风速传感器、第四风速传感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4)还包括工作状态监测组件,所述工作状态监测组件包括:
运动状态监测组件(43),所述运动状态监测组件(43)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上;
摄像头,设置在防护头罩(5)外侧;
定位芯片,设置在所述控制盒(3)内或防护服本体(6)上;
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摄像头、定位芯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讯装置,连接在防护服本体(6)外侧,所述通讯装置包括:微型对讲机;
耳机,设置在防护头罩内部;
微型麦克风,设置在设置在防护头罩内部,所述耳机和微型麦克风均与微型对讲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自动跟随小车,所述蓄电池(8)、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气源均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
第一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红外传感器与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遥控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自动跟随模块,包括:第二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与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防护服本体(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感应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电路与蓄电池(8)连接;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
第三二极管(D3),正极连接蓄电池(8)正极,负极连接控制器正电源端;
第一电容(C1),第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负极;
场效应晶体管(U4),栅极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端,源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负极;
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第四电阻(R4),第一端连接场效应晶体管(U4)漏极;
第三电容(C3),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第四二极管(D4),正极连接第四电阻(R4)第二端,负极连接场效应晶体管(U4)栅极;
第二电阻(R2),第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D3)正极,第二端连接控制器的检测引脚;
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1)和微正压通风循环***(2)的管路上设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防护服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动阀门的工作电压;
第五二极管(D5),正极连接电压检测模块输出端;
第九电容(C9),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负极,另一端接地;
第十五电阻(R15),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负极,另一端接地;
第五电阻(R5),第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负极;
第六电容(C6),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第二端,另一端接地;
第二运算放大器(U2),正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R5)第二端;
第七电容(C7),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U2)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第七电阻(R7),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U2)负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负输入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
第二二极管(D2),正极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
第一运算放大器(U1),正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正极;
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V1);
第三运算放大器(U3),负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负极,正输入端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
第九电阻(R9),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负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与电路(U5),一输入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所述与电路(U5)输出端连接控制器;
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正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源(V3);
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正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第十二电阻(R12),第一端连接第三电源(V3),第二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以及第四电容(C4)一端以及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所述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和第四电容(C4)另一端接地;
第十四电阻(R14),一端连接第二电源(V2),另一端连接与电路(U5)输出端;
第八电容(C8),一端连接与电路(U5)输出端,另一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微型电动抽充气泵,位于防护服本体(6)外,且与控制器电连接;
若干第一连接组件(10),用于连接接触式生理监测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0)包括:
弹性连接袋体(101),为弧形结构,所述弹性连接袋体(101)固定连接在防护服本体(6)内需要连接接触式生理监测器的部位,所述接接触式生理监测器连接在弹性连接袋体(101)靠近人体的一侧;
气囊(102),安装在所述弹性连接袋体(101)内,通过气泵连接管(103)与所述微型电动抽充气泵连接;
所述防护服还包括:控制盒连接组件(9),所述控制盒连接组件(9)包括:
安装壳(91),与控制盒(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壳(91)包括:上下匹配的第一外壳(911)和第二外壳(912),所述第一外壳(911)和第二外壳(912)相互接触的一面开口,且设有相互匹配的卡块和卡槽;第一弹性带(916),将所述第一外壳(911)和第二外壳(912)一侧固定连接;
弹簧(913),设置在第二外壳(912)内部,一端与第二外壳(912)靠近第一弹性带(916)的内侧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部(914),设置在第二外壳(912)内,一端与弹簧(913)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914)远离弹簧(913)的一端设有内螺纹;
第二连接部(915),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外壳(912)内,且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
两个第三连接部(92),所述第三连接部(92)为条状结构,一个第三连接部(92)第一端与第二连接部(915)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三连接部(92)第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壳(91)远离第二连接部(915)的一侧;
所述两个第三连接部(92)第二端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安装槽(96),且所述两个第三连接部(92)第二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轴线垂直于第三连接部(92)长度方向;
条状连接块(95),其内中部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连接槽(97),所述第三连接部(92)第二端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第二连接带(94),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槽(97)内,所述第二连接带(94)两端用于***两个所述安装槽(96)内,所述第二连接带(94)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若干第二安装孔;
第二连接槽(98),所述条状连接块(95)内位于第一连接槽(97)一侧设有第二连接槽(98),所述第二连接槽(98)一侧与第一连接槽(97)连通,另一侧贯穿条状宽度方向一侧;
第一螺栓(99),设置在条状连接块(95)一端,用于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第二螺栓(93),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槽(98)内,用于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第二连接带(94)与第三连接部(92)连接。
CN202010145169.1A 2020-03-05 2020-03-05 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Withdrawn CN1113171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5169.1A CN111317193A (zh) 2020-03-05 2020-03-05 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5169.1A CN111317193A (zh) 2020-03-05 2020-03-05 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7193A true CN111317193A (zh) 2020-06-23

Family

ID=7116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5169.1A Withdrawn CN111317193A (zh) 2020-03-05 2020-03-05 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719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0517A (zh) * 2021-02-09 2021-07-23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正压防护***报警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166497B1 (en) 2021-04-16 2021-11-09 Larin Company Protective headgear
CN114041645A (zh) * 2021-10-29 2022-02-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带有自动跟随外置呼吸装置的全封闭防护服
WO2022068071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广州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有限公司 防护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45917A (en) * 1919-07-24 1920-07-06 Frank E Fitzgerald Trousers-support
US2248861A (en) * 1940-10-30 1941-07-08 Friedman Edward Article of wearing apparel
CN2724679Y (zh) * 2004-08-31 2005-09-14 王佐超 隔离式正压呼吸高氧空气头罩
CN102166045A (zh) * 2011-03-15 2011-08-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具有监控***的全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
CN102793312A (zh) * 2012-08-13 2012-11-28 北京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动力性呼吸的防尘口罩
CN103127630A (zh) * 2013-02-05 2013-06-05 周柏林 消防、高温炉前、水下作业与矿山救生的多功能连体套服
CN104258515A (zh) * 2014-09-26 2015-01-07 上海化工研究院 一种分路导气式轻便防护隔离服***
CN106338999A (zh) * 2016-11-15 2017-01-18 王昊泓 智能跟随防撞小车和防撞方法
CN206895856U (zh) * 2017-06-21 2018-01-19 郑州奥法罗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生理指标监测并显示的服装
CN207897941U (zh) * 2017-12-28 2018-09-25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老年保健护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45917A (en) * 1919-07-24 1920-07-06 Frank E Fitzgerald Trousers-support
US2248861A (en) * 1940-10-30 1941-07-08 Friedman Edward Article of wearing apparel
CN2724679Y (zh) * 2004-08-31 2005-09-14 王佐超 隔离式正压呼吸高氧空气头罩
CN102166045A (zh) * 2011-03-15 2011-08-3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具有监控***的全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
CN102793312A (zh) * 2012-08-13 2012-11-28 北京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动力性呼吸的防尘口罩
CN103127630A (zh) * 2013-02-05 2013-06-05 周柏林 消防、高温炉前、水下作业与矿山救生的多功能连体套服
CN104258515A (zh) * 2014-09-26 2015-01-07 上海化工研究院 一种分路导气式轻便防护隔离服***
CN106338999A (zh) * 2016-11-15 2017-01-18 王昊泓 智能跟随防撞小车和防撞方法
CN206895856U (zh) * 2017-06-21 2018-01-19 郑州奥法罗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生理指标监测并显示的服装
CN207897941U (zh) * 2017-12-28 2018-09-25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老年保健护腰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8071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广州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有限公司 防护装置
CN113160517A (zh) * 2021-02-09 2021-07-23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正压防护***报警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166497B1 (en) 2021-04-16 2021-11-09 Larin Company Protective headgear
CN114041645A (zh) * 2021-10-29 2022-02-1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带有自动跟随外置呼吸装置的全封闭防护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7193A (zh) 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CN109668229B (zh) 用于休息及睡眠的微环境***及运行方法
CN102166045B (zh) 具有监控***的全身式正压生物防护服
US5062424A (en) Portable apparatus for rapid reduction of elevated body core temperature
CN109668230B (zh) 供休息及睡眠的微环境***
CN105126219A (zh) 一种微型呼吸机
CN111097112B (zh) 封闭式隔离防护服呼吸支持***及其使用方法
CN111838799A (zh) 一种全封闭降温除湿型医用防护服
CN111134403A (zh) 具有病毒、细菌强力隔离功能的正压防护服
CN2631246Y (zh) 医用防护服
CN111213939A (zh) 一种一体式防护服
CN109780645B (zh) 休息及睡眠的微环境***
CN212998255U (zh) 一种心肺康复训练设备
CN111772256A (zh) 一种具备呼吸功能的防疫服
CN111346315A (zh) 隔离防护服
CN215531859U (zh) 一种医疗用散热性防护服
CN111973904B (zh) 穿戴式有源空气净化全封闭式防护***以及应用方法
CN214103286U (zh) 正压式防护服
CN212590498U (zh) 一种穿着舒适的防护服
WO2022036548A1 (zh) 一种全封闭单向流通换气式防护服
CN2616243Y (zh) 一种通风安全隔离服
CN112369737A (zh) 一种正压通气医用防护服及其工作方法
CN214630152U (zh) 紫外线充电式换气医用连体防护服
CN204910397U (zh) 一种微型呼吸机
CN219699095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防护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